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学院第二批海外人才招聘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uyingkun 发表于 06-5-21 20:4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学院第二批海外人才招聘总结
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优秀人才,特别是掌握规范研究手段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海外青年杰出人才的招聘工作,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计划以3年为期,每年引进10人,最终引进30名左右海外优秀博士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作为一个学院,如此大的引进规模和魄力,不单就整个中国,甚至就全亚洲而言,都不能不为人瞩目、令人感慨、影响深远。


截至二○○六年四月底,经济学院的第二次海外招聘工作业已圆满结束。在此次招聘中,我们面临挑战,克服困难,最终达到了既定的目标。第二次海外共招聘到10人,大多毕业于世界名校(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女皇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使经济学院在过去两年中招聘到的海外优秀人才达到20人。现将此次海外招聘工作分四个部分作一总结。
沙发
 楼主| fuyingkun 发表于 06-5-21 20:43:27 | 只看该作者
一、招聘前期工作


第二期招聘工作是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挥优势、总结经验、应对挑战而展开的。在第一次招聘结束之后,经济学院及时对招聘工作进行了总结。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五条。


首先,第一次海外招聘的成功对第二次的招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打响了上海财经大学在海外的知名度,产生了叠加效应,让广大的海外学子感受到我校求贤若渴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第一批引进的十名海归产生了强烈的凝聚和带动效应,增加了上海财经大学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第一批引进的海外博士陆续到岗并开始参与教学与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财大经济学院整体教研水平。经济学院还组织了以他们为主的每周学术讨论,并经常邀请国内外学者参加,使之成为青年学者交流的讲堂,并在客观上成为上海财经大学对外宣传的窗口。此外,许多与上海财经大学形成初步意向的学者,都主动地与十名海归取得联系,咨询情况。十名海归在财大所享受的办公条件和待遇,及其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给每一个来访的应聘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对财大产生了归属感,使他们对自己未来在财大的工作产生了美好的期盼。


第三,卓越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以及创新的人才体制已形成对海外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为了给海外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和科研环境,搭建高的平台,财大打破常规,特聘每一位海外引进人才为博士生导师,直接指导博士生。这一举措一方面促进了前沿知识的传播,加速人才培养的步伐;另一方面,有助于海外引进人才形成自己的研究梯队,加强科研实力。同时,学院积极支持和鼓励海外引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人尽其才。对于有潜力和影响的科研项目,学院还从“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拨出专款,予以重点资助和扶持。服务人才和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所创造出的卓越环境已使得海外人才将财大作为事业发展的热选之地。


第四,田国强院长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在海归学者中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来财大工作的意愿。田国强院长认为,国内大学的学生和国外著名大学的学生相比,在客观的素质方面绝无差别,主要是师资水平和课程设置的差别,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方面产生差异。这实际上也是诸多海外留学人才的共同观点。因此田国强院长在经济学院首先开展的各种经济学教育改革,很自然地得到海外人才的认同,他们也愿意投身于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中来。


第五,上海财经大学海外招聘工作中使用了灵活高效的操作方法,形成了财大特殊的优势。过去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海外人才招聘的整个流程显得非常繁琐,目前有许多高校仍然如此。财大首先打破常规,在第一期人才招聘中给予了以田国强教授为领导的海外招聘委员会相当自主的决策权。这项举措完全是基于校领导对田国强教授的信任,以及对于招聘委员会能力的肯定。事实证明,这样的海外招聘机制创新,对于整个招聘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使得我校海外招聘的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为抢先获得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第二期招聘中,我们继续发挥优势,再次为这种机制创新的有效性提供了事实的验证。


但同时我们也深知,第二期招聘工作的持续展开必然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为此专门商定的对策。


第一,从客观上讲,上海财经大学能够提供的科研条件不是国内最好的。经过第一期的招聘,海外人才对我校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对我校与国内其他院校的对比也越来越客观和详细。这就需要我们以耐心细致的态度,以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服他们,并辅以其他的,综合的激励手段。


第二,在薪酬待遇等方面,我们不能与清华、北大等学校相比。除教学科研条件外,薪酬待遇问题是海归学者选择学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尽管我们有中央部委的专项拨款,从长远打算,从平衡增量和存量的考虑,我们尽量做的精打细算。


