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之明2010考研政治理论逻辑图解 PDF

[复制链接]
251#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19: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252#
pengbo2188 发表于 09-10-26 20:22:38 | 只看该作者

好人那

一、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









世界近代史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事件与人物、问题与矛盾,以及反映社会变革的理论等等,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丰富多彩。然而,怎样才能抓住这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之间的逻辑机理呢?把握其核心结构,把握世界近代历史进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教’与“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体会,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可以这样表述: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支撑这一核心的有两个基本点,那就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世界近代史实际上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这一点在我国多年来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都是讲得清清楚楚的。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六七十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对于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看法有所变化。比如1984年出版的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称:“世界近代史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日益走向没落的历史。”1984年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称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90年代初,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则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称:“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最新的世界近代史教材要数潘润涵、林承节所著《世界近代史》了,该书明确强调“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尽管以上看法对资本主义命运的估计和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对于世界近代史的资本主义属性却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从时代属性上说,世界近代史姓“资”,世界近代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或者是因为,或者是为了,或者是结果与现实,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中心”。









资本主义因素萌芽于封建社会的母体。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新生的资本主义需要扩大资金积累,需要原料和市场,正是这种需要带来了更直接的需要,那就是要突破个体、区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地理大发现”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需要才发生的;“地理大发现”也确实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市场提供了可靠的条件,这种愿望是通过殖民征服和掠夺(近代早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掠夺)而实现的。









资本主义在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之后,又发现封建制度成了它发展的重大桎梏,于是要革命,要推翻封建制度,要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而要实现这种社会大变革,首先又必须从解放思想开始,于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也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有了历史的逻辑性。









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烈渴望;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的革命形势;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这一切,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等,莫不如此。资产阶级革命要革的是封建制度的命,封建统治阶级自然要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内的封建统治者要复辟,国际的封建统治者要极力支持经受资产阶级革命冲击的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复辟,以期避免革命在他们自己的国家的传播,反法同盟、维也纳体制、神圣同盟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运作的。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就在于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准备了宽松的环境,进而为工业革命、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得以飞速发展,为新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奠定了基础。新的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中叶又一次腾飞,由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此时的资本主义有了更强的生产能力,有了更大的生产规模,因而也就需要更多的原料、更大的市场。于是,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大国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的整体性更多的正是因由于这种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市场,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奴役。这种掠夺和奴役势必招致被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和民族的反抗,殖民地附属国与殖民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所衍生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世界被瓜分完毕,本着传统的取得领土的“先占”规则,各资本主义大国所占殖民地的多少极不均衡,而所占殖民地的多少又恰恰是制约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抢占到更多的殖民地。而世界已无“无主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没有可能按传统的“先占”方式取得殖民地,于是要求按新的实力对比对已有的殖民地进行重新瓜分,于是就有了殖民争霸。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此而爆发的。19世纪后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中一组重要的画面就是各殖民大国为争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勾心斗角、剑拔弩张甚至战火连绵,诸如克里米亚战争、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美西战争、布尔战争、日俄战争,等等。









伴随着资本主义、资本家、资产者、资产阶级的产生,无产者、无产阶级也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资本主义自身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困扰。从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让·梅叶、马布利、摩莱里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托马斯·闵采尔、温斯坦莱、巴贝夫到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六月起义、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等等,无产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者、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为整个世界近代历史画卷中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一幅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丽景观。









这一切的一切,世界近代史的全部内容可以说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伴生物,或者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或者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无不可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几个字眼上找到其逻辑根基。









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核心,把握世界近代史,需要抓住两个基本的支撑点,其一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二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工业化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典型的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潮流。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的支撑点以及它们的辐射和影响构成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资本主义要发展,必须要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列宁的一段论述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很有启发意义。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列宁的话是针对资产阶级革命而言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翻开世界近代史教材,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占去了内容的一大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1870年法国“9月4日革命”、美国内战等都是典型的标准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有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等;也还有以改革或维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1824—1867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更有以民族统一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等等。不管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是由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也不论它们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他们均不同程度地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营造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空间,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条件。









纵向来说,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列宁说得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就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任务的解决……也就是能够产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这个基础的本身的消灭,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个周期的完成。”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789年开始的,一直到1875年(甚至可以说直到1879年)才完成,至于其间法国的“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二月革命”、1870年的“9月4日革命”等都只能算是整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浪潮。美国情况也是如此。它是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美国内战、约翰逊的重建等四个大的浪潮才算真正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③。也就是说,从18世纪80年代末到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历史整体上就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历史整体上就是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发生的1824—1867年的改革同样是在完成当年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其它国家的历史也都不同表现地具有这一特点。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个支撑点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在世界近代史上的直接表现就是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继而扩展到法、美、德、俄等国。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乃至人类文明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与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表明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高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于是产生了第一国际以及在第一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发生的“巴黎公社”的伟大斗争等。









