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剑锋《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精讲视频讨论专贴

[复制链接]
11#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09:45 | 只看该作者
读者问答转贴:

guoqiyang3000

我买了专题笔记,我看马哲部分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今年大纲没有,笔记上涉及到很多,还有一点就是历年试题居然把单选和多选放一块,严重影响了做题,不知是疏忽还是故意这样编排的。近代史那本小册子比较有用,特别是会议部分,我有个建议,其实把毛主席的著作加上去也不错,这部分经常迷惑人。

peterzjf

第一个问题: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尽管大纲解析没有具体分析,但是在后面的内容中都有提到“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内容。这是学习哲学的基础知识,应该了解的。而且《大纲解析》也对相关知识点有分析,如:《大纲解析》第22页介绍认识的本质的时候谈到: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第二个问题:把单选题和多选题放在一起是我的主意,这样才能让读者不会靠猜答案的方式去解题,有利于读者早发现自己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几篇重要的著作,原本是要放在赠送本里的,但是因为篇幅的关系,所以没有放,今后会对这个问题做几个专题来解决的。

毛主席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专题笔记》音频课程文字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重点提要】


重点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重点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重点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重点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笔记精讲】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要了解)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1(本文所标页码为专题笔记页码)
(1)创立:马克思、恩格斯
(2)丰富和发展: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2.阶级属性 P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简要了解)
2.思想渊源 P2
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简要了解)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认识上的发展 P3
(1)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
(2)列宁: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掌握)P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专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4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P5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背景知识

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P5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P5



【真题解析】



1.(1995年理科第1题)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D)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1992年理科第20题)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时代前进的旗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CDE)
A.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包含了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
C.揭示了现时代的基本矛盾和本质内容             D.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E.揭示了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解析:第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一切具体的问题,不能提供一切问题的具体的答案。它只提供方法。第三,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揭示现时代,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本质内容。
3.(1997年文科第1题)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4.(1992年文科第18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BCD)
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5.(1994年文科第1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C)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6.(1993年理科第1题)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7.(1998年文理科第1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中共十四大的内容)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模拟演练】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欧洲人文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页;《大纲解析》第2页。
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阶级的观点
C.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排除实践就不能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三,在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0页;《大纲解析》第8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 本帖最后由 staff黄皮书 于 2009-12-8 10:13 编辑 ]
13#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14:48 | 只看该作者
《专题笔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音频课程文字笔记
《专题笔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音频课程文字笔记 第二章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总论)





第一专题 唯物论


【重点提要】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3.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依据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 (选择题)


三、科学的物质范畴
1.列宁物质定义
2.物质的根本属性


四、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非常重要)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一切以时间、空间和条件为转移)


五、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基本特征
3.实践的基本形式

4.实践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5.实践是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
6.正确认识实践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7.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专题 辩证法


一、质量互变规律
1.什么是质
2.对度的把握(重点)
3.质量互变关系
4.质量互变规律的哲学意义(非常重要)
分析题:质量互变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三个环节
2.否定之否定规律促成了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三、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基本性质及其作用
2.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分析题:
1.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2.两点论与重点论
3.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矛盾的观点,从中分析矛盾的基本原理

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1.现象与本质(重点)
2.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
3.原因与结果
4.可能性与现实性
5.内容与形式



第三专题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客观规律性
1.规律的特征
2.人类只能认识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
分析题:运用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二、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的形式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4. 社会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向
人类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不能阻止或改变社会发展
14#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15:59 | 只看该作者
专题笔记音频课程文字笔记第二章第一专题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P7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7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P7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的历史形态 P9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 P9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3.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P10
(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和科学不发达。这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2)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使其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
(3)认识论根源。
第一,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第二,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 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充分显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上、哲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上、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与使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P12
2.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P12

