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古学通论》教案长江大学历史系专业

[复制链接]
11#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14 04:07:58 | 只看该作者
二 、绝对年代
1、定义
  考古学上,把遗迹,遗物形成的具体时间或者某一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范围,叫做绝对年代。
2、绝对年代的判定方法:
(1)历史考古学林业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历史考古学领域内,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闰月,日月食之类)
但作为具体的判断年代的依据,则有,内证,外证
   “内证”是指考古调查员发掘所得实物资料如碑碣,墓志,简读以及其他各种器物中的纪年铭文。这是判定绝对年代的可靠的“内证”。“内证”虽然可信,但必须要注意2点:
其一,碑碣是否是从他处转移来或者建筑物已多次从修而旧碑是否被长期遗留使用。如果这样,该碑上的纪年铭文便不足判定年代;
其二,器物上的纪年铭文,虽可正确是该器物本身的年代。但如果该器物被长期使用,即就不能椐此判断其出土的文化层或者墓葬的绝对年代。
“外证”是指判断遗物,遗迹年代的证据为书籍记载和口头传说。“外证”的可靠程度不如“内证”,因此“外证”的使用更加审慎。因为书籍记载未必符合实际,口头传说更是如此。
(2)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很大程度上要依据自然科学的方法.
判定绝对年代的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法断代,钾-氢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裂变经迹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有些自然科学的断定方法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放射形碳素断代,其次是热释光,古地磁,和钾-氢法断定等;树木年轮断定法虽不能普遍应用,但他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第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放射性碳素断代,是一种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这一方法1984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其年代数据即距今年代,国际上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其一般使用的年代范围在4万年以内,极限年代为75000年.因为年龄大于7万5千年的生物体中,碳-14的残留已经很少,年代测定就到了这一方法的极限.美国芝加哥大学的WF.利比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
    放射性碳素(碳-14,14C)断代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宇宙射线(中子)照射地球,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映,产生碳的同位素\"碳-14(14C),而碳-14又具有不断衰变(不稳定)的特色.也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碳-14\"不断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5730+_40年,大气中,\"碳-14\"与一般的碳元素相同,它与普通的碳组合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以二氧化碳进行新陈代谢,因此植物体内的碳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碳比例相同.其他各种动物以食物链的方法也保持着相同的碳元素.也就是说,这种生物(植物,动物)在死亡之前,身体中的\"碳-14\"的浓度与大气中\"碳-14\"的浓度保持平衡.但是,一旦生物死亡,没有新的碳元素进入体内.那么,生物体内的\"碳-14\"就只能按衰变规律减少.死亡5730年=-40年后,体内就只能有一半的“碳-14”残留下来,而死亡11460年后,“碳-14”就只能原来的1/4。因此,只要测出生物标本中“碳-14”减少的程度,旧可以推算少年生物的死亡时间。
    用“碳-14”(碳-14断代,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方法比较研究,他们常现可能艾为考古带学家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现了巛机加速器高能做普技术,它比常规要先进)测定年代常用的标本,主要有木炭,炭化的种子或果实,骨骼,毛发和未风化的贝壳等。动植物遗体。其中木炭标本最理想。骨骼测定的数值往往偏高;石灰岩地区水中生长的植物如贝壳,所测定的数值也偏高。
放射性炭素段代的前提是,假顶大起中  碳-14的浓度自古以来保持不变。但事实上,地球磁场和太阳活动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空气中生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现在科学界已证实,6000年前的生物体内要比现在的生物体内的生物体内含有更多的碳-14因此,碳-14年代与真实年代存在着差距。往往是年代越早,偏差越大。因此,碳-14年代必须与树轮年代叫迟,才更接近真实年代。  补:见页底碳-14。。。。
第二,热释光断代
(定义):热释放光断代,是利用绝缘结晶团体的热释光现象事迹行断代的 技术。它适于陶器及其他火烧黏土样品。它测定年代的范围在100万年以内。
(基本原理): 烧制陶器的黏土中都含有微量铀,钍和少量钾等放射性物质。当陶器烧制时,高温将结晶固体中原先储存的能量都已释放。此后它重新积累能量,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愈强年代则愈久,热释光就越多。即热释光量与所受的放射性总剂量成正比。只要测出陶器中铀,钍,钾的含量,周围土壤中的辐射强度和宇宙射线强度,定出自然辐射的年剂量,就可计算出陶器的烧制年代。
(优缺点):在考古出土物中,往往陶器及其碎片的数量最多,陶器是考古研究汇总的重要对象,用陶器作为测定年代的标本,比碳-14的有机物标本优点更多。最湖要的是:热释光所测定的年代早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从在和一点来看,热释光断代更有参考价值;另外,热释光法坚定陶器的真伪比较快速有效,它取样仅需数十毫克,这也是碳-14断代无法相比的。但是,热释光断代,定出的年代误差一般在土10%左右,从这一点上看,它不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精确。
第三:古代磁断代
古代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主要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瓦和陶器的年代测定。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A:考古地磁断代(原理)
