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复制链接]
81#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5:56 | 只看该作者
三、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由于以上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既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局面,加强了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隋朝在短期内便出现了国库粮仓富裕的繁荣景象。

1 、农业的发展:

表现在:①农业人口即劳动力激增;②耕地面积扩大;③国家仓廪充实等。据史载,隋朝构筑了许多库屋和粮仓,用于储蓄粮帛。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卷 8 ),这是史无前例的。

隋朝灭亡时,所聚集的粮饷与布帛还堆积如山,有些成了农民起义首领及其他武装反抗力量的战利品。直到唐朝建国 20 年后,还在享用。

仓库的充盈,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剥削过于苛刻。

2 、工商业的发展。

隋朝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为纺织业(定州、相州、青州、四川蜀郡)、瓷器业、造船业、造桥技术(赵州桥)等有显著进步。此外,漆器、制茶、雕刻等也有发展。

商业的发展表现在:首先是商业都市的繁荣。如东都洛阳和京师西安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见教材 P522 )。其他如蜀郡、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宣城、毗陵(常州),海南(广州)、荆州、蔡州(汝南)等均发展起来。

同时,对外贸易发达起来,陆上有丝绸之路三条通道,海上与日本与南洋各国展开了贸易。此时,日本人已开始有人穿汉人衣冠。

3 、科技文化的成就

统一帝国的再建为中外文化、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创造了条件。其突出的表现是宗教文化和音乐绘画等多元文化的发展。

隋朝一改北周武帝灭佛之策,实行崇佛政策,文帝开国之初, 581 年,就下诏,允许百姓随意出家,并令百姓计口出钱,营造佛寺、佛像。文帝、炀帝皆曾大事兴修佛寺,并支持佛经的翻译等。于是隋代 37 年间,建寺多达 3985 所,度僧尼 23 万余人,译经 82 部。从此,佛教这一外来宗教逐步演化成了更合适中国国情的宗教文化。儒家学者遂有王通提出三教归一的口号,主张以儒为主,援引佛道。有承前启后作用。

在文化领域其他方面。如炀帝所定九部乐: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反映出当时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的影响。绘画仍以道释人物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逐渐发展起来。此外,天文历法和数学也有一定的成就。

四、隋朝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古代中国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隋朝时也不例外。当时,在隋朝境土内,各民族已和汉族长期杂居,直接为隋朝的发展做了贡献。在隋朝境外周边地区,还有突厥、吐谷浑、奚(辽河上游)、契丹(居辽河流域)、室韦(属东胡族、居契丹以北、黑龙江上游两岸及额尔古纳河一带) (黑龙江上游),皆与隋政权有密切关系。同时,隋与台湾(时利流求)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起来。以下侧重讲一下隋与突厥、隋与吐谷浑的关系。

1 .突厥汗国及其与隋朝的关系:

2 、吐谷浑及其与隋的关系:

五、农民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1 .起义爆发的原因:

2 .起义的经过及主要力量

3 .起义的结局:

4 .起义的历史作用:

①起义摧毁了杨隋政权,不但打击了关陇贵族势力,而且打击了所有世族贵族的特权。世家大族势力的削弱,使传统的庄园经济大受冲击,他们控制的土地和劳动人口大量被分离出来,这有助于改善阶级关系,旧贵族的消亡、新地主的产生,调整了地主阶级内部的关系,也调整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这是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的。世族势力的衰退与唐宋科举制的发展关系密切,对唐宋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阶级关系的调整,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由于世族官僚大批被镇压,农民占有的土地有所增加,依附农民挣脱了旧主人的束缚,或耕垦新田地,改善自己的地位,推动了此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民战争中,许多奴隶、部曲等依附户参加起义,摆脱了奴婢身份,这对唐以后奴婢等身份地位的改善,对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从而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历史长时段看,隋末农民战争对世族势力的打击,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可以说是汉魏以后阶级矛盾的总爆发和总清算。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稳定统一,以及文化的诸多新成就,都与这一历史性变革有密切关系。
82#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290年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618—755)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 从太原起兵到关中称帝

唐朝的建立是关陇贵族李渊借助隋末农民战争及各地反隋武装叛乱的力量,推翻隋王朝统治的结果。在农民战争的有力冲击下,隋朝统治集团内部一再分裂,先是杨玄感起兵,后来各地兴起了众多地方武装, 617 年,在太原起兵的原隋朝高级官员、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他祖父李虎官至太尉,是西魏开国功臣之一,属于八柱国之一,曾帮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李虎死后追封为“唐国公”(唐朝国号由此而来)。李虎的祖父、父亲均是北魏名将。李虎的儿子也就是李渊的父亲李 袭封唐国公,北周时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与隋文帝杨坚为连襟。他们均娶独孤信之女。李渊出生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 566 年),比隋炀帝扬广大三岁,他 7 岁就袭爵“唐国公”。李渊的家族在北魏时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广泛的联姻。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妻子窦氏,都是鲜卑贵族。隋代周后,隋文帝的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李渊应称隋文帝为“姨父”。凭借这种关系及自身的武功,李渊很受重用,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 )初,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据守北方重镇。(独孤信长女系北周明帝宇文泰之皇后;四女儿是李渊母亲;七女儿嫁与杨坚)。

