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anni614 发表于 10-5-22 12: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Summarized by CYYS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一) 传播概念的把握
1. 起源 communication
1) 库利: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 皮尔士:通过“像”(icon)或符号对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3) 施拉姆: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2. 实质:社会互动行为
(二) 传播与信息
1. 信息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2. 信息分类:
1) 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 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3. 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1) 生理反应→伴随精神心理活动,态度,感情,价值,意识形态
2) 符号系统本身→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三)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四) 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共享,关系,双向,共通,行过系
(五)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1. 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大众传播特点:专业机构,对象,技术,内容公开,反馈
2. 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开放性,子系统,双偶,双自P10
3.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Eg制度合理,渠道畅通,系统功能正常
4. 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
5. 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六)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1. 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1) 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
2) 精神交往关系与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
3) 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得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
2.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
1) 精神~→起源于→物质~
2) 物质生产力→制约→精神~
3) 精神~→反映→物质~
3.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1) 精神~发展→推动→物质~
2) 物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状态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 精神~&物质~→不同的特殊规律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1) 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2) 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3) 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2. 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3.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P26-27
4. 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1) 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 无限的灵活性
3) 发音的经济性
4) 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 口语传播时代:
1) 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加速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P29
2) 口语的局限:空间&时间,小规模&近距离P29-30
2. 文字传播时代:
1) 文字的出现P30
2) 文字发明的意义[巴勒克拉夫]
时间,空间,传承P31
3. 印刷传播时代:
1) 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登堡印刷机)P31-32
2) 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社会经济的推动,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4. 电子传播时代:
1) 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
2) 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三)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P35
2. 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ü 哈特的媒介三分法(再现,示现,机器)P35-36
ü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P36
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具体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得新方式。
3.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1) 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
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2)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
渔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
3) 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经济主体(产业结构)、劳动力主体、信用、全球贸易
4. 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1) 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
2) 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
3) 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8
4) 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
5) 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ü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 符号
1. 符号:[永井田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或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信号与象征符:
1) 信号(signal)的特点P44
2) 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二) 非语言符号【三类】P45
1.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声调等)
2. 体态符号(手势等)
3.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仪式等)
(三) 符号的基本功能P46
表述&理解、传达、思考
(四)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 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 符号意义的分类
1) 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明示性意义&暗示性意义
外延意义&内涵意义
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
2)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本身意义的模糊&多义性
3.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
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
(五) 象征性社会互动
1. 象征行为P51
2. 象征行为的特点:智慧性,社会性,约定性,价值型,动机性,行为取向性
3.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P52
1) [米德]倡始人《精神、社会与自我》1934
2)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行为不近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布鲁默]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  三个前提:意义,社会互动,解释
4. 象征性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5. 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
对符号演义的共同理解
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 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
1) 主我:个人的主体意识
2) 客我: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3)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4) “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
5) 体现人与社会互相制约的关系
7. 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
(六) 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
1. 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P54-55
1) “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2) 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
2. 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
3. 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 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 P57
(二) 过程
1.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
2.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ü 模式的双重性质P59
A.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P60
b)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P60
B.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P62
b)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63
c)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P63
3. 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P64
(三) 系统结构
ü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P66
b)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P67
(四)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1. 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P69
2.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
精神交往,考察精神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辨证运动,精神生产联系精神交往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 人内传播
内在传播】【内向传播】【自我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
2. 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
3. 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
外部环境,社会实践,积极能动,基础
4.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
A. 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
