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北师大文学考研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男,2010年以总分391分专一135专二126的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师大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将本人的考研笔记奉献出来,限于帖子内容有限,只能发表一部分内容,有需要全部内容的,请QQ1945104805联系哈!好好复习,加油!
     第一个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
、北师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考研笔记
   这份笔记是李美超用了两年时间整理而成的,它帮助我在2010年考试中古代文学总分391分专一135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这份笔记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版本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版本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 骆玉明版本
中国文学史              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本  韩兆琦 张俊主编
中国文学史              北师大出版社 2008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中国古代文学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英德、过常宝老师编著
先秦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褚斌杰 谭家健
《诗经的文化精神》      北师大李山老师
《楚辞与原始宗教》      北师大过常宝老师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  北师大过常宝老师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  北师大尚学峰老师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    北师大聂石樵老师
《史记通论》            北师大韩兆琦老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    北师大韩兆琦老师
《中国散文史》          北师大郭豫衡老师
《兴的缘起》            赵霈林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褚斌杰
《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  孙绿怡
北师大尚学峰老师老师讲课笔记

这份笔记是我在袁行霈教材的基础上参考了若干别的尤其是北师大出的教材以及北师大老师讲课笔记,再有就是北师大老师著作里的权威观点等等综合整理而成的,本人自认为很有价值的。因为北师大出题比较基础,所以只要差不多好好看书那袁行霈的东西大家差不多都能答出来的,你还要答一些别人答不出来的比较权威的学术界公认的观点,这就是我这份笔记的独特之处。笔记目录见下一页。









先秦文学
神话部分
(一)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几类
(二)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三)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诗经部分
(一)《诗经》的思想内容
(二)赋比兴(各自含义的解释、比兴异同的分析)
(三)《诗经》艺术特色
(四)《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历史散文
(一)《左传》的叙事艺术
(二)《左传》记言的特色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四)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五)《左传》战争描写的特色
(六)简述《左传》《国语》《战国策》的编写体例
诸子散文
(一)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成熟轨迹
(二)孟子散文的成就
(三)《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四)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屈原与楚辞
(一)分析屈原《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楚辞体的主要特点
秦汉文学
绪论
简述汉赋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一)理解“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二)如何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史记》的写人艺术
(四)《史记》的叙事艺术
(五)《史记》的风格特征
(六)《史记》的思想内容
(七)《史记》的地位、影响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概述乐府诗的发展历程
(二)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三)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四)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五)汉乐府民歌的后世影响
(六)《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一)《汉书》的体例、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二)结合作品,试述《史记》与《汉书》在写人、叙事方面的不同特点。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三)道家思想对于汉代文人诗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长足发展的原因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曹操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曹丕诗歌特色
(三)曹植诗歌分期与创作特色
(四)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五)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六)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
第二章 两晋诗坛
左思《咏史》八首
第三章 陶渊明
(一)陶渊明诗歌题材和田园诗题材价值
(二)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四)陶渊明的地位与影响
(五)结合作品分析陶渊明的田园情怀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南北朝乐府民歌
(二)《木兰诗》赏析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色(与陶渊明相比较)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地位贡献
(四)谢朓的相关问题
(五)鲍照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宫体诗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诗经部分
(李美超提醒你诗经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李山老师就是研究诗经的,而且基本上每年古代文学复试的时候如果你报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方向那么导师就一定会问你诗经的,今年尚学峰老师就提问我诗经的相关内容了)
(一)《诗经》的思想内容(采自尚学锋老师先秦笔记)
《诗经》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类:
1、颂赞诗与民族史诗
这类作品主要出自《颂》诗和《大雅》。其中很多是祭祀诗,所祭的对象不同,但其中都充满了颂赞之词。诗中歌颂祖先的盛德和武功,祝愿子孙永受福佑。例如《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中歌颂周文王德行纯美受自天命,赞扬文王的纯德流惠子孙。还有些作品不是直接用于祭祀的场合,但也表达颂美之意。例如《鲁颂》中的几首诗都是作于鲁僖公之时,是颂扬鲁僖公的。《大雅》中有些作品是送给当时的诸侯或大臣的。例如《烝民》是周宣王时尹吉甫送给大臣仲山甫的;《韩奕》是韩侯来朝见周天子,诗人送给韩侯的。这些作品除了赞美对方的德行和功劳,还大力颂扬周天子的威德。此外,《小雅》中的《天保》、《鸿雁》、《庭燎》也属于此类作品。这些作品在颂美的同时,表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颂赞诗中有些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和《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分别记载了商、周两个民族的发展史。《生民》赞颂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诗中叙述了有关后稷降生的神话传说,描写了他在农业方面的非凡的才艺。《公刘》描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迁到豳(今陕西锂邑县西南),建立城邑的过程。《绵》描述后稷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玄领周人由豳地迁岐地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民族在此发展壮大起来。《皇矣》表现周太王至文王三代的历史,着重写周文王伐密伐崇,进一步壮大周族实力,为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大明》写王季和文王父子两的婚姻家庭,着重赞美武王伐殷的胜利。上述五篇作品,全面反映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发祥到建国,逐步强盛的历史。这是古代诗歌中极为可贵的史诗。
2、    怨刺诗
从西周幽、厉二王开始,政局动荡,王室衰微,社会矛盾加剧。抒写愤懑,抨击现实的怨刺诗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出现。此类作品遍布于二《雅》和《国风》。相对而言,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如《大雅•瞻卬》从天降灾厉写起,指责周幽王为政无道:“人有土田,女(汝)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进而又斥责幽王宠信褒姒,造成国政大坏,希望他能改过。《大雅•荡》批评周厉王,不仅向他指出天命无常,而且借周文王的口吻警告他:“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小雅•十月之交》中把天时不正的原因归结为“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作者对自己“无罪无辜”却落得“谗口嚣嚣”深表愤慨。《小雅•巧言》中激烈抨击现实中贤愚不辨,赏罚不明。《小雅•巷伯》中更是发誓要把陷害自己的谄佞小人“投畀豺虎”,“投畀有北”,“投畀有昊”。这些作品都敢于大胆地针砭时弊,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特色,它对后代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国风》的作者生活地位较低,其中的怨刺诗也更能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人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写起,抨击现实的不公,揭露当时严重的贫富对立。《魏风•伐檀》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发出了强烈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魏风•硕鼠》中把剥削者比作大老鼠,抨击他们残酷地剥削劳动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为此,诗人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示“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是《国风》中怨刺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卫宣公为自己的儿子公子伋娶齐女为妻,听说新娘貌美,就在黄河之滨建一座新台,将她占为己有。《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这一秽行,把他比作一只瘌蛤蟆。《鄘风•墙有茨》嘲讽卫国宫廷的丑事。《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与胞妹鲁鲁桓公夫人的淫乱行为。《鄘风•相鼠》则直接指斥统治者行为龌龊,人不如鼠,诅咒他们“不死何为”。另外,《秦风•黄鸟》批判了秦穆公用人殉葬的残忍做法,为无辜而死的“三良”鸣不平。《国风》中的这些作品泼辣犀利,表现了鲜明的爱憎,闪耀着进步理想的光辉。
3、征役诗和爱国抗敌诗
表现战争和徭役的作品在《诗经》中占了很大比重。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是关乎华夏民族生存的大事。《小雅•采薇》的作者参加抵抗(犭严)狁的战争,从军一年,备尝艰辛。诗中百感交集地写道:“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诗人一方面为思念家室而忧伤,一方面又流露出保家卫国的自豪感。《小雅•出车》描写周宣王时大臣南仲北征(犭严)狁,诗中不仅叙写军旅生活的艰辛,还极力赞扬南仲的军威,渲染大军凯旋时的兴奋心情。而《秦风•无衣》则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诗篇至今仍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但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抵御外侮,更何况战争和劳役毕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诗经》中很多作品都是表现征役之苦。如《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小雅•北山》都是抱怨无休无止的“王事”使主人公有家难归,诉说在外行役的辛劳和悲苦。《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篇则表现思妇在家怀念征人的痛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王风•君子于役》)
