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攒人品~武大新传考研大学语文部分笔记整理放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叶绿 发表于 16-2-27 20:5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夜》
●思想内容:
鲁迅的《秋夜》,写于19249月的北京。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黑暗统治和情况下,北方的革命处于低潮。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思想界也起了巨大分化,原来“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国粹、整理国故,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故纸堆的复古思潮。而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黑暗势力,鲁迅不免孤寂、彷徨,时而感到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苦闷,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寻生力军,一方面孤军奋战,坚忍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篇著名的散文诗,正是作者这种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
●象征手法:
        夜的天空及脥着冷眼的星星的形象,象征统治者及其帮凶和一切黑暗的反动势力。枣树的形象象征同黑暗势力斗争的战士。枣树的斗争是勇敢顽强的,不屈不挠的,一心要制强敌于死命,然而是孤独的,寂寞的。小粉红花似天真、纯洁的青年,虽有美好的愿望和幻想,但阅历简单,抵不住黑暗的重压和繁霜的摧残,且只是在做梦,并未投入战斗。小青虫般的英雄们,追求光明,不怕牺牲,但力量弱小,“布不成阵”。落叶虽然阅历较深,了解现实社会,但已看破红尘,悲观、绝望、消沉下去。枣树孤军奋战,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也知道落叶的梦”,表现了乐观与悲观的矛盾,有信心地战斗和看不见路的矛盾。
        《秋夜》中还有一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他憎恶天空,同情小粉红花,赞扬枣树的战斗精神,也同枣树一样感到孤独寂寞,又不甘于寂寞而要积极地面对战斗。
●作品怎样塑造枣树形象(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反动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
        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巧妙做到了诗意与哲理的结合。文中那脱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天空的枣树”,那知道“秋后要有春”的小粉红花,那做着“春后还有秋”的梦的落叶,那夜游的恶鸟,那夜半的笑声,还有那“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的小青虫,无一不浸透了作家的情感,无一不在默默传达着作家的心声。传新网独家发布。
        语言形象形象凝练、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所选取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现微笑、洒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丁地响的小青虫……都在眼活动,仿佛触手可得。
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思想性和战斗性。
●“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表达方式的含义:
        对于为什么要把两株枣树分开来写,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作者采用修辞重复格的方法突出枣树,使赞美的主要对象更加鲜明,引人注目;第二种认为,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孤军作战的感觉,反映了当时革命者没有联合成阵线的事实;第三种认为,这样写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解放前甚至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堕入恶趣”。仔细体会一下全篇作品所创造的意境,第一种理解较为贴切,作者通篇赞美的就是枣树的战斗风格和风骨,作者描写枣树的笔触始终是饱含深情、不惜笔墨的。
《伤逝》
●思想内容:
《伤逝》是鲁迅以诗一样的语言写成的悲情缱绻的诗体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四”时期,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是深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知识青年。他们敢于冲决森严的礼教罗网,自由地恋爱,勇敢地同居,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便是她大胆反抗自古以来一直被妇女奉为圭臬的“三从四德”的宣言。但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只不过是一已的爱情生活。而新家庭建立起来之后,积淀在他们文化心理上的传统观念,便显露出来。子君陶醉于安定、宁静的家庭生活之中,渐渐地成为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涓生虽然厌倦了这种平淡无味的家庭生活,但却没有与子君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有意义的新生活。他对子君从隔膜、疏远,直到把她看作是累赘,致使爱情的裂痕日渐加深,共同生活的基础发生动摇。所以,当黑暗势力向他们伸出魔爪,涓生失业后生活出现危机之时,他们便不能同舟共济,自私怯懦的涓生失去了“携手同行”的勇气,萌生了救出自己的分离念头,对子君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从旧家庭中冲出来的子君,又被顽固守旧的家庭接了回去,最后憔悴而死。而涓生也在失败中静思默察,深刻反省,并带着心灵的创痛,准备向新的生活跨出去。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其思想内涵:青年们如果把自己奋斗的目标仅仅局限在追求个人自由、婚姻自主的狭小范围内,仅仅凭着个人奋斗的微弱力量,是难以冲出封建社会的天罗地网的,更难以获得最终的自由和解放。
●造成子君悲剧的原因:
        社会的压迫,是摧毁这个小家庭的根本原因。鲁迅曾艺术地揭示酿成这一悲剧的根源。他曾论述过“经济”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透辟指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子君正是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导致人身上的依附,所以她不但没有成为合乎时代潮流的“新女性”,而且在小家庭中也没有取得与涓生平等的地位。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当20年代几乎所有作家众口一词地歌颂个性解放时,他独具只眼地指出:单凭个性解放,在与中国顽固的封建观念较量中难以取胜,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子君的结局最为不幸,引起了广泛的同情。但从作品反映的情况看,她对这个结局是有责任的。小家庭建立以后,她的思想几乎停滞不前了,甚至还失却了原先的光彩。她“终日汗流满面”地沉在家务里,她受到了同院的“官太太的传染”,学着养“小油鸡”,学会识别油鸡的本领,还为这些小动物和“官太太暗斗”,另一项事业就是“倾注着全力做饭菜”。她本是个知识女性,对于社会人生问题全不关心了,连谈天、读书、散步的工夫也没有了,她渐渐变得平庸短浅。这些现象,正说明子君并不是一个思想坚实的上进的女性。她的爱情愿望得到满足以后,就不再想到妇女的解放和自身的事业还要继续努力奋斗。在家庭经济危机中,她毫无开辟生路的打算,对于涓生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也显得很呆顿,以致最后走上了悲剧的结局。
