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版灌水贴暂时关闭公告见本帖最后一楼 》》》》

 关闭 [复制链接]
801#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0:01 | 只看该作者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为“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
802#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2:25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和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均不被采用,后回鲁国病逝。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上尊崇尧、舜、文、武、周公,赞扬西周的制度,认为那时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一思想并不是要历史倒退,而是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希望当政者有所兴革。他认为大至国家,小至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要以一定的伦理来维系。因此,人们都要加强个人的修养,各守其位,各司其事,各尽其职。他把这些行为规范概括为八个字,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进一步升华为一个字,那就是“仁”。
803#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3:02 | 只看该作者
“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仁是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准则,孔子说“仁者爱人”(《颜渊》),在爱人的基础上,孔子要求仁者尽力体谅他人、促成他人。从根本上说,仁是内在品格,它不随外在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人的独立性和在道德面前的主动性。
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为准则为“礼”。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礼制的规定。但是,孔子特别强调如果只在表面遵守规范,而没有将它深化于心,那也不是真正的“礼”。孔子认为人们行礼时,应当有内心的情感,否则礼就会流于空泛。孔子的仁礼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及传统人格的塑造影响深远。
孔子主张行“仁政”,“使民以时”;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都是他的思想观点的体现。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把我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学说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理论的精华。
孔子是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他以六科教育学生。六科亦称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他的教育思想进步,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熟悉古代经典,相传他曾删定“六经”,以为教材。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乐》今已佚失,其他五经尚存。
804#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4:01 | 只看该作者
“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仁是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准则,孔子说“仁者爱人”(《颜渊》),在爱人的基础上,孔子要求仁者尽力体谅他人、促成他人。从根本上说,仁是内在品格,它不随外在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人的独立性和在道德面前的主动性。
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为准则为“礼”。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礼制的规定。但是,孔子特别强调如果只在表面遵守规范,而没有将它深化于心,那也不是真正的“礼”。孔子认为人们行礼时,应当有内心的情感,否则礼就会流于空泛。孔子的仁礼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及传统人格的塑造影响深远。
孔子主张行“仁政”,“使民以时”;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都是他的思想观点的体现。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把我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学说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理论的精华。
孔子是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他以六科教育学生。六科亦称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他的教育思想进步,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熟悉古代经典,相传他曾删定“六经”,以为教材。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乐》今已佚失,其他五经尚存。
805#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4:41 | 只看该作者
806#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5:30 | 只看该作者
807#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6:04 | 只看该作者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
孟子(前390——前305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的时代距离孔子之卒(公元前479年)已有百年的时间,一生以教书为业,他曾游访宋、滕、魏(梁)、齐等国,向有关国君或卿大夫阐述政见,晚年时与弟子万章等编纂《孟子》7篇。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性善论与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孟子提出性善论,它的意义在于深化和扩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孔子未回答仁从何而来的问题,孟子的性善学说,为人之为仁找到了根源,这就是人之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恭敬之心为人心所固有,随机而发,由此可说“心善”,孟子便把心善称为性善,这是人可以为仁的基础。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就是人心,仁义礼智等道德是人心所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叫“良知”、“良能”。
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
从孔子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大发展。仁政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制民之产”,反对横征暴敛。仁政从政治关系方面说是一种道德政治理想,也叫“王道”。他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着眼于争取民心,目的在于“保民而王”(《梁惠王》上)。孟子认为,施行仁政的基点在于统治者的道德之心。他的仁政思想还蕴涵着民本的内容,即重视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08#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6:31 | 只看该作者
荀子(前313——前238年)名况,赵国人,早年游学于齐,后又到楚。为儒家但有较浓厚的法家思想,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当过齐国稷下学官和楚的兰陵县令。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孟子思想显示的主要是邹鲁儒学的学术背景,荀子思想吸收了战国时代更多地区更多学派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经验。
性恶论是他与孟子学派迥然相异的思想观念。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荀子认为,人性是一种先天的自然性,与人的先天性相对立的是后天才具有的品质,荀子称之为“伪”。荀子认为人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协调。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他所说的性,与孟子所说的“性”不同,指的就是人的耳目鼻口之欲。他强调人性与道德规范相对立,否认道德为人心先天所固有。人性既然是恶的,因此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通过后天的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获得善的品质。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并不意味着不能为善,相反,性恶正是人欲为善的原因。人的本性中没有善,正是人们欲为善的原因。所以,荀子强调后天人为的努力。
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很赞扬各国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尤其是称赞秦国的政治和军事。他对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理论观点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的座右铭。
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的正常现象,具有唯物思想。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809#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7:03 | 只看该作者
老子和道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丹),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一书约成于战国时期。学术界认为此书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但有些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老子思想的特异之处,就在于他扩大了传统思想关注伦理和政治的局限,把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再由宇宙下落到人生。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思想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展开的。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但它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说明它是实体的存在。道是宇宙的根源,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个实存在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道本身虽然无形,但它却是有规律的,当它作用于万物时,就表现了某种规律,在《老子》书中,很多地方的道是指规律。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他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遵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因此,反的意思即是相反,也是返回。老子认为,事物存在对立转化的规律,而事物的一切特性都是在这种相对立的状态下显现出来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进一步,他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认为事物的对立是永恒存在的,反复交变的过程永无止境。正由于此,在经验世界中,老子主张人们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的正面,也应该重视它的反面。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他的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为什么要返回到本根状态?老子认为本根状态是一种虚静的状态,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道创造万物以后,万物的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不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纷扰纷争都是不合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回到本根,持守虚静,才合于自然。
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都应该顺从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不必由外附加。因此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说明不加任何勉强作为,而任其自由发展的状态。因此,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810#
yufeng0373 发表于 07-9-27 20:57:38 | 只看该作者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周(约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人(河南商丘东北)。《庄子》一书是庄周一派的著作总集。其中哪些篇是庄子本人的著作,史学界存在争论。他的世界观和老子相同,方法论是相对论。
庄子学术思想的渊源是老子的自然主义。《史记•老子列传》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自生自化。庄子的思想恍惚变化而没有常规,包罗天地而不知归宿。
庄子体会到人的生活存在种种障碍,人们难以逾越。对人生难以逾越的界限的思考,对人生困境的理解,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部分。而从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这就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修养论的内容。庄子指出“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大宗师》),而人也要加入到这个“万化”的行列中,不能逸出这个“始卒若环”的循环圈之外的,这对人来说是一种困境。而庄子认为这是一种非人力所能干预的必然性,他将其称之为“命”。与之相似的,还有“时”,指外在机遇,都是人所无法把握的。同时,人还受到哀乐之情和利害之欲的困扰。这些都使人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人生存在困境,但对于理想的人格来说,必须超越困境。因此,庄子理想的人格实际上是在精神上企图克服、摆脱必然性的一种努力。在庄周的描述中,他称之为“圣人”的人主要是免除人生困境、超脱生死、时命、情欲之限的理想人格。庄子主张超越死生的观念,游乎尘垢之外,达到无情无欲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8:27 , Processed in 0.14526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