a) 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通过个人围绕对象是无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b)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c) 主我客我的关系P79
B.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理论
a) 《象征性互动论》1969
b) 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
c) “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
C. 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的观点P80-81
(二) 人际传播
1. 人际传播的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有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2. 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
1) 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获得信息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3.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the looking-glass selfP82-83
1) 《社会组织》1909
2)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3) 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i.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ii. 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iii. 自己对于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4) “镜中我”也是“社会我”,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
4. 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
5.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个人社会化过程,大众传播效果P84-85
6.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1)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P85
2) 姿态的传播功能(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3)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P87
4) 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P88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 群体传播
1. 群体
1) 概念:一群人按照个体的某种特征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统一规范的约束下,心理和行动上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调运动的社会性组合。
2) 群体的两个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3) 群体的类别:
A. 库利(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
B.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C. 韦伯:团体(verband)一般群体
D. 威瑟:组织群体(organization)与非组织群
4) 群体功能
A. 社会功能:
a) 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是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以保证
b) 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完成个人所不能完胜的社会工作和事业
B. 个人:
a) 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的手段
b) 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c) 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2. 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1) 群体成立条件:共通的目标和关心事项,协作意愿,群体传播
2) 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A.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B. 群体感情
C. 群体归属意识
PS:集合意识: [迪尔凯姆]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
3.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1) 群体规范P92-93;
2) 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P93;
3)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对内、对外)P93
4.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 群体压力的概念P94
2) 信息压力的概念P95
3) 趋同心理的概念P95
5.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群集(crowdP95
2) 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P96
3) 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信息流→非常态流动)P96-99
4) 模仿:[J.G.塔尔德]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5) [奥尔波特] R=i×a 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6) 紧急事态下流言的特点: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奇异回流,伴随大量谣言
(二) 组织传播
1. 组织与组织传播:
1) 组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角色分工,在同一的志愿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 组织结构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3) 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
4) 组织传播的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
2. 组织内传播
1) 正式渠道(组织人)
上行传播,下行传播,横向传播
2) 非正式渠道(社会人)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特点:交流信息广泛,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ü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网络
3. 组织外传播
1)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企业组织信息输入的渠道P106
a) DSS决策支援系统
b) MIS战略信息系统
c) POS销售数据系统
2)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P107-108
a) 公关宣传
b) 广告宣传
c) 企业标识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 定义: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 特点: P111-112
1. 者: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 技术手段:先进技术,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传播信息
3. 象: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 信息属性:商品属性&文化属性
5. 过程性质:单向性很强
6. 制度化社会传播
(三) 功能:
1.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环境监控,社会协调,遗产传承P113
2. 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见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P114
3. 施拉姆的概括:政治,经济,一般社会P114
4.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作为负面功能的“麻 醉作用”P115-116
(四) 产生与发展
1. 大众报刊
1) 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
2) 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
3) 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个转变P117
2. 电报、电影、广播
1) 电报的出现P117
2) 电影的出现P118
3) 广播的出现P118
3. 电视媒介
1) 电视媒介的特性:现场感,目击感,冲击力P119
2) 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
(五) 影响
1. 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 有用性,外部,日常,文化,娱乐
2.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 “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的观点)P121-122
2) “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P123
ü 对两种观点的看法P123-124
ü 心理暴力P123
(六) 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1.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对环境的任知活动发生根本变化P125
2.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
1) 信息环境的概念P125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P125

2) 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P1261-7行);
3)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的不同P126
4) 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P126
3.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1) 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P126-127
拟态环境(peseudo-environment):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告知性→指示性
信息: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直达性
2) 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P127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分析)
(一) 媒介控制形态
1. 外控
1)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A. 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B.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C.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D.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 利益群体和经济实力的控制(垄断资本)
A. 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B. 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及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C.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的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3)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A. 个人的信息反馈
B. 结成受众团体
C. 诉诸于法律手段
D.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2. 内控
(二)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
1.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 产生的背景P135
2) 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
2. 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a) 产生的背景P136