●艺术特色:
        ①采用手记形式抒写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种形式便于内心世界的自我剖析和高度真实地表现人物复杂的精神状态。由于使用第一人称,使人好似听到主人公如泣如诉地剖析表白,真实细腻,感情浓烈,在这种追记中,无论是叙事或是写景处处都抹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
②全篇抒情色彩浓郁,虽然情节叙述简洁,但爱与恨、悲与愤、血与泪错综交织的情感,时而悱恻委婉,时而宣泄奔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③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作者注意选取和突现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特征,十分简练地勾画和展示出人物的灵魂。作者对子君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描绘,尤其传神。她很少说话,只是出来进去地走动,涓生求婚时,她的“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而且“夹着惊疑的光”。自修旧课时,她“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于是神色越加柔和,笑窝也深下去”,她如此的安详自得,正是新婚少妇的神态。随着失业打击的到来,子君的眼神里显出了“祛弱”;随着生活的艰难,子君眼神里显出了“凄苦”;当涓生狠心地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时,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作品就是通过这些精彩的描绘,使子君形象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故乡的野菜》
●思想内容:
周作人善于摭拾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无不成趣。《故乡的野菜》即写出了故乡的风俗,且带着清新的野趣。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作者引经据典,并以东洋习俗同中国习俗相比印照,将浙东民俗置于一个横的文化比较剖面上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勾画出一幅幅浙东古朴清纯的民俗画卷,流露出品花赏草的闲适情趣,而于其中又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
在作者笔下,从野菜引出了浙东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和淳厚古朴的民风习俗,透露出浓厚的生活风韵和新鲜的农村野趣。可以说,“野菜”,只不过是作者的着眼点,而落脚点却在写故乡的自然人情之淳真优美。
●艺术风格:
①取材广泛,不拘一格。虽然平凡琐碎,但一经他的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而且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采食野菜、清明扫墓,本是浙东乡间常见琐事,作者信笔写来却津津有味。文中不仅介绍了故乡三种野菜的形态、颜色和用途,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风俗民情,将民谚童谣、中外典故不露痕迹地编缀在短小的篇幅中。
②恬淡从容,真率亲切。他的散文是一种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没有感情与笔墨的夸张。因为本着“说自己的话”的宗旨,故而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
③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简洁、诙诡、幽默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与机巧,体味到周作人笔下一股时隐时显,时浓时淡的苦涩味,这正是真率自然的作家自我心境的流露。“他的作风可用龙井茶来打比,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炉中煤》
●思想内容:
  本诗作于1920年,是一篇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郭沫若后来在《创造十年》中曾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了说明:“‘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首诗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坦露,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而以“炉中煤”自喻,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渴望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在诗中作者将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一方面是对“五四”运动后新中国的形容,“年青”意味着新生,它是相对于旧时代的中国而言,表明她有着勃勃朝气和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以男女之间热烈的情爱作喻表现了我对祖国的热爱。“炉中煤”这一意象也是如此,一方面,以煤在炉火中燃烧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之爱的强烈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对“煤”的身世的介绍也表明了作者对旧中国的痛恨:“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的确是煤的自然形成史,但作者却借煤的形成历史来隐喻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爱国之情,这是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中国的脊梁”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同时,“炉中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形象也体现着作者为了祖国甘愿献身的志愿。
●浪漫主义特色:
①主要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主题。全诗四节,应用了不同的比喻。第一节,诗人用“年轻的女郎”比喻“五四以后的中国”,以歌颂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新生与美好。第二、三节,诗人又用煤“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被“活埋在地低多年”,来比喻自己空有报国的志向和才华,却无施展的机会,以控诉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而煤终于“重见天光”,又是比喻诗人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和祖国的觉醒。最后一节,则用通体燃烧着的煤把光和热献给人类这一形象,抒发了诗人眷念祖国的情绪。
②全诗洋溢着火一般真挚、纯洁、强烈的爱国之情,激扬着恳切、急迫、刚烈的报国之志,给人以振奋的力量,通篇即以“炉中煤”的口气,向“年轻的女郎”倾诉衷肠,一唱三叹,以抒写“我”眷念祖国的情绪。
③韵律和节奏的和谐。它是一首比较严谨的格律诗,章法、句式、韵律都很讲究。从章法看:全诗四节,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发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叙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五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韵旋,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轻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再别康桥》
●赏析: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艺术特色:
        ①意境优美深邃。诗人通过对夕照下康桥美景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柔美幽远、清新飘逸的艺术画面,抒写了自己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诗人很懂得情绪与客观景物的和谐,在他的笔下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带有诗人飘逸柔和的风度的,表现出诗人的情怀。而诗人的情怀是物我一体的含蓄流露,言虽尽而意无穷。
②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每行六至八字不等,力求整齐而不呆板,参差而又均衡。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③注重音节的匀整与流动,每节二、四句押韵,依据情绪的差异每节换韵,加之首尾两节反复和某些词语的重叠,形成了节奏舒缓和谐又有所变化的旋律。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香市》
●思想内容:
《香市》是茅盾写的一偏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散文。全篇通过作者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香市”是带有封建宗教色彩和地方风情的古老乡村风俗,它像一扇赫然敞开的窗子,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广阔而久远的农村社会生活的全貌。作者从早年亲切的生活回忆和对农村现实的细致观察出发,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崩溃,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表现主题思想的艺术方法:
①对比。作者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截取了昔盛今衰的两个“香市”的片段。前者在风暖日丽、春和景明的诗情画意的氛围中,以浓墨重彩烘染描摹了幼时所见的“香市”景象,抖开一幅喧腾热闹的“香市百艺”图。笔笔皆是传神的白描,既反映了庙会景物的特点,又写了儿童独具的心理感受,并由纸、糖、烛、烟及拜佛者和谐有机地濡染了“香市”神秘热烈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农民“祈神赐福”的虔诚和孩子们“借佛游春”的欢乐。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香市”之后,笔锋陡然一转,又记述了“革命”以后所见到的“香市”。昔日喧闹的场景消失了,神气的色彩暗淡了,美妙的骚音沉寂了。“香市”今之凄清与昔之热烈构成了强烈鲜明的艺术对比,深刻而凄婉地表现了“香市”这一古老风习发生的急剧的历史变异。以反差性的对比和沉郁的笔墨所勾画的今“香市”的寂寞与衰败,则是通过“庙会”这个窗口展示了农村经济破落凋敝的现实趋势,暗示了在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②暗示。文章对“香市”景物风习的描写是单纯明净的,而对景物风习变异所包孕的社会意义的揭示是含蓄蕴籍的。三位堂妹子为何“出世以来没有见过象样的热闹的香市”?作品对造成“香市”悲剧性历史变异的原因,没有做正面的、直接的、详实的交待,只是在勾勒今日“香市”面貌时,用寥寥数语涉及了背景,暗示着农村经济走向衰败贫困的社会命运。
③象征。象征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公安分局”借社庙的左屋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又挂上了“‘蚕种改良所’的招牌”。前者象征着国民党军阀的反动统治;后者则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此种象征突出了本文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结尾一段的含义:
此篇文字固然有为村俗乡习——“香市”做记的美意,但作者更深远的旨趣乃在于表现“香市”的今昔巨变,用以勾画农村衰败贫困的趋向。所以,前半部的胜景喜情的描写虽有佳妙之处,而后半部的凄境忧意的记叙则尤为发人深思。结尾一段语言相当简朴,但暗示的意味是深远的,现在的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重兴的,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但“他们失望了”,因为此香市已非彼香市,热闹的香市早已留在小镇过去的岁月里。香市是属于农村、属于农民和,而中国的农村经济早已遭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毁,农民们流离失所后,香市早已没了主角,难怪小商人们也失望了,在这背后潜藏着多少不幸和辛酸!
《文学的趣味》
●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内容丰赡、有独立见解、论证周密而又深入浅出的文艺论文。
作者围绕“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这个中心论题,议及文学趣味的重要性、导致文学趣味分歧的原因、克服文学趣味欠缺的方法等问题。其结论是:要获得“纯正的趣味”,就必须加强学问修养,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即多读作品,而且要读不同种类、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中加以比较,以提高鉴别力。
其实,作者自己就是在现身说法。他通晓文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知识渊博,因而才能旁征博引,见微知著,析理深刻,使本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启发性。
●如何理解“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沙发
 楼主| 一叶绿 发表于 16-2-27 20:59:38 | 只看该作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思想内容:
十里秦淮,曾为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作者以桨声灯影为切入点,作为夜游秦淮,品味秦淮的独特角度,以细腻传神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秦淮的桨声灯影,旖旎风光,绮靡声色。文章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桨声”中的、喧闹的、歌声笑语的秦淮河,后半部分描绘了“灯影”中的、优雅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秦淮河。“两条”秦淮河构架了一个立体的秦淮世界——诗意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尘俗的秦淮世界。
●艺术特色:
①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入发思古之幽情。作者在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象、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
②缜密精巧的构思,颇具匠心。文章以时空的转移即游踪为行文的外在线索,写作者从利涉桥、东关头到大中桥,一路领略繁华绮丽的“秦淮河的滋味”。同时,又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行文的内在线索,其转折点是在大中桥外遇到歌妓的“纠缠”,于是超然物外的心态被“满载着的怅惘”所取代,而且这现实的苦闷与篇首“船儿如何载得起”的历史的“愁梦”暗相贯通,从而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秦淮河在作者笔下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作者的笔触是细致的,描绘秦淮河风光时,不求气势豪放,而以精巧展现美,具体细腻地描绘秦淮河的秀丽安逸,充分体现了作者细致的描写手法。船只、绿水、灯光、月光、大中桥、歌声……种种景物,作者抓住其光、形、色、味,细细描绘,却是明丽中不见雕琢,淡雅而不俗气,使得秦淮河在水、灯、月交相辉映。
④清丽、典雅、优美而又精到的语言。作者注意深入观察和体味灯光、月色、河水交相辉映中的情韵,从景物的色泽、光线、形态乃至音响的勾画中表达深切微妙的主观感受,并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在细腻、洒脱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美:水朦胧、灯朦胧、人朦胧、月朦胧、心朦胧。  

