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模拟试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11#
wawf6868 发表于 08-12-27 14:32:29 | 只看该作者
xiexie,louzhu
12#
wawf6868 发表于 08-12-27 14:38:09 | 只看该作者
xiexie,louzhu
13#
sungokun 发表于 08-12-27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谢了。好东西哦。
14#
lhk115118 发表于 08-12-27 18:49:2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看看
谢谢
15#
lhk115118 发表于 08-12-27 18:50: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谢谢
16#
happy008 发表于 08-12-27 19:03:0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你啊,楼主,辛苦了
17#
sjs33 发表于 08-12-27 21:02:2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是快乐的,谢谢你
18#
随风而逝 发表于 08-12-27 22:11:37 | 只看该作者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总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是(  )
A、禹刑    B、商刑    C、西周刑法    D、春秋刑法
2、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  )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郑国渠
3、汉武帝时,实施的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活动的是(  )
A、推恩令    B、附益法    C、治安策    D、削藩策
4、“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刀没而利寸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段话的作者是(  )
A、荀子    B、王充    C、范缜    D、顾炎武
5、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重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权贵的特权
6、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是(  )
A、广通渠    B、通惠河    C、会通河    D、胶莱河
7、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政治特征是(  )
A、中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过渡    B、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C、国民党一党专政确立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8、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是(  )
A、凇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徐州会战
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1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A、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11、关于希腊海外移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动因是过剩人口的压力   
B、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相同
C、缓解了希腊城邦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D、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12、罗马前三头是指(  )
A、恺撒、庞培、克拉苏    B、雷必达、屋大维、安东尼
C、恺撒、庞培、雷必达    D、庞培、屋大维、安东尼
13、被中国史籍称为“白衣大食”的是(  )
A、倭马亚王朝    B、拜占庭帝国    C、阿拔斯王朝    D、波斯帝国
14、法兰克封建化过程中的最关键的步骤是8世纪供相查理马特推行的(  )
A、骑士制    B、等级制    C、庄园制    D、采邑制
15、(  )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A、宗教文学   B、民间文学    C、城市文学   D、骑士文学
16、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方式的最大不同是(  )
A、直接的暴力掠夺    B、直接的武装干涉
C、不断的经济渗透    D、强占殖民地倾销商品
17、印度土兵参加19世纪中期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民族压迫和歧视激起反抗情绪    B、受印度人民革命情绪的感染
C、英国人克扣薪饷      D、殖民者侮辱他们的宗教信仰
18、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政治学说最早在实践上应用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1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强调农民共同组织生产
C、生产和分配实行集中领导       D、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
20、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
A、对德、日法西斯国家实行严重制裁    B、实现国际间长久和平与合作
C、它划分了美苏两大国的势力范围    D、巩固和扩大战时建立的战时同盟关系

二、名词解释,共8个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
21、初税亩
22、清议
24、古田会议
25、纸草文书
26、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
27、军财抱合
28、尼克松主义

三、史料分析题,共2个小题,每一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旧中国国民政府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
——1938年1月16日《声明》
材料二: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策略有何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原因。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事业造成的痛苦和困难。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材料二: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美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三:1935年,美国国会审议通过部分《社会保障法案》,从而建立了包括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在内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说:“我们要为自己和我们的同胞创造未来的生活,我们就应该抛弃这些黑暗的日子,不惜一切代价。”
——唐·纳尔多《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有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请回答:
(1)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美国社会经济陷入困境的特征。
(2)罗斯福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产生的历史影响。
(3)罗斯福新政为解决经济的失业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四、简答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到被废除的过程。
3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评析大流士改革。
34、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9#
随风而逝 发表于 08-12-27 22:12:36 | 只看该作者
一、选择题
1—5 AABCA  6—10 BBCBB
11—15BAADC  16—20DAABC

