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讨论] 【一个实验设计】智能手机是否影响我们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菱要考研 发表于 14-7-15 16: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菱要考研 于 14-7-16 08:42 编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变得越来越便捷。然而根据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太多的依赖于拍照而忽视对事件本身内心的体会会影响人们的记忆。你认为这是否可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设计】
研究假设:过度依赖于科技拍摄而忽视对事件本身的内心感受会影响人们的记忆
(1)被试选取
随机选取母语为汉语的大学本科生(男女各20名),被试均无相关实验经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实验设计: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R    20        使用相机     O1   
R    20                     O2
自变量:暂时的被试变量(由不同指导语造成),是否使用摄像机
因变量:被试在自编问卷上的得分
额外变量的控制:采用双盲法(double-blind experiment),被试和主试均不知道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实验设计的评价:采用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收实验处理,从而控制了历史和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实验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控制了选择和被试的中途退出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同时,由于两组被试没有进行前测检验,不会受到前测试的干扰。实验处理前采用了随机化原则,使研究者控制了所有选择变量可能产生的偏向。
(3)实验仪器和程序
带40名学生去参观当地博物馆,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学生使用相机(器材均为佳能600D单反数码相机)拍历史艺术品,另一组不用相机。过后第二天测试,采用自编问卷。让数位教师对问卷进行评分。
(4)研究结果
根据教师评分,得出一组相关数据。若有不合格数据则要剔除,只分析有效数据。
(5)统计分析
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侧设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后侧成绩进行比较。
首先对两组平均数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差异不显著,则继续下一步相关分析。
  公式……(t检验,奇怪无法粘贴)
(5)研究结论
(虚拟一个结论)研究发现,不用相机而亲身观看的那组学生对艺术品的记忆远比使用相机的那一组深刻。这表明,如果过度地依赖科技记录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记忆将会受影响。
(若有设计不当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沙发
笔为剑 发表于 14-7-15 18:11:50 | 只看该作者
“被试均为相关实验经验”是什么意思?
板凳
seeya9 发表于 14-7-15 20:5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eya9 于 14-7-15 21:02 编辑

太多的依赖于拍照而忽视对事件本身内心的体会会影响人们的记忆
这句话完全看不懂…………

首先设计一个实验之前,先要确定实验的目的!(对,目的都不知道,实验设计就不要看了)
“太多的依赖于拍照而忽视对事件本身内心的体会”应该是一个原因讨论。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拍照影响了人的记忆。

问题来了,拍照?拍什么照?怎么拍?什么是“依赖的”拍
人的记忆,什么记忆?对事件identify?事件的semantic memory?future memory?episodic memory?甚至对这个事件的priming也是一种记忆!(即使你甚至都不知道看过了这个事件!)

然后最关键的问题是,到底要验证什么,是验证“拍照影响了人的(某种)记忆”还是 ”影响的原因“?


ps 学过心理学之后应该抛弃 ”人的记忆“这种粗暴的描述方法,人脑里可以称作”记忆“的认知过程有太多种类了;而且他们真的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东西
地板
 楼主| 东菱要考研 发表于 14-7-16 08:41:42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7-15 18:11
“被试均为相关实验经验”是什么意思?

错别字 ……embarrassing “均无”
5#
 楼主| 东菱要考研 发表于 14-7-16 08:49:57 | 只看该作者
seeya9 发表于 14-7-15 20:56
太多的依赖于拍照而忽视对事件本身内心的体会会影响人们的记忆
这句话完全看不懂…………

批评的是……
记忆虽然可以分为很多种,探讨肯定的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这里如果再细分设计肯定增加困难。
“太多”可能用词不当应为过度依懒,比如你去旅游而只顾着拍照了,可能留下的内心体会就少,事后回忆对于当时的一些细节记忆较差。大概是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也是看到现在智能手机泛滥,探讨……
6#
seeya9 发表于 14-7-16 09:2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eya9 于 14-7-16 09:30 编辑
东菱要考研 发表于 14-7-16 08:49
批评的是……
记忆虽然可以分为很多种,探讨肯定的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这里如果再细分设计肯定增加困难 ...


过去的记忆,eposodic memroy, semantic memroy, priming, familiarity都是“过去的记忆”
举个栗子来说:
被试能否回忆起画作的名字和背景:semantic
被试还记得画长什么样子么,用的什么样的色彩:episodic
被试是否觉得对画作熟悉:familiarity
被试在看过之间看过的画的时候,反应是否会变快:priming


所以你要先明确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题目不明确,你要先明确它
每一个似是而非的东西都要有操作定义;
这样后面的实验设计就好写了
7#
 楼主| 东菱要考研 发表于 14-7-16 11:28:14 | 只看该作者
seeya9 发表于 14-7-16 09:27
过去的记忆,eposodic memroy, semantic memroy, priming, familiarity都是“过去的记忆”
举个栗子来 ...

多谢指正……跨专业 实验设计这一块儿 还是很大不足
关于专业英文词汇
情景记忆、eposodic memory第一次大概再也没有比三毛描述的更美了
“我盯住那张画,吃了一惊,内心就如初见杀狗时所生出的那种激荡,澎湃出一片汪洋大海。杀活狗和一张静态画是如此不同的一回事,可是没有别样的形容可以取代了。

    那是一场惊吓,比狗的哀鸣还要吓。是一声轻微低沉的西藏长号角由远处云端中飘过来,飘进了孩子的心。那一霎间,透过一张画,看见了什么叫做美的真谛。”
——《三毛。一生的爱》


语义记忆、semantics
启动
熟悉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9 18:20 , Processed in 0.0808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