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原理网络课程

[复制链接]
31#
lzky1 发表于 06-8-26 09:52:22 | 只看该作者
实习斑竹,表现的不错
32#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0:53 | 只看该作者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德 育
  德育,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加强德育是我国目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中国中小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几年来,学校德育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 忽视德育,忽视实践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对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在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又相继发布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25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干意见》(1994年8月3见)(1990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内容、途径、方法、领导体制等重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学校德育的重视,也充分表明了学校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意义和地位。为此,国家教委提出,必须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并把德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渗透到教育、管理和一切活动之中,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形成校内外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网络。
  2.加强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际国内的反社会主义势力,总是利用我国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之机,千方百计地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种种手段进行渗透、蛊惑和颠覆活动。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会不断侵袭教育阵地,腐蚀青少年一代。这种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必将长期存在。目前在校的青少年将肩负起2000年之后建设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要使青少年一代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就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培养他们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坚定的信念和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最终才能成为人民的公仆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加强德育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处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大。通过德育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使他们逐步成长为积极向上、文明幸福的新一代。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历代教育者都极为重视德育。封建统治阶级把德育摆在压倒一切的地位,资产阶级也把德育看做教育工作的归宿。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不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毛泽东也曾强调指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着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充分认识德育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对培养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教育目的以及学生的特点决定的。1998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纲要]的这一思想,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应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在思想政治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无产阶级世界观
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立志为实现四化而学习,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在道德行为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精神,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热爱劳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具有艰苦奋斗的思想,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在个性品质和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学生产生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信念和世界观,能正确判定真、善、美与假、恶、丑,富于创造精神,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能识别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教育学生成为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
  (二)智 育
  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是人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社会,尽管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还十分低下,但就最初的教育内容来说,主要是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在现代社会教育中,智育地位更显得重要。
  多年来,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在一起,以教学代替智育,认为教学就是智育,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混淆。智育与教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从两者的概念看有不同之处。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体、美、劳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育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而教学则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
  第二,从各自完成的任务看亦有不同。智育有其自身特定的任务和内容,其他各育也是如此。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
  智育的意义:
  1. 智育在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智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人类精神财富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和经过科学武装的管理干部。培养这些人才,扩大这些队伍,就要大力进行智力开发,通过智育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智能,使其具有从事[四化]建设的本领。当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消费、服务、需求、交往等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没有知识修养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2.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其有重要意义。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认识工具,是其他各育发展的基础。列宁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尤其在人的心理的发展中,智育有着特殊的作用。人类对精神文化的获得,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有意识的传授和学习,离不开智育这样一个可以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转化为个体知识和智力的过程。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等观点信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有相应的智力,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智育包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其他各育的实施都离不开智育。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而不是概念和范畴的堆积。用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就是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中,选择其中最基础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学科结构]。人类的知识通常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记载在书本中,二是保持在人的头脑里。智育的任务就是试图将书本和教师头脑中的知识变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2.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技能是通过训练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技能的类别有两种,一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语言反映事物映象,以极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叫智力技能,如构思、心算等,一种是由一系列部直观的行为动作构成,通过机体运动所完成的随意活动方式叫操作技能,如书写等。技能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达到自动化、定型化的程度,便成为技巧。训练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是智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不仅是当前学习也是未来工作必需的。
  3.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职能,所以,在施行智育时,需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来完成。智力的发展以掌握知识为前提,以技能形成为中介,同知识掌握、技能获得互相促进,辩证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发展智力尤为重要。
  (三)体 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
  体育的历史最为古老,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开始被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在中国,商代的[序]是奴隶主子弟学习射箭的专门场所,周代[六艺]中的[射、御]即属体育的范畴。古代西方如斯巴达的学校教育中,把体育列为主要内容,儿童七岁后,被送入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的生活,接受严格的体育锻炼。在雅典,体育更加受到重视。他们不仅要求青年具有健步,学校体育壮的体魄,而且注意到躯体的健美匀称,动作的灵活适度。伴随社会的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0世纪,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展对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质研 究。中国于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始将[体操],列为正式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被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在科学预见[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时,明确指出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1950年亲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身体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物质前提,它既是智力活动及一切精神生活的基础,更是体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青少年有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说明,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重要意义。
  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的体质不是生理发展的自然结果,它是由科学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来达到的。积极的身体锻炼和卫生保健,可以促进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健康发展,增强器官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神愉快,活泼开朗,增强体力和智力活动的能力。
  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如克服困难,刻苦耐劳,勇敢顽强,灵活机智,团结友爱,互相合作,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等。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促进这些品质的形成。
  体育的主要任务是:
  1.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维护身体健康的条件。
  4.培养良好的品德。体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领域。它锻炼着个人身心的各个方面。通过体育,应使学生道德纯洁,团结友爱,增强纪律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勇敢机敏、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美 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在理论上属于美学,在实践上属于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历史同体育一样久远。早在古代希腊、雅典专设琴弦学校,其缪司教育即包含艺术教育。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诗学》和《修辞学》中都认为音乐教育有美化心灵的作用。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里提出,提高审美意识水平可恢复完整无缺的性格。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设有[诗]和[乐]的内容。孔子提倡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体智德美各育并重,并将美育纳入民国教育宗旨。
  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时,不只是为了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的需要。人们穿衣不只是为了护体,还要讲究款式、色彩;吃饭不只是为了饱腹,还要讲究色、香、味、形;住房不只是为了栖息,还要讲究造型与结构的别致与美观。人在按照美的规律重建世界的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使自身的个性更加和谐与完美。美育作为五育之一,一方面要依赖其他几育,同时又促进其他几育的完成,另一方面又起着其他几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形象性,它是美的重要特征。美的事物通常都以其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
  情感性,以情动人。通过感染与抒情的方式,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容易激起人们对美的事物的丰富情感,令人产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因此,美育对青少年具有特殊意义。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美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类的天性。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实践中,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无数美好的事物,为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精神产品。这些产品,集中反映着事物本质,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它能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美好的生活图景,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使人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美还能激动人的心灵,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信念,起到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
  美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和谐的发展,它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可以给学生的思想以影响,帮助提高政治觉悟和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它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总之,美的事物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好教材,审美活动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独特方式。美育和各育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代替。德育和智育可以给人以审美观点和审美知识,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活动和创造美的能力,只有通过美育才能达到。因而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审美观点与一定的世界观相联系,具有阶级性。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观点和理论武装学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知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即政治与艺术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通过自己感官,反映客观存在着的美,使它们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美学鉴赏与理解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与评价,它不仅要识别事物的美丑、美在何处,而且要能够理解为什么美、美的程度。美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鉴赏自然美,正确地理解和评价社会美。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作能力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绘画、唱歌、舞蹈这些艺术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创造。而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才能便离不开有关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因此,美育要给予学生各种艺术的知识,要发展美的感受能力,要懂得各种艺术表现方法和特点,发展艺术想象力。要具体培养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和创作能力。要善于美化环境和生活。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通过美育,应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革命的热情、文明的举止、开朗的性格,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五)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两方面,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劳动教育中应重视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生产技术教育中应重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在历史上,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思想。1866年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提出,对工厂的童工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实施技术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个过程的基本原理,获得运用各种简单生产工具的技能。他认为,有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方法。列宁也积极主张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必须注重[综合技术教育]的实施,认为这是国民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曾把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作为普通中学全面发展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1982年由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
  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几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劳与德的关系: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以思想教育为主,结合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劳动技术教育一般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
  劳与智的关系:智育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列入课程计划的所有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劳动技术教育则专指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技能,智育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认识能力,而劳动技术教育则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掌握生产知识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劳与勤工俭学的关系:劳动技术教育有时通过勤工俭学活动进行,但又不同于勤工俭学。劳动技术教育重在教育二字,不管有酬无酬,只要需要就应进行,勤工俭学重在勤俭二字,它虽以育人为主,但又必须重视经济效益。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如下特征:实践性,即它是通过生产劳动实践进行的,亲自参加劳动实践和实际操作是它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技术性,它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生产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其中生产技术是重要内容,教育性,它虽以劳动实践为主,但更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手脑并用的一代新人。
  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1.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提高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国家教委在1987年3月10日先后颁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把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正式列为中小学的课程,这是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措施。
  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增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体力受到锻炼。因此,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
  2.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全面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新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包括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落后,要使我国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实现。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好逸恶劳,害怕艰苦,怎能承担起继往开来、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3.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
  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并且为劳动教育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美国近年来有计划地从小学就开始进行[事业教育],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并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日本规定中学生每周在学校农场、果园和家禽饲养场参加两小时全校性的生产劳动,每个学生每周还要参加一小时生产劳动小组活动。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有: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热爱集体,自觉遵守纪律,不怕困难,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2.使学生掌握现代生产基本原理与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某种职业技术知识。
  一方面要了解主要生产部门的基本生产原理,掌握基本技术,同时掌握最基本的生产工具,学会基本操作,为成为一个有文化、懂技术、具有某方面专长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增强体质,陶冶爱美的情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注意在劳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组成。这是一个全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教育结构,五个部分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为全面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最佳的运行机制。这是因为这五个部分中的任何一育不仅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而且对其他各育又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例如: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同时,其他各育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成为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保证,任何一种育的任务都不可能顺利完成。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美观点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而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更离不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因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各个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标都是由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构成的,前述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终极目标之下至少还可有两个层次的目标,即:
终极目标--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宗旨;
  中程目标--指各级教育、各类学校、各种专业的培养目标;
  短程目标--指课程、学科和教学活动的教学目的。
  教育目标的确定通常是由上而下,由抽象到具体,而教育目标的实现则反之,通常是先由短程目标的达成进而达到中程目标,然后再到终极目标,即由微观到宏观,由具体到总体。

