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61#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1:58 | 只看该作者
该理论最具普遍性,最具实验价值,与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行为有密切关系。该理论认为:单纯考虑知识的两个要素,这些要素可能是不相关的,彼此一致或不一致的。如果一个要素的对应部分总是追随另一个部分出现的话,这两个要素便处于不和谐关系中。不和谐会产生心理矛盾,促使人减轻不和谐感,达到和谐,并且能动的避免不和谐的增加。
说服(劝服)与态度改变
此专题是传播学研究中的重点,涉及传播内容分析、效果分析、传播者和受众分析等内容。与早期的宣传分析有密切关系。
一、相关发展背景、相关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对态度的定义较多,基本意义是“对某一事物的心理感受”。说服是指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产生态度的改变。
斯卡茨提出的态度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态度是建立在经典条件作用下的对一个字的情感意义。这一理论为早期的宣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解释,如光辉泛化法等。
态度改变研究主要有以霍夫兰为代表学习理论取向和海德等人为代表的认知一致理论取向。卡茨和同事将这两种理论取向联系起来,发展出功能取向。
功能取向认为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为前提,这些功能包括工具性与功利主义功能;自我心理防卫功能;价值观表达功能和知识功能。由于功能的区别,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也不同。
二战促成了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由霍夫兰主持的美国陆军研究是当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对传播理论作出重要贡献。这一研究是实质上是一种学习理论或强化理论的取向。即认为态度由学习得来,态度改变与学习是同一过程。他的这些研究初步证明大众传播并不能强烈改变固有态度,与拉扎斯菲尔德在伊利县的政治宣传研究所得结论相似。对“有限效果论”的出现起了很大影响。耶鲁大学出版的《传播与说服》一书中涉及了很多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的课题。
二、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中涉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只说一面或两面都说;信源的特征;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防疫论。
只说一面与两面者说(单方面或正反两方面消息)
62#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2:10 | 只看该作者
同一讯息作两种方式处理。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等同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高的人非常奏效。
这一问题与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极其相似。霍夫兰的研究还发现有效的讯息表现形式要依据受众特点确定。由此研究发展而来的还有抵制反宣传即抵制态度改变的研究,此研究表明两面都说相对于只说一面使受众更具有抵制态度改变的能力。
信源的特征
也可称为信源可信度研究,与宣传策略的证词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传播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源,从而获得不同传播效果,信源的自身特征足以影响讯息。
信源的信誉是影响信息的重要因素,信息来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等特征,这样由它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效果就好。
有时并非如此,同一信源对不同受众影响是不同的,有时个人特质与受众接近的人反而可信度高,这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
在说服过程中重复说服内容可以有效保持信源的高可信度
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
63#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2:2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的传播可用情感方式,亦可用理性方式,或两者兼有。
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其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
典型的技巧,如“诉诸恐惧”,即在宣传中加入恐惧因素刺激受众心理以求态度改变,而取得的效果则取决于所宣传事件的有害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对策的有效性的综合作用,即保护动机理论的观点。
与诉诸恐惧相似的还有诉诸性感、诉诸幽默等等
防疫论
防疫论是美国学者麦奎尔在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时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而被冲垮。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要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还要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
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念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该结论的根据是:第一次攻击被驳回后,此后攻击的可信度会因此而削弱,另外,对象在受到攻击后,会察觉到他的信念是会动摇的,这便促使其建立其他支持性论点
三、理论的新发展
近年有一些新的说服与态度改变理论出现,如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和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点在于:
1.        认为说服与态度改变是一个过程,说服经过一段时间才起作用
2.        强调认知作用
3.        认为受众能动的参与到态度改变过程当中
两级/多级传播理论
64#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2:44 | 只看该作者
有限效果论体系的经典理论。拉氏在伊利县调查中发现,传播效果主要是维护、同化或催化,并不能有效改变受众态度。调查中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并发现了“舆论领袖”。调查发现,媒介信息通过“舆论领袖”的过滤加工后到达与舆论领袖有接触的个体,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的两级传播过程。两级传播比直接的大众传播更具有说服力,经过舆论领袖再加工的信息针对性更强,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后来卡茨等人的研究发现受传过程不只两个阶段,罗杰斯等人提出“多级传播”,认为媒介信息传至受众的过程中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由多个中介环节组成信息传播链。多级传播是后来罗氏的创新扩散理论的重要理论根基。
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有:舆论领袖与其他受众缺乏明显区别;特定场合受众无需中间人即可获得信息;舆论领袖的信源有时并非大众传播而是人际渠道;受众交换信息时难于区分舆论领袖和跟随者;舆论领袖有时不影响他人;影响过程可能不止两个阶段;在缺乏媒介的社会或发达社会中的危机环境中该理论不适用等。
舆论领袖
两级/多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舆论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并有共同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
在对舆论领袖的研究中发现,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能够保持基本群体中的内部意见和行动一致。
创新与扩散理论(采用扩散理论)
65#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2:57 | 只看该作者
适度效果论的经典理论模式之一。由罗杰斯于60年代提出,先前他提出的两级/多级传播理论是这一理论的重大渊源。著名的案例是对美国杂交玉米推广的调查。罗杰斯认为一项创新如果具有相对优越性、较好的社会兼容性,较低的复杂性和较高的实践性,那么这种创新就会较容易的被接受。同时受众的个人特征和群体因素也影响创新扩散的效果,受众是分阶段、分群体的接受创新观念。
创新扩散过程的渠道既可以人际的也可以是大众媒介的。与两级传播过程不同的是,创新扩散中普遍存在异质性,即信源和受众特征高度不同,新观念通常来自风格迥异者,而不是像舆论领袖一样与跟随者差异不大。
总体上讲,该理论研究媒介如何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一个创新扩散的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个体知道有某种创新事物存在;劝服:个人对该事物形成赞成或反对态度;决定:进一步思考、讨论和寻求有关情报,决定采用或拒绝;确定:寻求补充情报,如矛盾则可能改变原决定。
