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辛苦归纳的东西,看看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earl611 发表于 07-8-16 16:3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范围可以分成人和动物两大部分,包括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动物的感觉 知觉 记忆 具体思维 情绪 模仿 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基础课程,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和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研究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的源流: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著作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著的《论灵魂》成为独立的学科实在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神经生物学理论,是从最基本的方面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2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是人精神活动的主体,它位于心理的深处,我们人的许多行为就是由无意识支配的.
3行为理论,个体对一切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是由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造成的. 4认知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被动的刺激接收者,而且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5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强调要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心理的起源:1反应性2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形式,具趋利避害的倾向)3信号性反应(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是动物进化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标志)
心理发生三阶段:1感觉阶段2知觉阶段3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心理的产生1进化论的解释2社会劳动说
个体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个体实践因素,个体实践则是前两者发生联系并相互作用的中介或桥梁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主导),社会文化因素(最主要)
意识是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到”,既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体或现象,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心理或行为。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注意的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焦到被选择的对象上,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强度特征)
注意与心理过程:首先,注意是认识,情绪等心理过程所必不可少的伴随状态。其次,任何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维持和调控。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活动,无关运动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两大特点目的性和 意志性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进行实际操作4对注意进行剪控
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最佳形态,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紧张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范围,又称注意的范围,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特点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集中与某个对象的程度,这是注意在强度上的特征。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范围就越小,注意的范围越大,要保持高度紧张的注意就越困难。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长短,就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上的两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的、迅速及时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外一种活动上。是主动的,积极的行为。
利用无意识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将讲授的东西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2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3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
利用有意识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利用间接兴趣提高注意力3做中学
利用有意识后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2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阐明原理3关注学生课堂反应
注意品质在教学中的运用:广度,紧张度,稳定性,分配,转移的运用
各种注意的转化可以分成1递进式转化(从无到有,从有到有后)2交替式转化(不断交替)
感觉就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为进一步的知觉加工提供了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资源。
知觉是个体经由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亦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知觉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内容分主要包括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其中空间知觉又分大小知觉,形状知觉和方位知觉,还有正误之分
感受性,一个人在不同时刻,其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也会表现不同的感受能力。包括绝对阔限和差别阔限
感受性的变化:感受适应,感受对比,感受的锻炼发展与补偿,感觉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对于那些符合当前任务需要的,熟悉的,令人感兴趣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2知觉的组织性,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良好图形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试图对当前刺激做出合理解释,赋予他们一定的意义,而且常常使用词语把他们标记下来。
4知觉的恒常性,发生机制包括刺激信息的综合作用和知识经验的作用
知觉过程实际就是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当前刺激信息的组织加工并予以解释的过程
关于记忆,传统定义认为,记忆是人脑对于过去经验的反映。过去经验包括感知过的事物,考虑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操作过的动作。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
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记忆定义为人们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类型:从过去经验的内容看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3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别是1,2,3存储系统
感觉记忆,即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是暂时登记,是世界呈现给我们的信息的第一储藏室。
感觉记忆的特征:1感觉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保持了刺激的精确的物理特征2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量很大,大凡进入感官的信息都能被登记3存储时间比较短。
感觉记忆的发现(乔治,斯菠林)
