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英语能人帮忙翻译一下下面的这两段,很急着用,拜托了,万分感谢!!!(请不要用在线翻译哈)
鸦片战争后,基于「富国强兵」的认知,李鸿章开创了洋务运动. 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培养的高级人才车载斗量.给中国的军事文化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李鸿章一生中签订了相当一部分带有“丧权辱国”性质的条约。作为主要谈判人,自难逃其咎。不过,在大败之后签订“城下之盟”,战败国讨价还价的余地其实非常有限;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朝廷手中。在积贫积弱的条件下,熟悉内政外交的李鸿章努力运用老辣的政治智慧,善于少赔款,多办事,坚持能赔款不割地,能割半岛,最好不割让海岛的原则,尽量减少损失。
在国势贫弱,积重难返的十九世纪下半叶,迫于「弱国无外交」情势,“以夷制夷”成为李鸿章的基本外交思路,在朝鲜,辽东,对日等问题上均用过此法,虽有功有过,但他已尽力而为.
[ 本帖最后由 Ljuly 于 2009-6-15 21: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