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方面] 心理学读博日记(2016年1月完结)

  [复制链接]
571#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5 12:21:07 | 只看该作者

5月25日
中午,几个同学正准备去食堂吃饭,一不小心遇见导师了。
导师问我们:下午师姐毕业答辩,你们做好了宣传海报吗?
我们想,没人要我们做海报啊……
然后导师大怒:你们连这点意识都没有!都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吩咐啊?
于是我们赶紧说:吃完饭就动手做。
导师火冒三丈:下午两点半就开始了,现在开始做海报还有什么用啊!


572#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6 12:42:27 | 只看该作者

5月26日

以下是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做的一个图片,主题是关于抑郁症的。



我看了以后火冒三丈。我对做图片的人说:
都到了抑郁的地步,这样帮助就够了?抑郁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解决的,要去医院或者心理咨询中心!
而你这里根本没有提这个! 让人以为,只要这么安慰一下就可以解决抑郁。  
这哪里像是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人做出来的啊?你知道这会对社会产生多大危害吗?

怎么你们学了心理学还没这点意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73#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6 16:09:13 | 只看该作者

5月26日
很少会在一天里两次写日记。今天破例,是因为刚才又遇见了值得写的事情。

三年前,她考上研究生的时候是这样对我说的



三年后,她硕士毕业的时候是这样跟我说的


然后我的回复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74#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8 12:23:40 | 只看该作者

5月28日
一个已婚女人对我说:
以前我也会对前男友打、骂、咬,但现在不了。因为我懂了一个道理:让对方服软了,哄你,各种哄,对你各种包容,锻炼的不是他的包容心,而是把他的男人的气质一点点磨损了。我喜欢自己被爱着,被呵护着,有种光芒四射的感觉。但是我并不懂付出。我觉得我放弃了别人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大的付出了。所以我生气了歇斯底里,你怎么能让我生气,你必须把我哄好。就这么任性。
结婚后,我就改变了,我突然觉得我要改变,我要开始学会保护自己的男人。如果我一直闹,那么他会觉得我这么爱的人都照顾不好,会减少他很多信心和锐气。所以我改啊改,现在也还在改,好多了,不乱发脾气了,真的。所以,其实一个人真的爱你,真的是会改的,很多人其实爱的都是自己。
以前老妈说我不会心疼人。前男友分手时说,你是个好女孩,但是不是个好女友。我现在认识到了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我太特么自私了。所以,我内心其实很感谢他们,让我懂爱学会爱的人们,现在也还做的不好,慢慢来,我知道自己越来越好了。


575#
伍伍啦 发表于 15-5-28 19:33:59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8 12:23
5月28日
一个已婚女人对我说:
以前我也会对前男友打、骂、咬,但现在不了。因为我懂了一个道理:让对 ...

笔大,想考博,能加你QQ聊聊吗,希望可以解一下迷津
576#
伍伍啦 发表于 15-5-29 00:45:15 | 只看该作者
还想问一下遮掩效应定义,其检验方法是,总效应不管,但是间接效应显著,且与直接效应符号相反吗。
577#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29 09:38:48 | 只看该作者
伍伍啦 发表于 15-5-29 00:45
还想问一下遮掩效应定义,其检验方法是,总效应不管,但是间接效应显著,且与直接效应符号相反吗。

抱歉,我并不了解遮掩效应。对于专业性的问题,得查学术专著和文献。
578#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30 15:28:39 | 只看该作者

5月30日
今天上午听了方晓义教授的讲座,主题是家庭治疗。以下是主要精神:
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都是从个体角度出发分析,谁有问题就fix谁。但是,咨询治疗环境与现实生活环境相隔离。
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困惑:(1)如何将治疗室中的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中。(2)无法解决由于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3)随着某个家庭成员心理的改变,其他家庭成员会表现出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
由此,学者们提出了家庭心理治疗,其基本理论是: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和症状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造成,要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家庭结构来改变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凡是冲突,每个卷入的人都有责任。
一个任性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任性的父母。

579#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5-30 15:30:18 | 只看该作者
伍伍啦 发表于 15-5-28 19:33
笔大,想考博,能加你QQ聊聊吗,希望可以解一下迷津

可以给我发邮件:  biweijianpsy@qq.com
总的来说,要考博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要在心理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然后导师才有可能收你。
580#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5-6-1 21:47:03 | 只看该作者
6月1日
前几天旁听博士论文答辩,做了一些笔记,现在把评审专家的意见整理出来。
评审专家:余嘉元、范息涛、叶茂林、朱(不知全名)、张敏强、温忠麟。

1、顾同学报告
余嘉元:对于实测数据,如果不知道真值,如何判断精度?
范息涛:可以考虑把每个研究都做成一篇独立文章发表。
叶茂林:论文缺乏总讨论,你把讨论当结论来写了,而引言又写得像总结。
朱:博士论文应层层深入,但你这里没有体现。几个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说清楚。
张敏强:在数据非常多、处理水平组合非常多的情况下,要有一个总的判断标准。

2、唐同学报告
(每个同学的演讲时间是30分钟。她讲到第15分钟的时候还在谈文献综述,尚未谈到自己的研究,于是评委打断了她,要她赶快开始讲自己的研究。)
叶茂林:文中有一句“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影响”,这里不对。到底是“心理变化的动态过程”还是“心理动态的变化过程”,要搞清楚。
温忠麟:第一次出现Yij的时候,要说清楚i和j是什么。

3、韩同学报告
(她吸取了唐同学的经验,没有介绍文献综述,在引言过后就直接进入正题。于是,时间变得很充裕。)
叶茂林:英文摘要的时态要注意。另外,有些地方的字体不对。
温忠麟:“事件矩阵Q”和“关联矩阵Q”是不是一回事?如果是,为何要在同一篇文章里用两个名词?如果不是,为何用同一符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6 16:43 , Processed in 0.08209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