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历年真题与考前押题详解【9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319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考前押题及详解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考前押题及详解(一)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考前押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用书和相关规范、标准等编写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的辅导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9小时视频讲解】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可互动学习的3D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电子书”两种方式结合详解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的3D电子书【3D电子书+高清视频课程(9小时)】。本书提供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的详解内容,同时也提供2012~2014年真题的高清视频讲解(最新考试真题和视频课程,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部分:
(1)历年真题及详解【9小时视频讲解】,包括:
①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②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③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④2011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⑤2010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⑥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⑦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⑧200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⑨200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⑩200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真题部分根据最新基础考试大纲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视频讲解部分则由圣才名师对每一道真题(包括每个选项)从难易程度、考察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最新考试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
(2)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gc.100xuexi.com)提供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方案【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图示电路端口电压Uab为(  )。

A.3V 
B.-3V 
C.9V 
D.-9V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析】将电路中的恒流源等效变换为恒压源,如题1解图所示。根据KVL定律可得:Uab=3+6=9V。

2.在图示电路中,当负载电阻R为何值时,能够获得最大功率?( )

A.10Ω
B.2Ω 
C.3Ω
D.6Ω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解析】将电路中除电阻R外的部分看作有源二端网络。由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给定的线性含源二端网络N,当其外接任意可调负载电阻RL等于二端网络N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eq,即RL=Req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PLmax。所以,当R等于二端网络等效内阻RS时获得最大功率。则将电流源开路,电压源短路,可得二端网络等效内阻电路如题2解图所示,易知RS=6//3=2Ω,即当电阻R为2Ω时从电源获得最大功率。

3.如图所示电路中,通过1Ω电阻的电流I为( )。

A.-5/29A 
B.2/29A
C.-2/29A 
D.5/29A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析】将电路中除1Ω电阻以外的部分看作有源二端网络,如题3解图(a)所示。由电阻分压定理可知,Ua=55+2×5=257V,Ub=43+4×5=207,Uab=57V。再将电压源短路,如题3解图(b)所示,可得:Req=3//4+2//5=227Ω。又由戴维南定理得到等效电路,如题3解图(c)所示,可得经过1Ω电阻的电流为:I=57/227+1=529A。

4.图示电路中,L=10H,R1=10Ω,R2=100Ω。将电路开关K闭合后直至稳态,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电阻R2上消耗的焦耳热为(  )。

A.110J
B.220J 
C.440J
D.880J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换路定则和非正弦周期量的能量计算方法
【解析】开关K闭合瞬间,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相当于断路,有:UL(0+)=100/(100+10)×220=200V;当电路达到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有:UL(∞)=0V。将电压源短路后如题4解图所示,时间常数τ=L/R=10/(10//100)=1.1s,由三要素法可得电感两端电压为:UL(t)=UL(∞)+[UL(0+)-UL(∞)]e-t/τ=200e-t/1.1V。
又由于电阻R2与电感L并联,故R2与L的两端电压相同。其消耗的焦耳热为:



5.有两个交流电压源分别为u1=3sin(wt+53.4°)V,u2=4sin(wt-36.6°)V,将两个电源串接在一起,则新的电压源最大幅值为( )。
A.5V 
B.52V 
C.52V 
D.10V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解析】由于电压向量



成90°,故根据勾股定理,串接后新电源的最大幅值为:


6.如图所示RC串联电路中,电容C=3.2μF,电阻R=100Ω,电源电压U=220V,频率f=50Hz,则电容两端电压UC与电阻两端电压UR的比值为(  )。

A.10 
B.15 
C.20 
D.25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复阻抗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解析】由题可知电容容抗为:
XC=1/(jwC)=1/(j×2p×50×3.2×10-6)=-j994.7≈-j1000Ω。
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同,故UC/UR=XC/R=1000/100=10。
7.一电源输出电压为220V,最大输出功率为20kVA。当负载额定电压U=220V,额定功率为P=4kW,功率因数cosj=0.8,则该电源最多可带负载的个数为( )。
A.8 
B.6 
C.4 
D.3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关系
【解析】由题可知,电源最多可带负载的数量为:S/SL=20/(4/0.8)=4(个)。
8.如图所示电路中,当w2LC为下列何值时,流过电阻R上的电流与R大小无关?( )

A.2 
B.2 
C.-1 
D.1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解析】设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电感电流为

