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博仁习题精选(撒花~终于不用考元下啦~~)

[复制链接]
481#
3716027 发表于 10-12-28 01:01:21 | 只看该作者
1
第三讲、晚清的叛乱: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
一、清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或背景)
二、清中期以来的叛乱
三、晚 清最大规模的叛乱:太 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四、晚清其他的叛乱
五、本讲主要参考书目
嘉庆年间(17961820)
以来,国内的叛乱持续不断:
17961806
年川陕鄂豫甘五省白莲教大起义,1813 年豫鲁冀等
省天理会起义,18511864
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并建立政权的太
平天国运动,18501870
年代的捻军运动,西南苗民起事,云
南及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事,以 及南方地区普遍的秘密会社活动,
等等;这是清王朝衰落的一个转折点,了解它的历史,有助于
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演变趋向及其历史动力。
一、清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或背景)
1、怎么样理解清王朝的衰落?
(1)中央权力的衰落?即中央集权的式微和地方督抚(尤其是
汉人督抚)权力的膨胀;—→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及之后的
2
晚清政局变动的趋势。
(2)制 度的衰落?即保证和维系国家秩序与传统社会正常运作
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瓦解;—→清代的制度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
仍然继续把中国维系在一起。
2、晚清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人口压力及其后果
(1)对宋代以来中国人口增长过程的一个估计:
12 世纪末13 世纪初:超过1 亿;—→1400 年:6500 万;—→
1600 年:1.5 亿;—→1625-1683 年:战乱,人口下降;—→
1700 年:1.5 亿;—→1794 年:3.13 亿;—→1850 年:4.3
亿;—→1850-1949 年:动荡,无法统计;—→1953 年:5.83
亿。
(2)清初以来激增的人口向内地山区移垦:已开发地区→未
开发或开发中地区
平原和沿海地区稠密的人口及其对土地的压力:长 江下游各省,
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新作物品种的传播和推广,
跨区域超省际的人口迁移(“ 闽粤填江西,江西填两湖,两湖填
四川”) ,土地的开垦:向四川的迁移;长江流域丘陵地带的开
发;汉水流域(秦岭
大巴山区)的开发;向台湾、广东西部和
3
海南岛的移民开发;东 北的垦殖( “ 闯关东”) ;— →康雍乾时期,
通过人口的迁移垦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和社会矛盾;但是,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
(如技术瓶颈,马尔萨斯主义;“ 广泛性成长”,“ 高水平均衡陷
阱”、“ 过密型增长”或“无发展的增长”) ,以从根本上解决人
口增长的压力,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人口的饱和状态甚至在那
些边远地区也呈现出来;所 以“,在 传统体制内的这一繁荣时期,
埋下了十九世纪最初几十年危机的根子”。
(3)移民地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民族或族群构成复杂,
矛盾重重且非常尖锐;土客矛盾;村落军事化。
(4)人口增长对于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的影响:政府公职的
法定数额和科举的名额都没有按照人口的增长速度增长比例而
增长;—→激烈的竞争:合法的科举晋升道路狭窄,挤向吏役
阶层;—→地方政治腐化,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贪污腐败,
敲诈勒索,到处横行。
3、晚清的政治危机:税收制度与货币制度的混乱
18 世纪初期地方税额的固定化(“ 摊丁入地”) ,但同时地方附
加税制度化并无限制扩张;税收折算银两征收,官府操纵货币
制度和税率,这样纳税人实际交纳的税收要比定额多;—→19
4
