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形成及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2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威斯伐利亚体系与维也纳体系形成
     人类社会虽然从国家诞生以后就有了国际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体系。在中世纪,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国家交往仅限于在各大洲地区之内进行。当时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以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为中心的、松散的宗教、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占据极为次要的地位;而东方的亚洲大陆则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建立了以少数封建大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对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几个大洲之间的联系和交往逐渐增加,国际贸易范围由欧洲扩大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样就促成了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所谓国际关系体系,就是指各种国际行为体(主要是国家)之间各种形式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因此我们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充分重视国际关系体系的整体的作用,从这里着眼,去研究各种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分析体系内各个层次、各个部分、各个行为体如何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有规律地相互作用,如何不停地运行、发展、又如何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仅对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把握国际关系全局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
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发展看,曾经先后出现了4个国际关系体系,即威斯伐利亚体系(1648-1793)、维也纳体系(1815-189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雅尔塔体系(1945-1991)。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
1.三十年战争
◆ 三十年战争为1618---1648年西欧,中欧,北欧国家卷入的战争。
16-17世纪之交欧洲社会的重大变化,各国政治经济的冲突,封建王朝和诸侯的领土纠纷以及宗教意识的矛盾,构成了战争的复杂背景。战争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其主要战场为德国。在战争初期,德国的内部新旧教之争占有明显的地位,但是不久就演变为各国争权夺势的混战,宗教意识上分歧已经不能够作为交战双方的主要分野。三十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 战争起因:宗教改革.
1555年9月,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后,路德教与加尔文教在法律上取得了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其中路德教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天下局面。依据“教随国定”原则,德意志各邦诸侯在其领地内,有权决定他本人和其臣民的宗教信仰。德意志诸侯从此扩大了政治和宗教势力,形成了与天主教和帝国皇帝争权夺势局面。
十七世纪初,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占主导地位。在德意志北部、中部和东北部信仰新教,在德意志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以及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信仰天主教。
新教诸侯与旧教诸侯都打着宗教旗号来扩充自己的领地和世俗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想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权力,建立以皇帝为首的,以诸侯为封臣的君主国,因此皇帝把德意志新教诸侯视为他加强权力最大的障碍。而新教诸侯则想在宗教纠纷的掩护下争夺地盘,反对皇帝专政。
1608年,“新教联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联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这两个联盟都是政治军事联盟,并且各自都得到了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支持。新教联盟得到了反对哈布斯堡家族扩张的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和俄国的支持;天主教联盟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这样,在德意志就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为各自的利益而在德意志两大集团之间推波助澜。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拓土的斗争,最终导致形成一场大规模战争爆发。
◆ 战争直接原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现镇压政策。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波希米亚(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波希米亚自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波希米亚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早在十五世纪上半叶,波希米亚就兴起了反教会的胡斯教派,在新教徒斗争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出让步,1609年签署了“大诏书”,给予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罗马帝国皇帝目的是试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希米亚占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违背“大诏书”,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担任国王,斐迪南就位后违背了“大诏书”约定,开始残酷迫害新教徒。这样激起了新教徒的强烈反抗。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群众冲入王宫,将两个钦差按照捷克古老惩罚习惯,从20多米高的窗户投入壕沟里,即“掷出窗外事件”,其标志三十战争的开始。
战争进程:
◆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
布拉格起义爆发后,波希米亚人选出一位新国王腓特烈五世,他率领军队进攻奥地利,但是在1620年的白山战役中被天主教联盟军队打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重新占领了布拉格,并且恢复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西班牙军队进攻帕拉丁,1621年荷兰与西班牙开战,最终荷兰军队进入莱茵兰,西班牙军队占领了帕拉丁。斐特烈五世逃亡到荷兰。
◆ 丹麦阶段1625---1629;
波希米亚战败使新教联盟瓦解,丹麦国王乘虚而入,意图控制德意志北部。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625年丹麦在英国、荷兰资助下进入德意志。1626年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与西班牙军队打败丹麦军队,迫使其退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所到之处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和帝国秩序,宗教改革运动即将失败。