二、名词解释
21、初税亩: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生产,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 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其后,郑国的“作丘赋”、秦国的“初租禾”,其意义与初税亩基本相同。
22、清议: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仕进之路,他们仕进无门,就与官僚勾结,在朝野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评论人物,议论朝政,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清议在当时确也起到了激洙扬清的作用。
23、地丁合一:清初依然按照地亩和人丁收税,由于地主的隐匿,人丁的逃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赋役制度的混乱和赋役负担不均的问题。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增加人口,不在增加丁银。雍正时,又实行“地丁合一”制度,即把丁银全部摊入田亩之中,这种办法也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止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4、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强调了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这个决议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25、纸草文书:古代埃及用纸草制作的文书。纸草比较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允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纸草文书最早于1752年在意大利发现,已发现的纸草文书内容广泛,涉及房地产契据、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财产清单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是研究古埃及的重要石料。
26、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公元前367年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针对平民土地、债务和担任高级官员等问题提出的法案。主要内容是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使用公有土地,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取消军政官,重新选举执政官。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为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颁布是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从此罗马许多重要官职陆续对平民开放。
27、军财抱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和军阀进一步合作,称作“军财抱合”,亦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
28、尼克松主义:美国尼克松政府面对国际形式的变化,为摆脱内政外交困境,调整其全球战略,提出了新的对外方针。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谈话”中,首次提出“新亚洲政策”。1970年2月,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阐述其对外政策的原则——“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尼克松认为,美国已经丧失独霸世界的地位,因此决定从亚洲一线收缩以确保欧洲重点,力求在保持实力地位的基础上缓和与苏关系,并减少对盟国承担的军事义务。与此相应,美国的军事战略也作了调整。称作“现实威慑战略”。尼克松主义上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向防守型的标志。

三、材料分析题
29、(1)策略:不承认国民政府,图谋另立亲日伪政权。
   (2)变化:由军事打击为主的方针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原因: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资源匮乏;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后方。
30、(1)银行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事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不仅减轻了失业压力,而且对美国的经济复兴起了杠杆作用;为解决就业问题树立了成功范例;保护了劳动者的自尊心和自救感,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3)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的措施:国家直接救济,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等等。

四、简答题
31、科举制度俗称八股取士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经过唐朝的发展,一直沿用到明清两朝,延续达1300多年。科举制度虽最初对于完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来其弊端却越来越严重。这种制度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直接结合,使学校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的附庸,引导士人追逐功名利禄。尤其是到晚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腐朽,科举制弊端更加严重,成为封建统治者笼络人心、禁锢人心的精神枷锁。晚清的教育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中间经戊戌变法时期,到清末新政时期,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
32、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一直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的海空军。
    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极大地牵制、打击和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军事力量,打乱了日本的侵略部署,阻止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有力地支持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中国的抗战还推迟了日本“南进”的步伐,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英美联军和亚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33、为了巩固政权和帝国的发展,从公元前518年始,大流士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大流士改革”。
改革内容包括:(一)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全国分为23个行省,由总督和军事长官治理。总督只拥有民政权力。军事长官掌管行省的军队。各行省的军政长官互不统属,均对皇帝本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监视和牵制的目的。大流士还经常派遣名为“国王耳目”的要员巡视各地,秘密监视地方军政官员的言行,以预防任何谋反行动的发生。(二)进行军事改革,全国划分为5个大军区,每个军区统辖几个行省的军队最高指挥官均由波斯人担任。(三)为了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保证政令的畅通,保证军队的迅速调动,大流士继承并发展了亚述人修筑道路、设置驿站的制度,在帝国境内修筑若干条驿道。(四)整顿税收制度,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统一全国的货币铸造制度。规定:只有国王有权铸造金币,各地只能铸造银币和铜币。金币“大流克”因成色足、重量准确,广为流行。这些措施为巩固波斯帝国的统治和进行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原始文明向奴隶制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大流士的大规模扩张使人类的交往范围第一次跨越了亚、欧、非三大洲,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境。他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文化的交流。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34、(1)背景:1853 年,俄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战争,英法于1854 年对俄宣战,这个战争发展为克里木战争。战争很快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856 年2 月,双方在巴黎订立和约。根据和约,黑海中立,不准俄国在黑海保留舰队及在黑海沿岸设立要塞。战败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而引发农奴制改革。
(2)内容:1861 年3 月3 日,沙皇签署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
1861 年改革的内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但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最后,为了管理农民,又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并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
(3)改革的影响:1861 年的改革,改革措施实施后,沙皇政府欺骗农民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引起广大农民的极度不满,农民运动又席卷全国。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需要交高额赎金,土地质量低下,或的人生自由的农奴又受到各种形式的奴役,重新遭受地主的盘剥。这些剥削方式都是农奴制的残余。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1861 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 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0#
pp551 发表于 08-12-27 23:23:0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不要是重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6 10:55 , Processed in 0.0924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