第三,也是最严峻的挑战是,国内其他高校受到财大第一期招聘的影响和带动纷纷采取了相似行动,直接掀起了一场海外招聘的热潮。2005年底以来,北京大学(含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和北大深圳分校5个子单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都先后在美国JOE和其他地方发布招聘信息。纵观这些准备海外招聘的高校,既有国内著名的,在各个学科,包括经管学科,都引领风骚的综合性大学,也有上财直接的、专注于财经类学科的竞争对手。所以,国内高校对海外经管类高级人才需求骤然加大,彼此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这种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给我们进行第二期招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能不能完成既定任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由于美国的就业市场回暖,本来就属于稀缺资源的海外华人学者和学生,会不会放弃国外的高工资和优异环境,选择回国发展,也成为一个我们在招聘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组成了以田国强教授、艾春荣教授、陈庆池副教授、龚关副教授和郑旭副教授为成员的第二期海外招聘委员会,力争扬长避短,胜利完成任务。本期招聘委员会成员均在海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阵容强大。其中包括两位国际著名学府的终身教授和长江学者,三位在海外留学生中具有相当知名度,并成为海归的副教授。尤其是这三位副教授,作为刚刚进入财大工作的海归人才,他们的现身说法显然具有很强说服力。
板凳
 楼主| fuyingkun 发表于 06-5-21 20:43:37 | 只看该作者
二、海外招聘过程


整个第二期海外招聘过程,可以分为广告、接收简历、面试,和签发与接收offer这四个阶段。


类似于第一期的招聘工作,按照国际经济学人才招聘的通行方式,我们于2005年10月在美国经济学会下的经济学家招聘期刊JOE上发布了招聘广告,并通过经济学院网站等形式将招聘信息向国内外同时发布。截止招聘工作结束以前,我们共收到110多位博士的应聘材料,其中不乏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国际名校毕业生,不少应聘者都有论文发表或基本接受发表。这表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通过第一次招聘,教师综合水平的大大提高得到了应聘者的认同。


利用2006年1月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三天的时间,海外招聘委员会对经过初步挑选的28名候选人,进行了每人约30分钟的面试。这些候选人一般均具有名校、名师背景和高水平文章基础,综合素质很高,做研究的潜力较大。


“商场如战场”,海外招聘中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商战。第二期招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非常大。


由于大部分院校提供比我们更优越的待遇,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助教授开出了32万元的年薪,上海交大也有25万(我们22万),这给我们招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田国强教授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双方的沟通与了解,并以减少第一学期工作量等手段转变不利市场竞争状况。在田国强教授积极引导下,一些原来优先考虑其他院校的博士,最后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如麦克玛斯特大学的罗大庆博士,是我们学校急需的宏观方面的人才,原已准备与国内另一所著名高校签约,但在本人自荐和田国强教授的说服下,最后愉快地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尽管我们的硬环境不是那么好,待遇比其他学校低,但他们感觉到我们的软环境非常好,学校领导对经济学院的教育改革的大力支持,有较大规模的海归队伍,有和谐的团队教师队伍,到我们学校来也是最佳的选择。


在此次竞争中,大多数高校同我们采取了“明争”的方式,在公开的招聘市场上公正地比待遇、比条件、比基础、比诚意。我们不怕任何正面的挑战,因为我们相信背后拥有整个上海财经大学的支持,特别是校领导的全面信任更是给予我们支撑力量。第二次招聘的圆满成功也证明,即使是面对其他高校的挑战,我们仍然有力量、有实力应对。
地板
 楼主| fuyingkun 发表于 06-5-21 20:43:57 | 只看该作者
三、招聘总体状况


在第二期海外招聘中,本着宁缺毋滥的基本准则,我们共聘用十位海外名校的博士,他们整体的学术成就与学术潜力,与第一期招聘的海外人才相比有所提高。


例如,正式招聘之前就已受聘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郑旭,曾任教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已经在包括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Theory, 和Journal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等国际顶级数量经济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并曾担任华尔街金融企业资深金融分析师,具有高深的计量经济理论研究能力与丰富的金融计量实证分析经验。此次,郑旭博士受田国强教授力邀加盟上海财经大学,按北美知名大学的聘任标准,被聘为副教授。郑旭博士此番回国,立志于合作打造亚洲第一的数量经济学科,并凭借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其金融计量的研究特长,服务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签约较早,郑旭博士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院数量经济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并被任命为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还成为第二期招聘委员会主要成员。


