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专题

[复制链接]
11#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7:41 | 只看该作者
四、社会行动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若勒福(1946年)最早提出的研究模式。他在人际关系研究中把白人、黑人都吸收到课题组,共同参与到研究中,参与改善行动者自己的问题和现状。80年代以来,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这一研究模式被广泛应用。
(1)合作模式:专家设计方案,行动者参与。
(2)支持模式:行动者设计方案,专家参与。
(3)独立模式:完全由行动者研究。
目的:(1)了解(与行动者有关的)现状,运用实证方法和理解的方法形成理论观点。
    (2)为解决行动者的实际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3)进行批判、反思、教育、启蒙,推动社会改革。
一方面改善行动者处境,另一方面发展社会行动理论。
参考书目:
袁方:《社会学方法教程》 第三章
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26章
邱仁宗编:《科学发展模式》人民出版社。1987
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 1983
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第六讲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
1.知识的真理性与客观性
社会层次:
(1)客观自然界:生态、地理、人口
(2)文化自然界:城乡、建筑、道路等人为建构
(3)社会关系:社会群体、阶级、社会分工
(4)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
知识类型:
(1)普遍性知识、特殊知识(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
(2) 客观知识  不涉及主观意义。
主观知识  个人认知
互为主观知识 人际互动。(戴维逊,1985)
真理标准: ⑴实证检验—自然科学的证实,证伪;⑵共同接受(历史、人文、诠释学)—主观、互为主观知识。
证据充分,符合日常逻辑、合理性、共识性
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视角:客位视角:以本土人、本地人的立场、观点、概念、语言来说明本地情况——地方性知识,深度描述法(吉尔茨)。
两种客观性: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后者的内在矛盾。
2.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价值介入
韦伯的观点:
第一阶段选题、价值介入
第二阶段客观收集、处理资料、得出结论。价值中立

加尔默尔、吉登斯的“双向理解”与“视域融合”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研究者和行动者多种价值观的沟通和理解,摆脱每个人的局限性,双向理解得到对问题的正确揭示。
真知一方面取决于对现象的准确描述,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社会问题的正确揭示和批判,这样才是合理的真知。
3.科学解释、主观理解、社会批判的方法论
科学解释   理解性解释(又译演绎) 诠释(释义、阐释)
explanation    intepretation       hermeneutics
因果、共性解释 个性解释、具体说明    对文本的理解、说明、解释
参考书目:
丹西 《当代认识论导论》1990 人民大学出版社
蒯因 《从逻辑的观点看》1985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沃特金斯 《科学与怀疑论》 1991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锐生   《社会哲学导论》 1994 人民出版社
研讨课主题:
1.社会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
2.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本土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3.价值介入是否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

第七讲  社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一、理论构成
理论类型:
1.形而上学理论——思辨式理论:如“人是自私的”、“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2.经验概括:如“有其父必有其子”、分类理论
3.科学理论  由一套公理、定理、命题(假设)组成的理论体系:
以抽象的概念(变量)、术语陈述。
(1)公理式理论:物理、数学等      组织化——科层化
(2)形式化理论:由基本命题可以推演   科层化——效率
(3)模型理论:多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
假设是未经证实的命题,经“证实”后就可成为理论命题。
科学研究是用科学方法(如实验法)“证实”假设(假说)。
二、概念的操作化:现象用抽象概念概括,概念用各种经验指标来观察、测量。
抽象——经验的往返        
语言学革命:概念的能指与所指、经验证实的局限(奎因)
社会人文现象的抽象概括:“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
抽象方法:“理想类型法”(韦伯)
三、观察与调查
实证方法:以观察和调查的经验资料、数据来发现“真理”、检验各种理论
(1)统计调查(survey)    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大样本(一般100或50以上)  用调查表(问卷)、量表、结构式观察、访问
                   