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科学物质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 P12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理解为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的一种或几种实物,如水、火、气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第一,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第二,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第三,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第四,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
(3)恩格斯是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统一性这个角度来界定物质范畴的。
(4)列宁关于物质范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但就物质本身而言,还有其他的特性和属性。
第二,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第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 意识的起源 P14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列宁:“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第二,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意识的本质 P14
(1)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2)从内容上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人脑通过感觉和思维等主观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六、物质的存在形式
1. 物质与运动 P16
(1)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2)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P16
第一,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第二,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
①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
第三,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这就使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以及它们的具体运动都变成不可捉摸的、无法辨认的东西。
④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则把事物相对静止绝对化,把绝对静止看成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不能不到物质之外去寻找物质运动的根源和动力,从而容易导致宗教唯心主义。
3.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意义 P16
(1)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2)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3)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4.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P17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3)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性,任何物质运动必然同时有其时间和空间形式。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时空同物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
③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了唯心主义。
(5)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有限包含无限。
第二,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于无限。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七、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世界性的物质统一性
1.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P17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P17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P17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依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第二,它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P18
(1)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八、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P19
2.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P20
(1)物质性、客观性或直接现实性。实践的首要特征。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实践总是社会的。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P20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科学实验。
4.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P20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九、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P21
(1)自然界(自在世界)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在哲学上,把完全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世界称之为自在世界。
第一,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第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属人世界)的基本含义。
第一,人类世界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①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②人类社会则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3)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一,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
第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又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使天然自然成为人化自然。
第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统一 P21
(1)人类通过实践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
(2)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
3.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P22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
(3)生态失衡和全球危机的实质。从表面上看,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
4. 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P22
(1)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有两种情形:
第一,有利于自然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人和自然的平衡有两种类型:
①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②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这是现代社会和当代的实践应追求的发展目标。
第二,不利于自然发展和破坏生态平衡。
(2)在理解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
②过度的人化自然。
(3)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必须而且可能和谐发展,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为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5.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P2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15#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22:33 | 只看该作者
专题笔记音频课程文字笔记第二章第二专题
第二专题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 联系 P24
(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
(3)联系的特征。
第一,客观实在性。
第二,普遍性。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第三,条件性和多样性。
①联系时有条件的。
②联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2. 系统 P25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
第一,整体性。
①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②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第二,结构性。
第三,层次性。
第四,开放性。
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P25
(1)它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2)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尽可能全面分析和把握复杂多样的多种联系,并从中着重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它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二、发展的观点
【重点提要】
重点一:发展的实质
重点二:发展的过程性(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 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P26
(1)联系和运动。
第一,联系构成运动。联系是运动的前提,没有联系不能构成运动,也不能显示运动。
第二,联系在运动中体现出来。联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态势。
(2)运动和变化
第一,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第二,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结构、数量、形态上的改变。
第三,运动和变化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第四,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
(3)发展
第一,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第二,发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永恒性。
第三,发展不等于增长。增长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发展不仅有数量上的变化,还包括结构的变化和优化,质量和功能上的改善和提高。“发展才是硬道理”。
2. 发展的本质 P27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其一,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内部产生出来的,是旧事物无法消除的因素。
其二,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继承了积极因素,并且还增加了新的更能适合客观要求的内容。
其三,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最终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3)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3. 发展的过程性 P27
(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2)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3)把世界看做是永恒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4.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哲学意义 P27
(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
(2)它要求我们不能把已经获取的认识和进行的实践绝对化、神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4)以过程论观点看待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依据之一。

