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过来人总结:给2009年考研人的八点珍贵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梅花三弄 发表于 09-3-17 13:5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来人总结:给2009年考研人的八点珍贵建议
考研已经是去年这个时候最关心的事情了,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考研路,有点感触,所以抽空写了下来,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对于聪明者的做法不甚了解,所以只能给和我类似的不太聪明的同学一些忠实的建议:
  考研考的不是你的聪明,而是你的毅力、勤奋和持之以恒!!
  因为不聪明,所以复习就更加慎重:
  1,不买很多的参考书。每门都选择那些质量高而且符合自己口味的书籍来看。
  2,不去跟人家攀比,特别不喜欢跟人家比看书看的几遍几遍等。很无聊的事情,内容掌握的程度和你看的遍数没有直接的比例关系。但是,当你复习的很吃力的时候,就到了你该向人请教和谈论各自进度的时候了,这样可以避免你闭门造车,偏离航线。根据和同学的交流你可以及时的更正。但是,千万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应该有自己的步骤和规划。注意,越是到后期这种定力是越为重要的。
  3、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仅仅看到我们学校的水平,要考虑到全国学生的水平。要打听好,考上你想上的学校比较保险的分数是多少。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各科打分,你就会发现你应该在哪里努力,哪里有较大的改进可能,然后不断的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就行了。不断的超越自己是击败对手的最好武器!!
  4、利用好时间。时间是金子!越到后面你会越恨时间少。十一国庆节左右,你就会发现你的起床时间会越来越早,睡觉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有效利用时间是非常关键的。要把每一分时间都抓住,都利用好。
  5、制定计划。没有计划,你很容易被外界干扰,自己也很容易麻痹自己,形成拖沓的习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计划要分成大计划和小计划。大的计划就是长远目标---你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补充那些空白,增强那方面能力等;小的计划就是短期安排----你要看完那些书,听完那些磁带,以及每周每天的生活时间安排比如起床、早读、上课、午休、复习、睡觉、锻炼时间等等。
  6、懂得舍弃。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有时候什么都想抓可能到头来什么都抓不到!如果你决定考研,而且下定决心一定非成功不可,那么你就应该让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事情为考研让路。因为现在对你而言,考研是最为重要的!!!
  7、调整好心态。心态对于考研的重要性是不能不重视的。其实前面几条如果你能够做到就已经为你调整好心态做了充分的准备。不要让生活中的琐事影响你的心情和正常的学习时间。要和同学、室友、老师、朋友处好关系,要使自己生活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氛围里。偶尔厌学,不要紧,干脆我一天都不学,出去玩个痛快,晚上洗个热水澡,静下心来,分析这一段时间完成的任务和表现的如何,然后思考下一个阶段自己应该怎么做并拟订计划,然后睡个好觉,第二天重新投入。
  8、相信自己。信心是你前进的力量。你要知道只要你踏踏实实的走完考研这段历程,胜利肯定会属于你。人多没有关系,因为有竞争能力的不多,能够坚持走完这条路的就更不多了,所以只要你坚定的走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就已经不低了,再加上你的辛勤的汗水,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了!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一)

一、《外国教育史》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一)《外国教育史》是为学员具有和掌握《外国教育史》基本历史和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主要介绍外国教育的历史。内容主要包括外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目的在于使学员了解教育的发展线索,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教育现象,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性学科。
它是研究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的学科。所以,它既是一门专业史,也是一门教育学史。也就是说,它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的学科,学科结构和学习方式与一般历史差不多,而学习内容则是教育领域的。《外国教育史》的课程基本结构,从横向划分,可分为外国古代教育史和外国近代教育史两大部分,从远古一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为古代,16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二战后则属于当代了。我们的网络课程也是按历史的先后为顺序的。从纵向划分,可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部分。教育制度史讲文教政策、教育体制、各类学校设置、教学和教育制度、学生与教师制度。教育思想史是讲外历国代著名教育家,或者是教育名篇名著中的教育思想理论。思想史和制度史有联系,但是总的来看彼此相对独立。把握住这样的总体结构,同学们在学习时就可以更加心中有数,也有助于总体复习,总体掌握。
(三)《外国教育史》既是一门历史类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课程的内容和目的要求主要在于使学员了解教育的发展规律,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教育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搞好教育工作
二、《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意义
国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由于其范围广、时间长、国家多,因而,只能选择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学习《外国教育史》对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很有必要。它的意义主要有:
(一) 了解《外国教育史》历史传统,把握教育发展的国情所在。各国都有自己的情况,盲目照搬只会碰钉子。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事业,教育也不例外。把握国情必须建立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积淀深厚的国家,脱离历史只会是空谈国情。
(二)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教育事业服务。
历史虽然不可能简单重复,但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外国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许多具有共性的制度措施,特别是思想观念,都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更是值得汲取。如果前人已有成败的先例,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类似的事项上从头探索。例如选拔人才,推荐制还是考试制哪个更好?历史早已有实践结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工作的指导原则,而实际既包括现实实际,也包括历史实际,而现实实际又是从历史实际发展来的,昨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历史。所以,不懂历史的人是无法很好地把握现实的。
   (三)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素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专业领域的能力水平固然重要,文化修养方面的底蕴同样重要。只有专业强,只能是个好教书匠,加上文化素养高,才能成为受学生景仰的好教师。作为一个教师,对我们的前人所从事过的教育活动知之甚少,无论如何总是文化欠缺的表现,因此,应该对教育史的知识、理论有基本的掌握。而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然可以应用上,对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都是很有好处的。
三、《外国教育史》的学习目标与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和掌握《外国教育史》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拓宽理论基础,开阔教育视野,提高历史、人文和教育素养。
2.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分析《外国教育史》发展的不同实践,总结领会外国教育制度、教育理论的经验与教训,把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3.养成勇于探索的学风、严谨求实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懂得把中外教育发展中有益的成份应用于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提高自身教育活动的理性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做贡献。
因此,在学习途径上要求做到:
1.反复阅读、钻研本课程标准规定的本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
2.认真阅读标准规定的教学参考书,以扩大知识面。
3.牢固掌握各章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重点问题。
4.以各章作业题为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联系我国实际,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从外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教育历史人物与事件。

[ 本帖最后由 lanpin 于 2009-6-10 12:43 编辑 ]
沙发
hellolissa 发表于 09-3-18 14:13:5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不错的东西,下来看看。谢谢!!!
板凳
angelia88 发表于 09-6-9 13:10:2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谢谢!
地板
yuruoyimeng 发表于 09-6-9 20:30:3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__^*)...嘻嘻
5#
gz0102010 发表于 09-6-9 20:33: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感谢
6#
233233 发表于 09-6-10 13:48: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提醒
7#
wujian2010 发表于 09-6-20 17:03:14 | 只看该作者
还不错,顶一下!
8#
清烟 发表于 09-7-13 11:36:58 | 只看该作者
嗯,除却广告成分,还是不错的
9#
alexanderhwz1 发表于 09-7-13 13:30:0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这种建议是不过时的~
10#
aliveray 发表于 09-7-14 00:41:5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不聪明,所以复习就更加慎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6 13:05 , Processed in 0.08837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