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 网址

[复制链接]
11#
TATA2008 发表于 08-5-13 12:58:26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了

太谢谢了,又见到一个好网址!
12#
baietukh 发表于 08-5-13 17:30:08 | 只看该作者
1.       简述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①     社会工作: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向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其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②     含义:
A. 社会生活是其主体为增进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而展开的一项自觉资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工艺活动。
B. 以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他人帮助的个人和群体为服务对象。
C. 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目标。
2.       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办法。
①     社会个案工作:
A. 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其问题,帮助发掘潜能,调适其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B. 原则:接纳原则、个别化原则、沟通原则、保密原则、案主自决原则。
②     社会团体工作:
A. 会群体为对象,注意群体性质,探讨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内部人与人的障碍,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吸引力与凝聚力。
B. 具体方法:群体讨论、群体游戏、群体竞赛。
③     社区工作:
A. 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机构,调查和研究问题,组织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从而改善成员的生活质量。
B. 基本程序:组织社区调查、制订社区计划、建立社区机构、协调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实施社区评价。
3.       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①     起源: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或1883,德国,疾病保险法。
②     正式出现:1935年,美国,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标志全球范围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
③     里程碑:1942年,贝弗里奇,英国,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系统的规范了整个的社会保障体系,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④     反思的新时期: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对高福利保障制度改革。
4.       试比较世界上几种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①     就业保障制: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享受保障,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通过国家立法实行,具有强制性。资金来源于雇主、雇员,政府也负担一部分。
②     普遍保障制:人头补助制。每个公民或居民,政府按统一标准发放现金补助。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来自雇主和雇员的保险费。
③     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按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制定一个最低生活需要标准(贫困线)。调查生活水平较低的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低于贫困线,给予相应的现金或实物补偿。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④     储蓄基金制:强制性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工资一定比例交纳储蓄保险费,并建立专门账户。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
⑤     雇主责任制:立法,雇主对雇员有保险责任。发生状况,保险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
5.       试析建国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与问题。
①     成就:
A. 社会保障制度建国后才建立。
B. 为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C. 农村建立了五保户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
D.形成较为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
E. 创建方便职工的企事业单位福利设施。
F. 开展较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工作。
②     问题:
A. 社会保险范围过窄。
B. 国家企业负担过重。
C. 个人积极性难以调动。
6.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①     必要性:
A. 为适应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现代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
B. 20世纪80年代依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经历了改革。但仍未形成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
②     方向:
A.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B. 充分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积极性。
C. 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1.       简述社会指标的含义及其特点。
①     含义:是指反映一定社会过程之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工具。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作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
②     特点:
A. 具体性:在再现社会现象、社会规律时,必须十分明确的落到实处。
B. 定量性: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成可以度量的数据。
C. 易于解释性:反映社会现象时,注重于解释和说明,让人一目了然。
D.时间性:社会指标所提供的数据只是反映特定时期,甚至是某个时间的情况。
E. 综合性:社会指标一般是反映社会的或社会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而非个体特征。
F.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一方面,社会指标往往是人们根据某种理论设计出来,另一方面,又是对社会现象的最直接的反映。
2.       简析社会指标运动兴起的基本背景。
①     1966,美国,鲍尔,《社会指标》,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社会指标运动。
②     兴起的原因:
A. 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仅用经济指标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仅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也不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必须关注对非经济现象的测量,并制定相应的社会发展计划。
B. 现代社会,社会的政策决策以及发展计划作用变大。人们要求对之进行准确的判断或预测。以往的统计指标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于是社会指标产生。
3.       简述社会指标的基本功能。
①     反映功能:反映社会状态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②     监测功能: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社会目标的监测。
③     预测和计划:对未来的发展与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计划。
④     评价和比较:对社会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寻求关于特定社会现象的解释。
4.       简述建立综合性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①     可行性原则:尽量利用现有指标,避免大规模重新搜集。
②     可比性原则:注意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指标的可比性。
③     准确性原则:认真核实指标的来源及其准确程度。
④     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
⑤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⑥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指标体系。
5.       简析社会预测的意义。
①     历史悠久。
②     社会生活节奏和社会变迁速度加快,预测更为重要。特别是对有计划的社会现代化,社会预测是本质的要求。
③     是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之一。某种意义上,社会学只有能够科学的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才能表明自己的应用价值,才能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6.       简述社会预测的基本原理。
①     惯性原理
②     类推原理
③     相关原理
④     概率原理
7.       试论社会指标体系在我国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13#
baietukh 发表于 08-5-13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     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②     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
③     历史材料:
A. 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 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C. 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 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     国外看法:
A. 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 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 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     国内看法:
A. 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郑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李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 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孙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 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③     正确把握:
A. 社会学有独特研究对象。社会学史可证明。
B. 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多方面的探索,是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然现象。
C. 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④     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A. 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关系问题。
B. 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唯实论、唯名论。实证论、反实证论。
C. 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
D.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见解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E. 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
F. 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①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历史唯物论起指导作用,提供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社会学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论。
②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学,综合性科学,研究其他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说明社会学与其他的区别,也说明社会学必须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同样,其他社会科学也能得益于社会学。
③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等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科学。
④     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联系:目的一样,都是为推翻旧社会;理论基础一样,用历史唯物主义作思想指导。区别:A。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一政治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之一社会学角度来研究。B。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单科性学科,社会学是综合性学科。
4.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社会学也是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的。
①     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A. 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B. 社会性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②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A. 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符合规律性。
B. 对管理社会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学: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中国社会学是适应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发展是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源泉。
中国转型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速度快,广度、深度、难度前所未有。
两者关系:对转型认识的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防止一切照搬,也要避免一切排斥。

