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jinrong00 发表于 07-8-7 00: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一)
 第一章 史前人类
  第一节、人类的进化
  一、从猿到人的漫长演进
  1、人与动物的区别
  2、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3、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恩格斯的分法)
  4、早期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旧石器时代
  2、氏族制度的形成
  特征
  血缘家族:从血族群婚到族外婚
  第二节、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
  二、农业革命的含义与开始
  三、母系氏族公社
  1、特征
  2、婚姻形式:从族外群婚到对偶婚
  三、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1、金石并用时代和社会大分工
  金石并用时代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变
  婚姻形式的转变:从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公社
  3、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制的萌芽
  4、氏族制度的解体
  个体劳动和个家庭
  农村公社的出现
  5、军事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第三节、史前文化
  一、文字的产生
  1、手势语言或个人记号语言
  2、图画文字或表意符号
  3、象形文字或符号
  4、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公式来表达的符号(表意文字)
  5、音符字母(拼音文字)
  二、原始艺术与科学知识的萌芽
  1、艺术: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
  2、科学知识:天文知识;计算;医学
  三、原始宗教观念与神灵崇拜
  1、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
  2、图腾崇拜
  3、自然神灵的崇拜
  4、生殖器崇拜
  5、祖先崇拜
  6、灵物崇拜
  7、巫术
  习题:
  思考题:
  1、人类关于自身的起源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
  2、如何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3、人类的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4、人种是如何划分的?
  5、何谓血缘群婚?族外婚和对偶婚?
  9、血缘群婚、族外婚、对偶婚的更替与原始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10、原始社会是如何解体的?
  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2、氏族 3、旧石器时代 4、农村公社 5、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
  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一、苏美尔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年--前2371年)
  1、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
  2、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与特征
  城邦政治制度
  苏美尔城邦争霸
  二、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
  1、 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
  2、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前2006年)
  《乌尔纳木法典》
  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约公元前1894年—前689年)
  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2、古巴比伦第二、第三、第四王朝
  二、《汉莫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
  2、《汉谟拉比法典》
  等级制度
  奴隶制度
  土地制度
  租赁和雇用制度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亚述国家的兴起(约公元前3000年)
  亚述历史的三个阶段:早期亚述、中期亚述、亚述帝国
  二、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05年)
  1、亚述帝国的建立
  2、奴隶制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新巴比伦王国
  一、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1000年)
  二、新巴比伦王国的强盛——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
  三、奴隶制社会及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公元前538年)
  奴隶制的特点:
  社会矛盾:
  第五节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一、赫梯
  1、赫梯国家的产生
  赫梯的地理位置
  赫梯城邦的形成(约公元前18世纪)
  2、赫梯国家的强盛与衰亡(公元前15世纪—前8世纪)
  扩张:
  《赫梯法典》:
  二、腓尼基
  1、腓尼基的含义:“紫红之国”
  2、腓尼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
  主要城市国家:西顿、推罗、毕布勒、乌加里特等
  腓尼基奴隶制国家的特点:经商、航海与殖民
  三、以色列
  1、巴勒斯坦
  土著居民迦南人(公元前3000年代)
  犹太部落与以色列部落(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
  2、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的产生(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
  与腓力斯丁人的斗争
  以色列—犹太国(公元前10世纪)
  3、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灭亡
  以色列亡国(公元前721年)
  犹太亡国(公元前586年)
  犹太教
  第六节 波斯帝国
  一、波斯国家的兴起与对外扩张
  1、古波斯的地理位置及波斯国家前的状况
  埃兰王国和米底
  2、波斯国家的建立(公元前550年)
  居鲁士
  冈比西斯
  高黑塔运动(公元前522年)
  二、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1、贝希斯顿铭文
  2、波斯帝国(公元前513年)
  3、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琐罗亚斯德教
  三、波斯帝国的灭亡(公元前330年)
  1、帝国经济
  2、社会矛盾的激化
  习题:
  思考题: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与历史内容。
  2、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城邦政治的主要特点。
  3、亚述帝国奴隶制的特点。
  2、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及统治政策。
  3、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 2、腓尼基文字 3、犹太教 4、贝希斯顿铭文 5、波斯帝国
  6、居鲁士 7、高黑塔运动 8、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
  一、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3100年的铜石并用时代)