此时,隋末农民起义已成为星火燎原之势,隋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早有代隋之心的李渊在太原积极准备,( 617 年)当年秋天就打着废昏立明,安定隋室的旗号,建立大将军府,自任大将军,分别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领军大都督,统帅 3 万大军,从太原起兵,向隋朝的政治中心关中进发。

在进军过程中,他们会合各路反隋力量,军队迅速发展到 20 余万人,当年十一月初九,就攻破长安。李渊占据长安之初,拥立隋炀帝在长安的孙子、年幼的杨侑为傀儡皇帝(史称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都督内外诸军事,掌握实权。

618 年 3 月,江都发生兵变,隋炀帝被杀。 5 月,李渊废掉杨侑,称帝建国,改元武德,定国号为唐,仍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 经略南北,统一全国

唐朝建立以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唐立国之时,仅据有山西和关中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皆为各地地主武装所有。隋朝末年,起兵反隋的武装组织约 200 个(农民 120 起,贵族地主 60 余起),但势力较大,称王称帝的有十支左右,讲隋末农民战争结局时已提到了。李唐建立后,仅是其中之一,为巩固关中这个政治中心,唐朝将统一战争的矛头首先对准了割据金城(今兰州)的薛举(西秦霸王)、割据武威的李轨(大凉皇帝)、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李渊父子用三年时间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包括拉笼利诱、封官许愿,远交近攻等,将三大割据势力消灭,解除了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对关中根据地的威胁。接着就开始进军中原和江南等地。从武德三年李世民帅大军攻洛阳开始,李唐王朝用了六七年时间,先后战败中原及江南的各地武装力量,至建国十年即贞观二年( 628 年)时,最终统一除边境少数民族居住地之外,原来隋朝的主要疆域。

这里想补充说明的是:

李渊之所以在群雄并立中异军突起,取得最后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李渊本人堪称一个勇敢而又足智多谋的领袖,他用人不疑,在统一过程中,各地反叛组织的首领,只要愿意效忠唐朝,他就委以重任,并将他们的部下按原有编制加入唐军,隋朝的地方官也大多数留任原职,因此,他得到了更多地方力量的支持;其次,李渊是隋王朝的外戚,他在隋末执掌大权,地位崇高,隋朝都城周围的精兵强将都愿意为他所用。

因为李渊与隋王朝的这一密切关系,所以,唐朝建立之初,其政权的性质与杨隋区别不大,仍然是南北朝以来军事贵族专政的延续。可以说,唐政权是隋政权的延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唐朝最高权力集团的组成来看,唐高祖在建立唐朝过程中所用的人主要有两类,一是他的亲朋故旧;二是他太原起兵和攻占长安以后的老臣宿友。唐高祖建唐以后,他前后拜了 12 名宰相,其中 2/3 即 8 人同隋王室或唐王室有姻亲关系,中央高层官员有很多是太原起兵时的军事幕僚和部下。这些高级官员主要有三种人组织:

一是有经验的原隋朝高级官员,据统计 45 名显宦中,有 27 人曾任于隋;

二是北周北齐及隋朝高级官员的子孙;

三是以前诸朝皇帝的后裔。

(后来李世民的近侍集团,也大致如此)。因此,唐王朝的秉政对此前各朝各代的最高统治集团没有太大的冲击,来自上层的抵抗力量,也就大为减弱。唐王朝确立的政治体制、军事制度、法令条例等,也多是隋朝旧制的发展。

因此,陈寅恪认为:唐初不是制度剧变或创新时期,其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时化和效益化的时期。
83#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18 | 只看该作者
二、唐朝初期的政治与“贞观之治”

1. 唐太宗登基

唐王朝建立后,改朝换代成功了,但李氏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激化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结成了所谓的太子集团,他们和在战争中实力壮大起来的李世民集团之间,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他们兄弟之间,展开了日益激烈的明争暗斗。武德九年( 626 ) 6 月 4 日,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长孙无忌等在宫城北门(即玄武门)设下埋伏,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与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李渊,发动了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同时,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 6 月 7 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同时,李渊下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被迫交出了实权。两月之后, 8 月 8 日,高祖禅位于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 8 月 9 日,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唐太宗在他在位的 23 年( 626 — 649 )期间,在唐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更深入的改革,奠定和完善了唐朝前期的各项治国制度。支持他的主要是一批三四十岁左右的正值壮年的得力助手。如贞观元年时长孙无忌 32 岁;房玄龄 49 岁,杜如晦 43 岁;李靖 57 岁,李勋 36 岁;尉迟敬德 33 岁;魏征 48 岁。

2 .政权机构建设

唐朝前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从汉代经南北朝的发展至隋朝定型,经历了长期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皇权日益集中的表现。

三省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因位高不除人,其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二人)、门下侍中(二人)都是宰相,他们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

因三省长官地位太高,不易控制,往往不轻易授人,唐初皇帝即常常指定自己信任的、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一般要给个“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是真宰相。唐高宗以后,尚书左、右仆射也要加“同三品”名号,才能参加政事堂会议,否则就不再是宰相。这一趋势影响及中唐以后至北宋。

在地方上,唐仍实行州、县两级制(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州设刺史、县设县令。贞观 13 年全国有 358 州、 1511 个县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 10 道。玄宗时增为 15 道。道设巡察使、按察使等,检查和督促地方工作。