,电容电流为

,则
流过电容C上的电流为:

 ①
流过电感L上的电流为:


联立①、②,根据KVL定律可得方程:

由上式可知,当w2CL=1时,

与R无关。
9.一个线圈的电阻R=60Ω,电感L=0.2H,若通过3A的直流电流时,线圈的压降为( )。
A.60V
B.120V 
C.180V
D.240V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解析】当线圈通过直流电流时,线圈上的压降只与其电阻分量有关。故有:U=IR=60×3=180V。
10.图示电路中,当K闭合后电容电压UC2(t)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和不满足换路定则的情况分析
【解析】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由KVL定律可知:
UC1(0-)=2V,UC2(0-)=0V ①
开关闭合瞬间将发生强迫跃变,即电容电压发生突变,但电荷总量守恒,从而有:
C1UC1(0-)+C2UC2(0-)=C1UC1(0+)+C2UC2(0+) ②
又由于电容C1=C2,故有:
UC1(0+)=UC2(0+)=1V  ③
联立式①、②、③可得:UC1(0+)=UC2(0+)=1V。
开关K闭合后到达稳态时有:UC1(0∞)=UC2(0∞)=2V。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t=R(C1+C2)=100×(5+5)×10-6=10-3s。
再由三要素法可知:UC2(t)=UC2(∞)+[UC2(0+)-UC2(∞)]e-t/τ=


11.如图所示,确定方框内串联电阻和电容的值。已知R1=3Ω,L=2H,u=30cos2tV,i=5cos2tA。(  )

A.R=3Ω,C=1/8F
B.R=4Ω,C=1/4F
C.R=4Ω
D.C=1/8F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RLC串联电路和串联谐振
【解析】由题可知,电压与电流同相位,电路对外呈纯阻性,电路必然发生串联谐振,即无源二端网络等效为RC串联网络。其中R=u/i-R1=30/5-3=3Ω,且wL=1/wC,将w=2及L=2代入,得:C=1/8F。
12.在图示电路中,XL=XC=R,则u相对i的相位差为(  )。

A.0
B.π/2  
C.-3π/4
D.π/4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解析】由题图可知RC并联后与L串联,则总阻抗为:

故电压u超前于电流i的角度为π/4。
13.图示电路中,U=380V,f=50Hz。如果K打开及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0.5A不变,则L的值为( )。

A.0.8H
B.1.2H
C.2.4H
D.1.8H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等效阻抗的表示
【解析】L数值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K闭合前,电流表电流I和流过电容电流IC相等,可得容抗为:
XC=U/I=3800/0.5=760Ω。
②当开关K闭合后,电路总阻抗为:


③由于K闭合前后电流不变,则电路阻抗模前后不变,所以:

,可得:XL=380Ω,即:
XL=2πfL=2×π×50×L=380Ω,解得:L=1.2H。
14.由R1、L1、C1组成的串联电路和由R2、L2、C2组成的另一串联电路,在某一工作频率f1下皆对外处于纯电阻状态,如果把上述两电路组合串联成一个网络,那么该网络的谐振频率fr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电路谐振频率的求法
【解析】由R1、L1、C1组成的串联电路和由R2、L2、C2组成的串联电路谐振频率相同,即

,可得:L1C1=L2C2。
将两个电路串联后,新的电路等效电感L=L1+L2,等效电容

,则新电路的谐振频率


15.图示三相对称电路中,三相电源相电压有效值为U,Z为已知,则

为(  )。

A.

B.0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三相对称电路
【解析】三相对称电路中,当负载对称时,中性点电位为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等,即


16.有一变压器能将100V电压升高到3000V,现将一导线绕过其铁芯,两端连接到电压表上如图所示。此电压表的读数是0.5V,则此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匝数n1和副边绕组的匝数n2分别为(  )。(设变压器是理想的)

A.100,3000
B.200,6000
C.300,9000
D.400,12000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理想变压器的原理
【解析】理想变压器绕组电压与绕组圈数成正比,即U1/n1=U2/n2。当1圈对应于0.5V时,100V对应于200圈,3000V对应于6000圈。
17.图示理想变压器电路中,已知负载电阻R=1/wC,则输入端电流i和输入端电压u间的相位差是(  )。

