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汉语笔记 (对历史文选很有用噢)

[复制链接]
31#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1:26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虚词
第一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还可以称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称代第三方以外,有时候也可以用来称代说话人自己或听话的一方。
二、指示代词
1、近指:“是”、“之”、“此”、“斯”、“兹”
2、远指:“夫”、“彼”、“其”
3、旁指:他(“佗”、“它”)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2、是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五、特殊代词
1、者
“者”字词组的构成,有下述几种情况:
(1)“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者”字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
(2)“者”字位于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共同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
(3)“者”字位于名词之后,与这个名词组成“者”字词组,“者”字的作用是复指它前面的名词,同时也起到区别人或事物的作用。
(4)“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组,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
2、所
(1)“所+动(或动词性词组)”
(2)“所+介+动(词组)”
第二节 副词        返回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谦敬副词

第三节 介词      
一、于(於)
1、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3、介绍出比较的对象。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
4、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
二、以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用”、“拿”、“凭”。
2、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用”、“把”。
3、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因”、“因为”、“由于”。
4、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三、为
1、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被”。
2、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给”、“替”、“向”、“对”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因为”、“由于”。
四、与
1、介绍职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跟”、“和”、“同”。
2、介绍动作行为的受益对象。“为”、“给”。
五、用 由 自 从
(一)用
1、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
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
(二)由
1、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
2、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
(三)自
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可翻译为“从”。
(四)从
1、介绍处所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3、介绍所随的对象,可以译为“跟”“跟着”。

