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实验心理学] 本周(11月10日-11月16日)题目,希望大家踊跃回答

  [复制链接]
agrace 发表于 08-11-10 16: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1.研究问题:人们对年龄的估计受对比效应的影响
2.研究假设:对比效应会加大年龄估计值之间的差距,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并差异显著。

二 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单因素组间设计
2.被试:在某大学应届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中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被观察者20名(男女各半)共40名,按1~40随机编号。然后将这2组被观察者按一大一小且同性别随机匹配成20对,并将其从1~20编组号(男组单号,女组双号,随机)。
同时从该校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分别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观察者10名共40名。用抽签法随机将这40名观察者分成2组,每组20人。
3.实验仪器与材料:一间能隔开观察者和被试的实验室;用于记录年龄的纸笔和表格;被试悬挂的号码牌。
4.额外变量的控制:1)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全部随机抽取并随机分配,尽量同质。
                           2)应保证所匹配的每对被观察者年龄差距不小于2岁。
                           2)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隔开以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交互作用。
                           3)用ABBA法呈现被观察者,以控制时间和空间误差。
                           4)每名观察者对每名被观察者年龄只估计一次,避免记忆效应。
                          
5.实验过程:1)1~10对被试共20人,随机每隔60秒单独出现,第一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2)11~20对被试共20人,配对每隔60秒出现,第一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3)11~20对被试共20人,随机每隔60秒单独出现,第二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4)1~10对被试共20人,配对每隔60秒出现,第二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三 结果分析与讨论
1.数据整理:报告有效数据,统计有没有观察者或被观察者退出,有没有极端数据需要剔除。
2.统计分析:1)分别计算每名被观察者单独出现时的平均值(X单)和配对出现时被估计年龄的平均值(X对)。
                  2)分别计算20名大龄被观察者(Xi=X对i-X单i),并分别计算20名小龄被观察者(Xj=X单j-X对j)。
                  3)计算Xi的均值和方差,进行t检验(公式)。
                  4)计算Xj的均值和方差,进行t检验(公式)。              

四 结论:如果两个t检验差异均显著,则接受研究假设,对比效应对年龄估计的影响显著。

五 讨论:该实验设计因为取样年龄差距较小,可能会有额外变量污染实验,比如大四和大一学生从外观上看年龄差距并不大。如果情况允许,应多做几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差距的实验,比如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年龄段里年龄差距为5岁以内,5~10岁,10岁以上的等情况,以便更准确的验证该实验假设。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11-10 21:55 编辑 ]
agrace 发表于 08-11-10 2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胭脂写的真好啊,看到差距了
agrace 发表于 08-11-11 14: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哇,兴混呐,啥也不说了,支持弦[s:5]
agrace 发表于 08-11-12 0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mwh 于 2008-11-11 22:48 发表
一句没有权限使用hide辛苦些的全都没了


发帖前先拷贝一下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4-6 13:51 , Processed in 0.22544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