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油地质学》教学大纲--大庆石油学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22 23:5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油地质学》教学大纲

学分:4                                    参考学时:64           实验课学时:2      习题课学时:8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大纲执笔人:张树林             教研室主任:张树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系统的讲授油、气、水的理化性质、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油气藏形成及在地壳内的分布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地质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生产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有关石油地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油气生成、储油气岩层、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油气藏形成基本原理、油气聚集单元、油气田在地壳内的分布规律。本课程安排有实验课和习题课。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了解)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二、油气藏形成的概述

三、我国及世界油气勘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掌握)

第一节  石油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二、石油的物理性质

三、石油的理化性质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第二节  天然气

一、天然气的化学组成

二、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三、天然气理化性质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第三节  油田水

      一、地下水的存在状态

      二、油田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

      三、油田水的分类

      四、油田水资料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实验一 1.原油、固体沥青的观摩与描述

             2.荧光分析鉴定砂岩的含油性

第二章  油气的成因

    第一节  近代沉积中烃类生成过程的研究(了解)

    第二节  生油母质——干酪根(掌握)

      一、定义、成分、结构

      二、类型及演化

    第三节  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掌握)

      一、地质条件

      二、理化条件

      三、油气成因现代模式

    第四节 生油层研究(掌握)

      一、生油层的地质研究

      二、生油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三、生油量计算

    第五节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了解)

      一、无机成因气

      二、生物化学气

      三、煤系气

      四、油型气

      五、固态气水合物

      六、天然气的识别标志

    习题一  含油气盆地内生油层评价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掌握)

    第一节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掌握)

      一、孔隙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二、渗透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三、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掌握)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成因及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素

      二、碎屑岩储集层各类砂、砾岩体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理解)

      一、碳酸盐岩与砂岩储集性质的比较

      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节  其它岩类储集层(了解)

      一、火山岩储集层

      二、结晶岩储集层

      三、泥质岩储集层

    第五节  储集层的研究(掌握)

      一、储集层微观特征研究

      二、储集层分布特征研究

    第六节  盖层(掌握)

      一、盖层的概念及分类

      二、盖层的宏观发育特征研究

      三、盖层封闭油气机理及微观封闭性评价方法

       四、盖层与岩相及成岩作用的关系

    第七节  生储盖组合(掌握)

      一、生储盖组合的概念

      二、生储盖组合的型式及分布特征

    习题二  含油气盆地内的储层评价研究

第四章  油气运移(掌握)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对油气勘探的实际意义

     二、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和主要载体

     三、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四、初次运移的时期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

      一、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二、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三、二次运移的通道和距离

      四、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

第五章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二、圈闭的度量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充足的油源

      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三、有效的圈闭

      四、必要的保存条件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一、根据圈闭形成时间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二、根据生油岩主要排油期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三、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四、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第四节  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构造发育史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二、油气的差异聚集

      三、油气藏的再形成

    第五节  油藏温度与压力

      一、温度

      二、压力

    习题三  含油气圈闭对比评价

第六章  圈闭与油气藏的分类(掌握)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分类的原则(理解)

    第二节  构造圈闭与构造油气藏(掌握)

      一、背斜圈闭与背斜油气藏

      二、断层圈闭与断层油气藏

      三、刺穿接触圈闭及其油气藏

      四、裂缝性圈闭与裂缝性油气藏

    第三节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掌握)

      一、原生砂岩地层圈闭及其油气藏

      二、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及其油气藏

      三、地层超覆圈闭及其油气藏

       四、生物礁圈闭及其油气藏

    第四节  凝析气藏的形成及分布(理解)

      一、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

      二、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习题四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判别

第七章  地壳中油气聚集的分布规律(理解)

    第一节  油气聚集单元

      一、油气田

      二、油气聚集带

      三、含油气区

四、含油气盆地

    第二节  控制地壳上主要油气分布的地质因素

      一、油、气源丰富的盆地控制着大油、气田的形成

      二、盆地内主要生油凹陷控制着盆地内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三、凹陷内主要生储盖组合决定着剖面上主要油气藏的位置

