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原理网络课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02: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教育目的


基本原理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概念诚如教育的定义一样,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人的活动都是有预定目的的活动。人根据预先设计的活动目的,在活动中进行选择和创造,使活动结果最终符合自己的需要。马克思在谈到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时写道“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它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的培养目标等是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与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关系这个体系可直观表述为: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表现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有的时候,教育方针一身二任,既是方针,又是目的。但同时,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又有区别 在层次上,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目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惟一层次,即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特别中央集权制国家)只能有一个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则是不同层次的教育关于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具体规定,是目的体系中的下位层次,是可分层的,如高等教育目的、中等教育目的、基础教育目的等。在具体内涵上,方针是从最宏观、最根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国家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人才发展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以及实现方针要求的途径,如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对教育性质和方向的规定,“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内容和质量要求;德智体美等则是实现的途径。教育目的则是在方针的规定下或依据方针而对某一层次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做出的具体规定,它往往带有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相比是具体的,培养目标则更为具体。如果说教育目的还是对某一层次教育的质量规定,那么培养目标则要更为具体地落到某一差别乃至某一专业的领域中去。换言之,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合格人才的总要求或共同标准,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如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中理、工、农、医、师各类别的培养目标,某一 类别院校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差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 ,培养目标均会不同。教育目的直接反映的是教育方针的有关,思想和规定,间接反映的 一定时代社会生产和政治经济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培养目标则在宏观上体现教育目的对人才质量的共同要求,微观上体现各类别各专业的不同培养任务以及社会用人市场的专业需要。因此,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之间既是联系的又是区别的,彼此是一般和具体的关系,教育目的的落实离不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 规范功能
  人类的教育活动因学生个性差异的不同始终是丰富多彩的,但又是在一定的规律支配下进行的。教育目的作为一个国家或阶级或政党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它把通过教育投资欲获得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浓缩在教育目的上。有了教育目的,就全方位地规范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活动都必须有利于指向教育目的的实现。①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方向。任何一个层次一个类别的教育活动在开展之前、在进行之中都必须时时围绕教育目的去修正自己的培养目标。②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课程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实体,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化和实践上的展开。学校开设什么课程,讲授什么内容,这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决定的。③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教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就必须时时刻刻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把学生教好。④规范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实质则是为人才成长服务的。学校的科学管理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2. 选择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人类经验浩如烟海,各类社会文化繁杂多样。应该说人类经验和社会文化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是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扩展个体经验的重要内容。但是,学校又是一个引导人一开始就走向健康向上、趋向人格完美的特殊场所,它要求进入学校课堂的教育内容必须具有积极、进步、科学、健康、有益等方面的特点和价值,其衡量和取舍的依据就是教育目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和教师都会无例外地根据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决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会文化可以进入教育内容,哪些则应受到批判和抵制。
  3. 激励功能
  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教育者因为有目标的存在,他们便可动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发挥创造的能力去设计活动的计划、组织、过程、方法、保证条件,在竞争心理的驱使下去多快好省地达于目标。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目的越是明确,越是具体,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相反,目的越是宏大,越是抽象,越是遥远,越是完美,达成的困难就越大,可能性就越小,激励的作用也就越差。
  4、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具体之,依据教育目的,评价学校的总体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路线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依据教育目的,评价教育质量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达到了教育目的规定的规格和标准;依据教育目的,评价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是否符合教育目的要求,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总之,教育目的之于教育活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只有确立了科学的教育目的,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师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方向。
  
  (三)教育目的的特性

1.教育目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列宁在论述人们活动目的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作为一种在观念中对象性地存在着的主观愿望或理想,必须向客观现实转化,体现为物化的或实在的结果,即现实的对象化。在这里,观念中的目的先于实现了的目的,即先于实践的结果,因而似乎单纯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其实,人们无论是提出目的还是实现目的,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为前提和依据。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些不同的教育目的,又往往是由这个社会的教育家或这个国家的政府提出的,体现着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主观意志。然而,教育目的无论如何也不是纯粹自由意志的产物,它必须以客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为前提和依据,必须以社会对人的发展和对教育的要求来规定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
  2.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任何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都是对人才规格的一种理性规定,即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等等的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教育培养人要付之以大量的投入,可贵的投入要生产满意的“产品”。因此,在教育目的中融人了社会对人才规格的理想规定。教育目的既是理想的,同时又必须是现实的,即通过现实的教育和现实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如果目的理想到了通过社会努力也达不到的程度,那么,这个理想就变成了空想。
  3.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身心可能的一致
  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两个需要与两种可能的一致,一种条件的可能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规律的反映,单方面的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需要与可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
  4.教育目的是理论上的规定性与实践上的操作性的统一
  教育目的作为国家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它是集多方需求之大成的一种理论规定,这种规定应尽可能地反映社会发展现实和发展未来的需求。与此同时,这种理论规定还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是实践工作者能够将其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达到理想规定。如果理论规定过于抽象化,那么实践中就很难将其推向具体的实施和运用。

二、教育目的的类型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由于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等问题上便形成了不同的主张。如果对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不同主张做一个分析的话,可将其概括为两大派:“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这种观点曾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