三、未来人的素质特征
  世界即将步入21世纪。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目的作为对未来理想人才的一种理性规定,要想使其确定的人才规格和标准比较好地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认真研究未来社会的种种变化和需求。对于未来,许多社会学家曾有过种种预测,如未来社会是海洋的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是遗传工程的世纪、是宇宙空间的世纪等等。这些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21世纪将是人类的科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经过本世纪末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道路调整,进入21世纪以后也将同世界发展的总体走向一样,处在一个加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将越来越强,科学技术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多元生产方式并存,技术密集型产业渐居主导。针对这些新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未来人只有具备一些新的素质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研究认为,这些新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未来社会要求人进取、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时代挑战
  进取、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只有那些具有开创进取意识的人,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只有那些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未来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把竞争引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际上,我们又面临着世界各国飞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不断变化发展的挑战。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跟上世界各国发展的潮流而不陷于亦步亦趋的被动局面,需要全体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要求他们能有敢于拼搏、善于应变、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来迎接挑战。未来又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变动使人们已有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类、关于社会等等的认识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于不断的消长起落的变动状态,劳动世界中,职业类型、职业要求、职业流动都更为严格并变动加快,社会发展对人的挑战已成客观存在。在如此的社会中,惟有人们具有开拓、进取、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跟上时代潮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既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对全体人的要求,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惟有人民具有这样的素质,国家才能快速发展,个人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未来社会要求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客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各门学科虽然有本质的差别,但它们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体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向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未来人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种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由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的网络化综合型的知识结构。
  未未社会是一个财富和繁荣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社会,是一个以脑力和创造性为基础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充斥于世界的社会,是一个到处都打上科技烙印的社会,还是一个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只有那些具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一个淘汰过程,必将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新技术的发展和突破运用于劳动生产领域,一方面使劳动技能越来越快地变得陈旧,尤其是以较新知识为基础的工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使工作种类发生很大变化,旧职业不断消除,新职业不断由新技术创造出来,有些职业即使保留,但其工作方式将整个发生变化,而在一些技术领域分工界限变得模糊,掌握单一技能难以适应。科技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陈旧、职业变更,要求人具有广泛的知识。然而,现代科技发展,科技信息量不断膨胀,人类无法穷尽这些广泛的知识海洋,要想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跟上社会的步伐,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人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未来社会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技术化、现代化、信息化使生活、职业瞬息万变,由此带给人们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未来的人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一个人适应社会变动的能力,在复杂变迁的时代生存的能力,也包括人的开拓能力、创造能力,正如世界经济和合作组织的柯林.傅尔所指出,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人有第三本证书,也就是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在所有的能力中,最主要的是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指在学校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中,充分重视培养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为以后学习作好准备。未来社会处于一个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新旧知识更替加速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使人们所学的知识面临不断过时的危险,要适应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人们需要有能力自觉地掌握、扩充、更新自己的旧知识,学会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
  (四)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这是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提出的新要求。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是一个艰苦复杂的探索实践过程,特别是使其既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同时又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要求人们有强烈的开创意识。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市场经济竞争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先进的市场信息的竞争,而最根本的还在于人才的竞争。这要求人们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效益就是生命。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只有靠效益才能取胜。这同样要求参与竞争的人有效益意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人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能自觉运用法律来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转。
  (五)未来社会还要求人有较高道德和理性
  未来社会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伦理挑战和困惑。未来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变化将不断冲击人们的种种观念,迫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社会态度、价值标准和伦理道德。高度发展的科技,会给人类带来比现在更为优裕的物质生活,而丰富的物质生活则可能带来道德的沦丧、理想的泯灭,许多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到侵蚀。面对物质繁荣带来的压力,人们只能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素质才不至于受到负面影响。
  (六)未来社会还要求人们有国际意识
  下一个世纪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世纪。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历史必然。在这一时期,改革和开放必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入。中国不仅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合资公司、独资企业,还要走出国门,建立跨国公司,打开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创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名牌。不仅要引进外资、智力和技术,还要输出资本,技术和人才.无论是引进与输出,都需要强烈的国际意识。
  总之,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和发展的概念。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要求人有全面的素质,从身体素质到文化科学素质到思想道德素质都缺一不可,而较之今天的社会,对人的要求最为不同的是以上几点。除此之外,任何时代所需的人的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也为未来人所拥有。
33#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2:45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概述

一、教育内容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它包括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的构成发展到现代社会变得十分丰富多彩。从其涉及的范围看,包括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作用,从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因此,不能把教育内容与学校课程所包括的内容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教育内容是学校中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统一体。
  一般地说,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比,在内容上更注意全面性与系统性,更注意目的与内容之间的吻合。学校教育内容与非学校教育的影响物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定性
  学校教育内容直接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层次、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中开设的数学、语文,中学的数、语、外、物、化等课程都是为了给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而不同类别的学校所以在教育内容上各有特色,其原因正是由于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至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内容之别,除其文化传统不同外,主要还是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要、具体规格不同所致。
  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有明确的目的性,还有较强的预先设定性。学校教育内容通常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准备就绪的,良好的教学秩序不允许无充分准备的、或随机捕捉的或偶然决定的教育内容。
  2.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和科学的富于逻辑的排列组合
  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人类经验的传递与继承。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分为两大类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表现为直观的感性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各种认识成果。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创造积累的各类经验浩如烟海,任何人即使尽其毕生也只能了解其中的极少部分。为此,学校根据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学生在校时间有限等诸多条件,从人类大量经验中筛选出典的、有限的、基本的材料构成教育内容。我们将其称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美国布鲁纳称其为“学科结构”,德国瓦.根舍因称其为“典型的范例”。由于教育内容是人类经验的高度浓缩,具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之效,因此,学生学了以后便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他们的认识达到当代人类认识的高度。高度的信息含量表现为学校教学内容是以反复筛选的理性知识为主,是各门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规则、规律、公理、式等等,而不是繁无巨细的具体经验。
  学校教育内容的排列组合是根据人的思维发展特点、接受知识的先后次序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知识本身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进行编排。知识的逻辑顺序和人的心理认知顺序的吻合使教育内容的编排富于高度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轨道,高效率地去获得人类积累的大量经验,并创造出新的科学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认识价值,还具有形成价值
  学校教育内容传授的直接结果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使他们由无知到有知,认识自我、他我、自然、 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教育内容最终消融在学生的认识之中,构成学生的认识基础。
  借助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还可获得或养成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内容的功效,不仅在于要让学生知,而且要教会学生行。实现知行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4.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科学知识、科学定理、科学成果、科学真理,而且其内容构成、例证说明及其所贯穿的教学思想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要求。任何违背科学理性的封建迷信等内容都不能进入教学过程,但这与小说、戏剧、电影等艺术形象的真假混杂、良莠并存有着重大区别。学校传授教育内容遵循的宗旨是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凡有悖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语、例证、练习等都是教育活动所不允许的,这也是任何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5.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虽然对教育内容是已知的,但他还必须从教的角度,即从如何使学生掌握、运用,并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角度重新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学生对教育内容是未知的或知之不多、知之不系统的,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是为了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可能与需要。
  6.教育内容的构成具有连续性
  与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相比,教育内容呈现着螺旋递进、持续不断的特征。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不同于科学知识、科研成果的汇集,它是以学科课程的形式进入教育过程的。课程内容是人类认识精华的汇聚,但绝不是它们简单的、机械的堆积。这是因为任何一门课程内容的编排,都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顺序和认识规律去考虑知识在教材中的先后逻辑顺序。根据这样的规则,整个教育内容的排列,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螺旋式递进的指导思想,使其既能为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同时又能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就一本教材的知识排列来看,也要体现层级递进和由易到难的总特征。以小学生为例,他们的认识特点是:感知觉的笼统不准确、记忆的机械性、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等等。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认识水平制约下,如果教育内容无视他们认识发展的客观实际,没有按逐渐递进的坡度安排,只是按科学知识发展的自然顺序去进行知识的呈现,语文始自《诗经》、《楚辞》,数学始自几何、计算,那么学生必然无法接受。
  所以,学校教育内容与科学知识发展的自然进程及其排列方式根本不同。教育内容遵循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认知顺序和科学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的有机结合,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逻辑展开和继续。科学知识发展遵循的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顺序。科学研究中虽也要借助历史研究的成果,但并不完全依靠于它们,主要的是靠直觉思维,形成突破性的成果和认识。教育内容的螺旋式上升表明了知识的层级递进、难度渐增的总特点,而不是像科学研究成果产生那样带有很大的跳跃性。连续性则表明了教育内容的前后相继和各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而不像科学研究成果那样时断时续地出现。
  7.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
  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其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除此之外,各种报纸杂志、声像资料、激光视盘、微缩胶卷等也承载着与教科书、教学目的相关的教育内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教科书的内容。
  总之,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社会文化中一种极为特殊的信息资料,它既不同于社会文化,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的所有成果。

二、教育内容的价值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实体成分,它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内容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为了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教育内容是一个国家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人才培养的载体或实体。任何理想的教育目的最终都要通过一门门教育内容的传授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因此,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制约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标准,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有什么性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内容。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制度,由于各自的教育目的不同,所以教育内容也不相同。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科学体现,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编排、传授等科学与否,则反过来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内容的动态补充和不断更新将有助于教育目的更符合当下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内容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浓缩,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各个国家之间的教育内容既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东西。共同的东西是人类相通或认识规律的体现,不同的内容则主要源于对不同教育目的的反映。而不同的教育目的则是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使然。
  (二)教育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准绳
  好的教育既需要创造性,也需要规范性。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实现学生的智力发展,又要实现学生的知识丰富,这一切都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内容去完成。好的教育内容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计划性、组织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它不仅是教师课前钻研、准备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的基本素材和教学过程结束后效果考评的参照。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有准备的活动。教师因为有了教育内容,就可以展开计划、安排、准备等一系列活动,就可以查阅、补充、思考、撰写与教育内容有关的材料,以丰富教育内容,使教学更活泼、更丰满,效果更好,质量更高。中国“文革”期间的教育没有确定的教育内容,因而也就没有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果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堪回首的一幕。
  (三)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和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
  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量的扩大主要是借助教学内容完成的,科学完善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认识主观世界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不仅如此,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获得亦为他们奠定了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把知识由书本扩大到社会、由课内扩大到课外、由校内扩大到校外。
  (四)教育内容是检查教师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检查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亦要以教育内容对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安排和规定来进行。教育内容的安排要对国家负责,也对学生负责。国家通过学生对教育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查,既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业务能力,促其提高教育水平;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促其奋斗向上;也可检查学校的教育质量,促其改进工作。

