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6666 发表于 08-6-16 13:3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
[3] 人文地理学都有哪些研究方法?
[4]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1] 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具有那些特点?
[2] 环境与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 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4]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1] 我国人口分布表现出那些特征?
[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 人口迁移的机制是什么?
[4] 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
[5] 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后果?
第四章
[1]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和影响?
[2] 当前我国人口的转变表现为何种模式,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
  式的异同?
[3]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如何?
[4] 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5] 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
    第五章

[1]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2] 简述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现代农业的类型与特征?
[4]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会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和共性?
[5] 都市农业如何发展?
第六章
[1] 影响工业分布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3] 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
[4] 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5] 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否合理?应如何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第七章
[1] 世界种族是如何划分的?
[2] 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3] 民族的特征及分布?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
[4] 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5] 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以中国为例,分析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
[1] 世界主要语系有哪几种?
[2]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3]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性?
[4]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5] 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6] 语言景观的涵义和内容。
[7] 语言从那些方面体现了其文化特性?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第九章
[1] 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
[2]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有何关系?
[3]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巴以冲突产生的根源,怎样用宗教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5] 宗教景观。
第十章
[1] 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几种类型?
[3] 如何理解城市景观?
[4] 乡村聚落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5] 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6] 户籍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那些影响?
第十一章
[1] 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2] 区域旅游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3]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
[4]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
[5] 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
[6]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战略(SWOT分析),对西部大开发有
  哪些影响?
第十二章
[1] 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与联系?
[2]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
[3] 分析人类行为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 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因素分析。
[5] 举例说明普雷德行为矩阵的应用。
[6] 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十三章
[1] 简述当代全球的政治地理格局?
[2]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些主要学说?
[3]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4]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趋势分析。
[5] 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生活具有哪些影响?
[6] 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
  影响。
第十四章
[1]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2] 当代人文地理学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3] 评述地缘政治学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缘政治模式。
[4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都有那些前言课题?如何使得PRED协调发展?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合计 3 学时)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
  2. 研究主要方面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 希腊
  2. 中国
  3.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
  1. 德国
  2. 法国
  3. 英国
  4. 美国
  5. 俄国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的方法论( 1 学时)
一、传统方法
  1. 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 利用和编制地图
  3. 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 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过渡。
  2. “3S” 合成技术简介及其对地理物象的立体刻画与分析。
  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哲学方法论 *
  1. 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
   法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合计 3 学时)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 0.5 学时)
一、文化概念:
  1. 中国
  2. 西方
二、文化结构 *
  1. 物质文化
  2. 制度文化
  3. 精神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 0.5 学时)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 生物适应
  2. 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 1.5 学时) *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 —— 文化区
  1. 形式文化区
  2. 功能文化区
  3. 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的扩散
  1. 扩展扩散
  2. 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 核心观点
  2.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四、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 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 0.5 学时)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合计 4 学时)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2 学时)
一、人口密度
  1. 概念
  2. 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 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
  2.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表现
三、中国人口分布 — 胡焕庸线 *
  1. 总体特征
  2. 胡焕庸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3.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4. 其它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 ( 2 学时)
一、概述
  1. 概念
  2. 重要性
  3. 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1.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2. 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合计 4 学时)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 ( 1 学时)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2.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3.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 ( 1 学时)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1.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2.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1.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2.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 1 学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 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空间(直接作用);
  2. 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必需品(直接作用);
  3. 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环境(间接作用);
  4. 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能源(间接作用)。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1. 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2. 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1. 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2. 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 ( 1 学时)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 概念  2. 意义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合计 4 学时)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 2 学时)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1. 以博塞洛普 (E.Boszerup) 为代表的人口压力说
  2. 海登 (B.Hayden) 提出的宴享说
  3. 二者的比较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1. C.O. 索尔的推论
  2. 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3.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业的形成
  2. 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3. 人类文明的出现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 2 学时)
一、原始农业
二、传统农业
  1.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2.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3. 传统农业的类型
三、现代农业
  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 现代农业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合计 8 学时)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 1.5 学时)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 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2. 钢铁工业
  3. 采煤工业
  4. 运输业
  6. 化学工业
  7. 食品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 2 学时)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1. 向欧洲的扩散
  2. 向北美的扩散
  3. 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 2 学时)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 伐木业
2. 捕捞业
  3. 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1. 北美工业区
  2. 欧洲工业带
3.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4. 日本工业区
  5. 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1. 第三产业
  2. 第四产业 3. 第五产业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 1.5 学时)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 自然条件
2. 资源条件
  3. 能源条件
4. 市场条件
  5. 劳动力条件
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 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2. 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3. 微电子工业
  4. 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1 学时)
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1. 需求不旺

  2. 生产能力过剩

  3. 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4.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合计 5 学时)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 2 学时)
一、种族的起源

  1. 种族的起源

  2. 种族与环境

二、种族的划分

  1. 划分种族的标志

  2. 世界种族划分

三、地理人种

  1. 概念

  2. 分类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第二节 民族 ( 2 学时)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1. 概念

  2. 民族的形成

  3. 民族的特征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 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2. 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3. 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4.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5. 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1.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2. 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3. 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 ( 1 学时)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1. 民俗的形成

  2. 民俗的特点

二、民俗与环境

  1. 民居

  2. 饮食民俗

  3. 服饰民俗

三、流行文化

 

