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考华东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生所有需要的专业课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清稳 发表于 14-5-22 23: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求考华东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生所有需要的专业课资料。
沙发
范老师 发表于 14-5-25 10:36:26 | 只看该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
化工学院专业综合(回忆版)
第一部分:物理化学(20分)
一、填空题(12分,共12小题)
1.已知三种气体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23.15K、310.25K、298.20K,则最容易液化的气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_。
2.对于实际气体而言,已知常数a和已占体积b,则实际气体服从的范德华方程为____________。
3.对于硫单质,正交硫、单斜硫不能共同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与蒸气达到平衡的平面液体中有一气泡,若忽略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力,则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5.在标准状况下,石灰石在一容器中热分解为:CaCO3(s) ==== CaO(s) + CO2(g),若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总压为100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__________。
6.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溶液稀释将无限增加。_________(对、错)
7.一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s) + HgCl2(l) ===== ZnCl2 + Hg(l),反应在300K下进行,则此原电池的能斯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8.某气相反应 A (g) ® P(g),反应物的初始压力与反应时间无关,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____。
其他4道题目不记得了,请记得的补充下。
二、计算题(8分)
2mol单原子气体在温度298K下经等温可逆膨胀至体积增加一倍,试计算此过程的W,Q,DU,DH,DS,DA,DG。
第二部分:化工原理(20分)
一、问答题(10分)
1.什么是流体流动的边界层?什么是边界层分离现象?
2.什么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影响自由沉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辐射传热中黑体和灰体的概念。
4.筛板塔的气液接触状态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
5.简述填料塔等板高度HETP的概念。
二、计算题(10分)
用连续精馏塔分离某双组分混合液,进料量为150kmol/h,混合液中含易挥发组分xF =0.4 (摩尔分率,下同),塔底产品浓度为xW = 0.02,原料以饱和蒸汽状态加入塔中部,塔顶全凝,泡点回流。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对挥发度a=4,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h=0.97。回流比为4,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试求:
(1)塔顶产品浓度xD和塔顶、塔底产品流量;
(2)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汽相组成为多少?
第三部分:反应工程(30分)
一、选择题(10分)
1.在CSTR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大于平均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占全部粒子百分比的是
(A)32.6%      (B)36.8%        (C)63.2%            (D)67.4%
2.在平推流反应器中,某一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最大反应速率,且达到最大反应转化率,则该反应类型为
(A)串联反应   (B)平行反应     (C)可逆放热反应     (D)自催化反应
3.对于气相反应A + 3B ® 2C,则化学膨胀因子
(A)dA = -1     (B)dA = 1         (C)dB = -2/3         (D)dB = -1/3
4.对于某一可逆反应A====P,且E1 > E2,则正反应为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绝热反应         (D)无法判断
5.在绝热反应器中,影响绝热温升的因素为
(A)物料初始浓度(B)反应活化能  (C)反应热           (D)颗粒线速度
二、填空题(10分)
1.在等温恒容的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反应,经过t时间反应转化率达到0.5,则再经过t时间反应转化率可达到_____________。
2.某一化学反应其温度从300K提高至350K时,反应速率增大10000倍,则当反应温度从400K提高至500K时反应速率增大__________倍。
3.方差的含义是___________,若无因次方差为0.25,则对于多级全混流串联模型的模型参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某二级反应,本征活化能E=200kJ/mol,扩散活化能ED=10kJ/mol,且该反应过程为内扩散控制,则该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______级,表观活化能为___________。
5.绝热反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绝热温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某自催化反应A + P ® P + P,(-rA) = k cA cP ,反应器体积为2m3,进料体积流量为1m3/h,组分A的进料浓度为1kmol/m3,组分P的进料浓度为0,反应器出口转化率达到0.5。操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出现故障,反应器停止进料和出料,经过半小时后故障排除时的出口物料转化率为多少?