世纪以来,鸦片贸易使大量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和缺乏通
货、税率上涨的局面,农民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19 世纪
40-50 年代大规模的抗税运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叛乱的根源:人口压力是晚清叛乱的根源,而且通过人口
的迁移将叛乱扩散到新开发的边陲地区,如台湾岛、四川省多
山的边区、广 西落后的农村、湖南和贵州交界线的土著苗区等,
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复杂的族群构成和族群矛盾,高度的地方
军事化和村社械斗。
二、清中期以来的叛乱
1、西南地区的苗民叛乱:
(1)苗民起事的背景:18 世纪20 年代(雍正皇帝)开始的改
土归流,政治高压;大批汉人“客民”涌入苗区谋求土地开垦
或从事商业经营,族群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矛盾冲突。
(2)苗民起事:整个 18 世纪以及到 19 世纪的好多年内,苗民
起事一直持续不断;— →清军的军事和行政控制;— →汉人( 垦
民、商人、高利贷者)的进一步渗透。
(3)1795-1806 年,湖南贵州边境的苗民大叛乱,苗民领袖石
三保、石柳邓;—→1855-1873 年,再次的大规模苗民起事。
5
2、南方的秘密会社及其活动:
(1)天地会的名称来历:天地会一会数名,以天地为父母,是
为天地会(“ 拜天为父,拜地为母”) ;又名三合会(“ 三河合水
万年流”) ,或三点会(暗藏三点革命,灭清复明),长江一带
又称哥老会(即红帮,长江中下游木帆船水手行帮组织,而青
帮则是由漕运中粮船水手行帮组织演化而成,大约都在咸丰同
治年间形成的), 而会中人自称则统曰洪门(为纪念明朝而起,
即借纪念明太祖朱元璋朱洪武以引起反清民族革命,而非由纪
念洪秀全而来)。
(2)天地会的起源与发展:创立于康熙年间(或言创立于乾隆
年间),福建漳州泉州一带,万姓集团(“ 以万为姓”结拜弟兄,
歃血为盟,水浒传式的集团思想),反清复明之宗旨;—→火烧
少林寺的故事(“ 西鲁番传说”): 康熙年间,河南少林寺僧助剿
西鲁番,未邀功反而遭受朝廷迫害和追杀,少林寺被烧,其中
五僧出逃到闽南同安县金门岛长林寺,受到主持达宗万云龙庇
护救助,并与其结拜创立天地会;—→后来发展广东、广西、
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长江各省;并且随着海外移民而传
播到东南亚和美洲的华侨华人中。
(3)天地会的社会成员:三 教九流人物,各 色人等(私塾教师、
6
商贩、和尚道士、搬运工、船户、水手、流浪汉、乞丐等),其
会员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官府衙门(吏役);形成广泛
的有组织的会员网络结构;—→三合会势力的扩展,与清代社
会的某些主要发展趋势有关,特别是与国内移民、城市化运动
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在上述进程中,相当一部
分人的传统社会纽带已经削弱或被割断,只有秘密结社这种假
亲属结构能够给他们以安全、互助和组织安排。
(4)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社会危机与天地会活动的高涨:
1786 年台湾移民集团在三合会领袖林爽文的领导下爆发了大
规模的暴动;虽然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但三合会的活动在后
来几十年内在大陆上迅速蔓延,导致了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
的地方起事;—→19 世纪40-50 年代华南地区的社会动荡。
注:参见陶成章、罗尔纲、秦宝琦、蔡少卿等人的研究
3、北方白莲教的叛乱:
(1)白莲教的起源和演变:与三合会不同,白莲教不是一个秘
密的会社,而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集会的网络结构;它发源
于11 世纪的一个世俗宗派,它的僧侣可以结婚,主张吃素和念
诵白话经文,这使得它同时受到正统佛教僧侣和儒家文人的反
对,不过它也因其教义通俗易懂、修行仪式简单易学而容易为
7
下层民众接受,扎根地方社会,因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另外,
它所信奉的经典因地而异,且兼收并蓄其他教派的信仰,即白
莲教在它原来的阿弥陀佛教义中又增添了创世的神话和民间
道教的养生法,以及弥勒佛的千年太平说(“ 未来”佛——弥
勒佛——的降世表示要进入世界历史的最后阶段和建立一个和
平富饶的盛世)和摩尼教教义(摩尼教神祗——“明王”——
的降生将在世界最后的大劫难中使光明战胜黑暗);白 莲教盛行
于北方,即西起四川省东到山东省这一地带的几个省:湖北、
河南、山东、直隶、安徽、四川、陕西、山西;—→白莲教演
变之支派:八卦教(河南、山东、直隶等省盛行);神拳教(一
