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民族融合
B:经济发展
C:为统一奠定基础
D: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3、
北魏末年。
(1)
政治腐败
A.
霸占良田
B.
卖官鬻爵
C.
比阔斗富
D.
崇尚佛教
(2)
自耕农破产
A.
租调繁重
B.
兵役、徭役频繁
(3)
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A.
北方六镇
B.
六镇兵将地位的变化
l
镇户:与罪犯同伍,受镇将欺压。
l
镇将:朝廷南迁,重文轻武。张彝事件。
C.
六镇设立的目的:以夷治夷
(4)
各地的起兵
A.
六镇起兵
l
起兵经过: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起兵。葛荣在河北起兵。
l
尔朱荣掌权:528年“河阴之变”。
B.
关陇起兵
胡琛在高平镇;莫折大提在秦州。
C.
起兵的作用
具有反汉化倾向,最终导致民族融合。
(二)
西魏、北周
1、改革内政
A:宇文泰采苏绰之议,制定计账和户籍制度。
B:颁布六条诏书。
C:用人不限门资,对门阀势力进行限制。
2、改革均田制度
l
改革法律
隋以前,各国法律不一,但都很苛重。隋文帝即位后,命大臣杨素等十余人参与修改,制订了《开皇律》。《开皇律》对旧律作了许多减轻,如去掉枭首(音肖,悬头于木上)、宫刑、车裂等酷刑。除了谋叛,不可灭族,死刑也只有绞、斩二种。审讯犯人时刑杖不能超过二百下,中途不能换人。并简化刑法条文,从原来二千多条简化到五百条,分十二卷。史称“刑纲简要,疏而不失”。(《隋书·刑法制》),为以后《唐律》修订打下了基础。
l
建立租庸调制
582年(开皇二年),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土地与租调的新令。基本上沿袭后齐制度,也有一些改革。一夫受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死了不上缴),八十亩为露田,死后还给国家。妇女受露田四十亩,奴仆受田与常人同,丁牛一头受田六十亩。
关于租调,一夫一女叫“一床”,每年交粟三石、调绢四丈。丁男每年服役一月,后来提高丁男年龄,从十八岁到二十岁,又到二十二岁。服役减为每年二十天,五十岁后不服役。若不能服役,用三尺绢顶一日役,叫庸。三者即为租、庸、调制度。
这种土地制度,名为均田,但农民实际受田达不到此数。同时,又规定官吏永业田可有40亩——100亩,还有职分田1——5顷,所以还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的。但与前朝相比,毕竟负担减轻了些,对农民也有一定好处。
l
大貌索阅与输籍法
585年,隋政府为了加强对人民控制,准确地掌握全国户口数,并且增加赋税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的年龄与本人外貌相核对,看是否年龄故意报大报小,以逃避赋役。同时也清查没有报入户籍的人,不实者加以处罚,并鼓励互相检举。585年,一次清查出44万3千人。后来又进行过几次,“大索貌阅”,把164万遗漏户口编入户籍。
输籍法是大索貌阅的补充,即按人民财产多少,定出不同的纳税标准,编入政府的户籍册子。把户籍与纳税结合一起,地方官不能作弊,人民也不能逃税,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l
改革府兵制(见仝本P90)
l
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同上)
3、 隋朝灭亡
三支主力义军互为呼应,起义浪潮席卷全国。617年未,大部份地区隋已无法控制,隋的兵力只余20多万,分别控制洛阳、江都等几座孤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大地主大官僚看到隋的灭亡已成定局,纷纷起兵割据,主要的有:
李渊,隋的唐国公,镇守太原。615年起兵,617年11月攻下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第二年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
罗艺,据涿郡,自称幽州总管。
梁师都,据朔方(内蒙),国号梁。
刘武周,据马邑(山东朔县),称皇帝。
薛举,据金城(甘肃兰州),称西秦霸王。
李轨,据武威,称大凉皇帝。
肖铣(音任),据巴陵(湖南岳阳),称梁帝。
沈法兴,据吴兴(浙江湖州),称梁王。
618年3月,他的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带领禁军在江都(扬州)发动政变,杀死隋炀帝,隋王朝基本上已灭亡(还有残余势力被唐建国后铲除)。
(四)唐朝
1、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在隋未农民大起义中,一些大地主阶级武装集团,看到隋的灭亡已成定局,纷纷起兵,割据一方,伺机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李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617年5月在晋阳(山西太原)起兵反隋。
李渊起兵后,采用次子李世民的计谋,写信给李密极力恭雄,使李密的瓦岗军在洛阳攻引了隋的主力,以便他直取长安。在进军长安途中,开仓济民,争取民心。当年十一月占领长安,立即宣布“与民约法十二章”,把隋的苛刻禁令废除,争取百姓支援。同时,以自己亲信、宗族为核心,招降大批隋朝官将,所以也得到地主阶级广泛的支援,势力迅速扩大。
李渊进入长安时,天下未定,所以他从政治需要出发,没有马上称帝,而是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音优)为帝,自为大丞相、唐王。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后,他就废去杨侑,正式称帝,改元武德。因他袭承了唐国公封爵,故国号“唐”。
李渊在长安建立根据地后,站稳了脚跟,开始镇压农民起义。他最先消灭力量最大的瓦岗军,李密投降唐朝。窦建德的河北义军,也被李世民消灭。江淮义军首领杜伏威也投唐,辅公袥被镇压,三支义军主力被消灭的同时,小股的义军也先后被镇压下去。
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唐朝开始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到公元624年,唐朝完成了统一全国,建立起一个比隋朝更为强大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626年玄武门之变。
1)贞观之治的原因:
l