主人公看到傍晚时分鸡归巢、牛羊返圈,不禁触景生情,深切地惦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从女主人公的深情倾诉中,人们能感受到无穷的征役给千千万万个家庭造成的不幸。
4、婚恋诗
表现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是《诗经》中最精彩的部分,它们主要出现在《国风》中。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有的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如《王风•采葛》、《郑风•狡童》;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中的少女爱上了一位垂发少年,她大胆地表示:只有他才是我的心上人。她不仅发誓至死也不改变,并且抱怨父母不理解她的爱情。
婚恋诗中有的表现家庭生活的和谐,例如《齐风•鸡鸣》。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卫风•氓》的主人公是一个热烈纯真的女子,她在婚前对自己的情人一往情深,在婚后日夜操劳,希望用自己的无私付出换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丈夫却另有新欢,狠心地抛弃了她。她痛定思痛,发出了悲愤的控诉。最后,对那个负心男子表示了决绝的态度: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她善良而刚强的个性,都在这如泣如诉的诗句中表现出来。这些饱含血泪的弃妇诗,道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受压迫、受凌辱的妇女的心声。
5、农事诗
周朝以农业立国,《诗经》中有不少表现农事及相关生产劳动的诗。《雅》、《颂》中的这类作品往往和祭祀有关。《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大田》、《甫田》,是周代春夏祈谷、秋冬报成的乐歌,它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是了解周代社会的极其珍贵的史料。农事诗中最生动的诗篇当属《豳风•七月》,诗中按季节顺序描写了当时的生活与风俗,举凡农耕、蚕织、狩猎、祭祀等,都叙之甚详。人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当时的农业生立状况,还能看到农夫们的悲惨生活。他们从春到秋,辛勤地在田间劳作,到了冬季,还要为统治者修房、凿冰、服各种劳役。而最好的劳动成果,却被统治者无偿地占有。农夫们住在满是鼠洞的破房子里,有时以瓜菜充饥,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们悲愤地唱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不仅是周代社会生动的风俗画,更是劳动者的歌唱与呐喊。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表现其它劳动生活的作品,《周南•芣苢》是周代妇女采集芣苢时唱的歌,《召南•驺虞》、和《郑风•太叔于田》等是描写狩猎的作品,《小雅•无羊》再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这些作品都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6、礼俗诗
《诗经》中很多作品用于当各种礼仪场合,还有的表现当时的社会风俗。礼俗诗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周南•桃夭》是婚礼上的贺诗;《周南•葛覃》是女子归宁父母的诗;《周南•螽斯》是祝人多子的诗;《郑风•丰》和《齐风•著》是迎娶新娘的诗;《召南•采苹》写女子出嫁前的祭祀活动;《陈风•宛丘》写陈国的巫风歌舞;《郑风•溱洧》写郑国三月上巳日在水滨“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春游社交场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士,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青年男女在游春盛会上,手持鲜花,主动邀请,尽情戏谑。诗中有逼真的场面,有生动的对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雅》中的礼俗诗也别具特色。它们往往表现周代上层社会的面貌和各级贵族的思想情趣。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宴享之礼的又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的用于天子享诸侯之礼,如《蓼萧》、《湛露》、《彤弓》。更多的还是用于一般贵族聚会的乡饮酒礼。如《鹿鸣》、《伐木》、《鱼丽》、《宾之初筵》等。《鹿鸣》的首章写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中以鹿鸣起兴,盛赞宴会上礼仪隆盛,气氛和谐,进而点明宴饮的意义。周代这种贵族的宴饮非常普遍,它起着维系人伦关系,弘扬道德规范的作用。这些宴享诗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社会较为安定的年代,诗中充满着祝颂的成分,风格中正典雅,婉曲醇厚,代表了贵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好尚。
《诗经》以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然后是唐宋文学的笔记说明与目录
李美超北师大唐宋文学考研笔记
    这是李美超花了两年时精心整理而成的考研笔记,凭借这份笔记我在2010年初试取得了总分391专一135古文学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这份笔记的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版本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版本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 骆玉明版本
中国文学史              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本  韩兆琦 张俊主编
中国文学史              北师大出版社 2008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中国古代文学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英德、过常宝老师编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预衡主编
     《论宋六家词》          北师大赵仁珪老师
     《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唐宋词概说》          谢桃坊
     《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齐鲁书社
     北师大李道英老师讲课笔记

基本上我的复习思路就是在袁行霈文学史的基础上补充别的版本的文学史的比较好的观点,同时要适当翻一些比较好的学术著作然后比较好的为学术界所公认的权威观点再补充到笔记里来。我相信,这是别人答不出来或者很少能够答得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试卷导师看到后会感觉你读的书还可以自然就会多给你些分数的。笔记目录见下一页。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
(二)陈子昂对于唐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一)如何理解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
(二)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与背景介绍
(四)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之比较
(五)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第三章 李白
(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三)李白的绝句
(四)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五)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 杜甫
(一)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
(二)杜甫律诗的成就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四)杜诗的集大成者
(五)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一)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
(二)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比较刘禹锡、柳宗元诗歌风格的异同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二)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
(三)《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一) 概述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代古文的发展情况。
(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三)韩愈、柳宗元在散体文创作上的开拓。
(四)韩愈散文的的类型内容
(五)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六)柳宗元散文类型与特色
(七)韩愈、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色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一、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二、唐传奇产生原因、发展分期与地位影响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简述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第十一章 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艺术创新
(二)朦胧多义与心灵世界的开拓
宋代文学
绪 论
宋代词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试论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发展慢词的四种方式
柳永词的结构模式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一)欧阳修在理论上的贡献
(二)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 苏轼
(一)苏轼词对于宋词的贡献
(二)苏词风格上的创新
(三)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五)苏轼的散文类型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一)晏几道词的特色
(二)秦观词的特色
(三)贺铸词的特色
(四)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补充:周邦彦词作的内容、艺术特色、地位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一)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二)李道英老师关于李清照的讲课笔记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一)陆游诗歌情况
(二)诚斋体的艺术特征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一)辛词的思想内容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三)辛弃疾在开拓词境上的贡献
(四)辛派词人介绍


李美超北师大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研笔记

这是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整理成的古代文学考研笔记,顺利帮助我在2010年初试中专一中国文学史取得了135分总分391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限于时间、精力有限另外我还得忙着毕业论文还有别的事情所以我只把元明清部分整理成了电子版,该笔记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本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
《中国文学史》章培恆、骆玉明版本
《中国文学史》北师大98年版本 韩兆琦、张俊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师大08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编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英德、过常宝主编
《四大名著讲演录》郭英德老师  广西师大出版社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郑铁生
北师大郭英德老师元明清戏曲研究选修课讲稿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北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试题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先秦或者是元明清部分必然有简答或者论述题,而且元明清部分可以考的考点无非就是几部重要的戏剧作品和几大著名小说,所以我当时的复习思路就是重点看这些东西,别的次要的知识点就是稍微浏览看看做到心里有数。至于这份笔记的目录详见下一页,基本上是在袁行霈版本的基础上做的补充很全面的,这些补充的东西本人认为极其有价值,因为在考到相关问题时大部分人都应该能够答出袁行霈版本的东西,答出一些比较权威的观点会帮助你的专业课分数提升一个阶段。