  1、古代埃及人种
  东北非的哈姆人和西亚的塞姆人
  2、前王朝文明(公元前4500年—前3100年)
  巴达里文化(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
  涅伽达文化Ⅰ(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
  涅伽达文化Ⅱ(公元前3500—前3100年)
  二、法老埃及历史(公元前3100年-前332年)
  1、早期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第1王朝-第2王朝)
  第一王朝
  第二王朝
  2、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第3王朝-第6王朝)
  奴隶制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奴隶、奴隶主、自由人
  法老专制权力的加强:太阳神之子、控制行政、立法、司法和军队
  金字塔的构建:意义、齐阿普斯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3、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40年,第7王朝-第10王朝)
  4、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95年,第11王朝-第12王朝)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奴隶制
  奴隶平民的起义风暴
  5、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95年-前1567年,第13王朝-第17王朝)
  希克索斯人入侵(100余年)
  6、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第18王朝-第20王朝)
  新王国的建立:雅赫摩斯一世、哈特舍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
  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
  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阿吞神、迁都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帝国的崩溃
  7、后埃及时期(公元前1085年—前332年,第21王朝—第31王朝)
  利比亚王朝(第22 --24王朝)
  努比亚王朝(第25王朝)
  波斯王朝(公元前525年—前404年,前343年—332年,第27、31王朝)
  四、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公元前332年-公元641年)
  1、马其顿•希腊时代(公元前332年-前30年)
  2、罗马与拜占庭统治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
  第二节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一、宗教观念
  1、氏族图腾崇拜
  2、太阳神:赖神、阿蒙神
  3、灵魂不灭观
  二、墓葬习俗
  1、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2、木乃伊
  第三节、古代埃及的文化
  一、文字
  1、图形文字
  2、象形文字
  二、文学
  1、金字塔咒文
  2、碑传
  3、故事
  4、歌谣
  5、旅行记
  三、天文历法
  1、太阳历
  2、星座
  四、医学
  五、数学
  六、艺术
  1、建筑
  2、雕刻
  3、绘画及手工品艺术
  习题:
  思考题;
  1、比较古王国与新王国,说明古代埃及政治生活的演变趋势。
  2、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3、埃及古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4、简述古埃及的历史分期。
  名词解释:
  1、木乃伊 2、齐阿普斯金字塔 3、 哈特舍普苏特 4、 埃赫那吞(阿蒙霍特普四世)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二)
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二)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一、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1、印度的名称
  2、古印度的范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二、哈拉帕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前1750年)
  1、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城市遗址与居民
  2、文化成就
  第二节 吠陀文明
  一、吠陀时代
  1、吠陀与雅利安人
  2、早期吠陀(约公元前1500年—前900年)
  3、后期吠陀(约公元前900年—前600年)
  二、瓦尔那制度和婆罗门教
  1、瓦尔那制度:种姓、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级制度的特征
  2、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产生(约公元前1000年代)、婆罗门教的教义与经典
  第三节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一、列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1、列国时代的含义(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
  2、列国时代的社会发展
  君主国(多数)
  共和国(少数)
  经济发展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各个等级的分化
  3、顺世论派:含义、主张
  二、佛教
  1、佛教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背景、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说”
  3、佛教产生的意义
  第四节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一、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前187年)
  1、孔雀王朝
  印度统一趋势的出现
  孔雀王朝的建立(公元前324年)
  2、阿育王与孔雀帝国
  阿育王的专制统治
  孔雀帝国的社会发展:农业、工商业、奴隶制
  二、佛教的传播
  1、阿育王崇信佛教
  2、佛教传播
  向北传播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向南传播至东南亚等国。




  习题:
  思考题:
  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3、婆罗门教包括哪些经典?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和基本教义。
  5、阐述佛教产生的背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及意义。
  名词解释:
  1、瓦尔那制(种姓制 ) 2、孔雀帝国 3、列国时代 4、吠陀时代 5、阿育王 6、哈拉帕文明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明
  第一节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一、爱琴海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居民
  1、爱琴海区域
  2、希腊半岛的划分:北、中、南
  3、非希腊语居民
  二、爱琴文明的发现(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
  1、克里特文明及线形文字A(未释读)
  2、迈锡尼文明及线形文字B(已释读)
  第二节 希腊城邦制度
  一、 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
  1、荷马时代与荷马史诗
  2、荷马时代的社会制度
  二、希腊城邦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1、奴隶制城邦的形成与途径
  2、海外殖民
  3、斯巴达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