结论:大众传播在过程早期比后期更有影响;传播的过程,通常呈S曲线,采用开始时很慢,扩大至一半时加快,当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变革代表
是“创新与扩散”中评估与试验阶段的重要角色,通常是推销员、商人等职业人士,他们试图朝自己认为有利的方向影响人们的采用决定,由于变革代表与目标群体之间往往存在差异性,因此他们常采用地方意见领袖来协助工作,作为散布过程中的中介,他们既要确保雇主的利益,又要满足顾客的期待,唯有如此,创新才能得到很好的扩散
66#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4:25 | 只看该作者
使用与满足理论
适度效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卡茨在其研究中首先主张不但要关注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还要关注人们用媒介作了什么。早期的相关分析认为人们使用大众媒介主要是为了加强原有态度。1969年麦奎尔等人对英国大选的研究结论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后来卡茨于1974年提出了理论假设,认为受众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对大众媒介或其它信源的期望,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以及其他无意的效果。
卡茨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素,包括:
1.        受众是主动的,对于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标的。
2.        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
3.        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
卡茨将大众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他人的工具,认为媒介可以满足使用者的
认知、情感、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缓解压力等方面的需要。
67#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4:35 | 只看该作者
后来罗森格伦又提出另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
对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是很多的。有观点认为它缺乏规范的定义;分析
模式混乱;研究方法过于简单而导致失真;过高的估计了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时的目的性和自由性等等。施拉姆甚至认为,使用与满足还远远不是一种理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媒介使用机会。现代使用与满足的分析认为媒介使用者在处理媒介消息时,有时是理性的,有时纯粹是消遣性或随意性的。受众的行为方式差异对媒介的效果也有影响,人们使用媒介为满足特定需要。总之,该理论以受众行为作为研究的核心概念,使研究活动开始更多的关注受众及其需求,强调了受众需求及其选择的能动性对于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于早期研究过多强调受众被动和说服效果的状况是一种修正。
教养理论
伯格纳通过长期研究电视效果而提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人们在以上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
另一方面,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如此,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将教养效果分为两种类型的变量,即二级信念。第一级信念指对客观事实的信念,第二级信念是对客观事实推论得出的相关期望性信念。两种信念相互联系,效果程度还受外界因素影响。有关的研究还提出电视节目的一致性和新闻来源的一致性,伯格纳小组认为内容的一致性来自节目制作的集中化和追求大量受众的经济动机
议程设置理论
68#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4:46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他们通过对一个社区的总统竞选进行调查,肯定了议程设置假说。研究证明:特定时间和地点,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就是该地区该时期内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的问题。议程设置基于两个观点:一、各种媒介是报道新闻必不可少的把关人;二、人们需要由把关人帮助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哪些事件和问题是值得他们关注的。
议程设置就是通过反复报道强化某一主题对受众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媒介议程与公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不简单吻合,是与其接触传媒多少有关,经常接触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议程具有更多一致性。人们关注议题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特别是寻求导向,获得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及减少对议题的不确定性。同时媒介经常对某一议题进行突出报道反映它对该主题的好恶态度,这便是议程偏颇现象。夏洛特的研究还对公众议程和媒介议程的因果关系分析做了重要补充。
议程设置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议题的强制性接触是一个重要因素。强制性因素就是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的议题,对这种议题的报道可能没有效果。
现代议程设置研究涉及很多复杂事件的议程设置分析,对原有理论进行了拓展。主要观点是认为准确把握媒介的选择、内容报道的措词及定义规范、议题内容的相关性和议题谈论者的特征等要素可以有效增强议程设置的效果。议程设置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社会生活中通常有许多“议程设置者”,传媒只是其中较重要的一个。传播媒介要与其他社会力量协调互动才能发挥作用。议程设置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案例:禁毒大战,水门事件
沉默的螺旋
纽曼《重归大众传播的的强力观》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强大效果论的经典理论模式。纽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确实有很大效果,但是,由于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其效果被缩小了。纽曼认为大众传媒的强大效果是在大众传播积累性、普遍性与共鸣性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共鸣是指对一个议题的一致反应,可以克服选择性接触,这样人们不能选择其他消息,并且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一致。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一个人自己的意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想法,依赖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鼓吹的某些观点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一种压力。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不同态度和信念而被孤立,因此在表达支配意见和不表达意见的个人数量增加的时候会放弃原有想法,实现与主导意见的趋同。同时,由于大众媒介表达支配意见,再加上对异议支持的日益缺乏,就形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持非主要观点的人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少。
    在“沉默的螺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人们获得舆论传播的来源。大众传播能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确定主导意见;增强意见影响力;维护某种意见的公众性。与此同时,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大众面对舆论时并不是很无助的,舆论产生需要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个人对社会舆论的理解三方面相互作用,大众传媒产生强大效果依然要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受众的个体特征及其与议题关系等。大众传播媒介利用这些因素,形成积累渗透,与受众的从众心理、适宜的传播环境等配合,则可能让大多数人依照大众传媒所表现或指引的方向来认识事物、形成意见和采取行动。
69#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5:04 | 只看该作者
传播学难题点评(个人看法)

