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各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41#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28:18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科目名称:传播理论与传播技术 考试科目代码:[453]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分为传播理论与传播技术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独立构成一套150分试题,具有文理综合能力的考生可复习两套试题的大纲内容,不具备综合能力的考生,可任选其中一套试题的大纲内容进行复习。本科目考试试卷每道题均为A、B两题(A为文科题,B为理科题)考生每道题均可任选其一
二、考试内容:
(一)传播理论部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2、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的基本过程/社会传播的构成要素/
4、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5、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6、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7、大众传播的受众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8、受众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9、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10、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若干重要问题
11、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二)传播技术部分: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部分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C++简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C++语言发展的历史
2)程序设计基础:
C++的程序结构/C++的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和引伸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表达式与操作符
3)语句与程序流程
4)函数:
5)类与对象:
6)数组、指针和引用:
7)封装、继承性和多态性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图形学部分
1)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与应用
2)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画线算法:DDA算法,Bresenham算法/画圆弧算法:中点算法,Bresenham算法
3)区域填充
  多边形填充算法
4)图形裁剪
点/直线/多边形/曲线
5)图形变换
二、三维几何图形变换/显示变换和区域裁剪
6)消隐技术:
Roberts消隐方法/一般多面体的消隐规则/Z缓存消隐方法。
7)简单光反向模型
增量式光反向模型/简单光透射模型
8)参数曲线与参数曲面
参数曲线/Bezier曲线/参数曲面/Bezier曲面
9)B样条曲线和曲面
10)几何造型中物体的定义及性质
几何造型的理论基础/物体的常用表示方法/物体表示的数据结构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题型结构
1)概念题(20分)
2)简答题(30分)
3)论述题(40分)
4)分析题(60分)
四、参考书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郑莉、董渊、张瑞丰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杨钦等编著《计算机图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
42#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28:46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科目名称:艺术理论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330 ]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及其诸媒介的基本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和把握艺术及其媒介的特性、形式与内容,理解艺术传播的社会及文化意义。
二、考试内容:
1、电影理论部分
1)影像
影象与客观现实/影象的再现性/从摄影到电影影象
2)电影的形式与制作者
电影文学与编剧/电影摄影与摄影师/电影的声音与音响师、作曲家/电影镜头与剪辑师/电影表演与演员/电影制作与导演
3)作为文化实践的电影
通俗文化/文化的定义/通俗文化如何变成大众文化/文化理论/文本研究/应用于电影文本的文化批评
4)西方电影类型
经典好莱坞电影/爱森斯坦与蒙太奇/黑色电影/欧洲电影与其它电影/
5)其它媒介:影像的未来
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第三种银幕
2、电视理论部分:
1)认识电视
2)关于“电视经验”
3)关于电视节目类型
关于肥皂剧/关于情境喜剧/关于游戏节目/关于警察系列剧
4)电视新闻
什么是新闻?/电视新闻发展史/新闻的价值观念/电视新闻中的准确、客观和平衡/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与倾向性/谁在控制新闻?新闻制作观念/关于新闻叙事/关于电视新闻的制作
5)关于记录片
记录片的地位/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纪录片/现实主义与电视“修辞”/实例研究:独立制作
6)关于再现和模式化理论
7)关于受众
女性受众/人类学研究/编码和解码/菲斯科和“颠覆”阅读/受众位置和屏幕理论/表达方式/受众力量/节目编排
8)关于媒介效果研究
9)关于电视的意识形态研究
10)符号学与电传播播
索绪尔和符号系统/符号/符号学和电视
3、艺术理论部分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
2)艺术的起源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科学
5)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心理/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6)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的构成/典型和意境
7)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8)艺术种类及审美特征
艺术的种类/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题型结构
1)题型结构
A:拍钐?(15分)
B:简答题 (30分)
C:论述题 (45分)
D:分析题 (60分)
2)内容结构
A:电影理论(50分)
B:电视理论(50分)
C:艺术理论(50分)
四、参考书目
1)[美]罗泊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英]大卫•麦克奎尔:《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 2003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3#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29:24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科目名称:控制原理 考试科目代码:[401]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具有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a: 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b: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c: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其简化
d: 信号流图
e: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分析
a: 线性系统的时域法
b: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c: 线性系统的频域法
d: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
3)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
a: 线性系统的离散化
b: 脉冲传递函数
c: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
4)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a: 相平面法
b: 描述函数法
5)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综合
a: PID控制规律
b: 控制系统的校正
c: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法
三、试卷结构:
a)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 题型结构
a: 简答题 (20分)
b: 分析、计算题 (100分)
c: 理论题 (30分)
四、参考书目
李友善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修订版),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科学出版社,2002
吴麒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
44#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29:42 | 只看该作者
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大纲[463]
一、 考试性质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
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进行桥梁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三小时,150分制。考生答题时,应届生应以新桥规(JTG D62-2004)为准,往届毕业生可以旧桥规(JTJQ023-85)为准。
四、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设计的原则、原理和计算方法,结构构造的要点和基本要求。
(二)、考试要求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变形特性;钢筋的分类、等级,强度和变形性能;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等。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其中包括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基础表达式;荷载组合及荷载系数;材料强度取值、材料强度安全系数及构件工作条件系数等。
