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或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对估计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范围的百分数 0.5~1.5% 绝对值24-84×10 9 /L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简称血沉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沉降的速率与红细胞数量、形状、大小、血浆粘滞度中成分等因素有关。
参考值 魏氏法:成年男性 0-15mm/l小时
成年女性0-20mm/l小时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含量低,血沉较慢, 12岁以下的儿童血沉可略快,老年人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加而血沉增快。
病理性变化:血沉增快常见于:
①炎性疾病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花 ③恶性肿瘤
④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⑤贫血 ⑥高胆固醇血症
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血细胞比容主要与血中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有关,用来帮助诊断分血并判断其程度,也可用作红细胞各项平均值的计算,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二)红细胞平均值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MCV=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值: 手工法( 82-92um) 血细胞分检仪(80-100fl)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蛋(MCH)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值: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 27-34pg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积
参考值 320-360g/L(32%-36%)
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数
可分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查
一、基本概念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
二、分类: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两大类
1、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此类缺陷大多是遗传性的:包括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中珠蛋白肽链的合成数量或结构异常(例海洋性贫血),以及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缺陷(例G-6-PD缺陷症)等;也可有获得性的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缺陷(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此类溶血性贫血都属于后天获得性的,包括因免疫因素(例自身免疫、药物免疫、同种免疫等)、化学因素(例化学毒物或药物)、物理和机械因素(如心脾瓣膜置换术后或微血管病)、感染性因素(溶血性病原体感染)等作用于红细胞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二)、按溶血发生的主要部位分类: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上述大多数的后天获得性因素和红细胞内酶缺铁所致的溶血多表现为血管内溶血。此类溶血红细胞破坏迅速且数量较多,常表现为急性溶血,大量血红蛋白游离至血浆中,形成高血红蛋白症和血红蛋白尿;慢性血管内溶血还可出现含铁血黄素尿。
2、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是红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在脾脏)吞噬而破坏红细胞膜缺陷,珠蛋白合成异常,脾功能亢进等表现为血管外溶血。
有些溶血性贫血则兼有血管内和血管外两种溶血方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可出现幼红细胞未成熟,未释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原位溶血,或称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三、溶血性贫因确诊的实验室检查
(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有关检查:①红细胞寿命测定,正常红细胞寿命是120天,用 51 Co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的半衰期(Ty2)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T1/2常小于15天,红细胞寿命缩短是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切的证据。②红细胞形态改变,某些溶血性贫血的血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破裂的征象,如出现球形细胞、盔形细胞、裂细胞、红细胞碎片等。③血浆乳酸脱氢酶增高: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释放入血所致。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血管内溶血时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时正常(<50mg/L)②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③血红蛋白尿阳性,④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
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①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②尿中尿胆原排泄量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二)显示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
1、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2、外周血涂片中见到提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旺盛的红细胞形态改变,如红细胞大小不均,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owell-Tollg小体、Gabot环,有核红细胞等。
3、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见本章第三节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四、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红细胞在低渗氯化纳溶液中,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逐渐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
2、参考值:开始溶血:0.42%~0.46% NaCl溶液
完全溶血:0.28%~0.34% NaCl溶液
3、临床意义:
脆性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温抗体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脆性减低常见于海洋性贫血,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某些肝硬化及阻塞性黄疸等。
(三)酸溶血试验
1、原理:又称Ham试验,正常人红细胞于自身血清中,在弱酸性(PH6.6~6.8)条件下经37℃孵育1小时后不发生溶血现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的红细胞膜对补体敏感,孵育后可出现溶血现象。如血清先经灭活(补体被破坏),就不出现溶血。
2、意义:正常人本试验结果呈阴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人本试验为阳性,且特异性较高。
(三)抗人球蛋白试验:
1、原理: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试验。在AIHA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已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加入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免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已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现象,此即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阳性,用以证实病人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存在。间接试验是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先用RHo(D)阳性O型的正常人红细胞与病人的血清在37℃条件下致敏处理,如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即被红细胞吸附成为致敏红细胞。然后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出现凝集,即为抗人球蛋白的间接试验阳性。