◆ 瑞典阶段1630---1635;
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在战胜丹麦军队后野心获得极大膨胀,力图实现对欧洲的霸权地位,占领了北欧,控制了波罗的海贸易。这样严重威胁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利益,更威胁到在波罗的海地区具有重大利益的瑞典。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在荷兰、法国、俄国的资助下,瑞典军队进入德意志,在瑞典军队不断取得胜利下,1635年萨克森和各新教诸侯背叛了与瑞典的联盟,与奥地利皇帝签署和约,使瑞典战败。
◆ 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哈布斯堡家族的胜利,引起法国方面极大不满,此时法国是欧洲最大的民族君主国,法国长期力图瓦解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同时这也反映出这场战争宗教色彩退居次要地位,天主教的法国决心对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开战。战争进入第四阶段。法国与荷兰、瑞典结成联盟,随后又与萨瓦、帕尔马公国结成联盟。长期战争已经使西班牙内忧外患,实力大大削弱。1643年法国军队彻底打败西班牙军队。1645年瑞典军队取得对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联军的胜利。瑞典出兵引起了丹麦的不满,于是在1643—1644年爆发了丹麦与瑞典之间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长期战争已经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这样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请求下,法国与瑞典同意停战。
2.从近现代国际关系角度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意义
三十战争尚未结束时,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开始举行谈判,由于法国与瑞典争议不一,所以谈判分别在威斯伐利亚省的两个城市进行。在奥斯那布鲁克参加谈判是神圣罗马皇帝、瑞典、德国新教徒诸侯城市代表,在闵斯特参加谈判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天主教诸侯代表。谈判进展很慢,一直到1648年10月才达成协议,缔结了两份和约。因为这两个会议及和约都在威斯伐利亚省内进行的,所以这些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以往只能够是教会召集各国家一起讨论宗教事务,威斯伐利亚和会是第一次为世俗事务而欧洲各国一起开会,即以国家权力、战争结局和势力范围划分为内容而举行的会议。除了英国、波兰、俄国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出席了,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国际会议。
第二,《威斯伐利亚和约》明确规定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和会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也就确认了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地位。这就表明主权国家开始取代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体。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这些原则也成为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家可以施行集体制裁。
第四,在西欧开始了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在西欧,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到15世纪才偶尔出现,到此形成了制度化,并且在欧洲开始普遍实行。
◆ 威斯伐利亚体系:威斯伐利亚和约的基础是主权国家、国际法准则。这就奠定了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西欧国际的基础,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沙发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29:08 | 只看该作者
二、维也纳体系形成
    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革命前的法国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但是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使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十分感到恐惧。整个欧洲在法国势力不断推进下团结起来,形成反法同盟,但是随着法国拿破仑对外战争扩展,法国大革命倡导的自由思想和民族主义被传播整个欧洲。法国因连年战争最终导致失败,反法联盟才能够以“正统主义”原则旗帜下恢复旧秩序,可是此时欧洲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开始从民族君主国家转向民族国家,王朝本位让位于国家利益。“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旗帜和精神诉求。另外,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主权在民”、“民族利益至上”、“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不干涉原则”对后来的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1.维也纳会议
◆ 1814年9月—1815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国家会议。
英、俄、奥、普四大国主持下,出席会议代表216人,欧洲国家都派出代表参加。
◆ 各主要大国参加维也纳会议的目的:奥地利最大目的是要恢复欧洲均势,既要遏制法国的扩张,又要压制普鲁士的扩张,从而维护奥地利在中欧的大国地位;英国目的是保持和扩大海上优势和商业霸业;普鲁士的目的是要乘机收复被割让的领土和扩大自己的版图;俄国的目的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张自己的领土并削弱其他各国;战败的法国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自己的不幸和损失,并且适机削弱其他国家。
◆ 会议主要内容为:波兰—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
其他问题:黑奴贸易,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实施日期。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确定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通航自由无阻原则。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 、教皇使节(或者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维也纳会议最终在1815年6月匆忙通过《最后议定书》后结束。《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
◆ 会议根据“正统主义”与“补偿原则”,恢复了欧洲各国被推翻的封建王朝统治,不顾小国的民族利益和愿望,对欧洲地图重新进行了划分。
◆ 1815年9月,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的弗兰茨一世、普鲁士的威廉三世在法国巴黎订立《神圣同盟条约》。
制定《神圣同盟条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观念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单就其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规定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产物。神圣同盟的理论和时间证明他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他从精神上把各国君主联合起来,为合力镇压革命运动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俄国既是神圣同盟的倡导者,又是镇压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宪兵,这种双重身份不只是一种巧合。