5.    什么是社会?
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有个人。吉定斯、塔德。
社会唯实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齐美尔、杜尔克姆。
马克思: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①     社会不单单是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     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产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1.       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     由人群组成,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
②     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③     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④     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⑤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丰富多彩。
⑥     社会系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
2.       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
①     整合功能: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
②     交流功能:创造了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人类互动得以进行。
③     导向功能:行为规范进行导向。
④     既成和发展的功能: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3.       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理论。
①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②     传统理论:孙本文。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地理要素和生物要素是消极限制要素,心理要素和文化要素是积极活动要素。除此以外,还包括群体要素、家庭要素、行为要素、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
③     社会三要素论:
A.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 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
C. 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
4.       简述关于社会类型的理论。
①     马克思: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②     伦斯基:赖以生存的方式,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③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杜尔克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
④     我国提出:转型社会。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
⑤     墨尔根:未开化的、野蛮的、文明的。
⑥     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阶段。
⑦     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5.       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①     功能论:社会是活的生物有机体。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反常现象。
②     冲突论:马克思。社会中存在着强制和压迫,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正常现象。社会的稳定和均衡是暂时的。
③     进化论:社会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其中规模增长、结构分化、功能转化和相互依赖,同生物体相似。社会进化的形态是渐进的、连续的,不存在突变和飞跃。
④     生物理论:人类是动物的一种类型,依赖于周围的生态而生存。生物学的许多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⑤     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乃至文化观念有很大影响,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要注意到其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
6.       如何理解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①     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A. 宏观社会:社会的整体结构,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
B. 微观社会:社会的个体结构,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②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A. 个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较低层次,不稳定。
B. 群体关系: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C. 社会制度: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最高层次。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
③     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A. 血缘关系: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情况下,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不同。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B. 地缘关系:人类社会的区委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C. 业缘关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7.       试用社会类型理论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的基本特征。
转型社会,是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社会过渡形态。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

1.       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
2.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早,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②     文明只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文化包揽一切。
③     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
3.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①     主文化,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②     亚文化,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不与主文化抵触或对抗。
③     主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④     反文化,占次要地位,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
⑤     主文化与亚文化区分不绝对,发展过程中,两者可相互转化。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与对待亚文化。
⑥     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4.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②     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③     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④     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⑤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5.       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
①     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
②     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
③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④     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具有整合功能。
⑤     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
6.       使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
威廉•奥格本,文化堕距。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制度首先变迁或者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念。
①     物质文化:先进的生产工具。
②     制度:政策法律。
③     风俗、民德:
④     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       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①     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各个国家、民族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看作是最好的,以此为标准,衡量和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近代最为突出的就是欧洲中心主义。
②     文化相对主义:美国人类学家提出。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无优劣之分。
③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否认事物绝对可比的一方面。两种都是错误的,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

