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起来将世界中古史顺一顺(欢迎畅所欲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suxin0408 发表于 08-11-13 17:03:56 | 只看该作者
封建制确立和帝国的瓦解
在查理大帝及其子虔诚者路易统治时期,法兰克的封建化基本完成。几
十年连绵不断的征战,使自由农大量破产;为了逃避兵役负担,以勇敢著称
的法兰克人宁愿将土地和自由献给教会或豪绅显贵,自己沦为依附农或农
奴,只求不上前线。马克思说:“兵役大大加速了罗马平民的没落,它也是
查理大帝大力促使自由的德意志农民变成依附农和农奴的主要手段。”①奴
隶的实际地位已大大改变,他们大多被分给土地,有自己的家庭和独立经
济,只是负担较重而已,与农奴的界限逐渐消失。采邑已变成封土(feud,
feod),即世袭领地。不仅国家官吏如公爵、伯爵,而且连同主教、修道院
长,都从国王那里得到封土,成为他的封臣,并向国王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
②大封建主在自己的世袭领地里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种种特权,即“特
恩权”,形成独霸一方的势力。
9 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庄园是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③其特
点是将耕地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农奴除耕种自己份地外,[s:6]
12#
 楼主| suxin0408 发表于 08-11-13 17:04: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
第一节 中古西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


显然,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城市。
从地区说,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是城市兴起最早的地方,9 世纪或者更早已有城市

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新兴的城市大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为满足
地方市场需要而生产的中小城市,其经济活动受地方市场的制约。这种城市
各国都有,数量最多。其次是主要生产和经营某种专业产品的城市,而且产
品主要供出口,其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贸易的制约。意大利的佛罗伦
萨是最著名的代表,它生产的毛纺织品享誉欧洲。最后是主要从事国际贸易
的商业城市,靠经营中介贸易起家,其手工业占次要地位。意大利的威尼斯、
热那亚、阿马尔非和德国北方的汉堡、吕贝克等,都属于这一类城市。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之初,政治环境相当恶劣,那时各国的王权一般较弱,大贵族往往称霸一方。再加有些城市就是兴起于教会或封建主的土地上,于是僧、俗封建主就象对待自己的庄园和农奴那样对待城市及其居民享有复杂的领主权。领主权大致包括有权征发劳役和军役、征收实物或货币,对产品实行专卖,有权派官治理并享有司法审判权,甚至有权将城市转让、瓜分和传代,任意处理。所以,西欧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反对领主权和争取自治的斗争。城市市民往往利用国王同大封主以及封建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获取特权证书,以得到自治权和其他好处。市民阶级有一件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那就是货币。他们往往先用金钱赎买的方法摆脱某些封建义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举行武装起义。11 世纪,伦巴底的城市掀起城市公社运动,反对僧俗封建主的统治。米兰市民发动起义,赶走大主教和封建主的军队,成立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13 世纪,科隆市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大主教的统治,最终成为自由城市。11、12 世纪,法国的城市公社运动高涨。1077 年,康布雷城首先成立公社。琅城的公社运动十分典型。琅城是著名的毛纺织生产中心,曾经用金钱从主教手里买得成立公社的权利。主教把钱用光以后又来勒索,扬言不给就取消公社。市民忍
无可忍,决定武装起义,活捉主教。经过反复斗争,1128 年琅城终于恢复公
社的权利,但避免使用公社一词,称“和平机构。”英国的城市,如伦敦,
通常是每年向国王缴纳一笔款项,购买财政和司法等自治权利,但没有成立
公社。
西欧城市争得的自治权利程度不一。有些城市不仅获得自治,而且争得
对四周农村甚至边远地区的统治权,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里的市民一
般享有人身自由,如不得被随意传唤出庭受审,受审前不得监禁,不得强制
逮捕,在城市以外不受审判,保障去市场经营的人身安全等。这种城市拥有
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可以铸造货币、自行宣战媾和,有选举产生
的法官和市政会,市政会推举的市长是城市的最高长官。意大利的城市共和
国,如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属于这一类型。德国的帝国城市,如
法兰克福(美因)、奥格斯堡、纽伦堡和亚亨,还有自由城市,如沃姆斯、
美因兹等,也属这一类型。另外一些城市,则只有不完全的自治权。法国的
巴黎、奥尔良、南特等,英国的伦敦、剑桥、林肯,大抵如此。绝大多数小
城市仍处在领主的统治之下,没有任何自治权。德国的诸侯城市,属于这一
类。
城市内部的斗争
城市反对封建主斗争的胜利果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落入城市上层分子
的手里。这些上层分子有富商巨贾、高利贷者、房产主和地主,他们有钱有
势,竭力模仿乡村贵族的生活方式,故有城市贵族之称。他们操纵市政会和
审判团,充当政府首脑,控制着城市的立法、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严重
损害广大手工业者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于是,组织在行会里的手工业者又展
开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从13 到14 世纪,西欧许多城市爆发反对城市贵族
的激烈斗争,有的学者称之为“行会革命。”结果,有些城市,如佛罗伦萨、
科隆和奥格斯堡,行会取得胜利。科隆行会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城市贵
族的统治,终于在1396 年取得胜利,建立行会的统治。根据共同纲领“社
团盟约”的规定,成立权力很大的新市政会,除少数特别重大的问题外,有
权决定一切问题。①另外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城市贵族的势力强大,行会
的斗争往往以失败告终,如汉堡、吕贝克等汉萨城市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
那亚等城市,就是如此



