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各式各样的民族矛盾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科索沃的民族冲突到非洲一些国家的部族屠杀,从俄罗斯车臣的战车到美国黑人教堂的大火,从所谓的“中东冲突弧带”到南亚次大陆的“热点群”……几乎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可以感觉到与民族相关的斗争和摩擦。在欧洲,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曾经催化了近代国家的形成,20世纪上半叶,民族问题成为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诱因,五六十年代,民族主义又成为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和独立的旗帜。
历史上民族问题的每一次浪潮都对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即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过50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亲如一家。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民族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和羡慕。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我国,民族问题同样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重视和认真处理好民族问题仍然事关国家治乱、社会进退、民族兴衰。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利益多元化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需要妥善处理。同时,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世界一些地区民族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升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也应引起高度警惕。因此民族问题是历史复习的重点和热点课题之一。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含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中华”,原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唐律疏义》这样解释:“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意思是,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中国的,都称为中华。“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有关。华夏文化发达,遂以中华自称。到了近代,“民族”一词传入中国,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一词汇。随后,“中华民族”一词就用来指中华大地上的中国各民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多民族统一的民族为中华民族,主张全国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以抵御列强欺凌,以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以“中华民族”为第一节,论述道:中华民族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包括汉族和数十种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赞成平等的联合。在这里,他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包括中华民族各族在内的中国人站起来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的形成:(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围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统一体。黄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关中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气候温和,比较容易开发耕作,所以成为原始农耕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中原地区最早成为中华民族先民汇聚的中心。周武王称为“华”,大禹之裔夏后氏称为“夏”,之后,夏、商、周诸族后裔统称“诸华”“诸夏”,“华”“夏”通用,联称“华夏”,成为中原最早的凝聚中心。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的社会发展进程,相对黄河流域来说比较缓慢,所以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被称为“蛮”。居住在江汉地区的蛮被称为“荆楚”。他们崇尚武功,纵横捭阖,在战争扩张中迅速强大起来,形成楚民族。分布在江浙到闽广及云贵高原的百越集团,逐步发展,产生了阶级,以吴、越两国的建立为标志,越民族逐渐形成。
(2)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大变动、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民族矛盾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而走向融合。夏、商、周、楚、越诸族在发展着民族自身的同时,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在交流中融合。这种融合,还扩展到其他部分蛮、夷、戎、狄。边疆各民族,特别是西北、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泰山东南的东夷,长江下游的吴、越,四川地区的巴、蜀,逐渐都融合于华夏。属于犬戎的秦,先是在西部战胜诸戎,继而打败韩、赵、魏三国,再向西、南、北扩充,兼并了周围的一些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代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标准,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七雄兼并实质上是华夏民族的统一过程,民族融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的稳定与壮大。汉代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币制进一步统一,商品流通大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秦王朝时统一的华夏民族发展得更统一更稳定。汉王朝国势强盛,统治长达400多年。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人为“汉人”。在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其他民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以汉族族称的确定为标志,华夏民族经过交流、结合并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
(4)汉族形成以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增强,人口迅速增多。千百年来,不断有其他民族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融合于汉族当中。中国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南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羌人、契丹人、沙陀人、女真人等,都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汉文化,他们的民族和文化或融合于汉族当中,或由同族的一部分人延续发展。历史上少数民族大量移居汉族地区的次数和人数都很多,后来大都与汉族融合。这种融合使汉族更加兴旺壮大。另一方面,历代都有一部分汉族人因戍边屯垦、组织移民、逃难谋生、被掳掠等种种原因迁徙到其他民族地区,与那里的民族通婚,长期生活,与那些民族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就把汉族的文化科学技术带到各民族地区,促进了那些地区的发展。这种融合,主要方面是汉族人吸收其他民族而更加发展壮大,同时也是相互吸收,中华民族各个成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结成一个整体。
(5)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互相吸收、共同创造的基础上,强盛的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兴旺。唐王朝广泛联系边疆各少数民族,在全国统一建置府州,维护国家统一。在统一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地区,确立对边疆各族首领册封的制度,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和县令,保持本民族的组织机构和相对的独立性,保持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朝廷大量提拔突厥等少数民族将领,有上万家突厥官民移入长安居住,享受优厚待遇。在唐朝宰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出身,各民族共同参与政权。同时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唐都长安成为各民族文化荟萃之地,融会成空前繁盛的唐文化。(6)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在唐朝灭亡以后的五代动乱时期建立了多民族封建政权辽王朝,统治范围扩大到华北地区。迅速崛起的女真族灭辽以后接着灭北宋建金。金王朝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淮河以北。由不同族体所建的与南宋并立的辽、金、西夏、回纥、大理等政权,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辽、金进一步开发和巩固了祖国东北边疆,把东北边陲与华北和中原连成一片,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输进了新鲜血液,扩大了民族文化交流,发展了经济。(7)崛起于漠北高原的蒙古族结束了唐末以后367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又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立土官,把西藏纳入中央王朝直接施政的范围,西藏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代全国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南北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科学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明朝统治期间,聚居于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在继承辽、金文化和吸取汉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强大起来。