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有关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打印本页]

作者: あぃ    时间: 11-4-22 14:10
标题: 有关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孟庆茂版实验心理学p131上说,对偶比较法在被试人数多于1时
,“因为p与z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先求平均p值再转换为z误差较大,而先求c平均数与先求p的平均数相同的。”
也就是说不可以通过平均p求z,那么为什么在等级排列法时,却可以通过平均c来求p再求z呢

作者: あぃ    时间: 11-4-24 05:47
没有人回答我吗?
作者: yangfanzn    时间: 11-5-1 23:26
是呀 为什么呀??
我也是看到这里 迷惑了 前一页说不能平均C,后一页又明目张胆的平均C
作者: あぃ    时间: 11-5-2 08:46
标题: 回 2楼(yangfanzn) 的帖子
这本书里有好多东西我都看得云里雾里的,还有一些错误.讨论这本书的人好少啊,有什么疑问咱们多多探讨一下吧。
作者: 加油好孩子    时间: 11-5-2 21:37
这本书今天我从书馆借来了。看了下,感觉好难。。

那个在131页那里,首先我不明白的就是虽然N>1,但是我没有看出来它那里用了C分数,其次我觉得他那句话写的就不通顺,什么“由F…………”
作者: あぃ    时间: 11-5-2 22:14
标题: 回 4楼(加油好孩子) 的帖子
p矩阵里的数值就是用c值求出来的,别理会那些什么∑C,总分数的百分比,累积p,根本都没用到。
作者: yangfanzn    时间: 11-5-4 20:17
我又想了想
之所以等级排列不能平均Z而用平均C 是因为当参与评定的人数很少的时候,每个Z分数容易受随即因素的影响,
如果评定人数很多 就应该采用平均Z了
我说的比较抽象 不知道你理解没有
作者: あぃ    时间: 11-5-5 16:59
标题: 回 6楼(yangfanzn) 的帖子
可是对偶比较法也有可能参与评定的人数很少啊,按照书上的说法只要n>1就可以那样计算
作者: yangfanzn    时间: 11-5-5 22:48
这样说吧.你看孟书131页那三个表,单看红蓝比较,红胜661,概率0.661,Z为0.415!假如只有两人参与比较,而由于误差因素造成红全胜,概率1,Z接近3!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比较,由于参与人数的不同造成平均z前后差别非常大!所以我认为平均Z法虽然较平均c法误差小,但必须人数足够多,以尽量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手机码字真累,这是我的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 熊位锦    时间: 11-5-8 11:16
恩,我觉得好像出在一一对应这个条件上额,等级排列法是跟所有的比而得出的等级数,所以可以求百分等级,求P,再转化成z,对偶等级法是两个两个比较,所以应该求不出P吧…这本书我没看,说的只是自己看法哈…呵呵
作者: yangfanzn    时间: 11-5-8 22:19
引用第9楼熊位锦于2011-05-08 11:16发表的 :
恩,我觉得好像出在一一对应这个条件上额,等级排列法是跟所有的比而得出的等级数,所以可以求百分等级,求P,再转化成z,对偶等级法是两个两个比较,所以应该求不出P吧…这本书我没看,说的只是自己看法哈…呵呵
对偶比较与等级排列2种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数据可以相互转化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