◆ 1815年3月拿破仑乘欧洲政局不稳之机,成功实现了“百日政变”,但是最终还是得到失败结果。这样于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同法国路易十八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条约的签订表明,在维也纳体系创立之初,防止法国重新出现旨在推翻维也纳秩序之政权,仍然是列强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一。这说明条约的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虽然这一基础因法国加入而淡化,但条约所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却有重要意义。由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问题,试图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形式上又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或欧洲协调,在当时叫做“会议外交”。该体制对以后国际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大国通过这种“会议外交”,能及时就影响各国共同利益的事项或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冲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一致或多数一致的意见。从其后欧洲协调的实践看,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总之,欧洲协调的目的是为谋取欧洲大国间矛盾的妥协,进行种种政治交易,签订秘密条约,维护大国的利益,保持强权政治。
2.维也纳体系及评价
维也纳会议期间达成的一系列宣言、决议,加上会议前后达成的其他相关条约、协议,构成了对欧洲近一个世纪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影响的维也纳体系。
(1)从指导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看,确立了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
所谓“正统主义”原则,就是要恢复欧洲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个“正统”王朝和君主制度。所谓“补偿原则”,即以相当的领土补偿旧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势力范围。
(2)从保障这些原则落实机制看,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从保障这些原则实施的机制来看,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1818年9月亚琛会议中法国加入,形成五国同盟),形成了“欧洲协调”。“神圣同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在欧洲的统治,以基督教教义为纽带来联合各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行为。“欧洲协调”是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商讨有关共同利益问题的磋商机制,五国同盟则具有持久联盟的性质,意在保持欧洲的协调。
(3)从力量框架结构看,形成俄、普、奥、英、法五国共同支配欧洲的国际关系局面。
由于有了共同的理念、相应的保障机制和力量均势三个要素,这一体系保障了欧洲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但是由于这个体系是封建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复辟,以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为原则来指导国际关系,所以有当时欧洲的民主共和、民族主义潮流是背道而驰的。加之各国之间的矛盾重重和保障机制的苍白无力,决定了该秩序必将破产。
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这是均势的最重要含义。维也纳会议所做出的欧洲领土安排,首先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构筑的一道安全堤坝。同时,会议所进行的地缘政治安排,还使得在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其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维也纳会议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而非绝对的平衡。平衡与均势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认为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权力均势,就可以导致欧洲的安宁和繁荣,是一相情愿。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国家追求的不是均势,而是权力的优势。主张恢复均势的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家们也是复辟派。他们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是国际关系的原则。他们无视法国革命以来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愿望和对民主的追求,而把小国当作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
板凳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3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飘い逸∮ 于 2013-3-29 14:19 编辑

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前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变化与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们,使他们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形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就是他们缔结和约的基础。
(1)英国、法国、美国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他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财产,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这是他们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2)苏维埃俄国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不可摆脱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都认识到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严惩战败国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屏障。
(3)无论是出于抵消苏维埃俄国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做出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都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符合他们自己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在处理战败国的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了民族自觉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4)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主要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便是国际联盟。
