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完全版购买者的一些咨询

[复制链接]
spiclay 发表于 08-10-30 22: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购买了完全版,先谢谢三位版主了。感觉不错。
在这儿有些问题提出来,有空的话请指点一下:
1,当时让留下邮箱的,我已经留了。不知道到现在为止,有没有相关的资料给寄了。我的还没有收到过。
2,关于书里提到的一些与时俱进的论文能不能给完全版的购买者发一份,起码我是想要的。
3,能不能再给点儿习题做做,感觉资料里“笔为剑”的习题多一些,其他部分还是少些习题做。
4,实验心理学大纲上那些具体的实验如何复习呀,咱的资料上不多,老师们编的书籍里内容又太多,而且最主要地是感觉真正统考时涉及地很少,但又怕遗漏些什么。 弱弱地问一下,是不是和复习普心似的?但感觉对这部分来说,没有合适的复习资料。郭秀艳和朱滢老师的书上内容太多。
、、、、、、、

还有现在没想到,随时补充呀。


你们辛苦了。
笔为剑 发表于 08-11-10 2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psyedu和elfish最近忙得天旋地转,要等他们回复还得有点耐心。抱歉。
 楼主| spiclay 发表于 08-11-9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PSYEDU回复:
乌申斯基(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1867 年,发表《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我在陈琦、刘儒德编写的书显示地是1868年,乌申斯基发表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这是两本书吗?
有空时给查查。谢谢
 楼主| spiclay 发表于 08-11-8 1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1,纵向研究中的同层人效应是什么?自己去书店也没查着
2,同胞(亲)兄弟姐妹的相关性和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相同,还是分开抚养的异卵双生子相同?解释一下
3,猴子的视觉是和31个脑区有关还是32个脑区有关?说一下出处,我看着过这两个版本,现在没时间去找来源,也忘了这位研究者是谁了。谢谢
4,什么是轻度唤醒状态?从医学书上也没找到。
5,惊跳增强效应是什么?解释一下,据说很出名的一个效应。
6,(1)完全版上有关胎儿发育过程的总结是按月计算的,但感觉有些差错。(2)脑重在3岁和7岁的大小是多少,书上有错(在胚胎期:2岁时已经1050G,到讲胎儿期时3岁却成1011G。数字大概是这个样子),我查过几本现在新华书店有的发展心理学。大多数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一本意识到,却把3岁时的脑重给省掉了;而国外的翻译和原版教材都没提到脑重这个概念,似乎他们偏头围这个概念。(也许是我的英语看得不够仔细。)
7,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吧?记得高中物理上已经统一了下限是20Hz的,怎么现在有的教材上还是16Hz的下限呢?能具体解释一下吗?(像解释赫尔巴特的四阶段似的,呵呵。太感谢了。)
8,无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有什么区别呀?
9,鸡尾酒会现象是什么?没看到。
****************
****************
10,还有,看到心理时想到的政治问题,也在这儿说一下,纯粹是供大家娱乐一下:
i,客观世界的主体是什么?人吗,那客体为什么还包括精神?(这应该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来理解)
ii,客体的定义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客体又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是不是可以推出精神=客观实在呢?(这与心理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有些相同)
iii,客观事物只是潜在的客体,只有当它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领域后,才能成为客体;而精神是一直就存在于人的认识领域的,自然呢?它算不算客观事物。(不是钻牛角尖,哲学就是很绕的。)
 楼主| spiclay 发表于 08-11-8 1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syedu。帮我明白了不少疑问。
3,能不能再给点儿习题做做,感觉资料里“笔为剑”的习题多一些,其他部分还是少些习题做。
4,实验心理学大纲上那些具体的实验如何复习呀,咱的资料上不多,老师们编的书籍里内容又太多,而且最主要地是感觉真正统考时涉及地很少,但又怕遗漏些什么。 弱弱地问一下,是不是和复习普心似的?但感觉对这部分来说,没有合适的复习资料。郭秀艳和朱滢老师的书上内容太多。

以上的这两个问题有点过分,但你们有余力的话还是感谢了。
5,再仔细总结一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它的版本太多。

我还是认为如果你们有空的话,还是总结一下吧。毕竟是个趋势。
psyedu 发表于 08-11-5 23: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clay 于 2008-11-4 20:43 发表
赫尔巴特的学说是四阶段还是五阶段(完全版的书上是四阶段,但在某些资料上却是五阶段: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能帮助查一下这个人的英文名称吗?
乌申斯基发表的书有两个版本,请确认:1868年《 ...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学习划分为连续进行的四个步骤,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实际这就是学习的四个阶段。这几个步骤后来被美国赫尔巴特派发展为五个步骤:“明辨”变成“准备和提示”;“联想”变成“比较和抽象”;“系统”变成“概括”;“方法”变成“应用”。

乌申斯基(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1867 年,发表《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彪勒夫妇(K.Bühle和C. Bühler)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教授,是维也纳心理研究所的领导人。在20世纪20~30年代,他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是很有特色的,是欧洲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应该写作(H.Z.Hollingwerth),这是一个笔误,你看得很仔细,谢谢你的建议
笔为剑 发表于 08-11-5 18: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clay 于 2008-11-4 21:42 发表
再仔细总结一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它的版本太多。完全版上的这部分感觉缺乏总结
以上发心和教心的疑问盼解答。


我觉得那个东西不会考。从历年真题来看,也确实没考过。
 楼主| spiclay 发表于 08-11-4 21: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仔细总结一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它的版本太多。完全版上的这部分感觉缺乏总结

以上发心和教心的疑问盼解答。
 楼主| spiclay 发表于 08-11-4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笔为剑 于 2008-11-4 20:46 发表


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去年已经出了大题,所以我估计今年不太会考。
另外,有些东西,教材上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一看就懂,我也就没写。



哦,这就明白了。你没写,我就以为是很不重要的,不会考呢
笔为剑 发表于 08-11-4 2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clay 于 2008-11-4 20:34 发表
.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与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数解释;成就测验的编制、标准化;这些内容没在完全版中提到,是不是属于不考内容呢?麻烦给点一下。


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去年已经出了大题,所以我估计今年不太会考。
另外,有些东西,教材上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一看就懂,我也就没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4-5 05:58 , Processed in 0.0952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