名义和拳,又为八卦教之分系,盛行于山东、直隶,后来盛行
四川);在礼教(山东、满洲最盛,皖北、淮北次之);天理教
(盛行于山东等地);斋教(山东、皖北为多,江北次之)等。
(2)白莲教的活动:14 世纪起事灭元,韩山童、刘福通、徐
寿辉、郭子兴;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朱元璋等;—→此
后在明朝政权的压制下,挣扎生存下来;—→乾隆后期,白莲
教重新活跃起来。
(3)1796-1805 年,川陕鄂豫楚五省边区(秦岭-大巴山)的
白莲教大起义:清初以来边区的移民运动,山区开发,地方宗
族的形成发展以及不同宗族集团之间的矛盾关系,构成白莲教
8
活动和起事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白莲教教徒(刘之协、
王聪儿)+“胁民”===官方正规军队(福康安、和琳、明亮、
德楞泰)+地方乡勇(团练、保甲、“ 坚壁清野”) ;—→白莲教
叛乱给了清王朝一个破坏性的打击:第一,它表明,如果没有
地方名流和新建的地方控制体系的合作,正规军已不可能镇压
国内的叛乱;因此,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白莲教,使人们看出
清朝军事力量已不可逆转的下降了;第二,长达十年的战事,
对清朝国库的消耗是毁灭性的,乾隆后期国库盈余尚有 7800
万两,镇压叛乱耗资达1 亿2 千万两。
(4)1813 年豫鲁冀等省的天理会起义:林清、李文成;
(5)19 世纪2030
年代,豫皖边境不断地卷起了白莲教起事,
它们通常与地方股匪和私盐贩子相联合;—→白莲教在华北和
华中地区的蔓延。
三、晚清最大规模的叛乱: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851 年爆发于广西,随后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席卷大半个
中国并建立政权,持续 14 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
在许多方面构成中国前近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转折期,它与同
期开始形成的条约体制,一起宣告着中国的传统制度崩溃在
即;就其原因而言, 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如社会严重的
9
不公正,朝 廷和地方行政当局的衰败以及官僚政治道德的沦丧,
阶级矛盾激化,所有这些都是历次王朝危机共有的问题),也有
清代特有的问题(如人口剧增和人口大量内部迁移及其所产生
社会后果)。
1、背景、起因和发展:
(1)叛乱爆发前的广西社会乃至整个华南社会的分裂与混乱:
A、社会失调和盗匪活动:南海海盗与华南三合会之间建立陆
上联系,形成了一种无法无天的复杂形势;鸦片战争后,上海
取代广州之后传统贸易路线的改变,无数的人失去生计,同 时,
被雇佣来跟英军作战的乡勇突然被遣散,这些没有着落的人许
多最后就落草为寇;另外,原先在海上活动的海盗,迫于英国
海军势力而由沿海地区流窜到内陆地区;
B、秘密结社活动:三合会向湘桂黔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
渗透和发动力量;
C、土客矛盾,地方械斗,乡村军事化,形形色色的武装集团
在广西农村出现:地方民团,三合会的分会(“ 堂”) ,流动性匪
帮;
—→19 世纪 40 年代广西农村社会的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秩序
分裂混乱,一个动荡不安的农村社会。
10
(2)洪秀全的经历与太平天国运动的酝酿和爆发: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世为客家人;—→1827 年
和 1836 年两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未能取得生
员的资格;就在第二次广州应试时,洪秀全得到《劝世良言》
一书,在后来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书是广州人梁阿发
(1789-1855)受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马礼逊、米怜的影响而于
1832 年写成的:摘引圣经译本,宣扬“天国”、“ 上帝”的观念
和救世主降临拯救生灵的教义;—→1843 年最后一次参加科考
又失败,皈依基督教,把《劝世良言》一书看作是上帝对他本
人的直接召唤,开始拜上帝,敬耶稣,不事偶像,不拜神像;
—→1844 年,洪秀全与冯云山前往广西山区传教,8 个月后,
洪秀全从广西贵县回到家乡,而冯云山则独自到广西桂平县紫
荆山活动,后来创立拜上帝会,总部设在紫荆山下的金田村,
分会到1847-1850 年间已经遍布广西的几十个县;拜上帝会之
所以能够在广西农村创立并得以迅速发展,其社会原因在于,
地方政府腐败,民族构成复杂(瑶族、苗族、壮族、汉族、客
家人等各种族群),土客矛盾,村社的军事化程度高,另外拜上