1.       如何理解社会化及其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①     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即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②     它包括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
③     社会化的新倾向:
A. 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
B. 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④     从个人方面分析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运用:
A. 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B. 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⑤     从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 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
B. 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意志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不能实现。
C. 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2.       简析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化领域。
①     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针对少年儿童。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研究范围和重点,以及由此延续下来的传统,属于狭义社会化研究。
②     50年代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人们不再只是研究童年时期的社会化问题,而是开始全面探讨包括一切角色学习在内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不同角度的关于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出现联合的趋势。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包含了内化、角色学习和取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由此形成并出现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
3.       简述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并联系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分析社会化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和加强哪些机构?
①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是指承担着社会化任务或者发挥着社会化功能的各种社会机构或社会环境。
②     家庭: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③     学校: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④     工作单位: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检验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⑤     同龄群体:由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组成的社会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⑥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
4.       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①     文化角度: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其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②     个性发展角度: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人。受心理学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③     社会结构角度:重视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方面,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学。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
5.       简述划分社会化过程的要点。
①     年限或时间界限。
②     不同年龄段上的人具有的个性发展或心理发展特征。
③     不同阶段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
④     为达到不同阶段的社会化目标所采用或接受的方式方法。
⑤     不同阶段,社会化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或承担者。
⑥     在社会化的每个阶段,实际上都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或是正常的发展,或是非正常的发展。
6.       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①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A. 早期社会化: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
B. 特点:社会化主体不成熟,社会化执行者多样性。要求社会能够提供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还应提供权威形象。
②     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问题:
A. 社会失范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向于多元化的现象。
B. 再社会化,广义,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狭义的,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对青少年的再社会化应当以教育、挽救为主。
③     社会变迁与成人的继续社会化: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人们的人格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④     代差问题:
A. 代差,狭义,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广义,年轻一代与年高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B. 社会学上,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与程度。也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C. 必须高度重视代差问题的存在,应对代差的性质作具体分析,应适当处理代差问题。
7.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转型社会中的代差问题?
A. 代差,狭义,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广义,年轻一代与年高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B. 社会学上,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与程度。也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C. 必须高度重视代差问题的存在,应对代差的性质作具体分析,应适当处理代差问题。

1.       简述角色理论的四个重要来源。
①     芝加哥学派。说明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     林顿。角色: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③     完形主义心理学,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涵义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④     社会戏剧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扮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2.       什么是角色和角色集?如何认识自身的角色集?
①     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②     角色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强调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相互依存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如何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角色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     自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A. 自赋角色,归属角色,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胜利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B. 自致角色,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C. 两者区分是相对的。工业化以来,许多先赋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
②     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A. 自觉的角色,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在担负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观众。
B. 不自觉的角色,人们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③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所作的区分。
A. 规定性角色,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B.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
④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上所作的区分
A. 功利性角色: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其价值就是实际利益的获得。
B. 表现性角色。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       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①     社会角色的确定:
A. 角色的确定,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身份地位、能力以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B. 实际生活中,通过社会交往,确定自己的角色。社会关系发生变动,重新确定角色。
C. 角色确定不当包括:不能胜任、未能承担合适的,选择了不适当的。
D.角色的有效性,及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工人。其获得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②     社会角色的表现:通过利用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表演,反映所扮演角色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范和形象。
A. 布景和道具: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
B.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C.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③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A. 承担角色时,遇到他人或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B. 在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有所认识、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后,才能开始表演。
C. 角色实践。常常与角色领悟相一致。收到其他因素影响,偶尔会不一致。人们常常作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的表演角色。
5.       简述角色失调的不同情形。
①     角色冲突: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地处,结果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A. 角色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角色外部的冲突。
B. 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后,引起个人心理上的冲突和紧张,称为角色内部的冲突。
②     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③     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明显矛盾的现象。常常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④     角色失败: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十条现象。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不得不中途中止表演。或虽未中断,但已经困难重重。最终,其表演实际上也是失败的。