《发现》
●思想内容:
诗歌抒发了诗人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和充满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极端苦闷和悲愤之情。诗人用故意否认的方法,强化了诗人心目中祖国与现实祖国巨大反差,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期望。诗人满怀热情急切地回国,看到的却是令人伤心失望“恐怖”、“噩梦”和“悬崖”,而问天地又不得消息,是多么地激动、悲愤!这情感真实而强烈,巨大地震撼着读者的心扉。末句,诗人发出了“你在我心里”的呐喊,强烈地抒发出诗人对祖国挚爱不渝的情感。
●作品分析:
        全诗仅有12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灵巧,尤其是开头和结尾极不平常。诗的开头,诗人单刀直入,带着热情和急切,怀着对祖国的美好憧憬和急于报效祖国的赤诚热情,高喊着“我来了!”这一声呼喊,给人以突兀峥嵘之感,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
然而,作者却发现那被战争践踏的虚弱无比的地方,哪里还是“我的中华”!他喊着“不对!不对!”。反复的强调,亦诉说不尽他的深深悲痛和浓浓失望。“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想象和现实是有巨大差别的,沉重的打击,即使“迸着血泪”亦不能改变眼前的“噩梦”,那“挂在悬崖上的噩梦”更是把他推到了绝地。恸吼着,“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这又有什么用呢?终归是“总问不出消息”。作者用两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扣人心弦,表现力更强。
结尾四句是本诗最精彩绝妙之处,“我哭着叫你。”也是毫无回音。直到我把心也呕出来,我才猛的发现!“我的中华”“我的祖国”就在我的心里!还悲痛什么!还呐喊什么!什么样的冰冷也封不住热情,什么样的黑暗也阻挡不了光明。心中的祖国,心中的中华不是这冰冷和黑暗就可以扼杀的。尤其是“在我心里”这一句,石破天惊,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它既指出了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
《发现》全诗12行,格式整齐,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从表面的发现到心中的发现,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发现真谛,使全诗最后得到升华。
●试比较本诗与郭沫若《炉中煤》在爱国情绪上的体现:

《边城》
●思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用人性描绘的瑰丽而温馨的、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性皆真、人性皆善、人性皆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乐善好施,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这里未经商业文化浸染,商人亦好义远利,如卖肉的屠夫。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茶峒小镇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恋爱故事,即翠翠与傩送的爱情。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而翠翠却是心属傩送。天保求婚未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而以外溺水而死。船总在大儿子死后,一时未答应傩送娶翠翠的要求,使傩送与其父发生争吵而远走他乡。这种种的“不巧”,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终成“善”的悲剧。天保与傩送,对翠翠展开自由竞争,未伤同胞之情。作者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作者有意在人性的层面上叙述故事,以表现人性的美。
3、“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世界寄寓着作者个人的社会理想。沈从文以人性美、人情美的笔墨把“边城”描绘成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并以恋爱悲剧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非人性、非人道的满目疮痍的现实生活,使得作者呼唤自由美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并以此对当时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这种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思想上的批判,是独特的、理想主义的。作者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同文本外的现实丑陋相比照,让人们从这样的图景中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这是他诗体乡土故事的主旨。
●碾坊与渡船分别象征什么?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翠翠:
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是这样的柔美如水、恬淡自守的形象所提供的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翠翠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最初,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恍惚如梦地想念远在600里外的傩送,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柔中有刚的美,也是翠翠对爱情执著追求的阶段。
●老船夫: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的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狭义心肠,不仅拒收过客的钱财,而且还善待乡亲。
老船夫的“善”,主要通过对外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最大的心愿是翠翠能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为此他遵循苗族婚恋习俗。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和“出路”求爱的途径,引来了天保家正式向他提亲,未料翠翠却不答应,好心办坏事。在明白翠翠心里有傩送之后,又为孙女与傩送的联姻劳碌奔波,受到船总的冷遇,他怕翠翠的自尊受到伤害,不讲实情,以至郁闷离世。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是围绕着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个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大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艺术特色:
1、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为诗情的载体,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作者叙事的笔端,倾泻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歌与咏叹。他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又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泛神论思想出发,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美。精心勾画出一幅湘西风景图和风俗画。加上作者在描写时又用一种温柔的笔调出之,感情平缓而深远,如自然生命之流注,这就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