      四、生油凹陷内及周缘的二级构造带控制着凹陷内的油气聚集

      五、在有利的二级构造带上大面积有效的圈闭控制着油气富集。

    第三节  中国及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概况(了解)

一、中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概况

二、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概况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2学时

第一章  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           6学时

实验一1.原油、固体沥青的观摩与描述

2.荧光分析鉴定砂岩的含油性               2学时

第二章  油气的成因                              10学时

习题一  含油气盆地内生油层评价                   2学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8学时

习题二  含油气盆地内的储层评价研究               2学时

第四章  油气运移                                 6学时

第五章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0学时

习题三  含油气盆地圈闭评价                       2学时

第六章  圈闭与油气藏的分类                       6学时

习题四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识别                     2学时

第七章  地壳中油气聚集的分布规律                 6学时

五、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讲课教材:张兴金  吕延防主编,《石油地质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张厚福  张万选,《石油地质学》(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参考教材:潘钟祥主编,《石油地质学》,地质出版社,l986。

          赵重远主编,《石油地质学进展》,1988。

          包茨,《天然气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习题集:张兴金等编,《石油地质习题集》,1981。

《石油地质与勘探》教学大纲

学分:3                                               参考学时:48                       习题课学时:6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大纲执笔人:刘玉洁             教研室主任:张树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石油地质与勘探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它主要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油气藏的形成及油层研究和油气田勘探与开发概论。使学生掌握石油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地质勘探过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课程的任务是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进行物探、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奠定地质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课程基础上进行。重点是系统掌握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一般规律,掌握油气水性质、油气藏类型及其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质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本课程安排有习题课。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一、石油地质学的内容和任务

      二、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第一章  石油十天然气及油气水

    第一节  石油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理解)

      二、石油的分类(了解)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掌握)

    第二节  天然气

      一、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了解)

      二、天然气的物理性质(理解)

      三、天然气的分类(掌握)

    第三节  油田水

      一、油田水的化学组成(了解)

      二、油田水的矿化度(掌握)

      三、油田水的分类(掌握)

第二章  油气的生成

    第一节  形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了解)

    第二节  油气的生成过程(了解)

    第三节  生油层及形成的地质条件(理解)

    第四节  生油岩地球化学指标(了解)

第三章  储集岩

    第一节  储集岩的概念与分类(掌握)

      一、储集岩的概念

      二、储集岩的分类

    第二节  陆源碎屑岩储集岩(掌握)

      一、孔隙分类

      二、碎屑岩储油物性

      三、砂岩储集岩的次生孔隙及物性特征

      四、碎屑岩储集层的分布与评价

      五、碎屑岩储集性的研究方法简介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储油物性(了解)

      一、碳酸盐岩储集岩的特点

      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

      三、影响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及储集空间的分布规律

      四、碳酸盐岩储油物性的研究方法

      五、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分类与评价

第四章  油气藏的形成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说

      一、油气运移特征(了解)

      二、油气运移方式(了解)

      三、油气运移动力(掌握)

    第二节  初次运移和生、储、盖组合

      一、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理解)

      二、生、储、盖组合(掌握)

    第三节  圈闭及二次运移

      一、圈闭(掌握)

      二、二次运移(理解)

    第四节  油气藏及其形成

      一、油气藏(掌握)

      二、油气藏的形成(理解)

     习题一  含油气盆地圈闭的对比评价

第五章  油气藏类型

    第一节  构造油气藏(掌握)

      一、背斜油气藏

      二、断层油气藏

      三、与刺穿有关的油气藏

      四、裂缝性油气藏

    第二节  地层油气藏(掌握)

      一、原生砂岩体地层油气藏

      二、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三、地层超覆油气藏

      四、生物礁油气藏

    第三节  特殊类型油气藏(了解)

      一、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二、向斜油气藏

      三、水溶气藏和水化合气藏

    习题二  油气藏类型分析

第六章  储集层中的油、气、水

    第一节  储集层中的油、气、水的分布(理解)

      一、油、气、水按重力分异——垂向分布

      二、油、气、水的平面分布

      三、油、气、水在孔隙系统中的分布

    第二节  油、气、水饱和度(掌握)