1.       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①     社会互动,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
②     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③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
④     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⑤     存在着间接互动。
⑥     互动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不同时间、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⑦     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作用。
2.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①     符号互动论:
A. 符号,有意义的能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B. 符号在互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C.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
D.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
E. 人们通过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F. 互动过程中,人们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G.两个主要派别:布鲁诺,芝加哥学派,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库恩,衣阿华学派,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②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团体理论反映了个人与群体互动的特殊方面。
③     戏剧理论:戈夫曼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其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④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认为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最有价值的是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力。
⑤     角色理论: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⑥     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提出,常人常理方法学。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3.       社会互动的情景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①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区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
②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而划分。
A. 熟悉情境:人们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B. 工作情境: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局限于一定范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
C. 社交情境,为互动而互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
③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的性质而划分。
A. 情感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遵循需求法则。
B. 工具关系:个体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遵循公平法则。
C. 混合关系: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双方都预期将来会继续交往,有一定的情感联系。遵循人情法则。
4.       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①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A. 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
B. 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
C. 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
D.三阶段并非直线发展。
E. 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
F. 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方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②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派克、伯吉斯)
5.       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①     竞争: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②     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是直接的反对关系。
③     强制: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通知和制约。
④     顺从与顺应:顺从,一方自愿或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⑤     合作: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6.       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
①     原因:组织行为,解决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集合行为,社会突发事件。
②     行为方式:组织行为,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集合行为,非常规的方式。
③     互动特点:组织行为,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集合行为,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
④     持续时间:组织行为,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达到长远目标。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为应付突发事件。
7.       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①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A. 斯梅尔赛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我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
B. 发生条件包括:环境、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C. 社会减压阀:社会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
②     模仿理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多数人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控制自我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人们本能的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③     感染理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④     紧急规范理论:面临突发事件,人们会通过互动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规范一旦产生,对在场者产生规范压力,迫使其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⑤     匿名理论:匿名,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从而作出平时很少甚至没做过的事情。
⑥     信息传播理论:谣言的传播,引导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另外,大钟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
⑦     控制转让理论:集合行为中,人们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这种转让是理性权衡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8.       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集合行为?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那些基本特征?
①     广义社会群体: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②     狭义社会群体: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③     特征:
A. 明确的成员关系
B. 持续的相互交往
C. 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一定的分工协作
E. 一致行动的能力
2.       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
①     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②     个体方面,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需要。
③     社会自身,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④     群体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同时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3.       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
①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A. 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家庭是典型形式。
B. 刺激群体: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正式组织是典型形式。
②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A.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制度化、规范网,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有明确、书面规定。
B. 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常规。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没有成文规定。
③     内群体与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A. 内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B. 外群体: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C. 两者常常互相隔离,并对立。
④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
A. 所属群体: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
B. 参照群体:并非某个人身份所属的群体,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⑤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作的区分。
A. 血缘群体: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
B. 地缘群体: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
C. 业缘群体:劳动与职业间的关系而形成。
4.       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①     群体凝聚力:群体内聚力,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在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的看作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②     影响因素:
A. 个人与群体的心理互动
B. 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
C. 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
D.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
E. 群体及其环境的关系
5.       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
①     群体内部关系:成员间比较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分析:
A. 群体规模: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B. 社网图: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C. 信息沟通方式:了解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6.       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
①     群体决策: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②     正功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失误。
③     反功能: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也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失误。
7.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①     有助于全面、深入的把握社会过程。
②     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③     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
④     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改造初级群体,促进其正功能的发挥。
8.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①     成员有限。
②     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③     成员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
④     交往富于感情。
⑤     成员难以替代。
⑥     群体整合程度高。
⑦     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
9.       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①     认识:
A. 加入或推出初级群体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增加。离婚与结婚。
B. 原有功能不断外移。
C. 初级关系日益松懈。
D.有些初级群体已名存实亡。
E. 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趋势。
②     影响
A. 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B. 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D.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
E. 妨碍人们的感情生活