三、对立统一规律(重点掌握)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28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的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第二,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是理解各个规律和各个范畴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和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P29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有两种基本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第一,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斗争的同一,是包含对立差异的同一,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第二,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由于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此,必须树立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一种是只承认同一性,否认斗争性,在绝对同一中思维,它在政治上一般会导致右的错误;另一种是只承认斗争性,否认同一性,它一般会在政治上导致“左”的错误。
第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我们党历史上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现阶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行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一国两制”的方针,都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应用。
第三,善于发现和利用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从统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统一,对于我们做好一切工作,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掌握) P29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的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提供了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彼此都包含着可以互相利用的某些因素,它们各自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促进矛盾双方的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它能够促成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发生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的发展中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哲学意义。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自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第二,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是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动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P30
(1)推动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发展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它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可以促进或阻碍事物内部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变化的进程,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2)内因和外因二者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同时,我们也要争取好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P30
(1)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P31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第一,主要矛盾是指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①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①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找到并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工作的重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抓住重心,照顾一般,有主有次,主次结合,学会“弹钢琴”的方法。
②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时,要及时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指: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第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二者转化后,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3)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的解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7.矛盾分析方法 P31
(1)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研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全面地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1. 质、量、度 P32
(1)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第一,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第二,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事物同它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第三,认识质的意义在于: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只有认识质,才能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区分,才能正确地制定政策。蓄意抹杀和混淆事物的质的区分,是诡辩论的特征。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第一,量和事物同样不可分,但量和事物的存在则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相同质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区别。
第二,认识量的意义在于:
①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②只有正确地了解了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的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3)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第一,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规定,它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第二,认识度有重要意义:
①认识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把握质量统一观;
②认识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③在实际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才能掌握政策,避免犯错误,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P33
(1)量变和质变
第一,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速度的改变,是一种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发展中渐进过程的中断,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第三,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②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这说明质变对量变既有必然性,又有必要性,而且只有质变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世界的发展。
③承认质变与否,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
①量变中渗透着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渗透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是指在总的量变的过程中,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事物的非根本性质和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的质变和局部性的质变两种情形。部分质变为根本性变化创造条件,是由量变过渡到根本质变的阶梯。
②质变中渗透着量变。这是指在质变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中的量变已经不是单纯的量变,它每一步都是新质因素的产生。
第三,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会导致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
①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观点是“激变论”错误,即认为质变是突然发生的,否认量的积累过程,这是“左”的错误的认识根源。
②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观点叫庸俗进化论,在社会革命问题上,表现为改良主义,会导致右的错误。
3. 质量互变的原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P33
(1)质量互变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的理论依据。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这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也是这一原理的具体应用。
(2)质量互变原理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在保持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稳定状态中的连续性变化,社会在稳定的量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和调整,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建立的社会逐步走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即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就是在这三种形式的循环交替中实现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3)质量互变原理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的思想原则。在实践中,我们要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要反对急躁冒进、陷于空想。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及其关系(重点掌握)
1.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关系 P34
(1)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第一,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的事物。
第二,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
(2)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
第一,肯定和否定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趋势。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
①当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它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
②当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第二,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既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也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 P35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第一,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它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否定,是主观任意的否定、抽象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3.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P35
(1)辩证否定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形成一个发展周期。
(2)否定之否定的内容和形式。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第二,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4.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P35
(1)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2)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对一切事物必须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第一,在分析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的方面,否则就不能正确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又要看到它的否定的方面,否则就不能正确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
第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须反对形而上学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三大规律小结】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4.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对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六、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 现象和本质 P36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第一,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联系和表面的特征,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第二,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约现象的内部的联系,需要依靠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第一,现象和本质相互区别。
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③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④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
第二,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
①本质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②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现象和本质辨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是由于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才使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2.必然性和偶然性 P36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第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第二,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区别。
①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是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的发展趋势,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稳定的、时空上不确定的趋势,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③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规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关系。
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②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必须反对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
第一,必须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反对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第二,必须反对把一切都看成是偶然的,根本反对必然性的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第三,必须反对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但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事情是纯粹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成是没有联系的错误观点。
3.原因和结果 P37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第一,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过程引发另一个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第二,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但是,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三,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纵横交错的,其具体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等。为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分析复杂因果联系时,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分析。
(3)正确认识因果关系的辩证性质,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有效利用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发展。
4.可能性和现实性 P38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第一,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第二,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第三,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①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③要区分两种(好或坏)相反的可能性。
④要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
(2)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唯物辩证法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进而把握各种可能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活动的成功。
5. 内容和形式 P38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第一,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第二,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一,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三,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七、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P39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第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第二,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第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第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2.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P39
(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3)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P39
(1)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第一,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
第二,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第三,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2)分析和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第一,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
第二,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
第三,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3)抽象和具体。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第一,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
第二,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
(4)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和认识的历史过程的统一,也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一,所谓历史,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P40
(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2)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3)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们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
16#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25:14 | 只看该作者
音频课程文字笔记第二章第三专题
第三专题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什么是规律
1.规律的内涵 P41
(1)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必然的联系。
(3)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重复的只是其中本质的东西,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表现为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历史事件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规律的客观性 P41
(1)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3)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3.社会规律的含义及其特殊性 P42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2)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①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③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P42
(1)二者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二者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第二,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第三,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第四,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3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3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P44
(1)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内涵。
第一,社会历史趋向。
第二,主体选择。
(2)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17#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8 10:27:19 | 只看该作者
音频文字笔记第二章真题选
第二章历年真题选