元代文学
绪论部分
论述元杂剧繁荣的社会原因
元杂剧的形式特征
元杂剧与南戏的异同比较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西厢记诸宫调》具体分析见《西厢记》部分
第二章  关汉卿
(一)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成就
(二)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三)从《救风尘》、《望江亭》看关汉卿喜剧创作的特色。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西厢记》故事的衍变情况
(二)《西厢记诸宫调》
(三)《西厢记》的矛盾冲突
(四)《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一、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
二、《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三、《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兴起
二、元散曲的体制
三、散曲与诗词的区别(元散曲的艺术特色)
四、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一)《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二)《三国演义》塑造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所采用的手法
(三)怎么理解清代学者章学诚说《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四)《三国演义》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五)诸葛亮、刘备、关羽的悲剧
(六)《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一)《水浒传》的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比较
(三)语言特色与结构艺术
(四)宋江形象分析
(五)林冲形象分析
(六)其他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七)《水浒传》的地位、影响
第七章 汤显祖
一、汤显祖“至情论”的表现
二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分析(试比较崔莺莺形象与杜丽娘形象的异同)
三、《牡丹亭》的人物性格冲突。
四、试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意义
五、“临川四梦”的比较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一)孙悟空形象分析
(二)“游戏中暗藏密谛”的审美特征(采自郭英德老师《四大名著讲演录》)
(三)《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艺术成就)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的进步思想倾向
“三言两拍”的艺术成就
清代文学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一)《长生殿》故事的继承和发展(游国恩版本)
(二)洪昇《长生殿》对于白居易《长恨歌》的继承与改造
(三)《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四)《桃花扇》的思想内容(游国恩版本)
(五)《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六)就“通过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这一点,谈谈《长生殿》和《桃花扇》在艺术构思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 《聊斋志异》
(一)结合作品,试述《聊斋志异》狐鬼世界的内涵。
(二)《聊斋志异》狐鬼世界的构建与艺术渊源
(三)《聊斋志异》文言短篇艺术的创新
(四)《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五)《聊斋志异》的影响
第五章 《儒林外史》
(一)《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二)《儒林外史》叙事艺术的新特点
(三)《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四)《儒林外史》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第六章 《红楼梦》
(一)、简答《红楼梦》的版本情况(袁行霈版本)
(二)、《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
(三)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
(四)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
(五)分析《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六)《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七)《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八)《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九)《红楼梦》的影响









北曲杂剧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1在结构体制上,一本杂剧,根据音乐组织的单元,一般分为四个大的段落,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每个段落包括一个场景或若干场景。只有个别剧本结构体制不同,如《赵氏孤儿》便分为五个段落。而《西厢记》则是“连本戏”,一剧分为若干“本”,每本再分为四个段落。杂剧的四个段落,一般恰好对应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大致符合起、承、转、合的传统艺术结构体制。这四个段落,到明代通称为“折”,偶尔也称为“出”。
大多数杂剧在四个段落之外,都有一个较小的段落,明代称为“楔子”,个别剧作有两个楔子。楔子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对故事由来做简单的介绍,大约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也有的放在折与折之间,作为过场戏。
2在音乐体制上,一本杂剧的四个段落通常采用四组北曲套曲组合而成,每组套曲通常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这种音乐组织结构,叫做套曲、联套或套数,成为杂剧结构的基础。
一部剧本的四组套曲,一般用四种不同的宫调,不相重复。中国古代乐律有黄钟、大吕等十二律吕,乐音有宫、商、角、徵、羽、变徵、变羽等七声音阶,二者相配合,可以生成八十四调。唐代燕乐用二十八调(见《新唐书•礼乐志》、段安节《乐府杂录》),宋代通行十七宫调(《宋史•乐志》)。元代北曲有十七宫调,但只有十二宫调为时所用(周德清《中原音韵》),而剧曲则只用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世称为“北九宫”。宫调具有相应的曲情,如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正宫“惆怅雄壮”商宫“凄怆怨慕”等等。高明的剧作家善于根据剧情的需要,选用具有相应曲情的宫调加以配合。
杂剧每套套曲所用曲牌数量不等,少则3支,多则20多支,通常用10支左右。曲牌联套往往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有规律性。
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一组套曲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相间而用。每折戏的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
在杂剧演出时,通常一本四组套曲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独唱,通称“一人主唱”。其他角色一般只有说白,没有唱词。正末主唱的剧本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有的剧本也穿插“小曲”或“曲尾”,由正末、正旦以外的角色司唱,作为变例,如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等。
3在角色体制上,随着戏曲内容的充实和发展,杂剧角色的分工更趋细密,借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杂剧一般分为四大类:
一是末,即扮演男性人物的角色,男主角叫正末,其余有外末、副末、冲末、小末等;
二是旦,即扮演女性人物的角色,女主角叫正旦,其余有外旦、老旦、小旦、贴旦、花旦、搽旦等;
三是净,即扮演反面人物或滑稽人物的角色,有副净、净、丑等;
四是杂,指以上三类角色之外的登场角色。其称谓大多与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性格品性等有关,如皇帝称“驾”,官员称“孤”,老年男子称“孛老”,老年妇女称“卜儿”,小孩称“徠兒”,秀才称“细酸”,强盗称“邦老”等。
4从现存的剧本来看,杂剧的剧本体制有一定的惯例。①杂剧剧本包括唱词(曲文)与宾白两大主要部分。曲以抒情,白以叙事,这是二者的主要分工,但也经常交错运用。②“宾白”在后世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明代徐渭《南词叙录》说“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则说“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二说可并存。宾白还可分为两类:一是有韵的韵白,包括上场诗下场诗等;二是无韵的散白。③歌曲的主要作用在抒情,但它不只限于主人公的心情抒发和咏叹,同时也在重要的场景和关目中起渲染和贯串的作用。曲词一般都自然本色而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它一方面有严格的韵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一方面又可以增句或加衬字,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情达意,例如关汉卿套数【南吕。一枝花】《黄钟尾》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更加鲜明集中夸张塑造了“浪子”的形象。④此外,杂剧剧本还规定了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通称“科范”,简称为“科”,如“把盏科”、“打悲科”、“内作起风科”等。包含了戏曲演出的全部要素:唱、念、做、打。

5北曲杂剧的剧本体制虽然相当完善,但仍有其局限。“一人主唱”的规定,固然突出了主要角色的地位,但却不利于其他角色的充分刻画和角色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使舞台气氛比较单调沉闷。一本四段的程式,往往使作家有时无病呻吟,画蛇添足,有时削足适履,举措维艰,限制了杂剧的表现内容和作家的创作自由。而每个段落只用一个宫调,曲牌联套还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这也过于死板,不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表情能力以适应情节发展的节奏和人物感情的变化。所有这些,成为后期杂剧出现衰变的内因。明代杂剧的发展,正是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和革新。
一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这两个剧种的剧本虽然也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但体制又有不同。
南戏的体制在元代末年逐步定型,其特点是比北曲杂剧更为灵活。
  在剧本结构体制上,南戏结构庞大,一部剧本往往分为十多个段落,甚至几十个段落,这些段落明代通称为“出”,偶尔也称为“折”。因此南戏的篇幅长短自由,便于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南戏每出例有下场诗,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之以一段自我介绍的长白,叫做定场白,以后才是正戏开场。
  在音乐体制上,南戏的一个段落有用一个宫调的曲子组成一个套曲的,而更多的是用不同宫调的曲子组成多个套曲。每套大抵三、五曲,“曲之次第,须用声相邻以为一套,其间亦自有类辈,不可乱也”(徐渭《南词叙录》)。每个套曲的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和尾声。一出中的曲子,不限通押一韵。上场的各种角色皆可司唱,演唱形式非常灵活,有独唱、复唱、接唱、合唱、分唱、轮唱、对唱等。南戏的曲子多用南曲,也时有杂用北曲的,称“南北合套”。乐器伴奏以鼓板为主,而不像北曲那样以弦索为主。
  在角色体制上,南戏以生(男主角)、旦(女主角)为主,还有净、末、丑、外、贴等角色。
明代传奇戏曲大体上沿用了南戏的戏曲剧本体制。关于南戏的体制,可以参看钱南扬的《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随着南戏的流行,元末至明中叶,在不同地区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声腔剧种,如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
二 在杂剧和南戏在唱腔上有明显的不同。
杂剧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则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由于它们在音乐文化系统方面均由中原传统繁衍,彼此同源,易于沟通互补,一些曲牌或名称相同,或品位相同。
至于杂剧和南戏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上是南北方言差异的表现。戏曲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杂剧与南戏产生流行于不同的方言区,加上区域生活习俗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三 剧作内容与语言的差异
在剧作的内容上,因为南戏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人,为了吸引观众,所以南戏作品往往叙事性较强抒情性弱,而且南戏作者在剧中所表达的“情”也不是作者个人的情,二是下层民众所共有的情。作家个人的主体意识在剧中表达的不强烈,在剧作的主要人物身上,很难看出作者本人的影子。二北剧作家,对他们来说编写剧本既是娱乐人也是自娱,因而北杂剧的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剧本的抒情多于叙事,剧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也比较单薄,同时剧本中作家的主体意识也比较强烈,在剧中人物身上,常可看到作者本人的认识与感慨。
