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舞风 发表于 06-7-25 10:5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但却比较难学。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
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
论。同学们如何学习这门课程,顺利通过考试,我认为,要注意它是强调“史”的概念
,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重具体作品的分析,为此要有综合比较的能力,要
善于应用归类法来学习。下面我试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的地位、主要文学创
作的特点、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和基本内容、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及文学理论作品等
方面对文学史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三曹:指曹*、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2)
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3)

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1
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
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
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
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2
苟子》的艺术特色是:体系完整,长篇大论,论点明确,论证严密,巧譬博喻,句式整
齐。
《韩非子》议论透辟,观点鲜明,切中要害,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您肆。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
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
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
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3

《吕氏春秋》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负条理,往往以寓
言故事为譬喻,富有形象性。
《史记》的艺术特色有: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②谋篇布
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
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④语言生动、准确、灵
活。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
成就。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结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曹*诗歌创作的特色有:①大都用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②风格苍凉悲壮。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有:①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使之栩栩如生。②记事与记言相结合。③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4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有:①风格完整,意境深远。②语言平淡自然、富于韵味。③
对田园有着真挚的爱,情景交融。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有:①体裁短小,多为五言四句。②语言清新自然。③广泛运
用双关语。
《搜神记》的艺术特色有:①行文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的行文特征。②一些名篇结构
完整,情节较丰富,粗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人物形象比较鲜明。
王维诗歌的特色有:①融诗情画意于一体。②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浓郁顿挫。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③注重人物描写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5

李商隐诗歌的特色有:①诗歌风格雄浑悲壮。②词作兼有豪放和婉约之长。
柳永词作的特点有:①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②尤善于表达羁行役之
苦。③大量制作慢词。④以铺叙见长。
辛弃疾词作的特色有: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三国演义》艺术特色:①善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语言传神、生动、准确。
三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
多数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地王都附近的诗;“颂”有《周颂
》、《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事实
《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2
《西厢记》写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三国演义》以蜀
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自汉末群雄逐鹿至西晋统一历史进程。
《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中心,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黑
暗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
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3
《聊斋志异》描写歌颂爱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政治阶级对
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借离合之
情,写兴亡之感。”
《长生殿》一方面颂扬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
又谴责他们荒淫祸国,企图达到“垂戒来世”的目的。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四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1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乐府诗集》是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
《世说新语》是一体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集。
《西厢记》是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杂曲国的不朽著作。
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2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
《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三言”“二拍”是明代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五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 1
孔子文论: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
法论。
老子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庄子文论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提“虚静”、“物化”和“得意忘言”。
屈原倡“发愤抒情”说。
司马迁提“发愤著书”说。
王充文论倡“真善美”相统一。
钟嵘文论以“直寻”为核心。
李白诗歌理论祟尚自然清新。
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2
王昌龄倡“诗境”论。
司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韩愈文论: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
欧阳修文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严羽论诗倡“别才、别趣”、“妙悟”、“以盛唐为法”。
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3
李蛰主张“童心说”。
公安派:倡导“性灵说”,各尽其变,力求创新
王土帧主张“神韵说”。
沈德潜主张“格调说”翁方纲主张“肌理说”
袁枚主张“性灵说”。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
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
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
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
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
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
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
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祖国愿
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愤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主旨是爱国和忠
君。美人香草意象:美人比喻君王,或者是自喻;香草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
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骚体: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一种新鲜生动
自由长短不一。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秦始皇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并没有给文学带来生机,相反,由于施行的极端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短
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
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谏逐客书》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
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
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但在文化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利
于文学发展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
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一般认为,汉代
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
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
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
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
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
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汉代在中国文学
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
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
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
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总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汉赋的起源:一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
等的关系。二 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
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三 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 骚体赋、散体大
赋、抒情言志赋等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
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第二章 汉代散文《吕氏春秋》、《淮南子》,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
成书特点。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
由分到合的趋势。二 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
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
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
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
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
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
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
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
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
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
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
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三 《史
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
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
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
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第三节 《汉书》一 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汉
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
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
,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文章的演
变:曹丕〈典论 论文〉“概文章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汉乐府诗 汉乐府民
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 叙事成分 三 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古
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
的最高成就。二 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
时失志之悲 《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
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
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
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汉末动乱,代之而起的是三国鼎立。王朝更迭带来的争
斗以及南北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这些都深刻地影响
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文学创作的主题、题材与作品的基调。因
为战争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作家与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
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的无能为力,于
是,我们便在魏晋南北朝文学里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学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及
隐逸的主题。文学风貌呈现出或梗概多气、或隐约曲折、或绮丽华靡的特点,这些都不
能不说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社会动荡不宁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则是门阀制度。
(二)文学思潮
这一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可概括为儒学式
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文学约四百年,其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文学、两
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
这是一个充满新变的时代,一个充满开拓与创造力的时代,一个许多新的文学思想、文
学观念、文学题材与体裁、文学风格与表现方式产生的时代。第一,它使中国文学摆脱
了政教观念的束缚,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第二,随着文学的自觉,对于自身的特
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丰富了。第三,文学的题
材、体裁更丰富了。山水题材、田园题材、游仙题材乃至宫廷题材、边塞题材都出现了
,而且奠定了后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五言诗逐渐兴盛,成为中国诗歌史影响最大、创
作量最多的一种诗体,七言诗在形成中。骈文、骈赋也大大发展,达到了高峰。小说这
一文体也有了一定基础与规模,出现了志人、志怪两大类。
39#
sunny-2011 发表于 12-10-11 15:57:20 | 只看该作者
[t:1]复制走了,感谢!
38#
对长亭晚 发表于 12-10-9 11:28:5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谢了哦!
37#
言言均 发表于 09-12-5 22:39:4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
36#
keqilady 发表于 09-11-20 19:01:57 | 只看该作者
[s:2] 很全,谢谢版主!
35#
张圣东 发表于 09-9-5 11:20: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谢谢
34#
lvhan0108 发表于 09-8-4 11:37:44 | 只看该作者
O(∩_∩)O谢谢
33#
紫薇1986 发表于 09-8-4 09:03: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2#
mazheng 发表于 09-7-27 17:55: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
31#
落微婷婷 发表于 09-5-1 11:19: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21 14:34 , Processed in 0.53568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