1.战胜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考虑
◆ 美国:企图以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自由和国际性门户开放为旗号,在全世界扩大自己势力,以民族自决旗号抵制苏俄和平法令影响,换取世界舆论,削弱英法对手,通过国际联盟控制战后国际局势。
◆ 英国:要求赔款恢复经济,消灭德国威胁,巩固海上霸权及殖民地利益。在欧洲推行大陆均势,在亚洲推行日英同盟。
◆ 法国:从经济上彻底摧跨德国,彻底裁减德国军备,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尽量夺取德国海外殖民地。
◆ 另外,意大利希望在奥匈帝国解体中实现自己向地中海扩张,日本则希望继承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把中国置于被瓜分地位。所不同的意大利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日本的实力经过战争已经大为增强了。
◆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举行开幕式,和会历时5个多月,参加国家27个,代表为70人,其中英、美、法、意、日等五大国为5人代表,其他中小国家为1-3人代表。和会实际上被英国、法国、美国所控制,被称为“三巨头”。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共计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个议定书。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该承担战争罪行。
(2)重新划分德国疆界,使德国在欧洲大陆丧失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
(3)瓜分德国殖民地,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4)限制德国军备,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废除普遍义务兵制。
(5)赔款与经济条款。
因为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计划受挫,所以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该和约。1921年8月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另外,1919年9月11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尔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有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1923年7月24日又签订《洛桑条约》以代替《色佛尔条约》。这一系列条约被成为凡尔赛体系。
2.《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1)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
表现为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把一切战争负担转嫁到人民群众身上,分赃是人民的灾难。它以维护安全为名,到处部署军事力量,绞杀各国人民革命运动,这就进一步激起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如土耳其革命、中国五四运动等。
(2)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签订了对战败国的条约是“条件苛、掠夺强、限制严”的特点,不仅激起了战败国人民的反对也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因此条约墨迹未干,德国就开始破坏条约,扩充军备,希特勒的复仇宣传在德国受到欢迎,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3)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表现为英国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英国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美国与日本争夺亚洲太平洋霸权更加尖锐,导致出现意大利走向法西斯道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4)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在共同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反苏反革命等问题达成暂时妥协和勾结,他们之间争夺没有停止。战争和和平是经常使用的手段,条约及协议是新的争夺的起点。
◆ 因此,我们说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在共同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反苏反革命等问题达成暂时妥协和勾结,但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斗争是不会停止,战争与和平不过是其争夺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手段。这些条约、协定不过是新的争夺的起点。
地板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3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飘い逸∮ 于 2013-3-29 14:20 编辑

(二)、国际联盟的设立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对战后世界的十四点设想,其中第十四点是“确定约章,组织国际联合会其宗旨为各国交互保障其在自由,及土地统辖权。国无大小,一律享有平等的权利”。威尔逊强调建立国际合作机构是他的十四点设想的“基础”,是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目的。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作为起草委员会主席提出《国际联盟盟约》的最后文本,大会予以通过,共计26条款。1920年1月随《凡尔赛和约》的生效而成立国际联盟。
◆ 1920年1月正式成立.先后参加国家为63个。
◆ 国际联盟宗旨:维护和尊重并保持所有国际联盟成员的领土完整及现有的政治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等。
◆ 总部设置在日内瓦。
◆ 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 附设机构:国际常设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国际机构或者委员会。
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国际联盟,称霸世界。由于国际联盟成立后,被英国、法国所操纵,所以美国国会否决了盟约,拒绝参加。德国要求参加,并声称如不让加入国际联盟,就说明它只不过是一个敌视德国的联合体的延续。由于美、英、法的阻挠,德国于1926年9月才加入。而社会主义苏联也一直被排斥在国际联盟之外,直到1934年9月才加入。1939年12月4日,国际联盟行政院决议又宣布苏联不再是国际联盟成员。至于亚非拉的弱小国家更被拒之门外。这不仅使国际联盟失去了普遍性和权威性,而且孕育着未来冲突和战争的种子。
