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1 业务课2
理学[07] 315 50 46 80 90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 315 50 46 80 90
083001环境科学 复试科目:513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130831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836环境学
02130832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44 生物化学(含生物化学实验)
03130833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69 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
04130834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813运筹学基础
05130835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30环境分析监测及物理化学
06130836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31水力学
07130837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57 高等代数(含解析几何)
08130838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 日语 3302数学二④458量子力学
083002环境工程 复试科目:51304 水污染控制工程
01130661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3302数学二④430 环境分析监测及物理化学
02130662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3302数学二④469 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
03130663 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3302数学二④431 水力学
专业代码:083002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水和废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
2、环境系统优化与数学模拟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4、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5、环境监测与环境微生物
导师姓名:
教授:张宏伟,张书廷,赵新华,季民,顾平,郭静
副教授:朱文亭,邢国平,田一梅,孙宝盛,刘志强
二、 专业特点:
环境工程硕士点是于1984年获授权成立,目前具有环境工程博士授予权。近年来完成了上百项国家和省市级研究课题,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该学科点的主要方向特点为:
•污水与污泥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新型、高效的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在生物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对非稳态活性污泥基础理论、生物除磷、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生物膜技术、污泥快速厌氧发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
•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研究微污染原水的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水的安全消毒技术、小型高效的净水装置;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新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资源化、再生水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完成示范工程多项。
•环境系统最优化与数学模拟方向:开展了多项适合国情、又具有超前意义的研究课题,提出了按区域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宏观规划决策;在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实施自来水与中水系统的综合规划;对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和运行优化进行探索,并建立了上述各研究领域的较为完善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软件。
•气体污染物净化理论与技术方向: 在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生物法脱臭理论、以硫化氢为主要基质的生物膜生长机理、脱臭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性能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获得数项国家专利,研制的生物膜气体净化器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生主要学位课:
化工传递理论;高级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现代环境监测理论与技术
硕士生主要选修课: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液、气输配系统计算机模拟;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设备设计;环境化学;水和废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工艺;废水与污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等
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应该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应该具有一定探索性,论文研究工作应该具有不少于1年得的工作量。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完成和得奖得代表性项目:
城市煤气输配系统节能调度,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给水管网模拟屏及水闸微机管理,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效气浮技术研究,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污水生物—膜处理新工艺开发研究,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周期循环刺激下快速厌氧污水处理新工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城市输配水系统优化运行与高效管理综合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城市供水管网震灾实时识别与紧急反应决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专业代码:083001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
五、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污染生态化学
环境的数值模拟与评价
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及修复理论方法
环境分析仪和反应器的微型化与集成化
环境人文社会学(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生态环境与社会可
持续发展)
导师:张宏伟、陶建华、尤学一、赵 林、迟 杰、谭 欣、徐友浩
六、 专业特点:使硕士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学术指导思想,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系统、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能力,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满足二十一世纪国内外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贸易对环境科学高级人才的需要是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的目标。其专业特点是文、理、工、管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与全球环境及21世纪国际型人才培养接轨;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传统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认识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规律、在宏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策能力,为政府部门提供合格参谋。因此,需要该专业硕士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外语的口头、书面交流能力,具有健康体魄;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科学研究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期间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环境化学、环境流体力学、环境质量评价、化工传递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经济等环境人文社会学方面的课程。
硕士论文要求:
1. 论文研究的选题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有一定意义;
2. 论文内容应体现较为宽广的环境科学知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
3. 论文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义通达,数据或资料可
靠,结构完整,参考文献及必要的附录,要有中外文摘要;
4. 论文写作过程(包括试验,调查研究等)不少于1.5年;
5. 学位要求应达到研究生院对硕士学位授予的条件和要求。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环境科学学科突出领域有环境流体力学、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材料学、环境管理学及环境人文社会学。现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及留学经历,目前还不断地从国内外引进高素质人才。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共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另有一些企业合作项目,具有很猛的发展势头。
课程编号:836 课程名称:环境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问题(10~20%)
过去和现在我国与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事件,及其形成的原因、危害、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
2) 生态学基础(5~15%)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态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平衡的定义、特点及其维持机理,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5~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
4) 环境管理(5~15%)
环境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内容,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制度。
5) 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10~20%)
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生物、矿产等)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和世界能源、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保护。
6)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包括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30~40%)
大气的组成、分层结构、大气边界层特征、大气稳定度等基础知识,大气污染及其类型、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分类、主要特点和危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法。