A.-π/2
B.π/2
C.-π/4  
D.π/4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理想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解析】将变压器副边负载等效归算到原边,如题17解图所示。归算到原边的等效阻抗为:Z′=R′//(-jX′C)=n2[R//(-jXC)],即归算到原边的等效阻抗幅值为原先的n2倍,且相位关系不变。又R=1/wC,于是有:

,即电流超前电压45°。

18.三个相等的负载Z=(40+j30)Ω,接成星形,其中点与电源中点通过阻抗为ZN=(1+j0.9Ω)相联接。已知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则负载的总功率P为( )。
A.1682.2W
B.2323.2W
C.1221.3W
D.2432.2W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三相电路功率
【解析】对称三相电源线的电压为380V,则相电压为220V。由于三相电源对称且三个负载相同,故中性线无电流通过,中性线上阻抗无影响。根据勾股定理,负载阻抗模为:

,相电流有效值为:IA=220/50=4.4A。由于负载阻抗中的感抗部分不消耗有功功率,故负载的总功率P=3×4.42×40=2323.2W。
19.图示电路中,u(t)=20+40coswt+14.1cos(3wt+60°)V,R=16Ω,wL=2Ω,1/wC=18Ω。电路中的有功功率P为( )。

A.122.85W
B.61.45W
C.31.25W
D.15.65W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非正弦周期量的功率计算
【解析】由u(t)函数式可知,电源电压含有直流分量、基波分量、三次谐波分量。其中,直流分量由于无法通过串联电路中的电容器,故不作考虑。
①对于基波频率,串联电路总的阻抗Z1=R+jwL+1/jwC=16+j2-j18=(16-j16)Ω,阻抗模为:

。由欧姆定律可知,串联电路电流有效值

=1.25A,故有功功率P1=1.252×16=25W。
②对于三次谐波频率,感抗为:XL=3wL=2×3=6Ω,容抗为:XC=1/3wC=6Ω,串联电路总的阻抗为:Z2=R+j3wL+1/j3wC=16+j6-j6=16Ω,串联电路电流有效值为:I=14.12×16=0.623A,有功功率为:P2=0.6232×16=6.25W。
③综上所述,总有功功率P=P1+P2=31.25W。
20.图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rad/s。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电路的等效变换和电路的谐振频率
【解析】由题20图可知,由于受控电流源与电容并联且电流为电容电流的8倍,故其等效电路如题20解图所示。并联后等效电容容抗为原先的1/9,则容值为原先的9倍,即C′=9C,故电路谐振角频率为:



21.图示空心变压器ab间的输入阻抗为( )。

A.j3Ω 
B.-j3Ω
C.j4Ω
D.-j4Ω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互感耦合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析】一般作去耦等效变换进行计算较为简单。如题21解图所示,由去耦等效变换电路,易知ab间的输入阻抗为:Zin=[j3//(j2+j4)]+j1=j3Ω。

22.在真空中,电荷体密度为r的电荷均匀分布在半径为a的整个球体积中,则在球体中心处的电场强度E为(  )。(设球内的介电常数为e0)
A.

B.0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高斯定律计算具有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问题
【解析】假设无穷远处为零电位点,则:①在球体外,点P的电场强度为:

(r>a),正电荷时方向为由球心到点P指向球外,负电荷时指向球内;②在球体内,点P的电场强度为:

(r≤a)。因此,当处于球心时,r=0,故点P的电场强度为0。
23.在真空中,一导体平面中的某点处电场强度为

,此点的电荷面密度为( )。(单位为10-12C/m2,设该点的场强与导体表面外法线向量一致)
A.-0.65
B.0.65
C.-11.24
D.11.24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解析】由题可知,场强的模为:

,则该点的电荷面密度为:


24.终端开路的无损耗传输线长度为波长多少倍时,其入端阻抗的绝对值不等于其特征阻抗?( )
A.1/8
B.3/8
C.1/2
D.7/8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均匀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解析】终端开路状态时,ZL=∞,则其入端阻抗Zin与特征阻抗ZC的关系式为:Zin=

。其中b=2p/l,当l=(2k-1)/8×l(k=1,2,3…)时,|cotbl|=1,此时入端阻抗等于特征阻抗,只有C项不符合要求。
25.一半球形接地体系统,已知其接地电阻为100Ω,土壤的电导率γ=10-2S/m,设有短路电流250A从该接地体流入地中。有人正以0.6m的步距向此接地体系统前进且其后足距接地体中心2m,则跨步电压为(  )。
A.852.62V
B.512.62V
C.356.56V
D.326.62V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跨步电压的计算
【解析】由题可知,步距b=0.6m,前足距接地体距离为:x=2-0.6=1.4m,短路电流I=250A,则跨步电压为:


26.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反馈类型为( )。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反馈的概念、类型及极性
【解析】首先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图示中反馈信号取决于流过接地电阻R的电流,因此该电路为电流反馈;其次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易知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方式叠加,故为串联反馈。综上可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7.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应选用的电路为(  )。
A.比例运算电路 
B.加法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比例、加法、微分、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相位关系
【解析】在运算放大电路中,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同相;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相位相差180°;积分运算电路输出信号滞后输入信号90°;微分运算电路输出信号超前输入信号90°。因而积分运算电路可实现正弦波电压移相90°。
28.设图示电路中模拟乘法器(K>0)和运算放大器均为理想器件,该电路实现的运算功能为( )。

A.乘法
B.除法
C.加法
D.减法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理想运放的虚短、虚地、虚断概念及其分析方法
【解析】由题图易知,乘法器输出为:

。由“虚短”知,uA+=uA-=0;根据“虚断”可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和流过电阻R2的电流有如下关系式:



,即实现了除法器功能。
29.某通用示波器中的时间标准振荡电路如图所示(图中L1是高频扼流线圈,C4是去耦电容),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

A.5kHz
B.10kHz
C.20kHz
D.32kHz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LC正弦波振荡电路
【解析】题29图所示电路为典型电容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为:f0=

。式中,C′=C1C2/(C1+C2)=0.01×0.01/(0.01+0.01)=0.005μF。代入题29图参数可得:


30.某差动放大器从双端输出,已知其差模放大倍数Aud=80dB,当ui1=1.001V、ui2=0.999V、KCMR=80dB时,uo为(  )。
A.2±1V 
B.1±0.1V 
C.10±1V 
D.20±1V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
【解析】由题知电路差模放大倍数为80dB,即20lg|Aud|=80dB,可得:Aud=10000倍。又共模抑制比KCMR=20lg|AudAuc|=80dB,故AudAuc=10000,可知Auc=1倍,则uo=AudUid±AucUic=10000×(1.001-0.999)±1×(1.001+0.999)/2=20±1V。
31.放大电路如图(a)所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和交、直流负载线如图(b)所示。已知UBE=0.6V,rbe=300Ω。试求在输出电压不产生失真的条件下,最大输入电压的峰值为( )。

A.78mV
B.62mV
C.38mV
D.18Mv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晶体管放大电路基本计算
【解析】最大输入电压峰值计算步骤如下:
①由放大电路直流负载线可得如下参数:
UCC=10V,IBQ=40μA,ICQ=2mA,UCEQ=4V。
②RB=(UCC-UBE)/IBQ=(10-0.6)/40=235kΩ;
RC=(UCC-UCEQ)/ICQ=(10-4)/2=3kΩ;
R′L=(6-4)/ICQ=2/2=1kΩ,又R′L=RC//RL,可得:RL=1.5kΩ。
③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为:Uom=6-4=2V。
④晶体管b=ICQ/IBQ=2mA/4μA=50。
⑤rbe=rbb′+(1+β)26/IE=300+(1+50)×13=963Ω。
⑥交流信号电压放大倍数为:Au=-bR′L/rbe=-52,故最大不失真输入电压为:
Uim=Uom/Au=2/52=38mV。
32.十进制数89的8421BCD码为(  )。
A.10001001
B.1011001
C.1100001
D.01001001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BCD码的基本换算
【解析】8421BCD码是指4位二进制数的0000(0)到1111(15)十六种组合中的前十种组合,即0000(0)~1001(9),其余六种组合无效。8为1000,9为1001,故BCD码为10001001。
33.如果要对输入二进制数码进行D/A转换,要求输出电压能分辨2.5mV的变化量,且最大输出电压要达到10V,应选择D/A转换器的位数为(  )。
A.14位
B.13位
C.12位
D.10位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数模和模数转换
【解析】由题意可知,D/A转换器数字量程不应小于:10/(2.5×10-3)=400012,故D/A转换器的位数为12位。
34.将逻辑函数

化为与或非形式为(  )。
A.

 
B.

C.

