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对于孟庆茂书中有些不解 实验效度

[复制链接]
楼主
fuzhouzsh 发表于 11-8-8 2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下我的理解
首先,区分下测验中的效度与实验研究的效度,这两个并不能完全等同。虽然他们之间存在联系,但探讨的角度不一致,实验研究的效度涉及面也更广。
一、构想效度
书中定义:关于关系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定义与推理时的定义的一致性程度。
译为白话:变量间关系的构想,以及操作定义与理论概念间的构想的准确度。
至此,构想涉及到两个方面
①变量间关系的构想,其主要为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构想,即实验假设中,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猜想多大程度上反应了两者客观现实中的关系。
②变量的操作定义与理论概念间的构想,即概念转化为变量时,变量的定义多大程度上反应了概念的本质。
【附:理论与假设的元素——概念与变量(摘于黄希庭)
心理学中有两类概念①本身即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如反应时②尚无一致性操作定义的概念,如智力、人格。
变量是那些具有或赋予操作定义,且可以量化的概念。】
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甚至可以有无数个操作定义的变量,这样就存在着某一实验中所用的变量的操作定义是否很好的代表了所要研究的概念,即出现构想与客观现实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入构想效度的原因之一。
那些被试的要求特征、实验者期望等,实际上是影响了研究者所规定的操作定义,使操作过程中混进了无关因素,进一步降低了操作定义与实际概念的一致性。另要求特征、实验者期望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这些因素并不是内部效度的专属,也可从理论构想的角度,影响构想效度。书上影响四个效度的因素,有交叉的部分,但他们阐释影响的角度不同。

二:统计结论效度
书上定义: 由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它主要反映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间的关系。
译为白话:所用的统计分析程序做出结论的准确度。
适切性,即适不适合,符不符合(统计方法所使用的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5-19 00:38 , Processed in 0.13558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