水质、水质指标与标准,水体污染、水体自净机理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三、 试卷类型及比例
填空20%
名词解释20%
简答20%
论述40%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均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 主要参考教材
《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林肇信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学导论》第二版,何强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430 课程名称:环境分析监测及物理化学
一、环境分析监测部分(90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掌握环境分析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一般了解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环境分析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基础;
3. 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计算规则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 熟练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测定条件和方法,基本掌握仪器主要部件的作用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 熟练掌握环境要素监测中的水和废水污染监测及大气和废气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及主要测定指标;
6. 一般了解固体废物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和噪声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环境分析监测概论和定量分析基础知识(7分)
主要包括内容
1)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2)定量分析监测中常用的计算规则;
3)痕量分析基础。
2.滴定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3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上述四种方法涉及的计算、滴定曲线、指示剂及变色原理、干扰和抑制方法;
3)上述四种滴定方法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污染指标的测定)。
3.仪器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23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2)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3)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相关基本概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极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性定量的依据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电位滴定法的原理;
6)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4.环境要素监测(2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监测方案的制定;
2)试样的制备和采集原则;
3)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时空关系;
4)水和废水的主要物理指标和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
5)大气和废气的测定;
6)固体废物、土壤和噪声的污染与监测。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填空、选择、判断题 2/9
简答、论述题 3/9
计算、推导题 4/9
二、物理化学部分(60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主要概念、计算公式解决各类变化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计算。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化学热力学基础(包括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15分)
运用热力学基本概念、定义、计算公式解决三类变化(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功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变化量的计算。
2. 化学平衡(6分)
掌握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相互计算,了解平衡常数的热力学计算,会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熟悉温度、压力及惰性组分等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
3.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9分)
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及应用,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计算,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及掌握简单计算。
4. 电化学(14分)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摩尔电导率定义以及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原电池中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表示及电极电势、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
5.表面现象及胶体化学(7分)
了解润湿、固体表面吸附、溶液表面吸附等表面现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了解胶体系统的光学、动力学、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
6.化学动力学基础(9分)
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计算及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填空题 1/3
2.计算题 2/3
三、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三小时(150分)
四、主要参考书
1.孙宝盛、单金林,环境分析监测理论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肖衍繁、李文斌,物理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五、说明
考试时请带有对数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复试大纲
适用专业代码:080302
适用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
课程编号:51304 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各种处理工艺的机理、特点及适用性,主要
处理构筑物的工作原理、工艺构造和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水处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具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了解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水和污水的混凝、沉淀、气浮与澄清(15%)
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混凝工艺的设备;用于污水处理的中
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沉淀理论、平流式沉淀池的原理及其构造、斜管、斜板式沉淀池的原理及其构造;澄清池的种类与形式、构造与工作原理。
2.水和污水的过滤与消毒(12%)
过滤机理、快滤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计算;其它滤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快
滤池的比较。氯消毒原理,饮用水消毒的其它方法及与氯消毒的比较。
3.水污染总论(8%)
污水的特征和污染指标,水体富营养化,河流中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平衡的数学模
型;污水处理厂的典型流程。
4.污水的生物处理(30%)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过程、机理、运行方式;有机物降解与生物增长动力学;氧传递理论
与曝气方法;活性污泥法新工艺;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
生物膜法净化过程与机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的工作
原理与工艺特点。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工艺技术;生物膜法的新进展。
5.污水、污泥的厌氧处理(10%)
污泥的性质,重力浓缩理论;厌氧消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消化池工作原理、构造与设
计;污泥消化新工艺。有机污水的厌氧处理技术。
6.离子交换、除盐和膜分离技术(10%)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树脂层交换与再生过
程、离子交换设备种类;固定床及混合床的工作程序。电渗析原理和电渗析器的构造、反渗
透膜的工作原理、超滤过程的浓差极化、膜工艺设计计算。
7.水的冷却(8%)
水冷却的基本原理、焓差方程和热力计算、冷却塔的工艺构造和冷却过程。
8.循环水的水质稳定(7%)
影响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因素、浓缩倍数、水质稳定性评价;防止腐蚀、结垢、生物垢以
及综合处理的方法。
三、 试卷题型及比例
论述题40%,简答题40%,计算题20%。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建筑设计等另行指定)。
五、 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严照世,范瑾初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高廷耀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适用专业代码:083001
适用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
课程编号:51305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将考察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工程、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管理、环境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论的了解程度,要求考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二. 考试的内容:(重点部分)
1.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法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论。
2. 在了解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学科一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形势。
3. 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和我国的环境基本状况。
4. 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其治理,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等应全面理解并掌握。
5. 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解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农业、清洁生产以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基本概念 40%, 简答题30%,论述题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一小时(满分100)。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徐新华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北京,2000年。、
2. 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