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自古以来就不断变化着。古物中的被烘烤黏土中的热剩词性又具有永久不边的特点,它储存了古地磁变化的信息。一般黏土中都含有少量的磁性矿物,在到700度以上的高温时,磁性便完全消失,冷却时,。由于受到当地磁场感应,在其冷却后,又获得与当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一至的磁性。这种磁性称为热剩磁性。除非再受到700度以上的高温,热剩磁性(TRM)一般固定不变。古代的砖,瓦,陶瓷以及遗址中的窑,炉,灶等都受过高温的烘烤,都具有热剩磁性。因此,我们只要根据一系列年代明确的考古样品,定出古地磁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就可以确定未知年代的样品的考古年代。
到目前为止,古地磁测定年代的误差还比较大。原因主要有是三:其一是不易得精确可靠的“已知年代”的样品,因而使得作为依据的实验曲线本身误差较大;其二:某些年代范围内的地磁场变化缓慢,实验曲线不容易定准;其三:考古样品受到其他类型的磁性干扰未能清除干净。尽管如此,研究和充实古地磁随年代的资料,仍然我考古断代所需要,而且对研究地球物理现象和探讨地磁场的起源也有重要意义。
B:地层沉积和磁性断代
    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词性随地磁极行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其基本原理是:Δ地球磁场的变化有时会发展到有规律的词性倒转。岩石中一般也含有词性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这中剩余磁性反映了岩石生成时期的地磁场方向。湖相沉积层和深海长呢机层中也含有磁性矿物的微粒,它们在沉积过程中取地磁方向显示沉积磁性,从而反映出沉积时期的地磁方向。火成岩年代可以用“钾-氢-法”断代和“裂变经迹法”断代测定,因而可以定出过去出现地磁倒转现象时期的地质年代,并建立地磁极性倒转年代表。一个完好的沉积地层剖面,可以系统地测出每一层的沉积磁性,以此对照地磁极性倒转年表,就可以确定每个地层的地质年代。目前,研究地四世纪地质年代和确定古人类遗址的年代,建立(300万年)数百万以来的地层年表,古地磁法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第四:钾—氢法断代
   (定义)钾—氢法断代,是利用矿物岩石中的钾40衰变成氢40的原理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地质学家用这种技术测定早到20亿年,近到40万年的岩石年龄,因此,它存在考古学上主要适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
(基本原理)钾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它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钾40原子衰变时,有11%变成氢40。氢40是一种惰性气体,很容易在烂岩形成时从矿物质中逃逸。当火山岩冷却结晶时,晴40的含量几乎下降到0。火山结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钾氢元素的衰变持续进行。其半衰期为13亿年。因此,只要测出岩石中氢40的含量,就可推算出岩石冷却以来的年龄。
钾-氢是地质学,考古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测年方式,它特别适合于有频繁火山活动地压的遗址测体。
第五:树木年轮断代
(定义)树木年轮断代是一种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这是到目前为止最精确的断代方法。它还可以用于校正碳-14年代。
   (原理)树木年轮断代的基本原理是:
树木生长,每年春长秋止,在树干的横断面上留下梳密相同的圆圈,既所谓年轮。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即旱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年轮就窄;雨量充沛气候温暖的年份,树木生长迅速,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年年轮的宽窄都是相似的。如果一颗或树内层的一段年轮谱,同死树外层的年谱一致,就证明此死树是前一段生长的与活树有过共同的生长期,能互相衔接起来。如果此死树的内层年轮谱同更老的死树的外层年轮谱一致,就又可以衔接起来。依次类推,只要找到适当的树木,就一直可以衔接到史前时期,建立起来本地区的树木主年轮序列。这相当于反映气候变化的一部遍年史。同一气候区的考古木头样品的年轮谱只要与上述主年轮序列对照就可以知其木头样品的年代。
     (局限):树木年轮断代,原则上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很不容易做到。首先,并不是各地所有的树木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变化和形成理想的特征年轮谱。其次,不容易找到找全各个时期的木头来建立不断间的年轮序列。因此,只能在气候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选择适当的长寿命树种,才能建立起年代连接比较长远的主年轮序列。
      树轮年代学是20世纪初由A。E道格拉斯建立起来的。他及其后继续在美国西南部成百个考古遗址中收集了成千件木质结构样品,互相衔接可上朔到2000多年以前。目前世界上年代最长的主年轮序列是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白山上的刺果松建立起来的,已可上朔到1万年以后。
     树木年轮断代最重要是价值和贡献,在于它相当精确,和对碳-14年代的校正。
12#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4-14 04:08: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环境考古学又是建立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那么,什么是环境考古学?什么是文化生态学呢?或者就是我们首先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 、环境考古学和文化生态学
1、定义:
(1)、环境考古学的定义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是一个考古学的重要分支。
    其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许多遗存的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以及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
(2)、文化生态学的定义