(2)参与观察(field work):田野调查、采访、实地研究
扎根于经验观察说明客观事实、提出理论观点:文化主位(emic)——客位。
文化客位观察(etic):以研究人员的文化观念为主,以研究者的视角、概念、术语、进行客观观察。民族志方法、社区研究。
(3)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等经验“证实”的方法。
人文方法:以观察、感知、理解、领悟、洞察、思辩等方式来说明、揭示“真相”、来叙述“故事”、阐释现象或“文本”。文化主位的观察或交往理性(主体间性)。
(1)理解的方法,(2)释义学方法,(3)深(度)描(述)法-吉尔茨,(4)常人方法学(5)口述史方法。
阅读: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八讲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
一、演绎法与归纳法:
假设检验(或假设演绎)方法——实证研究的逻辑:探求普遍性的知识、规律、得出
共性解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假设检验逻辑
假设演绎法可用“科学环”说明(《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四章) 
实证主义与波普的“证伪主义”都依据假设检验逻辑:认识论的一致论、相符论。
相符论:认为有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现实,理论认识与经验事实可以相符。
假设检验逻辑的局限:
(1).只涉及假设(真理、知识)的证明逻辑,忽视科学发现的逻辑(想像.直觉.洞察力等)。
(2)只适用于形式化学科(有系统的演绎理论体系),忽视非形式化学科的研究逻辑。
(3)科学证明逻辑在证实和证伪方面没有明确的分界,对理论的部分证伪不能完全推翻理论体系。
二、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归纳逻辑
(1)客观主义(本质主义)的归纳逻辑:探求普遍规律和事物的本质。
扎根理论: 社会研究的发现和证明扎根于经验的事实中.
中层理论(默顿,1967):由经验研究归纳概括较低层次的理论命题,反对宏大理论体系。
理解社会学(韦伯):由具体、独特的现象归纳、抽象出“理想类型”、得出理论命题。
韦伯:对新教徒和企业家的案例中理解,然后发现一种共性—资本主义精神。经验归纳的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主流的社会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检验逻辑或客观主义的归纳逻辑。
(2)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归纳逻辑:非主流社会研究的逻辑。探求具体、独特的地方性(本土)知识。
阐释学方法:理解作者(或文本)的本来意义,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
深度描述法、口述史方法:从研究对象(本地人)的叙述中归纳本地人的观点和意义系统。
现象学、常人方法学:由日常生活和常人的视角,归纳、说明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     


归纳






主流:事实     经验概括     理论命题(普遍性知识)。
                            
非主流:事实    理解、释义过程(包括当地人的理解)——地方性知识(个体知识)。

批判诠释理论的归纳逻辑:通过批判、反思、沟通、双向诠释,揭示虚假知识,探求共识性知识
归纳逻辑的局限:
(1)个别事例无法证明理论命题。
(2)由经验事实可归纳各种不同的理论,理论“跳跃”的合理性无法证明。
阅读: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4章 北京大学出版社。
景天魁(编),1994,《现代社会科学基础(定性与定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研讨课主题:
1.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的特征,与其他学科方法的区别及共性。
2.如何解决或处理社会研究中证明逻辑和发现逻辑的问题。
3.如何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