另外内容方面不同的是南戏民间色彩更浓,少有像《梧桐雨》《汉宫秋》之类借历史事件表现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的作品,而往往要求维护稳定的家庭关系的伦理剧更为集中和强烈,如《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都斥责男子变心,反映当时文人一旦高升就休妻再婚,破坏家庭稳定的社会现象。
在语言上,南戏的曲文宾白多口语俗语,俚俗无文采。而北剧的语言则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以至于王国维要称赞“元曲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
相同之处
内容方面,在有关婚姻爱情的剧作和揭露社会黑暗的公案剧上二者相同。
杂剧和南剧的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剧本的唱词,则更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说,唱词往往就是诗,这一点,构成了我国戏剧文学的特色,也说明我国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之间互补共生的关系。
至于杂剧和南戏的演员,既要善于说白歌唱,也要掌握科介亦即舞蹈武打乃至于杂耍的技巧。因此,原带的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
由于杂剧南戏在音乐文化系统方面均由中原传统繁衍,彼此同源,易于沟通互补,一些曲牌或名称相同,或品位相同。

(一)理解“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通论》)
《汉书》的《司马迁传》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到了1926年鲁迅讲授《汉文学史纲要》时又称道《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之所以被鉴定为“实录”,被称颂为“绝唱”,其根本之处首先在于他所记载的事情比较真实可靠,同时在史实的分析上,也表现了突出的进步观点。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它不仅需要历史家本人从主观上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还要突破重重客观的障碍。因此,这就要求历史家必须有一种非凡的勇敢和坚定的求实精神,没有这种精神,要想写出杰出的历史著作是不可能的。司马迁的求实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深入实地,认真进行调查考核
深入实地,认真进行调查考核,这是司马迁获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司马迁进步历史观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司马迁从小就参加劳动,与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十多岁时的游历都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在进行细致的调查考核工作。《魏公子列传》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孟尝君列传》说:“吾常过薛……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继父任为太史令后,又以史官身份,经常地跟随汉武帝去各地“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在这种故弄玄虚的无聊的逢场作戏中司马迁明白了那种被庄严神圣的帷幕所掩盖着的底里从而写出了《封禅书》这篇方士现形记。与此同时,司马迁从不放松他从一个历史家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各地的社会风俗,考察有关的山川地理、河流水利。如《河渠书》也正是由于他参加了塞宣房的活动,考察了这次黄河决口以来的各项有关事件,从而使他明白了汉代官僚们那种打着“天人感应”的旗号,以经营个人私利的不顾国计民生的罪行。《河渠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其批判用语是尖刻而又巧妙的。
由于司马迁做了如此众多,如此细致的实地考察,所以《史记》中有关战国末期以来的事情,都记述得异常科学周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赞美的评价。
司马迁这种不辞劳苦、不带成见、深入实地认真考察的工作,不仅在保证他历史著作的思想性和真实性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他的文笔也有重要影响。陆游曾经作诗《感兴》赞颂“感慨发奇节,涵养出正声”。
也正是由于司马迁重视这种实地考察,重视向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访问请教,因而得以弥补了旧有史料的许多缺漏,纠正了旧记载旧传闻的许多偏颇。例如关于战国末年赵国良将李牧被杀的事情《赵世家》有准确详细的记载。关于西汉名将卫青的为人处世,《卫将军骠骑列传》补充苏建的一则材料,这则材料很重要,不仅补出了卫青的心理状态,而且也补出了汉武帝的心理状态。而苏建的话对于理解《魏其武安侯列传》很有帮助,可以使我们由此想象到汉代社会由尚带战国余风的西汉初期,向强化了中央集权的西汉中期过渡时的情景。
有关荆轲事件的记载传说,《史记》是最可靠的。
《史记》为什么能够成为“实录”“绝唱”,作者是怎样形成的进步历史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优良的家学渊源,先秦以及汉初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司马迁个人的勤奋好学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他在接近下层人民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深刻的进步影响。司马迁这种接近下层人民,深入实地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十分重要十分可贵的。
二、尊重事实,不因个人爱憎歪曲历史真相
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有一点即指作品的抒情气质而言,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任何其他史书所少有的。整部《史记》是一部爱的颂歌,恨的组曲,是一曲完整的、用血泪和生命写成的悲愤的诗。《史记》里怎样处理激情与理智而冲突?司马迁有强烈鲜明的个人爱憎,但是他又能做到不被个人的爱憎所惑乱。他正视现实、承认现实、他能突破感情的浪潮,如实地写出他所掌握的事实的真相。即使他不理解,不舒服,即使要写的东西与他的感情有矛盾,他也要强制自己如实的把它写下来,叫读者自己去进行分析研究,这里也突出的表现了司马迁的巨大勇气和将强的意志力。
司马迁蹲过监狱,受过宫刑,他对于封建社会的酷吏峻法是深有体味,而深恶痛绝之的。由此连带而来的是他对先秦法家人物的反感,他在《商君列传》里“太史公曰”的论赞评论基本上是荒谬的,表现了司马迁对于商鞅的十分厌恶的感情,没有肯定商鞅的历史功绩。但写了是我们细读列传的正文,就会发现记事于此完全不同,事实上正文表明是很好的。对于汉代初期的政治家,司马迁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他在《袁盎晁错列传》里“太史公曰”里对于晁错的评论是错误的,没有肯定晁错在维护中央集权、在打击诸侯王割据势力上的历史功绩。但是列传的正文却写得明白,在列传正文中晁错的出发点,晁错的耿耿忠心也都交代的清楚。这些都说明着司马迁尽管从感情上厌恶商鞅晁错的为人,厌恶他们所执行的严法,但是对于他们所作的事情本身,却保持了秉笔直书,丝毫也没有掩盖他们的功绩。
司马迁对于李广是极为敬佩的,他在《李将军列传》里的“太史公曰”里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种歌颂似的倾心称道,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但是,司马迁在列传的正文中也没有掩饰李广的缺点,如“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写出了他的残暴不仁,“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写出了他的小肚鸡肠、公报私仇。至于司马迁同情项羽,但也详细地写出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司马迁反感刘邦,但也写出了他必然成功的条件。司马迁在展示楚汉战争的失败原因上,强调了方针政策在取得人民拥护方面的决定作用,这是崭新的东西。“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因为刘邦实行了一系列受人拥护的方针政策,使得天下人都“惟恐”刘邦不为王,这是根本的因素。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正确的,远远的超过了他的前人。
三、坚持实理,勇敢无畏地秉笔直书
一个历史家能不能掌握有关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丰富可靠的材料,能不能有进步的观点看法,这是一回事;能不能如实的把它写下来,那是另一回事。例如《三国志》里就有许多故意歪曲事实,为统治者回护的写法;《宋史》又有许多浮夸吹捧,故意为某些人张扬事功的情节。对比之下,司马迁在这里表现了可贵的坚持实理秉笔直书的勇敢无畏精神。
早在先秦历史家中,就曾有过一些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秉笔直书的人,例如晋国的史官曾不畏赵氏的权势而直书过“赵盾弑其君”齐国的史官为坚持写明“崔柕弑其君”而不顾一个一个的被杀头。但是先秦史学家的思想观点比较迂腐,他们所坚持的东西不一定进步。司马迁就不同了,他的思想观点比较进步,他的感情,他的爱憎,他的褒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态度,他说出了当时进步的人们想说而说不出,或者是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例如,秦朝是刚刚被项羽所领导的农民队伍推翻的,当然它有许多历史错误;但是秦朝在历史上有没有应该肯定的功绩呢?汉初以来,整个社会对秦朝是一派攻击与辱骂,甚至有些思想家历史家都不承认秦朝时一个朝代。司马迁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不顾一切官方的态度和社会舆论的攻击,力排众议,针锋相对的在《六国年表》《礼书》当中肯定了秦朝的历史功绩。
对于前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敢于做出不同于当时一般舆论的公正评价是需要勇气的;而对于本朝代的人物和事件,能够不掩盖真相,能做出比较公正的分析评价,则尤其需要勇气。他在当时董仲舒等大搞“天人感应”的邪气下,风吹不动,毫无奴颜婢色,不管什么人物到了他笔下,他都拂去他们神圣灵异的光圈,而还之以凡夫俗子的本相。据董仲舒之流来说,刘邦是上帝在五百年之前就已经为汉代选好的“圣人”了,但是刘邦在司马迁笔下却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许多挫折和失败,有时甚至是极惨的。刘邦也有许多品质和性格上的毛病,如好酒好色、待人无礼,奸诈圆滑,不讲信义,有急则找人代死,遇难则踢儿子下车等等。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封禅书》则是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的一些荒唐活动。在《平淮书》里,司马迁对汉武帝征伐匈奴、讨伐大宛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匈奴列传》《大宛列传》《佞幸列传》里,司马迁对当时受汉武帝宠爱的那些权贵红人们 的骄奢跋扈,贪纵无耻,一一进行了揭发与鞭挞。《酷吏列传》揭露了汉帝国即使在最强盛时期也存在着黑暗腐朽的一面。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做一个好的历史家必须具备“史学”“史才”“史实”,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史德”,这条补充非常重要,因为有好材料、好观点不一,定就能如实地写出来,影响历史家说真话的因素很多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同时具备以上四条而无愧色的,司马迁是极其罕见的一个。
(二)如何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采自《史记通论》)
“史家之绝唱”主要表现在《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体例和实录精神(本观点源自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具体内容见上一个问题。
《史记》的文章不仅以事理服人,而且以感情动人这是非常明显的。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绝不是偶然的。《史记》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抒情效果呢?我们从两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史记》的内在韵律
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明确概括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要探索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要总结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自己的观点学说,而这一切又都是融贯、体现在他这部表面看来完全是历史的著作中。司马迁不是政治家,他的治国平天下的见解象贾谊、晁错那样可以直接化为贯彻执行的措施纲领;他是一个历史家,他只能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寓褒贬,别善恶。他在那些伟大崇高善良的人物身上,赋予了他们以理想的光辉,倾注了自己无限的热爱与景仰,从而表现了自己对于这种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的努力追求;他在那些卑鄙奸邪阴险的人物身上,也更突出了他们作为一股反动势力的那种腐朽丑恶的本质特征,流露了自己对这些人的无比愤怒与轻蔑,表现了自己对这股邪恶势力的痛心疾首的唾弃与鞭挞。



      
沙发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15: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