    所谓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文化演变关系的学科,具体地说它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已。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与其它生物和无生命的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食物链,食物网等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
这里,“个体”,“种群”,“群落”是生态学上的三个概念。具体来说:(P教材27页)
“个体”是指生物活体的最小单位。
“种群”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同一种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种群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者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各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位。一般的规律是:不同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组合;同一生物群落的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活空间。
2、基本理论:我们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本身是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人类及其文化产生影响。当然,人类与其它的动植物不同,人类并非只是被动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人类还能够通过文化来主动地改造环境。正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又形成特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二、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指人类以外的自然界。它包括气候,土壤,植被,山川等许多因素。它是问类文化赖改变村在的植物基础。而人类主要的通过工具,技术,组织等文化方面的要素与其发生联系。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特被的对史前文化发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没有野生稻分布的地方,不可能是冶铜技术的创始者。
    自然环境,不但影响古文化的面貌和性质,而且哈影响古文化的发展速度。
    1、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面貌和性质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是活跃的因素。气候的状况及其变化会直接影响当时的地貌,土壤,动植物和人类;不同的地貌(平原,山区,海滨,草原等)和土壤有着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直接影响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形地貌,动植物群落,矿产资源等,会导致人类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会开发和利用,并形成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组织,越是简单和早期的人类社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直接,越明显。整个石器时代,不论是旧石器时代的“截取性经济”,还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经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同内容,直接影响着人类史前文化的面貌。
    其一,史前的阴山认北的内蒙古高原,甘肃北部和新疆地区,青张高原等广大地区。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沙漠草原广泛发育。在这种自然环境的期限下,农业难以产生和发展,人类所能从事的主要是采集和狩猎经济逐渐形成了这一地区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以后畜牧业开始出现,并逐渐向游牧经济过度。这一地区,陶器和磨制石器虽然已经发生,但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开发原始环境的特有工具——细石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一直是这一地区最具特色的主要工具。
    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主要是间接打击发而形成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与旧石器相较,它一种比较精细的石器加工工艺。一般用一跟木棒或古帮放在石料上,另一端用石头砸击或依靠胸部压剥,这样打击下的石料比较细长而归整。
    用于制作细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燧石,火石,硅痔岩,水晶,玛瑙等较好的石料。细石器的器型主要刮削器,尖状器,石站,石镞等。
    考古学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型细石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行石器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北部和美洲西部。不论哪个系统,西石器都是用作狩猎采集和畜牧的主要生产工具。一般来说细石器处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在中石器时代,以后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时代。
     其二,史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从自然环境来说,降水量相对减少而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分布着结构松软的适合耕作的黄土或黄土状的土质.特别是黄土高原,黄土广阔丰厚,具有较好的直立性,土壤的渗水性强,地下水一般较深.在这自然环境中最早的人工驯化裁培的作物是耐干旱易生长的栗类作物.由于逐渐产生了以旱田栗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繁荣史前文化.另外,从房屋建造来说,也主要从使用性考虑,来充分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不同形式的风格的房屋.在这种半干旱的黄土地带,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避风防寒.于是,这一地区的史前先民,充分利用黄土的特性,挖穴造屋.冬暖夏凉的穴居也就成为黄土地带居民从古至今在主要的建筑形式.