3. 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要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工作阶段的实验研究;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基本假定、基本方程极其适用条件;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等。
4. 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状态分析极其主要影响因素;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上下限条件;箍筋、斜筋设计及抗剪强度复合方法。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及构造要求。
5. 轴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其中包括普通箍筋柱、螺旋箍筋柱的构造、实验分析、强度计算方法以及纵向挠曲的考虑。
6. 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其中包括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及受力特点;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与强度计算方法。
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梁体的挠度计算方法。
8. 按弹性阶段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其中包括容许应力法的基本概念、计算假定;换算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配筋设计与强度验算的容许应力计算方法。
9.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及锚固方法。
10. 预应力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其中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高标号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的力学性能。
11.张拉控制与预应力损失,其中包括张拉控制应力,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分组以及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等。
12.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其中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受力阶段的应力分析、截面设计方法;预施应力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方法、破坏阶段的抗弯、抗剪强度计算方法;锚下局部承压概念及验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计算方法。
13.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其中包括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及预应力度的概念;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开裂前后的应力计算及裂缝宽度的验算以及配筋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 试卷结构和题型
试卷结构
主观性题 约占 10%
客观性题 约占 90%
试卷题型
名词解释 约占10%
问答题 约占 30%
论述、推导题 约占 45%
计算题 约占 15%
六、 参考书目
《结构设计原理》 叶见曙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结构设计原理》 邵容光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配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袁国干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
45#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0:04 | 只看该作者
土质土力学》[893]
一.考试性质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是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及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土质学与土力学所设计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应携带计算器、直尺和圆规。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和重点
第一部分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的三相组成,土的颗粒特征,土的结构,土作为三相体的比例指标,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及其测定,砂土的密实度,土的工程分类。
第二部分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键力的基本概念,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和基本特性,粘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土的工程性质的变化机理
第三部分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土的毛细性,土的渗透性,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积聚。
第四部分土中应力计算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集中力作用时土中应力计算,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有效应力概念,其它条件下的地基应力计算。
第五部分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土体压缩性的概念与意义,研究土体压缩性的方法及变形指标,地基沉降计算,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第六部分土的抗剪强度
土的强度概念与工程意义,土体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有效应力原理在抗剪强度问题中的应用,土的强度特性的若干问题简介,土的天然强度及强度增长规律。
第七部分土压力计算
静止土压力计算,朗金土压力计算,库仑土压力计算,车辆荷载引起的土压力计算,支撑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计算。
第八部分土坡稳定分析
砂性土的土坡稳定分析,粘性土的土坡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
第九部分地基承载力
临界荷载的确定,极限荷载计算,按规范方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第十章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
土的压实性,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砂土震动液化。
四.题型及试卷结构
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题大体为三种类型,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概念型题
重点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要求考生概念清晰,回答准确。注重本课程中专业术语及符号。
2.简答及论述分析型题
考察考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解释工程中的常见现象、原理,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3.设计、计算型题
重点考察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主观性题 约占30%
客观性题 约占70%
五.参考书目
洪毓康,土质学与土力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高大钊,袁聚云,土质学与土力学(第3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
46#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0:27 | 只看该作者
一、 考试性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
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道路勘测设计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重点
第一部分 概述
1.公路、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特点及主要规划评价指标。
3.道路的组成功能和特点。
4.道路基本建设程序、勘测设计阶段。
第二部分 道路设计依据
1.设计行车速度的定义及其对道路线形设计指标的决定作用。
2.交通量的定义、分类及交通量折算。
3.汽车的牵引特性、动力因素、车速特性、行驶阻力及牵引平衡议程。
4.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及其稳定性保证。
5.设计行车速度、平曲线半径、横向力系数及道路横坡度间的基本关系。
第三部分 道路平面设计
1.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2.平曲线半径的限制值、选定原则及平曲线最小长度要求。
3.缓和曲线的作用、形式、长度的确定及其设计计算。
4.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设计要点。
5.行车视距的定义、分类,设计视距的选择及平面视距的保证。
第四部分 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的基本概念、 路基设计标高的位置及其选择,控制标高的确定。
2.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爬坡车道、合成纵坡等基本概念及其设计要点。
3.设置最短坡长及坡长限制指标的目的及其确定方法。
4.竖曲线要素计算及其设计。
5.平纵线形组合基本要求及组合设计方法。
6.城市道路锯齿形街沟设置的目的、条件及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 道路横断面设计
1.城市道路红线的基本概念;公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及其功能、特点。
3.城市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车道数或宽度确定方法及其综合布置。
4.弯道超高与加宽的设置目的、取值方法及其过渡设计。
5.土石方数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与土石方调配的基本原则。
第六部分 公路选线和定线
1.选线和定线的方法和步骤。
2.平原区选线原则。