帝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如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
石达开等)具有非凡的才干;他们广泛发动和组织广西客家人
加入拜上帝会;—→“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 年1 月
11
11 日)”, 金田起义。
(3)太平军向长江中下游进军和定都南京:
1851 年年底,太平军在金田起事后,迅速向北进军,首先攻占
永安,接着直趋桂林;—→1852 年夏,太平军进入湖南,沿途
招兵买马,吸收众多三合会成员入伍;—→1852 年9 月以来,
太平军先后进攻长沙、武昌等重要城市,队伍从几万发展十几
万和几十万,声势极为浩大;—→随后,太平军分水陆两路顺
长江而下,沿江的许多城镇随占随弃;1853 年 3 月 19 日,占
领南京,改称“天京”, 作为京城。
(4)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1853-1856 年
A、北伐:1853 年5 月-1855 年5 月,林凤祥、李开芳;扬州—
→安徽—→河南—→渡过黄河—→怀庆—→山西—→直隶—→
天津—→南撤山东,全军覆没,北伐失败。
B、西征:1853 年6 月-1856 年6 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
石达开、秦日纲等将领;控制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
的大部分地区,占据了西起武昌东到镇江一线近三百里的许多
战略城市,如九江、安庆等;同时,太平军击溃了清军在南京
城外的大营。
12
(5)太平天国政权的政治体制: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制度和纲领
A、中央政治安排: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
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各有一套由随从人员
组成的机要机构,即各个王的行政幕僚班子。
B、《天朝田亩制度》:规定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分配制度;但是大
量证据表明,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地主和佃户的关
系始终存在;如果说有把土地所有权授予佃户,那也多是地主
逃走之后的无主土地。
C、文官考试制度:其形式在许多方面与清朝的科举制度大体相
同,定期在地方和京城举行考试;但是其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
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考试的社会基础也比较广泛,考试
似乎相当容易通过,试图招揽和争取才智之士参与太平天国政
治;但实际的情况是接受过儒家教育的正统文士缺乏热情,也
不轻易归顺太平天国的,投考者多是各种杂类人物;而且,太
平天国政权一直是重武轻文,战略形势也变幻不定,以及太平
军历来对乡土和宗教资格非常重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文官考
试制度没有起过重大作用;不过,在作为宣传手段和正统的象
征方面,太平天国的考试制度是不应被忽视的。
13
D、地方政府的建置:仍以原先清朝的府县区划为基础,而在
县以下则以《天朝田亩制度》为基础,即规定以 25 家为一“ 两”
的基层组织。但在实际上,地 方上原有的社会组织( 如“保甲”、
“里甲”) 只 是换个新名称而已,地方士绅控制基层社会的实质
并没有多大改变。
2、太平军中央的分裂及其领导的恢复:
(1)1856 年 8-11 月,“ 杨韦事件”与石达开的出走(转战浙
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云贵川等省区,1863 年
5 月在四川大渡河安顺场全军覆没);
(2)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军事领导:1856 年下半年到
1858 年年中,清 军先后从太平军手中夺回武昌和江西的大部分
土地包括九江在内,并对太平军在长江上的军事要冲安庆构成
威胁和对南京构成战略包围;—→不过,太平军在年轻将领陈
玉成和李秀成的率领下,也逐渐恢复了对清军的攻势;尤其是
1858 年 9 月,太平军在淮北三河镇重创湘军,又于 11 月击溃
南京对岸的清军江北大营,并 于 1860 年5 月再次摧毁清军江南
大营,解除了安庆和南京的威胁;
(3)洪仁搿蹲收缕罚
482#
williamyexin 发表于 10-12-28 19:32:36 | 只看该作者
rftg  dfsfdsfssf
483#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麻将小丸子) 的帖子