    其三, 史前的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其自然环境与现在相比,气候更温暖,降水量也多.这一地区的土壤中粘土教多,渗水性较差,因此,平原地带水网密部,山区地带则林木茂盛.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最早的人工驯化栽培的作物是喜水的稻类作物.因此,水田稻作农业是这一地区史前乃至历史时期在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在这种温暖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防潮而不避寒.所以,无论是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还是近代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竹楼,都反映了这一地区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产生出来的文化特色.
2、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古代的性质,面貌和发展速度,有时也会引起人类文化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史前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有限,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使传统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时,古人类必须作出适应性反映,和选择,或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或者迁徙他乡寻找新的生活资源或适合生活之地。周族早年的多次迁徒就是如此。就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或居住地发迁徒过程中,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著名气候学家竺可贞,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和物候记录,对我国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我过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四个温暖时期和寒冬时期的结论。
从渭水流域来看,约从距近5000年前后开始,气候已逐渐向干凉方向转化,大约在距近4000年前后,气候已逐渐变得干净。与这一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以粟作农作为主的齐家文化,由于气候干冷,农业生产难以为居,由此逐渐向游牧经济转化。到了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已成为游牧民族——西素的主要活动区域。
    西周初年,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一次寒冷期,周孝王时,秦岭之南的以汉水也两次封冬,幽王时,西北诸地积霜,气候也十分干冷。这样,位于西北更为干岭地区的游牧民族,在环境的压力下,开始不断地向东南迁徒,与西周发生冲突和战争,最终发展成为平生东迁络绎。东周时,颉吡部落在环境的压力下进一步内涉,形成了史书上传说的接逼诸夏的局面,也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次民族文化大融合。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250年,文献上第一次记载了淮河结冰现象。晋代时,年平均气温要不现在低1-2度,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年平均气温降低1度,就等于把这个地方望北推移200-300公里。这一时期,史书记载的暴寒大雪就达103次,大早记录大1982次,这种气候的变化,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产生了巨大影响。自古以来,逐渐而居的游牧经济,由于对自然界的水草有着无法挣拖的依赖,而温度和降水等则是左右游牧经济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显然,气候的恶化使得游牧经济陷入了严重困难,游牧民族难以生存。最后导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举族南迁,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也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以来的第二次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当然,古文化的变化有这许多的复杂原因,但无论如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引起古代文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3、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古文化的产生和变化,而且时古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上。整个自然环境并不包括在生产之中,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不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源而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史前时期,劳动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近不能认识自然界的本质,生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班来说,自然环境过于严酷,人们难以获得事物资源,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为困难,而劳动者的智慧和认识能力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长期停滞,另一方面,如果自然条件过于优越,劳动对象非常容易获得,人们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就能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这样就仰制了劳动者的需要,影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劳动。人们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总是能长期不断地获得足够的食物资源,就无需寻求新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也无需改变生产工具,就仰制了劳动这个因素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故文化发展。
    例如:南部非不的布领曼人,其居住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采集的食用植物就达86种,有17种哺乳动物是经常捕猎的对象。因为食物级易获得,每个成年布须曼人平均每天需要劳动2小时左右,全体劳动时间平均每人为600-1000小时。还有: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安达曼人,巴西的亚马逊的瓦苏苏人等,情况与布须曼人非常相似。这些地区的原始民族,因其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能够带年提供总足的事物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又很优越,人们无需要花费多大工夫就能解决住房,服装,工具等问题,因而他们不感匮乏,不知道生活中还缺少什么。对这些民族来说,既不需要改变工具,以提高生产力,也不需要创造以开辟新的经济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仰制了这些民族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直到近代还过着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还来跨入文明时代。
    自然环境对远古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我国也是很明显。
    如:我国的华南地区,在距今11000年前后,原始农牧业就已经产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业虽已出现,但一直以种植根茎果树类等无性繁殖的动物为主,禾本科农作物的栽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出现。
