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平《编辑本论》笔记和考研真题(含典型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6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编辑理论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编辑工作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编辑人员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编辑思想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编辑过程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装帧设计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编辑现代化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吴平编著的《编辑本论》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吴平《编辑本论》的辅导用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编辑出版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编辑出版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4)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编辑理论概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编辑概念
1.关于编辑概念的界定
(1)编辑行为的属性
编辑行为是著作行为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编辑劳动的原创性、原发性上的,承认其创造性劳动便是对“编辑行为是著作行为”的最好注释。
编辑之所以要对原创作品进行系列加工,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编辑策划着重考虑的是传播时需要哪种选题,编辑加工又是从能否使作品更好地适于传播的角度来考虑的,而装帧设计与宣传直接就是市场传播的一部分。
编辑行为既表现为著作行为也表现出传播行为的双重性符合编辑逻辑思维,也符合编辑活动实际。在整个编辑活动过程中、二者协调统一。在逻辑关系上,传播行为自始至终支配、决定着编辑的著作行为。
(2)编辑的概念
编辑的本质属性是将精神的、意识的思想凝聚于文字符号的再创造智力活动。“编辑”的定义共识,即都是将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都承认其基本特征是对文化成果的收集、选择和加工整理。
广义的编辑是指为了社会文化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整理、加工、积累、传播的文化创造活动。狭义的编辑则是指在出版过程中所从事的出版物整理、加工等系列化工作。
2.编辑的本质属性
编辑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是将精神的、意识的思想凝聚于文字符号的再创造智力活动。编辑是图书出版的主体,是出版物进入社会流通渠道必须经过的环节。关于编辑,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认识:
(1)它是一种由虚到实,由精神到物质的文化生产
①文化生产具有放大效应。
②文化生产具有制约性。
③文化生产有一种或若干种物质产品形式。
④文化生产不由“量”与“规模”来决定“质”的高低。
(2)它是一种由个性到共性,由主观到客观的统一体
(3)它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的循环系统
(4)它是一个由物到心、物化结合的转变过程
(5)它是一个由理想走向现实、由现实实现理想的平衡过程
3.编辑价值分析
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依然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编辑的价值是出版中其他任何环节都不可取代的。
(1)编辑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
编辑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其编辑品位、编辑情操和奉献精神等重要特质都可体现其责任。
(2)编辑是出版部门的中心环节
出版部门内的其他人员都是为编辑出版物加工服务的。因此,编辑是出版部门的中心环节,这是无可置疑的。
(3)编辑是社会出版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支点
出版文化的发展是丰厚的文化资源、作者能力、出版理念、发行时空的综合开发。丰富的出版思想、编辑行为及多样化成果构成了出版文化的重要内容,编辑是出版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点。通过这个支点,社会文化由无序变为有序。
(4)编辑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
只有发挥编辑的控制与选择功能,才可保证出版方向,保证国家利益,保证广大读者的阅读与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5)编辑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接受的中介
编辑所从事的是一种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工作,从文化生产的源头上说,是作者首先提供了编辑加工的客观对象——作品,然后,编辑从出版的角度对作品施加“力”的作用,使作品的“质”与“量”发生变化。编辑还是个性化的作者与社会化的读者的中介。这一中介作用的真正发挥,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编辑与作者的统一,是读者与编辑的统一。
(6)编辑是教育工作者
编辑所进行的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教育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子系统。
出版事业的性质是工业、商业、教育事业三者兼而有之:三者当中,教育为首。
(7)编辑是科学的继承者与创新者
编辑作为科学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不可离开前人的劳动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创新性劳动,而不是重蹈别人的覆辙。一名成功的编辑是一个成功的科学思想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在选题策划时敢于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4.编辑的目的
编辑的目的是一个逐渐深入的、由显性到隐性、由局部到整体的目标。依次为:

二、编辑理论概述
编辑理论以编辑为对象,总结编辑工作中的一般规律,分析编辑活动内、外部环境,预测自身发展变化趋势,有着独立的知识体系。编辑理论应具有建立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之必需的结构体系,是在编辑实践基础上,寻找编辑工作高效化、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归纳编辑原理,认识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编辑工作特点的系统性研究。
1.编辑理论研究之缘由
编辑理论研究兴起之缘由:
(1)“术”科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理提出的基本要求。
(2)传统文化力求革新,新的科学文化体系渴望建立所必需的理论指导。
(3)归纳总结丰富的编辑活动实践,以期借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工作。
2.编辑理论研究的任务
(1)加强编辑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编辑理论体系
加强编辑基础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科学的编辑理论体系。编辑理论体系是指编辑工作、编辑活动中已经系统化了的理论知识。它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逻辑性的特征。编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编辑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①明确概念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编辑:按照一定的原则从事纸质文字符号或非纸质文化作品的组织、审读、整理、加工的人。(名词意义上的编辑)