对隋朝覆亡的反思:君臣论证,提出两条政治原则:第一、“为君之道,先存百姓”;第二、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贞观政要》
l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l
不问门第,任人唯贤。
l
从谏如流,集思广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l
重视地方吏治,慎择刺史。
l
法令严肃,信赏必罚。
l
民族政策开明。
2)贞观之治的表现:
l
经济发展。贞观四年,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
l
社会秩序安定。
l
民族矛盾缓和。“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l
君臣和睦,政治清明
3、武则天与唐玄宗的统治
1)
高宗统治
l
立武则天为皇后。
l
打击关陇集团
l
打击山东旧族
《氏族志》:唐太宗为刊定姓氏而修撰。《姓氏录》(勋格)。
l
边疆政策
西北擒沙钵罗可汗,灭西突厥,统治西域;东北平百济、灭高丽。
l
后期政策的转变
边疆防守,内地无为而治。
2)
武则天统治
690年,武则天即位称帝,建号周。
l
打击李唐拥护者
684年徐敬业起兵;688年李冲起兵。
l
求访人才
A:发展科举:首创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南选”成为经常制度,使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入仕机会。
B:设立“自荐”与“试官”制度。(正额无法安置者)。狄仁杰、姚、宋、张九龄
l
奖励臣民言事
设铜匦(音軌);周兴、来俊臣、索元礼。
l
继续推行屯田,劝课农桑。
l
西部边疆屯田
l
击败吐蕃,夺回安西四镇
l
评价(张著第157页)
3)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l
唐玄宗登基
A:武则天以后的政治斗争:斜封官造成官员冗滥。
B:玄宗发即位:712年
l
开元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姚崇、宋的作用)
A:矫正官员冗滥现象:罢斜封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特别重视县令选任。颁布《整饬吏治诏》,开元末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规定各级机构的建制、职权范围及编制,实行官员定额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以保证行政效率。。
E: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F: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增多;整理、编纂图书;优待文学之士。
l
开元之治(张著第158页)
4、“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
背景
l
唐玄宗后期,荒于朝政,将政事委任给渐成李林甫、杨国忠,政治一片黑暗。
l
边镇节度使掌握重病、京师和中原地区军备空虚,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l
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形成。在募兵制下,士兵是雇佣的职业病,长期为边将统领,变成了他们的私人武装。
2)
经过
天宝14年(755年)起兵;次年正月,称帝洛阳,号大燕,攻陷长安。马嵬驛之变。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763年被平定。
3)
影响
安史之乱始于755年,到763年平叛,前后8年,时间上不算长,地区也并不大。但是,对唐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安史之乱成为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给北方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促进了封建社会各类矛盾的尖锐。唐初那种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l
经济上:给北方的经济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l
政治上:安史之乱削弱了唐帝国的实力,打乱了它的政权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势力又开始抬头。
l
军事上: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是并不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消灭。
l
民族关系上:在镇压安史之乱中,唐政府曾二次向回纥借兵,但回纥兵攻占城市后大加抢掠,加深了民族矛盾。
总之,安史之乱在各个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远远超出了这场战争的本身。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唐朝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衰败和腐朽,最后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4)
藩(方)镇割据(参考张著P171)
l
割据的原因:
由平叛力量与反叛力量及唐王朝维持均衡导致。即安史之乱评定后,唐朝无力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
l
割据的类型:
A:河北地区型: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独立性最强。
B:中原、西北型:依附和游离,半独立。
C:东南、西南型:基本忠于朝廷。
l
藩镇与部署的关系:牙兵
l
唐末中央政权对割据者的战争:德宗朝泾原兵变。宪宗朝获得较大成果,淄青、淮西藩镇平定,河朔纳地归命,称“元和中兴”。
l
影响: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进一步加深了唐后期的阶级矛盾。
5、唐后期
1)
中央反割据斗争(见仝本P97~98)
2)
宦官专权
l
宦官专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