3 .修订《唐律》

617 年,李渊一进入长安,就公布了类似汉初约法三章的 12 条简易法令,以宽减刑罚为目的。 618 年立国后,又命大臣修立新王朝的法典,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武德七年( 624 ),修成了《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又命人对《武德律》进行修订,于贞观十一年( 637 年)修成《贞观律》,这次修订大量减少了判处死刑和流刑的罪名,又减轻了许多轻罪刑罚。仍分 12 篇 502 条。至此,《唐律》基本定型。高宗时,又在此基础上修成《永徽律》,并令长孙无忌等撰成《疏议》 30 卷。后来疏议附在正文之后共同颁布执行,此即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书上),竭力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制。但也有一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的进步性规定。《宋刑统》以此为范本修成。对后期封建社会及东亚东南亚产生了深刻影响。

4.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主要内容:(一)对百姓授田: 18 岁到 59 岁的男丁授田 100 亩。其中 20 亩的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 60 岁以上男给 40 亩,寡妻妾授田 30 亩。杂户授田与百姓同。官户只授 40 亩口分田。道士、和尚 30 亩,女冠、尼姑 20 亩。工商业者 50 亩。(二)对贵族官僚授田。有封爵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的子男授永业田 100 ~ 5 顷不等。品官 60 顷~ 2 顷不等。勋官 30 顷~ 60 亩。(三)关于土地买卖的规定。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与北朝及隋朝的均田制一样,唐政府并不是把全国所有的土地都拿来授给农民,而是在保留了国家官有的屯营地(这些地多是水利便利和肥沃之处,)和不触动地主官僚已占有的私有田庄的前提下,将战乱年代抛荒的无主耕地或原有荒地拿来分配。

与前代相比,唐朝均田制的新特点主要有:

①取消了对一般妇女、部曲、奴婢、耕牛的授田,反映了妇女地位下降,也反映了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②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反映了他们身份地位的上升,以及寺观经济的发展,政府不得不确定寺观对土地的所有权。

③对贵州官僚授田的数额很高,规定更完备。反映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进一步放松。永业田和口分田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买卖,这就给土地兼并提供了方便。

有关史籍如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反映,唐代的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过。不过各地区实施的程度有所差别。尽管授田多少不等,但农民能从政府手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授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授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凡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其内容是:

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租;交纳一定的纺织品(绢、绵或布、麻等)称调;服徭役 20 天,是为正役,国家如果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规定的数量交纳纺织品,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

国家若须服役,服 20 天之外,如果加役 15 天,免其调;增加 30 天役,租调全免。有水旱灾害时,酌情减免。官僚贵族享有免除租庸调的特权。

“纳庸代役”制的推行,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对促进唐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体上讲,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推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如巩固了府兵制度;开垦了不少荒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中央政府的剥削对象,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
84#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25 | 只看该作者
5 .府兵制度

6 .学校与科举:

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使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起来,政府财政状况逐渐好转,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和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日渐发展起来。

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而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门下省、崇文馆隶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

地方官学由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市镇学、里学等等,以经学和医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唐代“许百姓任立私学”。(《唐会要》卷 35 《学校》。)总之,唐之学校教育体系是较为完备的。六学二馆盛时学生达 3200 人,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败。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等科目。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帖经、经义、时务策。进士考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明经录取十分之一、二。进士录取率仅为百券之一二,称“士林华选”。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不常开科,平民子弟和官员皆可应试,取人少。

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考试选官是历史性进步。它有利于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冲击旧的门阀士族制度,提高官员的素质并改善吏治。但是还有诸多局限性,讲宋代科举改革时再作比较。如名额少,通榜公荐、常受家世左右等。

7 .修订《氏族志》

唐高祖建国时,士族地主主要分四个地域集团。即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关陇贵族靠武功起家,在唐政权中实力最强,是左右政局的力量。江左和代北在唐已全面衰落,山东贵族以崔、李、卢、郑等影响较大,其家族世出高官。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抬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订《氏族志》,这次所修氏族志在李世民干预下,“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旧贵州崔氏降为第三。其他基本上按当朝官员的地位高下。于是原有的一些庶族获得了士族名分,而 山东士族等进一步受到打击。所以这次修《氏族志》,有利于加强皇权。但其打击力度还有限,至武则天时才进一步打击之。

8 .贞观之治:

经过以上一系列改革,唐太宗在位期间( 626-649 ),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文治武功空前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历史上总结其致治之由很多。

教材上总结为:①以隋之为鉴,重视民心;②重视选官用人;③注意纳谏;④注意法制,执法严明等等。

这个优良政风表现为:①以史为鉴;②尊贤纳谏;③实施王道政治。台湾学者:“主要在于群臣协力共治,营造优良政风,有以致之。

贞观年间,确实出现了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局面。这与李世民有较大关系。因为他从农民战争及自身在统一战争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他认识到是人而不是天,决定人们的命运。而且,他与他父辈不同的是,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谨守儒家的治国经验,使士大夫参与国事并有权有责。贞观之治之所以被后世封建士大夫长久地颂扬,就是因为后世的官僚士大夫,也希望自己能遇上一个这样的明君,他是尊重他人,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能与臣下融洽相处,并厉行节俭,严格执法的明君。他们往往用唐太宗的成功例子规劝当朝君主。