  “个人本位论”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使人性得以发展,使人性得以完善化,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想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多种力量和才能的有生命的统一体,承认人本性的完美,强调人灵魂和躯体的和谐。因而,人文主义者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人的天赋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卢梭反对把培养公民作为教育的目标,主张不施加任何影响的“自然教育”,以顺应人的天性的发展。这种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作为反对社会对人的摧残,反对教育上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尊重人的要求和人的价值,都有着历史进步意义。但是,这种主张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健全的本领,教育可以不受社会的制约,是不现实的。其所谓发展“个人本性”,实质上是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把人当做纯生物看待,这也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个基本原理的。
  社会本位论则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普、法国的涂尔干等。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出现了一种“社会学派”,他们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的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因此,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杜会”。另一位社会学家那托尔普也认为:“在教育目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同时期的涂尔干也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便是教育的目的”教育除了造就每个人乐于为社会而生活,并乐于贡献其最优力量于人类生活的保存和改善以外,不能有别的目的。
  由上可见,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这两个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正确地结合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所指向的就是作为个体的发展,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不会存在。但是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一个人只有与其他人相结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手段和条件;个体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使人去适应他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条件,获得其所能获得的那种发展,因而教育目的不能不为社会所制约。另一方面,如果看不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完全无视个人的因素,也会使教育工作产生某种偏差。如果一味强调社会需要,而完全不考虑人发展自身的各种需要,如求知欲的满足,美的享受的追求,以及身心健康的需要等等,也可能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缺乏志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世界贫乏的对象来。教育目的如果完全不反映人的个性的发展,势必会培养出某种标准件”。如此,教育就可能成为一种强加于人的精神因素。

三、教育目的的演变
  教育目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在演变的。在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皆以“明人伦”为其目的。到了封建社会,儒家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近代实行新学制之后,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一宗旨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现实和目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
  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使人接近善的观念,以实现他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发展最高层次的东西就是理性,教育目的就在于发展灵魂的高级部分--即理性和意志部分。
  西欧中世纪,宗教神学作为精神支柱,统治着整个社会,同时也统治着学校。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僧侣,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骑士。这都是培养统治人才。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培养完善全面的人的思想。
  18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在与环境的接触中,通过多方面的兴趣,把道德的目的提高到支配地位上来,造就理想的人。
  教育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在致力于人才培养时都首先把教育目的的确定放在教育问题的首位。虽然,有些教育目的是由某些教育家提出的,但它所反映的始终是社会的要求。

四、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目的是一种指向未来、超越现实的人才培养方针。它所规定的是现实进行的活动,要培养的却是一定时期后参与社会生活的人。教育目的的确定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从其提出主体来看,教育目的总是由人制定的,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但就其确定的最终依据来看,都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所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需求。因此,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来自客观世界,来自社会对培养人的基本要求,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一)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教育目的作为统治阶级人才标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需要哪些类型与规格的劳动力,都集中地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又首先表现为要符合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和需要。由此可以说,有什么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便会有什么性质的教育目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人才标准不同,教育目的便会有所不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其内容和要求可能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专制的社会决定了教育的专制,统治阶级对教育的独享以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剥夺被统治阶级子弟的受教育权以达到愚民的目的。资本主义倡导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但教育中渗透资本主义天堂论的目的亦明显地体现为教育要为培养具有心甘情愿为资本主义发展奉献终生的人服务。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政治经济需要对教育目的直接制约的结果。从规律的角度说,一个社会办教育以培养本阶级需要的各种人才,这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确立一个违反本阶级需要的教育目的,这种反常规的事恐怕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存在的。
  (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目的的确立直接受制于政治统治集团的主观意志,但根本上看,则必须反映客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目的上的具体体现。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规格、类型和标准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便有所不同。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很低,教育目的主要指向社会的统治人才。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化的大生产也要求人们加强协作。由此,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就不仅仅是培养统治阶级的继承人,还包括培养大批的合格劳动力。例如日本的教育目的,基于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导致的人类空间变小,在教育目的中提出要培养“国际事务中的日本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在表述上几经变化,但贯穿在教育目的中的主导思想是始终如一的,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目前最大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
  (三)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二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应是上述两种需要与两种可能的有机统一。教育目的所以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是因为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受教育者,教育是首先通过培养人进而服务社会的。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那样,“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教育目的的确立主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在:①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教育目的作为一种发展指向,必须考虑教育对象能够实现的可能性。②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给予了学生以不同的信息量和发展程度,今天的学生与二十五年前的学生相比其发展潜能就有着很大的区别。③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等他们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便应有所区别。
  总之,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把握时代,把握社会,还要与教育对象的需要相吻合。

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目的概览
  (一)美国的教育目的
  世界进入90年代后,美国为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从布什到克林顿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并把国家教育目标的确定放在首位。1990年4月18日,美国公布了它面向21世纪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其中,著名的“国家教育目标”主要内容是:
  1.所有的美国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前都应受到必要的学前教育。
  2.全国中学生的毕业率应提高到90%。