第四节 连词      返回
一、之
(一)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
1、领有关系,“的”。
2、同一关系,“这样”、“这些”或不译。
3、修饰关系,可译成“的”,但往往需要加上“比况性”的词语。
(二)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1、充当单句中的主语、宾语。
2、充当复句中的分句。
(三)“主语+之+介宾词组”
1、充当分句
2、充当单句中的成分。
二、与 及
(一)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和”、“以及”。
(二)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分辨
1、“与”字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后,影响原意的是介词,没有什么影响的是连词。
2、“与”字前面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
3、介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是介词
三、以
(一)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内部,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实现后一动作行为的方式、方法或原因,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二)连接时间或方位。
(三)连接两个形容词,并可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词。
(四)用法分辨
1、“以”是介词时,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字是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结果。如果“以”字后面紧接着“上、下、往、来、内、外、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它一定是连词。
2、当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时,往往与连词“以”不易分辨。省略宾语的介词“以”后面往往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看“以”的前面是否是个动词。如果不是,“以”字就是介词;否则,“以”就是连词。
四、而
(一)用在单句中。所连接的两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
1、联合关系。一般充当谓语。“而且”、“并且”、“就”、“又”。
2、偏正关系。一般是状语和谓语的关系。
3、主谓关系。
(二)用在复句中,可以连接多种多样的复句。
1、并列复句
2、连贯复句
3、递进复句
4、因果复句
5、转折复句
五、则
1、关列关系。往往形成“……则……,……则……”的格式,不能译出。
2、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3、转折关系。“却”。
4、条件关系。“就”。
5、假设关系。“就”。
六、虽 然 虽然 然而 然则
(一)虽
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即使”、“纵然”。
(二)然
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却”
1、连接段与段,表示上一层与下层之间的转折关系。
2、用在分句与分句之间,表示复句中的转折关系。
(三)虽然
这个结构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与现代汉的“虽然……但是……”中的“虽然”含义不同。
(四)然而
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组合,一般是“这样(如此),而……”的意思。
(五)然则
“然”是指示代词,用来肯定上文所说的情况;“则”是转折连词,用来转入下文。是“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
七、如 若 苟 使 令 藉 即 为 微
这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往往用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条件的分句中。其中“微”的意思是“假如没有”,其他几个词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
第五节 语气词     
一、也
1、判断句句尾的“也”,作用是帮助判断,加强判断的肯定语气,使听者或读者对判断深信不疑。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种用法的“也”字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对应的词。一般可以不译出。
2、陈述句句尾的“也”,加强陈述语气,使读者或听者坚信所陈述的内容。可译成“啊”或“呢”,或不译出。
3、因果或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句尾的“也”,含有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语气的作用。
4、祈使句和感叹句尾的“也”,使祈使、感叹语气更加坚决、肯定和强烈。可译成“吧”或“啊”。
5、疑问句句尾的“也”,仍然表示确认的语气。由于“也”字的使用,就便得这种疑问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往往是对已经确认的某种事实提出的疑问。
6、句中的“也”字表示顿宕,兼有强调和提示作用。这种“也”字往往用在句中的主语、状语后,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和隔断,对上文是强调,对下文是提示。
二、矣
(一)叙述句句尾的“矣”,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告诉别人,含有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是个表示动态的直陈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矣”字所表示的动态有两种情况:
1、原来或从前就有这种情况,说话人把它当作一种新情况提出来加以陈述,或告知别人。
2、现在还没有出现某种情况,但预料、推断这种情况将必然出现,说话人也可以用“矣”字把这必将出现的新情况提示出来。
(二)祈使句句尾的“矣”,是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因为是希望实现或完成,所以都带有将然的性质。
(三)疑问句和感叹句句尾的“矣”,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是靠别的手段来表示的。
三、乎
(一)疑问句中的“乎”字,表示疑问语气
1、询问
2、反问
3、推测
(二)感叹句句尾的“乎”多表示呼唤或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三)用在形容词后,做形容词的词尾,给形容词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四、欤(与)
(一)表疑问语气
1、在是非问句句尾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是说话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种看法,但还不能深信不疑,提出来要求证实。可译为“吗”或“么”。
2、用在特指问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句中也另有疑问词,疑问的重点落在疑问词上。可译为“呢”。
3、用在选择问句句尾,是表示无法肯定或否定某项或某几项事情,要求对方选择而发出的疑问语气。可译成“呢”,分句中常有“抑”来配合。
4、用在反问句,表示不要求对方回答无疑而问的反诘语气,可译为“吗”,有时也跟“也”连用,或跟“岂”、“得非”等配合。
(二)表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五、哉
1、在句末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相当于今天的“啊”。
2、“哉”跟它前面的谓语一起提到句首,所表示的感叹语气就更为强烈。
3、“哉”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祈使语气,并略带感叹意味,可译作“啊”或“吧”。
4、“哉”跟疑问词配合用于询问句和反问句,句子的询问语气和反问语气由疑问词来表达,“哉”字则给它们带上感叹色彩,可译为“吗”、“呢”。
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1、“也已”、“也夫”、“也哉”、“也乎”、“也乎哉”。连用的语气词,各自分别表达不同的语气,同时全句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2、“矣夫”、“矣哉”、“矣乎”,“矣”仍然表示叙述语气,语气的重点也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3、“乎哉”连用,表示比较复杂的语气。
七、夫 唯 其
(一)“夫”
1、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
2、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表示疑问测度语气,可译“啊”、“吧”或“吗”。
(二)“唯”(惟、维)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不译出。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译为“希望”、“请”等。
句中的“唯”(惟、维)往往用来帮助加强判断,有的可译为“是”。
(三)“其”
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估计、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或许”、“恐怕”等。
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3、用于祈使句中,使劝告、祈使、命令的语气变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译。
32#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1:3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七单元 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
第一节 文言散文的标点
  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读书的人自己先断句,然后在该停顿的地方打个记号。不加标点的文献典籍,一般叫白文。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做个圆圈,叫“句”;在一句话没有结束但要停顿的地方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就是暂时停顿一下的意思,从意义上来讲就是逗。句和读合起来便叫句读。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古代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这是说,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1982年9月在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一件两诏秦椭量,容器外底刻的秦二世诏第一行“疾”字右下,第二行“焉”字右下,第三行“帝”字右下,第五行“德”字右下,都刻有L形符号,当是古代的标点,即钩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实物见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已有关于句读的解说。例如:
丶:有所绝而识之也。(卷五下)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レ:钩识也,从反亅。(卷十二下) 根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就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此外,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也常常会涉及到断句,也即标点的问题,例如: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左传?庄公十一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是说,这句话应该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该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的意思。
*(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闻其骈胁,绝句。欲观,如字,绝句一读至‘裸’字绝句。”有时,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并不用相关术语表明断句。例如:
*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间则散,敌中则夺。 《荀子?彊国》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指出:卢文弨曰:俗本“上”字在下句首,今从宋本移正。《外传》亦同。又如: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东汉郑玄注:“四者漫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四者之祸,即指长、从(读如纵)、满、极,故应在这四个字后面断句。
此外,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一般总是在该断句的地方。例如:
*子曰:“诗三百,(孔曰:篇之大数。)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犹当也。)曰:思无邪。(包曰:归于正。)子曰:道之以政,(孔曰:政,谓法教。)齐之以刑,(马曰:齐整之以刑罚。)民免而无耻。(孔曰:免,苟免。)道之以德,(包曰:德,谓道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正也。) 《论语?为政》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陈澔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亲行。比音畀。)天子五年一巡守。(《舜典》曰:“五载一巡守”;《周官?大行人》曰:“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孟子》曰:“巡守者,巡所守也。”守,去声。) 陈澔注:《礼记集说?王制》(括号里的)注文总是在该断句的地方的,这在古书注解中已经是一种固定的做法。因此,我们阅读古书,看到有注解的地方,就知道那里该断句。但是古人不是每句话都加注解的,有些在古人看来比较浅显的词语或句子就不一定加注解了,这就要靠我们自己来断句。
  宋代人刻书,开始加句读了。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云:“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监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其加句读的方法,毛晃《增韵》说:“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如《礼记?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逗号代表读分之微点于字中者。
民国期间,在新式标点产生以前,出书一般是在该停顿的地方点一个点,或圈个圆圈。例如教材中所举的例子。(见下文)
  断句不正确,说明对文章中某些句子或某些语词还没有理解。正确的断句,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词语、语法、音韵以及要有比较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大抵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字句必须能讲通
  在对文言散文标点之前,应反复多读几遍,做到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和具体语词的意义
之后,再进行标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这样,再进行标点就可靠得多了。当然也有标错的。例如: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曹植《与杨修书》在第一句的意思是“现在把我年少时写的辞赋一篇送给你”,其中的“往”是送去的意思;下一句里的“相与”,是相给的意思;而“夫”在文言文里一般是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或提起下文。原来的标点法,表明没有读懂原文,字句讲不通。正确标点应该是: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又如: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在这一句里,“不售”指老百姓卖不掉的东西,可由官府负责收购暂为保管起来;“欲得”指老百姓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不能收购的,应由官府给予之。所以,“与”是给予的意思。原文没有读懂“与”的动词义,把它当成连词来理解了,结果标点有误。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收不售,与欲得。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绛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云。 《汉书?郊祀志》
句中的“宿”,标点者误以为止宿之义,其实“宿留”是一个词,为汉人常语。《汉书?五行志》:“其(飞雉)宿留告晓人,具备深切。”又《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唐颜师古均注云:“宿,音先就反;留,音力救反。”《后汉书?韦彪传》:“子其宿留乎?”李贤注:“宿留,待也。宿,音秀,留,音力救反。”可见“宿留”是叠韵连语,不应分开读。
  二、 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标点后的句子,意思如果不合情理,或与上下文的意思相违背,那就有错误了。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
一百四十六按照这种标点法,则战败的士兵争着投水是为了死,这不近情理。争投水是为了逃命,而不是为了死。所以,在“争投水”之后应加逗号:“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成公二年》
綦毋张丧车以后,想搭乘韩厥的战车,故曰“请寓乘”。但是,把“从左右”也括在里边,成为綦毋张对韩厥讲的话,意思就不好理解了。要么站在左边,要么站在右边,怎么能从左右呢?所以应把“从左右”移到括号外边,这样,下文的“皆肘之”也才有着落。
*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鉴》
按照上面的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的分三路兵不相应。查《明史》卷一三O、一三一,应当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个人,都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的名将。这样的标点与原意和史实都不合,应改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三、 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标点的文言散文,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及虚词的用法;如果是韵文,在押韵的地方还必