城市兴起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市民要求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对封建割据,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13、14 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先后形成议会君主制,实现王权的强化,后来又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唯名论哲学和罗马法开始复兴,并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13#
 楼主| suxin0408 发表于 08-11-13 17:05: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的原因
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罗马教廷称这场战争是宗教战争,即是基督教反对穆斯林、十字架反对弯月的战争。弯月指新月,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每个参加出征的人,包括骑士、农民、小手工业者在内,胸前和臂上都佩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十字军东侵的经过和影响
第一次东侵发生于1096—1099 年。首先踏上征途的是来自于法国和德国的农民,共约五六万人,沿着西方朝圣者常走的路仓促出发。他们手无寸铁,带着妻儿,驾着马车,艰难地向东方走去。孩子们见一座城市就问,是不是到了耶路撒冷?这批乌合之众,在路上就被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和拜占廷人歼灭殆尽,只有少数人于1096 年夏到达君士坦丁堡。拜占廷皇帝把他们急忙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很快被突厥人歼灭,当了无谓的牺牲品。
骑士是十字军东侵的主力。1096 年秋,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骑士,
分四路向君士坦丁堡进发。拜占廷皇帝阿历克塞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十字军
首领宣誓效忠于皇帝,承认新占领的土地为帝国封土。1097 年5 月,十字军
攻克罗姆苏丹首府尼西亚,接着占领耶路撒冷,不久在被占领地区建立几个
十字军国家,即爱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耶路撒冷王国。
这几个伯国和公国名义都依附于耶路撒冷王国,但实际上独立。为了巩固十
字军国家的地位,在教廷的庇护下又建立几个僧侣骑士团。1119 年在耶路撒
冷成立了主要由法国骑士组成的“神殿骑士团”,团部设在耶路撒冷的犹太
教神殿里,其成员身着红色十字的白色外套。1120 年成立主要由意大利骑士
参加的“医院骑士团”,它是11 世纪上半叶在耶路撒冷建立的为收容贫病
交加的朝圣者而建立的圣约翰医院的基础上重新改组而成。第三个骑士团是
由日耳曼人于1190 年在巴勒斯坦的阿克建立的“条顿骑士团”,主要由德
国骑士组成。僧侣骑士团是一种宗教性的军事组织,团长直接隶属于教皇,
团员必须严格信守安贫、守贞和听命三大戒律。作为一种独立的军事力量,
骑士团不但积极参加镇压近东各国人民的反抗、保卫十字军国家,而且从事
商业活动,聚敛财富,与当地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1144 年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摩苏尔总督攻陷爱德萨伯国,罗马教廷借
机煽动组织第二次东侵(1147—1149 年)。第二次十字军的参加者主要是法
国和德国的骑士,共约7 万人。由于十字军与拜占廷帝国的关系紧张,安条
克公国不愿意得罪自己的邻居突厥总督去帮助十字军,十字军在围攻大马士
革时,遭到失败,狼狈逃回欧洲。