实际上唐太宗早年的功劳有美化成分,他在位的后期也拒谏,也大兴士木、劳民伤财,当时政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好。但是他的美好形象和“贞观之治”的概念一样,成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不仅对后期唐朝,而且对宋元明清的君主,都有深远影响。
85#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32 | 只看该作者
三、武周政治

1. 从高宗继位到武周代唐

2. 武周时期的政治纷争

关于武则天,传统史学限于偏见以贬为主。这些年,虽有研究,但还有许多有争议之处。例如教材上讲他出身低微,其实也有争议,有人认为,她的家族并非庶族。武则天的父亲曾当过木材商人,但她的父亲是李渊从太原起兵时最早的支持者之一。实际上他父亲武士矡出生于太原地方(代北)望族,由于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没有象兄长一样进入官场。唐高祖起兵后,他在攻打长安的战斗中立过显功,后升任工部尚书,并曾出任两个重要州的都督,被封为“公”。唐高祖李渊为酬谢他,将隋朝皇室的一个宗女嫁给他作二房,以示荣宠,武曌便是他这第二房太太所生,因此,武曌又与隋王朝皇室有血缘关系。或可称之为李唐新贵。

武则天初为太宗后宫才人,后与李治恋爱,他利用各种手段甚至告密,闷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等等。打击陷害了许多反对立她为皇后以及不支持她立周代唐的各级官员和李唐宗室,由于唐初有权有势的高官显官以关陇士族为主,因此,说武则天沉重打击了唐代士族势力,是可以的。如贬杀长孙无忌等;镇压徐敬业拥立庐陵王的起兵;借刘思礼谋反案诛杀“海内名士” 36 家,其亲党被连坐流窜一千多人,任用酷吏杀宗室贵戚数百人,大臣数百家,使李唐为首的关陇士族元气大伤。

3. 武则天的作为与武周政治的功过是非

武则天执政期间,除了采用各种手段杀虏士族以剥夺其政治权力外,他还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如 659 年她通过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改修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武家被升为第一等,许多凭军功起家的庶族新贵被列入士族,原有的士庶限界进一步被打破。所以说,武则天《姓氏录》对门阀制的破坏远远超过了唐太宗所修《氏族志》。

武则天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她经常发布劝课农桑的诏令。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来升降地方官。她还令人编写《兆人本业记》的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她统治期间,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也有了迅速增长,净增 3714 万口。

武则天执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开“南选”。科举出身人在高祖时 7% ,太宗时 23% ,高武时 35% ,武周时 40% ,(见教材)年均录取人数是贞观年间的一倍以上。

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武则天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 690 年,她派出存抚使十人到各地搜荐人才,许多落弟士人和乡村教师被荐。荐人太多带来了“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的弊端。她选用虽多,但只要发现不称职者,立即废黜,甚至诛杀,务取真才实贤。她选用的狄仁杰很有名,后来玄宗开元时的名臣宋璟,姚崇,张九龄等也是此时提拔上来的。陆贽议她用人:“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旧唐书卷 139 )。

在她执政期间,重用文人学士编修了一系列前朝正史、本朝实录及文选、乐书等,刻印了大部分文学汇编。

外交上,唐与新罗联合,攻灭百济,西域影响远,军事武力达到唐代顶峰。

但是,武则天也是一个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其表现有:

①任用酷史,实行恐怖统治,滥杀政敌,其中杀了不少好人。

②大肆纳官,使官僚队伍迅速扩大,但她多数不予重用,所以她被迫退位时只有一个大臣哭,官场风气败坏,贪污风大行。

③崇佞佛教,大肆封禅祭祀,修寺造像,铸九鼎,修天枢,建明堂,浪费无度,加重了百姓负担,导致财政危机日深,阶级矛盾尖锐。

④杀害宗室,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武则天当了 15 年皇帝,到 705 年, 82 岁时身染重病,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强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她儿子唐中宗李显,复国号为唐。当年,武则天就病逝了。

四、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1. 唐玄宗登极

2. 开元年间的改革与“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特别是他在位的前期,先后任命了正直干练的姚崇、果断而坚持原则的宋璟,以及张九龄、张嘉贞等人为宰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要讲开元改革和开元之治,不能不了解姚崇这个人物。姚崇( 651-721 ), 677 年科举入仕,曾任一系列军职,在河北抗击契丹,深受武则天赏识。 698 年曾拜为宰相,在武则天下台前一直任宰相。他不信迷信,反对天命论以及佛家的因果轮回理论,主张修人事以应天变。他曾向唐玄宗提出十条建议作为担任宰相的条件。如皇帝须以仁爱宽治恕天下;行法必自皇亲贵近始,法律面前不分亲疏;树立皇权威望,皇帝要以礼待大臣;限制宦官干预朝政;皇亲国戚不能担任御史台和三省要职;容纳直谏;废除苛绢杂税;停止修建寺院道观;不侥幸军事冒险对外穷兵黩武等等。这些建议大多在开元年间的改革中得到了贯彻。

此外,玄宗开元年之初,所用宰相等高级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他们来自官宦家庭,但并非豪门大族;大部分人曾在武周时供职朝廷,如曾任御史中丞者多人;大部分来自武周政治中心地洛阳及河北河南地区;他们大多在武周时入仕,大部分是杰出的学者和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官员。开元改革就是通过这样一批人进行的。