三、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
  (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是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汇聚,如原始社会,口耳相传的教育活动主要以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经验和基本的生活准则为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则主要以维系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生活经验即社会典章制度为主。到了近现代社会以后,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力时代,又从电力时代进入电子时代,从刀耕、牛耕,发展到航海、航天,这一切都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丰富提供了多方面的资料,从此,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容开始逐渐进人到教育内容之中,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内容平分秋色的局面。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研成果的急剧增加,促使学校课程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不断更新。
  (二)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教育内容的丰富更新提供的可能能否变成现实,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统治阶级的需要。古往今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大致相似的国家,其教育内容不尽相同,其原因之一便是社会政治经济需要不同所致。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是教育内容的决定因素。
  中世纪欧洲,之所以把神学视为一切课程的王冠,是因为当时统治西方社会最强有力的力量是教会。因此,学校教育内容也都集中在宗教和道德的学习上。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封建帝王阶级的继承人,于是,在教育内容上便把“四书”、“五经”奉为至宝。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为了驯化适合其需要的下一代效忠者,他们在中小学开设了“党义”“童子军,”“军训”等反动课程,向青少年灌输那些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反动思想,并千方百计防范、打击与排除异端。当代社会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对抗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学校中开设“马克思主义批判”、“共产主义批判”也都是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
  (三)文化传统
  不同的文化传统下也会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因为学校课程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教育内容具有历史继承性,各个时代的教育内容都是那个时代人类文化的缩影,体现了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成果;同时各国学校的教育内容中,又都有着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特色,如中国古代的蒙养教材“三字经”,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历史教材等。
  (四)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性十分明显,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水平成为影响或制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内容从根本上讲是为教育对象服务的,且最终为教育对象所掌握,因此,判断教育内容选定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能适应并促进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是指教育对象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顺序性、阶段性和差异性,因此,在教育内容选定时首先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我国古代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童蒙教材,就考虑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延用。西方国家自17世纪始,随着心理尝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编写时都注意到了儿童心理特点。夸美纽斯所编写的《世界图解》就是一个典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于儿童学习。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从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出发,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其次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就小学生和中学生而言,其教育内容有认识水平高低之分,由于小学生注意力还不稳定,观察事物比较笼统,学习中形象思维的内容较多。 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提高,在教育内容中就加大了有意识记忆和理解记忆的成分。以课文为例,小学语文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高年级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中学课文以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这些教育内容的深浅程度以及广度、量度的不同正是由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差异来决定的。为了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接受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知识的精华,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教育的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如果教育内容的选择放弃了这一依据,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接受或获得的程度就会受到影响,教育效果必将大大降低。
  (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是影响教育内容组织与选定的又一个因素,这是因为教育事业是具有鲜明的超前性的事业,而且教育事业的周期性长的特点,使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知识社会,托夫勒说:“鉴于可以预见到的速度,我们能够推测的知识越来越快地陈旧过时。今天人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明天将成为\'错误\'的东西。” 知识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因此我们不可能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改造世界。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继续向前发展,各种技术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使教育内容中将会纳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会发生变化,知识基础深厚、宽广,创新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人才将成为未来社会所需求的主要趋势。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将会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上做出新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内容上着手来达到此目的,更是发挥教育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要适合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教育内容受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及人们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上述制约因素的向前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文化变迁的同时,学校教育内容都会根据这些变化做出新的调整。同时教育内容又影响未来人才素质的形成,受教育者在校形成的观念、知识、能力结构很大程度上由教育内容决定。因此当社会发生变革时,会对教育内容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内容改革是各国每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改革的主旋律。当今世界知识的急剧增长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教育如何才能赶上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步伐?教育内容,特别是课程的改革应朝何方向深化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讨论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各国纷纷从本国国情出发,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教育内容进行了理智而彻底的改革。具体的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第一,缩小教育内容与现代科技和世界性问题的差距。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它应彻底抛弃僵化、尖子主义、封闭性和学生面前放置的人为障碍;它应勇敢地接受新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各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纷纷构建科学的教育内容体系,摒弃学科中那些被科学发展超越的东西,补充现代与未来科学中具有基础意义的新内容;采纳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材料,取代传统课程中以过去为指向的静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那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并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创造未来生活、服务未来社会作技术准备的知识信息。课程改革中反映了现代科学思想,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和平与民主问题、战争冲突、新经济秩序、高科技带来的人类精神生活和道德取向的变革。这些世界性的问题也都纷纷引起各国的重视,也被越来越多地充实到教育内容中。
  第二,教育内容取向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交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指出“目前教学大纲中的科学和教学内容过多过滥”,弄得学生和老师不知所措,难以跟上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难以把握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基本内涵。它建议,改变课程,减少教学内容的绝对数,软化各学科的界限,强调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日本的《关于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报告中强调:“在教育内容中要沿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方向,开展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提高他生动活泼学习愿望的教学”指出应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个角度来精选教育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建议把精选教育内容作为今后学校教育内容改革的原则。
  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总量的增加,而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间有限这一情况,教育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取向体现在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合并若干学科,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如美国新编的《统一现代数学》打破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的分科体系,用现代数学的集合、关系、映射、群、环、性等基本概念重新组成综合新体系。日本基础教育中开设“数理”课,包括综合数学、计算机数学、综合物理、综合化学、综合生物、综合地学等。同时在一些学校实验“综合性学习”、“合科性学校”。第二,课程结构综合化,综合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课程,打破单一僵化的课程结构。如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课程并举,基础课程与应用课程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举,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举、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渗透。如德国在中小学生毕业前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职业方向指导,就是课程结构综合化的反映。美国、日本亦有同样的做法。
  第三,注重能力培养
  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扩展,学习并不是青少年的惟一目标,教育和培训的区分已变得很模糊,培养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基本能力、培养个人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成为当代教育内容的重点问题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与发展学习能力及首创精神的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领域中曾长期风行“仓库理论”,即认为人脑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教与学双方尽力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者获取的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就越表明有学问。由此,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知识累积、提倡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而当今知识爆炸,信息横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多识”的仓库型人才是无法适应的。21世纪的人才必须懂得学习,能够根据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各国教育改革改变了传授单纯书本知识的旧习,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在培养专才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基础厚、宽口径,培养一专多能的通才,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第四,关注道德教育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青少年吸毒、少女怀孕、犯罪率上升并年龄趋小、性混乱、贪图享受、缺乏社会义务感与责任感,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第三世界国家,不少青少年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民族观念淡薄,导致了道德水准的严重滑坡和道德危机的出现。因此加强青少年和儿童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公民,己成为近年来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其特点包括:
  (1)加强基本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2)注重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优良传统;
  (3)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4丿在国际新的形势下,拓展德育的内容。
  日本为实现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认为必须振兴德育,把“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以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为充实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文部省奖励使用适当的补充教材,加强道德教育的指导,向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及各中小学颁发作为教师用的正式教材--《道德教育指导提纲》及录像带。美国则针对青少年犯罪现象,加强了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提出了各种关于加强道德教育的措施。在1989年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的加强道德教育的报告中指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同父母、大众传播媒体等密切联系,使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教师要承担起责任。
34#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4:18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

一、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
  完成智育的任务要借助具体的内容来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生产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根据这一目标 ,确定智育内容的原则是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基本性与基础性,以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武装学生。
  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沟方式。技能是经过进一步的练习,达到定型化、自动化的程度便成了技巧。
  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晶,掌握知识对人们特别是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一代是至关重要的。借助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作出贡献,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借助知识可以促进他们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加速个体社会化的实现,从而促成其全面发展。
  科学知识浩瀚无涯,学科门类繁多,作为以学习为主要使命的年轻一代--学生,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全部继承下来,是根本办不到的。为此,只能从全部科学知识中选择那些最基本的东西,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组织起来,形成学科,向学生进行传授。这些学科知识一般包括:
  1.本民族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
  本民族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是进行普通教育的基础,主要是通过语文学科的设置与教学来完成的,故又称语文课为工具课。本民族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初步的逻辑知识、听说读写知识、文学知识、标点符号知识和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等。这些知识是人类在长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的结晶。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地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含、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作用。对于学生施以数学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这些基本技能包括: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包括使用计算器)、简单的推理、画图以及绘制图表等技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外国语知识和技能技巧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更是成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学外语知识主要包括,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通过外国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外语切实打好基础。
  4.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传授给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是全日制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全日制中学的政治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教育,我国国情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关内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现象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的国家观念、民主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5.历史知识和技能技巧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历史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突出的典章制度和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感性知识)和联系史实所作的规律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捉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地理知识和技能技巧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阐明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中学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地图与地理图表的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分析技能,使学生养成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7.物理知识和技能技巧
  物理学知识是揭示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杜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十分重要。
  中学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公式,物理规律、物理量、物理实验、物理学史等。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化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学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上述的化学基础知识,并且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计算基本技能。其中实验基本技能分为使用仪器的技能、实验操作的技能、写实验报告和设计实验的技能等;计算基本技能分为基本化学量的计算技能、溶液的计算技能、化学式的计算技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能和热化学的计算技能等。
  9.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我国的新技术革命,与人类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科学素质是现代人和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中学生物学知识包括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成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生态学等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认识生命现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成果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际上的应用。此外要使学生掌握医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做简单的生理实验和解剖动植物等基本技能,学会画简单的生物图,学会采集动植物标本和制作简单的标本,学会使用生物的科学语言及文字描述生命现象。