3.沿溪线、越岭线的选线要点。
4.实地定线和纸上移线的方法和步骤。
第七部分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征点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2.解决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问题的基本手段。
3.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4.平面交叉口渠化的目的、意义及渠化方法。
5.交叉口平面设计内容、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第八部分 道路排水及公用设施设计
1.道路排水系统类型、规划设计原则。
2.道路照明标准及平面布置方法。
3.公交站点布设原则和方法。
4.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
四、 考试题型
试卷采用笔试、150分制,考试时间三小时;试题大体为四种类型,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计算分析能力。试题力争做到全面、难易适当且层次分明。
1、概念型题
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要求考生概念清晰,回答准确,还要注重专业的一些基本术语和符号。
2、简答题
考察学生基本概念、方法及要点等。
3、论述、绘图分析题
考察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计算题
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此类题型约占50%。
五、 参考书目
1、《道路勘测设计》 裴玉龙,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公路勘测设计》 何景华,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年交通部颁
47#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0:50 | 只看该作者
一、 考试性质
交通工程学课程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
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交通工程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进行交通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试内容和重点
1.交通工程学的含义,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产生及发展趋势。
2.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交通特性、车的交通特性和道路的基本特性。
3.交通量的概念及有关术语,交通量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4.速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车速的统计分析特性以及影响因素,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其相互关系。
5.交通密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6.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能运用三参数关系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连续流、间断流特性。
7.各种交通量调查方法、使用条件及优缺点,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车辆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
8.地点车速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方法,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使用条件。
9.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始车辆数的调查方法。
10.行车延误的有关概念和影响因素,路段、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实施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11.起迄点调查的有关定义和术语,起迄点调查的类别和方法,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和调查成果的表达方法。
12.车辆停放的有关定义和术语,车辆停放调查的内容,车辆停放调查方法以及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使用条件。
13.交通调查数据拟合优度检验方法。
14.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概率统计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应用条件和判别条件,并用于分析交通流特性。
15.排队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M/M/1系统和M/M/N系统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16.车辆跟驰特性,线性跟驰模型和非线性跟驰模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17.交通波理论,波速计算公式,并用于分析交通流。
18.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公交规划与评价方法。
19.停车设施规划方法和内容。
20.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交通安全、交通控制及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
四、 试卷结构和题型
考试为笔试,时间三小时,150分制;试题大体为四种类型,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力争做到全面、难易适当,覆盖面较宽广。
试卷结构
主观性题 约占 15%
客观性题 约占 85%
试卷题型
名词解释 约占10%
问答题 约占 30%
论述、推导题 约占 20%
计算题 约占 40%
五、 参考书目
1、《交通工程学》,李江,人民交通出版社。
2、《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人民交通出版社。
3、《交通工程学》,王炜,东南大学出版社。
48#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1:23 | 只看该作者
分数:150 分 时间:3小时
一、教材及参考书选择
1.《道路建筑材料》,严家伋,人民交通出版社。
2.《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张南鹭,同济大学出版社。
3. 国家及行业相关的规范和材料试验规程等。
二、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1.知识点
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特点、材料应具备的性质以及道路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2.重点和难点
· 对道路建筑材料的总体认识,了解道路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 基于材料的路用性能,掌握道路材料的技术性质。
· 对各种道路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
· 道路材料质量的变异和控制。
第二章 砂石材料
1.知识点
石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以及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组成设计方法。
2.重点和难点
· 石料的技术性质与路用性能的关系。
· 孔隙率、空隙率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材料技术性质的影响。
· 粗、细集料的划分及其在混合料中的作用。
· 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
· 不同组成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第三章 石灰和水泥
1. 知识点
石灰的消化和硬化过程,质量鉴定指标;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机理和技术性质。
2. 重点和难点
· 石灰的消化和硬化,质量鉴定指标。
·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机理。
·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1. 知识点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设计方法和质量控制。
2. 重点和难点
· 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或施工和易性、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 硬化后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 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方法。
·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 沥青材料
1.知识点
石油沥青的生成工艺、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2.重点和难点
· 掌握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 沥青的技术性质和评价方法。
· 沥青材料的粘弹特性。
· 沥青材料的技术标准。
第六章 沥青混合料
1.知识点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技术性质、组成材料和评价方法。
2.重点和难点
·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质。
·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三、考试题型
试卷采用笔试、150分制;试题大体分成四种类型,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重点考察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情况,试题力争做到全面、难易适当且层次分明;
1.概念型题
重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概念清晰,回答准确,还要注重专业的一些基本术语和符号。
2.简答题
重点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基本设计思路等。
3.绘图分析题
根据图表分析材料性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论述题
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9#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1:53 | 只看该作者
《汽车运用工程》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分数:150 时间:3小时