第四部分:化工原理实验(30分)
一、填空题(9分)
1.某连续流动的流体以流速为Am/s通过面积为Bm2的截面,当流体通过面积为Cm2的截面,则根据_____________方程,流体通过面积为Cm2的截面流速为____________。
2.在传热实验中,冷、热流体分别为冷水和热水,需要记录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中,若将离心泵的转速由n增大至n¢,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离心泵的效率h将_________(填入: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3.试举例出两种萃取设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6分,每小题3分)
1.在离心泵实验中,若离心泵启动后发现离心泵不出料,试问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应采取何种措施?
2.在精馏实验中,塔内发生液泛现象,试分析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应采取何种措施?
三、计算题(15分)
图示输送管路,用离心泵将水从液面输送至常压精馏塔。已知吸入管直径f70′3mm,管长lAB=15m,压出管直径f60′3mm,管长lCD=80m(管长均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摩擦系数l均为0.03,DZ=12m,离心泵特性曲线为He = 30 - 6 ′ 105 qV 2,式中He:m;qV:m3/s。试求:
(1)管路流量为多少m3/h;
(2)液面下降2m,管路流量为多少?
(3)液面下降后,B处的真空表和C处的压力表读数各有什么变化(定性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板凳
范老师 发表于 14-5-25 10:37:44 | 只看该作者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华理唯一一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它下面的二级学科当然也全部是国家重点学科,都非常不错,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都很强,除此之外还包含几个自设二级学科,如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反正就是这个一级学科很牛逼,楼主就不用纠结选化学工程还是化学工艺了,顺其自然就好,
地板
范老师 发表于 14-5-25 10:38:06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考研终极攻略
2010年08月05日
   序言 时间:2010年4月12日
  事件:早上找导师签字,下午从上海南做火车返回杭州
   意义:2010年考研正式落下帷幕。我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准研究生。
  从关注考研、备战考研到考研复试,回想起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恰恰的计算应该是从2009年3月20日左右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厦门大学的复试信息。在过去的这一年,伴随着考研准备的进行,我的心情也可以说是波浪式变化,从半迷茫、充满信心到坠入低谷,再到惊喜、充满信心、担虑及最后的欢颜。所以,如果问我考研期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这是一段心情极为复杂,极为奇妙的过程。任何一个考生如果想感受你的这种心情的变化一定要选择考研,特别是考外校,有激烈竞争的那种。我想,天底下再也没有像考研这样能如此反应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也正因每年有着几百万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有着那么多人选择跨专业,多多少少心理依然充满着迷茫,希望在这里能把我的整个考研历程记载下来于大家一起分享。也许我们的专业不一样,也许我们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一种借鉴。我也希望在我走进新的大学时能将我的这段刻苦铭心的记忆留下来,它是一座桥连接着我整个大学生活:本科和研究生涯。我的这些经验比较适合考工科,且需要考数学的。
   初试篇
   时间:2009年3月—-6月
  主要事件:开始准备复习英语、数学;特别关注考研高校,选择自己的研究生专业以及要报考的学校
  具体内容:
  (一)学校的选择