b) 主要原理原则P136
B. 社会责任理论
a) 产生的背景P138
b) 主要原理原则P1339
C. 民主参与理论
a) 产生的背景P139
b) 主要观点P1339-140
3.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ü 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
1) 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
2) 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
4.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ü 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 “传播媒介”两种含义
(一)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 媒介即信息
2 “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P148
2) 媒介:人的延伸
2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观能力的“统、分、再统”的历史)P149
2 生物性而非社会性
3) “热媒介”与“冷媒介”
2 对“热冷媒介”概念的解释P149
n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u 其意义P150;局限P149
u 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P150-151
2.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1) “电视人”[林雄二郎]P152
2) “容器人”[中野牧]P152
3) 媒介依存症P152
4)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2 佐藤毅的“他律性欲望主义”及其对日本人价值观的影响P153
3. 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1) 特点:
a)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b)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c)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d)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2) “电子乌托邦”思想teletopia
a) “电子乌托邦”思想P155
b) “电子乌托邦”思想历史根源P156
c) 媒介技术是中性P156
(二)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
1. 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1) 特点:
a) 地位稳固
b) 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c)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d) 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具有“把关人”的作用
2) 优势:
a) 能力,效率
b) 可信性,可确认性
c) 规范,道德
2.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1) 经营目标: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P159
2) 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P159;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发表言论&组织报道P160
3. 制约因素:公共性与功益性
1) 三个依据P160
2) 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和受制约的根据P160
3) “经营目标”“宣传目标”与“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程度因具体媒介组织不同而不同P161
4.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 卢因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2) 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P162
3)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九要素)
a) 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b) 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与市场标准P164
c) 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4) 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实质时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的原因P165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 大众的概念
1) 大众mass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群集 crowed 公众 public
2) 大众的主要特点:
a) 规模的巨大性
b) 分散性和异质性
c) 匿名性
d) 流动性
e) 无组织性
f) 同质性
2 心里隔绝,非人格化,组织松散,个性凸现
2.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 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
a) 19世纪上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制》
b) 19世纪末 勒朋 “暴徒”
c) 20世纪 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
2) 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
20世纪30年代之后曼海姆P179
3) 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20世纪50年代之后
a) 密尔斯:“新中产阶级”(白领阶层)+蓝领劳动工人=大众
大众与权力精英的矛盾→社会病理现象
b) 李斯曼:传统型→内向型→外向型(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
趋同倾向→自主性↓均质性↑ 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 孔豪瑟:<双重性质>非精英大众→压力影响→ ←操控←精英人物
4) 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
3. 当代认识
1) 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
2) 清水几太郎
3) “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
4) “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利润原理&政治或宣传原理P172-173
5) 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二) 受众观
? 受众: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 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
1. 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1)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
2) 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Index of PoliticalPre-dispositions P175
3) “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2. 作为“市场”的受众
1) 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
2) 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
3)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
4) “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
3.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 传播权
2) 知晓权
3) 传媒接近权P178-179
(三) “使用与满足” uses and gratificationsappoach
1.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11-13
2. 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1)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a) 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
b) 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
2)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a) 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
b) 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
3)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a)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
b) 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
3. 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1) 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P183
2) 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3
4.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1)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
a) 能动性→受众绝对被动
b) 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制约
c) 基本效用:“适度效果论”
2)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
a) 行为主义,功能主义,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
b) 脱离传媒生产提供过程
c) 有限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 领域与课题
1. 双重概念
1) 微观过程:带有说服性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着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 宏观过程: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着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2. 三个层面
1) 环境认知效果
2)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3) 社会行为示范
3. 戈尔丁分类
1) 短期的预期效果
2)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3) 长期的预期效果
4)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P11911-1
4. 课题
1)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3) 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5)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5. 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三种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二) 历史与发展
1.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1)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着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诸如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2) 原因:<本能心理学>“刺激-反应”机制,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一战拉斯韦尔
3) “子弹论”的错误P195
2. 40年代至60年代——“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1) 《人民的选择》1944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
a)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IPP指数)
b) “选择性接触”假说
c) “意见领袖”0pinion leader&两级传播two step of communication
d)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PS《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P360
2) 《个人影响》1955卡兹
? 中介因素mediating factors