17世纪中叶,满族进入山海关,建立了清朝。清朝政府在西域设伊犁将军,建新疆行省。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建立噶厦地方政府。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系和安抚各少数民族。在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派流官直接统治。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对于团结中华各民族,巩固祖国边疆,繁荣和发展南北方、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到清代,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已进入相当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各民族发展进步,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生与演变,总是同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紧密相连的。从这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两种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凡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哪一个民族是统治民族,大都是由多民族建立的国家。这是我国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所决定的。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经历夏、商、周三代,华夏族与羌、夷、戎、狄、苗、蛮等族相互吸收,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除华夏族外,还有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汉朝以后,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扩大成为人口近6000万的民族,后来称为汉族。至东汉,统一王朝内部少数民族更多,乌桓、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的一些部落加入了汉朝的版图。以后无论出现列国并立、南北对峙还是统一王朝时期,各政权国家几乎都是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不同民族统治政权(或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民族政权或国家共存,不仅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等时期是几个多民族政权和国家并立,就是秦、汉、隋、唐以及明朝也不只是存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和国家。在秦汉时期,北有匈奴汗国与其对峙;隋唐时期,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高句丽、渤海等国与其并立;与明王朝对峙的北有北元政权,西有瓦剌和鞑靼等。
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于民族关系的始终。(1)战争形态:这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1)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游牧或狩猎民族的一般历史特点。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大体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把掠夺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这种掠夺战争往往是全民族性质的战争,其民族成员不论处于怎样的地位,对被侵略民族来说,他们往往是战争的受益者。(2)民族征服战争。如公元1125年金灭辽。又如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了中国境内的许多政权。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等。(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例如清初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例如自东汉末年起,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但这些内迁各族人民遭受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沦为流民。他们不断进行起义。(5)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例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康熙帝组织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毕竟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各国的人民。因此各族人民都希望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民族和国家间的矛盾。一些封建统治者也曾想尽量避免战争。战与和往往成为朝廷议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或者因此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对立路线。
2.和平形态: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了解,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此和平方式的交往也就成为历史上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比较选择而经常地、大量地采用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1)和亲。历史上的和亲主要表现为中原王朝的皇帝对于游牧君主以尚公主或降宗女、赐嫁妆的形式来完成的。汉唐王朝和游牧君主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西汉白登之围后长期实行和亲政策;唐朝的唐蕃和亲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对多数和亲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进步意义,张正明先生把它概括为: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同化。(2)通贡。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来自异民族国家的使节或比较重要的商团,被中原王朝视为是贡使,他们所带来的物品被列为“贡品”。中原王朝与之交换的物资,一般称为“赏赐”。通贡的物品游牧民族主要是牛、马、骆驼及裘皮、玉石等,中原王朝有粮食、绸布、茶叶、瓷器等。(3)互市。这是民族间经贸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如北宋与辽在澶渊之盟后,在边境的雄州、霸州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谷、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牲畜。明朝与鞑靼和好后,在边境开设互市等。(4)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两个民族间长期对峙,势均力敌,战争双方都遭到很大损失,或迫于人民压力,或迫于国力不支,为了积蓄力量而暂时签订盟约,如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在边境设置榷场。
不同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所谓的民族政策指的是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总的说来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也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时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即在封建社会民族不平等的前提下,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维护统一局面、改善民族关系的策略。如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缓和民族矛盾,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民族政策,在统治民族中推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民族矛盾得到了缓和,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还有契丹辽朝采取北面官、南面官制;元世祖忽必烈对漠北蒙古采取旧制,对汉地采取汉制等不同的统治制度等。这种适应民族差异而实行的二元政治制度,也不同程度地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的作用。此外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还实行过羁縻政策。一方面,边疆各族承认对中央王朝归附,接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和定期入贡;另一方面,中央王朝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民族的统治者担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大都采取这一政策。唐朝是最成功的一个朝代,例如唐朝打败东突厥后,任命突厥贵族担任都督等,当时接受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很多。羁縻政策就其实质来讲,仍然是统治民族“怀柔”、“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一种权宜之计,仍具有民族压迫性质,但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既承认民族差异,又有利于调解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种最好选择,因而也应视为一种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政策。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最重要的表现是西晋王朝和元朝。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纳税、当兵,甚至被掠卖为奴婢。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但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民族矛盾,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而蒙古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途径:(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例如秦、汉、唐、元、明、清各朝。(2)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例如秦始皇的移民政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下令鲜卑人学说汉话等。(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例如文成公主入藏,俺答汗同明朝和好。(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西晋末年北方的流民起义。(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6)民间杂居并互通婚姻等。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是:(1)团结友好是主流。(2)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3)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大统一,国家大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