国际联盟的宗旨,根据盟约规定是“维护和平”,“尊重并保持所有国际联盟成员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以防御外来之侵犯”,“必须裁减各本国军备至适应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等等,但是其盟约又容许进行战争。这种矛盾,反映了国际联盟标榜的和平,只不过是英、法维护其战胜国的利益的和平,是帝国主义之间暂时休战式的和平,是战胜国分赃式的和平。盟约形式上规定大小国家一律有权决定国际事务,但是事实上国际联盟的权力操纵在几个大国手中,是大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盟约规定“倘国际联盟成员之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者依司法解决,或者交行政院审查,国际联盟成员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仲裁员裁决或者法庭之判决,或者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作为成员国的日本,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国际联盟组成了调查团,先去日本听取侵略者的意见,发表的报告书说:“日中之间斗争,不仅为军事性质,而且属于经济性质。华人之经济绝交,乃发端于强烈之民族情绪。”建议国际联盟行政院,“设立一种特殊制度,以治理东三省。……准许东三有高度之自治。”要以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国际共管来代替日本一国的独占,把我国东北变成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掠夺的殖民地。意大利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国际联盟虽然在1935年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它实行经济制裁。然而决议只不过是欺骗世界舆论的一纸空文,丝毫没有妨碍意大利的侵略行为。英法在“中立”的幌子下宣布对交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这样工业不发达的埃塞俄比亚几完全得不到武器,而意大利则根本不缺武器。苏联在国际联盟坚决主张集体安全和制裁侵略者,由于英法的阻挠,苏联的主张未能实现。
◆ 1946年4月宣布解散。国际联盟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国际联盟对德国、意大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纵容包庇,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随着瓦解。1946年4月,第21届国际联盟大会正式宣布解散。
三、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巴黎和会后,可以说暂时解决了列强国家在欧洲地区的矛盾,相反列强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日益尖锐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形势
(1)日本在地区实力明显增强,独占中国势头迅猛发展,引起英美极大不安,力图遏制日本。
(2)英、美、日在地区霸权地位展开海上军备竞赛,使形势紧张。
(3)中华民族觉醒,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引起帝国主义国家极度惊慌。
2.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
◆华盛顿会议所确立了太平洋及远东地区的新格局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会议主要文件:
◆《四国条约》: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订的《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签署的第一次文件,条约全称为《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白地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
◆《五国海军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全称为《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国、英国各为52.5万吨、日本为31.5万吨,法国、意大利各为17.5万吨,既5:5:3:1.75:1.75的比率。主力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舰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各国的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国、英国各为13.5万吨,日本为8.1万吨,法国、意大利各为6万吨,其它舰只未作限制。条约规定:美国、英国、日本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美国不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申群岛,英国不得再向国际太平洋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则主要许诺不在台湾设防。条约有效期至1936年12月31日。
◆《山东悬案条约》
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区全部开胃商埠;日本撤退驻青岛、胶州铁路沿线及支线的军队;青岛海关归还中国;日本将胶州铁路及其支线及一切附属产业归还中国;中国补偿日本铁路资产价值为53406141金马克;前德国享有开采权的煤矿、铁矿由中国与日本合资经营。尽管规定中对日本人及外国人给与许多特殊权利,从而使日本在中国山东仍保留不少权益,但是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利,是对凡尔赛条约有关山东问题的部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改,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当然美国与英国的压力也是日本被迫让步的一个因素。
◆《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九国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其全称为《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公约主要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损于其它国家公民的特权。《九国公约》虽然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不过是表面文字而已。列强对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的有关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归还外国在华租借地和取消势力范围与特殊利益,撤出外国在华军警和无线电台,撤销外国邮局等收回主权的要求,除了同意部分撤销外国电台及英国、法国同意交还威海卫、广州湾之外,其他问题实际均未得到解决。《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且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的荣辱有效性。因此它们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就可以使它们在华特权继续存在。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不是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是建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基础上,得任何国家都感到不满足。英国不满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掩盖下的法国称霸欧洲的野心,不满意东欧某些国家一经独立便成为法国的盟国,不满意自己在远东地区地位受到的削弱。法国不满意自己对德国的领土要求和赔款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意大利不满意自己没有能够实现在地中海的扩张野心。日本不满意自己在中国扩张活动遇到的挫折。美国不满意自己所追求的世界霸权受到了抵制,在瓜分殖民地活动中一无所获。
(2)是适应变化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而建立起来的,不巩固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处于被压迫地位,同时为了反对苏俄的目的,又给德国保留了足够的军事潜力,这就使得德国统治集团从开始便不断的利用苏俄问题来恐吓西方国家,借此恢复和发展德国军国主义复仇势力,直到把凡尔赛和约彻底摧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