  3.完成中、小学教育的学生应能证明他们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领域具有相应的能力。
  4.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应当处于“世界的最前列”。
  5.每一个美国成人都应具有阅读和写作能力。
  6.美国的每一所学校都要消除暴力和吸毒。
  (二)日本的教育目的
  日本学者正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他们认为基于《教育基本法》精神,21世纪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 培养宽广的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
  宽广胸怀指德、智、体协调发展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丰富的创造能力指艺术、科学和技术各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
  2.培养自主、自律精神
  自主、自律精神具体是说,在形成稳定的自我性格时,要具有自主地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等精神;在确立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培养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
  3.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
  要在和平、国际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存下去,培养深刻理解多种异国文化,具有国际性人际交流能力,即能充分沟通彼此思想的能力的国际型人是非常重要的。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应当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
  (三)原苏联的教育目的
  原苏联一直强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理论基础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原苏联政府和教育理论界经常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教育目的作出新的阐述。
  1985年,苏联第十一届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里是这样规定的:“在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全面完善社会主义,使苏联社会向共产主义进一步迈进的条件下,苏联国民教育的宗旨为:培养学识高深、有创造思维和深刻知识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不容忍资产阶级思想和道德,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祖国而自豪,具有民族间兄弟情谊、自觉劳动态度、责任感、组织性和纪律性,遵守苏联宪法和各项苏维埃法律,尊重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范,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
  这个规定当时是有法律效用的。从行文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个规定是按照当时苏联的生活要求确定的,是典型的苏联人的形象。现在,苏联解体了,形势的根本变化必将带来教育目的的变化。
  从上述三个国家的教育目的中可以看到:从抽象方面来说,他们又都包含着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两个方面,两者是不能偏废的。但每个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造成的。国情既有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也有精神方面的,各国都在追求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对现在的和未来的社会成员提出不同的理想目标。我们不应脱离具体的国情抽象地讨论我国的教育目的。
22#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35:32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以前,历史上就曾有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过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身体、德行、智慧和谐发展的思想。17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通过智、德、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都主张要注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以期通过“健全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基于他适应自然的原则,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善的人,在于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使之成为有智慧、有德行、身体强健、能劳动的人。在《天鹅之歌》中他这样写道;“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照顾到他们的完全平衡。 ”所谓平衡,即各种能力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傅立叶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们主张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建立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在莫尔的《乌托邦》里,他设想,在新乌托邦岛上和“太阳城”中,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入校接受智育、体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借以消灭体力智力的差别 。到19世纪,欧文和傅立叶更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傅立叶把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他理想社会中协作教育的主要目的。欧文在设想未来理想社会的儿童教育时,则明确要求:“培养他们的智德体行方面的品质,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在欧文看来,未来社会的新人,从出生到成熟,都应生活在优良的美德环境之中,接受合理的教育,并一直参加劳动,成长为理性与道德力量充分发展的人。马克思对欧文的教育实验及其思想见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正如我们在罗伯持.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己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取了历史先哲们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尤其是直接吸收了欧文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精华,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空想变成科学,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它之前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自然动物,又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因为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们才可能科学地分析造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明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和社会条件。因此,它是制订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必须遵循的科学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为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三,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二、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而发展学说,散见于其浩瀚著作的一些篇章里,关于全面发展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经典的定义。要避免界说上的片面性,就要抛弃主观随意性,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究整体系中去寻求其客观的答案;从马克思在不同场合对全面发展的不同侧重论述的综合分析中去寻找符合实际的理解。因为作为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既是多维的,又是历史的。
  1844年,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从作为生产力的要素的人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什么是人的劳动能力呢?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845年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开始提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的主张。
  1845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创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时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个人叫做“一种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是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
  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具体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综合上述及马克思恩格斯在众多篇章里所阐述的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可以认为,所谓个人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上述定义里所阐述的个人全面发展的主张,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可集中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发展,这是发展的量的方面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用“尽可能多方面”六个字表明了个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广度。在他们看来,所谓个人全面发展,首先要达到的第一个标准是智力与体力发展的尽可能多方面性。“多方面”就是欲求广泛和全面;“尽可能”就是在考虑社会条件、自身实际及与他人的差异等等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所能地去达到多方面的程度。每个人只有首先实现了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发展,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去实现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转换,满足个人的兴趣和需要。
  2.个人智力和体力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这表现为发展的质的方面特征