1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写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或以募敌众,或以强制弱;或设伏劫营,或围城打援;或江上水战,或陆上车攻;或强攻,或智取;以致火攻、水淹、马战,乃至徒手搏斗,表现各异,充分显示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三国志演义》描写战争,又突出智斗,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决策以及战术的运用。
3作者笔下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得惨烈可怕,而如一曲英雄的史诗,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往往洋溢着诗情画意。有时在激烈的战争中,又穿插着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如在赤壁之战的进程中,作者不吝笔墨,大写诸葛亮与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等,把战争写得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总之,这部小说中的战争描写,不仅仅歌颂了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赞美了智,传递了美。(前三点采自袁行霈版本)
4 《三国志演义》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写出战争的个别性。袁曹官渡之战和吴蜀彝陵之战,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同时也都写了火攻,但是小说根据两次战争的不同条件,运用不同的战术,把两次战争写得毫不重复,各尽其妙。赤壁之战和猇亭之战也有相似之处,但正如毛评本第八十四回评语所说的:“曹操赤壁之兵,骄兵也;先主猇亭之兵,愤兵也。骄亦败,愤亦必败。”一个因骄傲而麻痹大意,一个因愤怒而失去理智,殊途同归。(4、5两点采自郭英德《四大名著讲演录》)
5 《三国志演义》不是从概念和模式出发,而是从史实、生活出发,极力写出战争的复杂性。战争并不是一个好汉祭起无敌法宝就能胜券在握,而是智与勇、胆与识、生与死的较量,因此它常常充满着惊险性、偶然性和复杂性。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有街亭之失,所向无敌的关羽却被偏将马忠活捉。在描写战役、战斗之时,小说不回避胜利一方的某些失误,所以胜利一方常常是大处得胜小处失败,而失败的一方却是局部取胜,全局惨败。
6 结合人物个性写战争。不是单纯地描写战场拼搏,不是单纯追求战争场面的紧张热闹紧扣战争胜负原因一步一步地展开描写和叙述。赤壁之战表现尤为精彩。《三国志》记在赤壁之战非常简略,《三国志演义》却以长达八回的篇幅,把故事渲染得波澜壮阔、淋漓尽致。在决策阶段写孙刘联盟的形成以及孙吴内部和战之争,处处强调了孔明的作用。在双方备战阶段中,作者仅仅抓住曹军不习水战的问题,写周瑜和曹操之间来回隔江斗志,曹操两次派遣蒋干过江以及遣蔡中、蔡和诈降,都被周瑜识破并巧妙地加以利用。但是周瑜这些计策每次都不出孔明的意料。周瑜嫉妒孔明,想用断粮道、造箭杀孔明,计策也被孔明识破。这样作者便很自然地写出孔明的才能、气度处处高过周瑜。在写交战双方敌我矛盾上,作者较多的是依据史实加以铺张,在写周孔的内部矛盾上几乎全凭虚构。(采自游国恩版本)
7战争叙事中历史情绪的渲染及整体性的审美效应。(采自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三国演义》的独特贡献,对史传文学战争叙事艺术的弘扬不再株守于某一历史事件,而是侧重于历史情绪的整体性的渲染。虽没有突破传统情节小说叙事的约束,把情节线索、时间顺序以及人物性格作为小说的叙事结构方式,但已借助情节与情节之间组合的张力,把主体情感意识与历史内容想契合。这一特征的明显标志是战争叙事不完全依照历史过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而是依照小说家的主体情感意识作为中心控制,在不改变历史基本轮廓和基本流向的前提下,控制和协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不同层次的战争叙事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交叉又严格有序地展示和演进,构成了一部伟大的历史悲剧。其主要的表现:
①小说家在主体情感控制下,调配战争的历史地位与叙事的层次地位的倒错,表达一种对历史悲剧凝重的沉思和冷峻的激情。小说家描写每一次战争或战役的全过程,其规模的大小、色彩的浓淡常常和主观情感相联系,形成战争在历史上的规模与小说中叙事的地位不尽一致。诸如当阳之战一类战争描写在三国史的研究上不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小说家投入的笔墨却有声有色,占有相当的规模。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叙事更是如此。这种倒错现象正是历史小说战争叙事的审美特点。
罗贯中在历史基本轮廓和基本走向的大趋势下,淡化了历史演进的实际过程,偏偏去着重写他的情感所偏重的刘备、关羽、张飞及诸葛亮的悲剧。罗贯中用历史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使人感悟“意蕴的空间”:把刘备集团作为仁义之师来寄托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把曹操集团作为恶德的渊薮,于是两种道德伦理观念、两种人格力量的冲突与对抗,形成了悲剧的冲突,激起后人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思考、沉思。
②战争叙事结构各个层次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倾向都朝向一个情绪焦点聚合,表达的社会舆论、民众情绪和民心向背,构成了历史悲剧的组成部分。战争掀起的社会舆论、民众情绪,是时代敏感的神经,是历史巨变潜在的社会背景。譬如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愤怒,九州各地的声讨。小说家从四面八方来写:社会现状、公卿百官普遍的心理、灵符巫术等民俗民众的憎恶感情,上天报应,最后集中到一点:讨伐董卓、反对暴政。反暴政的历史情绪便成为这部伟大历史悲剧精神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小说家主体意识。
③《三国演义》战争叙事结构中点缀的汉末譏纬谣谚,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进步的社会理想,是社会思潮的历史缩影,例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④战争犹如火山爆发,掀翻了历史坚硬的层面: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国演义》在战争叙事中很巧妙地勾勒出几个儒学知识分子,烘托出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政治力量的儒生的境况和人格的异化,如22回写郑玄的儒学大师的风采和气度。


(二)《三国演义》塑造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所采用的手法(袁行霈版本)
    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也长于写人。它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这些艺术典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一定的“类”的意义。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乎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它适应并规范了古代读者的艺术欣赏趣味,所以使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赵云、周瑜、司马懿等众多的人物形象一直具有迷人的艺术魁力。《三国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
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主要有:
一、出场定型。
如写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非凡抱负,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
二、反复皴染。
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之凶残,连续写了他梦中杀人,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写他的奸诈,就写他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马犯麦田而割发代首;写他的雄豪,则写他棒责蹇硕之叔,献刀刺卓,矫诏讨卓,支持关羽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样就把一个专横残暴、阴险狡诈,又豪爽多智、目光远大的“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写得血肉饱满。
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笔墨一般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的色彩,虽然不一
定能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但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却十分吻合。例如关羽斩华雄一节,文字不多,只“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并没有作细致的描写,最后当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下时,只点了一笔,战前酾下的热酒:“其酒尚温”。这四个字,就不无夸张地突现了关羽的神勇。张飞在长坂桥上连吼三声,竟使“曹操身边夏侯霸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百万曹兵“人如潮退,马似山崩”,其勇猛、其气势,跃然纸上。死诸葛走生仲达。
四、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寄托着作者主要理想的刘备之仁,就是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进行刻画的。曹操与袁绍同为奸雄,一个雄才大略、识见高超,另一个则外宽内忌、多谋少决,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出山一节,通过徐庶、司马徽的赞美、推荐,三顾茅庐而两次不遇,一些亲友的歌吟谈吐,以及山林景色的幽雅清美,层层烘托了诸葛亮的高洁品格和绝世才能。刘、关、张第三次去请时,孔明“昼寝未醒”。此时,“玄德叉手立于阶下,将及一时”,“张飞大怒”,准备去“放一把火”烧他起来,而“云长急慌扯住”,在强烈的对比中,把刘备的宽厚、张飞的莽撞、关羽的沉着,表现得维妙维肖。这类对比手法,对于区别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物“同而不同”十分重要。比如同为勇猛的战将,神勇的关羽、骁勇的张飞、智勇的赵云、英勇的马超,各有特点,并不成为一种类型化的人物。
五 人物语言也是写人物的重要手段,如张飞“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
六 人物性格的正反两面性(游国恩版本)反复渲染并不使人物性格简单化,张飞虽然粗豪,却有从善如流的一面,他初见孔明做军师不服气,等到旗开得胜就立刻下马拜服。出到丰阳县见庞统怠职,他勃然大怒,等看了庞统断案立刻就称赞他的“天才”。作者把这两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就使张飞那“快人”的性格写得分外令人可爱。又如写关羽义勇的性格,不忽视他刚愎自用的缺点,“量大失荆州”的错误。
但也应该看到,小说所塑造的这些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的冲突,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了失真之感,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板凳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16:40 | 只看该作者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袁行霈版本)
作为一个整体收录于《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对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1、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这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1)从游子方面来说,《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不过,与以往史传文学中主人公在富贵以后流露出的乡情不同,《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之士,更引人同情与怜悯,且他们思乡的焦点集中在妻子身上,思乡与怀内密不可分,这也与《诗经》中以父母、子女作为思念对象有异。
这些士子之所以离家,为的就是能建功立业,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在诗中将这种理想用坦率的语言加以表现,体现出强烈的积极用世精神,如《今日良宴会》写到:“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然而,游宦的成功率很低,多数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只能在其他方面寻找慰藉,想要在现实中过得更快活、更自在。于是,他们“涤荡放情志”,去追求燕赵佳人,不相信成仙术,“不如饮美洒,被服纨与素”,达观的话语中仍可看见其深层的悲哀。
(2)《古诗十九首》中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复杂多样的。对于游子的盼归而不归,思妇的反应却大不相同。有的非常珍视自己的婚姻,对游子的爱恋极深,远方捎回的书信,她会置之怀中,“三岁字不灭”。有的觉察到“游子不顾返”的苗头,只有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也有的思妇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忍受不了寂寞,发出“空床独难守”的感叹。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则是表现思妇独处时的精神苦闷,担心游子喜新厌旧,担心自己的真情不被对方省察,担心外力离间。与游子相比,这些思妇更显孤独。