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除了要向他们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外,还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武装他们的头脑。对年轻一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1993年国家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均对学校的德育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教育法》第六条指出:“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根据《纲要》为德育规定的任务和《教育法》的要求,学校的德育内容应有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常识教育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方针的理论依据。因此,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武装学生,可以为学生形成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通过大量的实际材料和严密的论证,阐明了自然界、人类杜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及其特殊的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趋势。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使他们成为自觉的共产主义者。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杜会主义根本任务上,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指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之相关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
  2.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追求,也是人们的奋斗目标。理想就其结构来说,主要有四个层次:社会理想,即对未来美好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和社会面貌的追求、设想和预见;道德理想,即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或追求;职业理想,即对未来的职业种类和部门的设想;生活理想,即对未来的衣、食、住、行、娱乐及婚姻家庭的追求和向往。在这四种理想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它贯穿和制约着其他理想,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近期的共同理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门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科学预见。进行理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事业、人生等方面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引导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能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是:树立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一使受教育者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从而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使受教育者运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最高理想,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作为人生的崇高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正确处理生死、苦乐、荣辱等重大人生课题。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勤俭朴素等。
  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因而,理想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念。理想教育应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结合,与科学信仰相联系。通过教育使学生在社会、人生、事业等方面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3.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门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热爱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贡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国际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分民族和国家,在为共同的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互相支持的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缺少的。人们的各种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只有把为了祖国富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和强大动力。我们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不论他们门知识多么渊博,智能多么高强,只有同时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才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是: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同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剥削、压迫,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逐步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教育学生能够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通过了解祖国的河山、矿藏、人民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鲜明的国家观念,高度的公民责任感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祖国、为国争光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平等相处,互相支持。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中华民旋悠久历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形成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树立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
  4.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大工业生产中,在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品德。它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品质和新型的道德关系,成为贯穿各种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一切旧道德的基本特征。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就提出在一切学校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1986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又指出:“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从来都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原则与态度。剥削阶级奉行利己主义,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强迫他人服从他们的个人意志。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道德原则有着根本区别,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既坚持集体主义,同时又考虑个人需要,既鼓励人们门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
  在我国,集体主义是社会成员之间及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人们门对待集体、对待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 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尊重、关心、理解他人,集体成员间团结协作的教育,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关心社会,为家乡、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关系的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具备集体主义情感和大公无私的思想,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5.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千百年来,劳动一直被剥削阶级视为卑贱之人所行之事。他们一贯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阶级思想。这种封建意识的余毒至今尚存。尤为独特的是,中国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四二一”的新型家庭模式逐渐增多。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家用电器及劳动服务设施的发展,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劳动的机会逐渐减少。父母的溺爱使得众多的独生子女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很差。学校教育作为影响学生思想的一条重要渠道,应担负起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任,弥补父母的娇生惯养给儿童人格发展造成的缺欠。通过学校的劳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值和意义、劳动的分类及其各自在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认清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平等性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及各类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反对鄙视劳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使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基本观点的教育,如劳动的意义、价值、作用,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劳动的分类等,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学习一定的生产知识技能,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清扫劳动做起,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桌椅、教具、文体用品、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树立爱护公物光荣,损害公物可耻的好风尚,教育学生不仅在学校爱护公物,在社会上也应如此,教育学生受惜劳动成果,进行合理消费教育,如金钱的价值、来源、使用方式、管理方法、储蓄等。合理消费教育是我们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应引起学校和教师、家长的充分重视和研究。
  6.自觉纪律和法制教育
  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每个社会成员应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章程、制度等。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活动,为了协调一致,都必须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否则活动就无法进行。
  纪律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一般地说,封建社会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是饥饿纪律。这些纪律的一个共同待征,就是都建立在剥削阶级强迫命令和绝对服从的基础之上,为其专制统治服务。社会主义的纪律,从本质上说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指依靠人民的高度自觉性和对革命事业的责任心而自愿遵守的纪律。它是建立在对各种活动必要性的充分理解和个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在进行自觉纪律教育的同时还应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法制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之一。杜会主义国家的法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它是由人民来决定,由人民来实行,用来保护人民的利益。
  自觉纪律和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发布的“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这些纪律的习惯,教育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对纪律与自由的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法制教育,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开始培养守法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令,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有关命令、决议和指示,服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与违法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7.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 准则和道德风尚,如文明礼貌、互助友爱、诚实守信、讲求小节、遵守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德的功能是协调人们公共生活的关系,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约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尤其在公共场合和集体生活中,在纪律与法制的规定范围之外的各类生活小节,只能靠社会公德去发生作用。社会公德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德性。只顾私人方便而置他人于不顾的行为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因此,除纪委和法制教育外,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尊敬长者,养成扶老携幼的品德;教育学生拾金不昧,讲文明,有礼貌;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如车站、食堂、礼堂、图书馆、阅览室等各种公共场合的秩序;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如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欺负幼小等;教育学生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和热情大方等良好品质。
  8.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
  国防教育包括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教育,军民团结教育和对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在校生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使他们初步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和技能,自觉地捍卫祖国的尊严、独立和统一。
  民族团结教育包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教育,民族团结的悠久历史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政策,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地实施和开展德育工作,原国家教委先后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这些文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从而使德育得以真正贯穿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
  开展德育工作,要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除了要更好地利用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过一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外,还应注重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广播、影视、报刊、文艺、新闻媒介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的宣传,因地制宜,利用博物馆、历史遗迹、风景名胜以及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等作为德育的基地等等。
  德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

三、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
  体育,从广义上讲,它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们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从狭义上讲,体育即指学校体育,它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增长体育知识,并借以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对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对他们施以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体育的内容是根据体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的,它包指两个方面,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
  (一)体育运动
  田径运动,包括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和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速度、灵敏、力量和耐力,是促进身体发展的基础项目。
  体操。中学体操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的操练、徒手操、轻器械操、跳绳、攀爬、负重等基本技能和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项目。
  球类。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是青少年普遍喜受的一种体育活动,它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促进身体协调发展,同时,对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机智果断等品质有重要作用。
  游戏。游戏有活动性和竞赛性两类。游戏的特点是趣味性强,生动活泼,可以吸收所有学生参加,颇受学生欢迎。游戏既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军事体育活动。包括无线电、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射击、划船、跳伞、驾驶摩托车以及投弹、障碍跑、匍匐前进等。学生参加军事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敢作战的精神,还可从中获得军事科技知识,树立加强战略、保卫祖国的观念游泳。游泳对人体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的生长发育及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游泳技能对于国防和生产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意志。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外国人将其称为[中国功夫]。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对阵,包括备种腿法、手法、身法、气功等。练习武术可强身健体,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学校体育内容除上述各项外,亦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锻炼,如野游、爬山、日光浴、冷水浴、滑冰、滑雪等:
  (二)卫生保键
  卫生知识教育。通过生理卫生课教学和课外学习、宣传活动,使学生掌握生理卫生知识,学会科学地生活,这是达到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生活保健和疾病防治教育。要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注意各项活动的卫生要求。学习卫生必须受到普遍的、经常的注意。要合理地处理课业要求,避免负担过重,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刁惯,科学用脑,保护视力,要注意阅读、书写姿势,注意学习环境、设备的卫生要求。

四、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第二,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第三,它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美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机体及其机能的协调发展,调节人的精神活动。诸如,动听的乐章可以使人的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并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
对年轻一代实施美育,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文学艺术的美
  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和文学艺术形象,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丰富内容。
第一,文学。在各种文艺作品中,文学占有显著的地位。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部生活百科全书,它能从各个方面有力地影响和教育青少年,会使学生从中得到广泛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憧憬,鼓舞他们信心倍增地创造新生活,为追求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创作,对学生不仅是美育过程,而且是很好的智育与德育的过程。
  第二,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的一项重要且受欢迎的内容,它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对青少年感染力强,吸引力大。优秀的音乐和舞蹈,能使学生振奋精神,激发热情,鼓舞斗志,增添干劲。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勇敢、豪放和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体态匀称而健美地发展,形成学生的优美举止言行等。
  第三,绘画。一幅优美的图画,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它的形象和色调美中体验到愉快或某种感情,而且可以从它内在的意境和隐含的思想情绪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图画对培养学生理解现实对象基本特征的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丰富生动的想象能力,深刻全面的分折综合能力,以及空间观念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影剧欣赏。电影和戏剧,都是综合性艺术,是各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不仅艺术性强,知识性也强,很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容易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作用。如果指导欣赏工作搞得及时得当,这种影响和感染会在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二)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的美,尤其是家乡的山河风光美,对发展学生美的情感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有无数风景如画的锦绣山河和一望无际的肥田沃野。这对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丰富美的感受,都有极好的作用,也是美的重要源泉。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社会生活的美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美,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里,全国人民斗志昂扬,到处表现出高度的创造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这是我们时代的新面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劳动和生活中,新人新事层出不穷。这种火热的社会生活,对学生来说,好像是一座大熔炉。豪迈的语言和雄壮的调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尚,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干社会主义的高贵品格,“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精神境界,像熊熊的烈火,冶炼着一代青年的品德,熏陶着他们的情感,使他们饱尝着美的感受。火热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育内容。

五、劳动技术
  劳动技术(labouring teachnics)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所掌握的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木工、金工、农作物栽培、编织、烹饪等有关技术。它是通过掌握科学技术原理和进行操作训练等劳动实践而获得并提高的,对完成劳动任务,保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现代生产有各种岗位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劳动,限期达到某一级工种技术等级标准,是学校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一项任务1。对学生实施劳动生产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对其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在我国,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方式历来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洋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按劳动性质划分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手工工艺(手工制作)、学工学农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按劳动种类划分为家庭饮食起居、使用安装维修、加工工艺、种类技术及农产品加工等四个系列。上述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主要途径来完成:1开设劳动技术课。2结合有关课程教学,渗透劳动和技术教育的内容。3组织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参观现代化工厂、农场和联合企业,扩大学生眼界,使之了解现代化生产原理和技术,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状况。4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与科技小组活动。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自我服务劳动和辅助性家务劳动等。
  其中劳动技术课是主要途径。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的内容 包括工农业生产、服务性劳动及公益劳动等,以劳动实践为主,适当讲授生产、劳动技术原理。城市中学可结合有关学科的教学,开设植物栽培、动物饲养、木工、金工、电工、无线电技术、烹饪、缝纫、编织等劳动技术项目:使学生了解基本生产原理和工艺过程,初步学习采用一定的劳动工具。农村中学一般以农业生产技术教育为主,如改良土壤、施肥、育种、作物及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家禽家畜饲养等。也可实施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工业或服务性劳动技术教育,如农用机械维修、电机维修、电工、木工、泥瓦工、手工艺劳动、缝纫等。公益劳动包括整修校园、植树造林和为社会服务的劳动等。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或劳动,使他们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35#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4:58 | 只看该作者
一 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概述
  课程计划(原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是全国统一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进行统一的质量检测,各级学校必须执行统一的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由下述基本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 即根据总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确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
  2、学科开设的顺序 即依据学校总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及其联系以及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3、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即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难易程度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包括各门学科授课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在一学期的授课时数、每周的授课时数及各年级的周学时数等。
  4、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即学年阶段的划分、各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同时:在保证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对教学、课外教育工作、生产劳动和假期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1998教育部对教育内容的调整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部于1998年2月6日下发了《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决定调整中小学部分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调整的原则与要求
  本次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调整,要在不改变现行课程结构、课时、教材体系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原则进行。调整后,要保证大多数学校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调整的内容
  (1)学科类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调整的学科,小学为语文、数学;初中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对小学自然、社会和初中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如有需要,也可适当调整。
  (2)活动类课程 活动类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感性学习经验,提高观察、分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活动课的调整要点有二:一是要防止活动类课程学科化倾向,或形式主义走过场;二是活动类课不要编写学生用书和加重学生负担。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研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编写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指导书。
  (3)专题性教育 除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之外,其他诸如人口教育、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国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减灾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均属专题性教育。专题性教育的调整要点是:1、加强管理,使之规范。凡进入学校的专题教育内容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课程计划的具体情况审批。2、专题性教育应尽可能结合相应学科课程进行,不再另编学生用教材。3、禁止通过组织专题教育内容的知识竞赛,以赛促销,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4、建立对开设专题教育的管理制度,杜绝随意增减课时的情况。
  (4)政治课 政治课调整是根据1997年11月原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和完善中学政治课教材内容的通知》,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建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行的。调整的主要之点是:从青少年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组织、引导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具体做法是:把九年义务教育划分为1-3年级、3-年级、6年级和初中四个阶段。小学以[五爱]为中心、教育内容,进行具体的文明行为指导和[五爱]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新增健康心理品质教育。初二集中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主要进行社会发展常识教育。高中阶段三年的安排分别是:高一经济常识教育、高二哲学常识教育、高三政治常识教育。
  3.调整的才式与总体要求
  (1)适当删减教学内容,即删除不影响学生继续学习的繁琐要 求或内容、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或当前理论界、学术界仍有争 议的或使用价值较小的内容。(2)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教学要求过高,实际教学很难达到,或不降低要求层次,就很难控制相关内容的教学内容的深广程度,故要把教学要求切实降下来。(3)将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对仅与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或必须有较高的物质条件作保证,或学生今后仍要重复学习的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4)适当缩小考试内容范围。《调整意见》规定:对只在学习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或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的内容,或教学中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内容,或教学要求不明确的内容,要限定只学不考。对在本次调整中所删减的或改为选学和定为不考的内容一律不得作为中考和其他考试的内容。考试命题的标准一律以本次调整后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不得任意拔高。