英诺森三世教皇即位后不久就着手组织第四次东侵(1202—1204 年),
最初目的是要捣毁萨拉丁•阿尤布的统治中心埃及。参加者主要是法国、德
国、意大利的骑士,但起支配作用的却是威尼斯商人。

。第四次东侵彻底暴露了十字军运动的真实目的,揭穿了它的所谓“圣战”的本质。1261 年,拜占廷在热那亚的支持下复国,建立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 年),但领土缩小、日益衰落。
第四次十字军以后,十字军运动走向衰落。第五次十字军(1217—1221
年)进攻埃及,参加者有德国人、英国人、荷兰人和匈牙利人,最后被赶了
出来。第六次十字军(1228—1229 年)进攻叙利亚、由德国、法国、英国、
意大利等国骑士参加。第七次十字军(1248—1254 年)再攻埃及,主要由法
国骑士参加,法王路易九世企图通过此举保住法国在北非的贸易阵地。第八
次也是最后一次十字军东侵(1270 年),由法王路易九世率领攻打突尼斯,
也以失败告终,法王因流行病丧命北非。1291 年,穆斯林收复十字军的最后
一个据点阿克,耶路撒冷王国灭亡。

十字军东侵并未达到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取耶路撒冷的目的,十字军在
东方的领地一个个为穆斯林夺回。但是,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东侵造成了巨
大影响。它使近东各国的经济和生命财产遭到极大的损失,文化艺术倍受摧
残,大大阻碍了近东各国的历史进程。对西欧各国人民来说,也同样是一场
浩劫,它使数十万人死于非命。
十字军东侵客观上促进了地中海区域商业的繁荣,东西方的商业交往更
加频繁,结束了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的贸易垄断。威尼斯是东侵的最大获利
者,它得到3/8 的拉丁帝国领土,包括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分,亚得里亚堡和
马尔马拉海沿岸大量据点,爱琴海诸多岛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不久又
侵占克里特岛,一变而为地中海上的强大殖民国家。
十字军东侵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世俗封
建主对东方物质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货币,促使西欧实现从实物地租向货
币地租的转变,许多农民趁机赎回人身自由,城市也争得了自治权,从而使
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十字军东侵扩大了西方人的眼界。中国的伟大发明如造纸术和火药等,
都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欧的。阿拉伯数字、临床医学和拜占廷制造玻璃方法
也为他们所采用。从东方传来的水稻、西瓜、柠檬、香料、砂糖等大大丰富
了西欧人的物质生活。先进的东方文明逐渐改变了西欧封建主的生活方式。
著名的西方史学家汤普逊得出结论说,十字军创造了一种新的看法,即“西
欧人同东方人接触以后,必然会睁睛看到这一真实:东方存在着有智慧而又
有文化的民族,而且有着一种等于甚至超过封建欧洲文明的文明。”①
十字军东侵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廷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
欧人却从拜占廷人和阿拉伯的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意大利北
部诸城很快就发生了光芒四射的文艺复兴运动,并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
态迅速传播到西欧各地。
14#
 楼主| suxin0408 发表于 08-11-13 17:05: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英、法和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
诺曼征服和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①
公元500 年,凯尔特人赢得巴顿山战役的胜利,半传奇式的亚瑟王就是率领凯尔特不列颠人抵御入侵的民族英雄
。英国史上称这七个王国并存的局面为“七国时代”(600—870 年)。“英格兰”(England)来源于Englaland,意即盎格鲁人的土地。7 个王国中以威撒克
斯为最强,国王爱格伯特(802—839 年)于829 年初步统一英格兰。