(3)共同的理念,相应的保障机制和力量的均势三个要素,国际关系体系保障的关键,该体系的目标没有达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目标并没有达到。(1)战胜国,尤其是美国,企图使威尔逊的“十四点提纲”成为构筑新秩序的指导思想。从表面上说,威尔逊主义是权力政治的反动,同时也是战后西方世界和平主义思潮的反映。但是,实质上,威尔逊主义包藏的却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英、法、意等国虽然表面上不反对威尔逊的“十四点提纲”,但是实际上英国仍然推行传统的均势政策,法国、意大利仍然迷恋于权力政治。因此,战胜国之间并没有形成共同的理念。(2)虽然建立了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联盟盟约的约束机制及机构,此后又以《洛浃诺公约》(1925、10)和《非战公约》(1928、8)及国际裁军会议等作为补充。但是这些机构的致命弱点在于缺乏强制性,对违反规则者不能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历史证明,国际联盟对体系的维持,尤其30年代初对制止法西斯国家的违法行为,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3)力量结构的不稳定性。一是列强的力量对比不稳定。在1922-1929年的短短7年里,德国的工业产值先后超过英国与法国,苏联工业也发展迅猛,美国和日本则发展更快。二是力量结构化改组很快。体系形成之初,英、法、美、日、意是体系主导力量,德、苏为异质力量。到30年代初力量分野的态势基本明朗,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站在英、法、美三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对立面,而苏联则与后者的距离逐渐拉近。由于战胜国在构筑新的国际秩序上缺少共同的理念,作为保障国联盟约实施的机构国际联盟又存在着致命弱点,以及力量结构缺乏稳定性,所以该体系注定不能够长久的。
5#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3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飘い逸∮ 于 2013-3-29 14:24 编辑

(四)、欧洲安全体系的建立
1.《迦诺公约》的签订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法国就一直极力寻找自己国家的边界安全保障问题。战后初期法国与波兰以及1920—1921年间形成的小协约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缔结同盟。法国曾经提出英国、比利时、法国缔结条约保证自己国家不受到来自德国侵略的建议,但是遭到了英国方面的拒绝。
在英国方面支持下,1925年1月,德国先后向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发出照会,提出缔结条约保障自己国家边界安全。德国的目的,一是希望利用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法国方面急切要求安全保障的心理,以使法国能够尽快撤出莱茵地区创造条件。二是希望尽一切可能实现加入国际联盟,使自己取得与战胜国平等地位。英国方面同意德国的建议,目的是以此来吸引德国追随自己的政策。法国方面则在不断受挫后,也被迫接受了德国的建议。
◆ 1925年10月5日至10日在瑞士洛加诺举行,参加国为英、法、德、比、波、捷、意。
◆条约主要内容:德、法、比相互保证不破坏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德法与德比边境现状,不违反和约莱茵不设防规定,英意为保证国援助受侵略国,德分别与法、比、波、捷签署仲裁协定,发生争端通过外交谈判与仲裁手段解决。
◆ 洛迦诺会议上,法国原打算把自己的同盟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边界也给与保障,但是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反对。洛迦诺公约中,对德国与法国做出平等地位处理,使得法国国际地位大大削弱。英国在会议上不仅拒绝了法国的要求,而且还拉着意大利作为保证国和仲裁国,使意大利脱离了法国而成为英国的伙伴,确立了英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美国虽没有出席会议,但是却对会议施加影响,支持英国的立场。德国在会议上,一方面利用英国与法国的矛盾;一方面利用苏俄力量,以要与苏俄结盟来威胁西方国家,使自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平等地位。1926年3月,德国实现了加入国际联盟愿望,并成为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1926年12月,协约国做出决定,取消了对德国的军事管制。这样德国在向恢复军国主义,实现复仇政策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
2.裁军会议与《巴黎非战公约》签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非但不裁军而且还在扩军备战,力图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1913-1927年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陆军从188万8000人,增加到226万2000人,财政支出更加提高。此外,对《凡尔赛和约》不满的,如意大利、日本在拼命扩军备战,准备重新瓜分世界。战败国德国更加利用时机,抓紧恢复,仅海军军费,从1924年的530万马克,增加到1928年5890万马克。对于这种形势,广大的人民群众非常不满,他们担心会再次爆发世界大战。于是帝国主义国家为掩盖事实真相,欺骗人民谴责便掀起了所谓裁军活动。
◆1926年5月举行第一次裁军会议,后举行多次。
裁军会议上充满了矛盾,英国要裁减法国陆军,法国要裁减英国海军,德国要战胜国裁军而自己不裁军,苏联参加后,提出全面裁军,又提出裁减进攻性武器,大国多裁军,小国少裁军等。
◆ 1927年4月,几千名曾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老兵到法国纪念美国参加战争十周年活动。法国外长白里安鉴于此,便于同年6月向美国提出建立美法“永恒友谊”的条约草案。法国的目的是希望借此获取美国方面财政援助,以巩固法国在欧洲地位,美国也想利用此机会来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影响,所以国务卿凯洛格表示同意,同时建议吸收其他国家参加。
◆1928年8月7日,美、英、法、德、意、日等15个国家在巴黎签署《巴黎非战公约》,到1933年已有63个国家参加。其核心内容为:反对利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对裁军问题没有涉及。该公约签字的当天,向苏联发出邀请,1928年9月6日,苏联也在公约上签字,表明自己的诚意。《非战公约》客观上在世界舆论面前限制了帝国主义行动,但是也为帝国主义国家镇压各国人民革命提供了借口。
6#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3 19:35:29 | 只看该作者
三、 雅尔塔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后彻底崩溃,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欧洲丧失了对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取代的是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基于各自国家利益与政治文化的传统。美国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就战后世界新秩序提出了各自设想与规划,建立了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开始构想美国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扬了威尔逊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罗斯福认为大国主要是美国、苏联、英国的合作,其中关键是美国与苏联的合作。他认为两国在战争期间建立的合作关系有继续的可能,因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的援助。中国与法国被列为大国,主要是作为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平衡苏联的力量。他从国际联盟的无效吸取了教训,认为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在联合国中必须把权力集中到少数几个大国组成的安全机构中。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雅尔塔体系:就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就结束战争与维护战后和平问题所通过的各种宣言、公报以及达成的各种协议(包括口头协议与秘密协议),统称为雅尔塔体制。具体说就是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是美英苏三国出于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进行长期讨价还价后相互妥协的产物.