工业革命对各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高峰期,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都先后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为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进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并更加直接和明显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同时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和社会经济政策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这种国家社会职能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相对和平”状态。另一方面,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夺取更广阔的原料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加强殖民扩张,因而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把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从而使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二、世界近代史的“世界”发展逻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逻辑就是世界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世界”打破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分散隔绝状态,并最终发展成了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因此而具有了世界性。在前资本主义阶段,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社会经历的一个巨大的发展在于,由原始的采集植物果实和猎获野生动物到人为地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以维持生计,并逐渐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农业和畜牧业。从经济史的角度讲,这是人类社会的农本经济时代。农本经济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给自足,毋须对外交流。整个农业生产为的是谋生而不是牟利,为的是消费而不是交换。尽管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手工业和商业,但与当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农业相比,它是末,而非本。正是由于这一根本性特点,人类社会因而处在一个相互隔绝和闭塞的分散状态。









打破这一分散状态的是“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促成这一“转折”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而生的资本主义萌芽。









在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生产技术的进步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结构的变化,欧洲逐渐出现了有特色的工业中心和闻名遐迩的农业区,商品经济伴随这一进程而迅速发展。随着商品经济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使是最顽固、最保守的封建贵族也离不开有特色的工业中心制造出来的精美的工业品了。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里,行会手工业者在商品生产的竞争中不断分化。少数富裕的作坊主增加帮工和学徒,并使他们沦为雇佣工人,而自己脱离劳动,专靠剥削为生,成为资本家;多数破产的作坊主沦为雇佣工人,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征。当然,尽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商品与货币在数量上有了巨额的增长,但在它转化为资本以前,仍属于封建性的经济。只有当一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财富购买别人的劳动力,即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且将已积累的货币、原料以及生产工具转化为资本,使用购买的劳动力增殖财富之时,才会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晚期,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恰恰促成了这一转化。多数的小生产者因不能把握产品的销售而经常陷入困境。那些熟悉市场需求的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他们低价收购小生产者的产品,再选择适当的时机,到市场上去销售。后来,“包买商”用自己的钱购买原料,交给他雇佣的工人去加工。工人于是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包买商”(资本家)的关系,形成为一种彻底的雇佣关系。









正是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根本性的需要和促动。“地理大发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有生产技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理知识等可能性条件,也有东西方贸易危机、封建制度的危机等必要性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封建主和商人对金银货币的强烈需求”④。欧洲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在市场日益扩大、商业日趋兴旺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商品流通量要求有更多的货币流通量与之相适应,商人迫切希望在交易过程中,能够保证金银货币的充分供应,以之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要想获取金银,途径无非两条。其一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收取,但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长期是进大于出;其二是就地开采,而欧洲当时的地下金银储量已见枯竭。于是只有开辟新的途径以获取金银。马可·波罗传言,东方盛产金银。怎样去到东方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贸易通道。然而,欧洲人已经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那么,从西方下海,一直朝前去,同样可以到达东方。









“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此前,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澳洲的存在。但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商业资本的流通范围和贸易地区迅速扩大,对外贸易量和商品种类急剧增加,商业的性质和经营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人资本的迅速发展;“价格革命”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削弱了贵族地主的势力;继新航路开辟而起的对海外地区的殖民掠夺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正如马克思所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⑤也正是基因于此,我们把“地理大发现”理解为世界加强地区间联系,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一步。









“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航路,密切了西欧与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扩大了世界市场,对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地理发现过程中及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对美洲、亚洲、非洲人民的掠夺、残杀、征服和奴役。由此开始的早期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是西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亚、非、美洲则在这一过程中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一时期,进行殖民掠夺的主要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经过几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成为了殖民霸主。









更重要的是,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人种的重新分布上。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伴随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









如此等等,大约到1760年前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较之“地理大发现”带给人类的相互知悉,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二步。









另一方面,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诸如为欧洲的工业品开拓了日益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培养了发财的狂热和惟利是图的精神,等等。随着这些条件的积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终于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尤其是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大规模运行,使英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英国的煤、铁生产,棉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39%,在世界贸易额中占22%。19世纪中叶,在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大落后于英国的情况下,英国便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工业革命最终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⑥。当时的英国经济史学家史丹莱·杰温斯还就英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巅峰地位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写:“实质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历史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候,第一次形成了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把各国的生产、流通、分配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这样,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扩散所带动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上标志着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全球规模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纽带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正是因由于此,我们把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理解为世界加强地区间联系,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三步。