一、教材及参考书
《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考试大纲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1.知识点
汽车使用的外界条件、运行工矿以及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2.重点和难点
●了解影响汽车运输的各类外界条件。
●掌握外界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 汽车使用条件。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1.知识点
汽车行驶阻力、动力性分析及行驶附着条件。
2.重点和难点
●基于汽车受力,了解汽车行驶的各项阻力。
●掌握汽车正常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掌握汽车动力性指标,评价汽车动力性。
第三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1.知识点
汽车燃料的经济性、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润滑材料轮胎的合理使用。
2.重点和难点
●掌握汽车燃料的经济性。
●了解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
●掌握提高汽车使用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1.知识点
汽车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及汽车被动安全性。
2.重点和难点
●掌握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了解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掌握汽车制动力分配原则及轮胎侧偏特性
第五章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1.知识点
汽车通过性及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2.重点和难点
●了解汽车通过性及平顺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通过性及平顺性
的评价指标。
●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主要影响因素。
●了解影响汽车平顺性主要影响因素。
第六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知识点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及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2.重点和难点
●掌握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掌握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掌握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掌握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了解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1.知识点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
响因素及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2.重点和难点
●了解汽车工作能力的基本概念。
●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熟悉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第八章 汽车使用寿命
1.知识点
汽车使用寿命、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更新理论、更新时刻的确定
及总成互换修理的汽车寿命。
2.重点和难点
●了解汽车使用寿命的基本概念。
●掌握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指标。
●掌握更新理论及更新时刻的确定方法。
三、考试题型
考试采用笔试、150分满分,试题答题分为四种类型。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考生对本门课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考题力争做到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主、客观题搭配合理及难以程度适中。
1.概念题型
重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清楚,能够准确回答。
2.选择题
重点考察考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是否清楚。
3.简答题
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同时检验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论述题
重点考察考生灵活运用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
50#
 楼主| onlyone 发表于 07-7-27 13:32:17 | 只看该作者
课程名称: 中外建筑史1
一.考试要求: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与外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造型特征、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了解传统园林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以及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 考试内容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古代建筑部分:
① 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② 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
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建筑师的美学主张
④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基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近现代建筑部分:
① 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
②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③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主要建筑理论
④ 格罗皮乌斯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 勒·柯布西埃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⑥ 密斯·凡·德·罗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⑦ 赖特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⑧ 二战后西方诸多建筑思潮概述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部分:
① 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美学倾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② 解构主义建筑的哲学背景,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木构架建筑做法部分
① 平面布局::单体建筑平面 / 庭院式组群布局 / 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
.② 构架形制:构架类别与构架组成 / 斗拱构架细部 / 构架体系评析;
③ 台基:台基的作用和形制 / 石栏杆的作用和形制;
④ 屋顶 :屋顶类别、形态和作用 / 屋顶构架做法 / 屋顶瓦件 / 屋顶评析
⑤ 装修与彩画 :装修 / 彩画 / 色彩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建筑部分
① 原始社会建筑: 旧石器时代住所 /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活动
.②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 / 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
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封建社会建筑部分
① 封建社会建筑发展历程: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 封建社会城市
. ② 宫殿、坛庙、陵墓建筑: 宫殿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 坛庙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 陵墓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③ 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概况 / 典型宗教建筑实例评析 / 塔;
④ 住宅建筑: 各地区、各民族住宅建筑概况 / 住宅实例评析;
.⑤ 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类别特点 / 传统园林的创作思想、构成形态和设计手法/ 传统园林实例评析,
近代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部分
① 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概况
② 中国近代建筑师和建筑创作思想;
三.题型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⒈ 概念题(60分)
⒉ 画图题(30分)
⒊ 简答题(30分)
⒋ 论述题(30分)
四.参考书目
⒈教材:
①《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③《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第五版
2. 参考书:
①《论现代西方建筑》,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②《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③《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④《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第二版
.⑤《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主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11:18 , Processed in 0.0969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