这次传播学题目其实不难,但基本且重要,相对以前的试题我觉得是一个进步。看了大家的发言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可能说得还不够到位,把我的拙见说一下吧,以起抛砖引玉的效果。

1、信息主权(information sovereignty)

这个概念我不知道在胡的书上有没有清楚的写,我考试前是没有复习到的,我的知识是从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里面来。总体而言,信息主权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的是三个方面:1、对本国信息资源的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这个概念应该算是国际传播里面的,复习的时候可能不容易注意到。
70#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4:15:15 | 只看该作者
2、关于新技术与传播媒介的大题

确实这是关于媒介的题目,应该联系到麦克鲁汉的相关理论如”媒介即信息“等来论述。新技术与传播媒介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是新技术发运用和发展促进传播媒介的发展。从传播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字的发明和运用促使人类从口语社会步入文字社会;印刷术的发明又使人类步入了印刷时代;而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的发明又使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现代随着互联网,卫星电视等的发明,人类进入了更广阔的网络传播时代。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促使传播媒介极大的发展,进而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形态。

其次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反过来也会促进新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最明显的理论就是”创新扩散“了。或许大家只是记住了”创新扩散“理论的内容而忘记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发展传播学里面的概念,施拉姆、罗杰斯等正是期望在发展中国家推广现代的广播等媒介,进而起到使其国家的农业发展(如使用新的品种,运用新的技术等)和社会进步。或许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但是也确实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至于关于政治、经济学动因,我认为”选择或然率“有点偏了,我觉得更好的是现在步入细分受众的时代,受众对信息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传播组织要抓住受众,必然要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且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必然会改进传播技术。这一方面反映了受众自主性的增强,另一方面从传播组织为利润或其他因素驱使而增强了自觉性。

然后再具体的分政治、经济学角度谈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05:31 , Processed in 0.08582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