    其二是,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制作虽出现,但一直比较原始落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和陶器制造才得到发展。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特点说明: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虽然开始得很早(基本与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黄河流域相当),但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华南地区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都只是栽培少量的根茎果树类作物,人们的事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采集和渔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和本科作物水稻栽培以后,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才开始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比中国的其它地方优越。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即使到了新师器时代,仍然将采集和渔猎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这是抑制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将黄河流域和华南地区比较,情况大大不同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间基本与华南相当,但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比华南地区快的多。如:黄河流域大约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石兹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磨制石制和陶器已经比较发达;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锄耕阶段,禾本科作物傈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产量也较高;家畜饲养业也比较发达,猪,狗等家畜已被较多的饲养。到大约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经济和文化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约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已开始了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度。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前进步伐,之所以快于华南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黄河流域地处南温带,它既无热带,亚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无寒带地区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其自然环境对史前时期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使之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总之,在史前时期,甚至文明时代的前期,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迟滞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处于停滞状态。
4、自然环境对古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文化传播论简介,
(1)、影响    任何一种人类文化都是动态的,都初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就是文化传播。
自然环境对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古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限制和制约作用。
    因为在史前时代,人们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极为原始和落后,文化之间的交往,文化因素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人群的迁徙和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古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一般来说,古代交通便利的平坦之地,文化因素的扩散能够顺利进行;古代的崇山峻岭,汪洋大河,戈壁荒漠等等,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隔绝作用。所以,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条件成正比。这就是说,地理环境条件越好,传播障碍越少,文化传播的地区越远;同时距文化中的越远,传播力越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现象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传播,特别是极端传播论,是有区别的。
那么, 什么是文化传播论呢?
   (2)、文化传播论
    所谓文化传播论,是指一种文化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区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理论。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考古理论。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 对于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形成来说,除了发明产生,就是传播得来。
第二,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根据这种文化的相似性,认定文化具有向外扩散出去,跨越空间,活象琏骑一圈又一圈的推动一样,使得文化终于传播到各地。
    第三,文化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某一文化特质和文化众体被接受或被抗击,视其对接受放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已,这种效用和适应性新的文化特质与久的文化特质相较的优越程度,与接受方现存的价值观念,经验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被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够进行实验的范围大小,七结果的可见程度等。
    第四,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双向进行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引起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动采借和接纳。
    第五,文化传播的范围及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一般来说,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文化互相采借的数量更大。
    第六,文化传播必然导致文化变迁。文化的融合或某种新的文化的产生。
从文化传播理论产生和发展来看,文化传播论是20世纪在欧洲产生的。法国是、格雷伯纳,拉非尔,博厄斯,英国的里肥斯,史密斯等人都是文化传播论的倡导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使得20世纪上半期,文化传播在考古学累计为流行,并出现了所谓的“极端传播论派”。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问题,开始于一个或几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认为,文化的爱惜多于文化的发明,甚至完全否定一中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可以产生过两次以上的任何可能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传播论者虽注重了传播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回答文化如何起源,在合适何地存在过,又如传播到遥远的地区等问题。要为困难的是,用传播论来解释考古现象时,就必须排除被比较的器物或特征不是独立发明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把一种文化看成是工有的,独特的动态系统,每一种文化均循环着在技术,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有限范围内,由本身的发明,创造和采借等因素决定。
13#
小猪豆豆 发表于 07-7-20 16:55:31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导论吗?希望楼主继续呢.非常感谢.[s:2]
14#
wayne86 发表于 07-7-30 08:52:10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15#
qcwayne 发表于 07-10-14 16:20:3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说说

其实这个帖子属于基础的东西
但是要利用考古的成果,还是要懂得考古的一些专门技术,比如文字知识,天文知识,等等
还有怎么去阅读和利用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这也是个难题;很希望大家来支招了
16#
狂小虫 发表于 07-10-17 00:04:53 | 只看该作者
啊。。。怎么不做成DOC呢?好花
17#
stugx1 发表于 07-11-14 12:29: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
18#
summmer 发表于 10-1-11 19:33:5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谢谢楼主
19#
筱四月 发表于 15-5-25 11:03: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20#
中华文化 发表于 15-6-23 22:40:43 | 只看该作者
传一个文档比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04:56 , Processed in 0.09045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