  质的特征之一是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发展。充分发展是指个人智力体力两方面在各自的领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的”发展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个人智力与体力发展的深度和程度的设想和要求。在他们看来,个人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是量与质的统一,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如果仅有发展范围上的要求,没有发展程度上的规定,还不足以说明是否达到了全而发展的境界。对此,马克思曾指出,人的体力和智力也曾有“原始的丰富”。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谁若是留恋原始社会里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因此,全面发展的智力和体力不仅要求范围上是广泛的,还要求发展程度上是充分的。
质的特征之二是智力与体力的“自由”发展。所谓自由发展,一是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屈从于任何其他的活动和条件,二是个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自由的发展既是充分发展的前提,又是它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在有了“自由”保证的条件下,摆脱了种种条件的干扰和限制,才有可能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反之,只有达到了充分发展的状态,个体才能最终摆脱自我贫困的羁绊与束缚,使自己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最大的自由度里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质的特征之三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过去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不含有个性发展的内容,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主张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倡导个性发展的伟大思想。这是因为既然他们强调要使每个人都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那么,这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结果,就必然包含着每个人依照个人的意愿和实际,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获得突出的发展,这无疑便是个性发展的范畴。
  3.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的发展,这表现为发展的度的特征
  统一的内容有二:一是统一于个体,二是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是否实现智力和体力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其与物质生产过程的统一,这是划分发展性质的临界点,是区别发展性质的根本分别和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分工的历史指明,个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智力与体力的分离。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与否,除要看智力与体力的发展范围、程度及其与个体的结合与统一外,最后还要看智力和体力是否与物质生产过程也达到了结合与统一。如果二者的发展在个体身上是分离的,与物质生产过程也是分离的,那么这都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作为统一的劳动能力,之所以会被分离在生产过程之外,皆是由于资本的作用。资本把智力作为特权,从劳动者身上分离出来。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只剩肢体的作用,作为头脑作用的智力则被资本所掌握。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除上述量与质两个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外,还必须加上智力和体力与个体、与生产过程双重统一这一点,即智力和体力既要统一于一体,又要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这才是全面揭示了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

三、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一)个人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状况、生产关系性质和受教育程度相关联,并为它们所决定的。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及人与人发展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社会分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与对立。
  1.“原始的丰富”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极其有限,人的智力还处于“自然的无知”的“休耕”状态,在劳动过程中主要是发挥简单的体力作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原始地“混合”在一起,教育与劳动合为一体,因而,还未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2.旧式分工开始人的片面发展
  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了城乡分离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同时,教育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成为剥削、统治阶级垄断的事业,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被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学校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和教育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同时也由此开始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
  第一,“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农民占有土地,城市居民占有手艺,那么,土地也就同样地占有了农民,手艺同样地占有了手工业者。
  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统治阶级子弟独享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思想主导下,统治阶级子弟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片面发展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普通劳动群众子弟则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结果使他们陷于文盲与愚昧,片面发展他们的体力,这是社会生产关系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
  3.工场手工业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里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马克思说,“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产物,就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 这样劳动者不仅智力得不到发展,机体的发展也日愈畸形化。这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把一种工艺分成各种精细的工序,把每个工序又分给个别工人,作为他们终生的职业,使他们一生束缚在单一的操作和单一的工具之上。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劳动者自身也就被分成几部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就必须牺牲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劳动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的高度发展,使人的发展亦因此而更走向片面、畸形的境地。
  (二)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
  当社会生产力由手工工具生产发展到大工业生产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发展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机器生产与终身不变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是根本对立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视律”。因此,现代生产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 。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如果工人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成为“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不仅自身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交替变换职能”和“极其不同的劳动需要”,而且整个现代生产就会中断。所以,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关系到现代生产“生死攸关”的大事。
所谓大工业的本性,即大工业的机器生产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其基础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发生不断的变革,它从不把某一生产过程当成是生产的理想状态。追求工艺的不断改进、产品类型的推陈出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现代生产竞争的客观规律。生产过程的不断完善和不断革新,使得以往凭经验劳动或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成为历史。从业者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的机器生产,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通晓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这就必然要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统一地、和谐地发展。而且随着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知识技术、智力在生产中的作用更日益突出。
现代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不仅提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而且提供了可能性。