须符合古代的音韵。例如:
*建一宫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左传?襄公三年》
在古代汉语里,的确有“也夫”连用的例子,如《论语?宪问》:“莫我知也夫!”这种用法是表示感叹的,但本句的情况不是这样,本句是陈述一个道理。且“夫唯”在古代汉语里也经常连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本句正是用在陈述句句首的。所以应改为:建一宫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左传?昭公十六年》
这是唐孔颖达给《左传》作疏时引东汉服虔的断句。“字小之难”不成句,故此句断句误。孔颖达疏曰:“侨闻为国家者,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事大国养小国不为难也,无礼以定其位,是国之大患。”且本句前之“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与后句“无礼以定其位之患”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只是在宾语与动词之间用一个“之”来复指。全句意思是:治理国家并非难在不能事大字小,而是担心无礼以定其位。所以应把“大”字后边的逗号去掉。
*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原标点者把“非第”看成“不是高贵的门第”,与“卑贱”并列起来。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相当于“不仅”,与下句表示递进意的“而愈”相呼应。所以此句应断为: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又如:
*间者,月数以春夏与日同道,过轩辕上后受气,入太微帝廷扬光辉,犯上将近臣,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汉书? 两夏侯京翼李传》
这是李寻以星占为根据劝哀帝退近臣、求贤良的一段话。句中的“外臣”是李寻自称,“窃”是自谦之辞,后边不应有表示决断语气的副词“即”,致使“窃信天文即如此”句意不清。其实,本句中的“即”是表假设语气的连词,意为若如此的话,就……。就是说,“即”应连下读,而不应连上读。此句当为: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此句言项羽率士卒破釜沉舟,以示拼死一战的决心。所示者是决心,而不是必死,故知当在“心”字下断句。为: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ì,割)羊无血。 《易?归妹》
古代如此断句,误。清人武亿说:“此‘筐’、‘羊’一韵,‘实’、‘血’一韵,亦隔句用韵法。”筐、羊同属阳部,实、血同属质部,隔句押韵,即交韵。上六,是卦名。此句应断为: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又如:
*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 《左传?哀公十七年》晋杜预在“衡流而方羊裔焉”句下注曰:“衡流方羊不能自安裔水边,言卫侯将若此鱼。”刘炫以为“卜繇之辞文句相韵,以‘裔焉’二字宜向下读之。”孔颖达疏曰:“诗之为体,文皆韵句,其语助之词皆在韵句之下”;“此之‘方羊’与下句‘将亡’自相为韵,‘裔焉’二字为助句之辞”;“且繇辞之例,未必皆韵。此云‘阖门塞窦,乃自后逾’,不与‘将亡’为韵。是或韵或不韵,理无定准。”顾炎武《杜解补正》指出:“当以‘裔焉大国’为句。言其边于大国,将见灭而亡。”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也指出:“杜注既失其句,而又失其韵。”惠栋云:“未有繇辞而无韵者,从杜读,则失韵矣。‘窦’字读‘度’,又读‘徒’。‘逾’亦有平、去两音。”此句“羊、亡”押韵,“窦、逾”押韵,是换韵。方羊,叠韵联绵词,亦作仿佯,《广雅》:“仿佯,徙倚也。” 竀,读chēng,《说文》:“正视也,从穴中正见也。”又为赤色,言鱼劳则尾赤。裔,水边;焉,于;阖门,犹言关门;塞窦,塞洞;逾,越也。言自己把门洞都堵起来,然后从后逾墙而出。此句应断为:
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
第二节 文言散文的翻译
  把文言散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要求。能否准确地把文言散文译成相对应的现代白话文,是考核古代汉语基本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古代汉语水平的标志之一。
  把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这里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要求既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现代汉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做好这象项工作。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点要求。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
  这里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严复虽是对外文译成汉文提出的要求,但拿过来要求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也是同样实用的。“信”、“达”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雅”则是翻译追求的目标。
  文言散文的翻译,以往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方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具体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  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语序、意义以及言语风格进行翻译。一般来说,对原文的词语采取不增不减的做法。下面举一些较好的直译的例子: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遗憾的是个人的心愿还没有实现,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非攻》
[译文]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一类的器械,造成了,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先生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齐国出发,走了十日十夜到了郢都,见到公输盘。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译文]风的强度如果不大,那么承负巨大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九万里,风就在它的下面了,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没有阻碍,然后飞往南海。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新唐书?魏徵传》
[译文]如果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优点,撤免邪恶的人而不犹豫,任用贤能的人而不猜疑,(国家)就可以兴旺了。
*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译文]周朝所以败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避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译文]韩厥拿着马缰绳站到齐顷公的马车前,拜了两拜又磕头至地,然后捧起酒杯加上一块玉璧献上,说:“我国的国君让我们替鲁国和卫国请求,(请齐国不要攻打他们),并且叮嘱说:‘不要让军队深入到齐国的国土上。’下臣不凑巧,恰好碰上这次该出征,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且害怕逃避会使两国的国君蒙受耻辱。臣勉勉强强恐有辱武士,其实我很愚笨无能,既然担任司马这个官职,且又无人手,只好叫你受委屈了!”(意思按规定还是要把齐侯抓俘虏。)
  二、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这就叫意译。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因此,意译有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改变原句的语序,乃至句子的结构。下面举一些例子。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我虽然才能低下,但也曾旁听说过长者遗留下来的好的风范。
此句中的“仆”、“罢驽”和“侧闻”都是谦称,翻译时没有直接的词语与之相对应,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意译。
*高帝不怿而有愆色,迺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史记?酈生陆贾列传》
[译文]高帝不高兴,显现出惭愧的表情,就对陆生说:“请您试着为我写一些秦失天下,而我得天下是何道理的文章,以及古代一些成败兴亡的国家。”
这句话如果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翻译,就不通顺,只能用意译。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译文]我以为您是问别的人,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
“以……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且此句为宾语“异”前置句,在宾语“异”和动词“问”之间用代词“之”复指,这是一个结构很特殊的句子。下一句“曾”是个情态副词,“由与求”也是做“问”的宾语的,同时也用“之”复指。所以,在翻译时只能根据原句的意思,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来译。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当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此句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译文]再说水积聚得也不厚,那么,它就无力负载大舟。
前一句话的 “水之积”,由于在主谓之间用了“之”取消了它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前一句的主语。如果把此句译成“再说水的积聚也不厚”,虽也讲得通,但终不如“再说水积聚得也不厚”那么简洁常见,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33#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1:4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古漢語知識
近体诗律说略
所谓古体诗,一般是指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作品。汉魏六朝的诗歌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诗作。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指唐初形成的格律诗。唐代及唐以后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也写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
一、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有三:
(一)不限句数、字数,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
四言诗如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五言古诗也称五古,如陶潜的《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七言古诗也称七古,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杂言诗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甚至七言以上。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
        还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静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二)押韵要求较宽,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可以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也可以临韵相押。例如:
                                《燕歌行》(句句为韵)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阳),草木摇落露为霜(阳)。
                        群燕辞归雁难翔(阳),廿君客游思短肠(阳)。
                        慊慊思归恋故乡(阳),君何淹留寄他方(阳)。
                        贱妾茕茕守空房(阳),忧来思君不能忘(漾)。
                        不觉泪下沾衣裳(阳),授琴鸣弦发清商(阳)。
                        短歌微吟不能长(阳),明月皎皎照卧床(阳)。
                        星汉西流夜未央(阳),牵牛织女遥相望(漾)。
                        尔独何辜限河梁(阳)?
                                《琵琶行》(中途换韵)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陌),枫叶荻花秋瑟瑟(栉)。
                        主人下马客在船(仙),举酒欲饮无管铉(先)。
                        醉不成欢惨将别(薛),别时茫茫江浸月(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
(三)平仄比较自由。例如: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第一句用三平调,第三、八、十句用三仄调,整首诗失对失粘。
        (四)对仗十分随意,例如上例,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以下各句都不用对仗。
二、近体诗
(一)近体诗的分类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律诗指七律和五律,绝句指七绝和五绝。绝句由律诗截取而成,故名。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排律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排律的句数在八句以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40字。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排律——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七字。
(二)近体诗的结构
近体诗中的律诗共八句,其中一、二句称作首联,三、四句称作颔联,五、六句称作颈联,七、八句称作尾联。每联的第一句称作出句,第二句称作对句。绝句是截取律句的一半,所截部分的结构与律诗相同。此举律诗五言、七言各一例: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首联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颔联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颈联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尾联
浑欲不胜簪。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首联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颔联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颈联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尾联
故垒萧萧芦荻秋。
34#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1:54 | 只看该作者
三、近体诗的用韵
近体诗的用韵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近体诗的用韵合于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隋唐时通用的韵书,分韵为193韵(唐时王仁昫的《刊缪补缺切韵》增加到195韵),因分韵太细,所以唐时就由官方规定某些读音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到了宋代,由官方组织对《切韵》重修,重修后的《切韵》改称《广韵》,分韵为206韵,比《切韵》更细,但同时又明确规定某些相近的韵可以同用。例如:
一东独用                二冬钟同用                三钟                四江独用
五支脂之同用        六脂                        七之
到了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将《广韵》中规定可以同用的韵合并为一韵,成了一○七韵。在此以前,金人平水书籍(官名)王文郁著《平水韵略》,根据同样的原则将《广韵》合并为一○六韵,此后出现的各种诗韵,分韵都是一○六韵,简称“平水韵”。平水韵的分韵情况是: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其中平声的韵目是:
上平声
一东                                二冬(钟)                        三江                                四支(脂之)
五微                                六鱼                                七虞(模)                        八齐
九佳(皆)                        十灰(咍)                        十一真(谆臻)                十二文(欣)
十三元(魂痕)                十四寒(桓)                        十五删(山)
下平声
一先(仙)                        二萧(宵)                        三肴                                四豪
五歌(戈)                        六麻                                七阳(唐)                        八庚(耕清)
九青                                十蒸(登)                        十一尤(侯幽)                十二侵
十三覃(谈)                        十四盐(添严)                十五咸(衔凡)
“平水韵”虽出现在南宋,但它的分韵符合唐人用韵的实际情况。例如:

李商隐《无题》        东韵(平水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东)画楼西畔桂堂东。(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东)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东)
嗟尔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东)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支韵(平水韵)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脂)
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之)
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支)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之)

朱庆馀《宫词》        元韵(平水韵)
寂寂花时闭院门,(魂)美人相并立琼轩。(元)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元)

李商隐《登乐游原》        元韵(平水韵)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元)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魂)
        
2.用韵的位置
近体诗用韵的位置规定在二、四、六、八句的末一字。第一句的末字可用韵亦可不用,没有严格的限制。从习惯上说,五言的第一句一般不用韵,七言的第一句一般用韵。
3.一韵到底,中途不许换韵
以下两首诗,从句数、字数、对仗看很像律诗,但由于中途换韵,平仄也不合律,故数古风(古诗):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语),
―――△――△
佩玉鸣鸾罢歌舞(麌)。
△△――△―△
画栋朝飞南浦云(麌),
△△―――△―
珠帘暮捲西山雨(麌)。
――△△――△
闲云潭影日悠悠(尤),
―――△△――
物换星移几度秋(尤)。
△△――△△―
阁中帝子今何在,
△―△△――△
槛外长江空自流(尤)。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元),
―△――△△―
渔梁渡头争渡喧(元)。
――△――△―
人随沙岸向江村(元),
―――△△――
余亦乘舟归鹿门(元)。
―△―――△―
鹿门月照开烟树,
△―△△――△
忽到庞公栖隐处(御)。
△△―――△△
岩扉松径长寂寥,
―――△―△―
唯有幽人独来去(御)。
―△――△―△

4.用平声韵
律诗都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或平仄不合律,就不是律诗。例如:
(1)古绝
古绝不收律诗格律的束缚,属古体诗的一种,例如:
李绅古风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一二句后三字都用了仄声,第二首“谁知”一句连用五个平声,此外两首诗均用了仄声韵。
五言古绝很常见,七言古绝则比较少见,例如:

杜甫《三绝句》

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
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狼虎,
食人更肯留妻子。
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其三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一二首诗都用的是仄声韵。第一首前二句的前二拍的平仄没有交替,后三字全为仄声。第二首第二句的后三字全为仄声。另外一二首诗的上下二联均失粘。
(2)古风式的律诗
古风式的律诗有意与近体诗相区别,其特点主要有:
a.有意多用拗句,少用律句,造成失粘失对。
b.常用三平调、三仄调及“平仄平”、“仄平仄”式。
尽管古风式的律诗与近体诗有这些不同,但由于其押韵、对仗同于律师,且多数句子的节拍叔平仄相间,故仍算做律诗。例如: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田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
风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
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

