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个大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いていよう 发表于 12-11-22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才上这个论坛的,一直在自习室看书。。。。由于一直有几个问题没彻底解决的样子,所以来这里问一下。。。

那我直奔主题好啦,
1、班杜拉是否持强化论思想?
背景:这是我们班考研的人当中讨论得很厉害的,出自一道选择题,具体不说了,有做到的朋友懂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当时讨论的焦点。答案自然分成两派:赞成和反对的。我是持反对观点的,主要认为他只是在社会学习理论中使用了强化的字眼,在他的理论中强调的是认知方面而不是强化作用。而我的一些同学就是赞成的,只要是说“他有提到强化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翻了好基本书,专门写了一篇长日志来阐述为什么班杜拉没有持强化论思想,自己也觉得应该是很正确的。可惜那日志后来因为没能说服大家就删了。为此我也写了一封邮件给班杜拉本人(是他的通信作者邮箱,可惜一直没回音)。现在放上来希望大家也谈一下,我很希望自己是对的,如果我错了,我也很高兴。

2、低于某百分等级的到底有多少?
背景:这也是讨论了蛮久的一个问题,源于一个同学问非分组数据的百分等级的公式怎么推导,另一个在解释时举了个例子说百分等级是10就说明有90%的人比他分数要低,当时我根据张厚粲的书说应该是89%的人比他分数要低(几乎是书中的原话),所以就开始各种翻书和资料。但是最后根据某年真题(似乎是07年)的原题,以及几个大的考研机构内部资料来看,张厚粲是错的,应该是90%。不知道我这个地方有说明白么?其实我私底下用哪个非分组公式不断变换样本数来计算,应该是要减去一个特定的有规律的百分比,而不应该是那个数字。比如10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有96%而不是97%;3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是有27个人即90%而不是用公式计算的92%左右;100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有997个人即99.7%而不是公式计算的97.05%左右。我不知道这算是纠结推导的问题还是什么,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理解呢?

3、2011年真题73题的答案到底是?
背景:2012版重难点手册的答案是AC并且说A应该是错的,高教版真题解析的答案是BC。那么这题的答案有两可能,一个是答案只有C,那年考试出现了系统误差。另一种是,手册中对B的解释是错的,我专门翻了书但是没有找到关于B的解释。就是刺激-反应是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啊?

现在暂时想到这几个大问题了,我没有专门用本子记下来。。。。以后记起来了再来请教大家
沙发
笔为剑 发表于 12-11-22 14:21:14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刺激-反应是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啊?)

1、你坐在电脑前,我对你说:当你看见屏幕上出现F的时候,你就按键盘的F;屏幕出现G,你就按键盘的G。
2、你坐在电脑前,我对你说:当你看见屏幕上出现F的时候,你就按键盘的G;屏幕出现G,你就按键盘的F。
你觉得哪种情况下的反应时短?
板凳
名檀 发表于 12-11-22 16:17:42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好能讨论啊,对我这个跨专业来说,班杜拉就是观察学习的代名词,其他都暂时不用理会。但看了楼主的问题我还是翻了下现代心理学流派,发现书中并没有提到强化,虽然班杜拉也属于新行为主义学派,但他只是深受行为主义客观性原则的影响,而且他主要强调的是内因、行为倾向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是现代社会学习论的奠基人,所以我认为他跟强化没什么关系。他是新行为主义的,提到强化不足为奇,难道格式塔也研究意识就是构造主义吗,所以这点上我还是赞同楼主的。况且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对自己有一个指导和警醒的作用,也不是自身的强化作用。
至于第二个问题考试都会按90%出选项的,具体太深了,不太懂,对于统计一直都是看的时候明白,过2个礼拜又忘了。。。
第三个问题,觉得B选项跟侧抑制里的一点有点相似之处,原话是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开始逐渐增加,材料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最大,以后又逐渐减弱,到了先后识记的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效果最小。 但题目问的是刺激——反应的相似性,而侧抑制说的是刺激之间的相似性,所以我还是觉得冲刺必备的解释比较靠谱。另,我刚翻了勤思的详细解释,也是说刺激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判断难度越大,反应时越长。这点我也同意,但不知道勤思怎么根据这句话而推断出A是正确的,好疑惑。
关于选项A,勤思里的解释也是反应时并不是随着选项项目的增多而线形增长的,而是遵从RT=lgN,就是对数。
总之这个题如果是单选就选C,多选就选AC。好歹A在张的书上提过。。。

为便于其他人看,我把题目贴一下
2011年,73题,多选
73、下列关于选择反应时的表述正确的有()
A选择反应时与选择数目之间呈线性关系。
B刺激-反应之间的相似性越高,选择反应时越长。
C准备状态与不同选择反应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
D个体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反应时多段。
地板
笔为剑 发表于 12-11-22 18:09:08 | 只看该作者
名檀 发表于 2012-11-22 16:17
你们好能讨论啊,对我这个跨专业来说,班杜拉就是观察学习的代名词,其他都暂时不用理会。但看了楼主的问题 ...