改革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其他各方面。

①政治方面

首先:调整中央决策机构。

其次,改革地方官选任制度、整顿吏治。

其三,修订法典:

②经济方面的改革:

首先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

其次,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其三,抑制食封贵族

③军事方面

④文教方面,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⑤限制宗室外戚权势,减少宫廷政变以稳定皇权统治。
86#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40 | 只看该作者
五、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经过一百多年的恢复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牧业的恢复和发展

①水利工程增加了。

②生产工具大为改进。改旧的直辕犁为曲辕犁,省时省力,提高了耕作效率。其灌溉工具除前代已有的翻车等外,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等新工具。

③官私仓库粮食充足,物价降低了。

④户口数逐渐上升。表明劳动力增加了。

⑤垦田面积空前增加。略高于西汉最高额。

⑥畜牧业 , 养马业发达 .

2. 手工业的发展

经过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唐朝前期手工业的一些主要部门中,其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表现突出的有:

A 纺织业:产量大,品种多,质量高,染色技术高。

B 陶瓷业:邢州窑,昌南镇(景德镇)。杰出代表是:唐三彩,堪称艺术珍品。越州窑。近年考古还发现了五彩陶俑,技术水平比三彩陶器更高。

C 矿冶业:唐朝建立后,规定西、北缘边诸州,禁置铁冶及采矿,而其余地区诸州出产铜铁之处,在政府优先经营矿冶业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营开采,但私家所铸得的铜、锡等可铸钱币的金属,一律由政府一手买断。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加强了对私营矿冶业的征税管理,也强化了官营矿冶业的经营管理。德宗时,各类矿达 170 处左右。

唐代矿产数量增加,铸造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考古发现的扬州铜镜和金银平脱器的制造工艺,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铸造水平。铸币业发展起来,天宝时 99 处,年铸额 32 万七千贯左右。

D 造船业也有了显著发展

除官营制造的御舟、漕船、战船外,民间私制的舟船也很多。当时形成了扬州、洪州、宣州、金陵等几个造船中心。史称“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造船业的发达,加速了各地经济交流。唐时,唐船远航至印度洋和红海,有“海上霸王”之称。

3. 茶叶贸易的兴起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国家。三国蜀汉时,文献上已有蜀地种茶、卖茶的记载。历经南北朝,茶树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贸易初具规模。到了唐朝,茶树的栽培、茶园管理及茶叶制作等方面,均有了长足进步,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史书记载到玄宗开元年间,饮茶风俗从长江流域北上,漫延到黄河流域。“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可见,茶业迅速成为重要商品,贸易繁忙。产茶各地出现了一些名优茶叶,并行销吐蕃和回纥地区。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4. 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唐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主要有:

商业都市空前繁荣。
87#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6:5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唐朝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地域、辽阔的强盛帝国,搞成了政治纷争不断,财政拮据,地方四分五裂,中央集权陵替的国家。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一件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事件会把唐朝历史截然分为前后两段,并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实际上,安史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所发生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叛乱本身,而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这一转变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显现出来。不过,叛乱发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充当了强烈的催化剂作用。

1. 均田制的破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均田制的破坏

②地主庄田经济的发展

2. 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

府兵制也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

(吴枫、陈伯岩著《隋唐五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年,认为府兵制与均田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兵农合一的兵制,而是一种世兵制。)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自武周时开始废坏,到玄宗时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府兵制下,出兵役虽然可以免除本身的租调,但是兵甲衣粮自备,所以,服兵役也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均田制破坏使均田农民所占土地日益减少,或完全丧失了土地,就更无力负担沉重的兵役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想方设法逃避兵役,有的向未设军府的州县迁移,甚至自残手足以避征兵。这样一来,府兵的兵源就渐渐枯竭了。与此同时,由于边防线的延伸,唐朝不断向边境增兵,戍边的兵额日趋扩大,士兵服役的年限日益延长。边将们又肆意虐待戍边士兵,因此,人民视服兵役为畏途,谁也不愿当府兵,于是府兵制逐步废坏。天宝 11 载( 749 年),唐政府不得不下令废除了府兵制度。随着府兵制的破坏,募兵制发展起来。前面讲到,到了玄宗开元年间,无论京师宿卫、边镇戍兵,乃至地方武力,已基本上被募兵制代替了。

在府兵制下,无论是宿卫京师还是住守边关,士兵都是定期轮换的,他们的调防权由中央统一控制, 40% 府兵宿卫在京城及其周围,战争爆发时,中央统一征调兵力,并临时委派高级指挥官,这样兵权在中央,形成“内重外轻”的格局。

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后,由于唐玄宗时与周边部族战事增加,天宝年间,西南两次败于南诏,东北败于契丹,高仙芝在西北失事,使得边防重镇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之地。而且,为了加强日常训练,缘边地区将得专其兵,兵将之间形成了密切的隶属关系。掌握边镇武装力量的官员叫节度使,节度使势力在当时称为藩镇,或方镇。

唐睿宗景云二年( 711 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后逐渐增加。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北庭、河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与此同时,唐王朝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只有 8 万人,而十镇边将及其他边地驻军达 49 万。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仅及边镇的 1/6 。如安禄山领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统兵 12 万,已超过中央禁军数,他又兼河东节度使,有兵力五万五千。这表明,先前府兵制下“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已被“内轻外重”所代替,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