正常人AB型血清中无这种免疫球蛋白,故无致敏作用,供作阴性对照血清。
2、临床意义:
① 正常人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间接试验均呈阴性。
②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呈直接试验阳性反应。
③ 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主要为IsG),但也有小部分属于冷抗体型(主要为ISM)。故必要时应在4℃条件下进行试验以检出其冷抗体,否则会导致假阴性反应。
④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常用于 RH或ABO型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的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⑤ 本试验阳性还可见于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甲基多巴等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⑥ 本试验较易发生假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不能排除 AIHA。
第三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一 、基本概念
骨髓组织:是指由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和神经构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充满其间的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所组成、分布在骨小梁之间的腔隙中的组织。
骨髓增生程度:通常以骨髓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比值来反映。
粒红比例( 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为粒红比例。一般在2-4:1。
二 、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 细胞大小及形态
( 1 )大小: 由原始到成熟,胞体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相反;早幼粒细胞可比原粒细胞稍大。
( 2)形态: 红系细胞始终呈圆形;
粒系和淋巴系细胞保持圆形或椭圆形;
浆细胞由圆形变为卵圆形;
单核系和巨核系细胞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2 . 核质比例: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
3.细胞核:
1)大小:一般 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的核则由小变大;
2)核形: 红系细胞的核保持圆形,渐缩小,固缩,后脱核,成熟红细无核;粒系细胞核一侧渐凹陷,后成分叶状;淋巴细胞的核呈圆或椭圆形;浆细胞则保持圆形;单核细胞变为一侧凹陷,后成肾形,不规则形,有扭曲折叠;巨核细胞的核渐大并分叶不规则堆叠为一巨大的核。
3)核染色质: 染色质结构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紧密粗糙,着色由浅变深。
4)核仁: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
4.细胞质:
量:一般由少渐多,淋巴细胞除外
色:红系,粒系,巨核系的细胞质由嗜碱变为嗜酸(由深蓝或浅蓝变为浅红);淋巴系为透明天蓝;单核系呈浅灰蓝;浆细胞由浅灰蓝变为深蓝
颗粒:粒,单,巨细胞由无到有;淋巴系少;红系无;
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确定诊断:各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转移癌,疟原虫,黑热病小体等
2.辅助诊断: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3.鉴别诊断:不明原因的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注意事项:
( 1)对某些局灶性病变可能需多次多部位穿刺如:恶组,骨髓转移癌,慢性再障,骨髓瘤等
( 2)某些病须结合病理学检查如:骨髓纤维化,某些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 3)有凝血因子缺乏有严重出血者应列为禁忌
四 、正常骨髓象
1.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
2.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胞的比值 一般符合下列参考值者大致认为正常骨髓像:
• 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 30%-50%,其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及中幼粒细胞之和占粒细胞总数的1/5,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细胞及分叶核细胞占4/5。
• 红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 20%
• 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20%,幼儿可达40%
• 单核细胞系 <4%,为成熟单核细胞
• 浆细胞系 <2%,以成熟浆细胞为主。
• 巨核细胞系:全片巨核细胞数多在 7-35个之间。
五 、临床意义
•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来辨别;
• 根据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来判别
• 粒红比例
• 具体细胞比例改变
六 细胞化学染色
七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 贫血
•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白血病的细胞类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的细胞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为 7个亚型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为三型
• 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细胞均有形态异常。分为5种类型: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检测
•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完整的血管壁、有效的血小板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血管壁的止血作用表现为:①血管的收缩;②血小板的激活;③凝血系统的激活;④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 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以及受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的影响,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较小。BT延长见于:①血小板减少;②血小板功能异常;③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④血管异常;⑤药物干扰等。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延长见于:①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②凝血酶原重度减少;③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④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⑤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时;⑥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四、血小板计数
正常人血小板为100∽300×10 9 /L。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等。
五 生理性抗凝蛋白和病理性抗凝物质的抗凝检测
一 .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 AT-Ⅲ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成正相关,而与AT-Ⅲ呈负相关,根据受检者吸光度(A值)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AT-Ⅲ:A的含量。
其正常值为: 108•5% ±5•3%。
其临床意义为: 1.增高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
2.减低 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一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二.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ntithrombin Ⅲ antigen,ATⅢ:Ag) 测定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受检血浆中AⅢ在含AT-Ⅲ抗血清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形成火箭样沉淀峰。沉淀峰的高度与血浆中AT-Ⅲ的含量成正相关。从标准曲线中计算血浆中AT -Ⅲ抗原(AT-Ⅲ:Ag)的含量。
其参考值为: 0.29士0.06g/L
其临床意义见血浆AT-Ⅲ活性测定。
三. 血浆蛋白 C抗原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蛋白C抗原 (protein C antigen;PC:Ag)的测定方法为免疫火箭电泳法:在含抗人PC抗血清(抗体)的琼脂板中加人一定量受检血浆(抗原),在电场作用下,抗原与抗体形成火箭样沉淀峰,峰的高度与血浆中抗原浓度成正比。受检者测得的峰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PC:Ag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含量。