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部分。说明部分要叙述设置这一学科的目的、任务、教材编选的依据及教法上的原则要求。本文是教学大纲的基本部分。它系统地规定教材的全部课题、要点及教学时数、实验、实习(练习、作业等,有的还列出参考书、学生课外读物及教学仪器、教具等方面的提示。
  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一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对统一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教师课前备课,学生课后复习的基本工具。教科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36#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7:05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教育活动


一、教育活动的界定



什么是教育活动(Educational activities)?这是深入研究教育活动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关活动范畴的界说尚未取得确切一致的意见,其状况犹如Л.尼科洛夫所介绍的:“\'活动\'概念本身的含义是极不确定的......直到今天,无论是心理学著作,还是社会学和哲学著作,都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活动\'概念。” 有人把活动界定为“实现着主体--客体两极之间相互转变的过程。” 有人定义为:“能动性的最高形式,是合目的的能动性。” 也有人把活动看作是:“社会和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改造周围的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包括人本身)以适应它的需要、目的和任务的过程。” 而马克思主义者则特别指出,如果“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的话,那么活动则是人(有生命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我们认为,活动是主体能动地、现实地改造客体(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以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社会互动过程。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第一,主体与客体是构成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无论是缺少主体的客体还是缺少客体的主体,都不能构成活动。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里所说的对象性活动不仅指活动主体有自己的活动对象,而且指作为对象的活动客体要依赖于活动主体的对象性而存在。客体地位的确立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外化。作为主体改造对象的客体既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人。因此全部的主客关系有三个层次:一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客体的“人天”主客关系;二是以我为主体,以你、他为客体的“人际”主客关系,三是以我为主体,以我为客体的“心身”主客关系。在这三种主客关系中,只有在由主体自己建构而非外部力量强加的时候,才能实际地突出自己的地位,表现出自己的本质力量。
  第二,能动性与现实性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活动的根本特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与人的受动性密切联系的。人的活动的受动性要求人的活动合乎规律,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则要求人的活动合乎目的。只有实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人的活动,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活动的现实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活动主体的现实性。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二是活动对象的现实性,即“外部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从发生上来说,是人类活动的、原始的和基本的形式”。
  第三,社会交往或互动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基础。活动就其本质来看是交往的、互动的,活动本身就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交往,个人就不能社会化,因而也不能个性化,最终就不能成为健全的个人。每个人对需要的满足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通过活动满足自己需要的“自我满足”;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活动成果而达到的“互相满足”。在正常情况下,人对满足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满足之间存在动态的差距,即需要总是相对高于满足,但需要与满足持平或满足超过需要时,人的活动就将趋于停止。
  基于上述对活动本质和特点的探讨,我们认为,教育活动就是教育主体能动、现实地改造世界(包括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生动、发展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结构
  (一)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既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变和转化、自己的发展的关系系统。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活动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教育活动的结构可从内外两个层次加以分析。教育活动的内在结构即教育活动主体参与要素的构成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活动的外部结构即教育活动平面种类的构成。种类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这里主要从教育活动的任务、性质和时空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l.以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的任务是由教育目的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从总体上对学生发展的一种期望,教育任务是教育目的指向特定活动的具体化。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之目的,学校教育要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种活动。德育活动(Activities of moral education)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任务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法律观点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智育活动(Activities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并形成科学精神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活动(Activ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培育他们优良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活动(Activiti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是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劳动技术教育活动(Activities of technical education)即技术教育活动,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活动。
  以上五种活动是学校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成五个类别,而在实践上,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当我们说“德育活动”的时候,并不能逻辑地推知有“德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全方位的,即:①教育活动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的。其中,体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追求的是身体的健美,德育、智育、美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追求的是真、善、美,劳动技术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实践操作手段,追求的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②每一种单一的教育活动的实现必须依靠其他多方面活动的辅助,体现了全面的联系性。③每一种教育活动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全面负责。但是,教育活动的全方位并不否认在特定条件下以某一种活动为中心或重点。
  2.以教育活动的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
  教授活动(Didactic activities or teaching activities)是以施教者主动讲授、传递等为主要方式,通过求教者的领受、接纳来产生教育上的效果与价值,实现求教者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教授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评价和对传授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展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活动(Inquiry activities or learning activities)是求教者以主动探究、发现为主要方式,通过施教者的点拨、指导来产生教育上的效果与价值,最终实现求教者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学习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学生观察、思考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处于主动、自由的地位。管理活动(Administrativeactivities or controlIing activities)是师生(施教者与求教者)为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展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管理活动是教授与学习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 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所说的教育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就是管理活动的一个生动体现。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学、管三者均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是“教师施教、学生求教”,师生双边、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要真正实现教师的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整合,还需要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离开了管理,教师的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达不到预先要求的标淮,而且教与学有分裂为两个独立的活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的危险。
  3.以教育活动的时空为标准,可划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
  课内活动(Curricular activities)又称课堂教学,它是以班级课堂为空间,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的学科为主要内容,以法掌握和基本身心素质的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教育人员最稳定,教育内容最系统,教育组织最严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时空之外的时空里所进行的所有的教育活动。
  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是完整的学校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在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关系历史上,两者一直是一种主辅关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担负着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的任务。而课外活动只是课内活动的补充、拓展、延伸和深化,仅在学校正课以外的边缘时空里展开。今天,这种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课外活动有其独立的教育价值,是学校教育(The whole schooling)和“全人教育”(Education for the whole person)的必要组成部分,与课内活动是一种并列互补的关系。它以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对象,通过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达到人性的丰满和主体性的提升,最终实现人文关怀之目的。

  (二)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

1.动力系统
  在人类所有持久的活动背后,都可以我到它的动力来源,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教育活动的动力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需要、动机和目的等构成,其中需要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原动力。从教育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就是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这种需要才使教育活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个体教育的角度看,其活动是由动机激发的。如果说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类教育活动的最终动因:那么作为意识到了的需要--动机,则是现实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力。所以,激发动机是教育活动(特别是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步。从长远观点看,需要和动机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重要的动力来源还是教育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动力是教育活动得以维系的前提,也是施教者的重要任务。
  2.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是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施教者、求教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展开的过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效益的达成均在工作系统内完成。在工作系统中,施教者要调动求教者求知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内容和传授任务,指导和协调求教者的活动,促成求教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求教者会主动求教,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3.监控系统
  教育活动的运行不同于机器运行的特殊点在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既可能成为教育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教育活动的阻力。为了保障教育活动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教育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控制。教育活动的监控系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求教者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监控;一是施教者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对求教者学习行为的监控。通过负反馈,调节教育活动的方向、方式,保证教育活动严格按照教育目的进行。

三、教育活动的意义
  教育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然而,在许多教育学著作中,常常只是宣布一下活动方式,它的用途则十分贫乏,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可能性也没有得到揭示,活动方式仅仅与程序型、问题型方式列为一类的情况也不少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看,与对教育活动自身意义认识不够直接相联。教育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教育活动是教育现象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又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种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有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既需要经过横向的社会传播为当代社会成员所掌握,又需要经过纵向的历史继承为新生一代所接受。人类在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所进行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交流、传授活动,便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从教育发生角度看,最初的教育活动是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随着学校的出现,虽然学校教育已脱离了物质生产劳动,但却并没有脱离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活动,相反却成为主要的教育存在方式。现代一些教育思潮还极力主张教育的返朴归真,如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等。现代的教育更是从全时空的角度,立体开发教育的活动,全面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可以看出,教育就是活动,任何教育都是活动的教育,教育一天一时也离不开活动,就像物质一天一时也不能停止运动一样。正是教育活动才使得教育产生、存在并获得了发展。
  (二)教育活动是教育功能真正实现的根本环节
  学校教育功能实现是一个过程。有人把教育社会功能的形成分成了四个阶段:即功能取向确立阶段、功能行动发生阶段、初级功能结果的产生阶段和次级功能结果的衍生阶段。四个阶段的划分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学校教育功能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实现的,无论是在此之前的期望、准备还是在这之后的功能衍生,都离不开教育活动这一根本环节。
  (三)教育活动是个体全面素质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的活动不仅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而且是人的生命以及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源泉,为人的精神力量和肉体力量在多种水平上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动力。为个体素质全面地、集中地、高水平地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的主要是学校教育活动。因为学校教育活动目的明确、组织严密、计划合理、系统性强,比较彻底地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素质的时代要求,特别是随着现代终身教育(LongIifeeducation)、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和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思想的提出,全民接受全面的终身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个体素质之全面形成与发展便得到了更加强有力的动力保障。
  教育活动还为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知道,任何主体都是活动着的人,离开了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活动,他就无法使自己获得主体的地位,同样,任何活动也总是主体的活动,反映着主体的需要和愿望。而人的主体性正是主体自己在对象性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确证的。离开了活动,人的主体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可见,学校教育活动是与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相统一的。如果个体脱离了教育活动,特别是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教育活动,脱离了由自身所规定和建构的主客关系,那么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37#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8:2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活动