  1.大工业生产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适应这种生产的顺利进行,涌现出一系列工艺操作等新兴学科。这些新学科的出现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实现,使劳动者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整个生产系统,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劳动时间,丰富物质生活条件,使劳动者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和限制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换言之,社会生产现代化的程度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越高。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却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生产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大工业从技术上消灭了那种使人终生固定于某种操作的工场手工业分工,发达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向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生产过程中智力劳动比重增大,劳动时间缩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条件。但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使旧的分工制度依然保持了下来,大工业生产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无法变成现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物质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对工人来说,始终是一种受资本家控制的奴役工人的异己力量。工人实际上变成了活的劳动工具,变成机器有意识的附属品。过去是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工具,现在是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的机器。过去工人是机器的“主人”,现在工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机器生产本来能缩短劳动时间,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延长了工作日;机器生产能减轻劳动强度,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提高了劳动强度;机器生产标志着人对自然力的胜利,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人受到自然力的奴役;机器生产能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生产者变成贫民。本来,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可是,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者同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同人的类主体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了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又使一部分工人返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产生了智慧,但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总之,这种由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得到的不是自己劳动带来的财富和幸福,相反却遭受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统治和奴役。劳动不再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一种力量,相反,却导致人走向片而、畸形发展的状态。所以,由资本主义制度衍生出来的异化劳动,人为造成了劳动者智力的荒废、身体的摧残和道德的堕落,使人成为片面的人、畸形的人。
  马克思甚至更深入地指出;“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和限制方式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赤裸裸的水平上,它也在发展、变换。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成比例的现实表明,不铲除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人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发展极为有限。因为低下的生产力既不可能向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可能提供充分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条件。社会生产采用先进的机械生产以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大大丰富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阶级剥削,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教育上都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有先进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有正确的教育方针和目标的指导,这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无限广阔的前景。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很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教育、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许多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弊端正有待于在改革中去克服。因此,现阶段我们还不具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充足条件。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
  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即马克思说的;“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能彻底实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一切阶级和剥削,消除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丰富,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及各类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方式的空前先进,这样就可能为一切社会成员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全面发展自己的志趣才能创造了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成为智力与体力全面发展的人。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所谓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彻底解放。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他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因为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协调地统一发展,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随着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成了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一个普遍原理。列宁在《民粹派空洞计划的典型》一文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一贯把它作为教育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
  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而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是必由之路。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实现,但它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我国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才可能制订出正确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
23#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37:32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任何一个新的国家政权确立之后,在教育方面首要进行的第一大事便是颁布适合于新的政权需要,体现新的政权利益的教育方针。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权或国家的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在同一国家政权统治下,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所强调的总任务不同,教育方针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也常常赋予教育方针以时代使命,具有时代特点。
  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一肩二任,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双重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方针与目的通用,两者融为一体。但是,严格说来,两者毕竟不同,教育方针是针对教育总体的发展而作出的总规定,所有教育的发展都必须根据总的方针去行事,而教育目的则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位居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它规定了该层次该类别的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什么领域需要的人。与方针相比,教育目的将人才规格具体化了。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主要提出了下列一些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这个方针后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采用1957年和1968年的提法。
  1982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的面貌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新的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和方向,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上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与确立,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三、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纵观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尽管其内容表述不尽相同,有的从施教途径方面强调三育、四育、五育,甚至六育并举,有的从学生应有的素质发展方面强调德、智、体、美等的共获,但其指导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社会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坚实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这就是:
  (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不仅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并且还要“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 。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阶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应成为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新人,绝不应是剥削者和寄生虫,人人都应以劳动为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曾指出:在理想的社会里,“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 。列宁也明确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的目的是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劳动者” 。毛泽东在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这一切都指明,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同,但人人都应该是劳动者,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同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要培养劳动者,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把劳动者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者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社会主义理想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而发展的一代生产者” 。造就这种新型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要求。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提出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这也只是对“劳动者”的具体提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劳动者,分别来提只是从不同角度要求的具体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应理解为培养两种人,而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两种职能的统一要求。就是说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是合格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上又应当是革命接班人。这是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统一要求,而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目的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培养规格问题,即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的教育就必须广泛、充分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不仅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本领,同时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智力和体力是劳动能力的基础,是同自然交往的主要条件。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具有丰富的属性。所以,马克思要求“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 。劳动者生存和发展不只是要同自然界交往,因而,需要发展他的劳动能力,而且还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也需要发展他的交往能力。“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 ,社会交往能力就是“德”的问题。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思想观点,以及道德品质是“德”的基本要素。所以,社会主义的社会成员不仅要有充分发展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充分发展的交往能力,即高尚的道德品质。
  德、智、体是人的素质构成的主体,因而教育目的强调三者统一发展。但是现代社会人的素质除德、智、体之外,还要有劳动技术素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只是生产者,而且是享受者。“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 美的欣赏、美的评价、美的创造,是重要的美的享受能力,所以,现代人的构成要素需要有美的能力发展。
  现代大工业生产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己不再是直接的劳动者数量和劳动时间,而是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只有通过技术的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劳动技术能力的发展,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由上可见,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作为主体构成要素之外,还要有美和劳动技术要素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在人才规格上提出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在于说明这一全面要求。
  (三)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按什么方向培养人,这是教育目的的又一个构成要点。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从来都极力掩饰其阶级实质,表述上一贯笼统抽象,尽量把他们的教育目的说成是为整体社会利益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明确宣布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型的劳动者。既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限定了这种新人不是一般的旧型劳动者,他们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他们的素质并不是那种抽象的或资产阶级的德、智、体、美、技,而是具有社会主义方向性的素质标准。
  他们是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既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又有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既有科学世界观基础,又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要求和素质规格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四、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灵魂。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导向、调控和评价的功能,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地研究如何贯彻、实施教育目的。当前,需要着重讨论和明确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或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是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教育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等)和各种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来自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实践,所以,不同社会、时代的教育家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反过来,任何教育实践活动也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对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思想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有可无的一些抽象的观念。它无所不在地渗透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论自觉或不自觉,教育工作者总是用一定的教育思想在指导或影响自己的工作。
  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因此,明确教育目的是端正教育思想的关键。或者说,端正教育思想,就是要端正到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的上来。
  中国“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恢复了荒废十年的高考制度。以考试方式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是经中国千百年历史经验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客观公平的科学手段。但自高考恢复后不太长时间,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便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片追”的出现不是恢复高考的必然结果。恢复高考本身没有错,错在恢复高考有了升学比率后,某些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宣传部门津津乐道地把升学率当成了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校长或教师业绩的权威指标。这些不正常的教育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导向,把基础教育本身正常的教育追求引上了“片追”、“应试”的邪路,把教育对象本来正常的多方面发展引上了单纯发展应试能力的片面发展。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把长期背离正确发展轨道的不正常教育行为扳回到教育方针要求上来。本着为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的事业心,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观、质量观去主导学校的教育实践,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造就人才的摇篮。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奋斗目标与基本任务。奋斗目标是:实现“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搞好“两重”,即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校。基本任务是:保证“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纲要”提出的“两全”是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是对我国一切教育行为提出的基本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理想目标,任何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行为、管理行为、评价行为等都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背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计划、教育配置、内容讲授到质量考评、学校管理、教育督导,都需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把学校教育质量的追求放在全面提高的基点上。全面相对于片面而言,全面提高就不是单方面或某个方面的提高,而是教育方针要求的各个方面都提高;全面提高就不是“应试教育”所追求的应试能力的单方面提高或仅仅是升学率的提高,而是知识、技能、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和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提高。“两全”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要求。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保证“两全”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中去,落实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亦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其立法宗旨。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基础教育乃至各类教育的迫切任务。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目前已由原来为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狭窄内涵扩张泛化成一个合社会学和教育学双重意义的特定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素质是先天天赋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学校中以培养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那么,素质教育,即学校教育中以“两全”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应试教育因以单方面追求人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成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则因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目的而与应试教育相区别成为素质教育。