(一) 一位学者从比较历史的观点指出:「二千年延续的帝国,构成中国史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特质。欧洲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衰亡后,逐渐进入长期分裂的封建时代。中国在秦汉帝国崩解后,皇权虽然衰微,但不绝如缕;社会层面虽然出现"封建化"、"分权化"的倾向,但最后又走上大一统的专制格局。」请说明: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经历四百年的分裂之后,又复归大一统的专制格局。(25%)
484#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 510楼(zhanlu1988) 的帖子

(二) 有一位学者指出:「到了隋唐时期,因为人口增加,均田制面临授田不足的困境,因而逐渐走入衰落的道路。」请从隋代至唐安史乱前这段时期华北人口数量的变化,评述此一说法能否成立?理由何在?(25%)
485#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6:06 | 只看该作者
(四) 梁武帝创业称帝缔造「天监之治」盛世后,为何转向受菩萨戒、断酒肉、舍身同泰寺等奉佛苦行?他的崇佛行为对南北朝的政治、宗教发展有何影响?(25%)
486#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 520楼(liuxu521) 的帖子

(一) 魏晋玄学因应政权的兴替而有不同阶段性质的转变,请申论魏晋玄学诸名士对自然与名教之争等各个议题立论的主旨,以及这些议题在政权冲击下的发展。(25%)
487#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7:05 | 只看该作者

回 520楼(liuxu521) 的帖子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成为国家施政的主要政策之一,请申论姚兴、北魏太武帝、梁武帝的佛教政策,及其对往后政教关系发展之影响。(25%)
488#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29:58 | 只看该作者

回 520楼(liuxu521) 的帖子

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现代史

一、        词解释(50分,每题10分):

1.        五四运动

2.        陈独秀

3.        台儿庄战役

4.        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

5.        重庆谈判

二、        问答题(共50分):

1、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其意义(20分)。

2、        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是怎样否认侵略责任的,并对此进行批驳。(30分)

   近代史



名词解释10x8

望厦条约  不好意思忘了

二问答

1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5

2写出10本有影响的近代史专著 书名 作者 20

三论述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评述35

      现代史

一名词10x8

联省自治  

二问答

1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2

三论述

结合最新学术观点评述陈独秀  45

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4年

1、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如何?它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2、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10分

3、试述元、明两朝对西藏的管辖10分

4、清代考据学述评10分

5、简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立经过及其影响10分

6、谭嗣同《仁学》的历史评判10分

7、林纾其人10分

8、简述东北“易帜”的经过及其影响10分
489#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 520楼(liuxu521) 的帖子

(四) 日本学者谷川道雄提出「豪族共同体」理论,其主旨大体如下:「乡党社会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乡党舆论的支持是贵族成其为贵族的重要前提。贵族通过道德的社会实践过程,即所谓"清"的行为,来获得民众的支持。贵族与乡党社会的连带关系,是以放弃一定的财产作为重要的契机,外在表现为舍弃私利,以就公义。在一个阶级化的乡党社会里,这种行为的实践获得了乡党民众的认同,这是他们成为"民之所望"的主要缘由。由此言之,探讨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层次,就成为了解中古贵族制的重要途径。」
490#
liuxu521 发表于 11-4-11 12: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 524楼(liuxu521) 的帖子

【1999年度】
(一) 秦汉一统局面之后,接着是长期分裂的局面出现。试以汉赵为例,说明其政权开建的构想和性质究竟为何,在统治政策与体制方面有何特色 ,对中古史研究有何启发和意义?(20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7 05:34 , Processed in 0.1276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