i. 选择性接触机制
ii. 媒介本身的特性
iii. 讯息内容
iv. 受众本身的性质
3) 《创新与普及》1962罗杰斯
a) 信息流、影响流P197
b) 两级传播→多级传播
4) 《大众传播效果》1960克拉帕
“五项一般定理”P198
5) 霍夫兰“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3. 70年代以来——宏观效果研究
1) “有限效果论”在传播观与理论框架上的缺陷(忽略认知,微观短期,忽略宏观长期)P200
2) 70年代后出现的理论或假设的三个共同特点P200
3) 宏观效果论与子弹论的不同P200
(三)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传播效果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
1.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可信性两个要素P201;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的概念P202
2) “休眠效果”P203
2.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两种方法的各自利弊P203;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传播对象属性的关系P204
2)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P205
3) “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一般结论P206
4)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对哪种方法更有效没有一致的原则P207
5) “警钟效果”:贾尼斯的实验结果P208 (恐惧诉求)
3.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 舆论领袖的作用:舆论领袖的概念P209;舆论领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P209;测定舆论领袖的三项指标P210
2) 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考察群体对于个人影响的两个基本视角P210
3) 传播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贾尼斯自信心假说P211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 (20C60末+)
(一) “议程设置功能”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环境认知)
1. 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2.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共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一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 研究特点
着眼认知层面,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媒介观:“环境再构成作业”
4. 作用机制
知觉模式 0/1效果 报道不报到
显著性模式 0/1/2效果 突出强调
优先顺序模式 0/1/2……N效果
5. 韦弗的三类公众议题(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P216
6. 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P217
报纸长期议题 基本框架 个人议题
电视热点化效果 突出强调 谈话议题
7.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1) 意义:为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重要作用、使人们注意大众传播过程的背后控制问题P217-218
2) 问题:只强调“形成”而不涉及“反映”、不能绝对化P218
(二) “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1. [德国]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80《沉默的螺旋——我们的社会皮肤》
2. 构成假说的三个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环境P220-221
3. 三个要点:P221
4. 理论特点
1)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不同学科对舆论的理解(政治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行为科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P221-222;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P222
2)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效果观P222
5. “沉默的螺旋”的四个不足:
1)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而是个加条件限制的变量;
2) “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类型与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3) “多数意见”社会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 忽略舆论变化过程与“少数派”的作用P223-224
6. “沉默的螺旋”的两个重要意义P224
(三)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1. 李普曼:与人的行为关系密切的三种现实(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P224
2. []G.格伯纳
3. 核心观点: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忧郁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再行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4. 起源与背景
5. “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现代媒介社会的大众传播提供社会“共识”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宗教与教育(传播范围广、缓和矛盾与冲突的“熔炉”;进而解释: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带来的负面社会后果)P226-227
6. 电视媒介形成“共识”的独特优势P227
7. 理论外围——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 index studies的三个方面(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P228-229
(四)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1. []P.J.蒂奇诺
2. “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P230
3. 核心观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4. “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1) 松伯格“知沟”模式的中心内容P231
2) 蒂奇诺的“知沟”扩大原因P231
a) 传播技能
b) 社交范围
c) 大众传媒性质
d) 已有知识储量
e) 信息选择接触、理解、记忆
5. “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说P231
6.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7. 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P232-233
8. 缩小社会“信息沟”乃至“知沟”的两个对策P234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1. []鹤木真: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2. 传播主体: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二) 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
1. 新特点:
1) 信息传播个人化增强
2) 互动交流增加
3) 受众的自主性增强
2. 出现: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
3. 主体:国家社会及其代表,政府间国际机构
4. 媒介:大众传媒&个人媒介
5. 焦点:不同国家和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
6. 全球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弗里德利克)P239
(三) 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1. 全球信息化传播系统形成对人类世界发生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P240
2. 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对传统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形式:国际广播转为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内容:对外宣传转为全面的文化输出)P241
3. 地球政治学gaiapolictics
4. 国际广播 international radiobroadcasting
(四)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
2.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 论争: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
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
(五)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
1. 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
2. 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
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
3.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
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file:///C:/DOCUME~1/hp/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传播现的三个原因P257
1. 西欧:
1) 塔尔德 []社会心理学家 模范理论《模仿的法则》《舆论与群集》公众,报刊精神纽带P258
2) 西默尔 []社会学家 “舆论的厨房”传播网络理论P259
2. 美国:
1)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对教育与大众传播的特点P259
2) 库利:《社会组织》的“传播”研究,初级群体与镜中我的概念P259
3)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传播,“传播”的定义(芝加哥学派)P259-260
4) 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P260
5) 李普曼:“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stereotypeP260
(二) 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1. 拉斯韦尔:传播三项基本功能与5W模式P261
2. 卢因:把关人研究P261
3. 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P262
4.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的贡献P262
5. 施拉姆: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建立教育单位、编写教材、出版论著)P263
(三) 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
1. 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的普遍性、传播模式)P265
2. 威纳的控制论与传播学:控制论在传播学的运用P266
(四)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1) 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三个主要原则P267;四个局限P267
2) 美国经验学派: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P268;多元主义的社会观P2668
3) 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14个重大成果P26669-270
2.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1) 批判学派的由来极其立场: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不同(研究目的不同、社会观不同)P271-272
2)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政治经济学派P273;文化研究学派P273-274;意识形态霸权理论P274-275;哈伯马斯批判理论P275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8 17:45 , Processed in 2.18267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