   2009年3月初我开始关注考研的事情。我的本科专业是制药工程,所以刚开始我想报考中国药科大学,毕竟南药有药学界的清华北大之称。进入我选择对象的是沈阳药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北药因为不是211,离我家又远,很自然被淘汰了。想考南药的生物化工,招的人数太少了,放弃了。既然选择南药,肯定要往最好的专业努力。那就选择药分吧上海在职研究生,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在几乎了解了这个专业报考的一些基本信息(查看了很多信息,如神农茶馆等)也准备开始复习时,我的班主任老师来我们寝室偶然交流了关于考研的看法,也许是班主任无意中的一句话:“像我们这种工科背景的药学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学院,很难进入这种正规的药科大学”改变了我的初衷。他说的很对,一来自己报考药分算是跨专业了,很多课程没学过,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二来像我这种没有基础的考生很容易在“复试”中被淘汰。沉思良久后,毅然放弃了南药。改报厦大的药分。毕竟厦大的药分是在医学院,不是很正规,考试也不会很难,而且我有同学在医学院,可以帮忙了解信息。后来在某个博客上了解到复试要考天然药化,我就害怕了。最终也放弃了这个想法。再后来是改报厦大的生物化工。这个专业我班主任也极力赞同,而且我查到生物化工里的硕导中有个导师本科是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好说会照顾一些。厦大的生物化工并不算好,比我们学校“还差”,而且生物化工的研究方向并不是我喜欢的,但厦大是211、985 ,出来后在福建还是很好找工作的。我家在泉州,离厦门也进。我本以为自己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且也开始准备复习了。初试科目我是不可能选择生物化学(王镜岩),原因想必学过生化的都知道。物理化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厦大的物化是最难的,我了解过,看过很多人的复试经验。因为自己目前还在学化工原理,所以最终选择了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为了弄到厦大本科这门专业课的ppt,我通过人人网联系了几个那本的本科生,她们很乐意帮助我,给我发来了课件。我也到图书馆借了《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与《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大概看了一个月,我告诉自己该放弃了。天大的这两本书实在是“难看”,内容多,里面的符号跟我们用的浙大版的差别太大,看的很累,“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只能很惋惜的放弃了厦大。很自然,我又把目光盯向了华东理工大学。选择华理其实是很必然的一件事。我们学校的学生(特别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的)不是去浙大、天大就是去华理。华理的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实力我就不说了,内行人都晓得。不管报考华理的哪个专业,选择初试科目为化工原理是毋庸置疑的。尽管闻言华理的化工原理很难,题名难度有大小年的区别,而且要是一道大题做不出来就要扣掉30分,还是比较残酷的,但每年的题型又很稳定,目前自己还在学习化工原理,这么好的基础怎么能轻易放弃。刚开始是想考那边的生物化工的,每年都有学长考过去,可以向他们借鉴经验。在要了几个学长的QQ后,聊了许久,收获其实不算大,就叫你认真复习,该看的书就去看,不要多想。还说,如果想考生物化工还不如考制药工程。什么意思呢?结合目前与生物相关专业的就业大家就清楚了。说实在我把目标定位在初始总分360,低于这个分数就有点危险了,但还是担心自己考不到这个分数,政治、英语都要≥60,有难度啊!我是不敢考制药工程啊。华理的制药工程偏向化学制药,很重视有机化学这一块。如果我放弃化工原理,选择有机化学那么以前复习的等于0了,如果选择化工原理,复试就危险了,因为复试笔试中很重视有机化学。再一个原因是这个专业的分相当高,进线分数基本≥340。就算是在去年那个情况下也要340在职研究生招生,胆怯了。之所以最最终选择化学工程与技术有几个原因:①这个专业招的人数多:>200,近几年分数都不高,最低290(2009),最高310。这个分数还是很好考的;②华理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华理的招牌专业,实力接近天大、清华,就业很可观;③我一心想进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牌石油公司,它们与华理有科研上的合作。④其他原因。