1.       什么叫家庭?家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     家庭: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活动是性、生育和经济往来。
②     发展:
A. 血婚家庭:人类蒙昧时代。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基本特征是族内通婚,排除不同辈分的婚姻。
B. 普纳路亚(伙婚):愚昧时代。族外通婚,排除同族同辈亲属婚姻。
C. 偶婚家庭:野蛮时代。群体婚向个体婚过渡。族外通婚。有主妻、主夫。
D.父权制家庭:野蛮时代晚期。偶婚家庭向一夫一妻家庭过渡。夫权至上。稳定的丈夫有多个妻子。
E. 一夫一妻制家庭:文明时代。
F. 推动演变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私有制的出现。其中私有制起决定作用。
2.       简析婚姻准备及其意义。
①     婚姻准备:婚姻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个方面持续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
②     四个阶段:
A. 学龄前儿童培养亲密感的时期。
B. 青春期前少年聘为和学习知心的时期。
C. 进入青春期的小青年培养相互吸引的时期。
D.成年以后培养对人之关切和体贴的时期。
③     各准备阶段的缺乏、尖端和失衡会造成婚姻失败。意味着一个人缺乏生活能力和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④     引人注目的问题:婚姻动机的培养和择偶标准的提出。
3.       简述离婚率的几种统计方法。
①     离婚结婚比。
②     人口离婚率。
③     追踪离婚率。
④     最终离婚率。
4.       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
①     家庭关系: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偶尔也包括收养关系。
②     类型:
A. 核心家庭:夫妇家庭,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B. 主干家庭: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C. 联合家庭: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D.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合称扩展家庭。
5.       简述家庭的功能。
①     持续、专一的满足性生活。
②     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
③     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和消费。
④     提供家庭成员休息和娱乐的特殊场所。满足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6.       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①     变化:
A. 缔结婚姻和组成家庭的自由度增加。
B. 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关系简单。核心家庭增多。
C. 家庭的许多功能外移。
D.生活的目标日益浪漫化。
②     问题:凡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妨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均为家庭问题。由家庭内部关系失调引发。
A. 夫妻关系失调。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
B. 亲子关系失调。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失调。
C. 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地位下降。

1.       简述社会组织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     含义:
A. 广义: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B. 狭义: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     特征:
A. 非人格化。否定人们自身个性,要求个人变成组织人。
B. 非合理性: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否认实质合理性。
C. 非道德性:不管服务的目的,仅仅是工具。
2.       简述社会组织的分类方法。
①     按功能和目标:
②     按组织的受惠者:
③     按组织谋求人们顺从的方式:
④     按组织所采用的技术为基础:
⑤     我国:产业分类和编制性质分类。
3.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标准是什么?
①     有效性: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
②     效率:实现目标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
③     人道主义: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才能。
4.       什么叫组织目标?它对于社会组织的意义是什么?
①     组织目标: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②     意义:
A. 是组织的灵魂。
B. 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C. 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5.       简述组织正式结构的设计原则。
①     目标任务原则。
②     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③     分工写作原则。
④     统一指挥原则。
⑤     责权对等原则。
⑥     精简与效率原则。
⑦     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
6.       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①     非正式群体: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②     对组织成员:
A. 给以认同和情感支持。
B. 在工作中提供帮助。
C. 给组织成员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
③     对组织活动:
A. 可弥补正式结构不足。
B. 会干扰正式结构运行。
7.       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
①     我国结构特点:
A. 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我国组织结构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
B. 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
C. 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纵向行政控制结构。
②     调整:
A. 关注非正式结构及其影响,控制消极功能,使其与正式结构相协调。
B. 形成多元开放式结构。在分化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整合功能。
C. 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网络。
8.       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①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韦伯的科层制管理。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规则,不带个人情感,提高效率。
②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梅约和巴纳德。重视民主、非集权的组织形式,反对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
③     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9.       试论官僚主义的发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1.       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     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②     阶级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与私有制相联系。
③     阶级内部的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以从“自在阶级”过渡到“自为阶级”相联系。
④     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⑤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个历史现象,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消亡与产生同样不可避免。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⑥     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分析为指导。
2.       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①     分清区别:
A. 两者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科学的唯物史观。西方分层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B. 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立公有制社会。西方分层论,维护私有制,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
C. 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西方分层论,不平等永存。
②     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A. 借鉴理论概念,促进对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
B. 借鉴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控制我国不平等现象。
C. 借鉴方法,促进我国相关研究。
3.       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社会分层现象?
总体上废除了私有制确实缓解了社会不平等,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社会不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简述韦伯的分层理论对于后来分层研究的影响。
当代分层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都可追溯到韦伯处。例如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主观分层标准等。
5.       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雷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
①     社会不平等是由自然差别还是社会差别决定。
②     个别成员的流动是否能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性质。
③     个人努力能否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
④     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性质还是在于精英循环渠道不畅。
6.       试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分层结构调整。(P。157,P。162)
7.       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①     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包括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②     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一生中的流动(参照基点,个人的初职)和代际流动(参照基点,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
③     流动原因:自由流动(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变化),结构性流动(社会结构变迁造成)
8.       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1.       什么是社会制度?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①     社会制度:社会设置,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
②     构成:社会规范体系、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社会制度的实际承载体系。
2.       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
①     历史过程:本原的社会制度和派生的社会制度。本原的,适应环境中产生的,也是其他社会制度产生的母体。
②     人类实际活动的领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
③     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制度、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④     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制度、有形制度。或说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
3.       如何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
①     从社会制度的功能耦合网角度,考察制度之间的一致、配套、衔接以及功能互补情况。
②     从制度潜功能角度,考察制度功能发挥的复杂性。
A. 首先要注意潜功能发生的层次和环节。
B. 注意潜功能是对谁而言的。
③     从发展的角度,揭示社会功能的功能性质。
4.       试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意义。