  斯巴达的政体:贵族专制
  4、雅典
  雅典的地理位置
  雅典国家的形成:基伦暴动(公元前632年)、德拉古法典(公元前621年)、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公元前560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
  第三节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一、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前449年)
  1、战争的爆发
  2、战争的进程及结果:马拉松战、萨拉米海战、提洛同盟
  二、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404年)
  1、战争的爆发
  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
  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萨同盟的斗争
  2、战争进程与结果
  三、希腊城邦危机
  1、公民制度瓦解
  2、社会矛盾激化
  3、工商业衰退
  第四节 雅典民主政治
  一、古典时代的希腊(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叶)
  1、希腊经济的繁荣
  2、希腊的奴隶制
  二、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
  1、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43年—前429年)
  2、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第五节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一、马其顿的兴起
  1、马其顿国家的形成(公元前4世纪初)
  2、雅典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
  3、马其顿控制希腊
  二、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的东侵
  2、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约公元前327年)
  三、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2、托勒密埃及王国
  3、塞琉古王国
  4、马其顿—希腊王国
  第六节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一、早期和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
  1、多神教——奥林匹斯诸神
  2、奥林匹克运动会
  3、哲学
  4、文字
  5、文学:寓言和戏剧
  6、史学
  二、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1世纪的希腊文化
  1、数学
  2、天文学
  3、地理学与农学
  4、哲学
  5、文学艺术
  习题
  思考题:
  1、古代希腊世界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
  2、后人是如何发现爱琴文明的?
  3、比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说明其在希腊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4、比较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说明两者的异同。
  5、公元前8-6世纪的希腊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
  6、公元前8-6世纪希腊海外殖民的背景、范围、性质和影响。
  7、比较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说明雅典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
  8、比较雅典与斯巴达,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9、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怎样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有何具体表现?其性质如何?
  10、说明古典时代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特点。
  11、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经过与历史遗产。
  12、何为“希腊化时代”?
  名词解释:
  1、希波战争 2、伯罗奔尼撒战争 3、爱琴文明 4、希腊化时代 5、雅典民主政治
  6、伯里克利时代 7、荷马时代 8、柏拉图 9、希罗多德 10、奥林匹克运动会
  11、提洛同盟 12、伯罗奔尼同盟 13、修昔底德 14、亚里斯多德
  第六章 古代罗马文明
  第一节 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一、意大利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 伊达拉里亚文明
  三、 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
  四、 罗马城的起源
  1、神话传说
  2、七丘联盟
  五、王政前期(前四王)
  六、王政后期(后三王)
  1、氏族制瓦解
  2、塞尔维乌斯改革
  第二节 罗马共和国
  一、罗马共和国的分期
  1、早期共和国(公元前6世—前3世纪)
  2、后期共和国(公元前3世—前29年)
  二、共和制初期的罗马
  1、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
  2、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争取土地和取消债务奴隶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1年—前450年)
  《彼特留法》(公元前326年)
  《霍腾西阿法》(公元前287年)
  3、对意大利的征服以及统治政策
  第三节 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后期共和国
  一、罗马共和国向地中海扩张
  1、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前241年、前218年-前201年、前146年)
  2、吞并马其顿、希腊(公元前171年-前146年)、小亚细亚和埃及、北非、西班牙
  二、行省制
  三、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1、 奴隶制
  2、商品经济
  四、罗马共和国的危机
  1、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2世纪)、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104—前101年)
  2、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34、124年)
  3、马略军事改革(公元前107年)
  4、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0—前88年)
  5、苏拉独裁(公元前82—前79年)
  6、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前71年)
  7、前三头同盟与凯撒独裁(公元前60年、公元前45年)
  8、后三头同盟(公元前43年)
  第四节 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
  一、屋大维独裁与奥古斯都元首政治的建立(公元前27年)
  二、奥古斯都元首政治的内容及实质
  1、专制统治
  2、社会基础
  3、对外政策
  4、元首政治的实质
  第五节 罗马帝国
  一、早期帝国(公元1—2世纪)
  1、克劳狄王朝(公元14—68年)
  2、弗拉维王朝(公元69—96年)
  3、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
  4、专制统治加强和各地人民的反抗
  5、行省地位提高和帝国的鼎盛
  6、帝国前期经济的发展
  农业、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二、3世纪危机(公元2世纪末—3世纪末)
