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的角度 | 类 型 |
按翻译主体的性质来分 | 人工翻译、机器翻译 |
按工作方式来分 | 口译、笔译 |
按翻译的材料来分 |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实用翻译(包括科技、商务、新闻、法律等资料的翻译) |
按处理的方式来分 | 全文翻译、摘译、编译、节译、改译、综译 |
按翻译技巧来分 | 直译、意译、音译 |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 |
高 潮 | 时 期 | 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 |
第一次 | 公元前3世纪中叶 | 罗马文学家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埃斯 库罗斯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把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
第二次 | 公元4~6世纪 | 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
第三次 | 公元11~12世纪之间 | 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
第四次 | 公元l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 德国的路德翻译了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法国文学家阿米欧翻译了《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 英国的查普曼翻译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出世,被视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 |
第五次 | 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 翻译家开始对近代及当代作品产生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
第六次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1)翻译范围从传统的文学、宗教作品扩大至其他 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2)翻译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3)兴办高等翻译教育并发展机器翻译。 |
主要阶段 | 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
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 翻译活动以宗教传播为主。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被称为“译经三大家”。 |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 (1)代表人物是林纾和严复。严复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译著有《天演论》、《原富》等。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2)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该时期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 重点是译介西方的文学作品。 |
20世纪70年代至今 | 翻译队伍逐渐壮大,翻译领域百花齐放。 |
译学前辈 | 翻译的标准 |
严复 | 信、达、雅 |
鲁迅 | 宁信而不顺(直译) vs.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
许渊冲 | 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 |
林语堂 | 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
郭沫若 |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
朱光潜 | 译者“须设身处地在作者的地位,透入作者的心窍,和他同样感,同样想,同样地努力使所感所想凝定于语文”。 |
傅雷 | 强调神似。 |
钱钟书 | “化境”说。 |
辜正坤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2)有标准系统,抽象的最佳近似度与具体标准;(3)具体标准又有主标准和次标准之分;(4)多元翻译标准是互补的。 |
奈达(美国) | 动态对等:强调两种语言对各自受众影响与结果的对等。 |
泰勒(英国) | 翻译三原则:(1)意思的完整性;(2)风格和文体相同;(3)同样的流畅性。 |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