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学类 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5 11:5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GIS 2004-2005  2楼

自然地理 2004、考试大纲  3楼

经济地理 2004年  4楼

遥感概论 2004年 5楼

环境地理 2004年 6楼

农业生态学 2004年 7楼

2007年 博士试题 现代自然学 遥感概论  8楼

[ 本帖最后由 豆棚瓜架 于 2009-5-9 22:29 编辑 ]
沙发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6 13:30:30 | 只看该作者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4年GIS专业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空间特征数据   2、拓朴  3.地球信息科学  4、元数据
5.模型   6. 地理信息共享
二、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内容、类型及其应用。(20分)
三、试述空间信息模型的误差。(25分)
四、简述数字地面模型的实现方法。(25分)
五、试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接方式。(25分)
六、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5)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5年GIS专业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空间   2、时间距离  3、数字地面模型      
4、叠加分析   5、项目地理信息系统
二、简述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25分)
三、简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特性。(25分)
四、简述空间数据使用过程中的误差原因。(25分)
五、简述数字化过程的质量控制。(25分)
六、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25分)
板凳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6 13:31: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自然地理 试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一、 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 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 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 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30分)
五、 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层次:即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各自然地理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以及变化发展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更合理的利用和改造的途径以及整治的方法。要求考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概念有较深入地了解,能够系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壳
1.地球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2.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岁差、章动和极移。
3.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海陆分布;海陆起伏曲线;岛屿;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4.地质构造及其地貌表现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5.关于大地构造的几种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槽台说与地洼说;地质力学学说。
6.地壳的演变
地质年代;地壳演化简史。
7.矿物资源
矿物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矿物资源的储量;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大气
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的热力状况
辐射平衡;气温;热量带。
3.大气的运动
气压;风;大气环流。
4.大气中的水分
大气湿度;蒸发;凝结;水汽的凝结现象;大气降水。
5.天气和气候
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气候;气候变迁;小气候。
(三)海洋和陆地水
1.地球上的水体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分循环;水量平衡。
2.海水的运动
潮汐与潮流;海洋中的波浪;洋流;水团运动。
3.海岸与海底
海岸带的动力作用;海岸地貌;海岸分类;海底地貌;海底沉积物。
4.河流
河流、水系和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的水量平衡;河流的类型;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5.地下水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6.湖泊与沼泽
湖泊的成因及类型;湖水的性质;湖泊水文特征;沼泽的成因;沼泽的水文特征;沼泽的类型。
7.冰川
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地球上冰川的分布;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四)地貌
1.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风化作用;崩落;滑动;蠕动。
2.流水地貌
流水作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3.岩溶(喀斯特)地貌
岩溶作用;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地带性;岩溶地貌发育过程。
4.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冻土地貌;第四记冰期。
5.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风沙作用;风沙地貌;黄土与黄土地貌。
6.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与地貌的基本类型
地貌成因;基本地貌类型。
(五)土壤
1.土壤的基本特征
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形态;土壤的剖面构造特征。
2.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有机质;土壤胶体与土壤的吸收性能;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土壤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作用;土壤空气;土壤温度。
3.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
成土因素学说;气候、生物、母质、地貌、时间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主要成土过程。
4.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土壤分类;土壤的分布;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
5.土壤资源
土壤资源的概念;土壤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适应性及指示现象。
2.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3.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4.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5.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6.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七)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
1.地域分异规律
景观及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全球性和全大陆、区域性、中尺度、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2.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的概念;自然区划的原则;自然区划的方法;我国的自然区域的划分。
3.土地的分级、分类和评价
土地的分级和分类;土地的评价。
4.土地结构
土地结构的概念;农业用地结构。
二.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壳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3.熟悉并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4.掌握各地质构造的概念,理解其基本原理;
5.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说与地洼说和地质力学学说;
6.掌握地质年代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7.了解地壳演化的历史;
8.了解矿物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储量;
9.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矿物资源。
(二)大气
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
2.熟悉并掌握大气垂直各分层的高度和特点;
3.掌握大气获得能量的途径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4.掌握气温的变化及其垂直和水平分布;了解热量带的划分;
5.理解并熟练掌握气压带、行星风系、三圈环流、西风带、季风环流以及局地环流形成的机制;
6.了解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降水的时间变化及地理分布;
7.熟悉并掌握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8.理解并掌握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带及气候型的划分;
9.了解气候变化的历史及未来气候的变化;
10.理解小气候的形成原因及主要小气候的特点。
(三)海洋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概况、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方程。
2.熟悉并掌握洋流的类型、成因、模式和主要洋流;
3.了解潮汐与潮流、海洋中的波浪和大洋水团;
4.熟悉海岸带的动力作用及海岸地貌、海岸分类、海底地貌及海底沉积物;
5.理解并熟练掌握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河流补给的形式及特点,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掌握河流的水情要素、流域的水量平衡及河流的类型;
7.了解地下水的水化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和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8.理解并熟练掌握湖泊和沼泽的成因及类型;
9.掌握湖泊和沼泽的水文特征;
10.理解冰川的形成及类型,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1.了解地球上冰川的分布概况;
12.了解水地球上水资源的类型及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现状。
(四)地貌
1.掌握风化作用的类型,分化壳的特征、类型及分布;
2.了解崩落、滑动、蠕动的概念及特征;
3.理解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4.理解并掌握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的各种地貌形态及特征;
5.理解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
6.了解基本地貌类型。
(五)土壤
1.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2.了解土壤形态和土壤的剖面构造特征;
3.了解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的理化性质;
4.理解并掌握气候、生物、母质、地貌、时间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5.了解成土因素学说;
6.掌握主要成土过程;
7.掌握土壤的分类了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
8.理解并掌握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
9.了解土壤资源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掌握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
2.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及指示现象;
3.掌握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4.理解并掌握生态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5.理解并掌握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与循环;
6.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7.掌握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8.掌握水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类型;
9.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七)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
1.掌握景观及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2.理解并掌握全球性和全大陆、区域性、中尺度、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3.了解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4.理解并掌握自然区划的概念和原则;
5.掌握自然区划的方法;
6.了解我我国的自然区域的划分;
7.掌握土地的概念及其分级和分类的方法;
8.了解土地的评价方法;
9.掌握土地结构的概念;
10.了解土地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主要参考书目
1.潘树荣、伍光和、陈传康等编。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2.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地板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9 22:22:13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2004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 城市体系
3. 老工业基础               4. 产业布局三种模式
5. 土地的特点               6. 中央商业区
二、简述近30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10分)
三、简述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演变过程,当代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25分)
四、区域发展政策包括哪些方面?试论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含义是什么?(30分)
五、产业布局有哪几种主要模式?产业布局演变的规律是什么?(25分)
六、举例说明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和扩散规律。(以我国4大城市经济圈为例,可任选其一或多选)。(30分)
5#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9 22:22:41 | 只看该作者