最后一个问题显然是《冲刺必备》的靠谱。很多人是把“刺激-刺激的相似性”和“刺激-反应的相似性”给搞混了。为了确认我给的答案没错,我还特意请教了教我实验心理学的罗照盛博导。
5#
x313229989 发表于 12-11-22 18:17:16 | 只看该作者
1、我觉得班杜拉的思想是有强化思想的,有些书上是把班杜拉归到行为主义下面的。但是我觉得只是班杜拉的强化概念和花生桑代克的不太一样吧。
2、这个问题我也疑惑过,但是根据定义  百分等级是低于这个分数的百分比。
比如10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有96%而不是97%  你搞错了吧,第三名的百分比是97。5%;3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是有27个人即90%而不是用公式计算的92%左右;1000个人的第3名,比他差的有997个人即99.7%而不是公式计算的97.05%左右。99.75%
这里你错了 都用公式算  你就知道了
3、这题我也觉得又是个错题  A  郭书上讲不是线性关系  B 如果是刺激-刺激之间相似性高,选择反应时长
6#
 楼主| いていよう 发表于 12-11-22 22:35:45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2012-11-22 18:09
最后一个问题显然是《冲刺必备》的靠谱。很多人是把“刺激-刺激的相似性”和“刺激-反应的相似性”给搞混 ...

那么笔版,也就是说最后一题的答案是只有C 的咯?

7#
 楼主| いていよう 发表于 12-11-22 22:39:45 | 只看该作者
x313229989 发表于 2012-11-22 18:17
1、我觉得班杜拉的思想是有强化思想的,有些书上是把班杜拉归到行为主义下面的。但是我觉得只是班杜拉的强化 ...

不好意思哈,我打字贪快是心算的,反正就是那个意思,虽然真题的答案也会认为第10个百分等级,比它低的是90%,我总觉得应该是减那么一个数。。。。。

不过如果遇到这样的题,我还是依然选那个90%的
8#
 楼主| いていよう 发表于 12-11-22 22:44:11 | 只看该作者
名檀 发表于 2012-11-22 16:17
你们好能讨论啊,对我这个跨专业来说,班杜拉就是观察学习的代名词,其他都暂时不用理会。但看了楼主的问题 ...

恩,主要是其实看一些文献上,会提到斯金纳强化论中的强化很狭隘的就是指外部强化,然而班杜拉提到的和外部强化有关的只有在动机过程那里一笔带过,然后详细论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了,实质上这两个强化应该不算在斯金纳的强化我觉得。

或者可以从这两点来思考强化论和观察学习之间的区别:
1、是外部的还是自己的
2、是亲自体验的还是观察体验的
9#
seeya9 发表于 12-11-23 07:53: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二题;我以前考虑过为什么要公式。举一个极端情况
只有2个人去考试,
那么第一名的百分等级是多少
0%? 50%? 不合适吧……
你可以用公式算算是多少
10#
 楼主| いていよう 发表于 12-11-23 12:25:54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2012-11-22 18:09
最后一个问题显然是《冲刺必备》的靠谱。很多人是把“刺激-刺激的相似性”和“刺激-反应的相似性”给搞混 ...

额,笔版,我有个同学认为就算你举了那个例子,反应时也应该是长的,就是说那个选项是对的。
在讨论过程中我领悟到了你的解释的意思,也觉得是对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观点,鉴于后面我不能理解他的话,所以现在我把原话复制过来,你看下是这样理解的么。。。


“他明显还忽略一个因素,刺激相似和反应相似,也就是忽略了辨别的过程,就比如,现在是F按F,E按E,如果F按F和F按G相比反应时减少的量,比F按F和E按E相互干扰导致反应时增加的量少的话,也就是说辨别过程重要的话,那么反应时依然是增加的…! ”

“选择反应时是整个实验过程的做完之后的反应时之和,不是简单的,F按F,G按G和F按G,G按F这样对应比较,如果没有了刺激间的辨别过程,那叫简单反应时,不是选择反应时…”
“我知道他那个是模式上是(选择反应)的,只是他单单考虑了刺激反应相似,而忽略了刺激刺激,反应反应呀,在一个选择反应时中,计算的是整个反应时之和,当然还要考虑横向的相似性,也就是辨别的难度大小,如果单单看F和F,F和G,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反应层面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20:10 , Processed in 0.08864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