  1、奴隶制危机:农业凋蔽、隶农制、手工业衰落、商业和城市萧条
  2、政治危机:争夺皇位
  3、人民反抗斗争和蛮族入侵
  第六节 古代罗马文化
  一、宗教信仰
  二、文学
  三、史学
  四、哲学
  五、自然科学
  六、建筑艺术
  七、罗马法
  习题
  思考题:
  1、古代罗马世界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
  2、罗马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起因、经过与历史后果。
  3、塞尔维乌斯改革。
  4、罗马的扩张进程与统治政策。
  5、罗马共和国后期的社会矛盾与统治危机。
  6、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
  7、古代罗马文化的主要成就。
  名词解释:
  1、罗马法 2、奥古斯都元首政治 3、屋大维 4、苏拉独裁 5、斯巴达克起义 6、前三头同盟 7、凯撒 8、后三头同盟 9、布匿战争 10、《十二铜表法》 11、王政时代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三)
第七章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第一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一、基督教的兴起(公元1世纪)
  二、基督教发展和演变
  1、基督教合法(313年米兰敕令)
  2、基督教成为国教(392年)
  第二节 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后期帝国危机(公元2世纪—5世纪)
  1、戴克里先的专制统治
  2、君士坦丁的统治
  二、民族大迁徙
  三、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1、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东罗马
  2、日耳曼人入侵
  第三节 拜占庭帝国
  一、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政策及其失败
  1、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与经济状况
  2、拜占廷帝国渡过“危机”
  3、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的远征,
  4、组织力量审编《民法大全》
  5、镇压“尼卡”起义
  6、力图恢复奴隶制帝国
  二、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7—12世纪初)
  1、南侵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与隶农制的结合
  ——大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的出现
  2、大封建主掌权与封建领主制的产生
  3、“普洛尼亚”制度(采邑制)
  三、拜占廷的衰亡
  1、与西欧法兰克人和教皇争夺宗教领导权
  2、与意大利争夺商业贸易权
  3、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廷帝国的摧残(1204-1261年),
  4、帝国分裂
  5、阶级矛盾激化
  6、奥斯曼土耳其的攻击及帝国的灭亡(1453年)
  四、拜占庭文化
  1、文化特征
  2、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
  3、地理与史学
  习题
  思考题:
  1、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早期思想。




  2、五至六世纪拜占廷帝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及其后果。
  3、拜占廷帝国是怎样封建化的?其影响如何?
  4、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及其影响。
  5、拜占廷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6、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过程。
  二、名词解释:
  1、查士丁尼法典 2、普洛尼亚制 3、米兰敕令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
  一、5—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状况
  2、阿拉伯半岛的经济与社会分化
  二、伊斯兰教的产生
  1、伊斯兰教产生前的宗教
  2、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
  3、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和宗教义务
  三、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演变
  1、什叶派的起源及演变
  2、哈瓦立及派的由来与宗教倾向
  3、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4、苏菲派
  四、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1、麦地那国家的产生
  2、占领麦加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
  一、“圣战”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四大哈里发时期的阿拉伯(632——661年)
  2、倭马亚王朝的统治(661——750年)——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二、阿拉伯帝国的繁荣
  1、阿拔斯王朝建立(750——1258年)
  2、专制政治
  3、经济繁荣
  第三节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一、阿拉伯文化
  1、数学
  2、天文学
  3、医学
  4、地理学和历史学
  5、文学
  二、西传和东渐
  1、向西传播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对西班牙影响最深(达8个世纪)
  2、向东传播至中亚、东亚和东南亚
  对印度影响很大
  习题
  思考题:
  1、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2、简述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3、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及其后果和影响。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5、简述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和东渐。
  名词解释:
  1、 穆罕默德 2、哈里发 3、《古兰经》 3、《天方夜谈》
沙发
madaochenggong 发表于 07-8-8 10:58:57 | 只看该作者
xiexiexiexeiix
板凳
chaoyang1999 发表于 07-8-8 11:38: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好的。
地板
wumuxingzhe 发表于 07-8-12 16:55:56 | 只看该作者
xie le
5#
飞儿的歌 发表于 07-8-13 07:53:36 | 只看该作者
[s:4] 谢谢
6#
深海一沙 发表于 07-8-14 15:18: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1[s:9]
7#
jiangliqi 发表于 07-8-15 12:0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这内容是相当不错 啊
8#
xiaoer_3 发表于 07-8-23 15:45:1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只有一的呢?二的也出来啊,谢谢啊
9#
18976703 发表于 07-8-24 20:06:3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是相当不错 啊
10#
炸酱面面 发表于 07-8-25 15:51: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30 02:59 , Processed in 0.08742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