其参考值为: 102.5%士20.l%
其临床意义为:PC:Ag减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PC缺乏症,后者见于 DIC、肝病、手术后、口服抗凝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 血浆游离蛋白 S测定。
其原理为:凝固法:受检血浆中加人乏PS基质血浆(提供除PS外的其他凝血因子),PS可促进活化PC(APC)对因子Va的抑制作用,纤维蛋白形成所需的时间与受检血浆中血浆游离蛋白 S(free protein S,FPS)的量成正相关。受检者凝固时间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FPS的含量。
参考值为:100.9%士29.l%
其临床意义为:FPS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PS缺乏症,后者见于肝病、口服抗凝剂等。
五.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测定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可以与因子Ⅶa和Ⅹa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它们失活。若TFPI水平减低易患血栓病。目前常用ELISA法检测。
参考值为: 97.5士26.6ug/L。
其临床意义为:TFPI减低:见于严重创伤、广泛手术、脓毒血症、休克、DIC以及血栓性疾病。增高:见于老年人、妊娠、肾衰竭等。
六.血浆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其原理为:用兔抗人凝血酶抗体包被酶标板,加入受检血浆后再加人辣根过氧化酶标 记的鼠抗人AT-Ⅲ抗体,后者使OPD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所含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呈正相关 。
参考值为: 1.45士0.4чg/L
其临床意义为:TAT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DIC、DVT、脑梗塞、急性白血病等。
七.复钙交叉试验
其原理为:血浆复钙时间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血中存在抗凝物质所致。受检血浆加入少量正常血浆测定复钙时间,如果延长的复钙时间能被纠正,表示受检血浆中缺乏凝血因子;如果不被纠正,则表示受检血浆中有抗凝物质存在。此称复钙交叉试验(cross recalcification test,CRT)。其临床意义为:血中存在抗凝物质:见于:反复输血的血友病患者、肝脏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胰腺疾病等。
八.血浆游离肝素时间
其原理为:甲苯胺蓝有中和肝素的作用。在凝血酶时间(TT)延长的受检血浆中加入少量甲苯胺蓝,测定TT。若延长的TT恢复至正常或明显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有肝素类物质存在或肝素增多;若不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存在其他抗凝血酶类物质或纤维蛋白原缺陷。TT延长的受检者血浆加入甲苯胺蓝后,TT缩短5秒以上:,提示受检血浆中有肝素类或肝素物质增多;如果TT不缩短,提示延长的TT不是肝素类物质所致。
临床意义为: 血中肝素类物质增多:见于严重肝病、过敏性休克、使用氮芥、放疗后、肝叶切除后、肝移植后等。
九.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其原理为: 肝素与AT-Ⅲ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可灭活因子Xa,在加入的过量因子Xa的反应中,测定剩余因子Xa对基质血浆的促凝活性:,基质血浆与标本中的肝素含量呈正相关。
参考值为: 正常人为0 .lU/ml
临床意义为:用于监测肝素的合理用量,血浆肝素浓度以0.2~0.5U/mL为宜.
十.狼疮抗凝物质测定
其原理为:改良的Russell蝰蛇毒稀释试验。包括①Lupo试验Ⅱ:即当蝰蛇毒试验延长时,加入正常血浆后,蝰蛇毒时间仍延长,提示被检血浆中存在狼疮抗凝物质;②Lucor试验:内含过量脑磷脂以中和狼疮抗凝物质,从而使凝固时间缩短或正常。
参考值为:Lupo试验Ⅱ为31—44s;Lucor试验为30—38s;Lupo试验与Lucor试验比值为1.0一1.2。
临床意义为:本试验阳性见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的患者,如SLE、自发性流产、某些血栓形成性疾病。
六 纤溶活性检测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其原理为:血浆优球蛋白组份中含有Fg、PL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受检血浆置于醋酸溶液中,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将沉淀的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Ca 2+ 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加酶法),Fg转变成纤维蛋白凝块,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即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 lysis time,ELT)。
参考值为:加钙法为129.8±41.1min;加酶法为157.5±59.1min。
临床意义为:
1.纤维蛋白凝块在7()min内完全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如:手术、应激状态、创伤、休克、变态反应、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急性白血病和晚期肝硬化等。
2.纤维蛋白凝块完全溶解时间延长,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等。
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发色底物法:血浆优球蛋白部分含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并使PLG转变成纤溶酶(PL),PL使发色底物(S-2251)释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t—PA的含量呈正相关。所测得的A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受检血浆中t—PA:A的含量。
参考值为:0.3~0.6u/mL
临床意义为:
1. 增高 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纤溶症、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
2. 减低 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动脉血栓形成、DVT、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缺血性中风等。
三.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A)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受检血浆中加链激酶(SK)和发色底物(S-2251),受检血浆中的PLG在SK的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PL),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PLG:A的含量。
参考值为:75%一140%
临床意义为:
1.增高 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减低 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和先天性PLG缺乏症。
3.根据PLG:A和PIG:Ag测定的结果,可分为交叉反应物质CRM + 型(P1G:Ag正常和PIG:A减低)和CRM — 型(PLG:Ag和PLG:A均减低).
四.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l活性(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activity,PAI1: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纤溶酶原激活物(PA)和PLG,血浆中的PAI-1,与PA形成复合物,剩余的PA使PLG转变成PL, PL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PNA而显色,其颜色的深浅与PL的活性正相关,而血浆中PL与PAI1呈负相关,从所测得的A值,可计算出血浆中PAI:A的水平。
参考值为:0.1~1.0抑制单位/毫升
临床意义为:
1.增高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减低 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症。
3.根据 PAI:A和PAI: Ag的测定结果,可将PAI1缺陷分为CRM+型和CRM--型。
五.血浆α 2 -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α 2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 2 -plasmin inhibitor activity,α 2 -PI: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PL,使α 2 -PI与PL形成复合物,剩余的PL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血浆中剩余的PL呈正相关,而PL又与血浆中α 2 -PI呈负相关,从而可计算血浆中α 2 -PI:A的含量。
参考值为:0.8~1.2抑制单位/毫升
临床意义为:
1.增高 见于血栓性静脉炎和动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
2.减低 见于肝病、DIC、手术后α 2 -PI缺乏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