不仅如此,庞大的军队及其家属的供养,需要有充足的军需供给,于是节度使兼管屯田、营田使,有了理财权,并负责支用朝廷下拨的军事物资,兼度支使,管理家属又兼管民政。节度使的权力融军事、财赋、民政于一身。“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很快成为强大的,中央难以制御的离心力量。而中央朝政的昏暗又为方镇起兵提供了良机。

3. 天宝年间的社会政治危机。

二、安史之乱

1. 经过

2. 影响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③军事方面:

三、唐朝后期的政治斗争

1. 唐中央与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矛盾)

藩镇数目很多,《新唐书·方镇表》共列 42 个,其实远不止这些。藩镇中,势力最大危害最烈的是成德、卢龙、魏博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占有今河北中部和南部诸州, 762 年开始,李宝臣任节度使,他“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占有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的诸州。自 763 年,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他“重加税率,缮治兵甲……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 763 年李怀仙任节度使始割据,占有今河北中北部及辽宁西部诸州。他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

以上三镇首领都是安禄山、史思明旧部,他们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自命官吏,自行法令,都不上缴赋税。节度使的职位也实行父死子继的世袭制,或由部下拥立,事后报中央追认,中央不能更改。如成德镇先后被两个家族统治,一个家族统治 38 年,另一个统治 86 年。刘姓在幽州相继统治 36 年。魏博则先后由田姓和何姓两家分别统治 49 年和 41 年。

以上三镇独立性最强,他们常常公开与中央对抗,被称为“叛镇”,因地域也被称为河朔型藩镇。包括:淄青、淮西、宣武、沧景、泽潞等镇。叛镇之外,其他方镇根据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央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中原防遏型藩镇。相当于今河南、山西、江苏等地,主要由汴宋、武宁、忠武等十镇。他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牵制、扼制河朔型藩镇;二是保障运河运输线,实际上也就是保证唐中央政府的财源。

二是边疆御边型藩镇,主要是为了防遏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入侵而设置的,辖区涉及今两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

三是东地财源型藩镇。辖区涉及今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区。这里是唐政府驻兵较少的财赋来源地。

以上三种类型的藩镇割据性较弱,大体上还服从中央的政令。但也不时发生叛乱,与中央对抗。另据王援朝研究,他认为藩镇的类型应划分为:长期割据型、一度割据型、京东防内型、西北防边型、南方财源型。(《唐史论》 5 ,三秦出版社, 1990 年)

当时,在藩镇中央之间,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唐中央为了巩固王朝统治,与藩镇之间展开过多次斗争,最突出的就是唐德宗在位时所谓的“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以及唐宪宗时的“淮西之乱”。

割据局面之所以长据延续,其原因在于:

中央方面: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消灭方镇,只是设法自卫而已。

唐德宗在位后期,已经着手从财政、军事、行政各方面加强皇权。如扩建神策军,这支听命于皇帝的军队到德宗末年已达 20 万,其中一部分守卫京师,一部分派驻西北边境,因此,朝廷的军事权力在保卫京师及对外防务方面负起了责任。同时,唐德宗通过派遣宦官监军使,加强监军使的权限,加强了他本人与服从中央政令的方镇之间的联系。

经济方面:德宗朝开始实施两税法(后面讲),并使沿运河的各方镇听命于中央指挥,保证东南财源畅通。但是唐德宗的作为有利也有弊。他强化君权,全神贯注于朝政,不信任大臣,转而重用宦官,他使宦官第一次掌握了帝国的中央军队。经济上他接受地方长官的巨额“上贡”,使百姓受害。唐德宗加强皇权,增加收入的措施为唐宪宗实施削弱藩镇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可惜,宪宗在位 15 年过早地被宦官杀了。

在藩镇方面:

各方镇各有不同的特殊情况:

自立性最强的是河朔型叛镇,他们虽然有较大离心力,但是与其他方镇一样,都无意于争夺皇位,并不热衷于攻取长安,称孤道寡,而是满足于控制自己的地盘,或找机会扩大地盘,以便在地方上称王称霸。他们担心中央组织兵力消灭他们,也担心邻近方镇,强大起来以后吞并自己,因此方镇之间较少联合。他们之间互相不信任,不互相支持,因此也难以取代中央。他们并不积极支持中央消灭其他方镇以免自己陷于独立地位,而是希望维持现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职任得到朝廷合法的承认,每个节度使都孜孜以求,想取得朝廷正式的任命,朝廷若不加任命,他们认为是不正常的。

宪宗授予支郡刺史兵权以后,节度使的军事、财政权力都受到牵制。穆宗即位以后,藩镇部队长期不扩编并常常缺编,影响了其战斗力。正由于节度使的任命还受中央控制,唐朝后期,中央所任命的节度使一半是文臣,一半是曾担任过神策军头目的人,藩镇长官的地方色彩淡了。

在方镇内部,主要指长江以北的河朔型和中原型藩镇。节度使都建立了忠于自己的衙军(牙军),负责节度使的安全,这些亲卫军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