  用了将近3个月才最终选定自己报考的专业。这个过程有我自己的感受:选择专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去慢慢了解,可以通过考研论坛、生工联盟、小蚂蚁化学社区等各种考研网站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大家要了解的有几个方面:①初试科目专业课的选择很关键 ②复试科目 ③就业方向 ④竞争程度、初试分数线、复试难易程度 ⑤如果不幸未达复试分数线,这个专业历年可以调剂到哪些高校 ⑥最好一条防线:能否调剂到自己的本科大学,了解自己大学的调剂信息、要求。
  整个大三下学期,大家最好做好整个考研规划,不要等到后期才来急。当然那些很有实力的人除外,我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求稳求实,特别是跨专业的。还特别注意:考研是信息战,不要一味在教室复习,我每天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脑,上考研论坛、沪江论坛、知识宝库、鲤鱼网等。
  (二)复习书的选择与备考建议
   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考研用书组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所以说是一套而不说是一本,是因为目前在考研市场上没有一本书出的很完美。考研用书可以说是琳琅满目,鱼龙混珠,也可以说是众口难调。
   1.关于数学
   我考的是数二。目前市场上一般认为陈文灯与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是最好的,也各有风格。陈文定的重方法、李永乐的重基础,这句话是我最欣赏的。但单就复习全书而言两者都有不足。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不是只重基础,也讲究方法,难题也很多。陈文定的也一样,而且陈文定的书数一、数二不分,很厚的一本书,看起来都有压力。我选择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陈文定主编北航出版社)2010考研数学核心题型理工类•数学二。第二本书很薄,很经典,非常讲究方法,有些方法非常“犀利”,而且有助于看懂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的数学基础不行,第一遍看李永乐的书时90%以上的东西看不懂,第二遍看时很多忘了,也不会做,还是看。很苦恼,后来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核心题型,于是就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它看、做完。一个月后才顿觉醒悟,再次翻开复习全书时竟然很多题目会做了,这下终于来了信心。我对比了陈文定的其他书,还是认为这本书最经典,比陈文灯的复习全书还好。这样有了一本重基础的全书加上一本重方法的核心题型(很薄),数学这个阴影很快从心底里除去了。
  我不认为要看高等数学课本及做课后的习题。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有问题了再翻开看课本。而且线性代数看复习全书的那部分已经过了,没必要看其他的。如果基础实在不好,可以看看同济版的线性代数课本。
  真题书最好用李永乐的。我对比过,除了李永乐的数学历年真题解析外,没有一本比得上它。它的编排也很合理,而且在线代这一部分把数一、数三、四的考题也编进去了,很有利于数二考生的复习。如果你考数二,我竭力推荐这一本。
  整个过程我看的都是李永乐的。用了李的四套考研书:全书、真题、400题、135分。400题、135分很多是对全书的总结,特别是135分就是全书的浓缩精华。
  时间安排大概是:大三下学期看一遍复习全书;7月份看第二遍(很快浏览);8月份看核心题型(很薄、很快就看、做完了);9-12月份做真题,10月份做400题、12月看135题
  最后要说的是:最终我的考研成绩并不是很好,只有110,考研那两天状态很差,没带伞淋了雨,差点想中途推出考场。两三道选择题不会做,大题中空两道(有一道是很拿手的,那天实在是太痛苦了、没思路)、乱做一道、一道没得出答案、一道不是很确定对不对,填空题有一道至今我都不清楚当时是怎么做的。当然因为复习过程中把握了题目的规律,所以不会做的选择题很有把握的都猜对了;大题嘛,因为没思路,所以就凭着感觉乱写,估计会写的都写对了。
  2.关于政治
   我想很多人都很纠结于政治,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辅导机构的“叫嚣”。不可否认那些开宣讲会的老师是多么的“煽情”,以至于很多人“丧失了理智”。我前前后后也听了很多宣讲会,我的感觉是:这些老师动情的演讲是想挫杀你的信心,然后寄望从政治辅导班中重新燃起你的信心。这招以退为进的策略非常的巧妙,呵呵。