同样在正式招聘之前就已受聘的康乃尔大学冯帅章博士,五年之中在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Economics Letters、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以及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Measurement等多种国际刊物上有五篇论文发表或等待发表,对于即将毕业的博士,非常少见。按照经济学院双轨制职称评定标准,冯帅章博士被聘请为助教授。虽未正式到岗,冯帅章博士已经非常积极地投身于我校“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提出了在高等研究院建立“数据调研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的构想,并给出了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该计划通过对社会、经济、心理、健康和行为等各领域现象的数据进行整体设计、采集和处理,以取得微观层面的标准化信息,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建成以后的数据调研中心,将提供开放式的资源共享,从而有助于推动诸多学科整体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创新。经过仔细论证,数据调研中心的构想得到了田国强教授、艾春荣和甘犁教授的支持,目前已经正式列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王茵田即将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其研究方向与兴趣为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与计量经济学。她有一篇关于期权定价的文章已经被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录用,另外还有一篇关于金融波动性与创新的文章已经被国际主流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录用。


郑炳勇即将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他有一篇关于重复博弈中的信号问题的文章也基本被国际一流刊物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接受。


沈凌即将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博弈论。他关于集权效率的文章已经被国际主流刊物Economic Theory录用。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聘用的博士中包括黎霞、陈媛媛、王茵田、梁丹等四名女博士,打破了国内目前引进人才几乎全为男性的格局。从客观上讲,女性学者所研究的领域和研究问题的视角,往往与男性学者有所不同,因此引进多名女性学者,不仅有利于经济学研究,更有可能成为我校学术研究的潜在优势之一。另外,女性人才的引进,也对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女性人才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
5#
 楼主| fuyingkun 发表于 06-5-21 20:44:08 | 只看该作者
四、总结与展望


第二期海外招聘工作的圆满成功,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中海归队伍的规模效应、影响效应、带动效应和凝聚效应,对进一步推动上海财经大学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的改革,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 规模效应


经过这两期的招聘,加上原有的,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由20多名海外优秀博士组成的海归队伍。通过给学生上课、举办讲座、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他们将给我校教研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全面的改观。少量引进的海外人员势单力孤,不会形成规模,很快被现实环境所吞没,对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改革并不能发挥关键的作用。只有通过大手笔地引进海外人才,才能使他们能够在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人才的规模效应。


● 影响效应


引进海外优秀博士,首先会对财大的教学产生有益影响。由他们给学生上课,学生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前沿理论,以及国外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他们上课认真,并且能够主动按照国际一流高校标准施行的课程提纲和期中考试等对教学进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这能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使他们经过专业的培养,将来能够具备国际交流与对话能力。海归博士给学生上课,其影响力早已跨越了学校的边界,上学期已经有复旦、同济、交大等其他高校的学生慕名前来听课。


其次,海外优秀博士参与项目与课题研究,以及举办的学术讨论,还会对已有教师和科研人员产生帮助。国内科研工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封闭,无法与国际接轨,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国际上热点的研究前沿所在,或者是我们没有掌握通用的研究方法。而问题的本身往往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知”与“不知”的情况。因为我们“不知”,所以我们无法参与;如果我们一旦“知”,我们不仅可以参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海归人才的到来,给予了我们由“不知”向“知”转化的契机。现在经济学院每周举行的学术讨论中,都有许多校内的原有老师参加,大家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这个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有信心,其作用将在未来得到充分的体现。


● 带动效应


国内高校引进海外人才的历史已经不短,但上海财经大学以大手笔、高效率地大量引进海外博士,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如果将国内高校形容为“一池水”的话,财大的举措可谓是“吹绉了一池春水”。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带动下,国内许多高校都采取了相近或类似的方法,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有的学校甚至还专门派代表团来我校经济学院参观访问,实地考察人才引进给学科建设能够带来的深远影响。


尽管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学校可谓是竞争者。但我们怀着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教育、理论研究进步的高度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顾全大局、长远考虑的态度,对他们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因为拥有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大力配合,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竞争对手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 凝聚效应


尖端理论研究往更加需要同行的支持与交流。如果没有大批人才的引进,星罗棋布的少量的人才就会因为缺乏鼓励与交流,很迅速地遭到同化,从而失去人才引进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三年内引进30名海归,不仅可以为他们的交流创造便利的条件,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人才,产生人才的凝聚效应,使我们未来的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顺利。当然,这也需要已有海归力量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学校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有信心能为学校带来生更大的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7 06:02 , Processed in 0.25584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