一是节度使厚资养活的“私人”士兵,名义上的养子即义子。他们是节度使的贴身保镖,待遇优崇,一旦笼络失当,他们也会起而逐杀节度使,换易主帅。

除亲兵以外,节度使的其余部队分驻各州县及经济、军事重镇。此外,节度使还召用本地团练兵,以保卫自己的家乡。这些团练兵在对外征服方面无多大战斗力,但在守卫自己的家乡时,往往能发挥强大作用。节度使府中,自行任命的幕府官,既有落第举人,铨试不中人,也有军人,这些多是没机会进入中央任命的官僚队伍的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为官行政的机会,待遇优厚也支持了方镇势力的存在。

就这样,一个削弱了的中央王权,与处于自治或半自治状态的藩镇之间得以维持了一个较松散的、也较稳定的结构,并维持了一百余年。
88#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7:08 | 只看该作者
2. 中枢政制的演变

3. 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更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以至操纵官员的任命,掌握废立皇帝乃至生杀皇帝之大权。宦官专权的局面就形成了。

当时固然多数官员屈服于宦官的权势,看他们的眼色行事。但是也有奋起抗争者。唐制,朝官的衙门多在皇城,宦官则居宫城,皇城在宦官衙门(在宫城)的南面,因此,便以南衙代指朝官,北司代指宦官。南衙北司之争,就是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宦官专权既威胁到了皇权,也引起朝臣的反对,因此,当皇帝和朝臣想有所作为时,势必与宦官展开斗争。其突出事件有“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改新)和“甘露之变”。

①“二王八司马”事件:

②“甘露之变”:

4. 朋党之争

① 士庶之争

② 牛李党争

四、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

1 .第五琦与刘晏的理财措施

随着唐高宗武周以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扩张和均田制的日益破坏,越来越多的均田农民变成了流民,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和耕地数量迅速减少,以租庸调为主的农业税收越来越难以保障日益增加的官僚队伍和军队的支出。玄宗时,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较差。

安史之乱,不仅打乱了唐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而且加剧了政府财政收支上的矛盾,国家财政基本上陷入崩溃境地。于是,增辟农业税之外的共他财源,以保障平定叛乱和挽救王朝危机,成为一件十分紧迫,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年),盐铁转运使第五琦采纳了开元九年刘彤提出的由政府垄断经营盐铁木等山泽之利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付诸实施。

这一年,第王琦借鉴平原太守颜真卿控制盐利以赡军用的成功做法,奏请唐代宗:“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即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并提高盐的售价,每斗 10 文一下子提高到 110 文。实行这种禁榷制度的结果,政府大获其利,榷盐收入每年在 40 万贯左右,史称这一改革“人不益税而国用以饶”,缓和了当时政府极度紧张的财政状况。第五琦的榷盐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法也并非尽善尽美,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食盐的产销环节,使得政府不得不广置专卖机构,增派官员,致使官僚机构臃肿,经营管理的费用及损耗增多,从而直接影响了榷利的纯收入。

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年),任盐铁使,并兼转运常平等使的理财专家刘晏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在此期间,他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一方面大力精减原来臃肿的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另一方面,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零售,使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样,不仅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的流弊,而且减少了开支,使政府的收入大增。刘晏主持盐政之初,每年盐利 60 万贯,大历末年每年增到 600 万贯,盐利收入占当时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皇室及军费、官俸开支的重要财源。

除对盐法进行大力改革外,刘晏还对漕运进行了整顿,并大力推行了常平法。

当时,由江淮沿运河向关中运粮的漕运是唐王朝的生命线。刘晏主持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把十艘船编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运粮。这一流通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刘晏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负责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用低价粜出,这不仅利用粮价之差获利,而且有利于保持各地物价大致稳定。

刘晏的改革,在当时为纽转国家财政困窘的局面发挥了一些好的作用。在盐法运作较为正常时,榷盐之利在国家财政中一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两税法的实施:

均田制的瓦解,农民的大量流亡,使唐政府以身丁为剥削对象的租庸调制度愈来愈难以维持了。安史之乱后,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造成了科敛名目繁多的严重局面。

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数额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这就是两税法。

( 1 )两税法的来源:

( 2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 3 )实施两税法的意义:

( 4 )两税法的不足之处:
89#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7:16 | 只看该作者
五、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成为藩镇割据称雄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躲避占乱迁移到江南,增添江南的劳动力。因此,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此即所谓经济地理的变化。

1 .农业方面:

①兴修水利掀起高潮 , 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使江河湖泊为农业服务。水利工程的增修使南方的开发速度大为加快。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在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在后期则南方多于北方。

②农业生产工具有所改进。

③唐后期,江南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京师已成为维系唐政权的命脉。

④商业性农业,如茶业空前发展。

2 、手工业发展迅猛:

①纺织业,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地区成为江南地区的纺织中心。著名的越州贡品多。

②造纸业在唐代达到以新水平,重要的产地多在南方。如宣、歙、杭、婺(全华)、衢、越、均(湖北均县)、益(麻纸)、韶(竹纸)等州,都是著名的纸产地。

③造船业。唐后期发展显著。刘晏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在扬子县设立了十个造船场,派专知官督造千石大船。不用铁钉。

3 .商业活跃:

①城市商业繁荣:扬州“雄富冠天下”,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集散地,有“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之赞,益州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其锦绣、井盐、纸张、瓷器、茶叶等物。史称“扬一益二”。其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杭州、广州、泉州、明州、皆空前繁荣。

