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7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机制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中国现代报业的诞生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 中国政党报刊的发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章 新中国的新闻业与深度报道的发展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 当代港澳台新闻业的发展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史》(赵云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赵云泽编写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配套辅导系列(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3D电子书]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本书是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新闻史相关资料对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4)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xwcb.100xuexi.com)提供新闻传播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机制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各个朝代的官方报纸的情况  
中国古代的民办小报 

民间的舆论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渠道和机制  文字传播舆论的方式 
 官方设置的收集舆论的方式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舆论运动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1.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1)《敦煌进奏院状》是目前有据可考的中国古代报纸的雏形。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份“进奏院状”的残页,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
(2)唐宣宗年间,韩愈的再传弟子、著名散文家孙樵在襄、汉地区得到几十张单页的书面材料,没有装订成册,内容也没有任何抬头、落款、标识,因而也不能互相衔接,每页材料按日记事,内容都是些皇帝和官僚的活动。后来,孙樵拿《开元录》来对照,发现每条都在《开元录》上有所记录。孙樵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名为《读开元杂报》
(3)关于我国报纸的起源颇有争议,有人说我国报纸起源于周朝,也有人说是汉代,但都没有实物证明。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为我国古代报纸出现于唐代这一论断提供了间接证明。
2.各个朝代的官方报纸的情况
(1)汉朝
各地方行政机构就在京城设立自己的办事处,初称“邸”,后改称“上都留后院”,或“上都邸务留后院”。
(2)唐朝
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有时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进奏院的负责人最初称上都邸务留后使,后改称上都知进奏官,简称进奏官,社会上泛称为邸使或邸吏。
(3)宋朝
中央政府对进奏院进行改革,成立都进奏院,以便于统一发行官报,这种官报被称为“邸报”。
(4)邸报
①“邸报”的含义
“邸报”是在宋朝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以及刑罚。
②“邸报”的特征
a.它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b.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c.它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刊期的每一次调整,都能基本上做到按期连续发行。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它的读者也已经逐渐扩展到在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5)“定本”制度
宋真宗咸平二年,宋朝开始实行报纸审查制度——“定本”制度,这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是指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6)元朝
元朝自入主中原建立统一帝国到灭亡不到100年,时间短暂,且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因而没有固定的官方报纸发行。
(7)明朝
①明朝的审查制度称为“批红”,即官员要将编辑好的报纸呈送给皇帝,由皇帝亲自过目,然后皇帝会在查阅完毕后用朱砂红在上面做出表示可以刊印的批示。
②明朝时在官报上出现了社会新闻,同时部分官员开始付费读报。
③明朝的《急选报》、《天变邸抄》和《万历邸钞》。
a.《急选报》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它出版于1580年(明神宗万历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b.《万历邸钞》
《万历邸钞》是被保存至今的明代邸报的抄件,共32册,按照时间先后抄录而成。抄本所抄万历年间的邸报,时间跨度长达45年。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余字,其中篇幅最多的为万历三十六年,达3.8万余字;最少的是万历三年,仅600余字。
c.《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是一份专门报道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北京“天变”情况的邸报。“天变”,即是一次在北京内城南隅,以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一带为中心,涉及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
(8)清朝
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即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它的职责是“掌受各省题本,校阅送阅”;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它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谕旨章奏的发抄工作;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六科发抄的明降谕旨和应发章奏,是由各驻京提塘官抄录传送到地方的。
3.中国古代的民办小报
(1)小报的兴起
①民办小报起始于北宋年间。民办小报就以和官报相对的形式出现,是中国民办新闻事业的开端。
②小报的发行者当中就有掌握印刷手段的“书肆之家”。但宋代小报还是以誊写的为多,誊写的小报篇幅较小,以传报简单的政事消息为主;印刷的小报篇幅较长,以刊载字数较多的诏书章奏和文件为主。
③宋真宗、宋仁宗时期,首都开封就已经出现了类似小报的事物。到了宋徽宗、宋钦宗时期,已经逐步地形成一种行业。但在整个北宋时期,还没有出现小报这一称呼。
(2)小报的重要特点
①小报的时效性强。
②小报的内容新颖。它所登载的虽然也是“朝廷之差除,台谏百官之章奏”之类的内容,有消息,有评论,甚至有诋毁时政、煽动公众情绪的言论,这也是小报一直遭到查禁的原因。
二、中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渠道和机制
1.民间的舆论表达方式
(1)主要以口头传播的舆论
①古代有“王官采诗”之制,俗称“采风”。“木铎”成为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遒人拿着木铎巡行于各地,一方面传达政令,一方面进行必要的采风。
②当时的主要传播手段是口口相传,主要表现在集会传播,另外还有在民间流传的歌谣、童谣、诗词等,
(2)乡校等舆论表达场所
①“乡校”是春秋时代郑国的乡间公共场所,它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②汉魏时期,许多城镇建有规模更大的宫殿与馆舍,儒士说客经常在这些地方议论朝政,形成了清议或者清谈的风气。
③东汉时期出现了“太学谣”,它可以算作中国历史上首次有组织的舆论运动,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评政言论成为了公众批判当政者的武器。
2.文字传播舆论的方式
文字传播舆论的方式包括唐诗、宋词、元曲。
(1)相较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在古代舆论传播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辉煌灿烂的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包含着大量的公众意见表达。
唐代的诗歌其中包含了大量对重大事件的评论和咏叹。唐朝诗人盛行寄赠、传抄、唱和,这些文字的传播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表达意见的过程。
(2)中国古代还有诸如榜、露布、揭帖、旗报、牌报、檄文、竹筹等其他的书面传播舆论的方式。
3.官方设置的收集舆论的方式
自先秦时期就有专门负责收集民间舆论和意见的机制,如前文提到的“采风”“谏鼓”等。
(1)“采风”是指政府官员来到百姓中采集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这些体裁通常是政府了解民间生活、民生民情的重要途径。
(2)“谏鼓”也是一种收集舆论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收集民间舆论。
4.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舆论运动
(1)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为了反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太学生聚集在帝都,品评人物,抨击时弊,创造了一种对时事进行评论的风尚,号称“清议”。代表公众舆论的“清议”运动在全国蔓延并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
(2)南宋时期的“学潮”
当时,太学生参与议政评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南宋时期的太学生清议运动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3)明朝后期的“东林党”
公元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东林党以当时中下级官员、地主及知识分子为主,反对王公贵戚、权臣宦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7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7:22 , Processed in 0.0958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