诺曼底公国地处法国西北部滨海一带,由诺曼人酋长于911 年建立。威廉是诺曼底公国的第七位公爵,他对英格兰的征服被称为“诺曼征服”,因而被称为“征服者。”从此,英国结束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时期,开始了诺曼王朝(1066—1154 年)的统治。

为摸清国家的经济状况、确定土地税额和封臣的封建义务,威廉于1086
年任命一个专门委员会,在全英范围内调查土地、户籍人口、封建主和农奴、
庄园等的情况,于第二年编成《土地赋役调查手册》。由于调查过程进行得
严厉,清查项目细致无遗,人们把它比做面临“末日审判”一样,称调查册
为《末日审判书》(Domesday Book)。它将各种依附者简化为维兰和边地
农(包括矛舍农),即农奴阶级的主要成分。

英国王权加强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诺曼征服的后果是英国王权的加强,威廉一世不仅镇压英国贵族的叛
乱,而且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根据《末日审判书》提供的材料,享有170
个贵族爵位的诺曼底人外来者,占有英格兰全部地租的将近一半(7.3 万镑
中的3 万镑)。这些贵族,加上他们的属下、附庸、侍从,共约一万人。国
王威廉与大小封建主之间建立了主从关系,因而成为整个封建统治结构的核
心。他不但依靠诺曼底贵族加强王权,而且大量任用诺曼底人充当英格兰教
会的高级职位,并把全国1/4 的土地赏赐给教会。于此同时,高级教士还承
担为国王提供兵役、祈祷和咨询等义务。每当他提名一位新主教时,就首先
接受主教的臣服与效忠,然后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权戒与权仗,再正式就
职。

大宪章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律文献,全文共63 条,旨在限制王权,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不受侵犯。大宪章开宗明义地宣称,“英国教会当享有自由,其权利将不受干扰,其自由将不受侵犯。”(第1 条)“国王直接封臣的后嗣享有封土继承权,国王只可按照旧日定额向他们征收继承税。”(第2 条)第12 条和第14 条明确规定:除下列三项税金外,如无全国公意许可,国王不得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即:(一)赎回国王之赎金;(二)策封国王长子为骑士之费用;(三)国王长女的出嫁费用——但以一次为限。“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予如征收贡金和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主教、住持、伯爵与显贵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此项诏书之送达,至少应在开会以前40 日”,并说明其召集理由。

大宪章是亨利二世以来地方分权势力与中央集权之间斗争的产物而且
其主要内容是迫使王权向贵族让步。
,1258 年,亨利三世被迫接以西蒙•德•孟福(约1206—1265 年)为首的贵族草拟好的《牛津条例》,它要求国王按照习惯及与重臣协商的原则治理国家。由国王的12 名宫廷会议成员和15 名诸侯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在牛津举行,共商国是。这个会议后来被称为“狂暴的”议会。牛津会议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少数贵族,实际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与约翰王无意遵守大宪章一样,亨利三世也于1262 年取消《牛津条例》,
导致贵族公开叛乱。

。1295年,他为筹措对威尔士、苏格兰和法国进行战争的费用而召开议会,其形式同1265 年的议会一样。自此以后,议会按1295 年的模式经常召开,所以人
称1295 年的议会为“模范议会”。


法国王权加强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在教权与俗权的激烈斗争中,75 岁高龄的卜尼法斯教皇遭到严重打击,在罗马被软禁三日后愤懑而死。在菲利普四世的压力下,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大主教于1305 年当选为教皇,被称为克莱门五世(1305—1314 年)。菲利普还将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农(Avignon)。从克莱门五世开始,连续7 任教皇均为法国人,红衣主教中的绝大多数也是法国人,史称“阿维农之囚”或“教会的巴比伦之囚”(1308—1378 年)。“阿维农之囚”是教皇权由盛而衰和法国王权强化的重要转折。