 
第八章 语言地理(合计 6 学时)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 1.5 学时)
一、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3.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4.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1. 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2. 汉语的发展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 1.5 学时)
一、世界语言谱系

  1. 语系

  2. 语族

  3. 语支

  4. 语种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1. 印欧语系

  2. 汉 - 藏语系

  3. 闪 - 含语系

  4. 乌拉尔 - 阿尔泰语系

  5. 非洲语言

  6. 马来 - 波利尼西亚语系

  7. 其它语言

第三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 2 学时)
一、语言传播特性

  1. 外延性

  2. 连续性

  3. 层序性

  4. 复合性

  5. 竞争性

  6. 演化性

  7. 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1. 地理集团的影响

  2. 行政区划的影响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4. 经济条件的影响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 新来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 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 语言景观 ( 1 学时)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1. 文字的本质特征

  2.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二、地名景观

  1. 我国的地名景观

  2. 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合计 6 学时)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 1.5 学时)  
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1. 特点

  2. 性质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 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

  2. 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

三、民族宗教

  1. 犹太教

  2. 印度教

  3. 道教

  4. 儒教

  5. 神道教

四、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 2 学时)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1. 移民

  2. 传播

  3. 领土竞争

  4. 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1. 神权政治

  2. 政府与宗教

  3. 民族与宗教

三、宗教组织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 1.5 学时)
一、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二、宗教与文化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第四节 宗教景观 ( 1 学时)
一、基督教堂

二、伊斯兰清真寺

三、佛教寺庙

 

 
第十章 聚落地理(合计 5 学时)
第一节 聚落 ( 2 学时)
一、起源和发展
  1. 西方城市的发展

  2. 中国城市的发展

  3. 村落的发展

二、城镇标准

  1.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2.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3. 聚落体系

第二节 城市 ( 2 学时)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2. 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1. 地质环境与城市

  2. 地形与城市

  3. 气候与城市

  4. 水资源与城市

  5. 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2.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1. 城市景观

  2. 城市感知

第三节 集镇与农村 ( 1 学时)
一、集镇

  1. 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 集市

二、乡村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2. 活动型村落。

  3. 特殊类型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合计 6 学时)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 ( 1 学时)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 1 学时)
一、客源地 (origin) 与目的地 (destination)

  1. 客源地

  2. 目的地

  3. 交通连接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 ( 1.5 学时)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1. 概念

  2. 旅游动机的类型

  3. 影响因素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1. 感知环境

  2. 最大效益原则

  3. 旅游偏好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 1.5 学时)
一、旅游资源

  1. 定义

  2.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

二、旅游地

  1. 风景名胜区

  2. 自然保护区

  3. 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4. 国家森林公园

  5. 国家旅游度假区

  6. 主题公园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 1 学时)
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 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2. 旅游与经济发展

  3. 旅游与收支平衡

  4. 旅游与就业

  5. 旅游与税收

  6. 旅游与经济结构

  7.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2.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 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 示范效应

  3. 旅游和社会道德

  4. 旅游与宗教

  5. 旅游与语言

  6. 旅游与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1. 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2.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合计 3 学时)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 1 学时)
一、环境知觉与认知

二、地理物象

三、物象评价与行为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 1 学时)
一、行为空间

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1.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2.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3.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 迁移的距离偏;

  2. 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 1 学时)
一、行为矩阵模型

二、报偿矩阵模型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合计 5 学时)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 ( 1.5 学时)
一、政治地理现象

二、政治地理单元

三、政治地理结构

  1. 政治空间结构

  2. 政治实力结构

四、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

  2. 政治整合

  3. 政治分离

  4. 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 1.5 学时)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概念

  2. 特征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1. 领土规模

  2. 领土形状

  3. 领土位置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 首都

  2. 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

第三节 国家权力 ( 1 学时)
一、国家权力要素

  1. 概念

  2. 要素

二、国家实力分析

  1.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2. “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 1 学时)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 欧洲的殖民扩张

  2.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2.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1. 马汉的“海权论”

  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合计 3 学时)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 ( 1 学时)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1. 对资源的压力

  2. 引起的环境问题

  3. 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第二节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 1 学时)
一、世界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1. 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 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1. 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2. 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1. 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2. 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第三节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 ( 1 学时)
一、阿米什人生产中的节能农业村

二、客家人土楼中的传统文化

三、万丰村——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村落

四、文化景观的建设
沙发
jj20091295 发表于 08-7-27 18:34:1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谢谢!!!
板凳
xanadal 发表于 08-9-27 20:56: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谢谢啦
地板
taiyanglei 发表于 08-11-14 12:57: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5#
亚蕾克西儿 发表于 08-11-14 23:59:47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了 抱走了
6#
糖果罐子 发表于 08-11-15 19:52:4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谢谢楼主啦
7#
枫林渡口 发表于 08-11-21 23:35: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8#
枫林渡口 发表于 08-11-21 23:38:08 | 只看该作者
好!!!!!!!!!!!!!!!!!!!!!!!!!
9#
枫林渡口 发表于 08-11-21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10#
liruzi 发表于 08-11-24 11:23:07 | 只看该作者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谢谢楼主了  要是附上答案会更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3 00:45 , Processed in 0.09080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