短时记忆:象一个由意识控制的工作平台,加工那些受到注意后经感觉记忆转入的信息,还加工个体所需要的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
短时记忆的特征:容量通常用广度来测量方法来评定2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也是比较短的
长时记忆:通常再记忆中保留很长时间甚至一身关于自我和世界的全部知识
长时记忆的习得:识记(无意有意2机械意义)2编码(语义编码表象编码)
长时记忆的存储:质的变化(内容原形向匀称方向发展)量的变化(记忆的恢复巴拉德。遗忘曲线艾浩斯宾)
长时记忆的提取: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时仍能被认识的过程回忆则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长时记忆的遗忘:信息提取不出来或错误(部分完全暂时永久遗忘)
遗忘的学说:(衰退理论:时间巴甫洛夫。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线索依赖性遗忘:我们在记忆中要准确编码或准精确加工信息, 索引不在,内容在)
记忆在学习中的应用:感觉记忆在集中注意(减少分心刺激,明确学习目的)短视记忆充分运用组块和复述(借助短视记忆组块的扩容性,增大短时记忆的信息量;及时复述,促进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多种策略(及时经常复习,多重编码,增加提取线索;建立组织线索帮助回忆)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两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1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2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觉活动的结果是形成概念和表象,而概念和表象又构成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
思维的种类:动作(灯坏修灯)形象(文学)抽象(数学)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问题解决: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丛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通路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景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知觉特点(克服先入为主)2迁移的作用(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利弊)3动机强度(积极的无所谓的态度)4启发原型5定势作用(于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按比较固有的方法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具有创建的思维,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标准:流畅性(定时多方法)变通性(灵活)独特性(独特不落俗套)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旺盛的求知欲2培养敏锐的观察力3培养自觉的独立性4培养广泛的兴趣5培养敢于冒险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想象:对大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目的性(无意想象梦,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情绪: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主体体验特征,生理激起,外显表情认知因素
情绪的变化:质和量。质:对立方面量强度变化
情绪的功能:1信号功能(表情语言)2动机(热爱就追求)3社会(交往)
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厌恶
情绪状态:再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心境:脆弱持久弥散的情绪状态,感染性)激情(暴风雨般的短暂而强烈)应激(意外情况下急速而高度紧张,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的状态
需要的种类:起源: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理论:
动机:促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内在原因,具体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行为效率:
动机的种类:起源(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长远和短暂动机)社会价值(高尚和低下动机)等
成就动机:要求取得优秀成绩的动机。即人们在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也是一个人自己人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一种完美地步的内部推动力量
学习动机:个体发动或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激发: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2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欲和内部动机3提倡自主学习4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5恰当的评价6合理利用竞争
智力:通常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使认识活动有效进行和发展人脑聪明智慧功能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智力研究的新理论:1三元智力理论(成分亚理论,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2多元智力理论(言语,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观察) 3生态智力理论4情绪智力理论(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发,认知他人情绪并产生同感,社会与人际关系处理)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胎儿,生活,家庭)3教育与实践(家庭社会)
智力测验:用比较系统的测验题目并用数值表示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以测量人的记忆,观察,想象,判断等一般能力的一种测验方法
人格: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外在的印象,在生活中扮演的真实角色。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成熟,)社会(家庭,学校,文化)心理
气质:个人生来就具有的 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
性格: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人格气质与性格关系:都是描述个人典型行为的概念。常混说。区别;人格是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含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气质决定一个人的反映敏感度活动水平心境可塑性和适应性是人格的先天遗传成分:而性格则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响应的行为方式,是人格中的后天习的成分。区别;起源,可塑性。联系制约: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影响性格形成和变化的难易和快慢,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或抑制气质的表现
沙发
莫熙 发表于 07-8-16 18:57:4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辛苦了楼主
板凳
XIEMUMO 发表于 07-8-17 00:12:1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辛苦...
不过好象不考名词解释吧.....
地板
acheron 发表于 07-8-17 13:30:28 | 只看该作者
LZ辛苦
(hyde~~~~~~~~癫狂中)
5#
 楼主| pearl611 发表于 07-8-17 15:3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XIEMUMO 的帖子

了解了名词才能继续往下学吧!
6#
XIEMUMO 发表于 07-8-17 16:2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acheron 的帖子

忽忽~~~~
HYDE哦,哈哈
7#
XIEMUMO 发表于 07-8-17 16:27: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这样就简单了点.
之前这里也有名词的总结的
8#
babyduck 发表于 07-8-18 18:00:47 | 只看该作者
呃...我原也想归纳这个来着 难道可以省事了?[s:10]
9#
lmclj626 发表于 07-8-20 19:41:4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可是这是哪个版本的?[s:10]
10#
whisper_cui1985 发表于 07-8-20 23:56:36 | 只看该作者
8错8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06:08 , Processed in 0.09624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