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的历史考察
  纵观历史,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曾发生几次变化。在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社会,“能者为师”是一条普遍的原则。由于有经验的长辈掌握着社会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自然成为公认的教师。为了尽快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满足世代生存与发展之需要,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能者决定。社会现实决定了教的主导地位。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个别施教成为当时官学和私塾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材施教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此时教与学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转化,学习活动由从属地位上升为主导地位。其代表是孔子的施教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既不对弟子同时施教,也不教授同样的内容,他教与不教的取舍完全看弟子是否达到一定的条件,即弟子的状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开讲《诗经》之前,要求有所闻或能背诵。由于当时的教育既无统一、固定的课程,又无统一固定的进度,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自由开展教育活动便是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的兴起,出现班级教学制,教与学的地位发生第二次逆转,教授开始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进度则完全取决于教师。为了“节省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愿望,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套教授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赫尔巴特更是以“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这一教授活动中心思想把教授活动的地位提高到了顶峰。
  受资产阶级民主化思想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又一反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提出了“生活中心、儿童中心和经验中心”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思想,促使教与学的地位发生了第三次转换。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引发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及“做中学”的观点,以及克屈伯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学习的理论又把学习活动的地位推向极端。在20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教育流派又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中看到了实用主义教育之弊端,引发了回归传统的重教轻学运动。
  (二)教师教授活动地位的现实分析
  从理论上讲,我们非常欣赏杜威的理论,但从实际上看,世界各国的现实教育活动又概莫能外地、不自觉地接受赫尔巴特理论的指导。事实让我们得出结论:在师生双方各自进行的活动中,教师“教”的活动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设计是一种体现出创造性的筹划与规划活动。设计包含着目标的确定以及做什么、怎么做与何时做的筹划等内容,因此它体现着设计者的愿望。而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从总体上说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任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的,即使微观到教学活动领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方式也都是由教师决定的,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教师手里,而不是在学生手中。由于教师有目的设计的活动本身就是教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管后继的传授和训练活动是否与预定的计划相符,但都不能改变作为教的活动设计者的主导地位。
  第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完成着对学生的训练、传道、授业和解惑的任务。教师在实施活动中也处于主导地位,至于客观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则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努力与实际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评价者。教师还担负着对教育活动的全程管理的任务。评价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其功能有二:一是鉴定功能,即对学生学习结果给以优良程度的区分;一是反馈功能,即诊断教育特别是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教育活动向着预定的教育目标发展。教师正是通过评价的反馈功能达到对教育活动的控制,使之朝向预定教育目标,确证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支配地位。
  确认教师的教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不否认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之所以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因为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主体,还不能完全按教育规律去活动,自觉满足社会要求。因此需要由专门的教师来设计、组织和评价教育活动,以便有效地实现社会价值。

二、教授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三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环境(或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三边活动;“四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主体(包括主体--教师和主体--学生)、客体(即客观世界)、介体(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包括精神介体如课程、心理过程和物质介体如工具、设备)和周体(即周围环境)四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 ;“五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五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 ;“六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六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 。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
  人类迄今为止的教育活动包括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即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虽然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都具有“认识”和“实践”两种功能,但教授活动更多地侧重于实践的属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即教师能动性改造的对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社会,而是处于发展中的人类本身。对教授活动形成一个骨架性的印象,我们倾向于“三体论”的分析。
  在教授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活动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控制者。学生和教材是活动的客体。学生与教材又有着不同的情况。首先,学生客体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地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客体。一方面,他要对来自教师的影响进行选择、改造,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他又经常不断地变化着自身,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内心状态,表现出独立的个性。其次,教材客体是组织化和系统化的人类精神客体。它属于“世界3” 的范畴,它依赖于各种物质载体而存在,并独立于人类主体之外,属于精神的客体。因此在教授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主客体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教师和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从而达到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的内在的、有机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它除了表现为教师的外在影响与学生内在发展这样一种促进与发展关系之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往性的主客体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使师生的主客性质经常地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平等的对话式的交往关系中,双方探讨的内容成了真正的客体,教师与学生都成了主体。
  以上两种主客体关系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确证了教师的主体地位。除上述两类主客体关系之外,教师还把教授的方法、手段、途径和环境当作客体,加以选择、利用和改造

三、教授活动的方法
  对教授活动的分类方法需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把教授方法的外延无限地扩大,以至于扩大到与教育方法等同的地步,即教育方法就是教授方法,教授方法也是教育方法。我们知道,教育是师生的一种共同活动,就其方法而言,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有机部分,教授方法只是整个教育方法的一半,而且是不能离开学法而独立存在的一半。二是把教授方法的外延无限缩小,缩小到与知识传授的方法相等同,即教授方法就是传授知识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等。实际上,教授的任务既有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认知方面,也有品德的培育、态度的影响和情意调控等非认知方面,教授方法也应包括非认知的内容。因此,教授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而组织教授活动的全部动作体系。
  为了从总体上对教授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我们拟选择纵横两个维度加以分类。首先,从纵向立体角度对教授方法加以划分。根据教授方法的抽象程度的不同,可把教授方法划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性的教授方法,如启发式教授法、注入式教授法等等。该类方法是教育理论观念、教育哲学理念和教育科学思想在实际教授活动中的反映,它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授主体的思想、观念体现出来的,具有宏观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方法论的性质,是“理论的实际运用”或“行动中的理论”。
  第二个层次是技术性的教授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等。该类方法是通过一整套的逻辑程序和规范要求体现出来的,可一般地适用于学校各个科目的教授活动,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它既接受着理论性教授方法的指导,同时又对各学科具体的教授方法有借鉴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操作性的教授方法,如美术课的写生法、音乐课的试唱法、外语课的听说法、劳技课的工序法等等。该类方法是以具体的基本固定的操作程序与方式体现出来的,且与具体学科的内容特色相结合,具有具体的适用性。其次,从横向平面角度对教授方法以形态划分。第一种形态是语言性教授法,是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它比较适合于以文字和其他符号为载体的教授内容,其特点是间接经验的传递准确、迅速、量大。正因如此,现代教育把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素质之一予以高度重视。第二种形态是直观性教授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该类教授法是以实物、直观教具的演示,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直观感知为主要活动形式,适合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性的教育内容,具体特点是生动形象、真实具体。第三种形态是身教性教授法,如榜样法、示范法等。该类教授方法是以先进人物或教师自身模范事迹与表率行为作媒体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形式,它比较适合于品德性内容的教授,其特点是真实可信、感染性强,有较大的情意调控作用。第四种形态是陶冶性教授法,如暗示法、情境法等。该类方法是教师借助自然的或人工创设的环境与情境来开展教授活动的,它既适合于品德培养,也适合于智力开发,其特点是教育影响的自发性、无意识和知情意行的全面性。

四、教授活动的形式
  教授活动的形式就是教师利用教育空间,分配教育时间,合理组织学生,实现师生相互结合的方式。从教授活动的历史进程看,先后经历了如下四种主要模式。
  (一)个别教授式
  个别教授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施教的组织形式。中国古代的私塾和欧洲中世纪的学校基本都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教授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即使年龄和文化程度相近,教师也分别授课,采用不同的进度,甚至内容也互不相同,没有固定的教授时间和修业年限。个别教授的优点是教授形式灵活,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潜力的发挥。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是一对一的,效率很低。
  (二)班级教授式
  班级教授式要求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集体,按各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授方法,并按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同时授课的形式。
  班级教授式是以学生集体为对象的一种形式。早在我国汉朝时期,由于太学里的太学生过多,曾采用过大班上课和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尝试。但由于学员间年龄相差悬殊,且缺乏严格的组织,所以还谈不上现代意义的班级和学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扩大教育对象和丰富教育内容成为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也要求新的教授组织形式的出现。在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班级教授制度的萌芽,如法国的居耶讷中学、德国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以及天主教设立的耶稣会学院。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J.A)总结了前人和自已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和其他一些著作中系统地加以论证,从理论上确立了班级教授制的地位。
  班级教授制的运用,可以大大地提高教授规模与效率。但是,班级教授式也因此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难以兼顾优、差生的学习与发展,从而衍生出了教育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广泛推行的班级教授制忽视学生个别差异,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与科技发展、民主进步的社会要求抵触,因而掀起了一场改革班级教授制,实行灵活的个别教授制度的浪潮,道尔顿制(Dalton Plan)和文内特卡制(Winnetka System)就是这一改革浪潮的产物。
  (三)分组教授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学业拔尖,个性突出”的新型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小型化的集体教授制(即分组教授制)和灵活性的个别教授制应运而生。
  分组教授式是一种小型化的集体教授制,是班级教授制的一种改良。分组教授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能力分组,即按照儿童能力的大小,把他们分成若干组,他们学习的课程相同,但学习的年限不同,如当时德国的曼海姆制(Mannheim Plan)、美国的波特兰制(Portland Plan);另一种是作业分组,即根据儿童能力的差异,分成小组,他们学习的年限相同,但学习的课程不同。
  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实行了灵活分组教授制。其做法是:按年级把班级分成教学班和行政班两类。教学班主要完成各学科的教授任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情况的不同,按学科把学生分成A、B、C三个档次。对一名学生来说,可能英语在A班,语文在B班,物理在C班。教师可以根据每班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进度进行教授。差生同样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升入中等组和优等组。行政班是学生未作教学分组之前以固定人数编制的职能班级。它是学生开展多种集体活动的固定编制设置,有利于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班会、社会实践、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有利于学生日常交流,增进同学的友情。
  一般来说,分组教授制既发挥了班级教授制效率高的优点:也发扬了个别施教制照顾个别差异的优势,比较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但是,由于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可能会在心理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造成优等生骄傲自满,差等生自暴自弃。此外,由于学生智力和知识基础相近,不利于造成异质情境,使差等生从优等生的思维方式中获得借鉴。
  (四)综合教授式
  所谓综合教授式是集上述三种教授活动组织形式于一体的教授组织形式。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由美国教育学教授特朗普研究总结的特朗普制。该制一般运用于中学,是把大班、小班和个别教授三种组织形式按比例结合起来,以期收到三种组织形式优点的整合之效果。大班课所占时间约为40%,小班课占20%,个别教学占总时间的40%。特朗普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另外,协作教授制 (Team Teaching System)也是综合教授式的一个代表。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于1930年倡导协作教授制,建议组成教授团(Teaching team),把教师、实习教师、视听教育人员、图书馆员或助手等组织起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集中集体力量展开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眼看、耳听、口说、手做和脑想等综合的教授模式。
38#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19: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活动