2、重视创造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常直截地把主体情绪投注到人象和物象之中,使之带上鲜明的情绪色彩;或者借助于记“梦”和象征曲折地表达主体的情感评价,酿造浓郁的抒情性,因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边城》将人物和环境都作了理想化的处理,可以分明看出作者主观理想的张扬,使之具有了一种诗化效果。
3、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副副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如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绳渡,碧溪的竹篁、白塔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来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4、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全篇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逐步展开,情节集中、单纯;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与翠翠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为纬线,推动故事有节奏地向前发展。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为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女婿为暗线。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结合。
5、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揣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温柔的个性突现出来。
6、诗化的语言,富有情感美、色彩美。他的文笔任意识的流动纵情去写,多用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甚至穿插议论,来开拓作品的情念、意念,加深小说文化内涵的纵深度,制造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雨巷》
●感伤气息:
我国古诗有“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巴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开花于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言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高雅不轻佻,颇得洁身自好的诗人们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巷》从表面层次上看,往往容易看成一是首没有得到爱情的伤感的情诗。但从深层次来读,就会看到一个具有典型性和个性统一的艺术世界。诗人的心态,诗人的情绪,诗人的惆怅与追求就在这个世界中得到了暗示性的呈现。诗里撑着油纸伞的诗人自己,那寂寥而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飘过有丁香一样美丽与忧愁的姑娘,这些似真如梦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繁复的世界。诗人那寻梦者的心态,那种渴望追求而不得的美,显得既朦胧又明白,既确定又飘忽。
此诗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4·12”政变不久,它典型地抒写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可以说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情绪下诗人弹奏出的一支“梦幻曲”。
我们看到,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飘忽朦胧的: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清凄凉的蒙蒙细雨,一切都是那样沉闷、寂寥,只有细雨打破这人迹罕至的雨巷的沉静。这时,一个孤独过客由远而近的走来了,撑着油纸伞走过来,又走过去。他要到哪里去?干什么?谁也捉摸不到。原来,他是在寻找一件重要的东西——那失落了的希望和理想。但是,那样一个黑暗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寻到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只能从幻想中去获得。于是,出现了那个丁香般的姑娘的形象——她象征着诗人的理想。这是幻觉的形象。只要联系到诗人诗歌的美学观,就会明白。诗人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真实”(见《诗论零札十四》),他是通过梦一般飘忽朦胧的形象和意境,来反映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心境。那个丁香般的姑娘虽然在诗人的幻觉中走近了他,并向他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可是又很快的像梦一般从他身边“飘过”去了,给他留下的,只是“凄婉迷茫”。此时他甚至不敢奢望再有机会逢着那样一个姑娘了,即使是再一次的从眼前“飘过”那姑娘的倩影,对他来说,也怕是渺茫的“希望”吧!响彻在诗行里的,就是这种理想失落的孤独彷徨的心绪。
●艺术特色:
①似真似梦的意象。《雨巷》是一篇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戴望舒用象征暗示的方法,尽可能的使这种感情隐蔽一些、朦胧一些,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其中充满了寻求希望和幻灭的情绪,用一些幻美的意象塑造了一个闪烁不定、捉摸不定、若有若无的形象,抒发诗人内心既微妙复杂,又难以名状的感觉。
②此诗最令人称道的是音节的优美,如同一首深沉、迷濛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的表达了诗人低回迷茫的心境。因为回荡的旋律与流畅的节奏,当时《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曾言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错落,回环往复,压韵规则,有很强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不只是体现在诗句的抑扬顿挫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诗情的程度上。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在整首诗里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统一和融合。一种略带忧伤的凄婉迷茫的乐音,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旋律。像“姑娘”、“雨巷”、“惆怅”、“眼光”、“篱墙”等韵脚一再出现在诗行中,形成了“余音绕梁”的韵味。为了增强诗的音乐美,诗人吸取了我国民歌和西方诗重唱和复沓的手法,并运用顶针格修辞,取得了悠扬悦耳的听觉美感。传新网微信chuanxinwangcn
板凳
 楼主| 一叶绿 发表于 16-2-27 21:01:07 | 只看该作者
《十四行·原野的小路》
●谈谈你所知道的十四行诗:
●哲理意蕴:
        《原野的小路》写于1941年,当时冯至作为西南联大教授,住在云南昆明。为了躲避日军的空袭,他在昆明西郊的一所林场借住了两间茅屋。除了上课之外,他基本上幽居在这古朴的山林中的茅屋里。
        山林中只有小路,冯至进城上课来回就走这些小路,有时,也和夫人一起沿着林中小路散步。他边走边看边想,沉迷于自然万物的古朴之中,观察人与物之间的对立和呼应。他把原野的小路、林中的树木、住过的房屋都纳入了人的生命意识,表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互相关连和融合。《原野的小路》一诗明净而又富于思辨,在质朴中展现了思想的深邃。
