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几道马哲题 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所犯的错误属于( )

[复制链接]
楼主
卉畅幂 发表于 12-7-10 1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题,A之所以不对,是因为形而上学是静止孤立片面的看问题。而这个问题并没有体现
沙发
卉畅幂 发表于 12-7-10 19: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题,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是心学的体现,唯心主义思想。所以不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范老师 + 10 + 20 您的解答很有爱,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卉畅幂 发表于 12-7-10 19: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题,C实践是在唯物论和认识论中包含的,不在辩证法中,所以不对。D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地板
卉畅幂 发表于 12-7-10 1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体客体化,正好反映了实践过程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实践的定义,也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客体主体化,反映的是实践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形成了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体现的是客体主体化过程
5#
卉畅幂 发表于 12-7-10 1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5-28 00:23 , Processed in 0.11949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