D.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
【解析】原逻辑函数化简过程如下:


35.将函数

化为最简与或逻辑形式为(  )。(已知条件:ABC+ABD+ACD+BCD=0)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
【解析】由已知条件ABC+ABD+ACD+BCD=0可得如下结论:ABC=0,ABD=0,ACD=0,BCD=0。化简过程如下:


36.图示电路实现的功能为(  )。

A.全加器
B.全减器
C.比较器
D.乘法器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解析】由题36图电路可得,输出Y1、Y0分别为:Y1=AB+AC+BC,Y0=ABC+(A+B+C)

。列出电路真值表如题36解表所示。显然,电路实现的功能为全加器,Y1为进位,Y0为和位。

37.图示电路的逻辑功能为(  )。

A.异步8进制计数器
B.异步7进制计数器
C.异步6进制计数器
D.异步5进制计数器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解析】解题步骤如下:
①分析电路组成。该电路是由三个下降沿触发的JK触发器组成的电路。由于触发器1的时钟信号为触发器0的输出,故为异步时序逻辑电路。
②驱动方程为:J2=Qn1Qn0,K2=1;J1=K1=1;

,K0=1。
③由JK触发器特征方程

,确定状态方程为:






④画出状态转换图如题37解图所示。则该电路输出有5种状态,依次循环,则为异步5进制计数器。

38.一台并励直流电动机,UN=110V,IN=28A,nN=1500r/min,励磁回路总电阻Rf=110Ω,电枢回路总电阻Ra=0.15Ω。在额定负载率的情况下,突然在电枢回路串入0.5Ω的电阻,同时负载转矩突然减小一半,忽略电枢反应的作用,则电机稳定后的转速为( )。
A.1260r/min 
B.1433r/min 
C.1365r/min 
D.1560r/min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电枢回路串入电阻前,由题知励磁电流If=UN/Rf=110/110=1A,电枢电流Ia=IN-If=28-1=27A,由电动势平衡方程式UN=Ea+IaRa,代入数据得:Ea=110-0.15×27=105.95V。电枢回路串入电阻后,同时直流电动机负载转矩减小一半,电磁转矩T=CTΦIa,因励磁电流固定时每极磁通Φ不变,故电枢电流减小为原先的一半,则电枢电动势Ea=110-(0.15+0.5)×27/2=101.225V;又Ea=CeΦN,其中Ce、Φ为常量,故有105.95/1500=101.225/n,解得:n=1433r/min。
39.一台三相绕线式感应电动机,转子静止且开路,定子绕组加额定电压。测得定子电流为I1=0.3IN,然后将转子绕组短路仍保持静止,在定子绕组上从小到大增加电压使定子电流I1=IN,与前者相比,后一种情况主磁通和漏磁通的大小变化为( )。
A.后者Φm较大,且

较大
B.后者Φm较大,且

较小
C.后者Φm较小,且

较大
D.后者Φm较小,且

较小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绕线式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图
【解析】绕线式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图与变压器类似。由基尔霍夫定律对绕线式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分析可知,主磁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漏磁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和平衡于电源电压(忽略绕线电阻)。又绕组产生的主磁通远远大于漏磁通,故主磁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约等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越大,主磁通也就越大。
转子绕组短路,类似于变压器次级短路,初级绕组电流等于额定电流时加载在初级绕组上的电压较低,且低于额定电压即前一种电源电压,故后者Φm较小,而漏磁通正比于电流(因为漏感感抗不变),故漏磁通

较大。
40.一台三相4极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接法,f1=50Hz,PN=150kW,UN=380V。额定负载时测得其转子铜耗pCu2=2210W,机械损耗pΩ=2640W,杂散损耗pk=1000W,已知电机的参数为:R1=R′2=0.012Ω,X1σ=X′2σ=0.06Ω,忽略励磁电流。当电动机运行在额定状态,电磁转矩不变时,在转子每相绕组回路中串入电阻R′=0.1Ω(已归算到定子侧)后,转子回路的铜耗为( )。
A.2210W
B.18409W 
C.20619W 
D.22829W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感应电机的功率损耗
【解析】额定运行时,感应电动机电磁功率为:
Pem=PN+Pk+Pcu2+PΩ=150000+1000+2210+2640=155850W;
感应电动机转差率为:sN=Pcu2/Pem=2210/155850=0.01418;
感应电动机额定转速为:nN=1500×(1-0.01418)=1479r/min。
电磁转矩不变,电磁功率不变;转子回路中串入电阻R′,则R′2/sN=(R′2+R′)/s,
此时的转差率为:s=(R′2+R′)/R′2×sN=(0.012+0.1)/0.012×0.01418=0.1323,
转子回路的铜耗为:PCu2=s×Pem=0.1323×155850=20619W。
41.一台三相汽轮发电机,电枢绕组星形接法,额定容量SN=15000kVA,额定电压UN=6300V,忽略电枢绕组电阻,当发电机运行在U*=1、I*=1、X*s=1,负载功率因数角

