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悠弥北北 于 2013-10-1 22:18 编辑
若尘同学第二周实验设计:
实验研究:教育水平对反应时是否有影响
(一)实验目的:探究教育水平对反应时是否有影响,并考察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能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长这一过程; (二)研究假设:教育水平对人的反应时不产生影响,但较高的教育水平可以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长这一过程; (三)实验设计: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1、自变量:A被试年龄A1——35岁;A2——50岁;A3——65岁; B教育水平(受教育年限)A1——6年;A2——12年; 2、因变量:简单反应时; 3、额外变量及控制:被试个体差异(随机选取被试);同辈效应;测验环境差异(可控制进行反应时测验时的环境因素、试验时间等)。 4、被试选择及实验安排:随机选取90名受教育年限为6年的被试,要求其中35岁、50岁、65岁的被试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随机选取90名受教育年限为12年的被试,要求其中35岁、50岁、65岁的被试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要求被试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能够积极认真对待实验;按照被试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将被试分为6组,分别进行实验处理。 5、实验材料:反应时测定仪; (四)实验程序: 1、预备实验:将刺激呈现器放在被试正前方。触发电键,使刺激出现。要求被试,当其看到刺激,立即按压电键,计时器停止,仪器自动记录反应时间。预备实验作2-3次,使被试熟悉实验过程。 2、正式实验:操作步骤与预备实验相同,要求被试集中精力,认真完成实验任务。正式试验进行2个单元,每个单元10次实验。每做完一个单元,休息一分钟。没个被试进行完实验后,仪器报告其平均反应时,主试进行记录。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该实验设计属于二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统计方法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首先假设各实验处理内方差齐性)假设:
(1)A因素:由于P<0.05,则至少有两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具有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得到,三组均有显著差异。 (2)B因素:由于P<0.05,则两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具有显著差异。(3)AB交互作用:则AB交互作用显著。 (六)实验结果: 1、年龄对人的简单反应时有影响,年龄越大简单反应时越长; 2、受教育水平对人的简单反应时有影响,受教育水平越高(受教育时间越长)简单反应时越短; 3、教育水平对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长这一过程有影响,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够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长这一过程。 (七)误差分析 1、被试个体差异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2、实验环境可能影响被试反应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