在冯至的诗歌美学中,宇宙万物的生命是时时处处关联着的。所有经历的人或事,所有见识过的景或物,都被凝结为“充满生命的小路”走向诗人的内心。“生命的小路”是万物关联最形象的表述,它的心灵化展开了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相互沟通的主题。
“原野”是上述心灵化展开的主要领地。原野本身由千万条交错的路径构成,从它那里又延伸出无数“生命的小路”。原野是个无限开放的场所。原野呈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它的空阔旷远,它散发的粗犷野性的原始气息,使人产生一种亲近感,渴望逃离琐碎的尘俗生活,而获得无遮拦的心灵释放。在巨大的心灵释放中,本真的存在得以澄明、敞开。
冯至曾说:“给我们生命的滋养最多的并不是那些石林山洞,而是碧绿的原野。”接着他又说:“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经给予我许多启示。在寂寞中,在无人可与告语的境况里,它们始终维系住了我向上的心情,……我在它们那里领悟了什么是生长,明白了什么是忍耐。”可见原野是何等深入诗人的内心,为他敞亮了一个精神的世界。

《北京人》
●思想内容:以抗战前北京一个封建世家为题材,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没落来表现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这一主题。这一主题是通过虚实结合手法写现在、过去、未来的“北京人”而得到表现的。
●曾皓自私、吝啬、怕死,总是表现自己衰老多病,他最关心的是他的寿材。
●曾文清是封建家庭培育出来的废物,外表温文儒雅,但什么事都不想做不会做,还抽鸦片,性格是“爱不敢爱,恨不敢恨”。在妻子的逼迫下,他决心离家出去做事,但最终因找不到现代生活中的位置,而自杀了。
●曾思懿自私、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她强送曾皓去医院为了怕曾皓死在家中房子卖不出去;逼迫曾文清离家却又说我没逼你做事;对愫芳视为眼中钉又装出同情的样子,谋划让愫芳做曾文清的小老婆好一辈子侍侯她。这一群现代北京人空虚、怯懦、腐朽,随着封建家庭的败落,表现了埋葬旧生活的主题。
●愫芳是剧中最感人的艺术形象。她出身名门,受封建士大夫文化熏陶,但父母早亡,只得寄人篱下。她爱曾文清,是精神上的苦恋者。她性格温柔文静,纯洁真诚,忍受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受着曾皓、曾思懿对她的精神折磨。她性格中最具美学价值的是:宁愿牺牲自己,但愿能使别人快乐的道德情操。她自愿留在曾家就是希望曾文清在外面成了“人”。最后她跟瑞贞一起出走,向过去告别,面向未来,表现了埋葬生活,走向新生活的主题。作者把愫芳放在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矛盾冲突中,细腻地描绘她的内心世界。她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她真诚地演绎人生,表现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论快乐》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主要著作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等。这些著述已被人们视为“钱学”来学习和研究。《论快乐》选自《写在人生边上》。
●思想内容:
本文哲理意味浓厚,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作者从快乐的短暂性、快乐的虚无性、快乐的思辨性三方面阐说了作者的快乐观。
第一段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说了快与乐的关系,第二段更进一层说到“永远快乐”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第三段则把快乐理解为“希望”的泡影,只不过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第四段断言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即“快乐由精神来决定”,颇有创见。第五段则推论说:“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证明了精神可以战胜物质。这样,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再到观点的延伸,文意向更深层推进了。文章虽没有对“快乐”做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但作者认为“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就足够了。因为对于快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有着不同文化修养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各自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又何必强求一致呢?!这是一种睿智,一种大气度。
●语言特色:
① 纵横捭阖,思维变幻,极具创造性。文章开篇说起与“喜乐”、“快活”、“快乐”的话题,自自然然地进入了题旨所规定的范畴。给人的感觉是在“闲谈”。然而,每一句都在题内,似东拉西扯,却饶有兴味。文章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令人目不暇接,字字语语皆学问。不仅广举事以类义,而且思维变幻,思辨力强,且极富于创造性,在富有知识容量的叙述中饱含人生哲理。
② 语言独特,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充满智慧。如用“飘瞥难留”形象地诠释一个“快”字;用“日脚像跛了似的”比喻出一个“慢”字。前者不仅释了词义,而且把人生对快的感受也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后者所打的比方,说日头有脚步且跛,怎么能快得起来,喻得机智,喻得有趣味。再如“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钓钩上的鱼饵”,“满足的像猪”,“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比喻,以联想为桥梁,透着灵性,寓意深刻,浅显易懂,趣味横生,俏皮而耐人寻味。

《断章》
●解读:
        《断章》这首诗通过对常见的“风景”刹那感悟,揭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小诗撷取的是一幅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人,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桥、那夜、那风景、那梦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诗人似乎在讲生活、讲心灵的慰藉。桥是风景,是自然纯真的美;然而这美又是人类眼中的世界。
诗人在清雅的图画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中,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相对的,又都是相互关联的。这首仅有四行的小诗,所创造的画面的自然美和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调度把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在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组成了一个隽永、完整的艺术世界。
这首诗有着明显的中国现代派诗歌风格。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同时又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手法:着重于意境的营造。诗歌意境空灵优美,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和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这首诗也带有卞之琳独特的诗歌风格:冷静的语调、对新奇意境的追求、带有思辨意味的象征、引人深思的内在韵味。

《诗八首》
●本诗的现代性: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辨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分析结构特征: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
