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大学2015城乡规划学考研第一名经验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146714585 发表于 15-4-18 22: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2015城乡规划学考研第一名经验贴
      时光荏苒,两年的考研生活终于过去,我也终于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拟录取,在这里介绍一下自己的一点经验和体会,算是对社会的回报和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一、关于我
本人男,毕业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4、2015两战清华,第一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二战痛定思痛、积极改正,终于以初试398分,学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试,并最后以复试第一(不含专硕)、总成绩第一名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硕,为自己的二战清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二、关于考清华
首先对城市规划考研选择说一下我的看法: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国内城规院校大概可以分为四档:清华、同济第一档,东南、天大、重大、华南、工大、西建等老八校大概是二、三档(具体谁二谁三这里就不分了,免得引来口水)。新八校发展也很快,可以归为四档甚至有一些可归为三档,尤其是南京大学,其毕业生近年在规划届有很重的话语权,比如杨保军先生,顾朝林先生,石楠先生等等,我认为完全可以将其归为二档。
回到我自己,因为在天大呆了好几年,一直想换个环境和平台,所以决定考研,而在对学校进行选择时,主要纠结于两所学校,即同济还是清华,最后决定清华大概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同济在2014年招收名额锐减  2.同济的考试内容太过驳杂,而我的长项在于“专”,清华的考题明显更适合我3.清华不只是一所专业实力很强的院校,他更是一个拥有众多资源的平台,同时,清华“人”的圈子也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4. 俗气的“清华情结”
这里说这么多是要让大家有这个意识:考研的动机至关重要,动机是否清晰、强烈将直接决定你考研的成功与否,切记。
三、一战复习经验   
一战的具体情节很多都忘记了,我也懒得写什么心路历程(不过一战后期很痛苦倒是真的),这里大概说一下一战失败的经验教训吧,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
1.心态不好:后期尤为明显,到了该背诵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进行背诵,把时间都浪费在了胡思乱想上面。
2. 复习计划制定不科学,如过于紧凑,不切实际等,且计划执行力不足,常常放计划鸽子,直接影响了后期复习进程和心理状态
3.各科复习策略失误
城市史:a.复习资料过多,且多为重复性资料,其实真正需要的只有那几本
b.复习过程过于纠结,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而扎得太深,没有控制好整体进度
c.对于真题的分析理解不足,导致复习和背诵没有强针对性
d.记忆时间太靠后,拖到十一月才开始,导致后期时间不足并影响政治后期背诵
e.  答题缺乏技巧和训练,使得卷面书写不够快速,答题质量也不够
英语:a.专注于研究真题,但平时练习时没有注意控制时间,泛读量也不够,使得最后答题速度不合格b.作文花费大量时间背诵而没有总结模板,结果投入产出比极低,浪费大量时间
政治:a.复习用书太多太乱,基本把市面上的书都买来了,结果哪一本都没有看透b.复试时没有抓住框架体系,导致最后知识结构混乱c.抵制情绪明显,严重影响了复习效率
快题:a.对快题“本质”的认识不足,画的时候没有清晰的逻辑线作为支撑b.练习太少,速度不足
四、二战复习经验
有了一战的经历铺路,二战其实就是调整了,调整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 心态方面
其实在二战的时候,我对所谓“清华”这个牌子已经看得远远没有一战重了,因为在看了一些书,接触了一些人,进行了一些反省和思考后,我在认识观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认为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更多是取决于其内在品质的塑造和对时机的把握,而至于是否读研,是否上清华,或者是否出国,都不会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我二战清华的首要目的由“考上”变成了“完成”,即通过二战完成对自身执行力、抗压力、专注力等素质的质的提升,只要完成了这些,考不考上就无所谓了,由此,我开始把考研看成一个“炼丹炉”,并真正从内心深处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其次 策略方面
我针对一战犯下的种种错误,对复习计划进行了全面的修正,主要包括:
1.      总体进程安排方面,七月中旬开始复习,把城市史的整理和记忆安排在相对靠前,为后期政治背诵留下更充足的时间
2.      每日的任务安排也比一战更为科学,使计划具有可行性
3.      各科复习策略作出调整:
A城市史:今年清华城市史试题偏难,而我考了138分(据我所知所有进复试的同学中只有我考到130以上,大部分在105-125之间),这要得益于我重新制定的复习策略。
我首先仔细研究了近年真题的出题范围、出题方式等等,并依此重新分层次确定了复习书目,而后我结合真题特点和复习书目重新总结完善了一版笔记,在总结笔记的过程中秉持了以下原则:a体系架构清晰,争取用最合理简洁的逻辑线贯穿全局,以利于背诵;b知识点覆盖面广,把常考的,可能考的,不太可能考的都进行了分类归纳,力求不漏掉一条漏网之鱼;c采分点全面且精炼,因为城市史答题量大而时间有限,所以在笔记的总结过程中必须尽量既答到采分点又不做冗余赘述。
在十月份完成笔记总结后,我就开始了一轮一轮的背诵,到十一月末背诵能够较为熟练后,就开始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答题训练,通过一周两次的模拟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并起到检验背诵效果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B英语:因为我本身的英语基础还可以,且一战对真题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二战的主要调整体现在作文上:我取消了一战时的背诵作文环节(王江涛老师那一套实在是不适合我这种记忆渣),在八九月份的时候花了一定的时间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并在后来抽时间练习了几次,这为我省下了更多的时间,而且最后结果也还不错(应该是上20了),这个经验告诉我们,方法一定要因人而异,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会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C政治:政治的调整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端正态度,其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不是学不好政治,而是态度上不过关,态度决定成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我由一战的强烈抵制心态转变为一种一丝不苟的学习的态度进行政治复习时,我发现政治其实并不难;
其次是专注于少而精的参考资料,二战时我用的是一整套肖秀荣老师的资料(这里要重点致谢凯爷给我的建议,要不是你用这种办法砍到76分,我今年也不敢这么用),从《精讲精练》到《1000题》,再到《知识点提要》、《形势与政策》《八套卷》最后到《四套卷》和《背诵版》,几乎就没用别的什么资料,甚至连红宝书我都没买,只是把精讲精练好好翻了几遍,虽然最后成绩不是很高,只有69分,但对于考清华规划已经够了。我通过这个经历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你选择什么资料,只要遵循少而精,少而全的原则,并把这些资料看透,最后的成绩应该都是可以满足需要的,至于具体是什么资料反而并非那么重要,肖老师的可以,用别人的也没大问题;
第三方面就是要形成框架体系,政治说到底是文科记忆类,清晰完善的框架体系十分重要(尤其对于马哲),我建议大家结合去年的《知识点提要》前几页框架自己梳理框架,我觉得只要有了框架体系,后期的答题背诵就会十分简单了,然后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你的政治了。
D快题:快题的书很多,我就不在这里说什么技术问题了,这里只说一点,也是关于快题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两位我十分敬重的本校前辈的帮助下理清了“逻辑线”。快题是有逻辑的,是有套路的,当你把这套套路理清,你就看透了它的本质,然后就是勤加练习了,当然具体逻辑线是什么,篇幅有限,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要强调的是方法论:任何事物都要去看本质,去抓表面现象背后的逻辑实质,掌握了这个,你所做的事情就是有根据有导向的,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五、            总结
本来打算简要写点东西的,结果不知不觉写了三千多字了,真是为我的控制力感到捉急,总之,以上是我二战清华的一点小体会,小感悟,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需求,可以加我的qq:114671458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总是要用户名 发表于 15-10-21 14:31:49 | 只看该作者
学长,您好,请问您在复习时用的什么复习资料,有电子版的资料么?能给我一份么?非常感谢!邮箱461621406@qq.com
板凳
总是要用户名 发表于 15-10-21 14:33:57 | 只看该作者
学长您好,请问您在复习的时候 用的什么资料?有电子版的么?能麻烦您给我一份么?非常感谢!461621406@qq.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01:58 , Processed in 0.0869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