2、人生哲理的揭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又不乏思辩色彩。
(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诗中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主要采用两种手法:一是物长人促,人物异质,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有限,所谓“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就是以金石的坚固来反衬人的寿命短暂;二是物我同构,外物和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多首诗篇出现的节序之感,都是推物及人,点出人生的短暂。
(2)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行行重行行》、《冉冉生孤竹》中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这是痛苦的人生体验,这两位女主人公都因为婚姻变故而有迟暮之感。这些女子不是因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然衰老,而是思念使其芳华早逝,就更令人悲哀。而男主人公的羁旅情怀中,也不时有早衰、速老的感慨,抑郁、思念使他们生命周期缩短,诗人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3)忧郁与欢乐的关系。人的忧与乐相反相成,经常纠缠在一起,《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揭示了这种关系,并提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消极解脱方式。他们是从精神解脱的高度看待及时行乐,对物质条件并不十分重视,而且是得乐且乐,化忧为乐,甚至是以忧为乐。
(4)来去亲疏的关系。“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这是诗人见到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所产生的感触,也是对人际关系富有哲理的概括,诗人从来去相继的历史长河中看待亲疏的推移变化,揭示出时间之流给人带来的角色转换。《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等诗篇对此都作了形象的表现。不仅生者与生者相亲,与死者相疏,生者之间也有来去亲疏之异,此为人情世态之常理。
3、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生活感受。
(1)敏锐的节序感。《古诗十九首》的不少作品中都对季节有所明示或暗示,这些标示节序的物象既是作为激发诗人情感的对象出现,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载体。诗人以伤感的情调回应季节的变化,萧瑟的秋风固然引起游子的苍凉,就是“东风摇百草”的春天,他们心中产生的也是“所遇无故物”的失落和孤独。
(2)微妙的空间感。《古诗十九首》所展开的空间方位是多维的,诗人把自己置于不同的方位,产生许多微妙的感受。“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这是远距离的心灵沟通,天涯咫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近距离的交流受阻,是咫尺天涯。所谓“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就是通过展现空间距离的遥远,抒发未能及时建功立业的惆怅,暗示宦游的前景渺茫。
(3)深切的世态炎凉感。《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寓居他乡,饱经忧患,他们需要同情和帮助,对人间冷暖的感受特别强烈。《西北有高楼》中“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诗句,实则是知音难遇的慨叹;而《明月皎夜光》则是有感于朋友间的友谊不牢固,所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袁行霈版本)
(1)起兴发端的巧妙运用。
《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又不径而直言,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徊,很多诗篇都能用典型事件或具体物象巧妙地起兴发端。如《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选择的都是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而以物象发端多选择和时序相关的景观,抒情主人公或遇春草,或临秋风,由此引出种种思绪。有的以事件起兴的诗篇,还往往顺势推衍成一个故事,如《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写女主人公收到远方寄来的物品发端,然后写她们对游子的礼物如何珍视、或精心收藏,或巧加裁剪。
(2)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构,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凛凛岁云暮》展示的即是一个有关游子思妇的典型意境:思妇在岁暮给游子寄去衣被,自己也思绪如潮,在梦中见到思慕已久的“良人”,并且携手同归,然未及同床共枕,游子便倏然离去,只留思妇醒后回忆,一洒相思泪。《西北有高楼》的抒怀主人公先是听见高楼飘来的乐曲,接着品味其中的慷慨和悲哀,最后幻想“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构成恍惚空灵的境界。《迢迢牵牛星》通篇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而无法相聚的痛苦,把两个本来无情的星宿写得如同人间被拆散的夫妻,诗中无一句言及自身痛苦,但又无一语不渗透作者的离情别绪。
(3)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古诗十九首》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其语言既是浓缩、积淀已久的,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诗中还化用了许多古代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至于《青青河边草》、《迢迢牵牛星》两诗叠字的巧妙运用,《客从远方来》中双关语的自然融入,又颇得乐府民歌的神韵。“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4)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沈德潜评价说:“置书怀袖,亲之也;三岁不灭,永之也。作意措词,微而婉矣。”只有对人爱敬到了极点,才有可能对他所赠的东西珍重系心到如此的地步。(本点摘自北师大98版文学史)
(三)道家思想对于汉代文人诗的影响(尚学峰老师著作《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
古今研究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人大都注意到这些作品真率自然的特点,元代的陈绎近代的王国维都曾提到过。汉代文人五言诗大胆地抒发诗人的真感情、真愿望,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儒家的名教规范和伦理观念,这一特点是非常突出的。在艺术方法方面,道家崇尚自然朴素的风格,反对雕饰与造作,汉代道家更是极力提倡表现真情。
和新声俗曲相比,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由愉悦感官到感叹人生。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末文人五言诗有意识地减少了娱乐成分而强化了感慨人生的内容。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游子思妇的怨伤,是落魄文人的哀感,是人生苦短的悲歌。尽管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仍和文人的娱乐生活有关,甚至有的作品就是在宴饮歌舞的场面上演唱的,但作者却很少正面铺写这种享乐生活的场面,而是以此为背景,引发出对人生的咏叹。例如《今日良宴会》一诗,开头便唱出“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但诗人却并未对宴会上的这种欢乐景象作进一步的描写和渲染,而是引发出“令德”所唱之“高言”。又如《生年不满百》一诗,这首诗显然脱胎于汉乐府《西门行》,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情调极其相似,但是《生年不满百》却略去了《西门行》中描写行动和渲染享乐方式的内容,从而使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更为强烈,更为集中。至于那些以离别相思、世态人情等为题材的作品,就更为直接地抒写怨怀、咏叹人生。汉末文人五言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它们凝聚着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深切体验,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人生出路的执着的思考,特别是充溢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忧郁和感伤。在发挥着娱乐功能的同时,汉末的文人五言诗注重揭示生活的缺憾与痛苦,注重抒发对人生的困惑与焦虑,成为不折不扣的生命的咏叹调。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缘事倒缘情的变化。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但是,在汉末的文人五言诗中,这一缘事而发的创作原则去被缘情所替代。尽管这些作品所抒之情也是由具体的生活事件所触发,但诗的重心却由叙述生活事件,再现生活场景,转向抒写人生感受。这种感受也不再局限于一人一事,而带有超越时空和具体人物事物的普遍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诗中也极少出现乐府诗中那种细致的铺陈,而采用更为概括更为集中的感叹和议论。例如“今日良宴会”和“生年不满百”,都是略去对宴饮享乐生活的具体描写而直接抒发人生感慨。
地板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18: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试论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
正如宋诗直到欧阳修等人登上诗坛才显示出独特的面目一样,宋词到柳永手中才发生重大的变化。
1、体式变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方面: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篇幅体制,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2、题材变
  其次,在创作方向上,①柳永的词是市民情调的表现: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如《满江红》(万恨千愁),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②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③柳永的词作还体现出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并且在题材取向上也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如《鹤冲天》(黄金榜上),尽情地抒发了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
    3、手法变
    铺叙与白描手法的运用也是柳永词作的重要特点: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慢词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上举《定风波》、《满江红》词;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时,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在时间结构方式上,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浪淘沙慢》(梦觉)。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柳永对于词发展的贡献还体现在俚俗语言的运用上: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北宋中后期,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
(李美超建议你如果答题时还有时间就最好把我以下精心整理的补充内容答出来)
柳永发展慢词的四种方式(摘自程千帆《两宋文学史》)
慢词并非始于柳永。唐代中叶以来兴起的曲子词,短小的令词和长调慢词是早已有之而且并存的。但晚唐以迄宋初,在词坛占优势的仍然是小令。直到柳永为了在内容上能反映城市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他才以全力写作慢词,促进了词体的发展,在词史上做出了新贡献,他发展慢词主要有四种方式:
1、首先是利用民间原有的词调。
敦煌曲子词调名见于《乐章集》者共十六阙,其中《倾杯乐》全同,《凤归云》《内家娇》部分相同,此外如《斗百花》《凤衔杯》等调也有直接或间接的继承关系。
2、第二是旧曲新翻
李清照《词论》指出柳永词调的特点是“变旧声作新声”。(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柳永根据仍旧流行于市井间的唐代宫廷和教坊旧曲翻新为词调。如从大曲、法曲、曲破中翻为慢曲新腔者有《雨霖铃》《法曲献仙音》《法曲第二》等。
3、第三是小令拓展为慢词,从短章铺衍为长篇。
如《定风波》《玉蝴蝶》《婆罗门》《长相思》等,在敦煌曲子词中是小令,到柳词已经演变为慢词。又如《女冠子》在《花间集》中是小令,前段五句,后段四句,共四十一字,而到柳永手里,却发展为前段十句、后段十一句共一百十一字的长调,不仅字数大增,而且韵律和音节也起了变化,成了与小令完全不同的婉转曲折的新腔。
4、自创新调
唐五代词或不分片,或只有前后两叠。柳永从内容出发进行了开拓。除了重新创制二叠的慢词如《笛家弄》等以外,还创造性地把二叠发展成三叠如《曲玉管》《夜半乐》等。特别是他自己独创的三叠词《戚氏》长达212字。
柳永深明音律,熟悉唐代的旧曲,又遍习宋代的新声,因此他能发挥创造性,制新调,填新词,为其后的词奠定了繁荣昌盛的基础。
柳永词的结构模式(谢桃坊《唐宋词概说》)
长调的体制比小令宏大复杂,而词的每一调又独具音律与表现的特点,因此在创作时的谋篇布局和整体构思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柳永词的艺术结构方法具有富于变化、层次清楚、和谐完整的特点,基本型式有以下几种:
1、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如《八声甘州》
词的上片描写深秋的凄凉景象,下片触景生情,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
2、上片由写景到抒情,下片追忆到现实情境,结构方法较为复杂。如《曲玉管》词写别后的相思之情。首以暮雨制造悲秋气氛,以倚楼凝愁
5#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19:38 | 只看该作者
(一)《左传》的叙事艺术(袁行霈版本)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 多种叙述手法的综合运用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僖公三十二年)秦师经过周都洛阳北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成公十六年)
    2 重视因果关系的展示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①《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 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而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至此,叙述圆满结束。
    ②《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如,作者在总结城濮之战经验时云:“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僖公二十八年)不仅是城濮之战,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而且叙述中往往还带有神秘因素。以《左传》 中常出现的预兆为例,这些预兆大都有道德化倾向: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而悖于礼义之事,则常有凶兆。这些预兆有时是智者的言论,有时则是占卜、梦境、天象等的神秘暗示。如“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在“僖公十年”就有已故晋太子“敝于韩”的预言;“僖公十四年”又有晋卜偃“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的预言,战前又有秦卜徒父释卦之兆,晋惠公不从占卜之失。在这些看似神秘的预兆之后,是晋惠公违礼、失义、背信之举。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 戏剧性情节的生动描写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不仅如此,《左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如 “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不可能有第三者在旁听见或记录,当是作者根据传闻和揣想虚拟而成。这种写法,可以看作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左传》中还记述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如“成公十年” 记晋景公之死,情节曲折怪诞,用三个梦构成了互为关连的情节。写晋侯所梦大厉,画鬼如生动的令人毛骨悚然;病入膏肓的描写,极为生动有趣;桑田巫释梦之语,小臣之梦的印证,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仿佛志怪小说。
    4 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①《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 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晋灵公不君”中,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宣公二年),齐晋{安革}之战中代君就俘的逢丑父等(成公二年)。 ②《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左传》有些描写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晋文公是《 左传》中着力歌颂的人物(庄公二十八年至僖公三十二年)。他由一个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亡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的成熟过程。楚灵王是《左传》中被否定的国君形象(襄公二十六年至昭公十三年),他在即位前的争强好胜,野心勃勃,弑王自立,即位后的残暴,骄奢狂妄等,都显示出他确实是个昏君。但同时,作者又表现了他宽容纳谏,知过能改,不记前怨,风趣等性格特点,并写了他最后悔恨自己的残暴,刻画出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
    ③《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如成公二年的齐晋{安革}之战,《左传》这样描写战争场面,展现战争的全貌,表现人物个性: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硃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 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 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 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 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卻克受伤,解张、郑丘缓鼓励他坚持战斗,当时战场上紧张激烈的场面,可想而知。三人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气概,在对话和行动描写中,也得到充分表现。
    5  成功的细节描写
    《左传》在战争描写中还有许多与整个战局关系不大的事,这些事只是反映了战争的一些具体情状,在战争中并不具有重要意义。《左传》还在复杂的战争过程、政治事件中,大量描写细节。作为历史著作,这些描写内容完全可以不写或略写,但《左传》却大量地描写了这些琐事细节,它们在叙事生动和人物刻画方面具有文学意义,如“宣公二年”的宋郑大棘之战,其中狂狡倒戟出郑人,华元食士忘其御羊斟,华元逃归后与羊斟的对话,城者之讴等,都非这次战争的重要事件,但如果只写宋郑战于大棘,宋师败绩,郑人获华元,华元逃归,则必然使叙事枯燥无味,毫无文学性可言。正是这些次要事件中的细节描写,才增加了 叙事的生动传神。又如“宣公四年”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写了公子宋食指大动,郑灵公食大夫鼋不与公子宋,公子宋怒而染指于鼎等细节,整个事变由食无鼋这件小事引起,而公子宋的贪馋好怒,公子归生的迟疑懦弱、郑灵公的昏庸可笑都在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表现了出来。再如“哀公十六年”记楚国白公之乱这一政治事件,最后写叶公子高平叛,没有着重写叶公的重大军政措施,而就叶公是否该戴头盔这一细节反复渲染:
    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 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
突出国人对叶公的爱戴和叶公急于争取国人的心理。叶公平叛之所以成功, 他的可贵之处,都在叶公免胄的细节中表现出来。
(二)《左传》记言的特色(采自尚学锋老师笔记)
.    1微婉巧妙的辞令
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大夫进谏,行人应对,都讲究辞令之美。因此,《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①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这段对话: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当时很多出色的外交家都善于在谦恭有礼的形式下据理力争,机智巧妙地挫败对方。例如晋国子产即擅长于此,他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就连晋国赵文子也说:“其辞顺,犯顺,不祥。”对郑国给予礼遇。书中记孔子对此发表评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这里所谓“文”,即是指辞令的优美巧妙,它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②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例如僖公二十六年,齐国伐鲁,鲁人展喜以“犒师”的名义与齐孝公进行了一番对话:
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鄙夷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
展喜抬出先王之命,表示鲁国有恃无恐,实为指责齐国“弃命废职”,违背礼义。其辞令优游婉顺,不卑不亢,而又绵里藏针,内含讽刺。于是,齐侯自知无理而撤军。这番辞令所以产生这番效果,主要还在于道义的力量。春秋时期,违礼行为虽屡见不鲜,但在正式场合,礼仍是规范人们行为和国家关系的公认准则,违礼失信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援引先王之命,揭示礼义所在,自然是有力的武器。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它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③《左传》中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例如,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便讲得坦率而深入,有力地打动了秦伯。它如桓公二年的臧哀伯谏纳郜鼎、僖公五年的宫之奇谏假道,也都有严谨细密,娓娓动人的特点。
此外,《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韵味悠深,这也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2《左传》叙述语言的特色(采自袁行霈版本)
①《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时的狼狈之状云:“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为争渡船逃命,先上船者以乱刀砍争攀船舷者手,落入船中的手指竟然“可掬”。简练的一句话,写尽晋师争先恐后、仓皇逃命的紧张混乱场面。②《左传》叙述语言有着浅近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特征。《左传》除多用准确生动的描写外,还多用比喻,如“风马牛不相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宣公十二年冬天,楚国出师灭萧,将士“多寒”,于是“(楚)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楚王劳军的体恤之语,温暖将士之心就如披上了绵衣。以一个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楚王慰勉之殷,将士愉悦之情。“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部分内容采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卷,北师大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五)《左传》战争描写的特色(采自尚学锋老师笔记)
《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例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前后历时三年,卷入者达十一国之多。作者围绕晋楚争霸的主要矛盾和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劣得失展开叙述,先交代了楚国向北扩张,侵扰中原小国,晋国抗拒楚师,企图建立霸业的背景;又详述晋文公如何“教民”如何任帅,如何展开外交活动,孤立楚国;而楚国一方其主帅子玉如何“刚而无礼”,君臣间如何意见不一;在此基础上又写了晋国在交战前的反复磋商准备,以及王子玉的请战和晋侯的回答;最后,以极简略的笔墨叙述了晋国的战术措施和战斗过程。如此头绪纷繁的战事,写得有条不紊,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体现了举足若轻的叙事功力。在作者看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更与政治的好坏、民心的向背与策略的得失有关,他在叙写战事时往往以此为着眼点去取舍材料,谋篇布局。即使写一些较小的战事,也能体现出这种深切用心。如庄公十年叙齐鲁长勺之战,竟用几乎一半的篇幅详述战前准备,表现鲁国采纳曹刿的建议,取信于民;至于战斗过程,则着墨不多,只是交代鲁国一方的正确战术;最后又让曹刿对胜利原因作了总结。文章简洁明了,叙次井然,既有真切的描写,更寄寓了深刻的战争经验。
书中也不乏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例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精彩传神,惊心动魄。在交战的前一天,齐国高固单车闯入晋军挑战,“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其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可见其士气高昂,勇不可当。战斗开始前,齐侯又狂妄地宣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竟然未给马披上护甲就开始冲锋。晋军奋力迎战,郤克被箭射伤,血流至足,仍击鼓不停,但终因伤势过重,大叫:“余病矣!”张侯手臂中箭,鲜血染红车轮,他斩断箭杆,继续驾车,在这关键时刻,他一面与郑丘缓一齐鼓励郤克,一面又用左手执辔,腾出右手帮助击鼓,战马狂奔不止,晋军紧紧跟随。于是“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文中对齐军的骄傲轻敌,晋军的勇敢顽强以及战斗的紧张激烈,都写得历历在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此精彩的战争描写,在以往的作品中还未出现过。当然,作品写得这样详尽生动,又是为了具体揭示双方胜负的原因。
(以下几点采自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