这种诗体开始是律诗尚未定型时的产物,后来一些诗人也模仿这种诗体,但为数很少。
四、近体诗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与古体诗区别的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句数、字数,也不是对仗和押韵,而是平仄。例如下面一首诗很像律诗,但实际上是一首古风: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 溪 深 不 测,
― ― ― △ △
隐 处 惟 孤 云(文)。
△ △ ― ― ―
松 际 露 微 月,
― △ △ ― △
清 光 犹 为 君(文)。
― ― ― △ ―
茅 亭 宿 花 影,
― ― △ ― △
药 院 滋 苔 纹(文)。
△ △ ― ― ―
余 亦 谢 时 去,
― △ △ ― △
西 山 鸾 鹤 群(文)。
― ― ― △ ―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韵到底,五六句对仗工整,这些都合乎律诗的要求,但是第二六句用了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形式,所以此诗不能算作律诗,而是古体诗,据此可见“平仄”是决定律诗性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通晓近体诗的制作规则,就必须首先掌握平仄的运用技巧。
1.什么叫平仄?
中古有四个声调,即平上去入。这四种声调的具体调值是什么,现在已无从得知,明真空的《玉钥匙门法歌诀》中描写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通过这种描写我们大体可以想象中古平声的调值是平直的,而上去入三声的调值则是短曲不平的。根据追求诗句音响效果的需要,古人将四声分为两类,其中平声为一类,其音色比较平直可以延长,古人把它称作“平”;上去入为一类,其音色有一个共同点,比较短,不可以延长,与平声相反,古人将此三声统称为“仄”。“仄”就是倾斜、不平的意思。“平仄”的概念是古人为了追求诗歌的音乐美而提出的。平仄在诗句中的交替使用,使诗句的音色避免了平直、呆板和单调,达到了起伏回环,抑扬顿挫的音响效果。
2.律句的节奏
节奏使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在律诗中,所谓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就是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来体现的。所谓平仄交替是以节拍为单位进行交替的而不是一单字为单位进行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律句除句末一字外均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节拍,每个节拍即为一个交替单位。有的书上把节拍叫做音步。句子最后一个字一位在句尾,念完一句后需要停顿一下,差不多延长半拍,所以最后一个字独立为一拍。五言律诗共有三个节拍,即二二一,诗例如“白日—依山—尽”。七言律诗共有四个节拍,即二二二一,诗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组成节拍的两个字可以同是平声或仄声,也可以是平仄不同的两个字。节拍由平仄不同的两个字组成时,节拍的性质取决于后一字的声调,如“仄平”算平声拍,“平仄”算仄声拍,因为后一字是在节奏点上,起着定音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律诗对每一节拍中的二个字平仄的要求特别严格,其平仄不能变动,对第一字的要求则比较宽松,常常平也可,仄亦可。
律句的意义单位常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但是也有意义单位不能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的情况,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义单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节奏单位)
律句的意义单位常常会跨越两个节奏单位,又是节奏单位也会跨越意义单位,例如:
二十四桥——明月——夜。(意义单位)                        
二十——四桥——明月——夜。(意义单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义单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义单位)
尽管律句的意义单位有多种情况,但律句的节奏形式只有一个,在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相吻合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按照节奏单位去诵读。如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发生矛盾,诵读是应让意义单位尽量服从节奏单位,例如“野火烧不尽”应读成:
野火——烧不——尽
“二十——四桥——明月——夜”应读成:
二十——四桥——明月——夜
有些教课书上把“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基本句式的节奏分别理解为: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还有些教材上认为近体诗的句式往往以三字结尾,最后三字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认为这三字的节奏可以细分为二一或一二,例如: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陆游《黄州》
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应为这种划分,从形式上破坏了以两个字为一个单位的平仄交替原则,请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按照这种划分,第一、二个节拍全成了平声或仄声,这就谈不上平仄交替了。
3.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的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五言诗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起仄收式)                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                丁式:△△/△―/―(仄起平收式)
其中甲、乙两式完全符合平仄交替的原则。丙、丁两式的前两个节拍平仄也是交替的,唯有后两个节拍没有做到平仄交替,这是不得已的。因为丙式的特点是“平起仄收”,第一个节拍是平,第二个节拍只能用仄才能与第一个节拍交替,第二节拍为仄,就只好与第三个必须是仄的节拍相重了。同理,丁式的特点是“仄起平收”,第一个节拍是仄,第二个节拍用平才能与之交替,第二个节拍用平,也就只能和第三个必须是平的节拍相重了。按说丙式的第二个节拍应为“仄仄”,但这样处理会造成句末三字全为仄声的现象。句末三字全用仄声是古风的常用句式,律句应尽量避免(也可以不避,唐人的律诗中有些是不避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平霞平出仄海仄署仄,梅柳渡江春”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山平中平一仄夜仄雨仄,树杪白重泉”等),所以将第二拍的第一个字改换成了平声,这样就成了“平平平仄仄”的句式。第二拍的第一字由于不在节奏点上,所以改换成平声并不影响该节拍的性质。丁式句的第二个节拍按说也可以用“平平”,但这样处理就会出现三平调(句末三字连用三个平声),三平调诗家大概以为其音色比较平直松弛,缺乏变化和力度,故规定应坚决避免 ,是所谓大忌。于是将第二拍的第一个字改换成仄声(同样因为该字不在节奏点上),这样既不影响第二个节拍的性质,同时又避免了三平调。
七言诗基本句式的排法与五言基本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平仄交替的原则在五言基本句式之前增加一个节拍而已。
甲式:――/△△/――/△(仄起仄收式)        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        丁式:――/△△/△―/―(仄起平收式)
4.律诗平仄的排列法
以上讲的是一句律诗中平仄的排列规则,下面我们要讲的是一首律诗中的排列规则。弄明白了一句律诗中的平仄规则,一首律诗的平仄规则便很容易掌握。一首律诗的排列规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
(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4)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
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是指每一律句中个节拍之间要平仄交替,即前一节拍为仄声,后一节拍就要换用平声。反之,前一节拍用平声,后一节拍就要换用仄声。例如: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一联之中平仄相对”,是指每一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要构成对立关系。如果出句的第一个节拍为仄声,那么对句的第一个节拍便要使用平声。反之,出句的第一节拍为平声,对句的第一节拍便应使用仄声,例如: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平/仄    (劝君更尽一杯酒)
仄仄/平平/仄仄/平    (西出阳关无故人)
所谓“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是指上联对句的第一节拍要与下联出句的第一节拍平仄相同,即前者为平声,后者亦为平声,前者为仄声,后者亦为仄声。例如: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所谓“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是指律诗的二、四、六、八句都是押韵句,末一字要用平声字,三、五、七句都是非押韵句,末一字要用仄声字。至于第一句,无论五言七言,入韵时用平声,不入韵时用仄声。例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

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

以上两首诗的第一句入韵,故末字用平声。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以上两首五言诗的第一句不入韵,故末字用仄声。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

以上两首七言律诗的首句入韵,故末字用平声。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薊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35#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2:04 | 只看该作者
杜甫《春望》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

以上两首七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故末字用仄声。
古人对律诗中平仄的规定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果一句之中不要求平仄相间,既会出现一句全用平声字或全用仄声字的局面,例如:
“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
这种诗句读起来显然平直、呆板、缺乏变化,没有音乐感。如果一联之中不要求平仄相对,既会出现对句与出句重复的现象。例如: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如果两联之间不要求平仄相粘,则会出现下联与上联重复的现象。例如:
△△――△
――△△―
△△――△
――△△―
只有根据上述规定去排列,才会使律诗中前四句的平仄没有任何重复的现象。减少重复,是律诗中的平仄极尽曲折变化之妙,以达到诗句音感上的抑扬顿挫的效果,这就是古人规定平仄规则的志趣所在。
掌握了以上几项规律,只要知道律诗第一句的平仄要求,既可顺利的排列出一首律诗的平仄格式。
下面举几首五言、七言律诗的例子:
五言律诗
(1)仄起仄收式: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                ―△――△
                闺中只独看。
――/△△/―                ――△△―
                遥怜小儿女,
――/―△/△                ――△―△
                未解忆长安。
△△/△―/―                △△△――
                香雾云鬟湿,
△△/――/△                ―△――△
                清辉玉臂寒。
――/△△/―                ――△△―
                何时倚虚幌,
――/―△/△                ――△―△
                双照泪痕干。
△△/△―/―                ―△△――
(2)平起平收式:
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
                ――/△△/―                ――△△―
春去夏犹清。
                △△/△―/―                ―△△――
天意怜幽草,
                △△/――/△                ―△――△
人间重晚晴。
                ――/△△/―                ――△△―
併天高阁迥,
                ――/―△/△                △――△△
微注小窗明。
                △△/△―/―                ―△△――
越鸟巢干后,
                △△/――/△                △△――△
归飞体更轻。
                ――/△△/―                ――△△―
(3)平起仄收式:
王维《山居秋冥》
空山新雨后,
                ――/―△/△                ―――△△
天气晚来秋。
                △△/△―/―                ―△△――
明月松间照,
                △△/――/△                ―△――△
清泉石上流。
                ――/△△/―                ――△△―
竹喧归浣女,
                ――/―△/△                △――△△
莲动下渔舟。
                △△/△―/―                ―△△――
随意春芳歇,
                △△/――/△                ―△――△
王孙自可流。
                ――/△△/―                ――△△―
(4)仄起平收式:
杜甫《腋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                △△△――
边秋一雁声。
                ――/△△/―                ――△△―
露从今夜白,
                ――/―△/△                △――△△
月是故乡明。
                △△/△―/―                △△△――
有弟皆分散,
                △△/――/△                △△――△
无家问死生。
                ――/△△/―                ――△△―
寄书常不达,
                ――/―△/△                △――△△
况乃未休兵。
                △△/△―/―                △△△――
七言律诗
(1)平起平收式