  对于政治辅导班,还是得用辩证法来看待,没有绝对的利与弊。大多数人都会问:我大学没怎么学“纲要、毛邓三、马哲”,也没有什么“政治头脑”,是不是不上就考不上啊?如果有这种想法的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我们不是想当政治家,我们不像那些老师那样,一开口就是什么政治术语,教育部可不想几百万的大学生都“谈政治”啊。特别是考研政治改革后,纯粹的政治性东西几乎没有了,我觉得任汝芬对考研政治的分析比较到位,徐之明最会“忽悠人”,听过他的宣讲会的人很难对自己有信心。这不,2010政治考研后,他就是第一个站出来骂的,因为他的“政经部分”基本没考,跟他预测的差别太大。
  海天的一个高级辅导师说过:上辅导班最大的作用是获得心理安慰。这句话点破了上班的真谛,很在理。考研的慢慢征程中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特别是到了11月以后,你会更加心慌,如果你上了辅导班至少还可以安慰自己“不用怕,还有政治冲刺班、讲题班、点题班没上呢,如果上了我肯定懂的”,所以说辅导班会在你最迷茫的时候给你信心。从这点来说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那些容易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考研人。
  如果单就知识而言,上辅导班是没多大必要的。上过班的不会比没上过的考得更高,仅就我们班而言,没上过班的比95%以上上过班的同学分数要高。所以你不要对报班可以考更高抱很大希望,仅仅通过几节课想创造奇迹还是不多的,最主要的是自己得付出。任汝芬说的“勤奋得法”中“得法”两个字很重要(至少对我而言)
  如果你还纠结于上不上班,我最后给个建议:如果家庭经济允许的话建议报个全程班;如果经济比较拮据的可以有选择的报专项班:秋季强化班(个人认为强化比较有用,其它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想学好又不想报班的,请到“鲤鱼网”下载各种视频和资料。(关于这个鲤鱼网,功能非常强大,资料更新速度极快,各个辅导机构的辅导班、视频班、绝密资料都有,而且都是最新的,研友们的贡献极大)
  鲤鱼网地址:http://www.iliyu.com/kaoyan/source/1.html
  辅导班推荐:恩波的非常不错,服务很好。要报就报秋季强化班。鲁生讲的政经超级赞。
  政治复习安排:大概从9月20日开始,因为那时才拿到序列一;刚开始就看书吧,每章看完后都有个历年真题,可以检测下自己记住了多少,注意把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标注在序列一(或红宝书)上,这样当你看第二遍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哪些知识点考过了。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用很认真,非要把知识点记住,说真的,也记不住。第二遍的时候就先做序列二,不懂得地方再翻开课本看(这个时候要注意关联,不要纯粹看考到的知识点,可以发散式的看),也可以先看序列一再做序列二或(小题精做1200题);大概到12月中旬的时候可以开始背大题了,肖秀荣的四套卷是首选,序列三也很经典,总结的很到位,稍微看看。到了12月20左右,如果觉得不是很把握,一定要到“沪江论坛”下载风中劲草的时政资料,最全面最经典了(鲤鱼网也有)。快到一月份的时候切记到“沪江论坛”下载twb2008的“2011年考研政治试题分析题深度预测十题”,这套题大概有18页,内容很多,但它是目前为止所有考研资料中总结的最为全面、最为经典、最让人爱不释手的资料,2010年考到了多少大家可以下载来看看,你可以不看其他任何资料,但这份资料是最不能缺的,说实话你只要背这套题就够了,唯一遗憾的是题出的比较晚,大概考前10天,所以时间比较紧张。
  沪江论坛地址:http://www.hjbbs.com/forum-41.htm
  政治复习书:系列一(或红宝书)+序列二(1200题有时间看看)+风中劲草时政总结(或序列三)+肖秀荣四套卷+twb2008 深度预测十题。
  另推荐: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核心考题(序列四可看可不看)
  说实话,2010年考研政治书没有一本出的很到位,毕竟政治改革后,很多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方向,所以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顺便提及,twb2008从2010年开始出一套模拟题非常好(时政题我看过,很好,就是量多了),推荐大家到沪江论坛关注,任何有关政治的问题可到沪江论坛政治板块探讨。
  3.关于英语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长期积累很重要。四级没过的可以考高分,专八过了也有考不及格,考研英语与其他任何考试完全无关,所以大家不要纠结于自己有无过了四六级。当然,按考研的要求复习可以轻松祝你过六级。
  推荐几本书吧:
  词汇书:30天看考研英语词汇•阅读;(☆☆☆☆☆)