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向全世界扩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真正确立起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确立起了它的政治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在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世界金融资本剥削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残酷斗争中,把整个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而实现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和国家的统治,实现了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但伴随这一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交通通讯业的发展使世界变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于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迅速传遍全球各地,世界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资本主义经过4个世纪的艰难开拓,终于推动世界实现了由分散走向整体的第四步。从此,世界真正具有了“世界”性,世界历史也才真正成为了“世界历史”。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4页。









②《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7 页。









③杨和平:《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④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第1卷),经济科 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上),人民出版社1975年 版,第371-37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参考书目: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王荣堂、姜德昌主编:《世界近代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潘润涵、林承节著:《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王充



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什么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呢?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每个时期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国际关系、思想文化等领域呈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不懂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历史的阶段性与阶段特征,就不会懂得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因此掌握这些阶段特征,对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特征,作一概括说明。






世界近代史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还存在着不同观点,尚未形成定论。1995年新编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仍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1996年秋季启用的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则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讲起,将这段历史作为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折,作为世界近代史正式到来前的序幕。






从14、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在经济和生产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正在解体。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开辟新航路,侵占掠夺殖民地,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的桎梏,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在阶级关系上,一方面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更加高涨,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取得政权,16世纪后期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独立后的荷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近代史的第一阶段是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早期的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英国、法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通过民族独立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这一阶段欧洲和亚非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欧洲的一些封建国家如俄、普、奥等国的君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发生在19世纪早期的反法同盟和拿破仑的战争即是突出事例。亚洲的封建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日趋腐朽没落,成为西方各国的侵略对象。在生产领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资本主义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没有明显分开,由金融资产阶级控制着工业生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各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巨烈的变革时代,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资本主义制度设计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国际关系方面,英、法、荷等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最后英国取得了霸权地位。






英、法、美、拉丁美洲各国进行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未走向成熟,所以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金融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美洲则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种植园奴隶主,或封建的大地产者。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和反扑,各国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手段,革命经历了反复和曲折的过程,资产阶级充分发动和依靠工农群众,人民群众起了革命的主力军作用。这些就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9世纪早期至70年代初,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发生在这一阶段的1848年欧洲革命,冲垮了反动的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维也纳体系;俄国、日本通过改革,德国、意大利完成国家的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消灭了黑人奴隶制;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多数国家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轨道,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这些地区,引起这些国家政治、经济上的深刻变化。在经济领域,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德、俄、日、意等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本主义时代。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工业革命使各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由于无产阶级政治上无权,遭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工人运动的特点表现为暴力斗争为辅,政治斗争为主,并加强了国际团结,由自发性斗争转变为有组织的斗争。第一国际的成立和巴黎公社革命把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在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思潮,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发为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在国际关系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和侵略,使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多数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亚洲出现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强大革命风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19世纪中期世界的三大进步潮流。






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由资本主义推向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近代史也进入到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广泛用于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生产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垄断形式组织,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成型的表现。总之,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后,进入了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那种认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走向腐朽和全面衰落的观点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也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的现状。各国在政治上进一步调整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如英国的自由主义革命,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英美等国的两党政治,就连奉行专制制度的日、俄、德等国,也先后颁布宪法,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工人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各国先后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政治,这些因素导致了工人运动自巴黎公社失败后具有新特点,即以有组织的合法斗争、议会斗争、经济斗争为主,以罢工为主要斗争形式,各国工人政党和社会主义团体纷纷建立。这一时期各国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被列宁称为“它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由于一些国家的工人政党在合法的议会斗争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导致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泛滥,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对修正主义者展开斗争。这一阶段,亚洲各国除日本外,全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大陆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也受到英国、美国的经济侵略,实际上成为依附英美的半殖民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的加拿大早已成为英国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的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也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再次掀起了新高潮,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解放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被列宁称为“亚洲的觉醒”。资本主义各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美德迅速超过老牌的英法,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各个大国之间矛盾激化,错综复杂,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最终爆发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大战中,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世界历史发展到新的时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结束和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253#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26:07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
254#
buaa145buaa 发表于 09-10-26 20:26:44 | 只看该作者
想看看   谢谢
255#
yangzaiyun 发表于 09-10-26 20:2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慕容槿颜 的帖子

dsfdsfsdfsdfsd
256#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28:1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
257#
yangzaiyun 发表于 09-10-26 20:2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慕容槿颜 的帖子

jhfgjfghfgh
258#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31:57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
259#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33:2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
260#
瞌睡果果果 发表于 09-10-26 20:35:23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7 15:41 , Processed in 0.94166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