1.       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①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A. 占有一定地域。
B. 离不开一定人群。
C. 某种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
D.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互动关系。
②     联系:外延上,社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
③     区别:
A. 社会不强调“共同”,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B. 社会不强调地域概念,社区注重。
C. 社区中各种关系紧密。
D.社区功能更加明确和专门化。
2.       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
①     社会生产力:纵向角度,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发达社区或现代社区。
②     空间特征:横向角度,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精神社区。
③     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乡村社区连续体,主要分析单位。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
3.       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
①     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方法。两者之间有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联系。
②     包括:
A. 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方法,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 人类学方法,重在考察、比较文化与社会形态。
C. 社会体系(系统)方法。把社区看作一个互动系统,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场域(社会互动的场所)。
4.       简述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区研究。(P。168)
5.       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①     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A. 城乡融合: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乡村的具体形态。
B. 三种理论模式: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C. 原则:优势发展、整体发展、互益发展、地区平衡发展。
②     城乡布局理论: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重点在地区差别。
A. 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城市分布于东南沿海。
B. 环境与城市布局:重要影响。
C. 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正相关。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D.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其建立和发展也与人口有关。
6.       试论转型期社会的协调发展。
①     变化特点:
A. 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
B. 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
C. 生活方式上,注重效率,节奏加快,消费行为多样化。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变化的基础。
②     把握:
A. 各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
B. 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C. 加强社区规划和预测性研究。
D.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自组织能力。

1.       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①     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即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②     类型:
A. 规模: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B. 方向: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
C. 性质: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
D.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自发的变迁和有计划的变迁。
2.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①     西方社会学,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
②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变迁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因素也影响和制约。
③     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结构要素自我发展,导致社会稳定状态变化。社会变迁或多或少存在于社会运行和发展中。
④     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有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
3.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①     社会现代化: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实现。
②     内涵:
A.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B. 绝非西方化欧洲化。
C. 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D.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4.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①     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
②     理性化:理性原则的提高,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转变。
③     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     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改变。现代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⑤     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说明。
⑥     人的现代化。体现在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包含14个方面的内涵。
5.       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①     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②     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带来特殊效应。
A. 同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对抗,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和冲突。
B. 社会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接替或重组。变得更不稳定。甚至出现现代化中断的情况。
C. 示范效应,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发展。
③     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明显同时存在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表现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也表现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或加剧社会冲突。
④     政府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A. 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
B. 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
C. 政府推动并控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D.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6.       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①     为了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必须贯彻始终。
②     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历史要求。
③     主动、有效的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④     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