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                        △――△△――
夕贬潮州路八千。
                △△/――/△△/―                        △△――△△―
欲为圣明除弊事,
                △△/――/―△/△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
云横秦岭家何在,
                ――/△△/――/△                        ―――△――△
雪拥兰关马不前。
                △△/――/△△/―                        △△――△△―
知尔远来应有意,
                △△/――/―△/△                        ―△△――△△
好收吾骨瘴江边。
                ――/△△/△―/―                        △――△△――
(2)仄起仄收式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
(3)平起仄收式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
                ――/△△/――/△                        △――△――△
今日花开又一年。
                △△/――/△△/―                        ―△――△△―
世事茫茫难自料。
                △△/――/―△/△                        △△―――△△
春愁暗暗独成眠,
                ――/△△/△―/―                        ――△△△――
身多疾病思田里,
                ――/△△/――/△                        ――△△―――
邑有流亡愧俸钱。
                △△/――/△△/―                        △△――△△―
闻道欲来相闻讯,
                △△/――/―△/△                        ―△△――△△
西楼望月几回园。
                ――/△△/△―/―                        ――△△△――
(4)仄起平收式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
千寻铁锁沉江底,
                        ――/△△/――/△                        ――△△――△
一片降幡出石头。
                        △△/――/△△/―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
从今四海为家日,
                        ――/△△/――/△                        ――△△――△
故垒萧萧芦荻秋。
                        △△/――/△△/―                        △△―――△―
5.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关于律句平仄排列规则的简明说法。这是对七言诗而言的,对五言诗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即可用平字亦可用仄声字,因为这些字都不在节奏点上。所谓“二四六分明”,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掌握,不能随便变更,因为这些字都在每一节拍的节奏点上,决定一个节拍的性质。记住这两句话可以较迅速的掌握律句平仄的排列规则,但是这两句话并不全面,他没有将古人对律句平仄的一些特殊规定包括进去。这些特殊规定有二:一不能“犯孤平” ;二不能出现“三平调”。“犯孤平”和“三平调”都是诗家的大忌。
(1)犯孤平
“犯孤平”是指“――△△―”或“△△――△△―”式变成了“△―△△―”或“△△△―△△―”式。这种形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其余都成了仄声字,平仄声失去平衡,故叫做“犯孤平”。
(2)三平调
“三平调”是指“△△△――”或“――△△△――”式变成了“△△―――”或“――△△―――”这种形式,最后三字都用了平声字。上文已经提到,“三平调”是诗家的大忌,要极力避免。
根据以上两点,检查律句平仄的四种基本格式就会发现,有些第一字或第三字或第五字的平仄是不允许变动的:
甲式:        ○△ △/○――/△                ○――/○△△/○――/△
乙式:        ――/○△△/―                ○△△/――/○△△/―
丙式:        ○――/○―△/△                ○△△/○――/○―△/△
丁式:        ○△△/△―/―                ○――/○△△/△―/―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乙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不能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否则就会“犯孤平”。丁式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仄声不能换为平声字,否则就会出现三平调。所以在使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种说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两种例外的情况。
6.关于拗救
所谓拗,是指律句中某字的声调不合平仄的规定,即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或改用仄声而用了平声字。所谓救,是指律句的平仄发生“拗”时,在另外某个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用仄的地方用了平,以求做到使平仄的字数保持平衡。拗救地使用是为了扩大诗人选字范围所采取的变通方法,这样做不至于使诗人因声夺义,可以保留在意义上比较合适的字眼。需要指出的是,拗救的使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甲式句的拗救(对句相救)
甲式句的格式为△△――△。甲式句的第四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其格式是:
△△――△                变为                △△―△△
――△△―                                        ―――△―
这样的变动使对句多了一个平声,但其平仄相间的格局并未改变。例如:
36#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2:20 | 只看该作者
白居易《草》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祖咏《终南望余雪》
林表明霁色,
―△―△△
城中增暮寒。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
△△―△△
青山空复晴。
―――△―

刘长卿《听弹琴》
古调虽自爱,
△△―△△
今人多不弹。
―――△―

孟浩然《与诸君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苏州拙政园对联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
△――△―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
△―△△△△△
双鬓向人无再青。
―△△――△―

杜牧《润州》二首(其一)
青苔寺里无马迹,
――△△―△△
绿水桥边多酒楼。
△△―――△―








甲式句的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按说不需救,但诗人们也往往在对句相救,即将对句的第三字换用平声字,因此在唐人律诗中“―――△―”或“△△―――△―”这种句式很普遍。例如: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
―△△―△
风流天下闻。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几时到,
―△△―△
江湖秋水多。
―――△―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正因为甲式句的第三字用仄声字后不需救,所以诗人们有时救,有时不救。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        对句未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                对句相救
(2)乙式句的拗救(本句自救)
乙式句的格式是:――△△―或△△――△△―。如五言诗第一字用了仄声,或七言诗第三字用了仄声,即犯了孤平。相救的办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由仄声换用平声字,七言的第五字由仄声换为平声字,这样就成了如下格式:
――△△―                        变为:        △――△―
△△――△△―                变为:        △△△――△―
补救过的形式其平仄字数仍然与原格式保持相同。用例如下:


李商隐《蝉》
薄宦梗犹泛,
△△△―△
故园芜已平。
△――△―

刘昚虚《阙题》
时有落花至,
―△△――
远随流水香。
△――△―

孟浩然《与诸君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司空曙《喜外弟卢编见宿》
以我独沈久,
△△△―△
愧君相见频。
△――△―


张籍《设蕃故人》
蕃汉断消息,
―△△―△
死生长别离。
△――△―

温庭筠《送人东游》
荒戍落荒叶,
―△△―△
浩然离故关。
△――△―

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李商隐《落花》
高阁客竟去,
―△△△△
小园花乱飞。
△――△―

杜荀鹤《春宫怨》
凤暖鸟声碎,
―△△―△
日高花影重。
△――△―

苏轼《新城道中》
野桃含笑竹篱短,
△――△△―△
溪柳自摇沙水清。
―△△――△―

3.丙式句的拗救(本句自救)
丙式句的格式是:―――△△或△△―――△△。如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的第六字用了平声字,补救的方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其形势如下:
―――△△                        变为:        ――△―△
△△―――△△                变为:        △△――△―△
改变后的格式起音感特色比原来的形式更佳,使人们喜欢将这种格式用于尾联的出句。例如:

王维《辋川闲居》
寒山转苍翠,
――△―△
秋水日潺湲。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