2.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内核,确立了一系列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准则,集中点为集体安全。
在此之下规定了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合作、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者武力侵犯别国及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2)初步建立以联合国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关系约束,协调机制和机构,集中体现了大国合作维护集体安全。
初步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其他专门性、地区性国际组织为补充的国际关系约束、协调机制和机构,其核心是联合国安理会,它集中体现了大国合作组成“警察机构”维护集体安全的思想。
(3)维持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力量平衡,这种均势以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为基础,以军备竞赛与冷战遏制对抗为特征。
维持着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力量平衡,主要是美苏之间的势力平衡,这种均势以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为基础,以军备竞赛与冷战遏制对抗为特征,以美苏全球争霸为主。
◆ 雅尔塔体系的缺陷在于:(1)虽然在联合国宪章的层面上大国达成一致,但是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对抗矛盾无法解决;(2)两极体系本身具有太多的对抗性,造成了国际局势的长期对抗。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已终结,但是体系建立初期的一系列指导国家关系的原则和规则得以延续并得到发展,其约束、协调机制和机构——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虽有少数已解散,但是大多数保留下来,而且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从这个角度看,二战后期战略家们力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秩序的努力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是成功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角度看,由于结构性的原因,战后几十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盛行,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越愈演愈烈,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频发,贫困、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并未得到充分的实现和贯彻。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秩序并未建立起来。
二、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影响
1.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历史的负面影响
(1)从该体系建立背景和内容看,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讨价还价之后相互妥协的产物。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有共同之处。它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国的民族感情,埋下了以后不和种子。
(2)该体系对战后和平安排后果,形成了美苏对峙局面,是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灭,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国在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便形成了针锋相对局面。在这种相互对立的情况下,以划分美苏势力范围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的各项主要协议实施的结果,就必然是导致分裂,而不是继续合作;必然是导致冷战,而不是真正的和睦相处。不仅如此,双方在扩张过程中都求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从而使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在贯彻各自的战略中突显出来。
2.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历史的正面影响
(1)第一次将不同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国际关系体系。
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的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基础上,因此双方的决策者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和平共处便实际成为它们指导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并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国际关系体系。这一点对战后的世界影响巨大:(1)从总体来说,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是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2)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由于规定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因此虽然西方仍然不断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是不能再采取巴黎和会时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手段,而是采取和平手段。
(2)在控制战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在《联合国宪章》中,除特别规定了自卫权、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者采取军事行动权,以及为争取民族自决权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外,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武力”的概念,这是国际法在制止战争方面的重大发展。二战后进行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对上述国际法规定的重要实践。它们采取进步的法律观点,确认了侵略战争是最大的国际犯罪,宣告了国际正义与和平不容许破坏。
(3)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对战后世界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
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在《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中明确指出,要“致力于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福利”,要按照民主的原则解决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的迫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在《联合国宪章》中规定,要“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这些都不是说说而已的空洞口号,而是体现在对战败国的处理上,并且使之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方面,以及体现在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的支持方面,以及被托管地区的独立与自治方面。  
7#
时_不_我_待 发表于 13-3-16 23:49: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抄袭我的帖子!
8#
 楼主| ∮飘い逸∮ 发表于 13-3-17 07:55:40 | 只看该作者
时_不_我_待 发表于 2013-3-16 23:49
楼主在抄袭我的帖子!

我哪里有抄袭你的帖子了?这个是我从我们老师那弄来得上哪抄袭你的去
9#
1171269031 发表于 13-3-28 21:41:02 | 只看该作者
10#
1171269031 发表于 13-3-28 21:42:14 | 只看该作者
∮飘い逸∮ 发表于 2013-3-13 19:35
三、 雅尔塔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后彻底崩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7 01:36 , Processed in 0.08992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