这组爱情诗并非是指人生历程中爱情的一个截面、一种经历,而是一个整体,一个随自然生命的起止而萌生、发展、延续和升华的情感过程。它体现一个思想者关于爱情的灵肉、苦乐和生死的辩证关系。《诗八首》是穆旦经典之作,它在诗思和形式上体现了中国现代诗的探索和突破。
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诗歌以相遇、相知、结合、新生、相守、永恒六个阶段的感情发展依序递进。
        组诗的第一首,也即相遇阶段,呈现了爱的甜蜜和痛苦、爱的暂时和久远的辩证关系。相知阶段由组诗的第二首和第三首共同显现,突出地表现了理智和情感、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第四首也即结合阶段,着重描写爱情甜蜜的极致,却也蕴含着失落的痛苦。第五首是新生阶段,它阐释了灵与肉的结合是一种成熟的爱情,同时也是一种凡俗的爱情;它因此注入了更多必须共同承担的现实责任,这就是爱情的新生。第六首和第七首共同组成了相守阶段,这一阶段是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阶段,也是最能体现诗人真诚的痛苦的焦点所在。如何在时间的延续、空间的变移中真诚相爱,如何在丰富的痛苦中亦不至于放弃追求永恒,诗人用爱的辩证法给出答案。第八首是永恒阶段,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这就是人类的爱情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它既是组诗的结束,又是爱情历程的一个新起点,它与第一首遥相呼应,凸现了《诗八首》的整体性和辩证性。
《诗八首》完整地抒写和礼赞了人类生命的爱情,也包括他自己的爱情的复杂而又丰富的历程,礼赞了它的美,力量和永恒,它既是一篇爱情的启示录,也是一首生命的赞美诗。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本篇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是满怀激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描绘祖国宏伟远景的壮丽诗篇。它以开阔的思想境界,飞动的艺术形象,丰富的哲理意蕴,显示出人民领袖独具风采的人格魅力: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切入正题。“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俯仰自得的轻松,驾驭风浪的喜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

《茶馆》
●思想内容:
        剧作通过茶馆这个窗口,描绘了旧中国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近五十年来的风云变幻,表现了一个严肃而重大的主题,即“葬送三个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和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并且预示了黑暗已经到头,光明就要来临的征兆,含蓄地点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事实。
●艺术特色:
        《茶馆》既没有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更没有激动人心的冲突,但却产生了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这种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这部剧作以“茶馆”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极见作者的匠心。老舍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北京裕泰大茶馆,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通过一所普通的茶馆,折射出了五光十色的历史与人生。
②“以人立戏”。全剧有七十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多个人。为了写好、安排好如此众多的人物,作者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都说他自己的事;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写,不仅使每个人物性格鲜明,眉目清楚,而且重点突出,多而有序。
③在结构上,不同于老舍的其他剧作,也突破了一人一事为主线的传统话剧套路的束缚,不追求完整的故事,而是采取横断面连缀式结构。这种结构看似平淡散乱,实则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作者用无数张人物速写组成的几十幅时代的剪影,形成一个个戏剧片断,然后把它们巧妙地联缀到一起,广泛地反映了社会风貌,表现了时代的环境和社会心理,展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④剧作在组织和表现戏剧冲突上有鲜明的特色。为了表现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戏中既有正面表现矛盾双方之间的尖锐冲突的片断。如庞太监买妻、常四爷被抓、王利发受敲诈等。也有单方面展现戏剧冲突的片断,如国会议员崔久峰的感叹。这种写法同样揭露了社会矛盾,还丰富了戏剧表现手段,开拓了我们的戏剧视野。
⑤《茶馆》的语言,不仅保持了老舍一贯的幽默与诙谐的风格,而且精炼生动,富于个性化和哲理性,具有浓厚纯正的北京味儿,许多词语准确地表现了北京的习俗、风情、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剧作的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怀念萧珊》
●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悼亡散文。
        当时,人们还刚刚从“文革”的梦魇中挣扎出来,怀着悸怖的心理反思着昨天的灾难。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时代情绪,巴金写下了这篇文章,深情地记述了萧珊在“文革”中因受自己牵连而屡遭磨难,身患绝症,死不暝目的身心历程,描述了夫妻俩在那段日子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颂扬了萧珊与人为善、纯真无私、柔韧坚强和真诚奉献的品格,抒发了作者无比痛惜和无限眷恋之情,从而表达了对“文革”迫害无辜的愤怒控诉。他虽然写的是个人的遭遇,但又时时把这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过程联系在一起,使散文中所写的日常生活场景都超越了个人的意义,成为特殊的历史年代里的一个知识分子的见证。
●艺术风格:
《怀念萧珊》用浸透着血和泪的情愫,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委婉,细腻,深沉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了萧珊去世前的生活,无时无处不浸透着作者凄切深挚的悼念之情和对妻子不渝的至爱,给读者心灵上以强烈的震撼,极富感染力。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遣词造句,都纯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文字的本色来反映生活的本色,不雕琢、不虚饰,胜在情真,美在情深。
