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11#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2:32 | 只看该作者
卢因最早提出把关概念,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不仅大众传播中此类现象很普遍,在纵向的组织传播中“守门”现象也是显著特征之一,处于组织内部信息流通中间环节的人。既是信息的传送者,又是把关人,会有意识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可以减少信息冗余或是信息丢失。
传播者的把关过程
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
为什么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
信息的差异性——必然要对繁多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
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进行的,传播目的不同,就必然选择满足其目的的信息;
受众的差异性——受众之间差异巨大,其需要、心理相去甚远,因而选择不同的信息便可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
媒介的差异性;
宏观环境有诸多制约因素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信息自身因素、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传播者个人因素
12#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传播内容论
第一节  传播内容及其形态
传播内容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指所有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给受众的信息。内容广,来源广,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媒介、不同时空而差异。大众传播内容的特性:综合性、公开性、开放性、大众性、政治性
传播内容的形态
13#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3:47 | 只看该作者
说什么,即特定内容,是内容系统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是传播内容的核心
怎么说,即特定内容的传播方式、手段、方法等,具有外在性、形式性,作用大
对西方传播内容的分析的三点一般性结论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只是它所能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来的抽样;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14#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4:12 | 只看该作者
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以满足最大量受众的需要;
这种状况随着受众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而有所改变,同时,大众传播日益走向分众化,这就要求传播媒介要面对分众之后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更强调针对性而非普遍性,更强调准确度而非广泛性
劝服与态度改变的研究中涉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
只说一面或两面都说;信源的特征;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防疫论
只说一面与两面者说
同一讯息作两种方式处理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等同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
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高的人非常奏效
信源的特征
研究发现,传播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源,从而获得不同传播效果,可见信源的自身特征足以影响讯息。
信源的信誉是影响信息的重要因素,信息来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等特征,这样由它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效果就好。
有时并非如此,有时个人特质与受众接近的人反而可信度高,这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
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
内容的传播可用情感方式,亦可用理性方式
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其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
15#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4:33 | 只看该作者
防疫论
防疫论是美国学者麦奎尔在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时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要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还要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
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而形成的这种通用的抵抗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念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该结论的根据是:实践中观察到,第一次攻击被驳回后,此后攻击的可信度会因此而削弱,另外,对象在受到攻击后,会察觉到他的信念是会动摇的,这便促使其建立其他支持性论点

第二节        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流动
好的节目的要求
新:新鲜感   深:成熟感     精:品质感    准:对象感
传播者要生产出好的节目,其把关行为要考虑以下因素
受众,即认识研究传播市场,从受众角度搜集筛选信息;
16#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4:49 | 只看该作者
权威,包括政府、专家等,即认识研究把关的原则与标准,从权威角度分析,过滤、加工信息;
媒介特征,即认识把握媒体的编码规律与要求,从媒介要求角度制作、传播信息
科学化、专业化的节目生产过程包括
节目调查:前馈和反馈,搜集信息为节目作准备和积累
节目策划:对内容统一筹划,确定定位、内容、形式等
节目制作:进行编码
节目播出:通过媒体播出
节目效果反馈