李商隐《落花》
芳心向春尽,
――△―△
所得是沾衣。
△△△――
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
君子意如何。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秦韬玉《贫女》
苦恨年年压金线,
△△――△―△
为他人作嫁衣裳。
△――△△――
有人认为“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即尽可能在一句之中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的应用。清人董文涣《声调四谱》举杜审言诗(《汉语诗律学》120页):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入上去平平  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平平入上去  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入去平平上  平平上入去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入平平上去  平去入平平
清人朱彝尊认为四声递用是指奇数句之脚字必上去入俱全。(原话:老杜律诗单句之脚必上去入俱全)。例如:
杜甫《曲江》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引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出句之脚宜上去入俱全,特别要避免临近两联出句的句脚声调相同,否则为“上尾”。临近两联出句之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句相同是大病,四句相同为严重的上尾。例如:
储光義《石甕亭》
遥山起真宇(上),西向尽花林。
下见宫殿小(上),上看廊庑深。
苑花落池水(上),天语闻松音。
君子又知我(上),焚香期化心。
刘长卿《寻洪尊师不遇》
古木无人地(去),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去),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去),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去),何处化丹砂?
到了宋代,四声递用的形式大约不为一般人所知,故上尾之病尤多。例如:
王安石《金陵怀古》
天兵南下此桥江     ,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豪雄空复在(去),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去),想象遗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去),汉家何事费罂缸?
五、近体诗的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来源仪仗队中的“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句中的对仗,也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近体诗的对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1.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至于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2.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常规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依照对仗的要求把词划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轻重疏密明暗)③数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⑴天文                ⑵时令                ⑶地理                ⑷宫室                ⑸器物
⑹衣饰                ⑺饮食                ⑻文具                ⑼文学                ⑽草木
⑾鸟兽                ⑿形体                ⒀人事(道德才情)                ⒁人伦(父子兄弟)
37#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2:30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工对是指凡同类或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属同一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例如: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宽对
宽对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名词对动词、副词对动词等,甚至包括半对半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3)借对
借对就是借义相对。有两种情况:
A.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例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B.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例如:
事直皇天在,
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
马娇珠汗落,
胡舞白题斜。                杜甫《秦州杂诗》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用两句相对独立的话,如果将一句分成两句相对,每句意义不完整,这就叫流水对。例如: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作者:杜牧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杜荀鹤《春宫怨》
3.对仗的避忌
(1)避重字
对仗的字一般不能相同,这叫避重字。例如:
五湖春色浮天地,
千岱翠岚近早春。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梧桐叶下秋声急,
篱菊花开秋雁飞。                (同上)
修辞上的连环等手法则不属于重字。例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二首》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王驾《雨晴》
(2)避合掌
合掌是指对仗的两句意义完全相同的现象,实际上是同义词相对,应极力避免。合掌例如:
赤县东风劲,
神州春意浓。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韬略孔明分禹鼎,
神机诸葛列封疆。                (同上)
(3)避不协(虎头蛇尾)
对仗的两句在意义上要相配、协调,不可东拉西扯,风马牛不相及,或虎头蛇尾,上句气盛,下句气弱。否则就会破坏诗意的统一。例如: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元璋出句
①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元璋长孙朱允炆对
②日照龙鳞万点全。                朱元璋四子朱棣对
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同上)
(4)避粗俗
诗句取意宜高雅,不宜让俚俗粗语入诗。公安派诗多浅显,冲口而出,下笔随意,不避俚俗。如: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袁宏道《西湖》
又如一笑话说两秀才对诗:

秀才甲:远望此山黑糊糊,
上头尖来下头粗。
秀才乙:若把此山翻过来,
下头尖来上头粗。
(5)避对开
对开是指相对的两句意义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例如: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三春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
38#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2:40 | 只看该作者
练习

练习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
2、本文中有几处宾语前置的句式,请在原文中画出。
3、指出本文中虚词“之”的用法及意义。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
以:率领;   遂:接着,于是;   处:居住(在);   虞:意料;   涉:进入;   履:征讨的范围;   共:同“供”,供给;   复:回来;   诸:指示代词“之”和介词“乎(于)”的合音兼义词;   次:临时驻扎。
2、本文宾语前置的句式:①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②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本文中虚词“之”的用法及意义如下:
A、代词,他们。如:①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B、助词,用在定中式的名词性词组中,意思相当于“的”。如:①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②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C、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把句子变成名词性的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①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作宾语)②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作主语)③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作主语)
一、        本题分值中标点占1/3,翻译占2/3。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标点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
梁国的城北有一个叫黎丘的土丘,这里有一个奇鬼,喜欢仿效别人子侄的样子。城邑中有一个老人去市场喝醉了回来,黎丘的鬼九仿效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老人并在路上捉弄他。老人回家,酒醒后骂自己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半道上捉弄我,为什么?”他儿子哭着磕头说:“罪过呀,没有这种事。以前我到东邑去收债,你可以去问别人。”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唉!这一定是那个其鬼,我本来就听说过他。明日我一定专门再到市场喝酒,想遇到他并刺杀了他。”第二天到市场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恐怕自己的父亲不能回来,于是过去迎接父亲。老人远处看到自己的儿子,拔出宝剑刺杀了他。老人的才智受到象自己儿子的人的迷惑,从而杀掉了自己的真儿子。那些被象士的人蒙蔽从而失去了真正的士的人,这就是黎丘丈人的才智呀。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
3、翻译画线的句子。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

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如:到……去。   陈:陈列,摆好阵势。   谷:良,善。   徼:求取,祈求。   辱:表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意思相当于“使您受辱”。   御:抵御,抵挡。   绥:安抚。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及:与,跟,和。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强调介词“以”的宾语。
3、翻译画线的句子。①齐侯陈列好诸侯的军队,和屈完乘坐战车来检阅他们。②国君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
八、本题分值中标点占1/3,翻译占2/3。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标点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
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了这件事,半道返回。衣服皱缩了也不顾伸展,头上的尘土来不及洗去,去见魏王说:“今天臣来的时候,在大行见到一个人,正在面向北驾他的马车。告诉臣说:‘我要到楚国去。’臣说:‘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要面向北呢?’回答说:‘我的马好。’臣说:‘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回答说:‘我的费用多。’臣说:‘费用虽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回答说:‘我的驾车人很好。’这几样越好,而离楚国越远罢了。如今王的举动想成就霸业王业,举止想立信于天下,依仗王国的强大、兵力的精锐,而想攻打邯郸,以便扩大土地成就威名。王您的举动越多,而离王业越远罢了,就象到楚国去而朝北走一样呀。”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說苑·君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2、标出文中的判断句。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没:同“殁”,去世。   质:靶子。   不肖:不象样,不贤明。   涂:同“途”,路途,道路。   御:御者,驾车人。   曩者:先前,从前。   辞:谢绝,推辞。   干:求取。   反:背离,违背。   固:坚决。
2、本文中的判断句:
①此诸臣之不肖也。②章为君,我为臣。③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④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3、翻译:
①晏子去世十七年后,景公请诸大夫喝酒,景公射箭出了靶子,堂上大夫叫好的声音,象出自一人之口。②臣听说过,国君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服从他;国君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给国君进献什么。③先前晏子谢绝赏赐用来匡正国君,所以国君的过失不能掩饰。
八、本题分值中标点占1/3,翻译占2/3。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标点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9#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22:54 | 只看该作者
练习