      一、束缚水及束缚水饱和度

      二、含油气水饱和度及其空间的关系

      三、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四、渗透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五、含油气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六、可动油量及可动水率

第七章  油层研究

    第一节  油层剖面的研究方法(理解)

      一、钻井及完井方法简介

      二、录井方法

      三、完井总结

    第二节  陆源碎屑储集层的研究(掌握)

      一、砂岩体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二、我国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三、砂岩体研究方法简介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了解)

      一、碳酸盐岩储集层分布的有利相带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分类

   第四节  油层非均质性及其研究(了解)

      一、油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及成因

      二、油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三、油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油层对比

      一、油层对比的概念(掌握)

      二、油层对比的基础工作(理解)

      三、碎屑岩油层对比简介(掌握)

      四、碳酸盐岩油层对比简介(了解)

    第六节  油层压力及温度(理解)

      一、原始油层压力及压力异常

      二、油层水动力系统

      三、油层温度

第八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储量及其分类的概念(了解)

      一、资源及储量的概念

      二、储量分类

      三、储量计算方法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一、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

      二、精度要求(了解)

      三、影响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因素(理解)

    习题三  探井布署及油气储量计算

第九章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简介

    第一节  油气田勘探工作简介

      一、油气田勘探工作的任务及阶段

      二、油气田勘探方法

    第二节  油气田开发工作简介

       一、驱油动力及驱动方式

       二、注水开发油田(二次采油)简介

       三、提高采收率及三次采油的概念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2学时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                4学时

第二章  油气的形成                          4学时

第三章  储集岩                              6学时

第四章  油气藏的形成                        6学时

习题一  含油气盆地圈闭的对比与评价          2学时

第五章  油气藏类型                          2学时

习题二  油气藏类型分析                                       2学时

第三章  储集层中的油、气、水                            4学时

第四章  油层研究                                                 4学时

第八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2学时

习题三  探井布署及油气储量计算                         2学时

第九章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简介                            8学时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讲课教材:张厚福  张万选,《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第二版。

参考教材:熊琦华,《测井地质基础》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第一版。

          张兴金,《石油地质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陈碧珏,《油矿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第一版。

习题课教材:本院自编《石油地质习题集》(外专业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教学大纲

学分:3.5                                            参考学时:56                       习题课学时:8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大纲执笔人:张树林             教研室主任:张树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系统的讲授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性质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全过程以及油气在地下的分布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为今后从事油田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地质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基础地质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有关地质概念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油气水基本性质、储集层特征、油气藏基本类型及其油气在地下分布规律;理解油气层温度、压力变化原因及其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油气生成、运移和油气勘探的过程。本课程安排有习题课。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了解)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二、油气勘探简史及油气资源前景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掌握)

    第一节  石油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二、石油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天然气

      一、天然气的化学组成

      二、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三、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第三节  油田水

      一、地下水的存在状态

      二、油田水及其化学组成

      三、油田水的分类

四、油田水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  油气的生成和生油层(了解)

    第一节  油气的生成

      一、有关油气成因的研究概况

      二、油气有机成因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生油层

      一、生油层的岩性、岩相特征

      二、生油层的地球化学指标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掌握)

    第一节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一、孔隙度及其表示方法

      二、渗透率及其表示方法

      三、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一、孔隙成因及其物性影响因素

      二、孔隙结构特征

      三、储集层形成条件及其分布特征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一、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二、储集层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节  其它类型储集层

      一、火山岩储集层

      二、结晶岩储集层

      三、泥质岩储集层

    第五节  盖层

    习题一  储集层有利分布区评价

第四章  油气运移(了解)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方式

      一、油气运移的概念

      二、油气运移的方式

    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状态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时期

    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状态与动力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方向和距离

第五章  油气藏的形成及其类型

    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掌握)

      一、圈闭

      二、油气藏

    第二节  油气藏的形成(理解)

      一、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油气藏形成的过程

      三、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形成

    第三节  油气藏的类型(掌握)