  1999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 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3. 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4.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
  “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具体包括:
  政治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的教育。我国目前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
  思想素质教育,指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理想动机、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
  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与他人、与国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民主法制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知晓中国的民主法制理论与内容,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职业岗位选择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基础。
  ③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善于以美的品位去完成工作,以美的心灵去面对社会和人生,以美的思想去创造生产和生活。
  ④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是要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⑤心理素质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包括顽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承受能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的自我调整与自我矫治。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素质教育列为第一项跨世纪工程予以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完成两基的任务正在加紧推进,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也即将出台。
24#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38:30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任何一个新的国家政权确立之后,在教育方面首要进行的第一大事便是颁布适合于新的政权需要,体现新的政权利益的教育方针。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权或国家的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在同一国家政权统治下,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所强调的总任务不同,教育方针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也常常赋予教育方针以时代使命,具有时代特点。
  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一肩二任,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双重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方针与目的通用,两者融为一体。但是,严格说来,两者毕竟不同,教育方针是针对教育总体的发展而作出的总规定,所有教育的发展都必须根据总的方针去行事,而教育目的则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位居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它规定了该层次该类别的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什么领域需要的人。与方针相比,教育目的将人才规格具体化了。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主要提出了下列一些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这个方针后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采用1957年和1968年的提法。
  1982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的面貌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新的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和方向,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上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与确立,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25#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38:48 | 只看该作者
三、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纵观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尽管其内容表述不尽相同,有的从施教途径方面强调三育、四育、五育,甚至六育并举,有的从学生应有的素质发展方面强调德、智、体、美等的共获,但其指导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社会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坚实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这就是:
  (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不仅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并且还要“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 。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阶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应成为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新人,绝不应是剥削者和寄生虫,人人都应以劳动为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曾指出:在理想的社会里,“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 。列宁也明确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的目的是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劳动者” 。毛泽东在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这一切都指明,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同,但人人都应该是劳动者,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同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要培养劳动者,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把劳动者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者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社会主义理想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而发展的一代生产者” 。造就这种新型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要求。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提出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这也只是对“劳动者”的具体提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劳动者,分别来提只是从不同角度要求的具体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应理解为培养两种人,而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两种职能的统一要求。就是说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是合格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上又应当是革命接班人。这是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统一要求,而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目的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培养规格问题,即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的教育就必须广泛、充分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不仅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本领,同时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智力和体力是劳动能力的基础,是同自然交往的主要条件。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具有丰富的属性。所以,马克思要求“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 。劳动者生存和发展不只是要同自然界交往,因而,需要发展他的劳动能力,而且还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也需要发展他的交往能力。“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 ,社会交往能力就是“德”的问题。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思想观点,以及道德品质是“德”的基本要素。所以,社会主义的社会成员不仅要有充分发展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充分发展的交往能力,即高尚的道德品质。
  德、智、体是人的素质构成的主体,因而教育目的强调三者统一发展。但是现代社会人的素质除德、智、体之外,还要有劳动技术素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只是生产者,而且是享受者。“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 美的欣赏、美的评价、美的创造,是重要的美的享受能力,所以,现代人的构成要素需要有美的能力发展。
  现代大工业生产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己不再是直接的劳动者数量和劳动时间,而是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只有通过技术的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劳动技术能力的发展,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由上可见,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作为主体构成要素之外,还要有美和劳动技术要素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在人才规格上提出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在于说明这一全面要求。