遥感概论

遥感概论 2004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均值平滑            
2. 大气窗口
3. 像点位移            
4. 动态聚类法
5. 绝对黑体            
6. 波谱分辨率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限制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在土地研究中如何综合应用3S技术?(25分)
四、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如何进行复合?(25分)
五、遥感信息复合的目的、方法及应用。(20分)
六、比较彩红外影像与热红外影像判读?(20分)
6#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9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环境地理学

2004年环境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散射        2. 浑浊度       3. 土壤自净
4. 土壤退化    5. 营养信息     6. 生物环境异常。
7. 生态风险评价           8. 温室效应
9. 酸雨                   10. 环境地理制图
二、填空(每题5分,共40分)
1.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               
②                 ③              ④                  
2. 影响烟气抬升的因子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
①                 ②              ③                  
       3. 天然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4. 地球水环境的基本特点是:①                  
②                  ③               ④                 
        5.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干扰通常可分为:
①                   ②                  ③              
        6. 影响表生带化学元素迁移的因素有:内在因素
①                   ②                  ③            
外在因素:①              ②             ③               
      7.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因素有:
①               ②              ③               。
       8.全球变暖的地理意义表现在:①                  
②                            ③                        
④                 
      三、问答题(共80分))
     1.简述环境地理学的学科地位?(10分)
     2. 简述环境监测的特点?(10分)
     3. 论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4. 论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5分)
     5. 论述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5分)
     6. 论述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挑战?(15分)
7#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9 22:23:47 | 只看该作者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作物生产力的估算包括哪几个方面。(10分)
二、简述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20分)
三、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20分)
四、比较分析玉米与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20分)
五、阐述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及其防治。(20分)
六、何谓农业资源,试对农业资源进行详细分类。(20分)
七、阐述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0分)
八、阐述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0分)
8#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9 22:25:16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春季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博士题!

2007年春季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博士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每题25分)
1,从温度和水分两个角度来讨论大陆垂直自然地带性的特征
2,自然地域系统划分的意义,方法,指标.
3,试述沉积性河流的发展环境,形成原因.
4,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途径


遥感概论(每题20分)
1,DEM的概念和应用
2,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3,遥感在环境保护上应用的意义
4,遥感图象质量评价
5,遥感技术监测土地退化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9#
南国的云 发表于 09-8-3 19:18:05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救了!
10#
shenyanjun 发表于 09-9-20 18:10: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伟大,伟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7 04:53 , Processed in 0.0850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