第三节  传播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用一系列方法和技巧评价所有传播形式传播的内容.可以是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分析,或兼而有之。
传播内容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抽样——
第一步决定总体,总体与研究主题、目的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二步抽取样本,具体的大众传播内容分析多采用间隔抽样;
17#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5:06 | 只看该作者
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
类目是内容分析的基本单位,分析单元是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其形成或确立有两种样式:
一是根据研究理论或过去研究成果形成或确立,二是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自行确立;
方法——
题材分类法是最为常用的内容分析法,就是将各类分析素材按题材分为研究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方法,可作为长期研究中材料归档的标准。
符号编码法就是采用统计符号,即重要词汇出现频次的方法,简化题材分类的方法,确定被调查的传播媒介对某问题关注程度和倾向性的内容分析法
第八章 传播媒介论
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新闻媒介,是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
媒介组织,与媒介相互联系但意义不同。媒介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信息使用的工具,而媒介组织是指拥有这些媒介,经营媒介的机构
18#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5: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  传播媒介
认识大众传播媒介的角度(原则)
1.        媒介的传播手段:用什么来传播信息,即用什么传播符号。是区别媒介的根本,也是认识媒介特点的出发点。
2.        媒介时效性
3.        媒介持久性:指它保存信息以足够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
4.        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如何
媒介分析分为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19#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5:31 | 只看该作者
媒介的微观分析主要分析媒介本体的特征、效用等,着重分析个体媒介的构成、要素、手段等具体问题。宏观分析关注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角色和作用,媒介要素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媒介现象与形态及其价值
微观分析是媒介本体研究,而宏观分析则是媒介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研究,简言之,宏观分析就是价值研究
麦克卢汉
加拿大传播学家 ,于五、六十年代出版一系列著作《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是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其理论独特,给人启发。
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另外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深度。缺陷:对冷热媒介分类牵强;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分析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道路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广播电视则是眼耳手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会影响以整个心灵与社会
媒介即讯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例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达,书籍的内容是言语,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特别注重内容,反而忽略了形式。他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变革
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延伸人体某感官的媒介,高清晰度就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充分、完善,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广播、电影。冷媒介刚好相反,如漫画、电话、电视。但此类划分十分牵强
地球村
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地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二节        媒介的本体特征
报纸、广播、电视的本体特征
报纸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的公开发行的定期出版物,一般以散页形式连续出现。是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介
特点:是视觉媒介,通过印刷文字传递信息。是报纸最大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最明显特征;保存性强;选择性强;适合传达深度信息;时效性差
主要借文字传播,要求受众有文化,限制受众范围,感染力比广播、电视弱
传播手段:一般以平面空间的形式展示给读者,手段包括版面、图片、文字
生产过程:采写、编辑、排印、发行、还要注意受众反馈。
杂志
    基本同于报纸。只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目标对象更为准确,保存周期更长,重复阅读率更高。可以彩色印刷,形象、逼真。
广播
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媒介,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和图像
特点:听觉媒介;时效性强;影响面广;选择性弱;保存性弱
传播手段:声音是唯一手段,包括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
最大众化,最具传播效力的传播媒介之一,借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通过光电转换和电子显示屏技术将声像传到各地,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特点:
视听合一,是电视与其他媒介最主要区别,电视的优势所在,运动的画面适应了人的生理特性;
有很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因此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时效性强,这是电子媒介共同特点
保存性、选择性差
传播手段:多种手段综合,以运动画面为主
传播途径的比较和选择
或然律公式:选择或然律=报偿保证/费力程度。其内容包括:
1.        传播方式的易得程度
2.        传播方式的吸引力
3.        传播内容的感染力
4.        选择者的目的差异
5.        选择者的传播习惯
6.        媒介的传播技能
由施拉姆提出,报偿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费力程度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有助于实现媒介具体目标,要使或然律提高必须关注受众和选择者的需要和习惯。

第三节  媒介价值与媒介文化
媒介价值
就是媒介所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素质的总和,包括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社会功能和媒介现实),是媒介分析的宏观内容
媒介现实
    指媒介日益扩大而不是缩小我们的见闻,但媒介带给我们的是经它转述的世界,而不是现实本身。
研究传播媒介和文化关系的三种理论(媒介文化价值研究)
1.传播媒介是文化表述的工具。传播媒介反映文化及其变迁,传播媒介的符号表述的内容与形式是对一个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反映,因此,我们通过系统地分析传播媒介的内容,就可以了解它所代表的处于特定社会和历史阶段的文化;
2.传播媒介是文化传送的工具。传播媒介影响文化及其变迁,传播媒介将文化观念和行为传送出去,影响人和社会;
3.传播是社会文化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传播媒介容纳文化及其变迁,传播活动是人们交往的一种仪式,其作用在于处理和创作符号,定义一个人们活动的空间和人们在这一空间扮演的角色,使得人们参与这一符号的活动,并在此活动中确认社会的关系与秩序,确认与其他人共享的观念和信念
20#
 楼主| dym123_dym 发表于 06-3-15 13:55:59 | 只看该作者
媒介的微观分析主要分析媒介本体的特征、效用等,着重分析个体媒介的构成、要素、手段等具体问题。宏观分析关注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角色和作用,媒介要素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媒介现象与形态及其价值
微观分析是媒介本体研究,而宏观分析则是媒介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研究,简言之,宏观分析就是价值研究
麦克卢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00:55 , Processed in 0.08267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