(滞后)时,功角δ为( )。
A.30°
B.45°
C.60°
D.15°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相量图和功角的计算
【解析】由题可知,功率因数角φ=30°,故有cosφ=32,sinφ=12。忽略电枢绕组电阻,即有R*a=0,则内功率因数角为:

所以,功角为:δ=ψ0-φ=60°-30°=30°。
42.一台与无穷大电网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当原动机输出转矩保持不变时,若减小发动机的功角,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励磁电流 
B.减小励磁电流
C.减小原动机输入转矩
D.保持励磁电流不变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相量图和功角
【解析】对于同步发电机,原动机输出转矩保持不变时,即输入的有功功率不变,故输出的有功功率应不变,此时对并网运行的同步发电机有Icosφ、E0sinφ为常数。故当减小发电机的功角时,必有空载电动势E0增大,而E0与励磁电流If成正比,故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励磁电流。
43.一台单相变压器,SN=20000kVA,U1N/U2N=127/11kV,短路实验在高压侧进行,测得Uk=9240V,Ik=157.5A,pk=129kW。在额定负载下,

时的电压调整率为(  )。
A.4.984% 
B.4.86% 
C.-3.704% 
D.-3.828%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
【解析】单相变压器的一次侧额定电流I1N=SN/U1N=20000/127=157.5A,额定运行时负载系数β=1。当cosφ2=0.8时,


短路电阻:


短路电抗:


由电压调整率公式,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可得:

44.某线路首端电压为

kV,末端电压为

kV,试求始、末端的电压偏移分别为( )。
A.5.11%,0.71%
B.4.77%,0.41%
C.3.21%,0.32%
D.2.75%,0.21%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电压偏移
【解析】电力网中任意点的实际电压U同该处网络额定电压UN的数值差称为电压偏移。工程实际中,电压偏移常用线路额定电压的百分数m%表示,即:m%=(U-UN)/UN×100%,将参数代入后得始末端电压偏移为:m1%=(230.5-220)/220×100%=4.77%,m2%=(220.9-220)/220×100%=0.41%。
45.两台相同变压器其额定功率为20MVA,负荷功率为18MVA,在输电电路中并列运行,每台变压器空载损耗22kW,短路损耗135kW,两台变压器总有功损耗为( )。
A.1.829MW 
B.0.191MW 
C.0.0987MW
D.0.2598MW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并联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解析】设单台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SN,当总负荷功率为S时,n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总损耗为:ΔPT(n)=nΔP0+nΔPk(S/nSN)2。代入数据可得,两台变压器总损耗为:
ΔPT(2)=2×22+2×135×(18/2/20)2=98.675kW。
46.高电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当线路空载时,末端电压升高,其原因是( )。
A.线路中的容性电流流过电容 
B.线路中的容性电流流过电感
C.线路中的感性电流流过电感 
D.线路中的感性电流流过电容

【答案】B查看答案
【考点】输电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原因
【解析】当高压输电线路空载运行时,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为零,只有末端电容功率QC2通过线路阻抗支路。用下标“0”表示空载,以末端电压

为参考向量的电压平衡方程式为:

。如题46解图所示,当线路空载运行时,其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这种由线路电容功率使其末端产生工频电压升高的现象称为电容效应。

47.当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时,与普通导线相比,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抗、电容值的变化为( )。
A.电抗变大,电容变小
B.电抗变大,电容变大
C.电抗变小,电容变小
D.电抗变小,电容变大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分裂导线的电抗和电容
【解析】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为了减小线路电抗和降低导线表面电场强度以达到减低电晕损耗和抑制电晕干扰的目的,往往采用分裂导线。由于分裂导线等效地增大了导线半径,从而减小了等效电抗,增大了等效电容。
48.已知220kV线路的参数为R=31.5Ω,X=58.5Ω,B/2=2.168×10-4S,则在线路空载时,线路末端母线电压为2250°kV,线路始端电压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简单潮流计算
【解析】始端电压等于末端电压加上线路上的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其中ΔU20为纵分量,δU20为横分量。线路的无功功率为:
QC2=-1/2×BU2=-2.168×10-4×2202=-10.49312Mvar
故始端电压为:


49.某发电厂有一台变压器,电压为121±2×2.5%/10.5kV。变电站高压母线电压最大负荷时为118kV,最小负荷时为115kV,变压器最大负荷时电压损耗为9kV,最小负荷时电压损耗为6kV(由归算到高压侧参数算出)。根据发电厂地区负荷变化采用发电厂母线逆调压且在最大、最小负荷时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有相同的电压,则变压器分接头电压为( )。
A.121(1+2.5%)kV
B.121(1-2.5%)kV
C.121kV 
D.121(1+5%)kV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
【解析】由题可知,该线路采用逆调压,则
最大负荷时变压器分接头电压为:U1tmax=(118+9)/10/1.05×10.5=127kV;
最小负荷时变压器分接头电压为:U1tmin=(115+6)10×10.5=127.05kV;
取平均值为:U1tav=1/2×(127+127.05)=127.025kV;
则选最接近U1tav标准的分接头为:121(1+5%)kV。
50.图示系统f处发生三相短路,各线路电抗均为0.4Ω/km,长度标在图中,系统电抗未知,发电机、变压器参数标在图中,取SB=500MVA,已知母线B的短路容量为1000MVA,f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值(kA)及冲击电流(kA)分别为( )。(冲击系数取1.8)

A.2.677kA,6.815kA
B.2.132kA,3.838kA
C.2.631kA,6.698kA
D.4.636kA,7.786kA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元件标幺值和有名值计算和短路电流起始值和冲击电流的求解
【解析】解题步骤如下:
①假设该题选取基准功率为SB=500MVA,基准电压为UB=Uav。
②由题可得系统各元件标幺值如下:
系统S:XS*=500/1000=0.5;
发电机G:XG*=0.12×500/250=0.24;
变压器T:XT*=0.105×500/250=0.21;
线路l1:Xl1*=0.4×20×500/1152=0.302;
线路l2:Xl2*=0.4×50×500/1152=0.756;
线路l3:Xl3*=0.4×30×500/1152=0.454。
③由此可得原电路标幺值等效电路如题50解图所示:

短路回路总电抗:

=(0.5+0.756)//(0.302+0.21+0.24)+0.454=0.9243。
短路电流有效值:


短路冲击电流:


51.同步发电机的电势中与磁链成正比的是( )。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同步电机相量图
【解析】磁链Ψ=NΦ=NLI,

分别与I的交、直轴分量成正比,E′与I成正比,故其与磁链成正比。
52.已知图示系统变压器星形侧发生B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

,则三角形侧的三相线电流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不对称短路计算和三序电流经过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
【解析】单相接地短路各序电流有如下关系:

。又变压器Y0/Δ-11接法的星形侧与三角形侧的电流关系为:

,且零序电流无法通过。故三角形侧有:


53.系统如图所示,各元件电抗标幺值为:G1、G2:x″d=0.1,T1:Y/Δ-11,xr1=0.1。三角形绕组接入电抗xp1=0.27,T2:Y/Δ-11,xT2=0.1,xp2=0.01。l:x1=0.04,x(0)=3x1。当线路1/2处发生A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标幺值为( )。

A.7.087
B.9.524
C.3.175
D.10.637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不对称短路计算
【解析】由题目所给各元件电抗标幺值,制定各序网络如题53解图(a)所示。在输电线路1/2处,左右两边正序、负序及零序电抗标幺值相等,分别为:x1=0.04/2=0.02,x(0)=3x1=0.06。各序电抗值为:

A相接地复合序网如题53解图(b)所示,则短路点各序电流为:

故A相接地短路电流标幺值




54.以下关于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的高压厂用电系统中可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B.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运行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且为了降低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水平的情况
C.大型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情况下,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D.为了便于寻找接地故障点,对于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高压厂用电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中性点接地方式种类和适用场合
【解析】高压(3kV、6kV、10kV)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可采用不接地方式,也可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当电容电流大于1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或消弧线圈并联高电阻的接地方式。
①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高压厂用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短路点的电流为容性电流,且三相线电压基本平衡。若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允许持续运行2h,为处理故障争取了时间;若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接地处的电弧不能自动熄灭,将产生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可达额定电压的3.5~5倍),并易发展成多相短路,故接地保护应动作于跳闸,中断对厂用设备的供电。
②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高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经过适当的电阻接地,可以抑制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的过电压倍数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6倍,避免故障扩大。常采用二次侧接电阻的配电变压器接地方式,无需设置大电阻器就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点流过固定的电阻性电流,有利于馈线的零序保护动作。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适用于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且为了降低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水平和便于寻找接地故障点的情况。
③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厂用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产生感性电流流过接地点,补偿了电容电流,将接地点的综合电流限制到10A以下,达到自动熄弧、继续供电的目的。这一接地方式适用于大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情况。
55.以下关于运行工况对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不变的情况下,二次负荷增加时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减小
B.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增大,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C.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减小,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减小
D.电流互感器铁芯的导磁率下降,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电流互感器误差
【解析】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比值差)为:


相位差为:


式中,I2为二次电流;Z2为二次阻抗;LC为铁芯的平均磁路长;μ为铁芯导磁系数;AC为铁芯有效截面积。
当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增大时,电流幅值误差增大,相位差减小;当电流互感器铁芯的导磁率下降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56.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是( )。
A.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短路情况校验
B.按设备使用寿命选择,按短路情况校验
C.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设备使用寿命校验
D.按短路工作条件选择,按设备使用寿命校验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电气设备选择条件
【解析】为了保障高压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高压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的一般条件是:①按正常工作条件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开断电流等选择;②按短路条件包括动稳定、热稳定校验;③按环境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海拔等选择。
57.当发电厂仅有两台变压器和两条线路时,宜采用桥形接线,外桥接线适合用于如下哪种情况?( )
A.线路较长,变压器需要经常投切
B.线路较长,变压器不需要经常投切
C.线路较短,变压器需要经常投切
D.线路较短,变压器不需要经常投切

【答案】C查看答案
【考点】内桥、外桥接线的特点
【解析】常用的桥形接线有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两种形式。其中,外桥接线即桥断路器在进线断路器的外侧。其特点如下:①变压器操作方便;②线路投入与切除时,操作复杂;③桥回路故障或检修时全厂分裂为两部分,使两个单元之间失去联系。同时,出线侧断路器故障或检修时,造成该回路停电。基于以上特点,外桥接线适用于两回进线两回出线且线路较短、故障可能性小和变压器需要经常切换、线路有穿越功率通过的发电厂和变电所中。
58.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强度的方法是( )。
A.减少液体中的杂质,均匀含杂质液体介质的极间电场分布
B.增加液体的体积,提高环境温度
C.降低作用电压幅值,减小液体密度
D.减少液体中悬浮状态的水分,去除液体中的气体

【答案】D查看答案
【考点】液体电解质击穿强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
【解析】在影响液体电解质击穿强度的因素中,含水量、含纤维量、含碳量、含气量等对液体电介质击穿强度影响较大,因此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强度首先要提高及保持电介质(油)的品质,方法为过滤(除去纤维、水分、有机酸)、防潮(制造及检修)、祛气(除去水分和气体)及防尘等。
59.工频试验变压器输出波形畸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磁化曲线的饱和
B.变压器负载过小
C.变压器绕组的杂散电容 
D.变压器容量过大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工频试验变压器输出波形畸变原因
【解析】对于工频试验变压器,当输出波形发生畸变时,会造成较大的试验误差。波形畸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试验变压器或调压装置的铁芯在使用到磁化曲线的饱和段时,励磁电流呈非正弦波的缘故。
60.一幅值为I的雷电流绕击输电线路,雷电通道波阻抗为Z0,输电线路波阻抗为Z,则雷击点可能出现的最大雷击过电压U为(  )。
A.

 
B.

C.

 
D.


【答案】A查看答案
【考点】雷击过电压的计算
【解析】雷电流绕击导线时,首先经由雷电通道到达导线,并以绕击点为中心沿导线向两边传播,如题60解图(a)所示。设雷电通道波阻抗为Z0,输电线路波阻抗为Z,其恒流源等效电路如题60解图(b)所示,易知绕击点雷电过电压为: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319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3 17:31 , Processed in 0.13299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