1.在坚持描写战争全过程的前提下,作者对各次大战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或者是着重描写战争的起因和酝酿,或者侧重交战的经过,或者偏重战争所引起的后果和影响。
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重在记写战前的酝酿过程。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之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一直写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开始正式交锋。而双方交战仅仅是“己已”一天的事,作者没有用更多的笔墨。秦晋郩之战是自冬至春、历时三月而败于一日的一次战争,作者着重描述了战前、战后的情形:秦三帅出征蹇叔哭师、王孙满的议论和文嬴的说情、先轸暴怒和阳处父追赶的经过;而秦师在郩二陵如何被截击、三帅如何束手就擒的情景则一概略而不记;这次战事的影响一直联写到二十年后的彭衙之役和其后的王官之役。
又如平阴之役,晋率诸侯伐齐。这是《左传》中两方交战时日较长的一次战役,作者极详细地记录了交战过程中各方的军事进程,按照时间的顺序作了如下记录:
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丙寅晦,齐师夜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己卯,荀偃、士匄訇以中军克京兹。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壬寅,焚东郭、北郭,……甲辰,东侵及潍,南及沂。(《左传•襄公十八年》)
这次战争齐国的失败是齐顷公指挥的节节失误造成的。由于他的怯懦和优柔寡断,使得齐军一再贻误战机,致使晋军步步进逼,所以作者详细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战事的进程是有他的道理的。
不同的记叙侧重面,反映作者对每一次战役成败原因的分析。战争在哪一个阶段上失误、在哪一个阶段上获胜,这一阶段往往就是作者记写的重点。城濮之战的胜利主要是晋文公与诸将帅谋划的结果,因此作者自然对战前的酝酿过程浓墨重彩;郩之战的失策并非在秦军经过两郩的时候,所以作者对此略而不记,而着重描述了蹇叔、王孙满对败局的预见。一般来说,《左传》对战争的性质和发起原因分析较多,作者希望在战前的分析中找到之所以爆发和成败的原因。不过这同时也导致了另一种倾向,即《左传》记叙每战胜负必有预言或征兆,使读者从一开始就可得知战争的结局:如城濮之战有晋文公听舆人之诵、梦与楚子搏;郩之战有蹇叔和王孙满的预言;韩之战于战前有秦卜徒父释卦和晋惠公不纳庆郑之谏,等等。这种写法为后代描写战争的小说所袭用,并使之程式化。
2.作者善于通过个别情节和场面的描写,记录战事的全貌。由于描写角度的变换,使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齐鲁长勺之战,从战争的发动到结束是完全围绕曹刿的活动来写的。通过曹刿请见、与鲁庄公论战、同乘指挥战斗的前前后后,将这次战事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楚宋泓之战,作者只着重记写了宋国一方,宋襄公与大司马固争论战术的情节一直贯穿着战事记叙的始末。二人之中,又侧重于描写宋襄公,通过宋襄公的愚顽和迂腐,为人们提供了生动的军事常识。又如宣公二年宋郑大棘之战,作者在直截了当地记录了战事的胜败之后,补叙了战斗中的两件小事:一是狂狡违反兵戎相交的常规,用自己的武器去救落井的敌人,结果为敌人所获;另一件事是宋国指挥作战的主帅在战前大会餐时忽略了对自己御手的关照,结果交战时他的御手羊斟把主帅的车一径赶到敌阵里去了。这是两个非常有意义的小故事,借此把宋国在大棘之战中之所以惨败的原因交待得清清楚楚。
晋楚邲之战,作者则采用了交叉记录的方式。在战争的酝酿阶段,通过轮番记录敌对双方将帅议战的内幕,记叙战局的全貌。晋楚双方都在“主战”和“主和”两大派的争执中投入了战斗。交战阶段,作者又采用了交叉互进的叙述,将晋楚双方势均力敌、步步相逼的紧迫情形如实地表现出来:致师挑战,设覆具舟,夜窥敌营,疾进骤退,“车驰、卒奔”,“舟中之指可掬”,“马还”。乙卯一日从破晓激战到黄昏的情景如一幅逼真的画卷,作者简括、洗练的描述,大有“尺幅千里”之效。
哀公十一年的艾陵之战,战斗经过的描写极其简略,而作者用了许多笔墨描写了战败一方将士们矢志死战的情形:
宗子阳与闾丘明相厉也。桑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孙挥命其徒曰:“人寻约,吴发短。”东郭书曰:“三战必死,于此三矣。”使问弦多以琴,曰:“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左传•哀公十一年》)
其中的每一人,作者都记写了一个生动的细节,这群武士相互勉励,决心捐躯疆场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他们在战斗中奋勇拼杀、浴血擒敌的情形也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3.作者重视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中的人。
《左传》中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必定在战争中一显身手。人,始终是主宰战争的重要因素。作者着重描写了英勇善战的将士,他善于在差别中写人。同样是“勇”,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狼瞫的“勇”,是“勇不害上”,不因个人的升降而嫉恨于人,在战斗中为国英勇捐躯。州绰之“勇”是艺高胆大,平阴之役“射殖绰,中肩,两矢夹脰”,“门于东闾,左骖迫,还于门中,以枚数阖。”(《左传•襄公十八年》)齐子渊捷之“勇”是不苟且求生,交战中“改驾,人以为鬷戾也而助之”,他以实相告:“齐人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将郤克之“勇”是轻伤不离战斗,“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其御手解张亦负伤,矢贯手及肘,“左轮朱殷”,然而“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奋勇冲入敌阵。(事见《左传•成公二年》)鲁秦堇夫之“勇”是知难而上,百折不回,攀悬布登城“及堞而绝之,队,则又悬之,苏而复上者三”。(事见《左传•襄公十年》)作家笔下还有从容不迫、风趣而自信的勇士:
晋侯使张骼、辅跞致楚师,……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琴。近,……皆取胄于櫜而胄,入垒,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挟囚。……皆超乘,抽弓而射。既免,复踞转而鼓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外,作者也记写了一些轻狂的勇士:如赵穿的“好勇而狂”,擅领其属出击,铸成败局(事见《左传•文公十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不介马而驰之”,且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事见《左传•成公二年》)勇可谓勇矣,但由于骄纵轻敌都导致了他们的失败。这些勇武人物的形象,作者也是通过不同的行动性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他们性格的差别。
在《左传》关于战争的记叙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节,但是由于作者注意到不同人物在其中引起的变化,不但使记述避免了雷同之感,而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同样是讲论如何迎战外敌的入侵,熟知民情的曹刿断然否定鲁庄公的“小惠”、“小信”,言语简捷,意旨明确;而随大夫季梁则发表了长篇议论,从为政之道说到民与神的关系,洋洋洒洒,苦口婆心,才终于劝阻了随侯的轻举妄动。(事见《左传•桓公六年》)同样是表现与战者必死的决心,秦穆公是“济河焚舟”,显示国君的气魄和威势(事见《左传•文公三年》);齐国的将士们则“相厉”、“含玉”、“歌《虞殡》”。又如同样是描写如何对待败战将军,楚成王是逼迫子玉自杀而死;而秦穆公则“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同样是为被俘的娘家人求情,秦穆姬“以太子、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而文嬴则是委婉地向晋襄公请求放归秦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这两位妇人,一个作为夫人,一个作为母亲,都很知道国君的脾气,因为身份不同,说话处事就有很大不同,《左传》作者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差别,赋予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性格化的行动和语言。
总而言之,《左传》的战争描写是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左传》的精华。以上所述有关战争描写的特点,是更加充分地显现出《左传》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的文学成就。它对后代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以及历史演义等其他小说中有关战争的描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小说,直接从《左传》中学习了各种表现手法。如《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描写、《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写,无论从叙述的结构、战前形势的分析、战略战术的运用(47),到重大场面的描述、战争中人物的刻画,以及预示胜负成败的天象、占卜的记录,都无一不借鉴了《左传》成功的经验。同时其他古典小说中一些有关运兵、武打、格斗的描写,也都与《左传》的写法有多方面的渊源关系。自然,《左传》中蕴含的朴素的军事唯物主义思想和军事辩证法,也为后代小说描写战争提供了典范。有人说:“左氏固兵法之祖也。……孙、吴所言,空言也;左氏所言,验之于事者也。”(李元
6#
 楼主| 热雨小美 发表于 11-6-5 19:20:32 | 只看该作者
(一)如何理解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
苏轼曾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古今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时一个经常运用的话语。现代学人对这一命题作了一些现代学理意义上的阐释。大致而言,所谓“诗中有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所谓“诗中有画”是指王维诗歌中的构图和色彩精巧鲜洁的特点。
王维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他的诗常常吸收绘画技法。
“经营位置”是我国传统的画学六法之一,是“画之总要”,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的景象通过“经营位置”组成一个整体,王维也常用此法。例如《渭川田家》前八句写农村生活中的种种景物,第九句用“闲逸”二字点出,使景物贯穿起来,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
古代绘画,特别讲究虚实、远近、大小的处理,王维的诗也运用了这些技巧。例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以纵横有致、明显突出的构图极为准确地再现了景物的特征。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十分讲究色彩的明朗和对比,并以之营造和谐、柔美的境界。诗人往往以两种或多种色彩构成巧妙的辉映或对比,使得十个色彩更为丰富,并富于变化,给人以更多的美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漠漠水天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皆是不同色彩的两两对照,画面明丽而优美,极为和谐。
诗人还善于利用光影的明暗或流转来传达美感,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其色彩、光影就具有明确的变化不定的特征,给人以脩忽变幻的印象。
“诗中有画”不仅仅局限在绘画技法之中,还指思想感情的表现。如果仅仅把诗写得逼真如画,还算不上最高境界,必须在“画”中饱含着人的气质、性格、意趣,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方可称上品。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到达了“意境两浑”的高度。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青山月夜的美景中透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
(二)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版文学史+李道英老师讲稿)
1、诗中有画(具体分析见上一个问题)
2、诗中有禅
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有些诗尚有踪迹可寻,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所到香积寺时所见以及想以禅定制服世俗妄念的希冀。有些诗则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遇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言诗中有画哉!”又如《鹿柴》《鸟鸣涧》《辛夷坞》一切都是寂静无为,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是不朽的永恒的,“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由此妙诠。”
7#
蒹葭苍苍苍 发表于 11-6-7 21:39:3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收藏了
8#
祥云 发表于 11-8-28 19:21: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
9#
dingding107 发表于 11-8-31 09:43: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看到楼主有些地方总结的特别细致,然后引用许多原文,再描述。。。考研试卷容得下这么多内容吗?时间能够吗?

准备考北师大古代文学,看到楼主的帖子,真是觉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刚开始准备复习,光专业课就那么多的内容,总觉得时间来不及了。。。



10#
keranfeng 发表于 12-4-17 00:15:3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6 00:24 , Processed in 0.17803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