(其它试题参见专题笔记)


1.(1997年理科第1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2002年文科第16题)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3.(1998年理科第2题)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4.(1994年文科第11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5.(1997年文科第11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6.(2008年第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7.(1993年理科第18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8.(1994年理科第1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1995年理科第11题)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10.(1999年理科第1题)“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11.(2001年文科第2题)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12.(2002年理科第17题)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统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13.(1999年文科第1题)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4.(1996年文科第1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5.(2000年文科第17题)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16.(1993年理科第2题)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7.(1991年文科第9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8.(2006年第1题)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9.(2007年第1题)“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0.(2000年理科第19题)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1.(2002年理科第1题)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22.(2004年第1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3.(2005年第16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4.(1992年文科第19题)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5.(1998年文科第11题)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26.(1998年文科第12题)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27.(2003年第16题)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28.(1992年理科第7题)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29.(1998年理科第12题)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30.(1992年文科第9题)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31.(1997年理科第2题)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32.(1995年文科第2题)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33.(1998年理科第3题)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34.(1999年理科第17题)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包含肯定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
E.抽象的否定
35.(1993年文科第15题)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6.(1996年文科第11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37.(1997年理科第11题)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38.(2000年理科第3题)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39.(1996年文科第2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0.(1991年理科第24题)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具有普遍性、社会规律不具有普遍性
E.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41.(2000年文科第1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2.(2000年理科第1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参考答案】
1. C     2. ABE     3. D   4. CD        5. ABDE
6. D     7. ABCE    8. A     9. ABCDE   10. A
11. C    12. DE      13. B    14. D     15. BCDE
16. B    17. C       18. C    19. B     20.ABCD
21. A      22. B      23. AC      24. BDE      25. ABDE
26. ABD   27. ABCE  28. C        29. ADE      30. C
31. D      32. A      33. C        34. BDE     35. ABDE
36. ABC   37. ABD    38. A       39. C         40. E
41. C      42. B
18#
kaylatt 发表于 09-12-8 23:49:06 | 只看该作者
话说看不到啊··lz··
19#
孙楠楠 发表于 09-12-9 00:13: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20#
staff黄皮书 发表于 09-12-11 16:46:25 | 只看该作者
音频课程文字笔记第三章第一专题
第一专题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1.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P60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P60
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双向的运动关系
3.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 P60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0
1)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第一,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2)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
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第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第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实践创造出新的知识,使得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P61
1)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第二,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
第三,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第四,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
第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4)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第一,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
第二,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第三,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三、认识的本质
1.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P63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1)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第一,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第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2.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P63
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直观地、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2)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严重缺陷:
第一,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它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的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P63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第一,反映是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
第二,反映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的创造性反映。
第三,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同一功能、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4.认识的结构 P64
1)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社会物质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2)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3)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 感性认识的含义 P65
1)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也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关于事物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低级)阶段。
2)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第一,感觉是通过感官对事物表面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
第二,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
第三,表象是对知觉的事后回忆和再现。
3)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2. 理性认识的含义 P65
1)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或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综合。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3)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具有间接性、抽象性。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P65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第一,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第二,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并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3)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片面强调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因而都是错误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4.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P66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中的第一次,是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基础,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是通过现象达到本质,从而获得规律性认识的过程。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尽可能多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5.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P66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它是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第二次飞跃完成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理性认识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就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从认识的角度来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在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发展和深化
6.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P66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4)用于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是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所能掌握的,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7.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阶段 P67
1)评价阶段。
2)决策阶段。
3)实施阶段。
8.理性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P67
1)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是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
2)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指导作用。
第二,解释作用。
第三,预见作用。
9.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P67
1)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和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和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2)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认识主体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它可以激发主体的创造能力,也可以抑制主体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动力作用。
第二,诱导作用。
第三,激发作用。
10.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及其对科学创新的意义 P67
1)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2)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应尽量扬长避短。
3)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P68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第一,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到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3)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是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2.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68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2)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P69
1)将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产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8 23:33 , Processed in 1.33419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