第九讲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
一、定量方法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争论
在社会科学中,定量方法是依据自然科学方法论,其主要特征:(1)研究对象的分解,基本单位的集合与汇总(原子论或个体论)。(2)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操作主义)。(3)因果统计分析(数量化的实验与假设检验)。
哲学方法论争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个体论与整体论等。
科学方法论争论(技术性):(1)单位的集合与测量只是表示整体“平均值”及变量关系,而不是实际的因果关系。(2)个人行为动机、态度、观念难以测量与定量化。(3)数学、统计学模型不能提供理论性的因果解释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定性方法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争论
当代社会科学的定性(质的)研究方法主要依据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主要特征:(1)个案研究、注重具体、独特的现象。(2)对具体个体的理解、阐释。(3)深度描述的方法。
方法论争论:(1)主观性的方法(不管是研究者的主观描述和阐释,还是本地人的叙述和阐释)不能提供共识性的知识,也缺乏判断真假、对错的标准和研究规范。(2)个案分析缺乏代表性、由此得出的理论概括缺乏普遍意义和充分理由(扎根理论的局限)。(3)阐释方法、深度描述方法的内在矛盾(“释义学循环”、Emic方法的认识论矛盾)。
三、当前处理、解决方法论争论的几种途径:
(1)哲学、人文学科的“新实用主义”、“沟通共识论”。罗蒂、哈贝马斯等。
(2)科学方法论的“后实证主义”:波普的“进化知识论”、劳丹的“科学进步论”、多元的“普遍主义”。
(3)“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的多元论。
阅读: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五章、第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 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景天魁(编),1994,《现代社会科学基础(定性与定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十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一、有关本土化的不同观点
本土化与科学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研究原则。它们的关系涉及多方面的方法论问题。依据新科学观,科学是建立在共同体成员的相互理解和共识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并不局限于探索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历史的、特殊的、批判的和释义性的知识。在当前,本土化(或中国化)这一“论域”的展开是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相联系的,它的论题涉及上述各类知识的探求。其背景主要是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实证社会研究的方法、理论概念、研究模式移植到中国的拒斥或反思。在以往的讨论中,对本土化有多种界定和各种观点。
(1)实证研究者把本土化视为将国际通用的规范、方法、程序作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修正,这是应当的。但要意识到,国外实证方法的弊病在其本国也是存在,如问卷、量表的信度、效度不高。
(2)某些人文主义者认为,只有本土人才有资格研究本土的问题,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有其独特的知识和认知方式。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默顿对这种逻辑进行了批判。如果依据这种逻辑,北京人不能研究上海人,年青人不能研究老年人,那么任何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一批判主要适用于以经验分析知识为目标的研究。
(3)中国社会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本土化是要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脉络中研究本国问题,提炼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概念、理论,为认识中国社会、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一论证是较为客观的。但还有一些论题有待论证,如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对西方学术霸权的批判、本土化与科学性和规范化的关系等等。
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规范化
近年来新的科学观强调:A.科学的历史性和实践性。B.科学是以交往共同体的规范和共识为标准的。C.不同论域有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和论证方式。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A.科学的推理和论证是自足的(即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B.科学的目标是在其“信息域”中自主地、系统地提出问题、制定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确定一系列可能的解答,建立衡量什么是可接受的解答的标准(夏佩尔)。C.科学共同体遵守其共同制定的标准、规则和规范。
科学性是与规范化相联系的。规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论域”、论题的规范化,概念、术语的规范化,调查指标、变量的规范化,同一类课题中方法、程序的规范化,研究论文的规范化等等。规范是学术共同体为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所制定的规则,它为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争论和协作提供了框架。
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并不是拒绝与其他文化对话,不同类型的研究者需要通过相互交流、沟通而达到一定的共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也是本土论者)罗蒂提出,理性的合理性不是指其逻辑性,而是指合乎情理的论证,容忍、宽容地讨论本国的各种问题,合情理地加以解决。他认为,经验科学是这种人类亲和性的代表,其理由不在于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而是由于科学共同体摆脱了教条主义、霸权主义的论证方式,排除了外在力量的强制。他的实用主义本土观并不拒斥与别的共同体、别的文化交流,而是在这种交流中不断超越本土(本民族)的原有信念,达到加达默尔所说的“视界融合”。这也是意识形态批判和释义性知识所应采取的论证方式。
阿佩尔:《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版,第2章。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导言”。
金耀基:“社会学的中国化:一个社会学知识论的问题”,《国外社会学》 1993 3-4。
罗蒂:“科学作为亲和性”,罗蒂著:《后哲学文化》1992年。

第十一讲   社会理论、社会研究、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研究的旨趣与知识类型
哈贝马斯对研究旨趣的分类:1.技术控制,2..相互理解,3.批判、反思。
相应的知识类型:经验分析知识、历史-释义性知识、批判-反思性知识
知识的其他分类:专业知识与日常知识、普遍知识与特殊知识、学术知识与实践知识、共识性知识与个体知识。
学术知识又分为:科学、哲学、艺术、宗教、意识形态等。
科学知识可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可分为: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和互为主观知识。
二、社会实践的多重主体与多重知识
1.社会实践的主体:各种文化、各个地域、各个历史时期的行动者,又分为各种职业、专业、各种社会背景的人,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主流与边缘、权威与一般人等。不同的主体偏重不同的知识、并受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观念、政治观点的局限。
2.社会研究的主体:学科与非学科的研究者、研究者与行动者(实践者)、委托人与代理人、学术界上层与下层等。多重主体论提出了学科、知识、权力的问题以及西方中心主义、学术霸权、科技霸权的问题。
三、社会研究、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
1.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针对社会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提供专业化的、学术性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非学科(行动者)的认知目的: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得到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
2.学科研究与非学科研究、学科理论知识与非学术的实践知识的关系:
学科研究可为非学科研究提供较规范的概念、术语、方法和理论,非学科研究不仅为学科研究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性的信息和知识,而且可发现实践领域中的疑难问题和价值争论,为学科研究指引方向并提供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福柯著:《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
哈贝马斯著:《知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
马克斯.舍勒著:《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0。
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
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

