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四川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试题\世界近现代史考研试题.doc [打印本页]

作者: chein723    时间: 08-9-11 2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4:58
义律:(Charles Elliot 1801—1875)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代表。出身英国贵族。1830—1834 年在英国殖民地圭亚那任高级官员,管理奴隶。1834年(道光十四年),随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来中国。自称是英国资本家的“东方代理人”,屡次要求英国从印度派舰队到中国炫耀武力。1836 年12月,接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1839 年,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时,他多方阻挠破坏,并怂恿英外交大臣巴麦尊对华使用武力。10 月,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次年2 月,懿律和他被任命为正副全权代表。6 月封锁广州海面,挑起鸦片战争。7 月率舰队攻占定海,并北犯大沽,递交巴麦尊给清政府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1841 年1 月在广州和琦善会谈中,提出《穿鼻草约》,并于20 日单方面公布,同时派兵强占香港。1841年1月26日英国海军在西营盘登陆香港岛, 他代表英国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颁发两条法律:中国人继续使用中国律法及习惯,惟一切酷刑应予废除;非中国人则以英国法律审判。5 月又率军攻广州,迫使清将奕山订立《广州和约》。后被调任驻北美洲得克萨斯代办、百慕大总督等职。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00
中俄密约: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全约共六条﹐内容是﹕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非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开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为使俄国便於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该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送军队军需品﹔此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十五年。根据《密约》第四条﹐同年9月8日由中国驻德﹑俄公使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代表在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合同规定成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其章程照俄国铁路公司成规办理。至此﹐俄国获得了使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密约》的签订和筑路权的攫取﹐为沙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国东北三省提供了各种方便﹐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04
南昌教案:1906年2月25日 南昌群众毁教学、杀教士,史称“南昌教案”。1906年2月22日,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强求南昌知县江召棠扩大传教特权。江坚拒不允,遂被刺死。全城顿时鼎沸,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本日,各县民众数万人集会,连毁法、英教堂、学堂4处,打死王安之等传教士9人。清政府慑于英法势力,对内镇压,对外赔偿银两了结此案。赔法教士“恤银”5万两、教堂银25万两、医院银10万两。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06
收回利权运动: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它对外侵略的主要特征。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即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铁路的建筑和矿山的开采方面,并以此作为其巩固“势力范围”和伸展侵略势力的手段。这就不仅使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因此,20世纪初,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同时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收回粤汉铁路主权是收回路权运动的开端。19世纪末,美国华美合兴公司同清政府先后签订《粤汉铁路借款草合同》和《粤汉铁路借款续约》,攫取了粤汉铁路的修筑权。但合兴公司违背条约,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将大量股票私售给法、俄支持的比利时资本家;又按《续约》规定,粤汉路工程应在5年内修成,但直到二十九年秋,铁路仍未动工。这种侵犯与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激起了湘、鄂、粤三省人民要求“废约自办”粤汉铁路的斗争。从三十年开始,广东商务局决议力争废约;湖南省绅民纷纷上书湖广总督张之洞,要求立即废除合同;湖北绅民亦群起力争;三省留日学生组成铁路联合会,积极声援国内的斗争。当年底,美商摩根财团向比方收回被买去的股票,但仍拒绝废约。三省人民坚持斗争,积极自筹款项,准备自办。美国迫于压力,于三十一年八月初八(9月6日)同清政府签订《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中国以675万美元的代价将粤汉铁路赎回自办。接着浙江、江苏人民要求商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进入高潮。苏杭甬铁路是光绪二十四年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向总理衙门要求准许英商承修中国五条铁路中的一条,它起自苏州,中经杭州,迄于宁波。合同签订后,测勘工作一直没有进行。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浙江绅商在上海议决成立浙江全省铁路有限公司,公举前署两淮盐运使汤寿潜(1856―1917)和在籍京堂刘锦藻为正、副总理。接着江苏也组成了以官绅王青穆为总理、状元资本家张謇为协理的铁路公司。两公司不仅要求自办铁路,而且立即着手集股筑路。浙江先修杭州至嘉兴段,江苏则修上海至嘉兴段。但在英国胁迫下,清政府竟于三十三年同英国订立《中国国家沪杭甬铁路五厘利息借款合同》,议定借款150万英镑,用英国总工程师筑路。消息传来,江浙人民大哗。杭州、苏州、绍兴、宁波相继成立国民拒款会或拒约会,两省学校也分别聚众集议,一致要求力拒借款,保全权利。浙路副工程师汤绪绝食抗议死难,浙路业务学校学生邬钢因路事呕血而亡。清政府无视民意,竟然下令将领导争回路权斗争的浙路公司经理汤寿潜革职。由此浙江全省顿时沸腾起来,茶寮酒肆以及街巷之间,所谈无非路事,甚至说现在情形实系政府强迫我人民暴动,我人民亦不能再守秩序等。迫于苏浙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于宣统三年与英国银行公司协议,将沪杭甬借款移作开封至徐州铁路借款;江浙人民终于争得了商办沪杭甬铁路的胜利。同时,由于绅商各界的努力,四川人民于光绪三十三年争得了商办川汉铁路的胜利;直隶、山东、江苏三省人民争取自办津镇铁路和云南人民反对法国修筑滇越铁路的斗争也先后开展起来。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09
白话文运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帜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刘复)等人响应。

钱玄同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发表《寄陈独秀》,表示赞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5月,《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号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也增多了,并出现了以鲁迅的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的新作品。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开第一次大会。刘复、周作人、胡适、朱希祖、钱玄同、马裕藻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1920年4月,教育部又发一个通告,明令国民学校除一二年级国文科改为语体文外,其他各科教科书,亦相应改用语体文。