  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精读笔记(蒋军虎,人大版);
  考研英语词汇派对记忆法 Vocabulary booster
  真题书:黄宝书(并不像大家说的超级好,但已经很不错了)
  沪江黑暗版考研英语真题解析(电子版)
  模拟题: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剑),与黄宝书配套以及世纪高教出的其他模拟题。虽然题有些难,但把握住了真题的方向,其他任何辅导书都无法与之媲美。
  作文:风中劲草出的相关资料如:2009考研英语18年满分范文修订背诵版(☆☆☆☆☆),2007英语作为十三章经
  考研英语写作高分背诵(海天出的很小的一本☆☆☆☆☆)
   最后要说的:考试时的状态很重要,知识掌握的再多,状态差等于0。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是让你笑到最后最为最为重要的。
  4.关于专业课——-化工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推荐复习书:
  ☆☆☆☆☆ 化工原理历年真题 98—07以及08.09.10回忆版 考研论坛、豆丁网有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马江权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很多历年真题)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有课后思考题答案,不用看ppt,看这本就够了)及华理出的各种参考资料(电子版)
  下载地址: http://jxjy.ecust.edu.cn/jpkc/adult/index.htm
  ☆☆☆☆☆ 历年真题简答题按章节汇总 (个人整理的Word版)
  ☆☆☆☆《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 丛德滋, 丛梅, 方图南编(最近几年经常有真题出自这本书,2010就有一道,重点章节看看,很经典)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精品课程 (课后习题、思考题、模拟题Word版)
  http://course.ecust.edu.cn/courses/hgyl/index.php
  ☆☆《化工原理》陈敏恒 上下册 重要章节的课后习题必做(传热、吸收、精馏)
   ☆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考研教案》(有时间可看看,也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关于非定态题
   华理每年都有一道压轴题,俗称“非定态题”,不是流体流动,就是传热。传热的考的比较多,印象当中只有2-3年考到过流体流动。解答方法其实就是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热量衡算(瞬间),用到的数学方法是积分法。大家不要紧张,也不要误认为这种题很难,说真的,一点也不难。华理的非定态考了十几年,题型相对成熟,有套路。大家只要把《学习指导》、《详解与应用》、历年真题、考研教案、课后习题涉及到的非定态题搞定再总结出套路,就很容易了。特别是学习指导,好好看。
   关于初试专业课的选择—-化工原理or 物理化学
   有些同学在纠结是考化工原理还是物理化学。如果可以一定考化工原理,特别是跨专业的考生,过了初试还有复试。化工原理在复试中的重要性大家可以从其他考上的师兄师姐的经验中有所了解。不管是专业笔试、口语面试、专业面试中它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复试参考书中有一本叫做《化工分离工程》,它就是化工原理从吸收章节之后的各章,只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更为详细介绍罢了,而复试考的是基本知识,化工原理的知识足以应对。尽管化工原理难度有大小年,每题的比重也很大,但总体来说,除了06年的比较变态外,其他几年的都很有规律,题型也相对固定,把真题研究透了,在看看我推荐的几本书(重点是学习指导、课后习题、详解与应用),想考低分都有问题。再说,化工原理考的知识点比起物理化学少的多了,简答题就是课后思考题及历年真题,计算题就只涉及流体流动、传热(非定态),吸收、精馏(萃取一章要把课本例题看懂,考过一年,尤其是干燥时间:恒速段、降速段),只有五章的内容,复习起来也比较轻松,还能腾出时间专攻数学和英语。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给个建议,跨专业的考生要好好考虑。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安排