  (三)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按什么方向培养人,这是教育目的的又一个构成要点。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从来都极力掩饰其阶级实质,表述上一贯笼统抽象,尽量把他们的教育目的说成是为整体社会利益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明确宣布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型的劳动者。既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限定了这种新人不是一般的旧型劳动者,他们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他们的素质并不是那种抽象的或资产阶级的德、智、体、美、技,而是具有社会主义方向性的素质标准。
  他们是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既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又有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既有科学世界观基础,又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要求和素质规格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26#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40:06 | 只看该作者
四、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灵魂。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导向、调控和评价的功能,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地研究如何贯彻、实施教育目的。当前,需要着重讨论和明确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或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是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教育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等)和各种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来自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实践,所以,不同社会、时代的教育家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反过来,任何教育实践活动也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对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思想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有可无的一些抽象的观念。它无所不在地渗透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论自觉或不自觉,教育工作者总是用一定的教育思想在指导或影响自己的工作。
  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因此,明确教育目的是端正教育思想的关键。或者说,端正教育思想,就是要端正到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的上来。
  中国“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恢复了荒废十年的高考制度。以考试方式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是经中国千百年历史经验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客观公平的科学手段。但自高考恢复后不太长时间,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便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片追”的出现不是恢复高考的必然结果。恢复高考本身没有错,错在恢复高考有了升学比率后,某些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宣传部门津津乐道地把升学率当成了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校长或教师业绩的权威指标。这些不正常的教育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导向,把基础教育本身正常的教育追求引上了“片追”、“应试”的邪路,把教育对象本来正常的多方面发展引上了单纯发展应试能力的片面发展。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把长期背离正确发展轨道的不正常教育行为扳回到教育方针要求上来。本着为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的事业心,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观、质量观去主导学校的教育实践,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造就人才的摇篮。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奋斗目标与基本任务。奋斗目标是:实现“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搞好“两重”,即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校。基本任务是:保证“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纲要”提出的“两全”是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是对我国一切教育行为提出的基本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理想目标,任何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行为、管理行为、评价行为等都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背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计划、教育配置、内容讲授到质量考评、学校管理、教育督导,都需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把学校教育质量的追求放在全面提高的基点上。全面相对于片面而言,全面提高就不是单方面或某个方面的提高,而是教育方针要求的各个方面都提高;全面提高就不是“应试教育”所追求的应试能力的单方面提高或仅仅是升学率的提高,而是知识、技能、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和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提高。“两全”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要求。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保证“两全”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中去,落实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亦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其立法宗旨。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基础教育乃至各类教育的迫切任务。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目前已由原来为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狭窄内涵扩张泛化成一个合社会学和教育学双重意义的特定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素质是先天天赋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学校中以培养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那么,素质教育,即学校教育中以“两全”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应试教育因以单方面追求人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成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则因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目的而与应试教育相区别成为素质教育。
  1999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 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3. 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4.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
  “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具体包括:
  政治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的教育。我国目前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
  思想素质教育,指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理想动机、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
  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与他人、与国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民主法制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知晓中国的民主法制理论与内容,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职业岗位选择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基础。
  ③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善于以美的品位去完成工作,以美的心灵去面对社会和人生,以美的思想去创造生产和生活。
  ④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是要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⑤心理素质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包括顽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承受能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的自我调整与自我矫治。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素质教育列为第一项跨世纪工程予以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完成两基的任务正在加紧推进,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也即将出台。
27#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00:40:39 | 只看该作者
四、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灵魂。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导向、调控和评价的功能,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地研究如何贯彻、实施教育目的。当前,需要着重讨论和明确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8#
rmy2000 发表于 06-8-26 08:33:5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没有发完吧!
29#
洁儿ZJY 发表于 06-8-26 09:41:26 | 只看该作者
实习斑竹啊?
呵呵,蛮不错呢!加油!
多多为大家提供资料,感谢!
30#
洁儿ZJY 发表于 06-8-26 09:51:55 | 只看该作者
问问斑竹:
     这是哪个版本的呢?是笔记还是讲义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16:22 , Processed in 0.10488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