      一、构造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三、岩性油气藏

      四、特殊油气藏

    习题二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判断

第六章  油气层的压力和温度(理解)

    第一节  油气层的压力

      一、地层压力的概念及其来源

      二、原始油层压力

      三、油层异常压力

      四、折算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二节  油气层温度

      一、地下温度及其来源

      二、地下温度的测定

      三、油气田分布与地温的关系

    习题三  含油气盆地中圈闭的评价

第七章  油气田勘探概论(了解)

    第一节  地壳中油气聚集单元

      一、油气聚集单元的概念

      二、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三、盆地内油气的分布规律

    第二节  油气田勘探简介

      一、油气田勘探的方法

      二、油气田勘探的任务和阶段划分

    第三节  油气田勘探实例

      一、松辽盆地地质简况

      二、松辽盆地勘探历程

      三、发现大庆油田的基本经验

    习题四  探井地质设计及布署

第八章  钻井地质简介(了解)

    第一节  探井地质设计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步骤

    第二节  钻井地质录井和测井

      一、岩芯录井

      二、岩屑录井

      三、钻时录井

      四、泥浆录井

      五、气测井

      六、地球物理测井

    第三节  钻井地质总结

      一、总结报告及图件

      二、试油层位的确定

      三、中途测试层位确定

第九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理解)

     第一节  油气田研究的地质资料

     第二节  油层对比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1学时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                                     3学时

第二章  油气的生成                                                      4学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8学时

习题一  储集层有利分布区评价                                     2学时

第四章  油气运移                                                          6学时

第五章  油气藏的形成及其类型                                   10学时

习题二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判断                                     2学时

第六章  油气层的压力和温度                                         4学时

习题三  含油气盆地中圈闭的评价                                  2学时

第七章  油气田勘探概论                                                4学时

习题四  探井地质设计及布署                                         2学时

第八章  钻井地质简介                                                   4学时

第九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                                                4学时

五、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讲课教材:黎文清  李世安,《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年。

参考教材:颜婉逊,《钻井地质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习题教材:石油地质习题(非地质专业用),本院自编,1993。

《石油地质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学分:l                                                   参考学时:18                           实验学时:14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大纲执笔人:付晓泰                教研室主任:付广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以实验为主的,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目前,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己广泛应用资源勘查,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勘查,实验技术已成为石油工业技术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科研与生产中最常见的几类实验技术,拓宽知识面。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及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的重点放在实验项目中。通过实验课使学生理解有关实验的方法原理,了解相应设备的用途及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本课程从内容上要求学完物理、化学之后进行。从与专业结合方面考虑,可以在石油地质学之前或并行开出。

三、教学大纲内容

    序言

    简介石油地质实验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  石油地质样品及预处理

    样品的采集、记录、常规分析项目,氯仿“A”,族组成分离,干络根提取,MAB抽取,无机矿物分离。

第二章  色谱分析

    色谱的概念。色谱分类法,色谱基本术语,色谱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液项色谱,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第三章  有机质热演化模拟实验技术

    时温互补原理,热模拟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实验样品及实验条件,测试项目与地化指标。

第四章  质谱分析技术简介

    有机质谱法,质谱仪工作原理,质量色谱图。质谱法在生物标志物测定中的应用。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绪言                                                                                           0.5学时

第一章  石油地质样品及预处理                                                 0.5学时

第二章  色谱分析                                                                      0.5学时

第三章  有机质热演化模拟实验技术                                             1学时

第四章  质谱分析技术简介                                                        0.5学时

实验一  天然气组成分析                                                              2学时

实验二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2学时

实验三  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油中的芳烃化合物                               2学时

实验四  烃源岩热解分析                                                              2学时

实验五  岩石粒度分析                                                                  2学时

实验六  压贡法测定岩石的孔隙分布                                             2学时

实验七  有机质热演化模拟实验演示                                             1学时

实验八  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演示                                                1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石油地质测试技术实验》,本院编。

参考书:尚慧芸编,《石油地质实验新技术》,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培训教材),1987。

        高瑞棋等编著,《石油地质实验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6 02:47 , Processed in 0.09479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