   只介绍化工原理,所有考化工原理的都是同一张卷子。本科阶段有学过化工原理的,但所用课本非陈敏恒版的《化工原理》,为了使各种公式的符号与真题相符,建议在大三下学期把课本看看,主要是适应下这本经典教材的编排体系,千万不要把符号弄错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公式符号是不一样的)。当然看课本不用那么急,可以结合我介绍的《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同步进行(这是华理出版的唯一一本配套的参考书,电子版的,把里面的基本概念题背下来)。重点章节主要看课本(说实话,概念题都在学习指导书了,课本并不那么重要,我就没怎么看,但课本上的例题一定要弄懂,07年传热考了一道课本例题。课后习题则是全书精华),非重点章节主要看学习指导书,当然因为课本也很薄,是有时间把课本都浏览一遍的。
  看是不行的,一定要动手。暑假可做做《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例题就行了,后面的习题不用做,但最后面的几套题有详细步骤还是得看看)或《详解与应用》或《考研教案》以及课后习题(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这三本书,所以能过找到其中一本来练练就够了。推荐程度如上)。每天一两个小时够了,有时还不用。一个礼拜复习一章够轻松了吧。出大题的就五章,到后期两个小时复习一章绰绰有余。
  真题从九月份就要开始做了。严格控制时间,因为有不少真题已经在学习指导中有了,所以做下来不会很“卡”,当然碰到一两道较难的不会做也很正常。看看答案,然后自己再做一遍。(说实话,真题的影子在课后习题,详解与应用中都可找到,学习指导中的是马江权故意编进去的,毕竟他出身不好:江苏工业学院,但借助华理出版社知名度很好,当然整个题目也出的很好)。真题不怕做多,题题经典,年年有“重复”,前几年的非定态题更遵循这个规律。
  对于没学过化工原理的,看看课本,如果觉得实在看不下去,那只能选择物化了。但你复习时就得比别人都付出一些。两者都没学的,还是选择化工原理吧。物化的复习我就不清楚了。虽然我学过物化,但打心底里怕物化。
  关于“没学过化工原理,只学过物化”怎么办
  有一部分同学仍然很困惑:我真的没学过化工原理,物化学得不错,如果选择化工原理,初试不就有点亏。非常理解这部分同学内心的矛盾。最近也有不少同学问我这个问题,对此我给出若干意见,希望能对有所需要的人一些帮助::①如果你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完全可以自学化工原理。这门课真的没那么难,主要是一些概念问题,计算都是套路,主要看华理出的学习指导书,而且现在时间也不是很急,理论上是可以学懂学会 ② 不考化工原理,选择考物化。尽管复试时化工原理占大头,但复试也有侧重,这几年都维持下来了,复习会更容易些,通常仅有流体流动、吸收、精馏。复试时专业课一般会问到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从10年开始如果是跨专业的,老师会相对避忌问化工问题,侧重点问你本科的一些情况。综上,你可以在初试复习过程中有选择性的抽出时间看看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就行了),当做消遣,不用花太多时间。现在时间还早,政治不用复习,你就在九月份前花点时间在化工原理(千万不要纠结太深了,有个印象,把公式弄懂、课本基本计算会做,只要流体流动、带泵管路、传热、吸收、精馏就行了)。从九月份开始可以不用看了。③当然,还可以等考完研后,马上把重心移到化工原理。利用考研完后到复试这段时间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有个问题必须面对,可能考完研后会觉得自己考砸了,没有心思复习。像我一样,整个寒假心灰意冷的,什么都不想看。如果你可以克服这个“考后恐慌症”,那么你完全可以初试时完全投入物化,考后重心移至化工原理,绝对没问题。复试的化工原理也并非真的那么那么重要,笔试涉及的只是最为基本的计算。还有一个,物化学得好,化学反应工程看得也相对快,这也是有利的一面。有这个问题的同学考物化是可以可行的。而且有个问题大家要注意到,化工原理难度有大小年,到了2011年有可能比10年更难了,毕竟10年化原高分的多,把总分拉的太高了,所以并非考物化就什么什么比别人差。
  既然选择了前方,就风雨无阻往前走吧,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对于2011年的考生来说初试才是大头戏,争取把初试考高点。即便考的不是很理想,还可以调剂:上海化工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等
5#
 楼主| 清稳 发表于 14-5-25 23:26:5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表示去年看过,但希望你不是粘贴复制。谢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1 18:06 , Processed in 0.25944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