第十二讲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与社会学研究
一、开放社会科学:华勒斯坦(I.Wallerstein)
近期社会科学理论/方法论的进展:(1)反对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理性。(2)打破人为的人与自然、客观与主观、普遍与特殊、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分离。(3)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层面;包括实践知识、本土知识、主观知识以及边缘(弱势)群体、常人等。(4)重新认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重新考虑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对社会研究的影响(“世界的复魅”)。使社会研究更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宽容性。
二、跨文化对话、沟通与“视域融合”
方法论的多元化、多重主体的视角以及后现代主义观念既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促进作用,也带来了潜在危机;即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神秘主义和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怎么都行”)。使社会研究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缺乏“科学”的方法。解决途径:(1)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对话,使不同的研究主体形成一定的共识。“多元化的普遍主义”。(2)结合多种研究视角,得到更丰富的、相互补充的认识(知识)。“视域融合”。
三、社会学研究的多元性
社会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个研究领域。作为科学活动,涉及专业与非专业、理论与应用、涉及多重主体和多重知识。作为社会学专业领域也是如此,涉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权威与下层、核心与边缘的互动,以及专业训练的内容、目的的多元性。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SSK)都对影响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建构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社会学研究:在进行一项社会学研究时,应确定研究的领域、问题(主题)、研究目的、它所涉及的实践者、行动者及知识类型、理论类型和相关学科,然后在多种方法论指导思想、多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中进行选择,或结合不同的范式和方法。 
阅读:
华勒斯坦等著,1997, 《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
参考书目:
罗斯诺,1992/1998,《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Hudson,Walter W and Nurius,Paula S 1994,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Allyn And Bacon 《社会工作研究中的争论问题》
Sayer.andres,1992,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ughes.john and Sharrock.wes,1997,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研讨课主题:
1.社会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2.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3.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课后阅读、思考讨论题)
选读参考书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84/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1994,三联书店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
L.罗蒂:《后哲学文化》,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980/1994,上海译文出版社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
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  1988
丹西:《当代认识论导论》1990 人民大学出版社
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1985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沃特金斯:《科学与怀疑论》 1991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锐生:《社会哲学导论》 1994  人民出版社
福柯著:《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
哈贝马斯著:《知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
马克斯.舍勒著:《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0。
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
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
Hughes.john and Sharrock.wes,1997,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Hudson,Walter W and Nurius,Paula S 1994,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Allyn And Bacon 《社会工作研究中的争论问题》
Peile,Colin 1996,The Creative Paradigm :Insight,Synthesis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2#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7:54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学专业考研指导

--------------------------------------------------------------------------------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3日  出处:南京大学小百合  本页面已被访问 6227 次





    对于社会学专业来说,目前并非显学,社会认可程度还不太高,出路也比较狭窄,主要就业单位为:1.高校、党校、社科院系统;2.政府机关,特别是民政、劳动、计生委、共青团、政策研究室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附设的研究所;3.各类公司、银行的人事,市场部门、管理咨询公司、文化新闻出版单位;4.出国。

   其中,1需要博士学位,高校轻松稳定,有时间在外兼职,弄得好的话收入并不少,可与外企比肩(博士毕业两年就是副教授了,年薪4万多,加上兼职收入,一年6-8万是有希望的)。2要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成败难料,属可遇而不可求(普通公务员年薪5万左右,处级以上大幅度增加,但提拔很难,除非你朝中有人)。3收入很难讲,一般好的外企员工年薪8万左右,升职后更高,但很辛苦,稳定性差,风险较高。4.考GRE,可以试试。这里面,1,3,4都要名牌大学,2不一定。

   社会学中最实用的几个方向是:社会心理学(中山杨中芳《心理学系》、南大周晓虹,翟学伟、人大沙莲  香、南开乐国安,北大方文,按实力排,下同)、社会学研究方法(南大风笑天、北大郭志刚、林彬;陈向明《北大教育系》)、经济社会学(北大刘世定、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武大周长城、南大汪和建,宋林飞、中山丘海雄,王宁、吉大刘少杰)、组织社会学(北大刘世定,丘泽奇、社科院李汉林、人大于显洋、武大刘祖、上大李友梅)、城市社会学(中山蔡禾、华东师大陈映芳)、社会政策(人大郑杭生、清华李强、南大宋林飞、北大丘则奇、南开关信)。