编辑:按照一定的目的对纸质文字符号或非纸质文化作品所进行的组织、审读、整理、加工的工作。(动词意义上的编辑)
编辑活动:在一定的文化政策指导下,编辑人员所从事的文化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系列运动形式。(广义)
编辑活动:在一定的编辑思想指导下,编辑人员所从事的策划组织、整理加工等一系列完善文化作品的运动形式。(狭义)
编辑工作:文化作品的生产、组织、积累、传播等系列活动。(广义)
编辑工作:策划、组织、加工、设计、校对作品等一系列编辑事务。(狭义)
编辑主体: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从事编辑活动的人。
编辑客体:编辑主体整理加工的文化物品对象。
②建立并逐渐完善编辑理论体系
编辑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它所研究的编辑活动的规律、性质、功能以及编辑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联系等所有研究结果都可丰富编辑基本理论,经过条理化、系统化后构成编辑理论体系。目前编辑理论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基本理论型
即建立广义编辑学或普通编辑学,包括编辑理论、编辑方法论和编辑原理,以此作为各种编辑活动的理论依据,研究各类编辑活动中的共性问题,使其成为一门包括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电子出版物等编辑理论的综合性、基础性学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②理论实践型
这主要包括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技术,也有的把编辑人才论、编辑工艺也纳入体系,该类型最大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是较普遍的一种编辑学科体系。
③应用理论型
即侧重于编辑应用理论研究,对编辑过程的总结、描述较多,对细节探讨甚于普通编辑学,具有较强的编辑实践性。此方法容易流于经验总结类。
(2)明确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起着有序化、规范化、系统化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与编辑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的过程既是出版物系列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过程。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时代赋予编辑的职责。编辑活动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
(3)解决编辑活动中的现实问题
编辑理论对实践必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对编辑活动的进行有着十分直接和具体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对编辑实践活动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编辑理论应当解决编辑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其次,编辑理论研究应着重于具体的编辑实务,指导实际的编辑活动。实际的编辑活动都是具体可触摸到的、带有明显的操作性的活动。
(4)总结人类编辑活动的历史经验,推动社会精神生产能力的提高
总之,编辑理论研究的目的即通过对编辑活动内外两方面、微观与宏观两部分的研究,揭示出各个环节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反映出编辑活动与社会文化、科技、传媒等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3.编辑理论研究历程
(1)编辑理论研究发起阶段
1981—1990年,我国共出版编辑学著作14种,其中1/3是由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
(2)编辑理论研究发展阶段
编辑出版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陆续建立。1985年以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分别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成立了出版科学研究所,大部分省市成立了出版科学研究所或研究室。1986年上海编辑学会成立;1987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1992年10月,中国编辑学会正式成立。
以编辑学、编辑理论、编辑实践、编辑史为书名的著作至20世纪末已出版70余种。
(3)编辑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①明确了编辑学科体系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编辑学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编辑学理论、编辑业务理论、编辑史和编辑理论研究方法论。编辑学理论是从建立与完善学科的角度,科学地定义编辑概念,明确学科研究对象,围绕研究内容展开的系列论述。
②明确了编辑理论框架的基本任务
编辑理论研究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大学派:一是文化缔构编辑学:一是科技方法编辑学。
③对各种媒体的编辑活动共性的认识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体会:
a.编辑理论体系一般包括总论和分论。
b.多种传媒编辑活动的共性可简单表述为: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作品以向公众传播。
c.为了传播、积累文化,对精神产品进行策划组织、选择优化和编排组合工作即可看做多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
d.创意、优选、优化、组合等编辑活动的特征是书、报、刊、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等普遍存在的共性。
(4)编辑学科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
编辑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且又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编辑研究仍面临着许多的困惑与不成熟,许多学科问题至今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答,这些问题特别集中在编辑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构建方面。
①关于编辑基础理论研究问题
编辑基础理论研究尚缺乏深度与广度。作为编辑基础理论应当着重研究编辑基本要领、基本要素、基本原理,编辑的起源和发展,编辑的价值、作用,编辑活动的性质,编辑的本质,编辑及编辑活动的规律,等等。
②关于建立编辑学科体系问题
编辑事业发展从编辑业务——编辑“六艺”(组稿、审稿、加工、定稿、发排、校对)开始,产生了几本实用性编辑理论著作,后逐步发展到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各门类编辑理论的研究到电子出版和网络传播理论研究到普通编辑学研究。影响编辑学科体系建立的因素有:
a.“编辑无学”还有一定的市场。
b.编辑史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c.编辑应用理论显现出苍白薄弱特点。
d.“编辑”概念不统一。
4.编辑理论系统结构
(1)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发展性
编辑理论系统结构具有发展性。一方面是理论体系固有结构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编辑实践的客观环境不断发展而引起人们认识的发展与深化。