①作者把无限深情寄托在对自己切身感受的摹写之中。如文章对生活琐事的回忆和怀念,老夫妻之间的相互呼唤,萧珊那“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的鼓励,种种主观感受形诸笔端,诉说着对萧珊强烈的依恋之情。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词句,真切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②作者借直抒胸臆来表情达意。此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处处有“我”,所以作家往往信笔直抒情感。当萧珊的生命垂危之际,作者的心灵发出强烈的呼唤:“我多么希望这双眼睛永远亮下去!”当萧珊离去时,巴金悲痛欲绝,他反复倾吐心声:“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他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歉疚之情,怀念之情,铭心刻骨,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③作家把他的深情融汇在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的描写中。他写萧珊,用的是非常简洁的白描手法。他笔下的萧珊临终前“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这里的语言极为简朴,却成为萧珊一尊最美的雕像。巴金突出地写了这双美丽的眼睛,写出了对萧珊全部的爱,也写出了对她的永久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格调沉郁,气氛苍凉,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雅舍》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40年代以擅长写作幽默风趣的“闲适小品”知名于世,陆续出版《雅舍小品》(共四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秋室杂文》、《实秋文存》、《谈徐志摩》、《谈闻一多》、《清华八年》、《看云集》、《槐园梦忆》、《菁秋琐记》等近二十本散文集。梁实秋学贯中西,除散文小品与文艺评论外,还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编写了《远东英汉大辞典》等三十多种英文辞典和教科书。
●思想内容:
《雅舍》主要描写了作者抗战期间在四川乡间“雅舍”里生活的种种情状,抒发了作者躬身亲偿种种酸甜苦辣的情趣。“雅舍”是一种幽默的称谓,它实际上是一间简陋破败的四川土房。统观全文,作者写的几乎都是雅舍的“敝”、“陋”、“噪”对雅舍的“雅”、“美”很少着笔。但在字里行间,人们并不感到雅舍的丑陋,反觉得其极可爱、可亲,这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在淡雅、简练、风趣的语言叙述中,投射着作者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甘于淡泊、怡然自乐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襟怀。
●现实意义:
从物质条件来讲,雅舍实为陋室,一无可取,但作者心中却颇有雅兴。在雅与陋的对比中,让人时时感受到作者知足自娱、随缘自适、豁达俊朗的旷达胸襟与心境。袁枚《随园记》中曾讲“园悦目者也,亦藏身者也”,雅舍既拙于藏身,又短于悦目,但作者自觉“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所求可谓极少矣。就连鼠蚊骚扰、渗漏狼藉这等狼狈事烦心事,在作者的审美玩味之中竟也妙趣横生,被艺术化为可叹可忆的生活体验。尤其是雨中雅舍的一段景物描写,好似展开了一幅淡雅的水墨长轴,令人心折。“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正是因为蕴蓄于其中的屋舍主人的情致灵韵,使得雅舍这样一间普通的瓦屋茅舍也有了诸多可爱之处。文章在平淡从容的行文中饱含着丰盈内蕴,使读者发出会心微笑的同时又能引发对人生况味的沉思,获得某种生活的启迪。
●艺术风格:(同钱钟书同类散文比较)
        梁实秋散文集合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优长,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题,渊博、幽默,而富有情趣;睿智、雅洁,且感情敦厚,追求一种“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融知识、趣味、文学于一体。作者学识渊博,文思泉涌,所以发于文中旁征博引,内蕴丰厚,文采斐然,将雅舍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得多姿多彩。文章娓娓叙来,时时有三言两语的发挥和调侃,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如写邻居间的声息互通时的“荡漾而来”,写对付老鼠窜行的“没有法子”,写聚蚊成雷的“磕头碰脑”,写大雨滂沱时屋顶灰泥崩裂如“奇葩初绽”,写雅舍室内四壁无张的诸种理由等,雅洁恬淡,幽默活泼,又不流于生硬匠气和庸俗滑稽,充分体现了其简洁圆融的散文风格。

《光的赞歌》
●思想内容: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诗人重返诗坛后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力作。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整个民族刚从劫难中复苏,也是诗人在经历了二十年坎坷命运,在诗坛重振雄风的时候。《光的赞歌》这首近三百行的抒情长诗,以俯视万物,纵观古今的气概,以“光”为中心意象,力图艺术地概括时代的特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宏大的诗体结构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联想、深沉的思索与开阔的胸襟。作者从自然、历史、人三个大的层次歌颂了光,礼赞了光,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精湛见解。它高度概括了人类有史以来光明与黑暗、科学与迷信、民主与专制、智慧与愚昧、正义与邪恶、前进与倒退的生死搏斗,热烈地歌颂了真善美,无情地鞭挞了假丑恶。这种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礼赞,凝结着诗人对生活的思索,抒发了诗人在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中蕴积的诗情,是艾青的“诗体的哲学”。
●结构艺术:
        光是世界万物都离不开的东西。它是世界的精魂,希望的象征。全诗分九章,近三百行。一开始,诗人便抓住光的特点,以丰富的感受、飞腾的想象,向读者展开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境界。头两章先从实处着笔,写自然光,并采用正反对举的手法,热情讴歌创造生命,带来温暖,给人类以智慧、想象、热情的“光”的美好形象,赞颂“太阳”这个“最大的光源”。“世界要是没有光”,我们便会失去生存的依恋,“只因为有了光”,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在对光的讴歌中突出了光对世界的慷慨无私,为以下几章在象征意义上礼赞光打下了基础。
        继而长诗由对“光”的爱或憎的不同态度,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复杂现象。诗人从自然光写起,歌唱科学之光、民主之光、正义之光、进步之光、理想之光,歌唱了真理之光。愤怒地鞭挞了古往今来那些害怕光、仇恨光,使世界永远沉沦于黑暗的丑类。诗人坚信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光中之光是那“智慧的光”,它可以使人“洞察一切、预见一切”,开创出“无限光明、永远光明”的前景。这就是第四、五、六章所抒写的内容,即在前三章从视觉的范围歌唱自然光的基础上,又在光的象征意义上展开,从历史的角度歌颂了光。
        最后,诗歌以昂扬的格调,直接讴歌了创造历史的生命之光:每个人都要为时代而燃烧而发光,都要为推动历史前进而贡献出自己。诗人放歌抒怀:“我们的生命就是燃烧”,“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要“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和光明一起前进,和光在一起胜利”,在新时代的长征中,“飞向明天”,“飞向太阳”。充分表明诗人愿为人类的光明未来而献身的精神,诗中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回响着时代的强音。
        这首长诗想象丰富,开掘深刻,采用象征手法,在意象描绘中融入诗人深切丰富的生命体验,使意象瑰丽,含蕴深远。把浓郁的情思,深刻的哲理,附丽于鲜明可感的形象,创造了寄情于景,景中寓理,情理交融的深邃意境。加之文笔雄健,感情激越,故而达到了哲理和诗情、精深与宏阔的完美统一。《光的赞歌》是艾青的“宇宙观,真理观,甚至是他的美学观的一篇诗的表述”,是他诗歌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与前期诗作的异同:更多内容关注传新网,微博,微信
地板
ync6205 发表于 16-3-1 10:53:02 | 只看该作者
已收藏,么么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3 19:06 , Processed in 0.39447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