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记录片导演创作考研辅导班笔记汇编 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辅导班的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 吴贻弓——导演了《巴山夜雨》(与吴永刚合作,1980)、《城南旧事》(1982)、《月随人归》(1990)、《阙里人家》(1992)等。吴贻弓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奠定了影片基调,并以此规范了不同技术部门的艺术处理规则:在剧作结构上打破二元对立的戏剧式冲突,在镜头画面中追求细节的涵义,在音乐音响上讲究意境的酿造,用平稳和简约控制各个门类手段的运用,使影片在整体上形成“压抑的悲恸”之感。 谢飞——谢飞的作品典型地表现了第四代电影的艺术取向:风格写实亦抒情,往往通过个体命运聚合社会问题,擅长展现由青春苦闷所折射的人生压抑、由女性创伤所呈现的时代痼疾。《本命年》(1989)、《香魂女》(1992)、《黑骏马》(1995)的成功并不在于语言形式,而在于对中国问题的表达。谢飞沿着自己对社会政治的兴趣和敏感,透视城市和农村两种现实空间,塑造青年和妇女两类非主流人物,反映经济变革中的中国民生状态。谢飞电影传达出第四代的趣味:①、追求作品的社会意义,问题表达与主流意识趋同,影片创作大都可在当时的文化思潮中找到精神印记;②、反对技术至上,视听结构多以传统方式为主,影片较少提供新的语言范式;③、推崇艺术的感召功能,人物塑造体现伦理判断,情节构成包含价值取向,影片创作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④、艺术概念承接19世纪俄罗斯文学传统,影像方式深受20世纪苏联电影影响,影片大量吸取苏俄文化营养。 吴天明——农村三部曲《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人生》(1984)《老井》(1987),在吴天明创造的乡村世界里,与土地相生相伴的农民们呈露着最原始的情怀,他们的苦难与不幸提示着残酷自然,也提示着现实缺憾。那些由逼真细节塑造的生活场景和人情段落,表达了历史境遇和生存环境之于百姓的制约。凭借个人的农村体验和乡土情感,吴天明描述了20世纪中叶的农民困境。农村症候的表达和“西部电影”的开拓成就了吴天明。其他:《生活的颤音》(与滕文骥合作,1979)《变脸》(1994)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