英法百年战争
从1337 年到1453 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长这一百余
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英法百年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中古
史上是罕见的。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领土纠纷。自诺曼征服以来,历代英王在法国拥有许多领地,名
义上都是法王的附庸。1204 年,菲利普二世守回英王在法的大部分领地,并
力图夺回全部领地。英国则力图恢复往日“安茹帝国”的版图。菲利普四世
和爱德华一世为此曾进行了长期战争(1294—1303 年)。第二,争夺佛兰德
尔。佛兰德尔原是法国的一块伯爵领地,名义上属于法王。12 世纪以前,法
国王权弱小,佛兰德尔实际独立。菲利普四世时期曾试图吞并工商业发达的
佛兰德尔地区,但毫无结果。佛兰德尔的呢绒业发达,但依赖英国的进口羊
毛。佛兰德尔市民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王的合法继承
人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佛兰德尔伯爵路易本人倾向于法王,搬来法国军
队,镇压市民运动。1336 年,路易逮捕英国商人,禁止佛兰德尔与英国通商。
爱德华三世(1327—1377 年)则下令禁止羊毛输往佛兰德尔,佛兰德尔市民
遂向英王求援。第三,王位继承问题。英法两国王室之间长期互相婚嫁,使
王位继承问题复杂化。1328 年,查理四世(1322—1328 年)死,卡佩王朝
告终。查理无子无兄,只有一个妹妹是英国王太后,即爱德华三世的母亲。
法国以男系继承为由,排除英王继承的可能性,推举查理的堂兄弟瓦洛亚伯
爵之子为王,称菲利普六世(1328—1350 年),开始了瓦洛亚王朝(1328
—1589 年)。爱德华三世不满,决心以外甥资格继承法国王位。
1337 年11 月,英国不宣而战(到1338 年才正式宣战)攻入
法国,百年战争爆发。整个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 1337—1360 年。1346 年春双方会战于克勒西。法国投入的兵力
是英军的三倍,却被英国的新型步兵打败了。法军损失11 个亲王、1200 名
骑兵和10000 名士兵。英军有弓箭手9000 人,主要是招募来的自耕农。克
勒西战役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实际上结束了封建骑士在军事上的
重要作用。1356 年,黑太子爱德华指挥的6000 名英军,与法王约翰二世(1350
—1364 年)指挥的20500 名法军在普瓦提埃发生激战。结果,法军大败,伤
亡4500 人,国王约翰和许多法国贵簇被俘,英军损失很小。1360 年,法国
被迫签订布勒丁尼和约: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交换条件是加
莱和阿奎丹等地重归英国。法国以50 万镑巨款赎回国王,这个数目相当于
英王5 年的收入。
(2)1369—1380 年。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 年)即位后,锐意革
新,准备反击。1369 年,法军开始反攻,宣布废除布勒丁尼和约。1377 年
爱德华三世去世,由黑太子之子,年仅10 岁的理查继位,称理查二世(1377
—1399 年)。1399 年亨利四世(1399—1413 年)废黜其堂兄理查二世,开
始了兰开斯特王朝。在百年战争第二阶段中,法国人的游击战颇见成效,迫
使英军于1380 年停战,英国除保存包括加莱在内的几个沿海城市外,将其
余领地归还法国。
(3)1415—1422 年。法军虽然在第二阶段中获胜,但损失惨重。1415
年8 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 年)率军在塞纳河口登陆,10 月取得
阿让库尔战役的重大胜利,法军死亡、重伤达7000 人,战死3 个公爵、5 个
伯爵、9 个男爵,另有1000 人被俘,包括奥尔良和波旁两公爵在内,英军仅
损失500 人。1420 年,法国被迫签订屈辱的《特洛伊斯条约》,除割让大片