1.       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①     社会问题:
A. 广义: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B. 狭义: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群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②     构成要素:
A. 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
B. 失调影响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 失调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
D.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2.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①     普遍性与变异性:
A. 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B.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一定的不同。
②     复合性与周期性:
A. 复合性: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
B. 周期性: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③     破坏性与集群性:
A. 破坏性: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破坏性作用。
B. 集群性:社会问题不是单个出现,而呈现出相互联系,集中爆发的趋势。使破坏性更强。
④     客观性与主观性:
A. 客观性: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
B. 主观性: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认识、评估和解释,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成分。不同的人判断不同。
3.       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
①     发生的领域上: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②     具体表现性事上: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
③     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上:普通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
A. 普通性社会问题: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
B. 特殊性社会问题:一定时期内,某类(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
④     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上: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A.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社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或失调所导致的问题。
B. 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由于某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妨碍社会结构正常发挥功能所导致的问题。
⑤     社会体制和社会成员行为上:体制性社会问题、行为性社会问题。
A. 体制性社会问题:社会体制本身的原因所导致。
B. 行为性社会问题:社会成员行为的原因所导致。特别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正常社会规范所导致。
4.       运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
①     社会整合论:
A. 社会整合: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
B.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过严或不足,产生问题。
②     文化失调论:文化堕距论
A. 奥格本:文化变迁,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变迁速度不一样。
B. 物质部分先变,非物质文化后变。
C. 非物质文化中,制度性文化先于观念性文化。
D.变迁的过程出现差距和错位,导致社会问题。
③     社会解组论:
A. 社会解组: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社会联系中断,社会处于混乱的原子状态。
B. 社会解组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社会解组是因为急剧的社会变迁。关键在于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价值体系。
④     价值冲突论:
A. 社会问题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
B. 解决社会问题,使用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等方法。
⑤     社会病理学:
A. 社会:有机体。正常情况下健康。问题的出现是社会毛病的表现。
B. 社会化失败导致问题。即没有培养出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接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C. 关键在于治疗社会中有毛病的部分或个人。
⑥     越轨行为理论:
A. 越轨行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B. 社会问题的产生是越轨行为的结果。
C. 关键在于对有关人员进行再社会化。同时,合理分配生活机会,完善社会成员达到社会目标的手段。
⑦     标签论:
A. 社会问题:主观上的认识和规定。
B. 解决:改变定义的标准,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
5.       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①     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不抵触。
②     清醒认识到,一些社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③     承认党和政府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方面已经很大南市场。
④     社会主义制度为缓解和根除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和发展。
⑤     针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探讨,客观上发挥着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作用。

1.       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哪些类型?
①     社会控制:
A. 广义: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社会学一般采用这一概念。
B. 狭义:对社会越轨者加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
②     类型:
A.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B. 硬控制和软控制(强制性控制与非强制性控制):
C.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D.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E. 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2.       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①     本质:普遍性与阶级性。
A. 普遍性: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持其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B. 阶级性:阶级社会,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②     社会控制的方式:统一性与强制性。
A. 统一性:社会控制体系内各种控制手段的统一性,即各种控制手段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社会控制范围的统一性、即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社会控制准则的统一性,准则对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
B. 强制性:阶级的强制和压迫,同时也体现了保持控制统一性的需要。
③     作用及其过程:多重性与闭环性。
A. 多重性:各种控制手段的控制作用叠加在控制对象身上,使其同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B. 闭环性:社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社会控制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
3.       简述社会控制手段的类型。
①     组织控制: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利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等对该组织的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过程。它是一种层级控制方式,控制范围局限在该组织内部。
②     制度控制: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过程。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明确性。具体表现为政权和法律。
③     文化控制: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发挥控制作用的过程。其特点是广泛性、自觉性和非直接强制性。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4.       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
①     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对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具体包括:
A. 控制力度:以社会活动空间为标准。空间越小,则力度越强。
B. 控制刚度:以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受制裁可能性越大,制裁越严厉。
C. 控制网络的致密度: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致密度越大,控制的程度越深。
②     考察是否适度的视角:
A. 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B. 社会稳定的角度:社会是否井然有序。
C. 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社会控制能否最大鲜度的给以社会成员自由。
5.       什么是社会越轨?简述有关社会越轨的各种理论解释。
①     社会越轨: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社会成员(个体、群体和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②     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
③     理论解释:
A. 生物学解释:体质论。把人类生物、胜利方面特征作为社会越轨原因。龙勃罗梭(意)
B. 心理学解释:从人类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原因。弗洛伊德。
C. 社会学解释:从社会环境中,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理论包括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
6.       运用解释社会越轨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越轨现象。
14#
guinver 发表于 08-7-18 20:0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blacksmile 的帖子

so thank you!best wishes
15#
而东 发表于 08-7-28 22:58: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s:9]
16#
凡影 发表于 08-8-16 08:08: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s:4]
17#
jingpanpujian 发表于 08-8-17 15:07:4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觉得你好有心啊,还可以有人大其他专业课的教程吗?可以分享一下吗?谢谢
18#
txjcherish 发表于 09-3-4 20:58: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资料
19#
李龙龙 发表于 09-3-5 11:44: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太感谢了!
20#
xina 发表于 09-3-10 20:50:18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楼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21:09 , Processed in 0.10313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