至此,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在文体改革上是一个革命,而且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新文学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以及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12
第三党: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在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共产党个别领导人之间,就曾有解散共产党,再次改组国民党,另组第三党的酝酿。这个主张当然被共产党所拒绝。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去苏联,后又到欧洲考察。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初,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声明该会的职责是:“宣告南京武汉的伪党部中央之罪过,以革命手段中止其受第二次大会委托之职权;并临时行使革命指导之机能”(在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面前,要实现这样的主张是不可能的。邓演达也曾提出建立“平民革命军”的问题,但他并不是从革命群众中去建立,而是寄希望于那些“潜伏在国民革命军内面而忠实于农工平民大众的分子,必然的能了解他们自己过去的光荣而与新起来的人民打成一片,形成新的革命武装——平民革命军”)。但这个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当时并未形成为一个组织。一九二七年冬,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是第三党形成后最早采用的名称。该党与在海外的邓演达保持联系。一九三〇年春,邓演达自海外归国。八月召开十个省区负责干部会议,将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政治主张》的决议。邓被选为中央干事会总干事,负责主编《革命行动》月刊。该党经过一番整顿以后,一度发展很快,曾建立十一个省区和三个市区的地方组织。

第三党积极进行反蒋活动,特别是邓演达利用他以前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影响,策动蒋系军官反蒋,给蒋介石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

《政治主张》是第三党的纲领文件。它的基本主张是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南京政府的统治,建立“平民政权”的国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它所规定的对外政策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重新订立完全平等的新约;在“双方完全平等及不干涉中国革命”的前提下,与苏联恢复邦交;同各弱小民族结成反帝国主义的联盟。经济政策是:“消除帝国主义者在华的经济统治势力,消灭封建的残余,在集中与干涉的两个原则下面建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政策是:改良工人的生活,确定八小时工作制和工人罢工的权利,使工人逐渐参加生产管理。第三党十分注意农民的土地问题。它的土地政策是:“原则上主张土地国有,而用耕者有其田为过渡的办法”。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具体方案与程序是:由国民会议制定土地法,规定农户占有耕地的最高额和最低额;国家发行五十年长期土地公债,将最高额以外的私有土地和国家以外的公共团体的土地收买为国有;同时将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反革命团体的全部财产没收为国有;将一切收为国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

第三党提出了进行“平民革命”和建立“平民政权”的主张,但具体怎样进行呢?它的领导人设计的基本方案是:被压迫人民经过各种职业(农工商业)及准职业(学生、妇女、兵士、警察等)团体团结起来,“自动去开国民会议”,“以推翻军阀官僚的统治,形成人民自己的政权” 。这是说要凭借邓的影响把蒋军军官拉过来,去组织“平民革命军”。

邓演达一面倡导平民革命,一面却又反对真正代表工农民众利益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革命斗争。在他所发表的文章中,含有不少对共产党、对工农红军、对苏维埃政权的攻击之词。他说: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客观的社会要求所产生”的。共产党的暴动政策和南京政权的横暴贪污的政策,都是“毁灭农村”。共产党政权与南京政权“互相依存”,第三党要把二者都消灭。邓演达反对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烧田契、铲田界”的斗争,认为这“不过是代表极端情感的爆烈,而不是革命的正当手段”。只有按照第三党的方案,采取“有组织的争斗程序”,才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正确方法。而实际上,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第三党的方法恰恰是行不通的。

由于邓演达积极进行反蒋活动,被蒋视作眼中钉。一九三一年八月,邓被逮捕。十一月,蒋把他秘密杀害于南京。邓演达的遇害,使第三党受到极大打击。此后第三党的成员,除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外,其他人继续坚持斗争,但在蒋介石高压政策下,他们只能在狭小的圈子内进行隐蔽的活动。

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17
九月来信: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确认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明确规定红军由前委指挥,并将党代表改为政治委员,其职责是监督军队行政事务、巩固政治领导、部署命令等;要求红四军官兵维护朱、毛领导,明确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20
开罗会议:Cairo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三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 。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24
1688年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黜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29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32
第二国际: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33
巴黎和会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36
麦卡锡: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1957),美国政治家,生于威斯康星州,美国共和党人,狂热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麦卡锡毕业于马凯特大学法学系,1935年开始从律师业,1939年任巡回法院法官。1942年,美国开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加入海军陆战队。1946年他依靠反共观点当选为参议员,任参议员期间,经常发表攻击共产党的演说,谴责杜鲁门和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对待共产主义时的软弱态度,帮助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他曾任政府活动委员会主席,和罗伊·科恩,在全美国清理共产党制造的影响,指挥调查委员会调查美国民主党成员以及他的政敌、对他有意见的新闻人物,不少人被撤职、逮捕甚至被处死。后来他在军队中搞忠诚调查,引致艾森豪威尔的不满。1954年,参议院通过法案谴责麦卡锡的政治迫害行为。1957年,他因肝炎在马里兰州逝世。
作者: 亚洲象    时间: 08-9-12 05:40
年鉴派史学:

第一,强调今昔之间的关系,认为今天的社会是历史的投影,试图通过研究过去,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今天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心理,从而揭示一个社会的明天,证明一种文明的延续性。
第二,主张从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追踪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结构以及全社会的精神状态,从而扭转以往只重偶然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改朝换代的革命,把帝王和个别政治人物作为历史主角的历史观。
第三,主张开放历史研究,让历史与其他社会科学联袂,从而开阔历史研究的视野。
第四,带着全球性的眼光探索本国历史,把本国历史置于全人类的历史之中。
作者: dp115    时间: 08-10-11 0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