领土外还答应英王亨利五世为法王查理六世(1380—1422 年)的继承人,娶
查理之女凯撒琳为妻。法国王后否认自己同太子查理的母子关系,称亨利五
世为“太子”。
(4)1422—1453 年。法王查理六世死于1422 年,亨利五世也于几周后
因病死去。亨利与凯撒琳留下一个刚满10 个月的孩子,被宣布为英国国王,
称亨利六世(1422—1461 年),同时兼法国国王。1428 年,英军大举围攻
通往法国南部的要塞奥尔良。法国的瓦洛亚王朝仅剩下卢瓦尔河流域及其以
南地区,处于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与此同时,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高涨,
涌现出一位具有崇高爱国热忱的农家少女贞德(约1412—1431 年)。她出
生于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瑞米村,与许许多多朴实的法国农民一样,忧国
忧民,一心要在国王的领导下,维护法兰西的民族独立与自由。她说,上帝
显圣,要她去解救奥尔良之围,并晋见太子查理,请缨杀敌。
查理最终委派贞德为拯救奥尔良的援军首领。1429 年4 月27 日,贞德
率部进抵奥尔良,并身先士卒冲向敌人。法军士气大振,英军慌忙溃逃,奥
尔良之围遂解。贞德乘胜追击,收复巴黎东北的兰斯城。7 月17 日,查理在
兰斯的哥特式教堂里正式加冕,称查理七世(1422—1461 年)。这件事具有
巨大政治意义,说明法国有一个合法国王作为抗敌的核心,进一步促进各地
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贞德还致书英王,要求还我河山,否则要把侵略者赶
出去。第二年5 月30 日,在向康边城退却中,贞德因得不到掩护而落入勃
艮第军队手中。7 月14 日,暗中与法王议和的勃艮第公爵将贞德以一万金币
的价格卖给英军。查理七世却见死不救,在博韦主教皮埃尔•柯松的主持下,
亨利六世的叔父、贝德福德的约翰以巫术和异端罪对贞德进行审判。1431 年
5 月29 日,贞德在卢昂广场被处以火刑。她为法兰西的独立献出了年轻的性
命,后来人们怀念她,亲切地称她为“奥尔良的女儿”。
在贞德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人民更高地举起民族解放的大旗,终于在
1453 年赢得了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除加莱外,英国军队全部撤出法国。百
年战争自始至终是在法国的领土上进行的,给法兰西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
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破坏。然而,百年战争也唤醒了法兰西民族,为法兰西民
族的形成和政治统一的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到路易十一世(1461—1483__年)及其后继者统治时期,法国终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百年战争的失败,
加剧了英国的社会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终于爆发旷日持久的玫瑰
战争,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14 世纪的法英农民起义,是西欧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它们打击了
封建领主和天主教会的统治,加速了农奴制的崩溃。马克思说:“在英国,
农奴制实际上在十四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
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
①14—15 世纪,英国自耕农主要有公簿持有农和自由持有农两种。前者是维
兰的后裔,他们根据领主法庭记录的副本持有份地,享有永佃权。后者是拥
有土地所有权的自耕农。他们还拥有国王法庭保护持有份地和参加议会选举
的权利。公薄持有农虽然也被归入自耕农中,但他们的地位比自由持有农
低,比自由持有农负担更多的定额货币租和其他义务。