(2)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编辑理论系统结构还具有稳定性。编辑理论系统结构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结构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遵循着一般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如综合分析方法、批判继承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等)进行的。
(3)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层面
①编辑理论系统的第一层面(也可说是最底层面)是作为物质的信息、知识结构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信息、知识的物质属性:信息、知识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信息、知识与载体的依存关系等。
②第二层面是作为文化的信息、知识结构层。如文化对信息、知识的要求:信息、知识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积累中的作;用:信息、知识的文化性等。
③第三层面是有序化的信息知识结构层。包括信息、知识序列化的方法技术实践;构建社会文化大厦对信息、知识系列科学性的要求:信息、知识有序化与相关新兴学科的关系;有序化的信息、知识所涵盖的学科关系等。
④第四层面是作为精神的编辑出版作品属性;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文化内涵。
⑤第五层面是作为理论的编辑出版历史、现状与发展: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指导与验证关系: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丰富与发展自我体系等。
(4)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联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构成系统诸层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5.信息技术进步对编辑理论研究的影响
(1)突破封闭式单兵作战,研究方法将不断创新
(2)突破某些传统理论,研究内容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3)基础研究将以教育为先导
(4)研究成果将突出多样性与综合性
三、编辑理论的研究方法
1.编辑理论研究的科学原则
建立正确的编辑理论,必须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编辑理论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研究编辑工作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帮助编辑主体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社会价值,使其选择符合人类主体整体需要的主题为编辑对象。
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帮助编辑主体破除自身的保守性和旧的科学体系的束缚,具有较强的批判功能和破旧立新的意识,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为新理论的确立开辟道路。
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够整合和重构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加强其对外来信息的适应性和同化能力。
④当代科学发展新的特点与趋势需要编辑主体具有较强的哲学思维能力。
(2)坚持唯物论原则
建立正确的编辑理论,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坚持唯物论和唯物论的反映论的科学原则,对人类社会的编辑现象进行历史的、现实的、系统的、辩证的考察,把编辑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进而揭示其固有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
(3)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编辑理论研究是编辑实践的总结,更是编辑实践的先导。从产生理论的根源上说,是在人们发现实践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试图剖析各种关系、竭力寻找谋略所得出的系统结论。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天然联系是割舍不断的源远情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则,对编辑理论的考察与探索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批判与继承的原则
建立理论体系,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批判。
2.编辑理论研究方法的种类
编辑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各自都呈现出不同特点。
(1)逻辑归纳法
编辑理论研究初步形成了以逻辑归纳法为主导的概括经验的方法论体系,即直接从编辑活动的实践经验出发,总结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归纳基本原理,提炼出现代编辑的基本特征及其编辑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编辑工作的实质,最后通过演绎推导的形式去指导实践。
(2)借鉴移植法
借鉴别的学科的成功经验,引入其研究方法,从而探索其研究规律。如将传播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应用于编辑理论研究之中,分析编辑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些学科是在科学整体化、统一化的发展趋势中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的一个横向学科群。
(3)数学分析法
定量分析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研究编辑现象,其过程需要量化处理,从成本核算与经营管理的角度也有“效率”与“效益”的核算过程,因此,数学分析法正在运用于编辑理论研究,与编辑活动、编辑研究发生着密切关系。
(4)比较方法
编辑理论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可以有不同类型:
①纵向比较。编辑理论研究中的纵向比较,侧重于编辑活动的历史过程,通过不同阶段的比较,找出编辑工作一般规律。
②横向比较。通常所说的横向比较即在一类或几类具有共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共同点与不同点。编辑理论研究中的横向比较方法具有同时性特点。
3.编辑理论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编辑理论研究以编辑活动为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应地体现出综合性与多学科边缘交叉的特征。因此,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既是编辑理论研究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其提出的殷切期望。
(1)辩证而全面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必须综合采用各种研究方法编辑活动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适用于编辑学研究。
(2)学科自身的更新与发展依赖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编辑理论研究的方法始终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3)分清主次,因地制宜,时刻关注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固然,编辑理论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06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3:24 , Processed in 0.09226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