②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商州活动逐渐冲破了先前的坊、市分离制,不少商人已开始在民坊内开设店铺。农村草市虚市更多。

③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其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京城的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现钱。这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以上反映出商业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级。
90#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6 22:37: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唐代的民族关系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薛延陀、回纥、吐蕃、南诏、靺鞨等,先后在沿边各地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他们开发了边疆,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沿边各少数民族之间也都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和联系,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一、突厥汗国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 .东突厥汗国的灭亡

隋朝大业年间,突厥曾被隋军征服,但在隋末战乱之际,东西突厥的势力都再度强大起来。唐朝建立之初,唐高祖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曾和王世充等其他地方势力一样,向突厥称臣纳贡,但东突厥仍不断向内地侵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甚至两度率兵侵犹关中,攻至邠州、武功县,进逼长安。

唐太宗即位以后,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在关中训练士卒,太宗亲自较射,重赏武艺高强者,以激励士气。同时,由于东突厥屡次对唐朝用兵,激起了其统治下的各部族的反抗,各地起义不断。贞观三年( 629 )唐太宗乘东突厥内部分裂之时,派李靖、李 责力 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进击,次年( 630 )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灭亡。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政府在其旧地即东起幽州、西至灵武这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以便安置内附的十多万突厥民众。“全其部落,因俗而治”。同时,在东突厥故地(今内蒙地区)置定襄、三中两个都督府,下设六年州,任原来的酋长为刺史,实行自治。

当时突厥人内迁至长安居住者近万家,突厥贵族被任命为五品以上官者百余人。

2 .唐和西突厥争夺西域的斗争

唐初,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立国在今天山南路的高昌(吐鲁番)、焉耆、龟兹(库车)、于阗(和田)、疏勒(喀什葛尔),是五个著名的地方政权。其中,高昌以汉人曲氏统治,那里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并以汉字作通行文字,是汉代西域长史等地方长官的驻地,其居民很多是汉人。

焉耆接近博斯腾湖,有渔盐灌溉之利,农牧业都很发达。

龟兹人们以农、牧业为生,又精于冶铁,写胡书,盛行佛教。

于阗盛产玉,纺织业发展,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疏勒的农业、纺织业、矿业均有一定发展。

这几个地方政权,都是西汉即已立国的历史悠久、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均和内地有密切联系。东突厥灭亡后,高昌国王曲文泰曾到长安朝见唐玄宗,其他方国也派人到长安,要求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但是,他们的这种要求受到了控制他们的西突厥的阻隔。

贞观二年( 628 ),西突厥汗国因内乱发生了分裂,并互相攻战,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贞观四年( 630 )东突厥灭亡当年,尹吾(今哈密)等七城的胡人归服唐朝,唐以其地建西伊州,后改名为伊州,成为唐朝进攻西域的据点。贞观九年( 635 )唐太宗派军降伏了隋来以来占据今青海及新疆东南部地区的吐谷浑,打通了唐朝向西域用兵的道路。贞观 14 年起( 640 — 748 )唐朝经过七八年的经略,先后占领了高昌、龟兹、焉耆、于阗、疏勒等地,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些城镇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统一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唐高宗显庆二年( 657 ),唐军俘虏了西突厥可汗,西突厥国灭亡。至此,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原来受西突厥役属的中亚诸国也都归属唐朝。

唐朝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十六国之地,在乌浒河(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国之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设置了许多都督府和州。用其原来的长官统治之,并不收其赋税。长安二年( 702 年),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前者(分 6 ?都督府, 8 州, 110 县, 126 军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楚河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后者(分二州、二都护、 23 都督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游牧地区。

唐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政治联系及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官吏,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在今新疆出土的唐代各级官府的公文状牒、官衙印章及古代渡关津时所用之凭证。由官府发给。过所(内叙明申请人的姓名、年龄、身伤、携带物品、去向、往返路途、时间等等)、契约等各类文书,充分证明唐朝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儒家文化在西域有所传播。而唐朝的音乐、舞蹈、绘画、造酒等技术则深受西域影响。双方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唐朝统一西域,使古老的东西文化交流要道丝绸之路得以畅通,这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 .后突厥汗国

唐灭东突厥后,其旧部曾不断反抗唐朝统治。永淳元年( 682 ),突厥贵族骨咄禄利用本族人的反唐情绪,重建政权,建牙、据有东突厥故地。历史上称之为后突厥汗国。

骨咄禄之弟默啜可汗在位时,侵入西域地区,东西拓地万余里,控弦之士 40 万,恢复了先前的强盛局面。后突厥汗国曾不断袭击唐朝,但双方始终努力维着和好关系,并进行互市。由于突厥贵族内部自相残杀。玄宗天宝四载( 745 年),后突厥汗国被回纥族怀仁可汗攻灭。突厥人一部分内迁归附唐朝,一部分西迁入中亚,而大部分受回纥统治。

二、薛延陀和回纥

薛延陀和回纥都是汉魏以来一个古老的部族丁零族发展而来的,丁零族在隋唐时称之为铁勒,铁勒有许多部族,其中薛延陀和回纥各是其部族之一。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这两个部族相继在漠北建立了地方政权。

1 .薛延陀汗国(不足 20 年)

2 .回纥汗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7 09:37 , Processed in 0.0916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