西班牙统—国家的形成
公元4 世纪70 年代,西哥特人开始攻入罗马帝国,410 年8 月在哥特王
阿拉利克率领下攻陷罗马城。412 年,西哥特人挥戈北上,于419 年进入高
卢南部,建立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507 年,西哥特人受到法兰克
人的压力,被迫将王国中心迁到西班牙,定都托利多。从《阿拉利克法典》
可以看出,西哥特人受罗马文明的影响较深。他们原先信奉被罗马主教斥为
异端的阿里乌斯派基督教,6 世纪末始改宗罗马公教。

当统治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后,死里逃生的倭马亚王子阿布杜拉赫曼逃到西班牙,依靠当地阿拉伯叙利亚和柏柏尔贵族的支持,于756 年建立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 年),称艾米尔(总督),宣布脱离阿拉伯帝国独立。后倭马亚王朝尚白,我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从此,西班牙成为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收复失地运动的胜利,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卡
斯提和阿拉冈是半岛两个重要的基督教国家。早在1188 年,卡斯提就形成
了等级制代表机构国会。从13 世纪起,国会有城市的代表参加。国王的征
税法案只有经过国会批准才能生效。阿拉冈国会成立于1250 年,尽管也包
括僧侣、贵族和市民等不同等级,但它为大封建主所操纵,对王权具有明显
的限制作用,甚至可以废立国王。收复失地运动完成之时,就是半岛统一之
日。1469 年,卡斯提王位女继承人伊萨白拉(1451—1504 年)嫁给阿拉冈
王子斐迪南(1452—1516 年)。1474 年和1479 年,伊萨白拉和斐迪南分别
继承王位,两国于1479 年合并,正式形成为中央集权的西班牙国家。1512
年,西班牙合并那瓦尔王国南部(北部被亨利四世并入法国),整个伊比利
亚半岛除葡萄牙外,完全统一于西班牙。


奥托一世和其他许多德国国王一样,狂妄地以古代罗马帝国及其皇统的
合法继承人自居,醉心于征服意大利以重建罗马帝国和进一步称霸世界的政
策。

961 年,奥托带领大批人马再次侵入意大利,并于次年2 月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加冕为奥古斯都。这样,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500年之后又冒出来一个“罗马帝国”,后来甚至称“神圣罗马帝国”,意思是它有权统辖一切基督教王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古代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者。
从此,每位德国国王上台后都想重演一遍去罗马的加冕礼,以此为无尚光荣。实际上,奥托的帝国徒有虚名,同古罗马帝国毫无共同之处。

        奥托一世及其继承者对意大利的侵略,不仅给意大利人民带来痛苦和灾
难,而且也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不幸。他们把有生力量都消耗在侵略战争上,
国内割据势力乘机闹事,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这样,终于使已经在望
的国家统一事业化为泡影。
皇帝与教皇的斗争
从奥托一世起,萨克森王朝诸王依靠教会的支持,打击部落公爵势力,加强王权。

1076 年1 月,即平定叛乱后不久,亨利在沃姆斯召开主教会议,与教皇
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支持亨利的除部分教士外,还有骑士和莱茵城市。1
月24 日,亨利写信给教皇,开头称他是“伪僧”喜尔德布兰,要他从使徒
的座位上滚下来,接受万古的咒骂。同一天,众主教也宣布不承认其教皇地
位。2 月23 日,教皇下令开除亨利的教籍,解除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
这个教皇令成了不满皇权的德国封建主重新闹事的信号。

。10 月16 日,不满的诸侯和主
教在特里布尔(沃姆斯附近)集会,限期亨利在一年内与教皇谈判恢复教籍,
否则不承认他是国王。1077 年1 月,亨利不得不亲往意大利的卡诺沙(托斯
卡纳伯爵夫人的城堡),赤足披毡,在风雪中等候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才受
到教皇的接见,获得赦免。卡诺沙事件是教皇的胜利,但亨利四世也有收获,
它使反叛的诸侯另立国王的企图失去借口,也争取到时间以便重新聚集力
量。3 月,反对派在福尔希海姆集会,另立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王。亨利在
沃姆斯、伍兹堡市民的支持下,平定叛乱,鲁道夫逃往萨克森。1081 年,亨
利带兵击毙鲁道夫,乘胜攻入意大利。1084 年占领罗马,另立拉文那的维伯
尔特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三世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有许多繁荣的城市,并在反对封建贵族和外国侵略者
的斗争中赢得胜利,形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就是两个著
名的代表。
15#
有才无德 发表于 08-11-16 15:46:27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太厉害了,希望不是竞争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8 08:18 , Processed in 0.0910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