一、学习活动的特点
  (一)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
  回顾近年来有关学习活动本质的探讨,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特殊认识说。该论点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出发,特别是列宁“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的论述和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公式,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既有一致性,又有特殊性,即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以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知情意行)为目的。
   ②认识--发展说。该论点认为:1)学习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2)学习过程是以智力为关键的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发展的过程;3)学习过程是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发展性的认知过程;
   ③多重本质说。该论点认为学习过程既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的复杂过程。从认识论方面看,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从心理学方面看,学习过程是各种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发展的过程;从生理学方面看,学习过程是生理素质(大脑、骨髓、肌肉以及内脏等)发育成熟的过程;从伦理学看,学习过程又是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④认识--实践说。该论点认为人类的所有活动归根到底可以归为两大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学习过程也包括两大方面: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知关系);改造和彼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学生既要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即认识过程),还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个性,促进自我社会化(实践过程)。
   ⑤联结--认知说。这是自本世纪以来教育心理学界两大对立的学习本质观。联结派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S-R)或者反映与刺激的联系(R-S)的过程,它是遁过“试误”和“强化”来实现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认知派则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图式)建构和重组的过程,它是由“顿悟”来实现的。他们不同意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变化,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它涉及了个人的目的、愿望、信念、已有知识以及个人的知觉、信息的加工和消化、洞察力和意义的发现等内部因素,代表人物有苛勒、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和奥芳贝尔等。
从以上探讨中可以看出,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特别是一些具体内容的阐述有诸多相近之处。但是在表述形式和逻辑结构上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这些论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先验的“形式”、“框框”等绳索的束缚,而不是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研究学习的本质。我们抱着回归现实的良好愿望,抛开先验概念的纠缠,得出以下两点认识:①学习是一种以认识为主的活动。我们不否认学生有实践的活动,甚至学生的学习具有实践的性质,但相比较而言,教师的教授更多地表现为实践的特性,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认识的特性。②学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承认学生的学习以认识为主和承认学生的学习是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实际上,学生任何素质的发展,无论是品德的、智力的、体力的,还是知、情、意、行和个性的,都离不开认识的基础作用,同样,认识不仅可以促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变化,也可以改变人的态度、价值观念、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二)学习活动的的一般特点
  从总体上说,学生的学习与非学生的学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从具体的学习过程上看,又表现出了自己独特之点。
  首先,有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对教师的教授和指导有一定的依赖性。有教师参与指导的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走捷径,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当代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人类总体的认识成果。教师的指导关键在于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最后达到不导的目的。
  其次,以教材作为对象。学生的学是以间接经验为主,但又不是以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知识为对象,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教材,特别是教科书,是科学家与教育学家们一起,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和内在规律,精心地选择和排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价值体系。学生正是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学习来掌握人类总体的认识成果,并据此进行迁移,达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三,求自身全而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同非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同,目的在于求得自身全面发展。非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带有功利性和片面性的特点,较少具有全面的自我教育性和自我发展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则是以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所以学校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是好还是坏,不只是看学生的智育成绩,而是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全面考察,不仅要看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而且要看个性和主体性的状况。

二、学习活动动的主体与客体
  关于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问题,也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学习活动至少应包括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活动工具三大部分。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以及学习结果的占有者。教师和教材是学习活动的客体,是学生的本质力量和认知方式所把握了的对象性的存在。学具则是学生认识和把握主体的工具,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它既可以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也可以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各类工具书、实验仪器等。学具的使用标志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生主体性的提高,展示着学生本质力量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来说,教师与教材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客体。首先,教材是物化形态的有严密逻辑体系的人类文明成果,是教师在教授活动中积极建构的结晶,它是以“世界3”的方式存在的精神客体。而教师是以“世界2”的方式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客体。因此他们对学生来说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本质力量的对象存在着,如教师的知识水平、个性品质、人际关系、教学风格等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辅助者和合作者存在着,与学生一起在完成认识教材的任务中共同扮演着主体的角色。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由学习主体所构建的主客关系也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通过这对主客关系的运动,使学生把凝结在教材之中的客观精神内化和同化为学生自己的主观精神,实现由“世界3”向“世界2”的转移,最终变为学生本质力量的一部分。另一种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通过这种师生交往活动,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盲目的、随意的和被动的行为,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自身所具有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实现由学习主体向一切活动主体的过渡。

三、学习活动的方法
  (一)学习方法地位的还原及其分类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庸,不善学者勤而功半,又从而怒之。”孔子从“学而知之”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学-思-习-行。荀子则主张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模式。然而自近代以来,在教育方法的研究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用教法来代替学法,致使学法的相对独立性地位丧失。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既要求教师教授有方,又要求学生学习得法。但归根到底,是学法决定着教法,而不是相反。判断教师教法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法。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口号:“教会学生学习!”由“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转变,实质上是学习方法地位的重大转移。这一转换既符合教授的规律,也符合学习的规律。学习方法由以学定教到以教定学,再到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学的地位的还原与提升,体现着时代的必然和教育规律的使然。
  学习方法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所采用的一些方式的总和。首先,根据学习方法的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从纵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性学习方法,如接受式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该类方法是不同的教育理论观点、教育哲学理念和学习本质认识在学习方法问题上的表现。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而是一种方法观、方法论或方注的指导思想。由于该类方法的概括程度高,因而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第二个层次是技术性的学习方法,如预习法、听课法、复习法、作业法、小结注、课外阅读法、观察法等。该类方法是受一定的学习任务所制约的,并通过一系列的逻辑程序和规范要求表现出来。由于该类方法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其范围使用局限于学习活动的某一阶段或某类内容上。第三层次是操作性学习方法,如外语单词的联想配对学习法、历史年代图表记忆法、文学作品的赏析法等。该类方法是直接服务于某一特定学科,甚至某一特定目的,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它概括性低,其适用范围较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比较具体,容易操作,有时甚至与学习内容融为一体,可以立即变为学生的学习技术。其次,根据学习方法的特点和性质,从横向划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接受性学习法,如听讲法、鉴赏法、观察法、读书法等。该类方法是全面运用自己的感官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学生通过听、看、读的方式与学习对象接触来内化学习对象,同化认知结构,促使内部联系发生变化。第二种形式是表达性学习法,如表达法、写作法、实习法、实验法、表演法、练习法、劳作法、创作法等。该类方法是全面运用自己的感官向外界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学生通过讲、写、用的方式与学习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来外化自己的认识,进而形成和巩固认识成果,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的学习境地。这两类方法都是学生学习所必须的,不可偏废。
  (二)接受式学习法
  “接受”是与“传授”相对应的概念。所谓接受式学习法就是教师以口头语言传授的方式,把学生要学习的全部内容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把这些内容内化而无需独立地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
接受式学习法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论,遵循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顺序。它的优点是时间省、效率高,有助于学生的迁移,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接受式学习法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方法。
  (三)发现式学习方法
  “发现”是与“启发”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发现式学习方法是学生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方法,发展多种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发现式学习不是由教师提供并说明现成的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体验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科学的结果和发展过程。
  发现式学习法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昆体良,甚至18世纪法国的卢梭,但系统、完整的思想的确立是本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完成的。他认为发现学习是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手段。他把发现定义为“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各种关系法则的正确性和各种观念之间的类似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发现式学习方法的一般程序分为四段:(1)引疑。教师向学生展示蕴涵着学习中心问题的观察材料,如实物、实验演示、图片阅读资料等。学生需对材料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在强烈问题意识的驱动下,充分感受材料所蕴涵的矛盾和问题。(2)假设。经过观察,或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使问题本身获得意义,经顿悟构造成一个完形,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假设。(3)检验。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运用实验讨论或推理方法对原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如果结论是否定,则需要重新假设和检验,直到得出肯定的结论为止。(4)总结。学生要对自己得出的认识成果及其认识过程进行比较、反思,特别是与其他同学比,最后得到一个最优的结论的方法。
  发现式学习方法的哲学基础是经验论,遵循的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顺序。它的优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的方法,提高发现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由于发现过程常伴随猜想、谅讶、困惑、紧张的沉思、寻求理由和证明等,容易使记忆建立在意义识记和良好的组织上,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但是,发现式学习法完全由学生独立去探索、发现,是一种不经济、花费时间较多的学习方法。日本学者的实验表明,发现学习要比系统接受学习多花1.3-1.6倍的时间。

四、学习活动的形式
  (一)导学式
  所谓导学式(Supervised Study)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有教师指导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因此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的主要形式。
  导学式是一种师生双方交互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学生的自学;二是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是由系统的讲授转变为定向、辅导和启发。教师的具体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定学生学习的作业,提供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指点学生自学的方法,解答学生学习上的疑难,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成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学习时要使用的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等。依据教师所指定的作业,按照教师所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导学式的展开顺序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对学生来说,第一阶段是预习检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动机;第二阶段是练习--深究,目的在于锤炼意志;第三阶段是复习--应用,目的在于变成实际行为。对教师来说,第一阶段在于诱导、矫正,第二阶段是检查、补救,第三阶段是整理、评定,其具体顺序可如下表:
  导学式的学习组织形式在我国应用得比较多,比如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模式,黎世法的“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八环节学习模式,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模式,以及卢仲衡的数学自学辅导模式均属导学式的范畴,其优点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二)互学式
  所谓互学式(Mutual Study)就是学生之间相互直接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彼此比较了解对方的学习难点,因此也是学生学习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来说,它又可分为小组互学式与伙伴互学式两种。
  小组互学式是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具有一定人数的学习小组展开学习的形式。小组的规模要依据学习时内容和性质而定,小组的类型也有同质和异质之分。同质小组是把学习程度、年龄状况相同的学生编制在一起,异质小组是把学习程度、年龄状况不同的学生编制在一起。实际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盛行的“贝尔-兰卡斯持制”即导生制,中国陶行知的“小先生制”都是小组互学式的实践形式。
  伙伴互学式是个别学生之间展开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组织形式。具体有同伙伴体和异伙伴体。同伙伴体主要指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个别互助学习。异伙伴体主要指不同年龄学生之间的个别互助学习。伙伴互学式利用了学生间的共同心理,相互帮助比较有针对性,能融洽学生之交的交往关系,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如果双方在知识、能力、年龄方面相差太大,就会使一方形成依赖心理。
  (三)自学式
  所谓自学式(Independent Study)是学生以教材为对象借助各种工具、手段独立展开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自学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现在的导学、互学是为了将来的自学,特别是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能独立学习就显得更重要了。自学式的特点是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调整学习进度,有利于照顾每个人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等。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自学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诸如程序学习(Programmed learning),计算机辅导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及网上学校等。
39#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21: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教育规律

规律的规定性

一、规律与教育规律
  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它们的规律也不相同,就其内容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同属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其不同在于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则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按作用范围大小,可将规律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特殊规律是某些或某种事物所特有的规律,只在某特定领域内起作用;一般规律(普遍规律)是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律。
  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为一般规律,在另一种范围则可变为特殊规律,反之亦然。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整个客观世界而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特殊规律,但在人类社会中,它就是一切社会共有的普遍规律。
  客观事物运动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教育这个社会现象同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一样,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说,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它的教育发展程度成正比的,这就是规律。又如,教育为人类社会所共有,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或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性质,这主要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即受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这也是规律。再如儿童的年龄特征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依据,而教育又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也是教育规律,如此等等。唯物主义认为,这些规律是教育本身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主义承认教育活动的容观实在性,也就承认教育规律客观存在的实在性。