翻译: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好坏。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工作后在这里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施行它;他们所厌恶的,我们就改正它。这是我们的老师。怎么能够毁坏它呢?我听说过做忠善之事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过作威来防备怨恨的。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但就象防备河流一样,大的决口发生,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们是不能够挽救他们的。不如开个小口子让它得以疏导,不如我们听到以后把它作为两咬呀。”然明说:“蔑我从今后知道您确实可以侍奉的,小人实在不才,如果真的能够如此,其实是郑国仰赖您,岂止是二三臣子呢?”仲尼听说了这番话,说:“从这件事来看,人们说子产不仁义,我是不相信的。”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说苑·君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2、标出文中的判断句。(3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20分)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具体标准如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每词0.5分,意思相同也可以给分。)
色:脸色。   不肖:不象样,不贤明。   涂:同“途”,路途,道路。   御:御者,驾车人。   曩者:先前,从前。   干:求取。   反:背离,违背。   固:坚决。
2、本文中的判断句:(指出一处1分,指出三处即可。)
①此诸臣之不肖也。
③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④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3、翻译:(每句2分,具体标准如下,翻译意思大致标准即可给分。)
①晏子去世十七年后,景公请诸大夫喝酒(1分),景公射箭出了靶子,堂上大夫叫好的声音,象出自一人之口(1分)。
②臣听说过,国君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服从他(1分);国君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给国君进献什么(1分)。
③先前晏子谢绝赏赐用来匡正国君(1分),所以国君的过失不能掩饰(1分)。
八、本题共20分,其中标点7分,翻译13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6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翻译:
以前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战斗,楚军战败楚共王伤了眼睛。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想要得到水喝,他的车右竖谷阳捧着一杯酒献给他。子反说:“嘿!拿走,这是酒。”竖谷阳说:“不是酒,是水。”子反的为人,喜好喝酒并认为这酒很甘美,不能停口地喝就醉了。战斗结束后,楚共王想再次作战,命令人召见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自己心有病就拒绝了。楚共王亲自驾车过去,进入子反的帐中,闻到酒味后就回去了。说:“今天这场战斗,我亲自受了伤,所依靠的就是司马,而司马又醉成了这个样子,这是灭亡我们楚国的社稷并且不体恤我们的民众呀。我是不能再和晋军作战了。”于是回师离开,杀了司马子反并把他的尸体示众。竖谷阳献酒并不是专门为了仇恨子反的,其实是心里忠爱子反,却正巧杀害了他。所以说:施行小的忠心就会成为大忠的残害者。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5分)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4分)
3、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20分)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具体标准如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每词0.5分,意思相同也可以给分。)
如:到……去。   次:临时驻扎。   谷:良,善。   徼:求取,祈求。   御:抵御,抵挡。   克:攻克。   若:如果。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及:与,跟,和。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4分)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1分)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1分)
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1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1分)
3、翻译:(每句2分,具体标准如下,翻译意思大致标准即可给分。)
①齐侯陈列好诸侯的军队(1分),和屈完乘坐战车来检阅他们(1分)。
②国君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1分),谁敢不服从您(1分)?
八、本题共20分,其中标点7分,翻译13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7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
梁国的城北有一个叫黎丘的土丘,这里有一个奇鬼,喜欢仿效别人子侄的样子。城邑中有一个老人去市场喝醉了回来,黎丘的鬼就仿效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老人并在路上捉弄他。老人回家,酒醒后骂自己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半道上捉弄我,为什么?”他儿子哭着磕头说:“罪过呀,没有这种事。以前我到东邑去收债,你可以去问别人。”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唉!这一定是那个奇鬼,我本来就曾经听说过他。明日我一定专门再到市场喝酒,想遇到他并刺杀了他。”第二天到市场喝醉了。他的真儿子恐怕自己的父亲不能回来,于是过去迎接父亲。老人远处看到自己的真儿子,拔出剑来刺杀了他。老人的才智受到象自己儿子的人的迷惑,从而杀掉了自己的真儿子。那些被象士的人蒙蔽从而失去了真正的士的人,这就是黎丘丈人的才智呀。

八、標點並翻譯下文(20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賈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然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孟子·公孫丒下》

八、給下面一段《詩經》經文的註疏加上標點,並將毛傳(下畫——)、鄭箋(下畫~)、孔疏(下畫=)及《經典釋文》的注釋(下畫····)表示出來,最後回答問題(20分):
交交黃鳥,止於棘。興也交交小貌黃鳥以時往來得其所人以壽命終亦得其所箋雲黃鳥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則移興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從死則刺其不得黃鳥止于棘之本意誰從穆公,子車奄息。子車氏奄息名箋雲言誰從穆公者傷之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乃特百夫之德箋雲百夫之中最雄俊也臨其穴,惴惴其慄。慄慄懼也箋雲穴謂塜壙中也秦人哀傷此奄息之死臨視其壙皆爲之悼慄○惴之瑞反慄音栗壙苦晃反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殲盡良善也箋云言彼蒼天者天訴之○殲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訴蘇路反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箋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贖之者人皆百其身謂一身百死猶爲之惜善人之甚○贖食燭反又音樹 [疏]交交至其身○毛以爲交交然而小者是黃鳥也黃鳥飛而往來止於棘木之上得其所以興人以壽命終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從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誰從穆公死乎有子車氏名奄息者從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從穆公而死秦人悉哀傷之臨其壙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懼心悼慄乃訴之於天彼蒼蒼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盡殺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贖代之兮我國人皆百死其身以贖之愛惜良臣寧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傳是如何解釋“交交”一詞的?
②鄭箋是如何解釋毛傳的“興也”?
③“壙”字的反切是什麽?讀什麽音?

八、標點並翻譯下文。(20分)
齊桓公好服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公曰諾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一曰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齊國五素不得一紫齊王患紫貴傅說王曰詩雲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今王欲民無衣紫者王請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進者曰益遠寡人惡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國中莫衣紫是歲也境內莫衣紫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七、        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唐且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有的事是不能知道的,有的是不能不知道的;有的是不能忘记的,有的是不能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麽意思?”(唐且)回答说:“别人憎恨自己,不能不知道;自己憎恨别人,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好处,不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处,不能不忘记。现在您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这(对赵国)是最大的恩德。现在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您,突然见到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对赵国的好处。”信陵君说;“我接受您的教诲。”

八、        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0分)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
译文:
   齐景公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回来后,召见晏子并询问他说:“今天我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这大概是(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吧?” 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吉祥的(征兆),这些征兆不在您说的情况中。国家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是第一种不吉祥的(征兆);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用,是第二种不吉祥的(征兆);任用了却不信任人家,是第三种不吉祥的(征兆)。(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是像这样一些情况。今天您上山看见老虎,山是老虎的窝,下沼泽看见蛇,沼泽是蛇的洞穴。到了虎窝看见老虎,到了蛇穴看见蛇,为什麽是不吉祥的(征兆)呢?”

一、        加标点并翻译下面两段文章。(30分)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①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①焦:皱折。
                                                      《战国策•魏策四》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

九、標點並翻譯下面這段文章:(15分)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深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愿大王圖之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戰國策·秦一》
   
六、翻译下段古文:(13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七、下段古文取自《十三经注疏》,给经文原文及注疏加上标点,同时给注疏文字标上符号并指出传、笺、疏、注音的作者(传    笺   疏    注音(   ))。(15分)也
北风其凉雨雪共雱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笺云寒凉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凉音良雨于付反又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已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
40#
haerbintcl 发表于 06-8-1 02:20:58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very muc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8 11:08 , Processed in 0.12917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