   其余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社会学(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贺雪峰,吴毅,徐勇、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折晓叶、南大宋林飞、清华仝志辉、川大袁亚愚、湖南师大于建嵘、华东理工曹锦清)、政治社会学(北大张静、中国政法应星、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人大景跃进《国关院》、厦大胡荣)、法律社会学(北大李猛;朱苏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北大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梁治平、中国政法应星)、社会学理论(北大李猛,李康、社科院渠敬东、苏国勋、霍桂桓、中国政法应星、清华孙立平、南大成伯清、山大林聚任、吉大刘少杰)、社会分层(清华李强、人大李潞潞、北大王汉生、社科院)、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北大王思宾、复旦《与香港合作》、华东理工徐永祥、厦大张友琴)、婚姻、家庭与性社会学(社科院李银河、人大潘绥铭、北大杨善华、南大风笑天、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天津社科院潘允康、上大刘达临)、科学(知识)社会学(南开刘郡郡,赵万里,社科院黄平、北大郑也夫)、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王处辉)、休闲(生活方式)社会学(哈工大王雅林、武大周长成、中山王宁)、发展社会学(清华孙立平、社科院景天魁,李培林)。

   国内社会学当然是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北大明显领先(难分高下);接下来传统看法应该是人大,但南大从实力上看并不逊色,只是朝中无人罢了;再往下应该是清华了,势头强劲,唯建系尚短,再有10年,必超南大;南开早已辉煌不再,专业方向老化,偏冷门居多,吃老本矣,名次日后恐怕还要后移;下来是中山,有钱,位置好,方向热,与港台交流方便,后劲很大;其余武大、上大、吉大差不多,皆有若干亮点;最后是华中师大,虽有博士点,但实力比很多无博士点的还差,可见人脉的重要性,不提也罢。

   无博士点的学校中,看好中国政法,少壮派的大本营;厦大也不错,学校重点支持,渴望下次拿下博士点。其余复旦、浙大,校方视之可有可无,暗无天日;山大有心杀敌,然实力有限,无力回天,倒是华东师大近来搞得颇有声色,值得关注。

   不过,从找工作的角度看,北大、清华、复旦、人大、中山占有明显优势,绝大部分顶级外企都会去招聘,其余的学校虽然也是中国的一流大学,也有很好的外企来招聘,但数量与质量明显逊色。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13#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9:10 | 只看该作者
06社会学考研进行时之[3]:北大和南大社会学考研用书

--------------------------------------------------------------------------------

发表日期:2005年7月4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4027 次



06社会学考研进行时之[1]:Game Begin

06社会学考研进行时之[2]:解读南大《西方社会学理论》

[10]北大社会学考研用书

社会学理论

一、必看教材: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 ,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 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此书难度最大,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 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二,选看教材
1、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通读)和戴维。波谱诺 《社会学》,人大出版社(通读) 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2、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通读,至少掌握里面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3、《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沃特斯 华夏出版社 (通读)此书是按照理论流派输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4、《西方社会学原著选读》谢立中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通读)此书只需要翻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学

一、必看教材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掌握书中基本概念,系统反复阅读。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
  需要通读几遍,掌握些统计学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公式。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人大出版(精读)
  此书十分重要,需要花时间反复阅读,一些关键知识点需要仔细理解揣摩,特别是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4、《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精读)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例如双盲实验,分类法
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袁方主编,林彬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精读)此书在书店基本买不到,在海淀图书大厦自考教材货摊有可能买到。

二、选看教材
1、《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人大出版社 ,可以翻看作为参考。
2、《社会统计学》 布莱洛克 中国科学出版社 经典教材,可以参考。但很难买到,在图书馆可借。
3、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  郭志刚主编,人大出版社 可作为参考。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一、必看教材
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大出版社 (精读)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大 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
3、《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读) 掌握书中基本理论。
4、《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2002 (通读)掌握唐朝以前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5、《城乡家庭 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沈崇麟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二、选看教材
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 或者韩明谟版本(通读)翻看下就可以了
2、《发展社会学》,张涿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 通读翻看下就可以了。重点注意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依附理论之间相互区别以及联系。
3、社会分层相关的一些书及论文,掌握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些理论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社会分层特点。

  杂志、近十年的考研试卷

  《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92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


[11]南大社会学考研用书

极大可能的是,今年南大的参考书和考试科目将要作变动。敬请留意本站。

1、 西方社会学理论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朱力,《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经典贡献》,上海人民出版社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 、社会研究方法
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袁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经济社会学
汪和建,《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汪和建,《走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课时的课堂笔记
4 、社会心理学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社会问题
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南京大学出版社
朱力,《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宁夏人民出版社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断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课时的课堂笔记
6、 城市社会学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东南大学出版社
上课时的课堂笔记也十分重要,与书配合着看
14#
新月, 发表于 11-9-24 15:50: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有的忙了。
15#
向阳流浪 发表于 13-4-16 10:58:03 | 只看该作者
....此时考北大社会与彼时相比。。唉,哭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08:44 , Processed in 0.0890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