(1)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2)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
(3)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
(4)秦汉:边疆地区主要生活着匈奴、西域各族和越族。
(5)三国: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如南中)。
(6)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7)唐: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②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③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④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⑤吐蕃:青藏高原。
(8)两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大理(南诏);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西夏、金(女真)、蒙古、大理。
(9)元朝:蒙古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迁,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10)明:北方活动着瓦剌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
(11)清: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
(二)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1)十六国:①匈奴:前赵、北凉和夏。②鲜卑: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③羯族:后赵。④氐族:前秦、后凉、成汉。⑤羌:后秦。
(2)北朝:鲜卑建立的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3)两宋:①契丹:辽;②党项:西夏;③女真:金。
(4)元:蒙古建立统一性全国政权
(5)清:满族建立的统一性全国政权。
(三)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称呼 单于 汗 可汗 王 都督 赞普 皇帝
民族 匈奴 蒙古、女真 突厥、回纥 南诏 靺鞨 吐蕃 辽、西夏、金、清
(四)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
(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2)松赞干布:①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②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蕃关系。
(3)耶律阿保机:①统一契丹各部。②提倡农业。③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④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4)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5)阿骨打:①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②实行猛安谋克制。③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抗辽扫清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障碍,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④金建立初年,创制女真文字。
(6)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的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实行领户分封制、护卫军制度,建立法制、创制文字。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建立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儿四大汗国。1227年,在蒙古大军灭西夏前夕病逝。
(7)努尔哈赤: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为反抗明朝的压迫,誓师攻打明朝。几年之间,明朝丧失了辽东70余城。165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53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负伤而逃,不久死去。
(五)维吾尔、蒙古、满族溯源
(1)维吾尔:回纥(唐)→回鹘(9世纪中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
(2)蒙古:室韦(东胡语系)→蒙兀室韦(唐)→蒙古(元朝)→兀良哈、鞑靼、瓦剌(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
(3)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北宋,契丹人称其为女直)→满洲(明末清初)→满族。
(六)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秦:夺河套,在此筑城置县;在珠江流域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
(2)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汉武帝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
(3)唐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800多个府、州、县,如在突厥地区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靺鞨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等。
(4)元朝: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中原和新疆地区的联系加强。在云南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中央政府对云南、琉球的管辖。
(5)明清:①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②1571年清朝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③1757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明初,朝廷在西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1)明朝:①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他们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这就是土司制度。②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叛乱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③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明朝的改土归流十分有限,西南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2)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为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1726年,雍正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七)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1)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两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人民学会了汉族的铸铁和凿井技术。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唐朝:①回鹘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回鹘在长安的商人达千人以上,与汉族通婚。长安、洛阳的汉人也喜欢穿回鹘服装。②渤海派人到唐都长安学习,带回许多汉文书籍,并把土特产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输入内地。③汉族工匠把手工技术传到南诏,那里的丝织业发展起来,建筑和艺术也有很高成就(如崇圣寺三塔)。④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以后,又有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⑤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5)北宋:澶渊之盟后,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
(6)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7)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八)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3)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4)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5)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7)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hide]
[ 本帖最后由 leonhl 于 2006-11-10 06:05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