二、规律的特征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反复强调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强调规律是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这即是说,规律不是现象,是属于事物本质层次的东西;规律不是通过感官能直接把握的,规律性的认识属于理性思维的更深刻的认识。但是,本质和规律又有一定的区别。
  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必然性
  一指规律的存在、作用及规律作用的后果的不可避免性,如任何悬空的物体一旦失去支撑的力量则必然要以相同的加速度(9.5米/秒)向地面下落,这是由于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存在着引力这个本质决定的。二指规律的重复出现,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决定规律的本质原因没有消失,规律就必然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指事物之间必然的纵横联系,如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相应事物的变化。
  (二)普遍性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 对于同一本质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普遍的支配作用,如新陈代谢、四季更替,它适用于所有的阶段、社会、领域、层次等。
  (三)客观性
  列宁说:“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东西。”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和规律的作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众不能创造它、改变它、只能设法认识它、利用它,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规律的强制性是其客观性的伴生物。
  (四)永恒性
  列宁说:“规律是现象中持久的东西。”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仅都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而且规律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开始如此,过程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
  根据唯物主义哲学所阐述的规律的一般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教育规律。
根据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那么教育规律也就是众多种类教育现象中同一的东西。教育现象,千千万万,教育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课内教育、课外教育、团队教育等等,虽然其具体形态不同,但蕴含其中同一、普遍的东西只有一个,即它是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工具。这种同一的东西,就是教育中规律性的东西。
  根据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东西,教育规律也就是教育现象中巩固的东西、稳定的东西。古往今来,教育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有着许多的不同,但任何社会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各个社会进行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是教育在一切历史时代都保存的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的基础。
  根据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中这种关系有许多,如生产力发展与教育发展,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结构等等。当然,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规律,只有各种现象间本质的关系才是规律。一个事物有多种属性,只有本质属性间的联系才是规律。

三、教育规律的理论结构
  关于教育规律的构成,理论界有多种说法。有人把教育规律分成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有人将其分成上位规律、下位规律,也有的将其划分成一般与特殊,宏观与微观。本书比较赞同后一种划分方法。
  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只有两条,即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相对的,如教育与政治相联系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是个普遍规律,但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则是特殊规律。
  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局部规律、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中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
  同时,根据上面的分类亦可将规律划分成宏观的规律和微观的规律。宏观规律的范围等同于一般规律,微观规律的范围则等同于特殊规律。
  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是相互联结的。一般包含着特殊,但不是特殊的全部,而特殊却不能完全进入一般,特殊规律比一般更丰富。
40#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1.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性
  国民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文通运输以及科学技术等生产和劳动部门的总称。国民经济发展即指这些部门整体的增长效率和变更状况。
  国民经济发展的标志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它是以经济增长率为依据的。
  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随国民经济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二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要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使教育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这种相互制约性具体体现在:
  (1)教育与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适应与促进。
  教育要适应现有的经济发展状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适应即适应一个社会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态。任何一个社会的教育都是一个庞大的运行系统,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无疑需要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物质保证。从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来看,奴隶社会中学校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分,其根本原因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社会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从而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创造了条件,由此才出现了以专门传授知识为主要职能的学校。学校的开设,不仅需要大量的专门人员和这些人员的生活保证,同时需要一系列相关条件的支撑,如校舍、设备、各种各类的辅助设施,像大学里的理科系。因此,一个社会办多少学校,招收多少学生,聘用多少教师,这是不能按主观意志行事的,而必须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状态和社会可能提供的物质保证,其中,国家投入多少是权衡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条件。从一个社会来看,在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也随之不同。从世界各国的比较来看,一个社会的经济实力不同,教育发展的规模亦不同。因此,考虑教育的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社会现有的经济条件,适应现有经济可能。这是前提。
  与此同时,教育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又必须时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从而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即教育从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而是能动地、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如,为社会经济部门提供适合需要的各类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通过农科教、经科教的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办各类校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所有这些都是教育反作用于经济的具体表现。
  (2)教育与现有科学技术发展状态的适应与促进。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第一生产力,不仅与现代化大生产息息相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军事紧密相连,也同样关系着教育发展的国际地位。因为教育中的许多成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教育中的科学实验、理论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的变革都需要以现有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前面说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空想地进行,同样,教育的发展也不可能超越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当然是世界范围的)。没有科学技术发展为教育提供科研成果、科研设备及其有关的科学理论,我们的教学内容等就只能维持在现有水平。
  同理,教育也不是消极地适应科技发展,而是以自己的专门活动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各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科学理论研究(收集、整理、传播、延续),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不管是学科领域,还是研究方向,不管是高精尖的,还是中低应用的。从各国的情况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德国的科学之宫,美国、中国、日本等各国的高等学府都是一身二任,发挥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功能。
  2.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
  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不是说二者发展永远平衡。事实上,国民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却是经常的事情。即使暂时处于平衡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也会出现新的不平衡。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永远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状态中。
  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总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通常表现在:(1)地区的不平衡。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我国内地、西北地区,由于地区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存在重大差距,由此也就带来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2)城市和乡村的不平衡。在不发达的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种发展不平衡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会存在。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逐渐消灭地区差别和两极分化。承认差别是为了最终消灭差别,承认不平衡是为了最终取得发展平衡。解决不平衡的正确的措施是通过国家政策,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为积极消除这种历史造成的差别而努力,使发展的不平衡达到平衡。
  3.教育发展的“超前”和“滞后”
  “教育滞后”是指教育投资不能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承受力。教育的投资若超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所能承受的限度,就是对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的破坏。而“教育先行”,则是指教育的发展要先于社会的发展,教育投资的增长要适当超越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现代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教育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社会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这点也正是教育先行的体现。
  “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不仅限于经济投入的速率上,还体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等方面。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改革陈旧的教育内容,广泛吸收科学技术的 新成果,瞄准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新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日的“教 育是为尚不存在的未来社会培养未来的新人”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刻反映了教育的 超前意识。因此,“教育先行”和“教育超前”也是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适应和满足具体表现在:
  1.对社会政治活动的直接介入。
   途径有二:其一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统治阶级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或执政党的政治路线与方针,为某种政治活动的需要做思想准备。在历史和现实中,无论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还是企图推翻政权的阶级,都不会忽略学校这个阵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是知识分子高度聚集的地方,政治灵敏性强,追求真理和正义,如中国五四运动前后的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都先发自学校,由此可见学校即社会安定与否的晴雨表。其二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一支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学校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教育对政治斗争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采用直接方式去满足社会政治需要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如果经常地使用这样的方法,学校自身的秩序必然受到冲击,学校本身的职能将遭到淡化乃至丧失,导致政治取代教育的危险。故学校教育对社会政治需要的适应和满足在正常情况下,更多的应通过间接的方式完成。
  2.营造与社会政治需要相吻合的学校政治文化氛围,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它通过学校党、团、少先队等政治组织,从社会层面塑造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倾向性,从而为社会上各级政治组织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关于这一点,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虽曾在短暂的时期要从工农兵中直接选择政治干部,但在以后的常态历程中,干部队伍中新鲜血液的输送主要来源于教育,尤其是各级党校、团校及大学中的政治系、管理系等。
  除专门学校外,我国各级教育积极向上,与社会政治要求相一致的文化氛围也在陶冶着每一个受教育者,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排除一切不利于政治统治的因素,为贯彻落实统治阶级的人才规格和思想标准扫除障碍。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是统治阶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无一例外地忠实地执行统治阶级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与宗旨,尽一切办法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控制在谁的手里,教育就必须为谁服务。或者说,政治决定着教育为哪个阶级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一切方面。不管人的主观愿望如何,不管披上什么外衣,阶级社会的教育在骨子里总是阶级的教育,并且大多数是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的,其教育内容、培养方向、活动目的都要符合本阶级的需要。任何一个执政党,执政的阶级,都不会花费人、财、物去培养自己的对立派。所以,它要利用一切有利于本阶级的思想、舆论、教育内容、行为方式、理论观点去影响人才的培养。
  4.以学校教育为主寻,协调社会和家庭等各种教育形式,共同完成政治的需要和任务。通过各类学校制度,进行人才的选择和分配;通过学校中的理论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广播、电视、报纸起到导向作用 通过学生影响家长的思想和观点(双向影响);会各个领域横向扩散
二、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只有依据人的发展规律去进行,才能达到既定目的,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教育就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外因统一规律,正确对待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程度,然后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一致。量变即渐变,质变即突变。所以,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教育必须紧紧把握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关系,从渐变过程中抓住突变机遇,充分利用发展的“最佳期”,适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年龄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教育要注意年龄阶段差别,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
  年龄特点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连续有序地发展的。因此,教育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的掌握和道德水平的发展,以及身体的锻炼,都应注意系统性和连贯性 防止“揠苗助长”。
  人的发展由于自身的生长特点、生存环境及教育影响的不同个体发展又具有差异性。教育必须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通过毕业生,把他们在校得到的政治思想观点向社针对其发展的个别差异,“长善救失”,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又是完整的统一。要使每个人都成为完整的社会人,就必须坚持“全面教育”,促进教育对象身心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总之,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对其进行影响,这是教育的总体规律之一。教育目的、任务的贯彻,教育过程的组织,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手段的选择,教育组织形式的规划,教育环境的建设等,都应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也是对教育的总体要求。
  教育要同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客观规律。教育活动不能背离这一规律。但是,我们对“适应”不能片面理解为消极地“顺应”,而应是积极地推动。教育的积极适应表现在对人发展的前导性上。在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状态基础上,教育要适当地走在发展前面,这是教育同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含义。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己经完成的儿童的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发展的可能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第一种水平表明儿童发展的今天,而“最近发展区”则标志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明天。他由此得出结论:“教学如果是以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为目标,从儿童的一般发展的角度看来,这种教学是没有积极作用的,它不会引起发展过程而是充当发展的尾巴。”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维果茨基“最新发展区”理论的意义在于,他强调教育不只是适应于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现有状态,它还应对儿童的身心 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与发展作用。人的智力、体力以及道德品质 的发展都有“最近发展区”。真正能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决不能仅着眼于人的发展的己经完成的水平,而是要了解“最近发展区”,把着眼点移到“最近发展区”上。教育对人的发展要有前导性,要在可能性的范围内经常走在学生现有发展的前面,这才是教育对人发展的积极适应。,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一概否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同步和滞后作用。维果茨基的“只有那种走在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的结论,应该说只是对新质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教育和教学都不仅要促进人的“新质”的发展,而且也要巩固加深己形成的“旧质”。对刚形成的新质和己形成的旧质的巩固和熟练同样是教育和教学的任务,因此,教育与人发展的同步和滞后也是不能全都否定的,然而对于人的新的发展来说,教育则必须是走在发展的前面。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意义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涵义  
  (四)顺境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意义
  (五)当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四、教育要优先发展
  (一)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
  (二)现代教育优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三)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16:42 , Processed in 0.21351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